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你真棒有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7-24 20:15:07

第1篇:读孩子你真棒有感

这学期读了几本好书,每一本书都有它的可点之处,在此就从最后看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先谈一点点感想吧。

这本书是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知心姐姐卢勤编写的。她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以及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家长或者教师都是极其有益的。

书中以坚实可信的事实、翔实生动的例子阐述了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令人动容、令人鼓舞、令人振奋。该书包括: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培养幸福孩子的九种环境、爱孩子的八种办法、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培养责任感的四句妙语等章节。

下面仅选其中一节谈谈点滴感受。

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

心灵成长需要尊严,宣泄,肯定,磨难,自由,包容,梦想。

读了这一章节,我觉得一个人心灵的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有道德、有骨气、有尊严,尊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我们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倾听,但作为老师每节课后也应该问问自己:今天,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了吗?对于每个学生都需要鼓励赞扬,但不加辨析的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也许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同性格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应不断思考、反思,其实许多取得重大成就的人,他们并不是天才,他们只是善于分析和总结,他们不仅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弥补或修正自身的弱点。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学会发现、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不能一味地偏爱成绩优良的学生,而对那些其实在某些特殊方面具有一定实践、创造能力的成绩差生有偏见或歧视。不同的学生不可能完全都能成为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但是,如果老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能充分体现,成功智力的学生也会大大增加,“个性+特长”的学生也会不断涌现,社会所需要的成功智力的人才才会层出不穷。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只有当教育者走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时候,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第2篇:读孩子你真棒有感

昨天提到了“一分钟母亲”,可能大家对这个名词比较感兴趣,到底什么是“一分钟母亲”呢?听我慢慢道来:

一分钟母亲有“三个诀窍”,第一个诀窍就是“一分钟目标”,下面用表格的形式向大家再现一下“一分钟目标”的内容。

一分钟目标

一分钟目标在我的家庭中可以非常有效,只要:

1、我们设定明确的家庭目标(“我们的目标”)和个人目标(我的目标)。

2、我们尽量达成一致的决定,让大家都觉得下从家庭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3、我们每个人都各自在纸上用250字左右写下各自的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重温这些目标。

4、我们的目标非常具体,说明了我们各自的愿望是什么,希望在什么时候实现,我已经……我正在……它将在……之前实现。

5、我们大家都经常重温各自的目标,使之成为我们思考的习惯——一种思维模式。

6、我经常抽出一分钟,回顾我的目标,检查我的行为,看两者是否相符。

7、我鼓励我的孩子们也这样做。

8、每个星期,我们都开心地聚在一起,讨论我们这个家庭有哪些进步。

这就是一分钟目标的主要内容与具体操作方法。当然在操作的时候,需要针对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当地进行调整。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那位老妇人讲到的,孩子们刚开始不愿意写目标,觉得太无聊;或者说孩子太小不会写目标时,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母子(母女)共同拟定目标;或者用画画的方式拟定目标。这样做的最终效果就是我们做20﹪的事情,得到80﹪的结果。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有次例会上校长说希望我们制定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当时有一种感觉:校长在折磨人!当然这只是校长希望我们做到的,但直到目前为止,估计没有一个人做到。

其实制定科学可行的目标很重要,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如同一艘没有航向的帆船,随波逐流,在汪洋大海中漂泊,最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目标切忌太大,太空。对于孩子来说,目标一定要具体可行。当我刚看到这个章节时,我就在小外甥女的身上做了实验(她在济水一中上初一),她平时不能算懒,但属于没有方法的学生,最怕看她星期天写作业,磨磨蹭蹭总会忙上个两天两夜,看得我们既心疼又生气,但苦于没有方法指导。这一星期由于特殊原因,她只星期一天,星期六到我家的`时候已经快夜里7点半了,吃过饭之后,我和她进行了简单地沟通。当我了解到她有四项作业时,我对她说:“你想不想和小轩儿痛痛快快地玩?”她不知是“圈套”,笑眯眯地连连点头,我说:“好,我现在教你一个方法,保管你能好好地和小轩儿玩!”她一听,兴趣来了,然后我说:“你现在可以和小轩儿玩20分钟,然后今天夜里你得完成两项作业!”她一听要写两项作业,马上眉头就皱起来了,表现得非常不情愿,我给她讲明利害关系:“你今天夜里写两项作业的话,明天早上可以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觉,补补你这段时间你没睡好的觉!睡醒之后再攻克其余两项作业,如何?”说完之后,我观察着她的表情,她的表情由厌烦变得轻松,既而爽快地点点头,我又给她规定了做题时间。她听话地到另外一个屋子里做作业了,我在卧室里写东西,其实说心里话,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总害怕她又像原来那样满不在乎,把好好的时间浪费掉,还有20分钟就到了和她约定好的完成第一项作业的时间了,我偷偷在门缝观察她,只见她伏在桌子上奋力疾书。时间到了,我焦急地等待着,只见她欢快地拿着作业跑了进来,高兴地说:“小姨,我把数学做完了,用了多长时间?”我一看时间,超时2分钟,对于她来说,效果已经相当明显了,我及时对她进行了表扬……就这样,这个星期,她在不知不觉中做完了所有的作业。临走的时候,她高兴地说:“,小姨,谢谢您,这个星期我感到最轻松了!”

我知道,这样的效果应该感谢“一分钟目标”,虽然这一次我学以致用得有点“僵硬”,有点“作秀”,但最起码我们看到了我们期待的结果,这也就足够了。以后我还会使用,还会让她把她的目标写下来,时常温习,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与目标相符,这样坚持下来,我想她会进步的,她会感到更轻松的!

我刚看完这个章节,反思得不到位,实践得不彻底,需要以后再细细品味,希望这些对大家育儿或者教学会有所帮助!

第3篇:读孩子你真棒有感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是一名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个母亲。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孩子 你真棒》,这本书既适合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同时也适合我们自己。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我们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要吝啬那句“你真棒”。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父母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新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父母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

二、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父母,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三、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看待孩子应用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一叶障目,只看一点,不计其余,也不会因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四、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

对于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力一把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

所以作为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这一标准评判孩子,最终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第4篇:读孩子你真棒有感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在工作之余,能抽出时间来读好书,实在是一种好事,一种享受。书可以给你开阔视野,给你启发。读了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感触很深,让我意识到我对儿子教育的许多误区。

以前儿子“笨手笨脚”不能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我总是代替他帮他完成;每当儿子犯错误的时候,我总会说:你看你多不懂事,你看杨思成多懂事,你要能有他的好,妈妈就开心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我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犯同样的错误,总认为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聪明,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懂事。我总是认为提醒儿子和他们班级那些优秀的孩子比,能激发他的上进心,但结果呢?……看了《告诉孩子,你真棒!》之后,我领悟到,教育孩子、爱孩子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孩子的成长经历比成绩重要。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件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只有经历了,才能有所收获,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要让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与接受能力弱的孩子比较,只要今天的孩子比昨天进步,那就“太好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现在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现在,当儿子有点滴进步的时候,我总是竖起大拇指对儿子说“你真棒!”,当我有一次头不小心碰到墙,儿子赶紧给我轻揉所碰到之处时;我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当我感冒,儿子给我端水时,我会说“有儿子真好”每当儿子听到我的.赞扬,得到我的赞赏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培养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成人,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作为妈妈,我记住了书中的这样一段话: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我会告诉孩子:“你真棒!加油!”

第5篇:读孩子你真棒有感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谷粒把稻秆压弯了腰,农夫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本书照亮了我执教的路,使我心里溢满了深深的感触。我秋天读的这本书是卢勤写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她带给我的最大共鸣就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无肥不种麦,无钱不买菜。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学中可量化的是分数,不可量化的是情感,赏识教育则紧紧抓住了情感。每个学生个性不同,相貌迥异,但有一种共同的情感--渴望听到喝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赏识教育能营造一种“你能行”的外在环境,而这种环境能满足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从而内化为“我能行”的积极行为。赏识教育不仅对优秀学生有“更上一层楼”的作用,还对后进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关爱。赏识是石,敲出学生自信之火;赏识是火,点燃学生希望之灯;赏识是灯,照亮学生求学之路;赏识是路,引导学生走向成才的明天!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大多数班级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碰到这样的学生,有的老师粗暴批评,有的简单抱怨,还有的冷漠放弃。这些做法不仅伤害学生自尊心、而且会挫败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灰心自卑,甚至一蹶不振。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当然了,赏识教育并不是只有表扬和鼓励,而摒弃批评。赏识教育中批评的艺术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你能行”的前提下批评。赏识的批评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你仍然是好学生,犯了错、考砸了不要紧,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赏识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使灰心丧气者重新鼓起前进的风帆,在于培育学生遇挫不折,遇难不到的坚强意志。

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在教育中种下“赏识”这粒粟,日后肯定会收获学生扬花含苞、灌浆抽穗的子。可这粒“粟”究竟怎样“种”呢?

首先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星,每颗星星都有自己发光的一面。老师应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学生身上值得表扬但却较隐蔽的优点,挖掘埋藏在他们身上的金矿。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在班级大力宣传,发挥其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对有问题或成绩差的同学要及时肯定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喜悦。

其次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们常说,爱一个人,除了喜欢他的优点之外,还要接受他的缺点。学生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老师要潜移默化,耐心细致地做转化工作,把学生的缺点看“小”一些,宽容缺点,不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不简单粗暴,而是科学分析;不上纲上线,而是对症下药。缺点的边缘是优点,我们要巧妙、合理地转化学生的缺点,使他们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要做到这点,前提就是我们教师要心中充满爱,有无穷的耐心,这样才能散播爱给每一个学生。

再次用护心镜找到与学生的贴心点。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学生要爱这个老师的前提是老师要爱他们,老师要多和学生接触,做学生的贴心人,爱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把心里的想法和问题告诉你,你也才会真正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对“问题学生”应多交往,注意沟通感情,使他们都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如阳光般的温暖和雨露般的滋润。

最后用望远镜找到学生的发展点。一个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和潜能的老师,比一个老是挑学生毛病的老师更让学生喜欢。而且,培养出探究型,创新型的人才,教师首先应该是发现者。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能,对学生的一个学习阶段甚至是一生都有帮助。我们老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能,而后通过赞赏、表扬、鼓励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欲望。如上次学校举行的校体育节50×8比赛,我在赛前便鼓励学生们,我们相对于其他班级存在的优势。使全班对比赛充满信心。比赛时,运动员非常卖力,“啦啦队”更是喊破了喉咙,终于夺得了第二名。我与全班同学拍“全家福”,用相机记录下这开心的一刻,这为集体荣誉而战的精神也深深地印在每一位九年级13班成员的心中。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今天对学生的欣赏、鼓励、表扬,来日将能收到他们成才的佳音。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