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在本次故事中,约翰克里斯朵夫比之前更为悲惨。祖父去世,父亲行为更加放肆,更加胡乱花钱,使他过早的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而母亲虽关心他,但对家庭的成员一视同仁。两个弟弟与他也相处的不好。为了生存,白天给别人授课,下午排练节目,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空闲,也时常为大公爵的庆祝时刻来表演。
麻木的生活,单调的规律中生活,他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相信真正的自己绝不是一个神经的,在乐队里面拉着小提琴和写平庸协奏曲的人,他敢于批判自己,不为别人的观点所动容,不认为家人认为他能接触特权阶级是很荣幸的事,他渴望自由,渴望更多的时间用于创作。
虽仍处少年,可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信仰,他相信自己会更努力,相信自己能成功。最可贵的,是他骨子里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自己失败之作不惜彻底抛弃。
很多时候,不管我们有意无意,都不太会承认失败,时常会为失败找借口。不能正视失败,就不能正视苦难,如果不能正视苦难,那么克里斯朵夫就不会想着去追求。在前进的路上总有失败,可并不能因为失败的打击而抛弃自己的信仰。坚定的信仰,人才是有思想的芦苇,才不能像行尸走肉一般,被生活打到,就像约翰克里斯朵夫不为了生活而奔波,即使受困于生活,也不中断自己的追求。
第2篇: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寒假中,我读了《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出有因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读者可感觉到音乐在全书中的分量。
在本书开篇,音响的三个元素:河流、风和大钟唤醒了刚刚出世的克利斯朵夫,尔后,音乐又伴随了他整整一生,使他超凡脱俗,卓尔不群,帮助他克服了人生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惊心动魂,可歌可泣,最终又辅佐他的心录复归平静的大海,使他顺利地抵达“人生的彼岸”。在作者,罗兰看来,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是所有艺术中表现力最深刻的一种,亦是沟通人类的最美妙的工具;它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灵,使之欣悦,使之宁馨;而世界也因为有了音乐而变得更加美好。
本书写的是关于一个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以及与社会之间的斗争,追溯了一个德国音乐家在许多艺术斗争中演变的.历程。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爱德蒙?高斯称此书为20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