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由36封电子家书所组成,新颖别致地构建出了一个两代人沟通、了解的平台。父母与孩子应是如何沟通的?本书给予了无数被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父子、母子启示与感动。两代人的思想差异和与时代相应的价值观又是怎么样的?在这本书中集结了你想要的`所有答案,提供了两代人沟通的全新思维和方法。
在那一封封家书中,我看到东西方孩子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书中的安德烈拥有他所崇尚的青年人应有的生活。他爱喝酒,经常与朋友开Party聊天;他爱踢球,每周有三个下午踢球,周末还会去当一帮小鬼的教练;他爱旅行,享受自己的毕业旅行......读书在他们而言只占一小部分,但他们不是放任无止境地玩,只是爱玩并懂得玩。他也会思考类似"华氏.9.11"的问题,但他轻松地承认自己与朋友的看法终究是肤浅的。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一个月又会有多少时间深入思考那些富含哲理的问题?我想,如果能有五分钟就不错了。在他年轻却并不轻狂的青春态度上,我对他是十分崇拜的。虽然我们更看重学习,但我们的生活也并不枯燥。我们依然可以专注于我们的兴趣,拥有可以令我们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
我看到了东西方人对待孩子的不同观念。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这样的结论,被龙应台吃惊地得以证实了。其实,孩子也需要肯定与尊重,他们渴望像大人一样,得到平等的对待。孩子的“独立宣言”是值得父母批准的,这样的家庭政策无疑是拉近父母与子女的最好方式。
让我们试着与父母沟通,也许在饭桌上、在回家的路上抑或是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这不仅仅是心情的叙述,更是心灵的慰藉。
第2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几首音乐;在放学后,他可以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闲暇的日子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去旅行……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
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宽容他、理解他的好母亲。龙应台深知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但她没有越过这堵墙,而是透过墙上的窗户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儿子,并重新认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绩,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成功时,父母总是觉得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泪和汗换来的';当我们失败时,父母满是责备,却不知我们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东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们总是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热爱闲适自在的生活。
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厅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时光,从而体会生活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活得更辛苦,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滋味,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真而变得麻木。
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放下身上的包袱,还自己一份纯真,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第3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昨天零零碎碎拼拼凑凑的看完龙应台的《给安德烈》,相比那些风趣的内容,我更多被打动的是这对母子彼此合作的态度,一同从容坦诚面对分歧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生活的勇气和幽默。
对每一个人来说,父母见证过我们所有最初的岁月,而我们见证着父母最美好的岁月。普天下,也只有这样的爱,虽然注定以分离为终结,却不以欣赏为前提,不以结果而决定。可是也是因为有爱,有付出,有期盼,才会有委屈,有伤心,有无奈。小时候觉得最委屈的事情,也无非就是好心办了坏事被爸妈责骂,然后一边抹眼泪一边申诉,你们怎么都不理解我啊。然后父母也很伤心,你这孩子,做错了事情咋不晓得错呢,以后出去了再这么非得吃亏的,怎么就不明白道理呢。可是我们都不这么说话,我们都只说半句话,我从来就不会先承认错误,再解释我的好心。爹妈也从来鲜有先解释下他们对于严重后果的担心,再批评错误。现在想来,爱只是前提,表示我们愿意,愿意付出,愿意接受,可它不能代替努力,不能代替我们在彼此了解过程中所有摸索中的成功和不成功,不能代替我们在表达和接受相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而必须的'自我反省和调节。不能代替我们去表达,去感受,去沟通和了解。作为子女,我最庆幸的事情之一是不管少年时候的自己有多么强烈的敏感和封闭,母亲始终没有放弃尝试去了解这样一个成长波动的小小个体,纸条,书籍,信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也是最初这一份也许实际效果甚微却清晰表明的态度打动了平静的外表下极度不安的心灵。也让自己从此慢慢明白,人生是一场只知道方向却没有精细地图的远行,很难判断百米之外,是沟堑,还是坦途,是深山密林,还是平湖幽谷。但是你给出的爱,你拥有的爱,却可以超越境遇,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在一起的时候,我多做一份,母亲便少操心一份,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多倾听一份,我们便多了解对方一份。
我始终相信,是我前世的造化,得她为生身之母,却是她今生的修为,造我于膝下承欢。我常跟她开玩笑说,你看瓦,你的作品一点都不像你,你生气不生气瓦。然后娘亲则相当配合的正色答道,其一,你长得极像我家的那人,其二,你看看你眉头眼目看人做事的神态,有哪一样不是我的复制?也许,多年的行医生涯给母亲的是永远波澜不惊镇静安和的面容,可当我依旧像仔猫一样极度慵懒的蜷在她膝上的时候,分明,有无际的爱在汹涌。母亲节快乐,祝天下的父母和儿女们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