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受益匪浅,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很大。该书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0xx年任校长工作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该书比其他书更集中,更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及施教措施。它涉及到一个学校教育所涉及到的所有主要问题,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和新鲜经验,被称为是一部“活的教育学”及“现代教育学”。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求的偶像。
那么,它的“活”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他提倡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他说:“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当像弹钢琴那样,和谐地实施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要实现这种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为统一的过程。而这种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教育者要用欣赏和发现的眼光尽力发掘每个孩子身上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使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学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点燃每个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促进学生的前面发展。
其次,他的另一个独到的见解是他认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他写道:“我竭力做到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他认为,学校领导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既作为教师又作为教育者的技巧,才能充当教师和学生的优秀而有威信的指导者。本着这样的教育信念,他深入第一线亲自教课,他一天不漏地坚持听两节课,他兼做班主任工作,他非常高兴与学生同活动、同读书、同游戏、同旅行,他30余年如一日地对学生做“跟踪观察”笔记。每当学年一结束,他就跟孩子们一道去远足旅行,去田野、森林、河边旅行。跟孩子们一起在南方晴朗的星空下宿营,架锅煮饭,述说图书内容,讲传说和童话故事……他深信,没有浪漫主义精神,没有家庭式的友爱场合,就不可能教育孩子。除了热爱孩子,作为校长他还特别关心教师的成长,他认为,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是校长对教师做工作的主要方法……虽然是一校之长,却亲力亲为,带头做好榜样进行实践、探索、总结教育科学规律,做到使学校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这样的坚持精神,为全世界的园(校)长树立了榜样。
第三,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他强调要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应当不仅仅是教导者,而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应当和他们共同去克服困难,和他们喜忧与共,忘记自己是老师。他又说:“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个性,进行分层教学。作为一个教师,还应该懂得,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决不能仅仅把孩子关在“黑板的小世界”里,对于孩子们来说,教室之外的“大自然的世界”是更加美好的。他还提出,不要给学生灌输分数第一的思想,而要让他们因为获得知识而感到愉快。分数绝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苏霍姆林斯基更显出一个大教育家的心胸。
他强调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心中能响应我们召唤的那一隅,这样你才更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而通往儿童心灵的道路要靠友谊,靠共同的兴趣、爱好、感情、感受来铺设。他坚持相信无论外界认为品行多坏的孩子都是一些品质很好的孩子,只要给予帮助,他们身上好的因素必定占据上风。切不可由于自己对孩子的不信任,由于怀疑他们的诚实和不良动机而使孩子怕接近自己,不要向孩子探问他们的过去,以免刺痛他们心灵的创伤,但又必须尽可能地弄清每个孩子的.情况,特别是那些很早就遭到不幸的孩子的情况,要弄清造成这种不幸的根源,但又要做到使孩子不察觉我们的探询之意,更艺术地呵护孩子的心灵。的确,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事业,有幸身为人师,我们应当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每个学生都倾注深厚的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伟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认真研读教育名著,反思总结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但这一切都应以爱为出发点。
第四,建立“学校——家庭教育体系”。这一点在本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深信“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校长及全体老师研究并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精神生活,但这只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开始。他坚定地相信,教育学应当成为众人的科学,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竭力给每个家长讲授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因此,他在帕夫雷什中学里创办了“家长学校”,并授予“父母教育学”。他创办的该体系的范围所及,不只限于学龄前,而是早至学龄前。他认为,在孩子生活的头几年里,在他的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周围的人,以及丰富的、多方面的人的关系。他坚定地认为,“孩子在2到7岁期间所处的道德、智力和审美环境十分重要”,必须“让每个幼儿——未来的小学生,能够在人类关系中最大限度地得到他能够得到、发觉到、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正是这种认识及相伴随的实践,使得帕夫雷什中学日后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方面深得其益。
《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毕生教育生涯的结晶,这样的成就源于他在精神上对教育的至爱和追求。该书教育思想很深刻,但是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他的教育思想已经在中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他的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以及教育科研人员的学习榜样,有无数中国青年教育家,已在他的影响下正迅速成长起来。对于一名教师来说,霍姆林斯基的精神,是值得我终生去学习的榜样。
第2篇: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可能想像有真正的家庭—学校教育。"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儿耸人听闻,但是,我们来看看帕夫雷什中学是怎么做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应当成为众人的科学——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他们的做法是竭力给每个家长都讲授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他们办有家长学校,他们的做法是,家长们在自己的孩子上学之前两年就进家长学校,一直学习到孩子从学校毕业为止。家长学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课为250课时.家长学校的学员分5个班(按他们孩子的年龄划分),每班每月上课两次.上课的基本形式是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最有经验的教师讲演和谈话.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家庭教育的实际.教学内容着重于年龄心理、个性心理、和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理论.他们力求使每个父母都把在家长学校学得的理论知识跟自己的孩子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他们从不"抖搂儿童的内心世界",从不公开谈论家庭相互关系中敏感而又容易触痛人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是在个别谈话中触及.
读了这段文字后,我在思考,我们许多学校都有"家长学校",也许还有省市一级的"优秀家长学校",可是,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造假.(可能,我说得有点儿夸大其词)我们翻开每所学校的家长学校档案,你会发现:家长学校组织健全,活动计划健全,活动记载详实,所有资料应有尽有,且图文并茂.我们真正做了什么呢?当然,也不是一点儿事都没有做,就我所知,许多学校都定时不定时的召开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很多都是先由学校领导谈学校的发展,谈学校的做法,谈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状态,谈如何就当前的状况,给家长们一些建议.然后让家长和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交流,交流学生的情况.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学校,应该说,在勾通家庭与学校之间,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让学生知道,家长在关心他们,家长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老师在与家长勾通,他们在家的情况,老师也是知道的`,这对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毫无疑问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家长学校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与家长的勾通上,仅仅停留在相互了解学生的情况上,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的家长学校的做法就相差甚远了.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的知道,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如果,家长们不懂教育学、心理学,那么他们会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接触到过这样的家长,他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不要先动手打人,但是,如果别人先动手打你,你一定要进行还击,他打你一下,你要打他两下、三下、十下、八下……把别人打伤了不要紧,我给他看.""打赢了,回家有赏;打输了,回家还要挨打."这说明家长们(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不懂教育学啊.我们的老师教育学生不允许打架,如果别人打你,你要报告老师,不允许报复.但是,我们是不是常常听到学生这样回老师:"他先打我的,我才打他的。"为什么老师的教育是那么样的苍白呢?这难道不与家长的教育有关吗?这样的例子,相信我们所有的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也遇到过太多次。
我还常常听到家长这么教育孩子:"怎么这次只考了这么点儿分?"其实100分的试卷,孩子考了98分,这样的分数,家长怎么会还不满意呢?我就问那位家长:"你对孩子考98分不满意吗?你想他考多少分?100分吗?"家长有点儿脸红:"我不是对他考的分数不满意,我是怕他骄傲,所以,才这么说的"这说明了什么呢?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啊,她不懂心理学啊,她不知道孩子其实是有虚荣心的啊,他们需要听到老师、家长对他们成绩的肯定啊,他们需要听到老师、家长对他们取得成绩的表扬啊,他们也不希望总是听到批评啊,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之心啊.
所以,我想,我们的家长学校,应该办得实际一点儿,把目标锁定在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们身上,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祖国的希望,这一点,我们也应该让家长们知道,他们的孩子不仅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们还属于整个社会的让我们的家长学校为家长们做点儿实事,让家长们多知道一点儿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这会对学生有利,对学校有利,对整个社会有利,对社会的发展有利,愿我们的家长学校发挥出她应有的效能.
第3篇: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可能想像有真正的家庭—学校教育。”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儿耸人听闻,但是,我们来看看帕夫雷什中学是怎么做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应当成为众人的科学——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他们的做法是竭力给每个家长都讲授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他们办有家长学校,他们的做法是,家长们在自己的孩子上学之前两年就进家长学校,一直学习到孩子从学校毕业为止。家长学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课为250课时。家长学校的学员分5个班(按他们孩子的年龄划分),每班每月上课两次。上课的基本形式是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最有经验的教师讲演和谈话。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家庭教育的实际。教学内容着重于年龄心理、个性心理、和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理论。他们力求使每个父母都把在家长学校学得的理论知识跟自己的孩子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他们从不“抖搂儿童的内心世界”,从不公开谈论家庭相互关系中敏感而又容易触痛人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是在个别谈话中触及。
读了这段文字后,我在思考,我们许多学校都有“家长学校”,也许还有省市一级的“优秀家长学校”,可是,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造假。(可能,我说得有点儿夸大其词)我们翻开每所学校的家长学校档案,你会发现:家长学校组织健全,活动计划健全,活动记载详实,所有资料应有尽有,且图文并茂。我们真正做了什么呢?当然,也不是一点儿事都没有做,就我所知,许多学校都定时不定时的召开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很多都是先由学校领导谈学校的发展,谈学校的做法,谈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状态,谈如何就当前的'状况,给家长们一些建议。然后让家长和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交流,交流学生的情况。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学校,应该说,在勾通家庭与学校之间,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让学生知道,家长在关心他们,家长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老师在与家长勾通,他们在家的情况,老师也是知道的,这对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毫无疑问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家长学校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与家长的勾通上,仅仅停留在相互了解学生的情况上,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的家长学校的做法就相差甚远了。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的知道,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如果,家长们不懂教育学、心理学,那么他们会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接触到过这样的家长,他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不要先动手打人,但是,如果别人先动手打你,你一定要进行还击,他打你一下,你要打他两下、三下、十下、八下……把别人打伤了不要紧,我给他看。”“打赢了,回家有赏;打输了,回家还要挨打。”这说明家长们(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不懂教育学啊。我们的老师教育学生不允许打架,如果别人打你,你要报告老师,不允许报复。但是,我们是不是常常听到学生这样回老师:“他先打我的,我才打他的。”为什么老师的教育是那么样的苍白呢?这难道不与家长的教育有关吗?这样的例子,相信我们所有的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也遇到过太多次。
我还常常听到家长这么教育孩子:“怎么这次只考了这么点儿分?”其实100分的试卷,孩子考了98分,这样的分数,家长怎么会还不满意呢?我就问那位家长:“你对孩子考98分不满意吗?你想他考多少分?100分吗?”家长有点儿脸红:“我不是对他考的分数不满意,我是怕他骄傲,所以,才这么说的”这说明了什么呢?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啊,她不懂心理学啊,她不知道孩子其实是有虚荣心的啊,他们需要听到老师、家长对他们成绩的肯定啊,他们需要听到老师、家长对他们取得成绩的表扬啊,他们也不希望总是听到批评啊,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之心啊。
所以,我想,我们的家长学校,应该办得实际一点儿,把目标锁定在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们身上,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祖国的希望,这一点,我们也应该让家长们知道,他们的孩子不仅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们还属于整个社会的让我们的家长学校为家长们做点儿实事,让家长们多知道一点儿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这会对学生有利,对学校有利,对整个社会有利,对社会的发展有利,愿我们的家长学校发挥出她应有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