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12 16:31:07

第1篇:小学生读后感

坚强,似一个人的灵魂支柱,不可抹去。

从小到大,我还真没读过什么“有意义”的书。每每老师叫我们写读后感时,我很是头疼呢,也因为这样,每每我的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小公主》的内容。

不负责的说,这书的作者我没什么印象了,女主人翁的名字我也记不得了,具体内容更不用说了。唯一令我铭记的便是女主人翁——一名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小女孩由于家庭原因转到一个新学校学习和生活,孤僻、爱幻想的性格使她没有朋友,没有人帮助她,都在欺负她。没有了父母的疼爱,也没有了曾经童话般的公主生活。可是她没有因此而一直堕落下去,她坚强,她微笑,她善良的对待每一个人。最后,她的坚强、她的永不言弃感动了每一个人,有了很多很多爱她的朋友,她自己也破茧成蝶般懂得了许多、学会了许多,重新变成了“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曾经参加学生会竞选时落选了,我很难看的笑着对同学们说“没事没事”,其实心里很烦闷、很伤心,滴答滴答的泪水只有心听到,只有心看到。幸运的是,我可以带留在会里,不过还要看贡献。我迷茫了,我矛盾了,我纠结了,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做好。陷入沉思时,我脑海中便会闪现出一位小女孩的笑容。我记得马克思曾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对啊、小女孩不正是因为坚强而获得了真谛?呵呵,我笑了。对,我也是坚强的、我是坚强的。我知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清晨夹杂着夜的气息,我便来到学校;笔记本,为随时开会准备好前奏;播音,全身心的投入我的情感……也许是上帝对我的眷顾,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留在了会里,虽然没有什么嘉奖,但我很开心,很开心,心里更开心。我继续坚强的前行,坚强的努力,不管结果,只为现在而奋斗。

回首古往今来,苟且偷生的人虽不计其数,但用坚强的灵魂支撑着躯体存活的人更是尤胜,令人钦佩。

司马迁,忍辱偷生,用坚强的信念谱写了历史的不朽篇章,受到后人的敬仰。鲁迅评价的“史家之绝唱”真是名副其实。

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不屈不挠,在坚强的毅力下成就了不平凡的一生。创作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是让我们懂得了残缺中的美丽。

桑兰、邓亚萍、一对芭蕾舞者夫妻……彼岸花开,他、他、还有他们,正是因为坚强、因为永不言弃,成功的到达彼岸,一嗅那盛美的花馨香、一睹那繁茂的花艳姿。

那我们呢?十八、九岁的我们,在青春烂漫的花季里,哭过、笑过、失败过、也成功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骨子里的那份坚强是永远也抹不去的。

在这美妙的青春里,我们放飞属于自己的梦想,不半途而废,用坚强的青春姿态描绘不一般的精彩青春!

第2篇:小学生读后感

《银顶针的夏天》是伊丽莎白恩赖特写的。他的母亲是一位杂志插图画家,父亲是一位政治漫画家。受家庭艺术的熏陶,伊丽莎白恩赖特最早选择的职业刷插图。但是,在1937年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他对写作产生里浓厚的兴趣并迅速展示出这方面的才华。

《银顶针的夏天》主要写了干涸的土地经过暴风雨后,重获生机,家庭农场的所有作物都有了好收成;烧石灰的夜晚 ,主人公加妮特和她的朋友意外得到了勇敢又能干的流浪儿埃里克;和好朋友在图书馆看书,被管理员不小心锁在了里面直至深夜,而加妮特认为那是难得的冒险;加妮特也不觉得被出故障的摩天轮悬在空中半小时有多倒霉,因为下来后得知她精心饲养的小猫“添米”获得了一条蓝绶带…… 纽约时报曾说过:“这是一部欲罢不能的小说……充满对真实生活的感受……情节风趣幽默,引人入胜。确实如此,让许多渐渐失去童真的孩子比如我,让我感受到童年的味道。在童年时期,自己和自己的身处的世界之间那层纤薄却又坚硬的隔膜还没有形成。在孩子眼中,一切事物都是光鲜亮丽的,就连每个旁边有阴暗的事物也都是这样的。说开心就真的开心,必长大成人后的开心更真实多。让人开心的东西在大人眼中往往是些不起眼的事情。比方说:开春第一天,天气暖和出门用不着再穿外套;还有就是中秋节等待月圆的时候;冬天降下第一场雪,开心得不顾寒冷硬要去堆雪人;夏天光这脚丫跑来跑去也很快乐;秋天用力地摇树让树叶落下,落下也能开心 当然每个人童年都有伤心的时候。有时候会非常伤心,这种伤心会让人愤愤不平,觉得伤心事不该落到自己的头上,长大后就没这么在乎了。在童年伤心是件既可怕又陌生的是事,因为这时人还没有学会疏解情绪的方法。幸运的是,在安全的环境里长大的正常孩子伤心要比开心的时间少得多。他们的忧伤炽烈而狂暴,但会转瞬即逝,就像一颗炮竹。但他那种不由自主的喜悦和对生活的兴趣却是稳定的。他根本就不把它们当回事,如同他对待白天一样。对他来说,总有个重要却又简单的事实,那就是他有爱他、保护他、养育他、约束他和照顾他的家人,而这也是理所应当的。对他来说,这个世界是个安全而有永恒的地方。在这个残酷而又动荡的时代,让我们期盼着有朝一日,每个孩子都会享有这种感觉,都会看到生命的曙光,都有灵动的生命在灵魂深处涌动!

第3篇:小学生读后感

读了《童年》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多的触动。本书的作者高尔基是世界文坛的知名大作家,这本书是他所写的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对高尔基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贫苦家庭里。小说的主人公阿廖沙四岁丧父,十岁丧母。这本书写的就是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中所度过的岁月。作者在书中说道:”这是一种浓重浑浊、色彩斑驳、离奇古怪的生活。“作者本人认为这是某个天才所讲述的一个残酷的童话。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这个家中,阿廖沙有的是改嫁的母亲,凶狠的外祖父,两个残忍爱争斗的舅舅,还有两个表哥。这么一大家子生活在破旧的小房子里,天天伴随阿廖沙的是争斗、欺骗、谩骂、打架斗殴、还有贫穷。在高尔基的笔下,将那个黑暗时代中的一切人、一切景物全部描绘了下来,不论是美的、丑的、真实的、虚假的都一一写下。在这混乱不堪的黑暗中引领阿廖沙不迷失的是他的外祖母。

外祖母给人的感受是慈爱的,公正的,善良的。作者在书中写道:”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一切连接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但虽然这样,她也难以脱离那个特定时代中的愚昧无知以及迷信,还有对妇女的歧视。作者从阿廖沙一个纯真孩子的视野里,写出了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感受,高超的写作技法让读者身临其境。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仿佛在看一幅伦勃朗的油画。伦勃朗素有”紫金色的黑暗“之称。而这本书正给我这种感觉,各种浓烈的色块交织在一起,种种色调好似随意涂抹,但其实又很有规律,整个画面都是深黑色的,只有一处有一束白光。阿廖沙家庭的几次变迁,人们的生活处事方式等。高尔基正是通过这些衣食住行反映那个时代社会底层市民的生活状况。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于其他人物形象的描绘很多,但对于自己的影像却执笔很少,但给了读者一个追求进取,倔强、富有同情心的阿廖沙形象。

这本书的诞生也是在革命的年代,它是在革命领袖列宁的提议下产生的。我看完这本书,感到它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阿廖沙的生活很凄苦,可对真理的追求及善良之心支持着他,让他不断前进。在那个时代的一切困难,我们如今都不复存在,又有何理由不努力上进?作者在书中很少对那个时代进行什么评价,也是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吧。

总而言之,我从这本书中所理解到的,就是要有一份执着的对真理、对美的追求精神。只要时刻保持这一点,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你都不会感到痛苦。

第4篇:小学生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读书笔记400字(第2篇)

暑假,我读了《童年》这本书,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了着落。再想想我们,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捡垃圾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去嘲笑他,说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学习,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我掩卷沉思,不仅思绪万千。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第5篇:小学生读后感

今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并把它视为“枕边的心灵鸡汤”——那就是徐玲著作的儿童文学《我会好好爱你》。

我刚拿到这本书时,就被它那精致的书皮与柔软的质感深深吸引了:书皮的主打色是绿色,给人一种清新且充满文学气息的感受,看着封面上的文字与插图,似乎添了一丝神秘感,心里油然感到了这本书的凝重,也有股想读下去的冲动。翻开第一页,淡雅的书香扑面而来,顿时我陶醉其中,走进一个爱意绵绵的世界……我看得很投入,随着人物的心情不停地转变,喜悦,悲伤,惊奇,悔恨,气愤,我统统把它们装进了脑海的五味瓶里。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很吸引我,故事性很强。我读完这本书时,竟没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声音哽咽了,结尾深沉凝重,却也富于人思考与一线美好的希望。这本书讲述的是:12岁女孩熊苗苗(小熊)一家原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妈妈告诉小熊,爸爸(大熊)被公司调到遥远的长春工作了。之后,妈妈莫名其妙地带着小熊搬到了外婆家,而小熊的同学又告诉小熊,她家客厅的灯在午夜亮了,大熊的身影若隐若现……接着,一连串的怪异现象使单纯的小熊产生了可怕的猜想——爸爸妈妈离婚了!小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让爸爸妈妈和好。但是,可怕的意外发生了,妈妈做生意被骗心力交瘁,奶奶病重,爸爸手机停机,QQ头像暗淡……寒假的某天,QQ上爸爸的头像忽然闪烁,兴奋的小熊独自一人离家出走,踏上了开往长春的火车去寻找爸爸……这一切都源于一场事故,善良的女孩要用自己稚嫩的智慧和柔弱的臂膀疼爱妈妈,拯救家庭。善良的妈妈要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品格呵护女儿,保护家庭。这里面无论是谁,都感人至深。令人潸然泪下的叙述中饱含脉脉温情。这应该是第一本令我不禁流泪的小说,读完后有的不仅是感动,齿颊也留余香……

这篇故事是根据徐玲从杭州到苏州的这段旅程中一对母女不经意的对话中从而引起的思索来写的,可见徐玲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这本书让我更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是成长中的两条轨道,承载着我这辆懵懂的火车,一条叫爸爸,一条叫妈妈,驶向广阔的天地……当我们被这样的轨道推送,产生了一定的速度,有一天可以脱离轨道自己飞翔的时候,是否应该回头看看身后的轨道?有一天我们飞不动想歇一歇时,张开怀抱接住我们的,依然是曾经的轨道。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家庭,关于爱的故事,多读读吧,滋养裨益一生的。

第6篇:小学生读后感

一次偶然,我无意中翻阅了一篇名为《独白》的文章,起初阅读是被文章的标题所吸引,而后,看到文中内容,便是如同着魔般一遍又一遍的阅读,爱不释手。

文章作者,我猜想是一位女性,且是一位心思敏感,才华横溢的女子,不然怎么会写出如水般细腻的笔调将青春成长中所发生的事情描写得扣人心弦,久久不能忘记,值得一遍又一遍去用心阅读呢?

其中有一句话更是令我牢牢记住:回头一看,你释然的笑了,其实生活本没有那么复杂。

这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读到这句话后,突然之间思绪万千,许多事情原本是一个死结,却都在那一瞬间飞速的解开了,脑中顿时轻快明亮起来。不必将事情想得太复杂,不要有太多顾虑。比如在年初时,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突然间问了一句:“女儿,你觉得妈妈和爸爸离婚怎么样?”我听后,心中忽然像是到了大雪纷飞的寒冷冬日,冰凉一片,我赶紧掩饰自己,表面上却波澜不惊回答道:“爸爸知道吗?不知道的话,我可以转达。”唯有手指紧紧握住遥控器泄露着我最真实的情绪。“嗯,问下他的意思,不过只是问问,没有什么意思,别放在心上。”妈妈叹了一口气,就走开了,

我仍然面无表情看着电视,遥控器落到地毯上却全然不知。几天后,我来到爸爸的工作单位,将妈妈的意思略略转述,爸爸听后,出乎我的意料,他竟是笑了,只是那个笑容我看不懂,猜不透,是苦涩的笑?是无奈的笑?还是意料之中的笑?或者是一个不带任何情感的笑?

然而,他们并没有离婚,和好如初,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切回归原处,回归正常轨道。但我知道他们之间一定出现了一道裂痕,无法愈合。因为从他们一些细小的行为,言语中我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我害怕了,害怕这条裂痕会越裂越大,大到又让那件事情重演,我担心,担心他们离婚后我该怎么办,我不愿意失去爸妈之间任何一人,我宁愿要一个名存实亡的家,也不要一个彻底支离破碎的家。但是,如今我忽然明白了,是我自己将其弄得太复杂了,将所有的害怕担心都锁成一团,将自己死死地困在里面。只要他们仍是深爱我就足够了,也许真的没有那么复杂,真的没有。

阴霾下苍茫的天空,虚幻蹂躏下残缺的出口,挣扎着撑过去,而后,看到一片明净的蔚蓝,释然一笑。

教师批语

这篇读后感紧扣生活,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语言一改过去的华丽,显得自然朴素。

第7篇:小学生读后感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其次,写读后感,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像公式一样。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

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读”和“感”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准确选择感受点。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

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第8篇:小学生读后感

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大人们不可以理解,自己才是正确的;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亲情”只是一句用于不同场合的套话,而从没有理解过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亲人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从未想过要回报些什么……

但是,当我读过龙应台的《目送》后,彻底改变了我曾经的这些幼稚的想法……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猛地一震,继而涌出一股莫名的伤感——华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是,他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而是选择了将背影送给他的妈妈。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个依赖母亲的小华安了,他不再是那个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围的那个小孩子了,是这样吗?还是他忘记了?他没有看到,妈妈的眼神一直都随着他的行进而移动;他没有注意到,妈妈的眼神一点点的燃起希望然后又一点点的暗淡下来。

这难道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个“父女母子一场”的定义吗?那个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吗?不,不止这些,还有父女,还有那个张望父亲背影的女儿……

记得在作者回台湾那天,父亲骑了很破的车子送她,将她送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原因就是车子太破,怕影响女儿的形象。而当时的作者呢?她是这样写的“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虽然她知道父亲出于好心,不想让她蒙受阴影,但她是多么希望父亲能把她送进校园啊,懂事的作者知道父亲的苦衷,没有央求,而是默默的理解了父亲,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没有追。这应该就是亲人之间的理解吧,这样的背影,凄凉且难忘。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这句话是那样的简单明了,但却是给我了深深的思考:作者为了照顾父亲,甚至自己的裙子上都沾上了污迹;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亲,宁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奔向机场,赶最晚的飞机……这一切,是不是应该让我们学习呢?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想要珍惜这些关爱,就要从点滴之事做起,从理解做起。

第9篇:小学生读后感

我刚刚读了一本书,《父母的爱》。我平时会为了芝麻点大的事和父母怄气,现在才明白,他们是为我好。

我发现书中的男孩子很像自己,他恨自己的父母。我和父母闹别扭时也一样恨他们,恨他们不了解我,恨他们逼我去干事,甚至恨他们是我的亲生父母。

比起那些父母不健全的孩子,我们是多么幸福啊!也许头脑简单的人以为孤儿院的孩子们想要美食、玩具和精美的衣服,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他们的心中,能和父母在一起才是他们心中的愿望,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甚至是一种奢望!

和主人公一样,我也是一个多情多感的女孩子。也许在爸爸妈妈心中,我是一个快乐的女孩,没有眼泪的女孩。其实,我是一个重感情的女孩。当我离开一个住了很久的地方时【即使只是一两个月】,我会常常留恋它。那个小屋我才住了两个月不到,在以前的日子里,我总是不愿意出去走走,很烦这里的生活。但现在回想起来,那小屋是那么的温暖,和夏羽一家吃饭时的欢声笑语,现在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留恋。离开它的那一天我为爸妈送垃圾,当我把小区飞快的跑了一圈时,我哭了。,我的眼泪是不轻易掉下来的,父母看到的为鸡毛蒜皮的事哭泣的我只是装模作样的。我只是急了,打个哈欠眼泪就自己下来了。而现在,我哭了,眼泪大滴大滴地落下来,我狠狠地抹去了泪痕,我狠自己,我狠自己怎么变成了多愁善感的女孩。

我也一直认为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父母才爱你,你长的漂亮父母才爱你,你有才艺父母才爱你。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才发现,不是这样的。妈妈可能有时会对你有些唠叨,但她是为了谁呢?你有时会表现的不太自觉,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有出息呢?你换个角度来听,妈妈的唠叨会变成你人生中最美的声音。爸爸有时会有些严厉,但我发现他是从来不舍得打我的,他只是看你不努力学习,怕你走上邪道。爸爸有些“老古董”,他慢慢老了,把所有希望全寄托在我的身上,希望我长大能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而我们是怎样做的呢?

我有时会觉得父母管的太严了,总束博我的自由,这本书告诉我:父母不是什么都管,只是怕你在外面出意外,遇到坏人。

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所以不要再因为父母打你骂你而烦恼了,父母喜欢你笑的样子......

第10篇:小学生读后感

Hi,告诉大家,我最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说起他呀,真让人捉摸不透。他时而开心,时而悲伤,时而幽默,时而严肃。你肯定不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小学生之友》

我和《小学生之友》相处都快三个月了,记得刚见面的时候,是九月份。让我们结下不解之缘的是故事《皮皮梦游记神秘的石洞》。

这个故事既神秘又有趣,故事大意是这样:

在南山山腰的一个灌木丛后面,杰克、杰米和皮皮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石洞。在洞壁上画着九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内都写着一个数字,它们分别是1、4、7、8、9、10、14、15、18。九个正方形下面刻着一行字用这九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走出洞口向前走等于长方形的长边那么多步。向左转,再走短边那么多步,停下。这些数字代表什么?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各是多少?故事就是这样牵引着我去思考、实践、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你说,我的这个新朋友是不是非常了不起呢?他教会我,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切不可遇到拦路虎就逃跑。

《小学生之友》里还有许多故事,在每个故事里都有很多知识,只要我们认真去看,就能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从我踏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到现在我即将小学毕业,在这二千多个日子里,有一本书它整整伴随了我六年,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使我从懵懂无知的少儿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少年,它就是我们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小学生之友》。

每次一发下《小学生之友》我就会爱不释手地捧在手中,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不想错过一篇作文甚至一个字词。在姹紫嫣红的春天,《小学生之友》就像一朵奇葩在朝阳中盛开。

《小学生之友》的内容真是数不胜数呀!有吸引人的故事大餐;有让我一个字也不想错过的品味名著;有耐人寻味的迷你连环画和趣味英语;还有我酷爱的大手牵小手和大记者大擂台真是让我眼花缭乱。

《小学生之友》总是为我打开一扇扇大门,让我走进充满奇趣的大千世界;总是为我插上一双翅膀,让我去探索宇宙太空的壮美奇观;还赠送我一支生花妙笔,让我写出生活中的缤纷色彩。

我最喜欢的还是《作文大擂台》了,在那里,我不仅欣赏了别人写的好文章,而且当中还有有名的作家,大记者进行点评。更好的是作家和大记者能在学习中为我导航引路,手把手教我如何写出精美的作文。我可以追随他们成才的足迹,放飞理想,也成为一个小小作家。

《小学生之友》谢谢你!是你教我如何写作,如何做人,如何感恩你带我的到知识的海洋遨游,载着我驶向理想的彼岸,背着我攀上知识的高峰你帮助我太多太多,千言万语都描绘不出你对我的帮助,只能说一声谢谢你!

第11篇:小学生读后感

丑小鸭因为自己长得很丑,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它。丑小鸭对此感到非常的孤单和自卑,独自离开了家。后来在森林里受尽了折磨,但它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飞了起来,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在文中,丑小鸭刚来到世界上,除了它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使它感到很孤单,我认为欺负它的小动物做的不对,在生活中,如果也有像丑小鸭一样的需要帮助的人存在,我们不应该嘲笑,而应该帮助它。故事告诉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我们都要像丑小鸭一样,无论什么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不能光去羡慕别人,不然到最后仍然一事无成。做什么事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做好。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面对缺点时,不能自卑,因为很多人都像丑小鸭一样,看不见自己,能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影子。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扬长避短。

我愿像丑小鸭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美丽,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变成一只令人羡慕的白天鹅。

也许,这个世界上从来不曾有过六重花瓣的胭脂兰。但是,开放在心里的那一朵——是一个人永远都不要轻易放弃的信心和努力。

这个故事发生在苏格兰的一个乡村女孩身上。她梦想成为舞蹈家,为了实现梦想,自幼离开家乡去伦敦艺术学院学习。毕业了,她前去考试,最终没有考上。她失望的回到家乡。在家乡有位老姨婆,她知道了女孩的故事,请女孩去看自己种的胭脂兰。婆婆告诉她,只要找到六重花瓣的胭脂兰,就会有好运,后来,女孩成了一名模特,获得了国际模特大奖回到家乡。在去拜访老姨婆时,才知道根本没有六重花瓣的胭脂兰,是信心让她成功。

是啊,世界上如果有幸运女神,那她就是你永不放弃的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人要想获取成功,卓越的天赋和超人的智慧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或许会成绩非凡。但更重要的是就需要信心和努力。人生道路上到处是荆棘和泥泞,生活中处处是困难和挫折:面对它们,童话大师安徒生没有退缩,无论情况再糟糕,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带着信心执着奋斗,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大作家;面对它们,海伦接受了命运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带着信心执着奋斗,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面对它们,乒乓女将邓亚萍没有临阵逃脱,而是迎难而上,以一种拼搏的精神,一种面对困难的坚韧毅力,一种面对挑战的信心,战胜了运动生涯里、学习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用对梦想的执著,用不懈的努力改写了命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谁拥有了永远的信心和努力,谁就能和文中的女孩一样,得到六重花瓣的胭脂兰!

第12篇:小学生读后感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有两封贺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的。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责备他说:“我的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亲了我一下,并把那个大苹果奖励给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我学会了说谎。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学会了说谎。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我被送进监狱。

女士们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负责修剪,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摘自教育报)

这个故事我们在讲座中听过几次了,再读还是深有感触。每每看到第一位母亲的故事,我会想到孔融让梨,教育孩子要谦虚礼让,要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但只要没有把握好“度”又可能会适得其反。很佩服第二位母亲的睿智,抓住机会,利用孩子的心理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要努力与竞争,要做得最好才有最好的回报。我们的独生子女们,没有兄弟姐妹的竞争,家里的好东西总认为是自己的,我儿子的理由是“我是你们的儿子,你爱我呀。”我们以为不懂事的孩子,其实是很精明的。为人父母的我们,要怎样教育好子女真是一个头痛的事情,我们爱孩子却经常会走进溺爱的误区,我们教训孩子却又担心会不会在无意中伤害他的自尊心。

再读这故事,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教育孩子: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第13篇:小学生读后感

听大人们说,我现在的年龄算得上是精力十足,专门叛逆的年龄。可是,我发现我还是长大了。我以前是多么的调皮,多么的捣蛋,可是看了《捣蛋鬼日记》后,我发现我还是多么的善良,可爱。也发现原来我们这些孩子的天性,也是美好的开头。

《捣蛋鬼日记》是意大利作家万巴的作品。

《捣蛋鬼日记》在西方世界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深受孩子和家长的钟爱。本书记录了一个九岁男孩加尼诺种种传奇的“捣蛋”经历,开启了所有人孩提时代的共同秘密,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回童年所有的快乐和委屈……

他,一个九岁男孩,却干了许多出于好奇心的捣蛋事件。他在姐姐的婚礼上把炮仗栓在姐夫的扣眼上;他在客厅表演魔术,几乎射瞎了一个客人的眼睛;他在家里钓鱼,却钓下了一个老人的牙齿;他在火车上悄悄拉下了紧急制动闸,仅仅出于好奇;他搞了一个动物园,挂在树上的“猴子”是邻居家的小孩……他就是捣蛋鬼加尼诺,一个总是因好奇心而闯祸的孩子。

他的妈妈说,因为有了他,她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女人。

其实,我小的时候,也是如此的调皮,如此的捣蛋。但是,我们有一个特别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是由好奇心来的。

就像我小时候,看着爸爸那副眼镜,也想戴一戴,结果后果是:摔一个大跟头,脚崴了,眼镜烂了,好了后,一顿毒打……

我小时候,还总爱玩捉猫猫,没回都赖皮,一轮到我当猫,那个人的后果就是:我连踢带

拽,一边狂哭,他在那边被家长批评(简称受罪),我在这边假装抹眼泪,失声痛哭,谁知道我还在一边偷笑……

后来长大后乖一点了,上学时总是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的看书,受到家长与老师的表扬。谁知道,我是在看课外书或者是漫画书……

现在的我,有了许多叛逆的滋味,不过也乖巧了,懂事了许多。就像我捉弄人的点子,也只是从我眼前一闪而过,最多想象一下。能实际的,也只有那些语句类的“恶作剧”,相当于给老师或家长添乱的小点子,不足一提。

我发现,我的捣蛋事件真的是因为好奇心,好玩心而引起来的,而我们原来的天性,做这件事情的理由,还真的是天真、可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一个创意点子。

我们的天性是善良、天真、可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一个创意点子。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看《捣蛋鬼日记》这本书或者是回想一下你的捣蛋童年生活,这本书里的与你童年生活的哪一个捣蛋的事迹的天性不是好的呢?所以,请大人们原谅我们做的种种错事,我相信,我们长大了后,会让你们感到高兴与自豪的!

第14篇:小学生读后感

那个晚上,我抱着《红楼梦》,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不知不觉,我竟来到了一个宛如仙境的地方。咦,这是哪儿?我一边打量着,一边跨进那高高的门槛。一进门,便看见一位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女子正由人扶着,只见她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仿佛病若西子胜三分......刚想上去问问这是哪儿,却又见一位貌比潘安、风度翩翩的公子出来,定睛一瞧,觉得很眼熟却又说不上在哪儿见过,不料他们竟往一处去了,我也痴痴的跟在后面......

咦,这地方倒漂亮,不知是谁住的......正想着,他们已进了屋,不一会儿屋里便传来了欢声笑语。我扒着门,偷偷的往里打量:只见一位八旬老母正坐在宝座上,身旁并着几位貌美如花的姑娘和几位谈笑风生的夫人。我不禁细细打量起姑娘们,她们个个恍如仙子般脱俗,其中有两位长得异常美,一位是我之前见过的,另一位则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竟又是一个妙人儿。只见那公子时而和那闭月羞花的女子说话,时而与那貌美如花的女子谈笑,我竟看呆了......忽醒,却见那身子娇弱的女子正向老母告退,我也竟撇开众人,随她去了,只见她来到一处桃红柳绿、有山有水的地方,拾了那些花将它们一一归类葬了,口中不觉又吟出一些令人伤感失魂的诗句。细听,却流露出对原先那位公子的相思之情。听着听着,我不觉落泪,觉得甚是感人。不久,那位公子竟也往这里走来,听到女子的喃喃自语后,不觉流下了泪水,远远的对着女子的背影痴痴地站着。只是葬花人尚未知觉,过了些许,两人便又都默默走了,我倒很希望他们能在一起,成为一对天合之作。可惜天意弄人,我偷偷在那府上逗留了些时日,却听有人说公子要娶小姐了,却不知是哪位小姐,大家都认为是那位貌比西施神似貂蝉的姑娘,听了那些传闻,姑娘十分高兴,我也站在门外,望着她的背影替她高兴,并真心祝福她。哪知,直到成亲前两三天,才传出消息:娶的是另一位脱俗而雅淡清新的姑娘。这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姑娘因听闻这个消息,气血攻心,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间;而公子则在结婚后,离家当了和尚,指点教化人间......

我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感到悲哀,明明两人相爱着,却被人给活活拆散了。但那又有什么用呢,自古“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谁都抗不过紧紧束缚住你的命运,虽说公子和原先那位小姐情投意合,但他们只是有命无运,终不能成为一对佳人。现在的社会是自由平等的,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了!

不觉,思索了一番后。一睁眼,竟发现周围依然摆着一堆书、一张小茶几和一盏台灯,回想起刚刚的景象,我不禁抿嘴一笑......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