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在柏林》读后感
在柏林读后感今天,我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读了奥莱尔的《在柏林》一文。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柏林》一文主要记叙了: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和他身体虚弱的妻子在火车上,妻子在不停地大声数着:“一、二、三。”别人以为是。
后来老兵解释道:“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通过这一个小片段,我感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感受到了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战争使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毁灭。我们在如此和平的年代里,应该为幸福生活而高兴。应该在这样的年代里努力学习,报答那些为美好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我们要提倡和平,反对战争,让蓝天充满欢乐的`笑声,让大地充满新的希望。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园和谐美好。
第2篇:《在柏林》读后感
这周,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在柏林》,那战争的残酷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战争的样子。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辆火车驶出了柏林,车厢里一个男子也没有,有一个神志不清的老太太一直不停地数着:一、二、三,引起了两位姑娘的嘲笑
看看文中的场景,车厢里一个壮年男士也没有,只有一位白发苍苍的战时后备役老兵,看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当时一个老人也要上战场去打仗。再看看我们,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没有战争的打搅,一切都很太平,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珍惜和平社会,反对战争,让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充满爱的人类家园。
那位老太太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我们要做一个“和平使者”,把和平之花种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和每一个角落,没有无情的战争,只有温暖的家园。
第3篇:《在柏林》读后感
每一个王朝的诞生,每一个王朝的扩大,几乎都少不了战争。战争几乎成了每一个古代君王的代言词之一。可以说,战争从某方面成就了世界各国漫长的历史。可在我读了《在柏林》之后,我便对战争的看法有了些改变。
《在柏林》是一篇短文,主要讲了在二战期间,一列离开柏林的列车上,一们老人送一位由于三位儿子战死在前线上而疯了的老妇人去疯人院,而他自己也将要去前线,这篇文章只用了短短400多字,就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这篇文章让我认知的,就是战争是罪恶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家庭——两个老人,三个年轻人,而由于战争,三个年轻人都战死了,原来一个和谐家庭由于战争彻底毁灭,甚至连老人都不放过,而那位疯了的老妇从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我无法体验。但只要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想毕白发人都不会有什么正面的情绪,这只是千万个家庭中的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死了超过几千万的人,这样就毁了多少家庭?而又有多少人象老妇人一样疯了?都说“古来征战几人回”,若每一个军人代表一个家庭,那么古来征战又有几家毁?几乎每一个军人都是家中的年轻男子,都是家中最重要的人,他们死了,家中的生活又应该由谁来管?就算由国家管了,又有几个国家能如此巨大的消耗?就算有人象花木兰那样是巾帼英雄,但历史上又能有几人如些?
我们再举个例子,这个例子相信是个中国人都知道,那就是日本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光南京就有30万人死在日本人手里,而这只是日本犯下罪行中的一小部分,可以想象中国死了多少人,这就是罪恶的战争,而在中国内部,红军和国民党的战争中,红军打着解放的口号,可实际上不就是和国民党在打仗吧?这场内战又死了多少人?毁了多少家庭?或许没有侵华战争那么多,可死的难道就不是人吗?最后,红军胜利了,胜了便有无尽的荣誉,而他们参与过战争的事实,有人可能会说,红军是为人民解放而战,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战争,与好坏无关。我们所要认知的是:一切战争都是罪恶的,战争都是染血的 ,仅此而已。这也是有人向往和平的根本原因之一。
可以说,《在柏林》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战争的看法,那就是——一切战争,无论出发点是好是坏,都是罪恶的。
本文标题:《在柏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