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从冬瓜小姐推荐这本书以来,断断续续花了半个月总算是读完了。
是一个留美女博士论他人即地狱,论自己作为他人、论人生意义之不可知、论爱情之不可能、论社会之既不可知又不可能,等毁三观的个人观点。可能有些偏颇,甚至是极端,但是某种程度上说也有她的道理。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像是书,其实作者自己也说了,也就是记录不同年龄阶段的想法,然后串起来的。因为她觉得文字即体验。等头发花白牙齿落光了回过头来体验已过半百的人生,可以拾起不同个自己。就像路边捡钱包一样,可以重拾好多个自己,这真是个可怕又好玩的事情。原来,我曾经是这样的啊。或者说,原来我最满意的状态出现在这段时期啊。她的这种状态或者心态,我是深有同感的。所以,还是强烈推荐这本书,至少读起来不会无聊,真的很有意思。
读这本书就好像是跟作者一起响应苏格拉底先生的号召,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渡过。无论是她谈到英国的选举时刻民众短暂的自由还是毛里求斯的阳光沙滩,无论是资本主义最腐败的俱乐部还是对饭扫光痴狂的生活态度,无论是他人即地狱还是不婚主义者;每篇文章都给读者抛出一个论题,然后围绕着它各种批判或是解读,只是这些论题是围绕生活围绕三观展开。这样来审视人生,这也算是值得度过的人生吧?回头想想,我每天发掘或抱怨的也不过是在审视人生罢了,审视的这个过程是能量守恒的,有时积极大于消极,有时负能量超过正能量,不管怎样,都在审视的过程中把人生摇摇摆摆地向前推着。一晃也在刻薄和挑剔中吹毛求疵地过了三分之一的人生了,知道原来也就这么回事儿。那么是不是应当进行SWOT,在了解WHAT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权衡优劣势,掂量机遇和威胁,然后把人生从偏移的轨道摆正?使之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读到最后我终于明白送你一颗子弹作为标题的意义。其实就是一种警告。人尚未丧失自知性的几种表现——忧郁、自闭、强迫症、交流障碍、妄想、躁狂、焦虑……这本书好像是搞人类学而不是心灵鸡汤型,或者说它是人类精神疾病大全,从始至终看似话题观点大相庭径,其实贯彻其中的`是焦虑,如果非要上纲上线,就是对这个时代的焦虑也是对人类甚至人性的焦虑。在这里作者似乎认为以上种种症状都是自知的表现,应该给立个牌坊。不要误解,作者并不是赞成作死的忧伤,相反她是非常反感那些伪文青们所谓的美丽的忧伤的,正如她在谈到不结婚时说到的,如果把女人的感情包袱全都转化为生产力,那么有多少女爱因斯坦,女贝多芬了……由此可见,作者焦虑的不是感情等儿女情长之事,而是21世纪世界之怪现状的焦虑。当然,幽默的她也在自我嘲讽,同时也不忘对社会对女博士不公平的态度进行嘲讽,她是一个傲娇的美丽的女博士。
送你一颗子弹,给你一个警告,在审视人生的同时,请你将你的焦虑狂躁抑郁妄想悲观或更多时候仅仅是面对无边无际沙漠时的惊恐都转化为生产力吧。如果这样,你必定走得更坦荡荡。
第2篇:《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刘瑜这本书,当时吸引我的是书名,觉得很有新意,想看看讲的是什么。看了下目录,发现记录的是一些生活随笔,很贴近现实生活,一篇一篇的生活随笔十分短小,有着对读书、人生、爱情、理想、政治、社会的深刻思考。
很难想象这样的文字出于一位学政治的女博士之手。慢慢读进去,便惊叹于作者学识如此广泛,历史事件、文学书籍、政治社会理论信手拈来,文笔时而细腻丰富,一草一木,一事一人皆能牵扯无限思绪,引出不断遐想,如一股清泉缓缓注入,透彻人心;时而辛辣老道,眼光犀利,抽丝剥茧,总是一语,在你没反应过来之时于现象中毫不留情地直抓本质,真如一颗子弹,爆裂而出,直击人心,令人酣畅淋漓!
在此特意选三篇能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文章,摘录如下。
在《有关的和无关的人》中,作者写到自己在闲来无事的情况下清理手机通讯录,发现了一大堆根本没有太多交往的人,这些都是一些若有若无的人,认识的越多,忘记的也就越多。而那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的,永远都是毫无关系的,从认识的第一天开始,其实你就知道,就算是笑的甜甜蜜蜜,就算是有过无关痒痛的来往,就算你努力经营这段关系。而那些与你有关的,就是与你有关的,是逃也逃不掉的,就算你们只见过三次,就算你们三年彼此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简直想不起他或者她的样子,就算是你们隔着十万八千里。"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中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个喷嚏而已。"
在《一天长一点》中,作者认为马克思把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生活也是如此。吃饭睡觉买日用品是为了维持生命的"简单再生产",而看一本好书,发掘一个好CD,看一个好电影,写一篇饱满的文章,进行一场会心的谈话,跟好朋友吃一场欢声笑语的饭,这才是"扩大再生产".可悲的是,一些"简单再生产"往往霸占了我们的"扩大再生产",那些不得不做的事隔断了我们与自己想做的事。我想,很多情况下确实如此,毕竟时间是有限的。"但至少人可以选择调整和改变,通过合理安排,通过把自己的事情分为第一类事务和第二类事务差别对待,"扩大的再生产"还是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作者提到了自己的孤独生活,她说这需要像适应残疾一样去适应。在长期的孤独中,就像一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称其为问题,你时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那个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么是大,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小,你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黑。但就在这样的圈子中,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的对话,我也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可见要把一个人的意志的皮筋给撑断,也没有那么容易。
第3篇:《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有趣、有种、有料,这就是刘瑜笔下的各种牢骚。
如果可以,我愿意自己的交友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得有趣。你可以是三坏学生,也可以是三好学生;你可以是罪犯,也可以是法官;你可以是同性恋,也可以是异性恋。但你不可以无趣。可惜呀……刘瑜不常有呀。
风趣幽默几乎贯穿了整本书,而且作者笔下的文章有能力让你不由地竖起拇指或者中指。作者可以聊宇宙洪荒,也可以聊鸡毛蒜皮。套用吴宗宪的一句话糙理不糙的话——可以从外太空聊到内子宫。
刘瑜曾说她之所以喜欢美国情景喜剧和脱口秀,是因为其中的对话特别聪明,稀里哗啦噼里啪啦地聪明,那小机智小幽默,那路线,那速度,那弧旋,那扣杀,比乒乓球冠军决赛还好看。
而刘瑜的文字不但蕴含着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而且处处抖着女人的小机灵、小幽默,可恨又可爱,扣杀起来还不让人呼吸,酣畅淋漓。
但作者说自己作为一个无限悲观的人,她常常以嬉皮笑脸的语气来描述这种悲观,以掩饰自己还死皮赖脸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带来的尴尬。
让我想起了权利的游戏里小恶魔说:没人爱我,所以我总是讲笑话。
这是刘瑜多年的生活随笔,所以是一锅大杂烩,关键是好吃。在后记中,刘瑜说自己重读以前的文字,发现原来还读过这本书,还认识那个人,还有过这样奇怪的'想法……沉没的世界重新浮现,就像捡到满大街的钱包一样捡回无数个过去的自己。
在微信读书的日子也也让我有类似的共鸣。在微信读书,你可以随时随地地把自己当时或一时的想法抛出去。而微信读书的好处在于当有人给你点赞时,当时的那些想法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又回来了。我一般会再看一下这些泼出去的水,有时也会产生捡到钱包的惊喜与欢喜。同时也感谢你的点赞——我可以赞美你慧眼识英雄吗?坏笑好啦,不聊啦。开饭咯,餐前来点开胃菜。——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就是两个人是否能凑在一起说别人的坏话。——我这个人很爱笑,而且是一点也不偷工减料的那种笑。——我直视着他,脸上准备好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笑容。——不就是牙一咬,心一横,笑一个嘛,有那么费劲吗?——自从有了饭扫光,我的饭碗就找到了爱情。在饭扫光的感召下,一个猛子扎入我的大白米饭中。当我再把头从空空如也的饭碗中抬起头来,这个世界已经因为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而变得温情脉脉。——过于隆重?我还觉得这个充满了规则和潜规则的世界里过于啰嗦呢?——去办公室,回家。回家,去办公室。生活变成一个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的犯罪现场。——我呆若木鸡地坐在椅子上,脑子里一摊淤泥,过了好久,咕咚,冒了一个泡。最后,送你一颗子弹。最后的最后,送你一个刘瑜。
第4篇:《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她为什么要渴望一个不爱她的人爱上她,而不是渴望自己不再爱上一个不爱她的人?
因为这才拥有爱的意义啊。
刘瑜的文章不同于一般的鸡汤文,她的话总能击中我的心坎。放下《送你一颗子弹》,抬起早已苦涩的眼睛,周围一切突然变得模糊,只见稀稀疏疏几个人埋头奋笔疾书,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季节的转换也给世人带来了变化。尤其是从冬至春这段时间的推移,因大自然于大地积蕴万物之精气,也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和心灵。春节假期过后,校园一片生机勃勃,每个青年男女都跃跃欲试打造全新的自己。
“人的一生无论看上去多么波澜壮阔,在到达回首往事时,却显得格外平庸,仔细想想当年无比自豪的自我突破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当时还自己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当然,哪种活法都会有遗憾,不过,至少不应该在临死的时候,才想到“糟糕”、“应该早点做”等等悔不当初的话。”我也坚信及时行乐的观点,这个老子的中庸有相同之理,人生苦短,在不伤天害理不违法的前提及时行乐。
这本书能带动读者一起响应苏格拉底先生的号召,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这句话的山寨版说法是: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存在感总是与痛感联系在一起,而安全又总是紧挨着麻木。痛就是爱的那么一个小容器。所以幸福是相对的,正像美也是相对,没有丑哪来的美?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总觉得不如一个人静静看一本书,我在暗,作者在明,我处在一个完全安全的位置与作者交流,而与现实的人总要顾及各种所谓的人际关系。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同样重的东西,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
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以我现在的生活经历经验并不能完全认同罗素的总结。只知道人总得热爱一点什么吧,据说,人活着,是要有精神支柱的。
刘瑜写道,马克思说了,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那么生活,是不是也可以分为“简单再生活”和“扩大再生活”呢?吃饭睡觉买日用品,那都是为了维持生命的“简单再生活”,我向往的是“扩大再生活”。看一本好书,发掘一个好cd,看一个好电影,写一篇饱满的文章,进行一场会心的对话,跟好朋友们吃一场欢声笑语的饭,这才是“扩大再生活”。放弃并不难,关键是for what。惭愧的是,大学生正是进行扩大再生活的最优势年龄,但是反观自己,大部分时间是在简单再生活吧。
多年以后,离开学校之后,想到岭师时,我会想到什么呢?大概是抬起苦涩的眼睛环顾图书馆引来一阵眩晕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