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单》有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14 10:20:44

第1篇:读《简单》有感

这是今年看的第四本书,也是今年唯一一本看了两遍的书。本以为一年看完四本书应该问题不大,后来发现数量的确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要真正理解并能运用书中的知识或者能真正的有所感悟目前来说还需进一步加强培养锻炼。

《管理越简单越有效》这本书之所以看了两遍,是因为从中受益匪浅,目前尚不能完全运用,倒也感悟很深。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是指管理条例简单点,对人处事简单点就会更有效。然而刚开始我也这么认为,后来才发现原来之前我一直处在“无知的简单”,企业管理通常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最初“无知的简单”到规定到任何一件事的繁琐制度,最后升华到化繁为简的“最高级简单”。这是我们都会经历的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那么首先,我们就要去认识简单,没人喜欢复杂,人是简单的,管理也是简单的,复杂是因为我们太贪心,什么都不愿放弃。就像阿里巴巴如此巨大的一个体系,却也能很好的简单概括——做世界上最好的`网络公司。这就是简单,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质量和效率的代名词。

书中每一章节介绍后都有一个环节是让我们测试自己的公司,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我们公司是否复杂?诸如有多少层级,一年的预算要多久做好,提供多少种产品服务等等等等。像初创公司还好,可当公司越做越大也会发现越来越复杂,所以很多公司诸如小米等都开始流行起来扁平化管理,将牵绊工作效率的障碍毫不犹豫地甩掉。

高级的简单听起来也许能明白,做起来可能又是一回事。现在我也试图加紧运用到实践中,就像书中所说,第一我们就要从自己从身边做起。每个人的工位上只留下需要的东西,必须保持环境的整洁,所有东西要分好类,只有这样,才能最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找出来。一定要坚决斩掉自己的陋习!接下来就是要废除僵化的制度,流程再造。简化产品,集中优势在体量只有20% 却能带来80% 利润的产品上。然后就是组织结构简化,不要独揽大权。最后大家的心态思维自然而然就会简化,一切都会简单。实际上我自己总结的可能还是以偏概全,没能理解透彻。

不过我想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一定会有所改善。就像百度一样,专心做一件事。我们现在也是要一样,朝着共同的目标,从细节做起,简化思维,整洁环境,废除僵化,集中优势,坚持实践,定能突破现状,突破自我!

第2篇:读《简单》有感

闲暇之际,偶然看到一部名为《小孩不笨》的电影,主要讲述几个家庭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或管教方法有误而导致孩子误入歧途的故事,而且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联系起来,使我们看到一出出因教育不当而引发的悲剧,当然故事的最后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孩子的希望,或许更多的是寄期望于我们的教育吧!

让我震撼的是学校、教师、家长总是那么容易忽略孩子们内心的感受,动不动就批评或惩罚学生,导致学生一次次失去信心,最终放弃了自己和自己的希望。这样的教育实在太可怕了!是啊!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为什么大人总是教他们说“对不起”,而他们自己说声“对不起”却是这么困难呢?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说句欣赏、赞美的话就这么困难呢?为什么就不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呢?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假如别人能懂得欣赏他、鼓励他,那么好孩子就会成长得更快!

故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以及老师的耳濡目染都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忽然间觉得,假如我们每天都用责骂的语气对待不听话的孩子,每天都用失望的眼神看待学习困难的学生,那么,他们将很快失去信心,同时也失去了对我们的信任,从此关上心门,心门一旦关上之后恐怕很难再打开了!的确,我们当老师的、当家长的都需要一把钥匙,那就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而这钥匙的原材料,必定是用爱心、关心和耐心共同制成的。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世界上没有一个愿意学坏的'孩子,只看我们如何去教育了!

忽然让我联想到我的新学生,他们才刚刚踏进校门,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也许他们之中有不少还不太让我们都满意,但我们却不可以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尤其重要的是要慢慢地鼓励他们,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报以欣赏的态度,惟有这样,方能让每个孩子都体验进步的快乐,使其自尊心受到保护,从而发挥出个人的最佳水平,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但愿借此以督促自己平常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吧!

第3篇:读《简单》有感

这本书是看到豆瓣友邻推荐后买来看的。

其实并没有预想中的惊艳,书上提到的技巧并不多,主要还是展现一些理念。

想过上简单理性的德国生活,需要怎么做?

书中分别从养成从容不迫的习惯、简化资讯管理的习惯、保持居家舒适的习惯、创造个人风格的习惯、培养宁静心灵的'习惯、人际交往的习惯这六方面来告诉我们。

我觉得并不是每条都适合自己的,比如第二章中的简化资讯管理,作者提到,当她阅到自己有兴趣、而且会反复阅读的杂志时,会随手将广告页或者没兴趣的页面撕掉,这对于爱书者来说,可能会下不了这个手吧;

再比如第四章中的创造个人风格中,作者提到不要佩戴饰品,我觉得有点过于绝对了,毕竟女生都是爱漂亮的,我觉得为了搭配衣服佩戴些饰品是可以的。

虽说如此,但是这本书还是可以一看的。至于值不值得,我觉得要本人看了之后才能得知,就算看完你觉得这本书没意思,你都可以跟人说它哪里没意思,这其实就是它的意思。任何书都是有意义的,就算只是被吐槽和消遣,那也是它的意义。

第4篇:读《简单》有感

蔡康永曾经说过“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已经知道的事”,所以依据连岳的推荐选了些科普类的书来读。

美国学者DQ麦克伦尼的《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简单易懂的逻辑学科普入门书。看完这本书感觉重温了大学课程《离散数学》,只是这本书更人文、浅显些。

以前的我一直都很困惑学生时代所学的各种知识的作用。当初课本上的逻辑学在期末考试后还会有什么用处?我知道“A和B,所以A;所以B”,我知道“A或者B,A,所以非B”。可这些如何来指导我的生活呢?后来写东西才发现论证无处不逻辑。

好的文案读来环环推理、层层递进,说明一件事或论证一个观点逻辑思维不强就没有说服力。比如论证一个体系是正确的,首先看它是否是体系,含体系中的各种必要元素;再从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进行论述,最终得出它是正确的。

我最爱看的辩论节目《奇葩说》中就有很多逻辑学运用的例子,有的选手辩的'压根就不是论题,有的选手偷偷地将A换成B。这时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就呈现出了高低之分。好多次我被绕的云里雾里时,反方“奇袭”几句就点明方才论述中的逻辑错误。

所以如同平日里的大米饭给身体提供必不可少的碳水化合物一样,逻辑学给大脑提供必不可少的推理方法和工具。当然,吃下的米饭还要通过运动和消化来变成骨肉,学到的知识也要通过练习和使用才能发挥效力。

书中写到: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受时代及个人的影响,当我们的大脑很难客观的反映事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关于空间的认识,古人的地心说,及稍后的日心说在当时都是先进的思想,可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的我们知道无论“地”、“日”都不是“心”,只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不断学习使我们更清楚此刻的客观世界的状态。

无论我们有意或者无意,我们学过的知识总是无时不刻指导着我们的思维和日常行为,所以多学知识就可以较少次地坠入陷阱,但是万一摔倒了也不用太懊恼,站起来继续前行就是,毕竟没有一个人能躲过生活中所有的坑。

第5篇:读《简单》有感

今天,我读了《简单》这篇文章,头脑里想了许多许多……

文章讲了一位上班族先生,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只睡了四个小时,就又要开始永无止境的工作。晚上回家,他错过了最后的末班车,自己独自走在街头,想着自己简简单单的生活:一件普通的衬衫、一串廉价的手链、咽下的第一口西红柿。虽然不富裕,却活得很快活。

是啊!虽然不富裕,去活得很快活!山珍海味、穿金戴银、豪华住宅,这些,也许是某些人们一辈子追求的、梦想得到的东西,他们认为得到这些东西就是得到一辈子的幸福。但是,真正的幸福不一定就是华丽的外表、奢侈的生活,那样的生活,通常会让我们活的很累。真正的幸福生活并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一点点、一点点就够了,比起那些富裕人家的华丽生活,它们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滋润。

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从一辆名牌轿车下来的一位女孩,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手上带着昂贵的钻石手链。但是,无论多华丽的外表都无法掩盖住她的傲慢。这时,一位普通的小女孩跑在马路边,一条廉价的蓝裙子和贝壳手链,在她身上显得充满了灵性。她身上散发着纯洁、可爱、活泼,脸上洋溢着微笑,真是人见人爱。

奢侈的生活会使人失去淳朴的本质,改变人的性格。而简单的生活会很滋润,不失人们的本质。

很多人都会疑惑,我们追求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其实,幸福生活只要有一点点、一点点的知足。

第6篇:读《简单》有感

早就听说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现在,得到了妈妈的批准,终于有机会来看这部名著了,于是,我马不停蹄的奔向书店去买书。

我把如珍似宝的《水浒传》放到书桌前,开始津津有味得看起来。里面有性格刚烈的武松,才高八斗的吴用等英雄都使我刮目相看。虽然我好不容易才看完一遍,但仍想和里面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再见一面。在这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武松了。

在景阳冈上打大虫(老虎)的片段,把武松的豪迈之气挥洒的淋淋尽致;在狮子楼上为哥哥报仇杀西门庆,事后他没有畏罪逃离,而是投案自首,这些突出了他重情重义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气概;在孟州为报答施恩,助他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这又体现出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恩义的品质;之后又因为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三人合计陷害他,他因为愤怒,把他们三人杀了,可见他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不满,污吏的憎恶。他的这些性格和情操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之中······看完这部小说,我确实这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我推荐大家来看一看这部人物栩栩如生的著作吧,让我们一起畅游在各路好汉的豪迈之情之中吧!

第7篇:读《简单》有感

许多幸福其实原本就很简单,譬如在渴口时的一杯清茶,譬如是寒冷时的一缕阳光,譬如是夏日中的一阵阵凉爽的微风......这些事情都可以让我们变得很幸福。

曾经,有一个哲人,把一位小孩,一位物理学家与一位数学家同时关在一间黑不溜秋的小屋里,让他们用最廉价的物品充满整间小屋。物理学家与数学家立刻开始化结构图,然而那位小男孩呢,只拿出一支蜡烛,用火点上,刹那间,满间屋子充满了烛光,不费吹灰之力便完成了哲人留下的任务。这位小孩用最简单的办法完成了任务,但那些大人们也知道,却不想用这种儿时的把戏。

是啊,幸福也如此,幸福也是很简单的。我清清楚楚的记得,在我8岁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准备自己一个人去公园散步,可是,在路上,红灯亮起来了,一位手持拐杖的盲人在斑马线上走着,这是多么危险的举动呀。我跨出一步,准备去告诉那位盲人,但我又犹豫了:那我不就横穿马路了吗?此时,踌躇不前,犹豫不决,是去告诉那位盲人,现在是红灯,还是自个儿遵守交通规则呢。不管了,我看见一辆辆车驶过他身边,心中不经揪了一把,还是去告诉他吧。我迈开脚步,冲上前去,拍了拍那位盲人的肩膀,此时,一辆车刚好从我刚才站的那个位置飞快的驶了过去,哇,好险哪。我提醒了那位盲人,他会意地向我冲了个微笑,并对我说:“谢谢你啦,小伙子!”此时,我的心窝窝里暖暖的,充满了幸福的温暖,有丝惬意。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类似事情发生在你我身上吧,只要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换来一片温暖。

像这类的事情,还有一件事也令我映象深刻。就在我读小学5年级的'时候,我正在写作业,忽然,我的橡皮被同学弄在了地上,我正要弯下腰去捡的时候,不知道谁的手伏在我的额头上。我抬起头来,原来是王嘉诚呀。他把手甩了甩,笑着对我说:“还好吧,你刚在额头差点就撞到桌角了,你没关系吧。”此时,我望着王嘉诚,不停地对他说谢谢,此时,我的心窝窝充满了幸福的味道,我相信,幸福就是这么个单纯的举动吧~

幸福是个单纯的动作,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让我们变得复杂,到最后幸福降临的时候,我们却并不是在享受,而是在怀疑它的真实性。幸福只是帮助他人的一个小动作,一个小小的举动,便可让我们心窝窝中充满幸福的温暖,幸福的甜蜜,幸福的滋味。其实,拥有幸福的温暖很简单。

第8篇:读《简单》有感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清晨起床后,在街道上散步,走到一棵垂柳树下,枯色的枝条上生出一叶叶新绿,嫩嫩的叶子,在柔风中生长。我是一个触景吟诗的人,贺之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脱口而出。在惬意片刻之后,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便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想问问他们最近在做什么,打了两遍家里的座机电话,没人接听,于是便打父亲的手机,父亲接通了电话,问我有什么事?我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已经到农田里忙农活了。我很吃惊,问他为什么这么早?他说,这几天天气暖和了,就忙起来了,到农田把田挖好,十多亩的农田挖结束后,就到了播包谷种子的时候了,这一年的收成好不好,最关键的就是看你能不能把春季的时间规划好。我嘿嘿地笑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在我们老家,一年最忙的季节不是在硕果满枝的秋天,而是春耕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在自己的农田里忙个不停,也是平日里见到人影最多的时候,最热闹的时候。干活累了的话,田这头的叔叔便主动搭讪田那头的婶婶,两个人开开玩笑、说说笑话,时间便不知不觉过去了,各自家的农活也做结束了,他们把一粒粒希望撒遍春风吹拂的田间,流着黑汗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散步回来后,打开店门,在清整了一翻货物后,打开电脑,打开《三峡秭归在线》的网址后,看看网站上又更新了哪些稿子,又有哪些稿件我会深深地喜爱。《三峡秭归在线》网站虽然没有《榕树下》、《天涯论坛》、《起点中文网》、《东湖社区》等网站那样庞大,却也拥有着自己的忠实粉丝,秭归的文学爱好者们,秭归各单位的通讯员们无不把《三峡秭归在线》当成投稿的第一选择,不为名,不为利,只因《三峡秭归在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呆在自己的家园,和兄弟姐妹们畅享文字的快乐,无疑是最幸福的。在这里,我认识了几位热衷于文学创作的老师,周会中、董建华、秦立勇老师等,他们在利用休息的时间,写下了一篇篇精彩的美文和全县的文学爱好者们一同分享文字的快乐,他们是幸福的,我是幸福的,大家也都是幸福的。这种幸福很简单,就是笔下的`三言两语就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嘿嘿,孔老夫子不愧是师祖,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在社会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然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成功之门。

今天的屈乡文苑更新了两篇文章,《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和《亲亲宝贝》,分别是一篇散文和一首诗。从这两篇文章的章名,我们就可以读懂,这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爱有关,文中有爱,成了我们所有人的共识。这又让我想起一年前在枝江安福寺举行的宜昌残疾人文学艺术协会第六届残疾人创作笔会的活动中,我的散文《春天故事汇》中的一句:“春天,是我最爱的季节,百花奇放、万紫千红是春的美,正因为有了美的存在,才有爱的到来。”得到了三峡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彭教授的很好点评。我读过许多文章,文章中张显出的爱总是最感动人心的核心。今天,《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一文,我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不是这篇文章的作者陈懿桦老师笔下文风是多么精彩绝伦,这篇文章我读后觉得很朴实,朴实中饱含幸福的气息,这种幸福的气息深深地感染了我,这篇散文以三个特殊孩子为中心,唐氏综合症患儿王伟、喜欢突然发病的漂亮小女孩杨晴和有语言障碍的雷玉玲。这三个孩子都患有不同的疾病,但在老师的精心呵护和教导下,他们的人生在悄悄发生着良好的变化。王伟以前毫无任何意识,什么都不能自已,在老师的帮扶下,大半年的时间里,他有了听觉、行觉意识,还慢慢地学会了走路。时常发病的杨晴,学校里几个年轻的老师都把她当作亲妹妹看待,给她温暖,陪她欢笑,她很幸福,老师们也都觉得很幸福。语言障碍的雷玉玲很自卑,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给封闭起来,但在老师们悉心的教导下,她开始有了自信,有事便为自己主动争取了。看到这些爱心铸就的幸福,不仅老师们是幸福的,读者也是幸福的,社会也是幸福的。写到此处,我又想起宜昌市残联原理事长高潮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残疾人比正常人承受着更多的生活苦难,他们是我们家里的一员,同样享受生活、文化、教育、平等参与的权力,我们要用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的路走得更顺更美更幸福。

细读着《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幸福的感觉便油然而生,我的眼前呈现出一幅幅健残同行的美丽画面。每当读到或看到有关写残疾人的文章,就有一种亲切感慢慢地把我拉近,这或许因我与最初的梦想有关吧。我自小身患残疾,残障陪伴着我度过孤单的童年,陪伴我度过孤寂的学生时代,我深深地感到残障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所以在自修中文的那几年,我决定一定要写残疾人的艰辛生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希望社会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伸出爱心之手让有困难的残疾人生活越过越好。在我的期待中,宜昌市残联以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为主,成立了宜昌市残疾人文学艺术协会,我也先后认识了高潮、黄昌林、窗子等老师,特别是在市残联和黄昌林老师等大力努力下,和市文联的老师们一起带动下,宜昌市残疾人文学艺术协会越办越好,培养出一批热爱文学的残疾青年,从协会成立到如今四年的时间里,加入宜昌市作家协会的残疾人有了九名,还和《三峡晚报》一道推出了《宜昌市残疾人文学作品》专栏。自从我的恩师刘老师介绍我关注《三峡秭归在线》后,沙镇溪镇第一农村福利院的服务工作人员梅大春老师是我最为关注的作者之一,他笔下都是社会助弱助残的故事,都是一些春色满园、爱心遍地的故事,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的投稿量很大,我成为他最陶醉的读迷,有时几天读不到他的文章,我的心里就像是缺少了什么,茶不思,饭不想。

而生的,真正的幸福与财富无关、与名利读完陈懿桦老师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一文,我脸上的幸福感流露的那么明显、清晰。再细嚼,便有了同感,幸福是由心无关,而是家人的快乐、安康和美满。

第9篇:读《简单》有感

面对身体不健全的人,我们不应该同情他们,也不应该可怜他们,而是给予他们人格的尊重,心灵的支撑,平等的看待他们,让他们感到他们没有被歧视,让他们的心不再害怕,不再让他们感觉到孤独,让他们知道,他们就是我们的朋友!

正如《简单的希望》里面的小艾米,有一次他撞到一个男生,但那男生模仿以及嘲笑艾米,艾米告诉自己不要理会,但心里依然很难受,艾米的妈妈安慰她说,电视台举行一个活动,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信寄给圣诞老公公,哪个写得最好,哪个就可以得到礼物,艾米很快就写好了信。他所写的信很快受到重视,陆陆续续的友好信件写来了,表达了对他的支持和理解。艾米想要一天不被歧视的愿望很快就达成了,还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谁不渴望被尊重,谁不渴望被爱护,谁不想维护自己的尊严?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们的身体有残疾,被别人嘲笑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心里会不会像刀刺的那样呢?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现实,也没有办法让残疾人恢复正常,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多给予残疾人一些尊重呢?为什么不多给他们一些爱呢?其实他们什么也不需要,他们真正渴望的是能让我们正常对待他们,不要把他们当成残疾人,不被同情和可怜。

想必,大家都知道海伦·凯勒吧!她从小就失明、耳聋,她没有办法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声音,也没有办法看见五彩缤纷,但她从来不因为自己的残缺而感到自卑,反而坚强的'面对现实与生活,从她那充满幻想的小小天地,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激励着无数残疾同胞和健全的读者们!海伦·凯勒的故事,证明了残疾人应该得到尊重,残疾人也可以创造奇迹!

冬天里的梅花,为什么不在春天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绽放呢?也许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花都能够在如此寒冷的季节中绽放的,她需要的不仅仅只有坚强的意志,也有毅力和耐力。身残志坚的人值得我们景仰,一般的残疾人,同样需要我们去理解、支持和帮扶,让他们重拾自信,勇敢的站起来,自强自立,有所作为!

让我们与残疾人手牵手共进步吧!

第10篇:读《简单》有感

时间一天天飞逝,国庆也过了一个又一个,多少热血之志已随岁月模糊,多少青春美好已无法触摸,失去终究已无法再挽留,得到的才更需要自己去发现。看着更成熟的自己,看着已长大的孩子,渐渐明白,眼前更值得自己珍惜。

根本无法想象,孩子对于自己,是如此的重要,自己竟会因孩子开心而开心,也会因孩子苦恼而苦恼。四十而不惑是对的,看事已不再看一面,人生也不再单单只有自己,会把家庭放在首要的位置,会把家庭教育当成自己日常的事情。

我的家庭教育观源于上一代父母对我的影响,我把它简单地传承了下来,基本上认为给孩子吃饱穿好,告诉孩子正确的观念道理,尽可能的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学多一点技艺,那就是教育的全部。可看着十二岁的大女儿,庸懒而不对时间进行规划,事情做得随意而不愿太多思考,我明白,我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所需的能力还差得比较远。

与大多数父亲一样,我在这个家庭的角色,是从做好经济支持开始的,认为为家里提供无忧的经济来源,就已经完成自己最大的家庭责任。在一整天的大多数时间里,我都是在思考着如何做好业务项目,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团队。可能想得大多了,可能认为这个事重要无比,难免会把公司的角色带回家,会把工作的思维带回家,会把工作上的沟通方式带回家。于是,我很自然地把“讲道理”作为家庭教育的常用方式,在孩子做错的时候,总是把一大堆生硬难懂道理讲给孩子,总是会说老爸从前如何如何,别人好孩子又是如何如何,希望她能改正。当然,这正如书上所说的,小孩的思维与成人不一样,她听不懂,也根本改正不了。如此进入恶性循环,下一次重犯时,我又说了一遍,又是一次无用功,于是我开始有点火,进入更差的教育方式。

也许是从农村出来的'缘故,我从不认为对孩子发点火是错误的,我甚至认为这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小时候,在我做错事时,父亲会对我一顿训斥,我会由此带来警醒,不敢再犯。所以,在我面对自己孩子时,我也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很多时候,孩子真的气得你怒从心烧,于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一顿训斥,以解心中之愤。陪着孩子长大,真的有太多让自己发脾气的时候了:重复讲过的事可以重复地秒忘;拿着手机可以什么事都不干;睡懒觉可以睡到十点……。很多时候,我都把她们骂哭了。可是,无论我怎样发脾气,这些缺点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每一次发脾气后,她们会反击得我更厉害,无论我所说的还是我所做的,她们都会拿来作为下次反击我的利器。这种情况重复的多了,在骂声中,在孩子的眼泪中,除了留下了对她们的伤害,我还真感觉不到留下了什么。

我开始在孩子的教育中感觉到越来越迷茫。

在这需要学习的阶段,非常感谢老师让孩子给我带回来的书,这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里,有不少观点上我受益。我上述的两点常犯错误,就作了详细的分析。读完之后,思想家卢梭说过的那句话: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路理、发脾气、刻意感动!久久不能让我平静。通过这一次学习,让我又一次警醒了自己,是要改正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是要学习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了。

我也明白,很多时候,是自己总没抽出足够的时间来陪孩子,是自己没太认真地了解孩子,是自己总想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结束问题,才会导致自己在家庭教育上总做得不好。

喜欢书上说的,在选择上进行教育,在活动中教育,在学习中教育。可这表明,在开始你就已知道孩子要做什么,给他选择上的已经进行必要的干预了,这明显比在孩子做错了的时候发表点观点难得多,花费的精力多得多,但谁叫他是我们的孩子呢?!

其实也明白书上所说:“适合自己孩子的最好”,但做起来真不容易。当孩子身边的人都在学三五项技艺傍身,就会总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三五家孩子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就总怕自家孩子会的少。正如书上所说的,简单的人言也言的做法,虚荣的家长跟风心态这时候就来了,就不由自主地将成人的主观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了。是啊,我们这时候得好好想想了,我们是否真的认识自家孩子,那一些技艺适合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看得清楚这些技艺给孩子人生带来真正的影响。

其实也想给孩子自由,给孩子更大空间。改正不断给孩子规范的坏习惯吧,你给孩子规范只不过是为了眼前的简单了事。可如果想孩子真正成长,你就必须给他自由,也许刚开始你得花更大的心力,但从此你的孩子将会自己翱翔于天空。是的,你得给她平等。你不能以家长的身份说事,平等表示孩子也可以批评你,你不再高高在上,你不再是能人,你不再拥有家长的权力。这个,其实是很多家长不由自主的接受不了的。是的,你得支持他。支持就得明白,明白他所做的,欣赏他做好的,宽容他做的不好的。明白就是个难事,就得自己也不断学习。所以,我认为书面上那首诗写得很好的,你得给孩子自由,你得作弓弯身。

谦卑地弯身当弓,作为家长,多难而伟大的事情!愿自己不断学习!

第11篇:读《简单》有感

请停止对孩子唠叨!

看了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其中关于唠叨的一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有很多共鸣。

什么是唠叨

尹建莉说,家庭生活中,并不是说话多就叫唠叨。而是那些随口而出的、不断重复的、总给人带来负面情绪的话语,既没用又不中听。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什么是唠叨,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奶奶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小孙子在一块空地上玩,孩子一迈步,奶奶就在旁边连声说"慢点慢点,别摔跤".

尹建莉说,这样的话对一个刚学走路的幼儿是没有意义的,学走路摔跤很正常。奶奶的话不是要鼓励孩子走得更好,而是降低孩子迈步的信心,给孩子带来羞愧。这就是唠叨。

上面这个例子,是不是很平常?我们是不是都经历过?并且不以为然?仔细想想,唠叨其实在我们生活无处不在:孩子不刷牙、孩子没穿鞋在地上跑、孩子不好好吃饭、孩子不愿意睡觉、孩子要玩电子产品、孩子画画没画好、孩子忘了做作业、孩子没有好好练琴……在这些时候,我们是不是都习惯性地唠叨上两句?怎么还不刷牙啊?要穿鞋,不能光着脚!吃饭了,快来吃饭!饭都要凉了!该做作业了,都几点了?要好好写作业,认真看题,好好写字。该练琴了,昨天少练了半个小时,今天要补上。今天要练哪首哪首曲子,每首曲子至少弹10遍……

如果我们每天都置身在被别人指着说做这个,做那个,并且反复地被说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如何?听得进去吗?还是很厌烦?很抵触?想逃离?

唠叨的负作用

尹建莉说,唠叨的特点是负面、无效、重复、这些特点被加到被唠叨者身上,就是自我体验不断被干扰,心理不断受阻。所以,我们会观察到一种现象,一个人在什么事上被唠叨得越多,往往这方面做得越差。

唠叨的人总以为别人需要他这几句话,其实只是他自己需要。也就是说,唠叨带有逼迫的性质,会破坏孩子的.兴趣、积极性。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每次都被唠叨着去看书、去练琴,久而久之,他自己还能主动去看书、练琴吗?他还有兴趣吗?还能做得好吗?

尹建莉又举了一个她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情境:北京和天津刚有D字头火车的时候,有一天她乘坐这种火车去办事。她旁边是一位姥姥和妈妈,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可能也是第一次乘坐这样的火车,对车上的一切充满好奇,从一上车就想动动各种东西。前后调节一下座椅、弄一下窗帘、打开靠背上的小桌子等等。但不管他干什么,妈妈和姥姥全部都是阻拦和训斥,不停地说"你动那个干吗?别动!""这有什么好看的?乖乖坐着!"

火车启动后,小男孩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好奇地看着窗外,看了一会儿,扭过头问妈妈,怎么他觉得不是火车在走,是外面的树在往后移。妈妈一脸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那是你看花眼了,整天就你问题多。"男孩沮丧地把头转向窗外。

过了片刻,男孩说想上厕所,姥姥一脸怀疑地说,你不是刚在车站上过了吗?怎么又要上?妈妈不满地站起来,"你整天就是这样捣鼓人,我都不能安稳地多坐一会儿。"男孩说我自己去,你不用去。妈妈说:"你自己怎么能行,你又没上过这样的厕所,门你都打不开。"男孩说我能打开,妈妈一脸不屑,"你觉得你自己啥都能干呢。"边说边站起来,在前头走,男孩无可奈何地在后面跟着。

从厕所回来时,妈妈对姥姥说,我就知道他没有尿,他是想看看这厕所什么样,厕所有什么好看的?男孩嘟哝着辩解说,我看看和飞机上的一样不一样嘛。妈妈和姥姥都白孩子一眼,嗔怪的说"就你事多",孩子灰溜溜地坐下来了。

在半个小时的车程中,妈妈和姥姥的嘴一直没闲着,絮絮叨叨,却几乎没说一句有用的话。

唠叨没有恶意,却是一种恶习,是对"控制"别人的不知不觉的上瘾。上面的那个例子中,姥姥和妈妈对孩子几乎没有说一句正面的、有用的话。她们对男孩的态度、话语和行为,好像都是在说男孩犯了什么大错误似的。

不难想象,男孩长期在这种氛围下,男孩的自信心、好奇心、责任感、判断力将受到极大的伤害。男孩到了青春期或者更大以后,心理就会有产生反抗和厌恶。而且,唠叨对改变孩子的行为有用吗?通常都是没用的。

如何减少唠叨

家长如何发现自己是不是爱唠叨?经常看看孩子的反应就知道了,如果孩子常常为你的某些言语或指令不愉快,那就要注意了。

如何减少唠叨,尹建莉给出了三条建议:

孩子的某个或某些缺点,是不是真的不能容忍?

家长要反思的是,你要的是一个完美儿童,还是可以有些缺点的孩子?是不是对孩子要求有些高了?如果你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些不足,可不可以接纳孩子的这些不足,允许他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而不去唠叨?

如果的确有一个问题需要改善,可是说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依旧,那么再"说"或"提醒"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这时候就要改变方法了。

实在没有好办法,那就什么也不做。把问题交给时间、交给孩子自己。不唠叨至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最适宜的改善环境。这其实也是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相信他能改变。

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常识,从一大堆沙子抓走一把,不影响沙堆大小;抓去两把,也不影响;抓去三把,还看不出什么变化……一把一把抓下去,大沙堆一定会变成小沙堆,巨大的反差形成得那样悄无声息。

唠叨也是这样,说一句没事,说两句也没事,天天说似乎也没什么,但伤害早已悄悄发生。它像一把小刀子一样,慢慢切割着孩子,不经意间一点一点地把孩子的自觉意识、快乐情绪、自控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都切碎了,破坏了。

唠叨是教育中最隐秘又极其悲哀的一个错误。

家长们、带孩子的老人们要特别注意了,请从自己做起,拒绝唠叨,给孩子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空间!

第12篇:读《简单》有感

一个人如果只想着自己或自己的利益,只知道接受,而在接受之后又不懂得付出,那么结局是让人难以忍受的。——题记

今天,我读了由中华感恩教育首席演说家、高考心理辅导专家、青少年心灵成长教练徐望华老师创作的最新力作——《成功就这么简单》。

我从书上得知:在巴勒期斯坦境内,有两个名为“海”的湖泊,这两个著名的湖泊各有千秋。

其中一个加“加黎利海”,是个非常大的湖泊,壶中的水甘甜可口,沁人心脾。因为湖水清澈见底,所以鱼儿们在水中的景象清晰可见,毫不含糊。而附近的居民更喜欢到此游泳。湖的四周也生机勃勃,树木葱郁,因为环境清幽,所以有很多人将他们的住宅建在湖边,在这个宛如仙境般的地方生活。

而另一个湖名为“死海”,正如其名,水是咸的,并且有种怪味,不但人们不敢拿来应用,而且连鱼也无法再这个湖泊里生存。在岸边死气沉沉,连一株野草也没有,更别提人们来这里居住了。

其实,这两个湖泊是出自一个源头的,只是因为加黎利海不仅接受来自别的地方的水,它还将这些水流放到别的湖中,因此,水流生生不息。而死海只接受来自别的地方的'水,之后却将这些水屯在一起,不让其流逝。

有付出才有收获,唯有不断替换的水才有氧气。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学习我们自己所不理解的,复习自己所知道的,这好比苏轼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吧,20xx年1月,这不,快过年了,人们纷纷互相送上新年祝福,而我也不例外,打开电脑送上贺卡,再写上祝福语,发给大家,不一会儿,就收到了许多好友的答谢,有的也根我一样,回赠了一张新年贺卡,有的呢,送来12生肖之一——一匹活灵活现的小马,还有的向我寄来了他们家乡的照片,是我领略到各地的风景名胜,令我增长了许多知识……现在想想,要是我当初不发出那张贺卡,我也不会这么收获满满。

《成功就这么简单》就像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他教会我许多许多,更教会我人生的哲理,使我一生受益匪浅。

第13篇:读《简单》有感

看完《管理越简单越好》这本书,使我认识到管理实质和管理的灵魂就是简单管理。管理的精髓在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最难的问题往往有最简单的解决方式,最简单易行的管理方法最有成效。

为了实现成功管理,在做事之前就要树立一个信念:管理越简单越好。因为事情本来再简单不过,复杂的是我们的思想,是我们对事的态度,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简单管理就是要简化团队的组织形式,设置要扁平化,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实施零管理层,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处理,就是要运用简单的技巧,发掘出团队所有成员的最大的潜能。

把复杂的管理简单化,是一门艺术。管理者必须开动脑筋,努力寻找更简单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快刀斩乱麻,不至于淹没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表象之中。要把工作做到简单管理,关键是改变思想认识。比如,在制定某项规定时,总想着宁可多写几句话,也不能漏掉一个字,否则要负管理责任。于是乎,管理规定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如果这样,企业管理的规范过度必然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变得迟缓。

简单管理是观念的革新,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清楚一件事情,就说明对这件事没有真正了解和熟悉。对简单的追求,但简单其实不简单。没有真正掌握又想做到尽善尽美,只能越来越复杂。如果我们管理业务的负责人,对自己所管辖的业务流程不熟悉,而又想把工作做得完美,结果只能是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复杂,且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下。因此,要想把自己的管理业务做到简单高效,首先必须把自己的业务流程学透、学精。换句话说,简单实际上就是高技能和高能力的体现。比如,同样是一个质量问题的分析会,有的会开得高效、清晰,这来自于管理者对该质量问题本质的正确把握;而有的会则开得效率低下,有时会把问题越弄越复杂,甚至可能把大家彻底搞糊涂。因此,管理者在解决问题时,必须事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个清晰的把握,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使会议开得简约、高效。

简单管理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它追求的实质是返璞归真。简单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简单,简单是在复杂之上,跳出复杂才能简单。而简单管理真正落实到企业组织流程上,真正形成自觉的行为,更需要有一个先复杂,然后简单的过程。简单管理在形式上追求简单,简单不等于浅雹简陋、粗放,简单是深刻、丰富、精细的升华,丰富才能简单,精细才能简约。实现简单管理,要求有不简单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行动上是简单的,但行动

背后要求具备较高的非常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简单管理并不简单,而是一种追求系统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思维模式。

第14篇:读《简单》有感

曾经读过尹建莉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暑假里,有幸又读了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虽然两本书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很多案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两点感受:

第一,最大的平等是信任。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华起自我的荣耀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孩子的动作、思想、言行的时候,孩子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法则",孩子为了取悦父母,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父母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一旦失去了这种平等,孩子就很难和父母交心。对于孩子合理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甚至指责"奢侈"、"虚荣",让孩子以"乞讨"的姿态出现,更不能在孩子有求父母的时候,趁机换条件,只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第二,最丰盛的馈赠是自由。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虽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如果为了某一个规则和事件,整天呵斥、纠结、改正,父母和孩子之间岂不成了"猫抓老鼠",那孩子的某一个缺点恰恰得到强化,孩子怎么能跟我们敞开心扉,彼此形成对立冲突关系。生命可以很轻松,比如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大化小,小化了,如果揪住不放,孩子每天就战战兢兢,整天花费能量在考察你的目光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放平心态,孩子是普通人,开心、快乐、自由、健康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惊喜,没有必要为了面子、权威意识、规则,而让双方纠缠不清,彼此敌对,这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书中提到,近期有专家发现,自闭症孩子很多都出生在高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父母就寄予厚望,要么父母忙于事业学业,将孩子托付给长辈,丧失了最宝贵的亲子时刻,要么从小对孩子各种"严格要求",代价就是失去了亲密的关系和内心的自由。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说过,亲子教育的前提就是亲子关系,没有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只靠权威管教孩子,终有一天将发生巨大的叛逆,也有可能孩子的自由意志被深深压制,终身陷入自我封闭的枷锁中,人生的幸福大打折扣。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爱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修炼自己,让孩子在信任和自由中快乐成长!

第15篇:读《简单》有感

《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是李先军老师所著的《教书关键在育人》一书中的其中一文。文章虽短小精悍,却是李老师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之谈。正如李老师所言:"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需要教师投入感情和时间。"这是多么精炼的一句话,细细品味,它深刻地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这句话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个人十六年的教学生涯。

想当初,我刚踏上三尺讲台时,在教学中毫无经验可谈,在学生管理、课堂讲授方面显得是那样的青涩,常常被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孩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即便是这样,我也凭着心中怀揣的一股热情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尽管我在教学中吃过苦,流过泪,一路风雨,直到现在,我还是爱我的职业的'。因为风雨兼程中,我收获了;因为不断反思中,我成长了。我也因此感慨:十六年的教学生涯,我对学生投入了多少感情和时间啊!同时,这些感情和时间里也渗入了一位普通老师对学生的爱。

投入感情,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爱植根于心,接受学生的缺点,容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接受学生的批评和建议,而且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你的爱;投入感情,就需要老师放下架子,与学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投入感情,就需要老师抛弃功利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管他的成绩和家庭地位;投入感情,就需要老师时时、处处思索"我该怎么教育学生".学生,老百姓,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你是不是真心爱学生,学生心里很明白。

投入时间,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上花费精力,不怕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待学生,要多一份耐心。今年,学校安排我教二年级的小孩子。从高年级一下子到低年级,说实话,一开始教这个班,我真感觉小孩子真闹腾,上课时爱摸索玩具,喜欢说和学习无关的话,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各种小动作,下课的事情就更别提了。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如果不加以引导,真要被他们气哭了。在责任感的驱使下,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再思考平时读过的教育理论,我想,我有信心把这个班越带越好。和他们相处的一个月里,我投入了不少的感情和时间,并多一份耐心去倾听孩子们说的话,这个班的班风、学风也在慢慢转正。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孩子们的心灵成长。

诚如李先军老师所言:"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需要教师投入感情和时间。"的确如此,每天和学生打成一片,用我的勤奋,用我的思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立足自己的实践,总结自己的经验。做好一件简单的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简单的事。教书是简单的事,教书也是最为重要的事。

自从接到了这个班级,我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受:上帝派给了我一群小蜗牛,让我每天带着他们散步,急不得,快不得,唯有让自己心境平静,努力思考出适合他们的方法,才能让他们稳步走路,健康成长。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