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坐于窗前,斟一杯好茶,捧一本好书。以朝阳蓝天为伴,让茶香书香作陪安安静静阅读是我最喜欢的事。
阅读,能使人灵魂散发香气,当我对阅读有了这样一种感悟后,便沉迷其中。最近,我最迷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自传,写尽了她一生的苦难、奋斗与快乐。
在旁人眼中,海伦的一生从一岁半起便是不幸的,海伦的文笔轻松,但是却激起读者的怜悯,海伦变成盲人后的生活非常艰难,她逆风而上,即使双目失明,也努力去感知世界;即使双耳失聪,也要"聆听"大自然。因为她用心享受生命,用知识改变命运,才创造出后来的辉煌成就。试想,若是当初海伦消极抑郁,自暴自弃,或许她就以一个普通残疾人的身份泯灭在芸芸众生之中了。
书中,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色进行了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人之笔;她去骑马、划船、滑雪橇,甚至一人月夜泛舟她用充实填满了一生,用温暖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所以能成为名作,不单是因为其本身的艺术价值高,更是因为海伦已然成为乐观向上、不屈服命运的代名词。
贝多芬四十六岁完全丧失听觉,却创造出了传世乐曲;史铁生二十岁因病瘫痪,却用双手写下不朽文字。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伟人,遇挫而发奋,以后天之努力补先天之缺陷!如今身体健全,教育条件优越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叫苦叫累,不努力学习呢?
舟逆水而行,人遇挫而达;让我们逆流而上,踏上光明的征程!
第2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我是一个健全的人,我拥有明亮的眼睛,灵活的四肢。我的世界里有阳光,有鲜花,有音乐,还有许许多多美妙的事物。我从没想过,假如自己双目失明会怎样。看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我不禁感慨万千。
这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的世界是个无声、无语、无光明的世界,这时,我不禁忍不住问自己,假如给我三天黑暗会怎样呢?也许我会自暴自弃,也许我会不再学习,不和任何人交往,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而海伦却没有这样,虽然她被困在一个黑暗和寂静之中,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她耐心地接受着安妮沙利文老师的教导,一天一天拼命通过自己的触觉学习单词,反反复复练习拼写,当她第一次知道“water”就是“水”的时侯,她终于开悟了,终于明白了各个单词的含义,于是,她开始如饥似渴的阅读。可这样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口型的学习谈何容易,终于奇迹般的学会了说话,学会了与人交流。
当他清晰地叫出“爸爸妈妈”时,她的父母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还自考了大学的所有课程,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这是一般人都无法做到的。作为一个健全人我们应该比她做得更好。可是,我们却常常会在失败时自暴自弃,会在成功时骄傲自满。而海伦呢,她总是在成功的时候勉励自己,在失败时又始终抱着乐观向上的思想,正是因为她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使她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朋友。
和海伦相比,我们是健康的,我们每天幸福地生活着,快乐地学习着,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我们都应该以海伦为榜样,像她那样做个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
第3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教会我们许多知识,还能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个暑假中,我阅读了许多书,但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就是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生活在20世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生活故事。然而,这样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无数身体上有缺馅的人送去了温暖。
读完了她的故事,我觉得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身为一个残疾人,竟然创造出了如此伟大的成就!海伦·凯勒曾经说过:“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她虽然身体残疾,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安妮·莎莉文的教导下,克服了自己倔强的习惯,在朋友的关怀下,家人的鼓励中,克服种种困难,一点一点地从黑暗中走向“光明”。
因为她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一切的困难和挫折在她眼前都不成问题,从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我碰到一点小事就轻易地放弃,没有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记得有一次,我碰到一道题,看了题目后觉得有些难,于是没有思考,我就选择了放弃。跟海伦·凯勒比比,我真觉得惭愧。
海伦·凯勒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她那种不屈不挠,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4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在二十世纪美国有一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她的笔下写出了简朴又不平凡的一生。
海伦·凯勒是位成功又伟大的女性,她自己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中,却给世界带来了无限光明。
书中有两个点给我很大的触动:一是海伦老师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把自己的经历拍成电影。我们要知道她不是为了出名去拍电影,而是怀着一个鼓励、关心盲人的初衷去做这件事情。在她自身条件下拍电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她还是勇敢地坚持下来了,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深深地感动了。
这让我想起到我画画时的场景,有一次,美术老师让我们画一个素描盘子,盘子上呈现出松软面包,面包旁边还得有一个长把小刀,这幅画听着简单,但画起来得需要很大的毅力。刚开始反复擦拭,不是因为画的不标准,就是搭配不当,在我快要灰心的时候,便想到海伦老师,在她双目失明而且是个聋哑人的情况下,她都能克服种种困难,不怕艰辛,勇往直前,何况我一个四肢健全,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人身上,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于是我鼓起勇气,做出了一副画不好不罢休的样子,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画出了一幅惟妙惟肖的松软面包。
书中给我另一个触动点是:海伦老师身患残疾,却比正常人更坚强、更善良,生活得更充实,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珍视人类的友爱和大自然的美好;而大多数人虽然五官、肢体健全,却把身体的天赋当作一种方便,而不当做“充实生活的手段”,在懒惰散漫、浑浑噩噩中度过。
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追求知识,追求道德完善,并且不被任何困难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