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突围》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7-13 13:46:43

第1篇:《东坡突围》读后感

历史文化名人是怎样煅烧出来的?高温高压,还是和风细雨?

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他为我们展现了东坡的生命线。他高高在上,却又可亲、可爱;他被贬黄州,却又舍生忘己。

正如作者所言,“高处不胜寒”。“乌台诗案”的飞来横祸砸向他,躲也躲不过,反而让那些无名小卒、人格扭曲小人钻了空子,他被无数肮脏之手推进了监狱,“诟辱摧残”,差点葬送了性命。最后苟全性命,带着官场文坛泼给他的满身污水走向黄州。于是,苏轼的一段与“黄州”休戚相关的人生拉开了序幕。

经历了生死折磨,看尽了人生炎凉,东坡在此思索,悔不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自我的检讨,又怕因此连累亲友,重情重义的`他便想“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入黄州,生活困苦,却又在这里写下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洒脱,飘逸的豁达之大怀,“如积水空明”,随缘自适。

他在这种现实中进行着反省。他无情地剥除了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它们曾给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回归于一种完全的自我。

他的一生,如同钻石的产生,深藏在地壳之中,必须承受地层的高压、高温,长时间的探勘、发掘、切割、琢磨,才呈现出光芒璀璨的美钻。

遭受磨难本身是痛苦的,但磨难之于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磨砺,一重洗礼呢?试想,假如苏东坡没有因小人陷害而被贬黄州,那他又怎么会看清官场之黑暗,体会到真正的孤独寂寞呢?也许,他不会失去朋友的联系,但他绝不会体味到忽然间整个世界在身边轰然消失的寂寞、孤独与恐慌。也许,他会照常作诗,但我们绝不会从他的诗作中看到受挫后的愤愤不平和再生后的淡泊宁静。在不少情况下,才气会招致磨难,但磨难更可能成就辉煌,因为正是磨难增加了东坡的人生阅历,把他推向更高的境界。

漫漫人生路,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出现磨难,但你无论如何设计,总逃不脱命运的安排,失败与磨难总会光临你的温馨小屋。此时,我们应该直面人生,战胜磨难,随苏子在赤壁的月下高歌一曲“大江东去”,浅唱一回“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2篇:《东坡突围》读后感

有人将评论余秋雨先生的历史散文见诸报端,言语之间颇有些不恭之词。秋雨先生十分恼火,于是连篇累牍地一通发泄,他发表的一些散文中,这种情绪溢于文字之间。最具代表性的是他最近出版的《山居笔记》当中一篇叫作《苏东坡突围》的文字。

我喜欢读散文,当然也包括秋雨先生一些写得不错的散文。但对他以历史为题材的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情绪和理念,读后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特别是那篇《苏东坡突围》。英雄气短,伟人困厄,这本来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带有规律性的事情,更何况是在黑暗的中世纪。因为他们杰出,因为他们超越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他们不被常人所理解,特别是不被世俗所理解是很正常的。东坡先生也常有“高处不胜寒”的感受。东坡先生在宋代文坛独树一帜,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其重要的位置。作为一位文学天才,一位书法大师,他是出类拔萃的。他又是当时一位著名政治家,显赫一时。由于他代表的利益集团,政治主张及自身的历史局限等十分复杂的原因,而遭到排斥,贬谪,这也是历史中很正常的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正因为这种特有的身世与经历,才造就了东坡先生大气磅薄的词风,酣畅淋漓的书意与不同群伦的政治才干。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去考察历史人物,那种被理想化了的,既在文坛得意,又在政坛显赫,名利场中双双获利的杰出人物,实在难寻难觅。(.)

文学上的.不同观念,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可以,而且也应该交换意见,甚至可以展开评论,批评,这才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听到某些批评意见,也许这种批评中有偏颇之处,便给人扣上“群小”、“陷害”、“围攻”等等罪名,那谁又敢再批评阁下呢?别人不批评了,难道就证明自己“杰出”了吗?这恐怕也是一种“霸道”作风吧?东坡先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逆境中没有沉沦,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他那些著名的词篇,散文及书法代表作,大都是在他被贬黄州的十年中所作。可是东坡先生当时并没有“突围”的意图,也没有

怨天尤人的愤慨,反而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英雄气概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豁达与傲岸。抛开历史的真实性不谈,单就一个替苏东坡突围的命题,会不会使人有借题发挥之嫌呢?

第3篇:《东坡突围》读后感

偶然的机会,让我读到了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确实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确实阅读过苏东坡的作品,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课本上了解到的。但是对于东坡先生的个人经历,我并没有做更多的了解和研究。直到读了这篇文章。

苏东坡的一生是坎坷的。非凡的文采与骄傲的个性总让他在不经意间招惹来同时代文人的嫉恨,他也因此多次遭到贬职甚至是杀身之祸。最让我惊讶的是苏轼的朋友,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不小地位的沈括,也因皇上对苏的'小小称赞由此记恨苏轼。他举报苏的文中有讥讽政府的诗句,而且明知王安石是苏轼的政敌,还投注到了王安石的一边。诸如此类的人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也正因为这些“挑刺着”,使东坡一次又一次的深陷危难之中。日复一日的严刑逼供没有让东坡就此打住向文学探索的脚步,多次的劫难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是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学会收敛锋芒,用成熟的语句骄傲的将诗作推上文学的顶峰。

孔子曾对其得意门生说过:“用则行之,舍之则藏。”然而骄傲如东坡,一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当真是惊艳了时光,流传于千古。这样潇洒而爽朗,不拘泥于尘世纷扰的个性,令我沉醉,是我迷恋。

真羡慕苏轼,能够不畏惧阻挠,尽情的用文字宣泄内心的情感。再想想自己,总因为害羞胆怯而将自己的想法埋藏在心底,压抑情感,随波逐流。但是我不想这样继续下去了。

当一个人不受任何拘束而活,而创作时,他的心一定是自由的。就像余秋雨先生描绘的苏轼一样。我也想要成为一个像苏轼这样的人,不被无关的事牵绊住向文学探索的脚步,勇敢的表达出属于自己的想法。

就让苏东坡的文学精神给我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突围吧!

第4篇:《东坡突围》读后感

今天翻开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忽的便翻到《苏东坡突围》一文,便觉兴趣突起,于是便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读起来。这位当代文学巨匠会对这位宋朝的文学骄子作出怎样的评价呢?不,苏东坡不应只属于宋朝,他属于整个历史、整个中华乃至整个世界。

苏东坡的文学造诣已被无数人颂扬,我也就不在多说了。读了《苏东坡突围》之后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就想把它写下来。

东坡才华横溢、名震九州、官居太守,有太多的荣耀和光环,越锋芒毕露,危机就越来越深重,终于有一天,它在一群文学小人的鼓捣下爆发了,既像一场毫无预警的地震又像是一个蓄积已久的堰塞湖轰然崩塌。最终他被流放到了黄州,落魄孤单。因为他的才气、他的锋芒最终造成了自己的被贬,而又是同样的原因造就了千古传诵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造就了这个伟大的诗人。

前几天补课时,我的一个同学和我聊天时说到她自己在班上太默默无闻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怕在班上出风头会有人背地里说她闲话。我想了一下,答道:“你要知道,若没有人说你的闲话也就没有人说你的好话呀!”古往今来的伟人们哪一个没有被这种“闲话”困扰过?有的人正是这种“闲话”铸就了他,就东坡一样,而又有多少人在这种“闲话”下害怕了、屈服了,失去了他们的可爱、高贵与魅力,却得意了那些邪恶、低贱与粗暴呢?在历史长河中,这个叫做“闲话”的旋窝不知旋进了多少英才,消逝了多少伟大,使这些本该大展宏图的`人失了勇气、消了锋芒,史书上又不知失去了多少本该有的才华横溢,整个中华又不知失去了多少精神食粮。

这些人退缩了,“闲话”战胜了他们。他们没有了“闲话”的干扰,但也失去了历史的褒扬,不管他们有多少才华,也就从此淹沉了。而有的人战胜了“闲话”便达到了更高一层的境界,达到了一个永垂青史的高度。而东坡正是突破了这个围,才达到了这个历史的高度。

不要害怕展现自己,不要畏惧那些只会躲在暗处的小人的闲言碎语,因为那是世人对你的肯定,是你汗水的结晶,但也不要在成就下眩晕,理智的面对你所拥有的一切,才能把握住这一切从而走向更高更远。

第5篇:《东坡突围》读后感

很喜欢读余秋雨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散文。不仅仅因为他是文学大家,更是因為他的作品深邃,引人深思,读时思想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文字游走,时而高兴,时而叹息,时而惊奇!

他在《东坡突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读到这里时感觉很心酸,众人都觉得苏东坡这样一位享誉千年的大文豪一生都是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但余秋雨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疲倦,他的狼狈,他的孤独……

东坡一生被贬很多地方: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屈辱,失意之感不时袭来,在这里,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四周一片静寂,只听得到自己心跳的声音。黑夜里,他不止一次问自己:是选择抗争,还是选择忍辱?

于是,他独自徘徊在这偏远而又荒凉的`黄州,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就这么走着,从白天到晚上,一直到深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将他的无助记录了下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他就这么走着,直到有一天晚上,他来到一个地方。这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这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不正是周郎赤壁吗?他思绪万千:“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破荆州,下江陵,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固一世之雄也,然而现在他又在哪里呢?自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又何羡乎?

于是,浮动的心开始归于平静,圆润而不腻耳的声音在耳旁回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