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不吼不叫》的读后感700字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教出好孩子,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思维,而掌握不吼不叫的教育智慧,正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父母在与孩子发生矛盾时,轻则责骂,重则抬手就打,这也是极其错误的。孩子是需要教育,不经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但我们必须坚持在尊重孩子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教育孩子。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尊重个性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来。对孩子的尊重,会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强。现实中,那些破罐破摔的孩子,首先就是因为失去了自尊,为什么失去自尊,因为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记得有一次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周二的晚上,孩子有一项背诵课文的家庭作业。这项作业需要家长监督并检查,孩子背了七八遍都没能顺利地完成,还在那嬉皮笑脸。当时我就控制不住发火批评她了,结果孩子理直气壮地反驳我,说你觉得容易你来背下试试。见她是这种态度,我顿时火冒三丈,顺手拿起书拍在她身上。孩子哭着说:“我没有你这种坏妈妈”。当时我的心好痛,没想到孩子这样来说我。我突然后悔朝孩子发火,面对孩子满是泪痕的脸,我好心疼。我主动给孩子道歉后,孩子主动说她会用心来完成背诵,不应该惹妈妈生气,最后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很快完成了作业。
在通过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一味的批评和数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孩子产生一番心理,最后得不偿失。
父母认为孩子不听管教,孩子觉得父母很唠叨,这样无止境的家庭角力经常在生活中上演,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其实,很多父母喜欢唠叨孩子,本意是对孩子的成长进行督促,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施压,利用孩子的弱点和父母的权威对孩子施加无形的压力,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的缺点,反反复复地教训孩子,他们会将此视为不信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种唠叨的环境里,长大后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所以,唠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第2篇:《不吼不叫》的读后感700字
我是一位老师,同时,又是俩个孩子的妈妈,我对各种有关教育理念和育儿理念非常的感兴趣,作为教师的我有着教师普遍的缺点--喜欢说教。有了宝宝之后,就想要把最好的温情、最多的关爱给她,可现实是,我好像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在本书中,作者将带我们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善待自己,接着才是将爱投射到孩子身上。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需要了解吼叫本身。第二部分,减少吼叫的实用日常策略。第三部分,是一些特殊情况。大多数喜欢吼叫的父母都是努力想把孩子培养得更好,却往往因为找不到适当的.方法而备感无力,我们常常以爱之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生争执,从而触发自己吼叫和情绪爆发的开关。
罗娜、雷纳在这本书中,用逐步剖析的方式告诉我们那些停止吼叫的秘诀:
1、在和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退出争吵场景,想象自己是旁观者,就能够更多地理解孩子的感受。
2、排除各种对自己情绪的影响,温和从容地面对孩子,用更加单纯的心情去解决与孩子间的问题。
3、用对待朋友的宽容去帮助自己减少内心对完美的追求,我们不完美,也不能要求孩子在所有的领域都出色。
4、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会他们面对问题不能逃避。
需要强调的是,不吼不叫并非溺爱,而是采用更为温和的处理方式去解决父母与孩子间的争端,是耐心的接纳和温柔的坚持。教育不是赛跑,而是放慢脚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与改变。用最美好的心情,牵着蜗牛去散步。
第3篇:《不吼不叫》的读后感700字
读完《不吼不叫》之后,感触颐深。养育孩子的一路艰辛,估计只有为人父母之后才能深切体会到。
孩子的不听话,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写作业拖拖拉拉,起床慢吞吞……一堆堆坏习惯,常常让我抓狂,情绪越来越糟糕,这种失败感,会让我更加迁怒孩子。由此开始又吼又叫。
今晚,孩子在做网上作业时,偷偷的玩游戏,被我发现时,迅速的关闭游戏页面,假装很认真的在做作业,看着她满不在乎的表情,瞬间怒火蹭蹭的往上窜,觉得所有为她的付出,却换来这样一个“態”孩子。噼里啪啦一顿数落孩子,说的她一无事处,足足发泄了二十分钟对她的不满。孩子一脸无辜的看着近似于疯狂了的我。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我需要冷静一下,我做了几次深呼吸,让情绪平静下来,一个人回到房间,自省为什么会失控发火?有一半的原因,是自己心情不好,另外又担心孩子作业做的太晚,影响睡觉时间。而没有用同理心去考虑孩子也是有她的需求。她不是一个机器,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已经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了。就在这时候,孩子在门外说:“对不起,妈妈,我已经做完了作业,以后我不再边玩边写作业了"。
我也真诚向孩子道了歉,不该对她吼叫,不该全盘否定她。并和她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奖励十分钟游戏时间。孩子过来紧紧的拥抱着我。
当我学会了不吼不叫,学会了心怀同理心,就越来越容易尊重孩子,即便在她挑战我的耐心的时候,只要记住一点,管教孩子的目标是希望教会孩子控制自己。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的管理和转化自己的负面反应。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睡觉前孩子问我:“妈妈,这世上有来世吗”?我说:"应该有吧"。"那假如有来世,我希望你还是我妈妈"。“孩子,谢谢你在天上时,就挑选了我当你的妈妈”。我想能成为你的妈妈一定是前世修来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