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
本书是家训的下篇,识事、识道,个人觉得不如上篇的识人、识己更为直观、有说服力。
识事篇讲的是“刚柔并济”,两个印象比较深的曾公的个人案例。一是国藩斗咸丰,咸丰20岁做皇帝,还是很想励精图治的,于是让大家给他提建议,但三分钟热度过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曾公却并没顺坡下驴,而是写了一道批判咸丰个人的奏折而且当着满朝文武当场背了出来。结果可想而知,被咸丰连骂十几声“狂悖”,还要定罪,幸亏有大臣出班跪求,才免遭惩罚,但却让咸丰从此对他抱有很大的成见,导致多年后曾公带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得不到咸丰的支持,甚至让他回家丁忧。“刚柔相济,刚其实是目的,柔其实是手段。在实践行动中,柔的手段比刚的手段更为可取。”女性管理者,刚会被认定为“铁娘子”,柔可能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被认定为“没有原则”,刚与柔有时很难拿捏与平衡。二是“宽一与干爹”,讲的是干爹因为个人的事去找做大官的儿子帮忙,曾公只字不提,就是各种好招待,在了解干爹占理后,才用一把扇子很隐晦的去帮助他。成年后,特别是有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职务,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如何处理才不会有失偏颇、不会占用过多精力,只能总结为一句话:这是一门艺术。
识道篇讲的是“明强挺经”,更多讲的是刚的艺术与智慧,“刚”的哲学在于它是一种临事之刚,自胜之刚,克惰之刚。碰到事情别空发言论,要能挺起胸膛负责任,即是临事之刚,自胜与克惰之刚,我认为可以理解为自律的韧性。
做事往往只着眼于眼前的问题与矛盾,深陷其中,曾公的做法会给我们启示。曾国藩帅湘军与太平军鏖战10余年,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能够有着眼于全局的战略眼光,他不轻易的被对手所惑,在整个晚清与太平天国的作战阶段,可以说只有曾国藩做到不为对手所惑,坚持稳扎稳打、压缩太平军生存空间的战略决策。因而他从来不会被太平军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计策所迷惑,也不会被暂时的困难说动摇,而其清军将领则跟在太平军的后面疲于奔命,终究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成了那场时代大竞争中的失败者。无论哪个行业,获取暴利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实体经济需要扎扎实实的做,实行精细化管理,从管理中要效益。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见证了社会的迅猛发展;而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找到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自省、自律,以匹配时代的进步。学无止境。
第2篇: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
利用十余天的时间读完了《曾国藩家训》,对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与为官的经历有了浅显的了解,更对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原以为《曾国藩家训》是对其子嗣的教诲篇章,细读书卷才知,作者黄西华利用曾国藩的毕生经历解释着“曾国藩家训”的内涵。这不仅让我了解了曾国藩家训的内容,更让我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看到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
原来曾国藩并不如我想象中的聪明,他原来是个典型的“笨小孩”,记忆力也不是很好,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的地位。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普通人身上的优缺点,曾经也是个睚眦必报之人,但遇到良师后,坚持写日记并反省自己的行为,才有了后来出众的曾国藩。毛泽东同志很佩服曾国藩,这让我想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不是就源于此呀?
他的毅力是惊人的,是常人所不具备的,一是坚持写日记,一日不落;二是戒烟成功,虽然戒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戒烟成功;三是每天读书,没有一日不读书,即使晚年视力几乎丧失也没有间断。
读到为学篇之教子读书成大器,也是本书最后的章节,提到: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这也是我要学习之处。
第3篇: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更有甚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他整顿吏治、倡导科学,使腐败的满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行文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尽管曾国藩著作留传下来的很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孩子以及亲友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交友类等10大类。曾国藩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述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他每日记日记,将一念之差、一事之失,都记于当天的日记里,对自己的错失,毫不留情,并且还和好友互相传看,以达到监督的作用。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值得每个人一读。古语云:盛不过三代。而曾国藩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和科学家。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成功者。儒家文化要求人们积极地面对人生,投入社会,在有限的生命期间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全球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时候,民族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自尊心的建立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只有对自己严格训练,才能培养出较高的能力和素养,面对世界。
一、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人生在世,几乎都渴望成功,谁都不愿意做一个失败者。对于曾国藩的历史评价,至今或许还有分歧,但他是一个成功者,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他修身立志,储才养望,奠定了成就事业的基础。
曾国藩的修身表现在:为人表里一致,内心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众。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严格修身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一个的远大志向。曾国藩充分利用时间,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如诸子、兵书、水利等方面实学书籍,以此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做事而储备真才实学。
二、曾国藩对今人的启迪
中国人喜欢历史。这种喜欢,除因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能带来一种欣赏乐趣外,还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和教益。曾国藩认为,读书,一要有志气,二要有胆识,三要有恒心。“恒”最为重要,学无止境,若不持之以恒,必定半途而废。读书如此,做人做事也应该如此。
(一)普通人照样可以成就事业,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曾国藩成为后世榜样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依靠、没有财富的普通人家的子弟的上进心。毛泽东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毛泽东在一师读书的时候,与老师杨昌济谈到自己的务农之家时,杨昌济“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国藩、梁任公之例为勉之。”此话对毛泽东的鼓励是相当大的。现今保存的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中有一处提到了曾国藩,对曾国藩表示出很大的敬意,最有名的一句话便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青年时期正是人的理想和抱负的形成期,曾国藩的言行对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确实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二)教育之本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过去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功名,有了功名之后便可以做官,现在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考博士,有了学位后便好去求职,应试教育的负面是:培育出来的人缺乏应对复杂多变社会的能力,缺乏成就事业所必须具备的其他的相关知识。曾国藩在进京后的不少家书中,都要那几个迷恋科举考试的弟弟从科举中走出来,去读一些于身心学问有益的书。而他却更加身体力行,拜师访友,求学问道。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曾国藩才有了一个学问和人格的升华,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人的综合素质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把人的一生在社会上的生存比作一门学问的话,技能则如同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则好比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扎实雄厚,相关的专业则较为容易掌握。现在的社会变化得快,专业门类越来越多,人在学校里的专业学习决不可能都学到,到了社会后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其立身之本则在人的综合素质上,这是其一,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事业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担当得起。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下,在事业成就的大小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主席曾评论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他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成功给我的启示是:处在变革时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国人,依然需要来自本民族文化的滋润。这种启示,因为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而显得更亲切,更实用,也更有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第4篇: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
这一年多段时间在学习郦波老师讲的《曾国藩家训》(包括百家讲坛以及对应的两本书),感受颇深,已经学习了好几遍,可以说是常读常新,每次都有新的感悟,每次都觉得理解得更深了一层。尤其是当遇到挫折、迷茫时,或回头检视刚刚过去的那段以自为在实践这些理念的时光时,体悟就更深了!在实践这些理念的过程中,发现仅仅“知道”是无效的,而借以指导自己实现目标,也是非常不容易,但在自己感悟越来越深时,感觉到抉择时心中的坚定时,以及越来越强的目标感,都让自己感到“幸福”和“成就”。
读书不在多,即使花5年时间读完这两本书,只要能将其思想精华融入我的价值观中,也是值得的。即使用一生,也是值得的!
这篇文章即是在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第34章《定见》时的读书笔记与感悟。其中一些句子是摘自书中原书,为了句子通顺,没有注明。
一、遇事当有主见,不可人云亦云;遇事当有定见,不可被事态简单左右
1.遇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这是基本前提
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主见的人,分析起来,有三种情况:
①怕担责任
既然“怕”,且最终没有担责任,说明自己主动将责任推脱掉了。既然没有负责任,那就不会收获“积累”!付出了与他人一样多的时间,却没有收获,那就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
为什么不去主动担责任?说明那并不是自己的真正“目标”,否则,就会想尽办法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是躲!
②没有见解
当某件事情由自己负责时,就会想尽办法去搞定,逼着自己去收集信息、整合资源,梳理解决思路,怎么会没有“见解”?因此,根本原因,还是自己没有目标,才导致了自己没有“实现目标”的责任。
③对自己的方案没有信心,即没有风险把控能力
其实一般情况下,自己还是有一点“见解”的,但就是怕失败了,遭埋怨,即怕担责任。为什么会没有信心呢?其实就是缺乏风险把控能力。“风险评估”并不是盲目地猜测,更不是“算卦”,只不过是预测“后果”而已,在推演过程中,遇到障碍走不动时,补上相应的缺就是了!怎么会评估不出风险呢?只不过是在遇到障碍时,没有动力去补而已!为什么没有动力,根本原因,还是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实现目标的责任!
没有主见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目标,没有“实现目标”的责任。如果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就会去想尽办法“实现目标”,就要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评估方案“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风险。而要具备设计方案的能力,就要站在高处,进行全局考量,不去管是否是所谓的“常规”,总结、分析,梳理出骨架,使无重大因素的遗漏,抓住重点,然后,缺什么就补什么。当梳理出骨架了,抓住重点了,进行反复的验证、修正,对方案的风险评估就非常明确了,对风险的`把控就非常强了,对自己所设计方案,就会非常有自信,对他人方案也具备了风险评估能力,“怎么做”就非常清晰了。
如果目标感清晰,就要为“实现目标”负责,设计方案,比较各方案的“后果”是否能够“实现目标”,以及对“目标”的影响。当了解到新的信息,或收到他人不同的见解时,就要重新评估,而不是盲从。
2.遇事有定见,这是对风险的把控能力,抓住“骨架”的能力
事态紧急,而且事情比较重要时,不改变方案,意味着即刻(短期内)就有“损失”。但我们往往只顾着着急,而忘记了如果改变方案,同时也意味着未来(长期)损失更大,甚至彻底失败,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因此,是否改变方案,就要仔细权衡,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各是什么,哪个更重要,要懂得取舍,懂得“放弃”。
如李鸿章初到上海,军情紧急,在淮军没有足够的战斗力时勉强出兵,失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但失败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何谈“建功立业”!但如果不出兵,上海告急,情势危急。如果仔细衡量一下,就会发现,他来之前上海一直都在“危急”,短期内不出兵,上海只不过多危急一段时间而已,也没有什么!经过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他选择了“任尔风狂雨骤,我自岿然不动”,直到淮军形成战斗力之后才出兵,并一战成名。但他坚持数月不出兵,却也招来了无数的指责和非议,要抗住这一点,也是不易的。
曾国藩是有血泪教训,吃过大亏的!他在初练乡勇时,只有几百人,但当时事态紧急,他忘记了自己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而越俎代庖,得罪了绿营和长沙官场,差点被整死。他选择了忍辱退走衡阳,日日练兵。后来事态更加紧急,太平军围攻长沙,长沙告急,不管长沙政府如何低声下气地多次求他出兵,曾国藩都按兵不动,甚至皇帝咸丰连下四道圣旨,也不为所动,直到觉得兵练得有底气了,他才挥师出衡阳,一举成名!
曾国藩灭太平天国的经历,更是如此,历经十年,过程中并不总是光辉和荣耀,更多的,却是被朝廷质疑、防范,战败后的冷落,没有实权被地方政府欺凌,友军(正规军)冷眼看笑话,以及朝廷瞎指挥。但曾国藩坚定“顺江而下,不断压缩太平军战略生存空间”的战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所动,终于成功。
但如何正确地进行选择?答案是“势”,即趋势。要顺势,不能逆势。
滚滚长江东逝水。如果观察江边某一处的水,会发现并不是向东流的,甚至好像没有规律,但将汪汪一江水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却只有“东”一个方向!这就是“势”!
也类似于抓骨架。
抓住了“势”或“骨架”,就把控住了风险,任它风狂雨骤,也无需搭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该怎么办呢?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企业来说,追求的是“基业长青”,也即永续强大。而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所有的事情都要由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来完成。只靠老板,或者少数精英,都不能成功,只有将大部分人或所有人的能量都调动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靠“自觉”肯定不能调动,就要靠经营之道,以“制度”进行保障。当出现任何问题时,都要通过制度来实现,如果制度不能实现,或者效率太低,那就修正制度,使制度不断地得以优化,而不能放弃制度。而自己如何能够实现“参与创造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的梦想呢?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实力,否则一切免谈,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价值,使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可或缺,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要实现,就要提高能力,为了实现目标,对遇到的障碍进行攻克,发现缺之后,缺啥就补啥!虽然在工作当中,会有很多干扰,而且看起来好像都比较“紧急”,但都不重要,甚至完全不做,也无碍大局,那就不用管,或敷衍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更不要转移方向!
二、定见不是顽固不化,不是固步自封,是对大原则、大趋势的把握
曾国藩不是战术家(他打仗很烂),而是战略家,制定的大战略就是舍枝叶固根本,因地制宜。与太平军作战战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坚定地按照由西向东的作战趋势,沿长江中下游一线逐步压缩太平军的战略生存空间。因此他大力发展水师,使之具有压倒性优势,并因水师的优势,而使陆军可以在每一个沿江战略据点展开持久战,实现“扎硬寨,打死仗”的战术原则。
湘军坚守这一战略原则,任太平军时有声东击西、南突北击、围魏救赵之灵活术,任朝廷时有左调右迁、朝令夕命之瞎指挥,也任友军绿营有隔岸观火、东堵西截、疲于奔命之狼狈相,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战略中。
这是一种对趋势的把握。
定见不是“瞎”定的,而是把握趋势、抓住骨架,风险是掌控住了的!
我的基业长青之路应该怎么走?也是趋势!出现任何情况,都要从制度上解决!企业不生长了,出现问题而不自觉了,出现问题但不能有效地解决,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等,所有的这些乱象,都是因制度不行!
但并不是简单固守、一成不变,而是能应势而变,顺应乃至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新的信息,新的变化,而对原有的进行补充、修正,把握住“势”,就会使之越来越贴切。比如自己的“培养能力”,则要根据需求而选择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
原有的学识,容易使自己陷入一个天井而不自知,由是偏执。比如清朝的多数儒家知识分子,不能正视西方的发达一样,在已经落后的事实下,还在夜郎自大。而清朝政府,则在遭到西方列强蹂躏时,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由自大转向了绝望,开始唯洋人是举。这就是失控!
而曾国藩的学习西方、洋务,则是源自于自强之道的定见。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师夷是为了制夷!最终是要制夷的!并不是夷不可以制,而是目前自己实力不够而已,实力不够,培养即可!缺什么就补什么,夷人处有,则向夷人学习,自己祖先已经留下了,以前却丢掉了,那就从故纸堆里捡起来。
因能有自强的定见,所以不惜向所谓的“蛮夷”之邦学习;能有自立的定见,所以不求装模作样的表面文章。目前的中国社会,很多人表面上“抵制日货”(比如不买日本车),以为是“爱国”,实际上,不买日本货就是爱国?可笑!中国比日本弱,态度上恶日,并不能改变中国的弱,要改变,就要缺什么就补什么。现在很多国内的品牌,打着“民族”的旗号进行道德绑架,更是可怜!你的产品不行,那就去弥补,缺什么就去补什么!即使国人一时可怜,买你的东西,但一年又一年,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加大,这种可怜能养活一个企业?!国家现在为了所谓的“培养”民族品牌,封锁国外优秀产品,如谷歌、Facebook等,奢望能够培养起国内的品牌,这么多年过去了,后果大家都看到了吧,百度并不因谷歌的被禁而强大,反而越来越垃圾!
六辔在手,万流赴壑。
三、定见源于对人生信仰的追求,源于对人生追求的坚持
为什么有的人有定见,而有的人却连主见都没有?
没有定见的人,是因其没有需求!如果需要,自然会去寻找。
在大海中,没有方向的航船,是不可能靠岸的。人生也要有方向,才能活得有意义,“方向”即志向,即追求。而要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
对于人生之树而言,先要立志,先要扎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连意愿都没有,那就几乎不可能长成,如果要长成,则要先扎下根基。
在人生事业的撑持过程中,当面临种种困惑与挫折与迷惑与艰难时,还要学会“内断于心,自为主持”。有方向,在遇到意外情况时,就不致于迷失方向。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经历了相当多的挫折与阻挠,就是因其心中有方向,才能坦然面对。
曾国藩以为“先立坚卓之志,可求变化之法”,也即人生要有明确的方向,即有清晰、明确的目标,然后想尽方法,充分调用一切可用资源,去实现目标。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则不受任何限制,随之变化。
郦波老师说:人生就是这样,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定位才能有地位。
四、总结
人生要先立志,有方向,即有明确、清晰的目标,然后想尽办法、调动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去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先立定脚跟。当他人有不同见解,有新的信息,遇到意外情况,或事态紧急时,要评估风险,短期和长期的失与得各是什么,进行综合衡量后,再去进行选择。扎稳根基、积累至足够的实力,这是一切的前提,事态再紧急,也不能动摇!
第5篇: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
曾国藩有一对名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撑起两根穷骨头是指人要有骨气,曾国藩一生以穷为荣以穷为本,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他绝不把当官所赚的钱留给后人,这就有疑问了。自从曾国藩发迹后湘乡出来很多人,因为曾国藩喜欢用乡人。曾府也成为湘乡第一府第,曾家也一度成为湖南首富。难道建曾府或是湖南首富的曾家就没有曾国藩一分钱?其实这里面还真没有曾国藩什么事。曾国藩确实很节俭,但他的几个兄弟却是一个比一个贪。他自己兄弟五个,最贪的是五弟也就是在家族里排行第九的曾国荃。曾家兄弟打仗都特别狠,除了曾国藩外打了胜仗后都喜欢屠城,然后把所得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老九曾国荃就这样敛财无数。曾国藩对大家庭的兄弟们无可奈何,但他对自己子女确实很严格。两个儿子都非常节俭,一直都过得很清贫。曾国藩是死在两江总督的任上,难道他真没有留一点钱给他两个儿子吗?有个小小的例子可以反证:曾国藩死后他两个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为官了。老大曾纪泽比较有名,曾经是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当时国家比较穷,曾纪泽在驻英、法大使期间甚至把自己的薪俸贴补到建使馆或是外事活动中去了,而他节俭得衣服都舍不得买。老二纪鸿则是北京一名低级的官吏,比他哥哥还穷。有次纪鸿生了一场大病,看了病后竟然拿不出钱去抓药,想向哥哥借钱,但一是哥哥不在国内,二是想到哥哥也不宽裕。这时曾国藩才离世不久,如果留了钱的话两个儿子不可能会过得那么的拮据。
在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左宗常知道了这件事后出手相助。当时左宗常热泪盈眶,说平时最不服曾国藩,但现在不服也不行,两个孩子身为名门之后,清廉自省到这个地步,老曾真是教子有方啊!
曾国藩平时就穿家里老妻织的布衣。一生只做过一件高档衣服,那还是他金榜题名时做的一件高档料子的长袍,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在大场面时才会穿出去,回来就赶紧脱下收好。这件衣服穿了三十年,一直到曾国藩去世时还是崭新崭新的。
曾国藩在南京任两江总督时把家眷都接过来了,有一次李鸿章请曾家的女眷吃饭,这时曾家两个女儿还没出嫁,听到请客的消息都很高兴,但发愁的是两人只有一条绸缎裤子,这条裤子还是大嫂留下来的。那谁穿这条裤子去赴宴呢?姐妹俩为此吵了一架,小妹妹没争羸就大哭起来。于是曾国藩就做小女儿的工作,说等明年如果我还做两江总督的话我就给你做一条更漂亮的裤子,小妹听了才破泣为笑。
曾国藩名言: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