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资治通鉴》读后感
六年前,我离开校园,终于没有走上学术的道路,来到中山这座滨海小城,庸庸碌碌,为稻粱谋。夜晚回到家中,燃灯闭户,披读史籍,隔绝尘世人事的纷扰,聊以自娱。不意小城里碰到几位爱读史籍的师友,数年来切磋砥砺,足以消除独自面对青灯残卷的孤独感,更敦促和鞭策我读书不辍,以免令他们失望,一见师就是其中之一。他爱华夏文明昌盛的大宋,爱两宋士人雍容揖让的高远雅致,爱汴梁与临安坊间的俗世烟火,最爱的是宋儒司马温公主持编撰的史学巨制《资治通鉴》。
最初遇见他,我还是初入职场的愣头青,除了微不足道的书生意气外一无所有。他送给我一本刚出版的历史随笔《不觉浅》,在扉页写下让我脸红的几个字:“庄老师指正”。末学后进,岂敢称师,我只能把这个称呼,看做是一种读书人在一瞬间建立的共鸣、信任和期许。所有的虔诚终将相遇,更何况是在这座圈子不大的城市中。
去年年底,曾见一位朋友分享藏于国图的《资治通鉴》残页图片,司马温公手泽,四百余字,多处涂抹的手稿,盖有百余方皇室及众藏家的鉴藏印。本应藏于深阁的绝世珍品,借助于现代高清扫描技术展现在我们眼前,我马上分享给一见师,我想这对他不啻于圣物。不久之后,他发了朋友圈:愿穿越回大宋,为华夏先贤司马温公当一名小小的抄书匠。我知道,这是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上一本书是《从司马光书房走过——<资治通鉴>中的繁花与冷雨》,最近又出了一本《跟司马光闯职场》,搜罗通鉴中的士林掌故,人情练达,希望对初入职场的青年人有所裨益。
中国传统书籍的写作体例,大要可分为“著作”、“编述”、“钞纂”三大类。这样看,《跟司马光闯职场》更近似于“编述”,是在许多可以凭借的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制作的功夫,用新的义例,经过了细密的剪裁、熔铸,把旧材料变成更适用的东西,这便是“编述”。至于书的主题“以史为鉴”,这是一个关于历史功用的话题。历史当真能成为为后人的镜鉴吗?古希腊大哲赫拉克利特似乎不以为然,他说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唐人杜牧也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似乎指出了史鉴在现实操作中的难以实现。我们面对的时代和人事与古人差异太大,“通鉴”真的足以“资治”,甚至带着你“闯职场”吗?读完《跟司马光闯职场》,我似乎对“以史为鉴”有更深的认知。
人固然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夫子在河川上逝者如斯的喟叹,却令古今之人共情,相信千百年后的`人们也是如此。情势固然随时而变,但无论是过去的庙堂、士林,还是如今的官场、职场,谨慎、坚忍、进退有度、临机取决诸多品质,都是成就事功的坚韧不拔之士所必备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跟司马光闯职场》是一本世路英雄之书,关注的是绵延于纷扰史事中不变的坚硬内核,我们很难去拿其中的小故事来机械套用于当下,却能从中窥见千百年来庙堂、江湖乃至于山林的博大幽暗的世道人心,人事交接中种种微妙的分寸感,从而以更高远的格局来看待当下。正如钱宾四先生所指出的:“至于学术之于时务,其事可相通而不必尽相合。不如两各分离,使潜心学术,一旦有所成就,转可多方沾溉,宏济时艰。”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潜心学术的一见师,却写出这样这一本感悟古今,宏济当下的小书,恰恰好印证了这段话,当稍能警醒当下热衷于“成功学”、急于致用的浮躁风潮。
一见师为人很有几分“温而厉”的风采,胸中更有一副古道热肠,懂得欣赏这世间的趣味与美好。梁简文帝诫子当阳公书云:“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本书的文字,正是他为人作文的最好写照,书中多用诙谐语和网络新语,读来浅而有味,与立身的谨重毫无违和感。我斗胆估测他的心思:小而言之是为青年,希望当代青年在消费主义时代的轻阅读之外,也能在浸润几分古人处世做人的风度和智慧;大而言之是为历史,历史的认知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诠释中才得以绵延和充盈。
第2篇:《资治通鉴》读后感
一、历史的伟大与自身的渺小。打开《资治通鉴》,恒河沙数般的历史人物扑面而来,其中不乏优秀精英的人,他们曾经奋斗过,曾经辉煌过,曾经壮丽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人高尚的人品、超凡的智慧、无比的才能,都叫我感慨不已,越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与渺小。
人生不过几十寒暑,且不去管他能不能名垂史册,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明天更美好?我想历史上这些超凡的“成功人士”,是很好的学习榜样。
即使是那些奸臣小人,也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用错了方向的智慧,增加了我们的识别能力。唾骂之余,很值得吸取其教训。
二、悟道理、学方法。成功的为什么能成功?失败的为什么失败?成功的是怎样成功的?失败的是怎样失败的?解决这些疑问,也就是成败的道理和成败的方法,《资治通鉴》里面有大量的实例记载,稍加用心,不难体会到一些道理,学会一些方法。“读史使人明智”,这“智”,就是这些道理。治国的道理和经验很多人是用不到的,理解成管理的经验,就有了现实价值。而为人处事的道理和经验,更是每个人都离不开,我们绝大多数人恐怕都希望自己的明天更美好,而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坐等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提高自己,《资治通鉴》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例,用心去看,定然可以得到提高。
三、一些具体的感想
1、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通过读史,感觉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任何朝代的更迭,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结果。矛盾积累有个过程,从量变到质变不是一下子就达到的。
有的昏君祸乱官员,启用的小人再去祸乱百姓,这样矛盾积累比较慢;有的如秦始皇、隋炀帝等直接数以亿人次计地征用百姓,社会矛盾积累就很快。
2、客观者胜,主观者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治国、治家还是战争、为人,通过读《资治通鉴》,我觉得有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能客观辩证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人,绝大多数取得了成功。而那些不能客观辩证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人,则绝大多数遭到了失败。
3、优秀文化的作用
《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历史,每朝每代都有着和周边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斗争的记载,相比之下,中华文化是优秀的,而那些游牧民族的文化要逊色很多。有一个优秀的`文化做指导--我想这才是四大古国中只有我们中国才能把历史和文化延续到今天的主要原因。
记载中的无论哪个民族,都仰慕中华文化,就算占了中原,也都学习中华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先进性的如山铁证。
4、仁者无敌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包容性,汉武帝安置匈奴降人、唐太宗统御四夷,都体现了巨大的包容性,没有“仁”,包容性是谈不到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什么朝代,实行“仁”政的就昌盛,反之就衰败。
5、“广义军队文化”的提炼这次看《资治通鉴》,总结出了一个“广义军队文化”的概念,查阅了一些资料,没有找到前人类似的总结。我认为在两支实力相差不是极其悬殊的军队征战之时,谁的“广义军队文化”先进,就决定了谁取得最后的胜利。
《资治通鉴》记载的战争情况,绝大多数都应验了这个道理。刘秀的部队李世民的部队,都是优秀“广义军队文化”的代表,所以他们胜利了。而大量吃人的黄巢部队,大量残杀无辜当战功的董卓部队,怎么可能成功。其实,不仅仅是军队,回看第2点,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之间,也是文化的先进性,决定两国最后的生死存亡。局部先进整体落后的文化,战胜整体先进的文化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整体先进的文化战胜落后的文化,则是必然的长期的。
6、最辉煌的时期
我也看过其他时期的历史,包括从《二十四史》的纪中,看了主要朝代的记载,我认为没有其他时期可以超过唐朝贞观年间。一些人说宋、明最辉煌,善良的愿望或者天真的想象代替不了历史白纸黑字的记载,唐朝贞观年间无疑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期。之所以辉煌,多数原因在于唐太宗,在于以他为代表的国家领导班子,其政治的开明古代任何朝代都不可比拟。尽管政治体制没有做出大的更新,但是开明程度迈出了一大步,而这一步直到中国封建社会结束,都再也无人企及。开明的政治造就辉煌的时代,这个结论我想绝大多数人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