第1篇:读《安静》有感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的喧嚣与流弊,严华银在这本书中提出让语文安静的观点。他建议从本源问题出发,整合力量,研究这门课程存在的“合法性”。
我对于书中的一些篇章感触颇深,现略加阐述。
课堂该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导入、问题引领和问题解决类的课堂已经为广大教师所公认并追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原本无可厚非,可解决的是些什么问题和解决谁的问题却值得思考。
现在语文课上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教师预设的,这类问题若符合学情尚好,可大多并不如此。要学生来回答这些不符合他们需求的问题,又怎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上学生自然会觉得索然无味。
满堂灌或满堂问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
既然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我们的共识,那么课堂上自然就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可学生的问题不会凭空而来。只有事先学习了,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师也只有事先收集和整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找出需要在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下集中解决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从这一点上说,确定“教什么”比选择“怎么教”更重要。
这样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判断能力,还要储备相关知识。这样一来课堂就会存在变数,这也许是很多教师不愿试水的原因。但这样做的确能真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也能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而要能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独立备课,深入研究教材。这既是尊重学生,也是坚守“自我”。部分教师现在已经习惯了参考教参或人云亦云,唯独缺少自主思考。试想,假如教师自己都无法对教材形成完整并独到的见解,又怎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懂教材呢?
让学生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学生才有学习的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解疑和生疑的主场,学习才有一定的效果。
第2篇:读《安静》有感
不管是从别人嘴里听见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谁都不能说了解自己,旁观者的角度是客观的相对比较清晰透彻,那谁又是跟着旁观者眼中的自己去改变?那反过说,谁又一直想着谁谁应该怎样改变然后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想法不同罢了!
在我工作的地方,书架的一角,一眼就看到与我性格截然相反的一本书——《安静》。说是截然相反,那是从别人客观的评价加上自己本身的性格特点——我并不安静,比较热闹,能说会道,甚至嗓门大!就是这样的情况,我却有这样的习惯——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写下,将给自己的孩子看。后我学会安安静静地沏一壶茶,选择一本书,看上一下午,以此提高自己写日记的水平,期望着自己写的这些东西能带给孩子正能量。
云朵经过天空的时候是悄然无声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看到的人知道,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朵云。也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里面的内容悄无声息地划过我的大脑心房,这个经过很缓慢,最终当云朵消失也只是投进了地球的怀抱。是的,这本书的内容对我多少是有影响的,能够丰富我自己的内心,让我修身养性。而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着痕迹,可能第一印象已经难以改变,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以前的存在只是为了验证你以后的变化,不是没有了消失了,而是有了更深的内涵。
这本书让我最有触动的不是告诉你要如何修身,如何安静,如何放下暴躁的心,而是通过很多例子自然而然的让你平心静气,认真地去思考一些问题。记得里面的第二辑——《灵魂的在场》,在这一辑里面主要都是关于人们面对死亡时的各种例子,看上去有点沉重,其实不然。
各种例子都是告诉我,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因为所有人生下就已经预示了衰弱最后死亡,所有人其实都是残疾的,没有绝对健康的人。身体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哪怕再恶劣,都应该被尊重,要对自己负责,不光是身体,也是思想!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有着很多年治疗癌症末期病人经验得医生。有一天,当他翻开《死亡与死亡过程》时,他的认识很自然地发生了一个转折,用他的话说,他到那时为止所认同的医学常识被轻易地推翻了。他从一开始就用常人的思维思考,觉得应该用瞒着癌症晚期的病人并且和病人的家属不断的安抚病人的方法争取癌症患者每一分每一秒,可是当癌症患者看到自己的病情并非如此时陷入了深度的恐慌,开始怀疑那些虚假的说明和空洞的鼓励。所有人都知道这事和讨论这事,唯有当事人被排除在外。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了:那个即将死亡的人究竟是谁?最终这个医生得出结论:病人有权知道与自己的生命有关的重要信息,有权决定怎样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在被告知了真想以后,病人诚然会感到绝望,但这种绝望要比那种因为被欺骗然后又识破欺骗所感到的绝望要好得多,他至少可以由于受到信任而产生出自己面对的尊严感和勇气,并且又可以在坦诚的气氛中与医生和家人进行正面的交流了。有的时候为病人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其实也是对病人的折磨,因为病人时刻被病魔折磨着,那想想安乐死有时候或许会让病人更加容易接受,固然亲人痛苦,可是患病的是患者而不是患者得亲人!后面就继续写了作者在其他书籍上看到的类似例子的感想。
我也是通过作者周国平所描写的有感而发,我从这一辑看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正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比如面对自己的另一半,(fsir)比如面对自己的事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自己用怎样的心态和高度去考虑问题,然后化解问题。周国平正是通过不同的例子,告诉我正视问题,找到问题的根,去选择让当事人都能够接受的方法,这个时候就不需要隐瞒,需要的是适当的合理的沟通。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高度在摇摆,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没人可以准确地说看书就一定是好的,自己观念的变化可能就在一瞬间,可能需要试验过之后才能产生化学变化。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也只是我的'理解,学本就没有正确答案,可能有人会说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说我根本不了解这本书要表达的意思,也可能有人会说我的年龄不该这样去理解,一知半解却又理解得过于深奥把自己都绕糊涂了,当然也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是不是有过一些不一样的阅历才有了这些见解等等。我记得相声界有名人物郭德纲在接受采访时说过,阅历跟你的年龄无关,阅历只跟你经不经历有关,有的人十五岁就经历了一些事,所以他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有的人五六十岁了,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那他就不会真正明白去感同身受,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解读这样的经历。
而我,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以前如何,认可自己的不认可自己的大有人在,这些都像云过天空一样,我都会听,随着我理解能力的提高,突然有一天我经历了发现别人已经经历过才跟那时候的我说些自己的见解,然后会有更深的理解以及觉悟;可能别人也没有经历过,没关系,也听,因为或许有一天真的用上了体会到了,那这种有预见能力的人更值得敬佩!
正因为不对任何事情的过于执着,才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去思考该思考的问题。既然没有达到这种高度,那就以白居易"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的心境继续自己未完的阅读,从行为肢体语言去感受灵魂的在场。
第3篇:读《安静》有感
记得一年前就已读过这篇文章。在嘈杂的书店里,读着作者对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民族的感慨,觉得很难以理解这个墓地带给作者的震撼。再次读到这篇文章,不知怎的,竟有些畏惧。
曾经看过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那本书中讲述了一个矛盾的民族:性极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回过头再看这篇文章,才明白过来这种畏惧原来是来自一种发自灵魂的佩服。
跟随作者徘徊在僻远森严的墓地,我的心被一个个石桩所震撼。当我看到那些日本战俘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弄到每一战犯处决时洒血的泥土,汇集起来竖起一个“殉难烈士之碑”时,我产生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愤怒,恐惧,敬佩。因为他们对残忍的司令寺内寿一的敬重而愤怒,因为感受到日本人人性中非人性的无条件服从而恐惧,因为看到墓地中上下有序的严谨、等级森严的认真而敬佩。而书中对那些战俘要为司令修墓的描写,更让我明白了日本民族强大的原因。“.…..这些战俘白天在英军的监视下做苦工,到了夜晚空下来,就聚集在宿舍里密谋。他们决定,寺内寿一的墓碑必须采用柔佛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为这座石山上曾发生过日军和英澳联军的激战,好多石块就浸染了日本军人的鲜血。他们要悄悄派出几个目睹当年激战的人去,确定当年日军流血最多的地方,再从那里开采巨石,躲过人们耳目,拼死长途运来。”
我好像看到在牢狱中,衣衫褴褛的日本战俘静悄悄地决定了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他们一定知道,在运巨石的路上,他们会遇到死亡,疲劳,疾病……但他们用那决不服输的精神战胜了它们。而那种精神,是来自于他们骨子里本有的对长官的忠贞和对同胞的尊重。而他们要先派出几个目睹当年激战的人去确定当年日军流血最多的地方,则再一次证明了他们的严谨与认真。于是这块墓地,被一种坚强所笼罩。我们总是对日本怀着一种尴尬的看法。历史总会让我们对这个民族有着一种愤怒。但也许我们应该放下愤怒,去学习那些我们本很早就该有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这个民族才会真正的强大起来。
第4篇:读《安静》有感
今天,我读了《安静与喧哗》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出自刘墉写给他女儿的信《跨一步,就是成功》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了刘墉给他女儿写的一封信,告诉女儿合理安排时间重要性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感到有些惭愧。在生活中我做的不够好,该安静时不安静,该说话时又不说话了。比如说在公共场所,不让大声喧哗,我却大声说话,吵得别人心烦;在学校里别人抢着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却保持沉默。在安排时间方面,我也颠三倒四,该看书时偏去画画;该写作业时偏去看书;该睡觉时偏去看电视……就因为这些,妈妈气的头都大了,因为我总是在该干正经事的时候,干一些业余爱好的事。现在我已改正了以前的坏习惯,就是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启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合理安排时间至关重要,人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只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开挖自己更多的潜力,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第5篇:读《安静》有感
俞老师常说,我们要安静。也常对我们推荐周国平的文章,推荐他安静观念。
纷繁喧闹的世界让我们日益浮躁,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潮流变得浮躁。在那么多喧嚣的事业,虚渺的名利和张扬的感情包围下,我们表面上过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每天从傍晚到深夜,街道上饭店、酒吧、歌舞厅灯火辉煌,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聚会,电视上每天都在播放无聊的甚至篡改历史的电视剧。乍一看,多么繁荣豪华的城市,多么丰富的业余生活。实际上没有任何精神价值,人们都丧失灵魂,变成一个空壳在行走。
浮躁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不知不觉地,写作业心不在焉,正确率不高了;不知不觉地,课堂纪律不好了;不知不觉地,成绩下降了;不知不觉地,对无聊的事特别关心。最好我们放慢脚步,等等远落在后面的灵魂。
怎样等呢?是停止前进的脚步?当然不是,而是每一步走稳了,踏实了,往前迈进,灵魂才跟得上。也不是说与世隔绝,只做自己的事情,那叫自闭,不是安静。你应该去了解时事,但无意义的事不要关心,更不要去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做实在,才是不浮躁。就像古人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雕刻一件东西,那样做出来是很完美的,而不似现在,几天便交付给你,不但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费用也很高。用心做事,时间不见得多长,收益却很大。
我自己这段时间是很浮躁的.。不说别的,就说几次达标练习,都没考好。俞老师说我这段时间有点不在状态,萎靡不振,没有先前的霸气,他让我自己想一想,总结总结。我知道,在人们心里自我原谅的力量很大,但这次我认真反思,开始审视自己的言行:学校活动多了,我的心也随之浮躁起来,不像以前,可能把自己给弄丢了,考试中粗心大意,错误百出,心里明白不要粗心,但在不定不静的心绪下考试,自然考不好。我想,使自己安静下来的方法有很多,读书就是最好的方法。看书能使人静下心来,所以我要多读书。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一步走稳踏实,而不是这只脚尖刚触底,后一只脚已经迈开,脚面不曾着地。这样的轻浮,虚华,灵魂早已被抛开,只是一个空躯在行走,或者说,在飘。放慢脚步,等等灵魂。
第6篇:读《安静》有感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
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天,“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千篇一律”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纪元”;总结曾经的经验,才能让自己逐渐摆脱昨天略带“晦气”的影子,焕发今天的蓬勃朝气……自我省察就是去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但这所说的善于自我省察的人又不同于那种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的人,需要边回忆、边思考,要有所想法,要有所侧重。后者只是单纯的终日沉浸在对昨日的苦恼中,颇有厌世、懈怠之意,而自我省察是积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发展自身需要的。
化用一句禅语说,“我们经历的是生活,可又不是生活。”这样的生活应该就不是形而上学所能圈定的了。生活,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日子,但我们经历生活不是每天数着过去的天数,而是品味每天所经历的人和事,回味生活中所遭遇的情与难。同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一样,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定也不是为了遭遇而遭遇的,定是有所目的.,而有智者善于发现这些点滴背后蕴含的深意来塑造自身。
同时,如同小时候所的那种每个人都有一颗要寻找的魔法石的故事一样,要用心,要专心,还要坚持。省察也是一样的,要想善于运用生活中的“魔法”,就要先持之以恒,要有信念地去寻找发现它。不然,未经省察的人生就没有意义,或者说,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
第7篇:读《安静》有感
这本书虽名为安静,但书中的很多语录却可以给当世人一声棒喝。我把它看成一种警醒,一种对于自我的警醒。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书中的很多内容都与我内心的想法相似,甚至可以说,这本书表达了我的内心思想。于是,怀着喜悦的心情,我在看这本书时仔细地做了摘抄,摘录了很多意蕴深刻的句子,比如"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什么会有仇恨?因为利益的争夺,观念的差异,隔膜,误会等等。
一句话,因为狭隘。一切恨都溯源于人的局限。爱在哪里?就在超越了人的局限的地方。"我一边摘录一边思考,我们当下的社会很多时候真的如那句话所说的那样,生活在局限之中,虽然我们的世界存在着大爱,但这是不够的。对于我们这个世间的一切,我们恐怕需要一个字——"悟".
或许我们都缺少那么一份悟性,所以我们总是会被表面的事物束缚,忘记去寻找背后的本质。其实寻找本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遇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就像周国平写到的,仇恨的本质是人的局限,而爱的本质是超越。
不仅如此,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对"悟"又有了新的理解:"悟"由竖心旁和吾字构成,古汉语中的吾就是"我"的意思。所以"悟"即心中有我,这和周国平在书中写到的"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常说的"心"不单单指身体的器官——心脏,还指我们的精神,也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之所以会想到"悟"这个字,是因为写出这些文字需要有思想深度和一定的人生境界,换言之,没有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深度的人无法悟出这一点,更无法用笔写出意味深长的文字。
遗憾的是,在这个世上,能够觉察到这一点的人很少,就像周国平说的."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的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大多数人为了生存疲于奔命,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内在的自我,即便难得有休息的时候,也会被很多琐事束缚着。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很多人的外在自我和内在自我是分开的,而这种分开产生的影响就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生活中,人们会感到痛苦,纠结,甚至无所适从。
那么,关注自己的内在自我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周国平的答案和我的答案一样,对于人生而言,是达到一种境界——丰富的安静,对于心的境界而言,是丰富的单纯。它们能使我们获得一种内在的自信和宁静,让我们能在喧嚣中保持澄净一片,并与外部世界建立恰当的关系。
周国平在人生的境界和心的境界中都提到了"丰富",却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指拥有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后者是指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看似不同,但它们其实有很深的联系,能够做到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的人,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给予支撑,一旦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的人,就会自然而然的散发出具有超越性的气质,使得他们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不仅仅是情感,还有人、事、物,用万物归一的心境对待这一切。
而当我翻阅到和《圣经》有关的文章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用上帝的眼光来看自己,就会发现我们的内在生命永远是完整,是永远不会残缺的。是的,在上帝的眼中没有残疾。"它带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是一名听力残疾人,这或许是我的一副枷锁,这幅枷锁把我和身体健全者给区分开。每当看着自己的同学能够毫无顾忌地戴耳机,做剧烈运动时,自己会心生艳羡,当我有着想要尝试的想法时,我的这幅解锁就会阻止我这么做。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兴趣爱好的培养,我可以逐渐地释怀。但我明白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依然会介意我是残疾的。这就像《肖申克的救赎》提到的:"心若是牢笼,则处处是牢笼。"也许就是因为有这些想法,让我的残疾成为了一座牢笼,在过去,我不敢交朋友,也不愿交朋友,而这损失是由我自己承担的。
所以,当我看到周国平先生写下这句话时,我的心有些动摇,甚至有些欣喜。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用健全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呢?尽管残疾已成为事实,身体上的缺陷会一直伴随着我,但我可以做到的是让我的内在生命变得完整。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到了一位对我很重要的女性——海伦凯勒。我在九岁时认识了海伦凯勒这个人,是海伦凯勒改变了我的生活。海伦凯勒也是一位残疾人,聋,盲,哑(之后学会了说话)但是她始终坚持着,尽管她在学习的路上有过泄气的时候,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在沙利文老师的鼓励下,坚强地活着。她正是凭借着这种意志力,成为了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她在自己的自传《我的生活》中写了一篇《战胜自己》,她提到:"我从不认为自己的残疾是某种惩罚或是意外事故。如果我这样认为,那我将不可能获得战胜它们的力量。我要为我的残疾感谢神灵,因为通过它,我找到了自己。对我来说,常被误解的两个词‘惩戒’和‘惩罚’被定义为灵魂的改造,是锻炼、规则而不是惩罚。内心在这种思想的强烈影响下,我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并且思想不必受到限制,我们可以面对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海伦凯勒就是像周国平写到的那样,她发现自己的内在生命是完整的,可以做她想做的事情。在她另一篇《希望之光》中提到:"要正视你的残疾,不要让残疾控制你。让身体上的残疾教你如何忍耐,如何温柔地洞察一切。""超然的世界是是完善的,完全的,是不可分割的……在一个非物质的心灵世界中并不存在失聪或失明的……"不断地从她的文字中体会周国平的语录,让我意识到这并非是一件难事,我们可以做到"在上帝眼中无残疾"!
我明白了为什么海伦凯勒的自传《我的生活》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了。这不仅是海伦凯勒将她充满正能量的生活带给人们,也是她带给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希望。我今年20岁,她陪伴了我整整十一年,我每一次阅读她的文章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动,我深深地爱着她,因为她教会了我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光明,爱与希望。正视残疾,发现希望,发现生命的完整!
当初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被它所吸引。而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与这本书的相遇,带给我的人生很多启发,让我学会超越,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内在生命的完整。原来,我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本文标题:读《安静》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