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西厢记读后感
今年春天,借着适宜的气候,读了几本书。同时也趁着明媚的阳光出去疯玩了一个春天。所以把读后感一拖再拖。
《西厢记》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邂逅,一见钟情,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感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完美感情梦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
《西厢记》是部浪漫的爱恋书。我很羡慕书中的崔莺莺。“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婚姻缔结的基础应当是男女之间真挚的感情,而不在于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权势的大小、容貌的丑俊、才情的敏拙。可见,它所表达的不是某一时期、某一阶层的呼声,而是世世代代人的梦想和愿望。
读《西厢记》,有感于莺莺与张生的真挚感情,欣赏他们冲破封建礼教的勇气;有感于红娘的聪明机智,敬佩她的胆识和智慧。
《西厢》剧情布置巧妙,情节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并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感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展现了一个美丽的感情故事。使得她格外动人:以眼游西厢记读后感幸,满口余香。
“……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天神,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这一祝愿是在大团圆喜庆的气氛中由主角的幸福而推及“普天下”,所以格外令人感动,这一主题也是就几乎成了《西厢记》所独有,从而使后世不知多少才子佳人在咀嚼这句话时,似痴如醉,无限向往!
有人说《西厢记》是“天地妙文”。说“《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必须尽一日一夜之力一气读之,一气读之者,总揽其起尽也……必须展半月一月之功精切读之,精切读之者,细寻其肤寸也……”。我只是做完了家务而读之,只能是粗读与浅见之。究竟怎样读,尽自我的体会。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第2篇:西厢记读后感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凝是玉人来。”,每当读到这句诗时,脑中总会浮现出关于崔莺莺的朦胧想象,那大概是一个身姿纤弱的大家小姐,斜倚在木质的门廊上,满目柔情的望着一轮圆月,等待着自我的情郎到来,这样的意像,充满了关于诗情画意的完美和一丝花前月下的浪漫,是属于中国古代独有的含蓄古典之美,让人忍不住心神荡漾,思绪在字里行间沉浮,被带向一个未知的远方。
很长一段时间里,说道西厢记,我总认为这就是一个关于情情爱爱的无聊故事,当年读红楼梦时,见贾母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可是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只觉得深感赞同,可是当我我真正拿起这本书时,就完全改变了自我的看法,不由自主的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
王实莆细腻优美的笔触下所描绘的崔张两人的感情故事,乍一看有些老套,家境贫寒的张生上京赶考时路经河中府,去古刹普救寺拜访时遇到了暂住在寺中的崔相国家小姐崔莺莺,崔小姐气质娴雅容貌秀美,惹得张生“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飞儿在半天”,为了接近佳人,张生在寺庙中住下,诗书应和之下两人逐渐暗生情愫,无奈崔府老太太百般阻拦,两人的感情历经种种磨难,好在上天不负有情人,两人最终修成正果拜堂成亲。
其实比起这一版的故事,元慎的《莺莺传》似乎更贴合实际,在元的故事中,张生上京赶考后将莺莺抛之脑后,徒留莺莺苦等一生。王的大团圆结局或许是为了迎合观众,毕竟杂剧是要演出的,比起杯具观众显然更容易理解喜剧,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每一位读者,也都期望王的版本才是真实的,才子佳人终成眷属,这也是我们对完美感情的一种想象和期许。
西厢记中不乏精彩词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大概还属“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让我想起了87版红楼中,宝黛共读西厢时彼此那懵懂而爱恋的眼神,我想这样含蓄而深厚的感情已经在现代社会中逐渐离我们远去,快节奏的生活逼着我们不断地前进,感情变得越来越简单,却也越来越浅薄。那种“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感情观,大概也仅有在阅读这些经典书目时才能再领会一番,只是掩卷之际,还是会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分为卷中佳人,一分为孑然之身。
第3篇:西厢记读后感
明代贾仲名说:“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最近总算是认认真真地再次读了王实甫的《西厢记》,这一古典戏曲宝库中的巨星。相信对于《西厢记》我们都不陌生,以往读西厢总是有感于莺莺与张生的真挚感情,欣赏他们冲破封建礼教的勇气,有感于红娘的聪明机智,敬佩她的胆识与智慧。起初我接触的是《西厢记》的前身《莺莺传》,《莺莺传》这一出始乱终弃的感情杯具曾赚取了我不少泪水,直到之后接触这追求自由感情的《西厢记》之后便再也止不住对她的喜爱。《西厢记》剧情上关目的布置巧妙,情节的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的环环相扣,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第一遍看她便觉得她不仅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并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感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展现了一个美丽的感情故事,使得她格外动人。再看她时我便深深迷恋上了她曲白相生、雅俗共赏的语言。
元杂剧分为本色和文采两派,本色派以朴素自然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璨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而《西厢记》则是神奇的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成就了曲白相生、雅俗相间的语言特色。
我们看西厢记的第二本第三折:
[雁儿落]荆棘剌怎动那,死没腾无回豁,措支剌不对答,软兀剌难存坐!
作者用如此简单的一句话,便刻画出张生的震惊之态,无措全然表现出来。“荆棘剌怎动那”意为惊得我不能动弹,是当时的口语,高文秀在《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中写道:“唬得荆棘律的胆战心惊。”“死没腾”也是当时的口语化词汇,意思是蒙住,痴呆无生气的样貌,而“回豁”指的是回和,反映,王伯良曰:“回和,亦酬答之意。马东篱《黄粱梦》:‘禁声的休回和。’”无回和写出了当时张生面无表情,毫无反应的神色。一个回转“措支剌”写出了张生慌张失态,不知所措的样貌,我们能够想象到当时的张生的心境,退了贼兵之后,原本能够和心爱的莺莺小姐终成眷属,却不想毫无征兆的应对与心上人成为兄妹的事实,事情出乎意料的发展令张生傻了眼,更是慌了神。王实甫选用了当时的白话口语,描绘了当时紧张的宴会场景,使张生痴呆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这样不仅仅让读者有清晰的画面立体感,也是西厢记语言原滋原味的表现。剧中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王实甫总是能够写着简简单单的语言,却是将褒贬全融在幽默诙谐的情趣之中了。又如四本二折[斗鹤鹊][紫花儿序][金蕉叶][秃厮儿]等曲里,出现了好多成语“天长地久”、“戴月披星”、“巧语花言”、“行监坐守”、“燕侣莺俦”,同时插上了许多当时的口语谚语如“将
没做有”、“牵头”、“胡行乱走”、“心意两相投”、“得好休,便好休”、“何必苦追求”、“女大不中留”等,这些都是流行与当时人们的口头俗语,既通俗浅白,有自然贴切。想我们写文章时往往注重优美华丽的词藻,没错美丽的语言是比较容易吸引读者,可是原滋原味也能够把平朴的语言烧出香味来。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往者读元人杂剧而善之;以为能道人情,状物态,词采俊拔,而出乎自然,盖古所未有,而后人所不能仿佛也。”他在《宋元戏曲史》《元剧之文章》一章中也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又说:“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所以说语言的质朴本色有着它自我无可替代的魅力。正是《西厢记》让我真正见识到了朴质的语言的震撼力。回想以往的自我总是在“咬文嚼字”,我的文章总像是用优美的语言堆砌起来的城堡,可是却是空空荡荡,并没有实质的资料,有种华而不实的感觉。
当然《西厢记》感染我的并不只是仅仅是自然的语言,也有着华丽的诗篇。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郭沫若也以往说过:“不可是‘杂剧中的杰作’,也是一部‘好诗’。”一语道破了《西厢记》的语言真谛,能够说它既是诗的语言,又是剧的语言,是文学性与戏曲性的高度统一。而《西厢记》“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是和剧中美不胜收的绮词丽语是分不开的。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不得不说王实甫是制作词曲的圣手,《西相记》善于汲取古典诗词的精华,构成自我秀美华丽的语言风格。这点在《长亭送别》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本折充分表现了王实甫“文采派”优美抒情的语言特色,它既熔铸了古典诗词的清词丽句,推陈出新,自然贴切,又吸收和提炼了民间口语,把两者融为一体,构成了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风格。
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以疏淡几笔,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归…作品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声写到眼中之归雁,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到达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清代梁廷楠《曲话》卷五云:“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想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曲坛上这一轶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真是无风雨无以丽其姿,无严霜无以煊其色!又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是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转变过来的,改写得自然恰贴,不见斧痕。
如:[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感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再如:[耍孩儿]中的“未饮心先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境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则从李清照词《武陵春》中脱出。
相信没有人不感慨王实甫的文学功底,再读西厢时,我不自觉地想要背下其中经典的语句,可是我却发现句句经典,字字珠玑。
读过西厢,看过西厢,想着西厢,念着西厢,不如再遇西厢。
第4篇:西厢记读后感
关于张生和崔莺莺的感情故事,能够说广为流传的。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去想认认真真的看过。这周教师给我们讲《西厢记》,我才从心底里觉得我应当认真的看,而不再是囫囵吞枣的阅读。
剧本塑造了崔莺莺和张生两个形象,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向往感情,追求幸福。他们互相爱慕,可是他们的地位悬殊:一个是相国之女,处在母亲严厉的家教之下;一个是书生,地位远远不及相国之女,在封建社会里,门当户对是婚姻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所以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注定要经过反抗封建传统观点、反抗封建礼教,并要求两个人能够始终真心相爱,才能够取得胜利。故事就是围绕他们为感情而反抗封建、以及他们应对重重考验时对感情是否执著而展开的。
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觉的这样的感情史完美无缺的,崔莺莺与张生的感情有此刻难得的一见钟情,有经历各种社会给予的磨难,有来自双方家长的阻扰,他们之间的感情可谓是越演越切,在我们看来可谓是天作之合。
这个故事的结尾以中国似的大团圆给大众一个交代。而我却不太喜欢这样的结尾,我觉的过于通俗化,所以有时我会去看一些国外的经典电视及作品,我觉得他们的结尾都会留下一些空间让观众自我去细细品味,我觉的这样才让作品更有意义,才会促使人们去回味去发表自我的见解。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或直接不用想就能够猜到的结尾,所以我不怎样喜欢看韩剧结尾不是女主角得不治之症就是大团圆。
看了结尾在看一下他的正文,你是否觉得崔莺莺与张生的感情故事是否太过于完美了呀?好像他集聚了所有经典感情的必要情节于一身,就一见钟情而言,此刻科学家研究机率很低,况且在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所以崔莺莺与张生的感情故事开始就有点梦幻般的感觉。之后又经历了社会的考验,为心爱的女子于权贵做斗争,可谓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壮举,验证了感情史盲目的。在之后来自父母的阻扰,就想此刻的父母一样有感情还不行没面包我的女儿会受苦的,于是一介书生张生为感情上京赶考,得到上天眷顾荣归故里娶了崔莺莺,这好似现代大多数人的感情观鲜花于面包不可兼的,就会放弃感情。也许这就是此刻的人喜欢这样的结局的原因吧。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仅有靠戏剧来实现自我的梦想。
这一段感情流传至今,可能是因为它留给了人们对心中完美感情一方净土吧!所以一向被后人推崇,可是这样的纯净的感情在此时物质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还剩多少?
第5篇:西厢记读后感
中国的戏曲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不但数量之多,经典之多,戏曲的作品也能体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境界。所以,在拜读完《牡丹亭》以后,我又马不停蹄的借来了《西厢记》进行研读。研读并可是半,却要写读书笔记了,害怕有些人看了之后又嘲笑说可是是应付任务,我还是解释一下,此篇读后感只是个人之拙见,还请见谅。
版本介绍:《西厢记》王实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北京第1版。这个版本是横排简体的版本,虽然可能缺乏竖排繁体的风韵和优雅,可是仍不能盖过经典饱经风霜的清香。
其实《西厢记》的故事雏形最早是出此刻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里,而这部小说其实就是以元稹自我的人生经历为题材提笔写下的。小说中的穷书生张生起先疯狂且热烈的追求着崔莺莺小姐,却在仕途利益面前低头,最终娶了另一高门下的女子,对崔莺莺始乱终弃。而在《西厢记》中,作者是以张生和莺莺的故事为主线,可是结局一改张生负心汉的形象,改为了两人得以终成眷属,这也体现出了王实甫内心中对感情的期望和对未来生活和情感的期望和期盼。
《西厢记》的故事是围绕着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展开的。张生是一个赴京赶考的穷书生,而相较之下,崔莺莺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崔相国家的千金,本是门不当户不对,是一对连上天都不眷恋的男女。可是从张生开始,两个人都不甘屈于命运。两人一见钟情,张生看崔莺莺看的神魂颠倒,六神无主,不禁感慨“我死也!”;而崔莺莺在与张生吟诗对唱之后,心生情感,说道“昨宵个锦囊佳制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这些时坐又不安,谁又不稳,我欲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每日价情思睡昏昏。”可是现实总是残酷,本有一个机会若张生能够献策解孙飞虎之围,夫人便让张生娶莺莺为妻,可是夫人并没有兑现诺言,而是让两人以兄妹相称。两人悲痛难过,可是情难却,每晚弹琴诉心意,最终竟两人或是神情恍惚,或是病卧在床。而莺莺的贴身女婢红娘为两人向夫人求情,最终夫人心软,答应若是张生赴京考取功名便成全两人。张生考取状元,但此时郑家少年郑恒来向莺莺求亲,并说谎说张生已经另娶高门。就在郑恒和莺莺就要拜堂之时,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迎娶莺莺,郑恒则灰溜溜离开,两人终成眷属。
在对于人物的刻画中,其实两人各有时代和人性的缺陷,并不如此完美。张生生来一个多情种,一开始看到莺莺时就不停称赞“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在应对莺莺的奴婢红娘的时候,竟也说“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这样实在不妥。而莺莺其实也并不全然大家闺秀,她端着相国家千金的架子,喜欢张生不愿说出来,还虚伪假装的试图掩盖自我的情感,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而在整篇《西厢记》看下来,作者试图在经过故事的娓娓道来,抒发出自我对封建等级制度和门当户对习俗的不满和控诉,用崔莺莺和张生两人向命运的反抗,最终两人在一齐了的情节,和一开始就由于地位高低排斥张生的相国夫人作比较,由此更突出了对青年男女恋爱自由的追捧。而故事虽有诸多坎坷,可是能够看出来,张生最终考取状元,并与莺莺双宿双飞,作者其实是写出了自我的一种期望。无论是后世的《牡丹亭》还是《金瓶梅》,感情总是一路的阻碍和荆棘,《金瓶梅》中,几个女人甚至为了对感情和利益的欲望勾心斗角,丑陋不堪。而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两人即使感情被阻,仍能以琴声传情;即使张生病倒,两人还能够见面甚至幽会。所以我认为相较之下《西厢记》更能够体现出的是作者的期望和期盼。
至于我们,不要被一时的肾上腺激素冲昏了头脑,趋之若鹜根本不具任何理智,但青春何妨不该疯狂一把呢?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第6篇: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古典感情戏曲之一,为元代王实甫所作。先讲讲大致故事:张生对前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恰遇良机,致书信求援击退强寇,救崔氏一家于水火。得婚约,然敌退后崔夫人毁约,竟使张生莺莺以兄妹相交。张生郁郁寡欢,幸得红娘相助,与莺莺互通书信,制造巧遇,终使莺莺动心。又经跳东墙乌龙,莺莺一封书信至,终成好事。崔夫人怒不可遏,却只能允了。张生进京赶考,莺莺长亭送别。中状元,张生会见夫人,对质郑恒,一家共团圆。故事是圆满结局,皆大欢喜。
且就故事情节来看,一波三折。张生追求莺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若非得红娘助力,很有可能“折戟”。而夫人的阻挠,莺莺的“变脸”,郑恒的污蔑,一切都使这情节变得曲折动人。
从主角塑造来说,在挣脱礼教束缚的相国小姐崔莺莺,耽于感情的痴心书生张珙,封建女性代表崔夫人和活泼可爱的婢女红娘中,我最喜爱的还是红娘。红娘在书中虽不是主角,但却是各个人物之间联系的交集。红娘是莺莺的贴身婢女,是张生追求莺莺的谋士,是崔夫人派来监视莺莺的探子。能够说,红娘联系了各个人物。而在红娘身上,作者赋予了更多心血。红娘善良可爱,活泼机灵。在她身上几乎没有任何缺点,她是完美的化身。不似莺莺仍受封建思想束缚,不似张生沉溺于情色忘却功名,不似崔夫人毁约失信,红娘在书中只是坚守自我的正义,做自我认为的正确的事。以卑微身份顶嘴崔夫人,帮忙张生追求莺莺,成就莺莺张生姻缘,促进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喜剧主题达成,红娘拥有超越那个强调身份等级的封建时代的个人魅力。
我认为从感情角度来看,《西厢记》讲述的是勇敢冲破封建束缚,追求纯粹完美的感情的故事。异常是对于古代女性,这种举动更是难得。张生追求莺莺情感火热灼人,而莺莺回应张生更显珍贵。作为相府小姐,莺莺是知礼节的,矜持的大家闺秀,在崔母的阻挠下,她该是与张生一刀两断。然而她却听从了本心,在对张生有意后,经过一番挣扎,最终还是被病弱张生的炽热的情感俘获,主动送书信,成就好事。这是离经叛道之举,在当时可称为“不守妇道”,也背离了崔夫人的教育,但莺莺还是做了,为了纯洁的感情。作者表达了那个压迫的时代人们心中的属于人的真实合理的欲望,对挣脱封建礼教不合理束缚的渴望,对自然感情的追求的欲望。相国小姐与穷酸书生的感情故事令人感动。王实甫也为这段感情写下了完美的结局。“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就语言来说,我真感叹于王实甫的文才。且不说化用诗句,就是其本身的韵脚便押韵的好。且看:“人间看波,玉容深锁绣帏中,怕有人搬弄。想嫦娥,西没东生谁与共?怨天公,裴航不作游仙梦。这云似我罗帏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所以上围住广寒宫。”波、中、弄、共、公、重、动、宫,呈ong叠韵,读来音韵极强,显得活泼趣味。书中语言有典雅的诗句,也有偏向口语化的用词,实集大成。且不说各种曲牌名,单是书中随手拈来的典故便极具文采。听说《西厢记》最完整的注本的注释有2000处,也是难怪。
第7篇:西厢记读后感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在如此浪漫多情的时节里,张生遇见了崔莺莺,便一见钟情。我始终记得张生对莺莺的第一评价是“解舞腰肢软又软,千般婀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我想,这次相遇,就早已注定他们将拥有一段完美而又残酷的感情故事。
崔莺莺是一个大胆,美丽,善良,温柔的贵族小姐。生为一个相国小姐的她,从小就在妈妈的管教下受到了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理解过很多的封建道德教育。当她与张生恋爱,她从一个乖乖女变成了一个“违背道德”坏女子,就构成了思想与行动上的矛盾,在我看来,崔莺莺能与张生相爱,挺不容易的。但在这样的坏境下,她还能不顾一切地与张生相爱,我想这是十分难得的。这样的女子,放在我们现代来讲,令许多年轻人汗颜啊!许多年轻人曾信誓旦旦,许下海誓山盟,可是最终呢最终在世俗盛名之下,大多可是是当年的风流韵事化作如今的浅斟低唱。想想那“情切切,意绵绵”,想想那“别后相思隔烟水”,想想那高楼碧袖,碧玉红笺,都如过眼云烟,浮华似梦,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是纯洁完美,不含一丝杂质。
当她与张生离别时,她从不像其他的女子期望自我的丈夫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在她的眼里“情”字是第一,名利功禄,是是非非,她统统都能够不管。“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在回复张生的诗里,她将自我不甘寂寞的苦闷心境写得淋漓尽致。她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她对张生的爱恋,但最终没有勇气与张生见面。在“听琴”的时候,她的心被张生琴中那份热切的呼唤深深的感动着,但她那一颗被封建道德教育束缚的心控制着她,尽管她早已泪水涟涟。此时此刻,她心中的感情正与封建教育进行激烈的争吵,最终感情战胜了封建传统思想。
当她收到了张生的情诗时,最终鼓起勇气回了一首《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凝视玉人来。”读到那里,我笑了,我想:崔莺莺是幸运的,因为她找到了属于自我的感情。正如沈从文所说:“我这一生中,行过许多路,走过许多桥,看过许多云,喝过许多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最好的人。”的确,崔莺莺是幸运的。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她写下《明月三五夜》,短短20个字,意味着崔莺莺从此走上了叛逆的道路,去追寻自我的感情。
世上有许多人选择用名利去填满生活,花花世界,游走一场便洋洋自得。而有些人选择去爱自我爱的人,用心去填满生活。我所理解的感情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彼此明白对方的缺点和优点,能包容对方的缺点和优点。爱上对方的人而不是对方拥有的钱财。在这个繁杂荒乱的世界里有个爱你的人,共渡生计之苦,陪着你晃晃悠悠地度过余生,就这样慢慢变老。
第8篇:西厢记读后感
最近读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想写点读后感,却不知从何说起。刚开始粗略地看了一遍,竟把一本名著读成了小黄书,边读边笑,大出意料之外。之后不甘心名著成了小黄书,精读了一遍,又把小黄书读成了名著,写得真美,也感受到元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一开始当做小说看,感觉情节实在是太单薄了,随便一本言情小说都完胜它。之后把它当戏曲剧本来读,感觉这种特定的形式有它本身的道理,情节不是重点,并且到之后觉得情节其实还不错,有很多细致之处。
这本书古代是禁书,以前总觉得肯定是那些封建卫道士迂腐不堪,看不得人家好好的感情故事。但看了一遍之后,我竟然有那么一瞬间站在了封建卫道士那边,觉得禁得有道理。就算放到此刻,书中的主人公也有那么一点三观不正。
张生在普救寺巧遇崔莺莺,立刻被她美貌所吸引,并且这种吸引完全可称之为性吸引。他一想就想到“偷香窃玉”(偷情)那方面去了。可是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啦。但不但如此哦,他本来是要去考试的,此刻一遇上美女,就觉得考试没那么重要了,干脆就不去赶考了。不去赶考也就罢了,他还借口说寺院清净,跟老和尚说借间僧房来温书,赖着不走了。多年不见的结拜兄弟就在附近,多次派人来请他相聚,他也不想去。真的是一心一意。男主人公这么开场,倒是打破了我对戏剧中“才子佳人”中“才子”的印象。这么不贴合主旋律,难怪封建父母们不喜欢。
至于女主人公崔莺莺也不是省油的灯。张生第一次见到崔莺莺,是在游玩佛殿的时候,当时莺莺没发现他。张生在远处呆呆地望着。等到莺莺的侍女红娘发现有人,主婢二人赶紧离开,因为古代大家闺秀不可抛头露面。但在离开时,莺莺回头看了张生一眼,这一眼分量可不小。被人看对于千金小姐来说已经是可耻的事,在非礼勿视的年代,你还回过头来看帅哥,这就含义深刻了。所以张生自作多情认为莺莺对自我有好感。后面事实也证明如此。
大家闺秀深居简出,很难看到的,所以张生必须主动创造机会。他打听得莺莺跟红娘每晚都会在花园里烧香,所以在角落里等,期望能“饱看一番”。莺莺在烧香时,长叹了几声,似有忧愁。张生想莺莺也许是对自我动情了,春心萌动(真的很会想,这小子有点自恋)。于是高吟一首诗来搭讪,看莺莺有何反应。不得不佩服张生很会写情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翻译一下:今晚的月光像流水般柔和,春天里花丛在月光下静静地盛开着。月亮是那么明亮,感觉那么近,可是为什么看不到月中的嫦娥呢?这首诗写得十分清新,并且后两句语义双关,把莺莺比作嫦娥,赞美了莺莺,又表达了自我想一见佳人的渴求,潜台词就是:花好月圆,像嫦娥一样美丽的你何不出来相见呢?写得真是高明,可是也得像莺莺这样的才女才听得出,放在此刻,这首搭讪的情诗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莺莺听后,赞叹好清新的一首诗!然后回应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这首诗比较容易,“兰闺”就是女子的闺房,整天待在闺房里太寂寞了,这么好的春天却无所事事虚度而过。我想刚刚在吟诗的人,应当是可怜我吧!这简直就是正面回应啊!张生一听,开心死了。原先莺莺不仅仅美丽,并且聪明。张生立刻
出来相见,莺莺也想迎过去,可是红娘在旁边,也不敢轻举妄动。红娘见有男人,立刻跟莺莺说有人,拉她回家。这时候的红娘还是个电灯泡。
这一次就是他们第一次直接交流,两人都是一见钟情,而这两首诗几乎都是委婉的表白了。我们要注意的是莺莺这时是有婚约的,已经许配给别人了。见到张生就直接正面迎合,而这个男人只见过一面,这也确实是很有个性。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也能够看到,其实莺莺才是他们感情突破障碍的主导力量。
张生之后又主动创造一次见莺莺的机会,可是是在公开场合,两人没有交流。如果故事没有在外力量来突破,那两人只能是痴男怨女,各自相思成病。于是按一般的套路,坏人出现了,一个乱军的头目要掳莺莺为妻,还威胁如果不能如愿,要杀掉所有人。大家手足无措,这时候张生就能够来英雄救美了。在被逼无奈之下,莺莺与母亲(故事中的老夫人,权威人物)商量说,只要有人能退兵,就嫁给他。老夫人答应(在她看来是缓兵之计)。于是张生出来了,说我有退兵之计。电视剧小说看多了,觉得这种英雄救美的情节应当设计得很精彩,我本来以为这张生真的是智比孔明,一个书生竟能击退五千贼兵。但没想到他所谓的计策就是写信给他附近的结拜兄弟——他兄弟是白马将军——请求他发兵退敌。作者写这个结拜兄弟就是来给张生送助攻的,这张生真的是命好啊!送完助攻,这兄弟就退场了。他的下一次出场也是来送助攻的。书中把张生这计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说什么“胸中百万兵”“灭寇功,举将能”……我都为他不好意思了。
可是好事多磨啊,老夫人反悔了,推辞说莺莺已有婚配,让他们以兄妹相称。这可苦了这对有情人。这时候红娘真正做起红娘来了,她为张生出谋划策,说张生善于琴艺,而莺莺也深谙琴道,不如以琴传情,看莺莺如何回应。于是当晚莺莺花园烧香,张生在隔壁一首《凤求凰》,直诉衷情。这是他们第二次直接交流,上次以诗传情,委婉互表好感,这次以琴声诉衷情,再次确认相思之意。
这次过后,张生病重,半真半假,一方面张生确实得了相思病,另一方面,张生让大家明白自我生病了,是期望有人来看他,再次创造机会。这不,莺莺也捉住机会,派红娘来看望张生。张生写了封信息,后付一首诗,托红娘转交给莺莺,这首诗是:相思恨转添,谩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大意是我思念得你厉害,你也对我动心,既然两情相悦,我们何必管那些外在的名声礼节呢?期望不相负啊!
那里得先交代一下,莺莺这时候对红娘还是有戒心的。因为红娘是老夫人放在莺莺身边的,用来看管莺莺的。所以每次红娘看见有男人就忙拉莺莺回家,这是她工作职责啊!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和诗联韵,还是琴声传情,红娘都是听不懂的,至少表面是不懂。即使派红娘去看望张生,也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张生救了他们一家,张生病重,派人探望,并不违礼法。所以,到目前为止,在红娘面前,莺莺还是个守规矩的大家闺秀。所以这次看到红娘拿来的张生写的信,莺莺还装模作样发脾气,责备红娘为什么拿这种不三不四的东西来,还说你拿我的回信去给张生,我要告诉他我们只是兄妹关系,并没有其他意思。红娘自张生救了他们一家,心里钦佩他,又见张生对莺莺十分深情,受相思之苦,心里可怜他。她也明白小姐有意,这次被这么责骂,心里可不爽了,觉得小姐太任性,折磨张生。
可红娘不明白,这小姐“奸诈”得很那,她那回信里,又是一首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一看,病好九分,原先这是首约会的诗。看张生如何给红娘讲解这首诗:
“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
原先莺莺让张生深更半夜跳墙过去跟她私会,好一个大家闺秀!
可是这与男人私会的罪名可不小,莺莺在没确认红娘是“自我人”前,是不会冒这个险的。于是在那晚张生跳墙过来搂住她时,她变卦了。她愤怒地责备张生,还喊红娘过来,说有贼。最终在红娘的求情之下,她才放过张生。做这么多事,无非就是想确认红娘对他们私会的态度。红娘求放过张生,看来是自我人了。真是女人心,海底针啊!可张生就惨了,本来相思成病,好不容易得到好消息,精神来了,没想到却被泼了一脸冷水。本来还以为妾有情郎有意,此刻是一厢情愿了。这下又病了,病得更重了。
莺莺明白张生病了,写了张药方央求红娘带给张生。红娘一开始可不愿意了:姐姐,不是开玩笑的,上次写了首诗骗他,把他弄个半死不活的,你这次再写什么东西捉弄他,他的命可就没了。莺莺:不会的,这真的是救人的药方。红娘也明白张生的病非莺莺不能救,所以再次做起了牵桥搭线的红娘,把药方带给张生。我们来看看这药方:“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面靠着湖山背阴里窨。这方儿最难寻,一服两服令人恁。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吃了呵,稳情取“使君子”一星儿“参”。哈哈,这哪是药方,分明又是一封传情的信。里面“桂花”“当归”“知母”“红娘”“使君子”“参”都是中药名,经过这样的暗语,莺莺告诉张生:那晚我之所以变卦,是因为怕母亲还没睡熟,也怕红娘去告密。后面还写了一首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次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谋。寄与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雨云来。(上次的事你不要放在心上,这样会摧残自我的身体。我也想不到你救了我的命,我却成了你的灾难。你对我实在是有厚德,我已经顾不得那些礼法了。再次跟你约定,这次是真的。后两句诗是关于性爱的典故,这次莺莺已经不是约会而是“约炮”了)
张生和红娘心知肚明,看完诗后,他们两个的对话挺趣味的。红娘:你这个穷酸秀才,连个枕头被子都没有,她来了怎样跟你睡啊?把她冻坏了怎样办。张生:小生有花银十两,有铺盖借我一下。红娘开玩笑说:我才不借呢!再说了,你们不脱衣服就不怕冷啦……
隔天晚上,约定的时间到了。红娘心里怕小姐又说谎,让张生送了命。上次一弄,已经是大病,这次再变卦,估计是没救了。心里很是担心。没想到莺莺还装模作样说:红娘,收拾卧房,我睡去。红娘:不会吧?!你要睡?让那张生怎样办?莺莺:什么张生啊?红娘:小姐,这人命关天,不是开玩笑的。你这次再反悔,我就去告诉老夫人你偷偷约张生出来。莺莺:可这羞答答的,怎样去嘛!红娘:羞什么羞啊,到了那里你们还不是忘乎所以。赶紧去,老夫人睡了……
来到张生门口,红娘先去敲门,递了被子枕头进去,还交代说你轻点,别吓到她。然后把莺莺推进去……接下来的情节,当然是巫山云雨啦!本来这段应当略过的,羞答答的,你让我怎样写嘛。可是作者实在太厉害了,他用几句话就描述了整个性爱过程,并且很有诗意,看懂了,觉得露骨,看不懂,更觉唯美。所以我不得不选一点介绍一下: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这句是里面比较露骨的一句,柳腰款摆,形容莺莺做爱时的动作,花心指什么,想想就明白了。花心轻拆,人家是处女嘛,破处。露滴:额,淫水……牡丹,红色的,初红。好啦,不说了,还有其他描述,自我看去。说了都不好意思,写得这么美的诗句,居然被我读出这些东西出来。
写到那里真的累了,可是要是再那里结束,不大好意思。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才子佳人间的感情。前面我说过,刚开始是把《西厢记》读成了小黄书,因为确实如此啊,男女主人公一见面就被对方外貌吸引,然后就往偷情方面想,而莺莺更是主动约炮,难怪古代成了禁书,就算放到此刻,见两次面就去开房的也不会被提倡吧。可是当我们还原古人的生活环境时,你会发现,这其实是很自然的事。古代人是没有谈恋爱的概念的,因为根本没有空间。当古代帅哥看上某个美女时,他的反应应当有两个:娶她、上她,而不会出现中间状态,说我要和她谈恋爱,因为社会环境不允许,普通男女间仅有两种状态,一种处于婚姻中,一种处于隔绝中。而中间状态不是谈恋爱,而是偷情私通。同样如此,如果女的看上男的,也有两个反应:嫁他,给他,而不是说想着去牵手看花。所以莺莺和张生两个既然互相认定了,就不必经过谈恋爱这个环节了,社会环境也不允许他们这样做。所以,这本书重点还是在情而不是在性。性在这也只是情的表达方式。
上头只介绍了个故事大概,省略了好多精彩情节,并且《西厢记》的精华是在那些曲词上,如果只是看情节而忽略了这些曲词,那就太可惜了。《西厢记》几乎满篇都是妙文,随处都是佳句。
第9篇:西厢记读后感
“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这是《西厢记》里的一句名诗。
《西厢记》,元代王实甫作。这部作品实际上来源于唐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唐元稹作)。传奇者,浪漫感情故事。
元朝是中国剧本创作的一个高峰时期。除了王实甫外,杰出的剧作家还有关汉卿,其代表作《窦娥冤》经久不衰。《西厢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之一(其余为《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剧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生死恋情历来为人们传颂。
《莺莺传》本是以杯具收尾,但在王实甫手下,张生(字君瑞)和崔莺莺却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张生出身于上层阶级,父亲是礼部尚书,但因病早逝,从此,家道没落。于是,前往投靠其父亲曾援助的同窗杜確,因为他镇守边疆,掌控十万大军。张生想从那里谋个一官半职。崔莺莺出身其实更优越。父亲是相国,但也在她幼时早逝。一家人只好举家迁移至浦东(今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张生爱游山玩水,所以有一日特地去浦东普救寺游玩。因为有缘,所以那天,崔莺莺及侍女红娘也碰巧去该寺上香(普救寺是崔相国生前主持捐建的),两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迫于封建礼教,张生以读书为名,寄居于普救寺的西厢,希冀每一天多望崔莺莺一眼。之后,当地的地头蛇孙飞虎得知崔莺莺貌若天仙后,欲用其五万大军趁崔家上香的机会去普救寺“抢劫”。无奈,崔夫人提出解围者嫁其女的说法。值此危难之际,张生接下这一“光荣的任务”。他派一和尚送信给杜確,最终在他的帮忙下,压退了孙飞虎。可是,“却道妇人心易变”,崔夫人瞧不起张生,嫌弃他无名无财,便生出返悔之心,因为有损名门。可是,在感情面前,谁又阻止得了丘比特的情箭呢“崔莺莺夜听琴”,两人在红娘的帮忙下成就“好事”。莺莺的坚定,普救寺方丈的劝说,大
将军杜確的无形“胁迫”,都迫使崔夫人最终做出了让步。她以“金榜题名”来回复张生。苍天有情,张生果真中了状元。一切本已入彀中,谁又想半路杀出个“郑常发”。崔家与郑家定下过娃娃亲。此刻,他想与崔莺莺完婚。得知事情真相后,他诽谤张生,说他已经在外娶婚。崔家误信为真,便想让崔郑二人完婚。千钧一发之际,张生赶了回来。真相揭晓,郑常发自杀。张生与崔莺莺喜结连理。
《西厢记》表达了当时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意识中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完美感情梦想的憧憬和追求。时至今日,这一古老的感情传奇仍被人们传颂,因为,它折服过许多青年男女的心。
合上书本,潸然泪欲下。想人生最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犹自跋涉!崔张二人可是深有体会。张生上京赶考,崔莺莺茶不思饭不想;而张生也有过“草桥一梦”。心灵相通,情何以再言只想说一句:真爱永恒。“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倘若现实的话,崔张二人将实现这一古老而虚幻的感情传奇。
回想,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文学”已没有以前那么兴盛、繁荣,正逐步走向平庸,异常是那些真正具有意义、价值的文学作品已屈指可数。那就多从古代汲取营养吧,本人拙见,《西厢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10篇:西厢记读后感
近日,在老大的推荐下,读了元代王实甫所著的古典戏剧《西厢记》。之前没有完整地读过,只明白大概的故事情节,中学时也学过《长亭送别》这一章节。如今细细品读之后,被张生和崔莺莺那种超越时代的敢爱敢恨,勇敢追求感情的精神深深折服。剧中,张生和崔莺莺从相遇到相知到私定终身再到终成眷属,两人所见次数并不多,能够说每一次见面都是电光石火般地心灵碰撞,是灵魂与灵魂之间深层次的对话,每一次见面都折射出了如彩虹般绚烂,华丽,艳美的光芒!
第一次见面,是张生前去欣赏普救寺美景,无意中遇见了容貌俏丽的崔莺莺。纳兰性德有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张生的这惊鸿一瞥,使得他不由惊叹“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正如王菲在传奇中所唱: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这就是一见钟情的魅力!于是,张生满心欢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就恳求方丈借宿普救寺,住进了西厢房。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是偶然,那么他们的第二次见面就是张生刻意为之。张生打探到了莺莺会在后花园里烧香,于是偷偷观看。“情人眼里出西施”,第二次见到莺莺,张生只觉“比我那初见时庞儿越整”,“看他容分一捻,体露半襟,蝉香袖以无言,垂罗裙而不语。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庙朱扉;如玉殿嫦娥,微现蟾宫素影。”此时的莺莺在张生眼中无疑是完美的,甚至近乎神圣!张生既为表露自我也有试探莺莺之意,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莺莺听罢立刻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一唱一和之间,高山流水,琴瑟相合,两人顿生惺惺相惜之情。莺莺转身回顾,张生笑脸相迎。此刻,月朦胧,花无影,唯有甜蜜与芬芳在四周升腾,弥漫。感情的小火苗已熊熊燃烧,大有燎原之势。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相遇。冥冥之中,缘分早已天定。张生对莺莺爱的炽烈,恰逢崔老夫人许下退敌者可与莺莺共结连理的承诺。张生顿时热血沸腾,休书与好友杜将军,退了孙飞虎之贼寇。崔老夫人摆下谢功宴,红娘去请张生。“请字不曾出声,去字连忙答应”,好一副急切之态。再听莺莺之语:若请张生,扶病也索走一遭。痴情小女子的可爱之情呼之欲出。两人饱尝相思之苦,“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两人窃以为能够终成眷属。不成想,好事多磨。崔老夫人以莺莺已许配给郑恒为由,让张生和莺莺结为兄妹。本来以为天涯咫尺,一瞬间却咫尺天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两个明明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齐。是夜,张生经过琴声向莺莺表白自我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吐露了自我的爱慕之情。正是“他那里思不穷,我那里意已通。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两人情感压抑到了极致,一触即发。
“云中谁寄锦书来”,红娘送来了莺莺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之约。张生欣喜赴约,莺莺反怪张生下流,生气离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过方知情重,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借探病为由,到张生房中与之幽会。长时间压抑的情感之火在一瞬间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情之所至,万物无光。张生与莺莺在第三次正式见面时,最终勇敢地走到了一齐,实现了灵与肉完美地结合。一时间,满屋春色;一时间,流光飞扬。
之后的长亭送别,直至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皆由这前三顾而起。真可谓是:一见倾心,二顾愁,三次相见定终身。金圣叹曰:恸哭古人,留赠后人!
第11篇:西厢记读后感
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杂剧《西厢记》至到现地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杂剧之一。
《西厢记》重点刻划了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形象,围绕“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了对封建礼节的不满。
近日,又重读《西厢记》,发现里面有三个问题应会值得重视一下。
首先,是关于戏剧透露出来的对“佛门“的看法。全剧发生的地点是围绕在普救寺及其周围。张生与莺莺正是在普救寺相遇并相爱的。普救寺是个寺院,是个佛门境地,佛讲究清心寡欲,而作者却把这个感情故事发生地点设在普救寺,这实在是大有意味。另外,这个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众生,帮忙人生摆脱苦海。可是,当孙飞虎围寺扮亲时,不知是谁在救谁。为何在王实甫笔下,僧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据考证,元代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的斗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特权,所以,僧俗成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王实甫经过这些来讽刺当时的“佛门”,也间接嘲笑当时的统治者,由此可见,王实甫的笔力,在讲述浪漫动人的感情故事,还不断嘲讽当时的政治。
第二,有关于老夫人的形象。许多评论者都认为老夫人是个反面人物,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尔反尔,是张崔感情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都是从反封建礼教来讲的。那有没有谁真正试着为老夫人想一想我认为,老夫人是十分疼爱自我的孤女的,她是一个十分具有母爱的人。一开头,老夫人就道出自我丈夫先亡,又只剩下这么一个女儿,她肯定是把自我所有的爱倾注在莺莺身上。来到寺中,怕莺莺闷,异常叫红娘陪小姐去殿上走走,散散心,十分关心女儿。在对待张生的态度的问题,也是建立在自我对女儿莺莺爱的基础上。莺莺本是相国千金,从小就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虽说张生的父亲以前做过官,但50多岁就早逝了,家里积蓄肯定不多了。莺莺嫁过去后能象之前在家里过得一样吗老夫人肯定会从客观物质方面为莺莺着想。逼张生上京也是为莺莺着想。在当时,张生作为一名读书人,却不上京赶考,在当时能够说是“不务正业”的人。试想想,哪一位母亲愿意把自我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呢归根到底,老夫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莺莺,如果不是因为爱她,她何必这么操心呢可能读者会觉得奇怪,老夫人最终不是赖婚吗,她把莺莺嫁给自我的侄子郑恒,这难道也是爱女儿的表现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
老夫人。郑恒为了娶莺莺,谎称张生娶尚书之女,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还声称自我是目击见证人。老夫人一方面是气张生,一方面也没想到自我的侄子会吭她。所以,这件事也不能算在老夫人的身子了。
第三,是关于这部戏剧的喜剧因素问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杂剧是喜剧,因为最终是大团圆结局。可是这部喜剧又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喜剧。通常喜剧除了大团圆结局外,善的得到好报,恶的受到惩罚,善的战胜恶的。《西厢记》中的冲突主要是张崔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老夫人是恶的一面。故事到最终,张崔向老夫人妥协,张生上京赶考,高中后回来娶莺莺,而老夫人也没有受到惩罚,她的愿意“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反而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在这部戏剧中,是善恶两方都得到满足,不一样于一般喜剧的结尾。
第12篇:西厢记读后感
看完戏剧《西厢记》后,颇具震撼与欣赏,因为之前只是在听教师讲这部极具价值的杂剧,就饶有兴趣,尤其想进一步深入了解它,于此对其剧情有了大概认识。
整个戏曲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波澜,却表现得极丰富、生动,王实甫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使女主角莺莺的性格显得十分突出,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含羞与矜持,充满了女性的另一种美。
在整场戏剧中,分为4个高潮,一线贯串是指整部作品自始至终都是以崔、张二人的感情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二类矛盾是指以崔、张、红为代表的提高力量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之间的根本性矛盾,以及崔、张、红之间的误会性矛盾。这两类矛盾构成了两种不一样的戏曲冲突,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而使剧情生动曲折。三个人物是指处于全剧结构中心的崔、张、红三个主要人物。整部戏就是以这三个人物为中心,经过情节发展来展示性格,又经过性格来展开冲突。《西厢记》全剧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六次高潮,即“寺警”、“赖婚”、“闹简”、“赖简”、“拷红”和“争婚”。全剧既有统一的线索,又有六大转折,因而使剧情波澜曲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戏剧中刻画的四个人物中,张生,一方面执着追求感情,一方应对莺莺的心思捉摸不定。莺莺,她既要
克服封建礼教长期对他的影响,更要躲开老夫人的耳目,又不得不表现小姐的尊严与矜持,所以充满了顾及与尴尬,这种种的客观因素困扰着她。而在其过程中,各个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征尤其生动。
第13篇:西厢记读后感
还记得以前。不管是在语文课上,还是在历史课(文学史)上,都曾看见过、听过教师讲关于《西厢记》的文章或简介,所以,说实话,心里对《西厢记》还是存在一点好奇的,所以有种想看的冲动,可是,怎奈种种原因,这一想法被搁置了,可是,到了大学,古文教师正好说让我们每人都看《西厢记》,还真是那什么啊呵呵……
话说,提起元稹的《莺莺传》可能许多朋友并不熟悉,可一提起《西厢记》,恐怕没有几个不明白的。其实《西厢记》就是根据《莺莺传》改编而成的。只可是《西厢记》是歌颂自由恋爱的喜剧,而《莺莺传》则是一出始乱终弃的感情杯具。如果说《西厢记》是根据人们完美愿望而写成的一篇成人童话,那么《莺莺传》则是描述社会现实的报告文学。
看《西厢记》的原始冲动还是因为被书中的感情故事所吸引、所感动,我明白,原本《莺莺传》是以崔莺莺最终被张生无情的抛弃作为结局。说心里话,我是不喜欢读杯具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都期望每个感情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的认识到这只可是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罢了。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另人悲伤的故事,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并且我觉得《莺莺传》比《西厢记》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结局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说起《西厢记》来,我最喜欢的不是那缠绵悱恻的男女主角,也不是那个比较古板的老夫人,而是那个娇俏的小丫鬟,红娘。
首先,在我看来,红娘是一个充满反叛精神的人,虽然她只是一个小小的丫鬟,可是她的反叛精神却表现得很明白。崔莺莺、张生的自由婚姻,在充斥着封建礼教的社会背景下,是大逆不道的,但红娘作为一位老夫人派来“看守”小姐的丫头,不仅仅不揭开这层秘密,或置若罔闻,反而推波助澜,是这场婚姻得以美满结局的主要的牵线搭桥之人。在封建卫道士的眼中,红娘的形象是反面的、不光彩的,但在“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宗旨下,红娘却是完美的化身,是美满婚姻的代言人。在这场叛逆的婚姻中,红娘不畏被老夫人责打的危险,几次三番周转于崔张之间,为他们安排月下听琴,并有晓夜奔走,传书递简等一系列行动,反映了她对这场恋情的支持,以行动表现了红娘的反叛精神。在今日的我们看来,红娘的行为更是深得人心的。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还能这样,不得不说,它有让人佩服的资本!
其次,她是正义的象征。老夫人是封建礼教的化身,终日将女儿紧闭闺房中,不得见生人,在婚姻上是极力主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这个封建的顽石,却遭到了奴仆红娘当面的顶撞,不留一丝情面。在“拷红”一折中,红娘以理驳之:“信者,人之根本……”短短一段话,说得老夫人无言以对,充分反映了红娘的能言善辩、通晓大义、机智过人、富正义感。
另外,她是智慧的。在最终一本中,红娘痛骂郑桓,语言锋利,咄咄逼人。当郑桓夸耀自我富有而能干、骂张生“穷酸饿醋”时,红娘说到:“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你值一分,他值百十分,荧火焉能比月轮?”当郑桓抬出“我祖代是相国之门”的金字招牌来压人时,红娘义正词严,剔肤见骨地指出:“你道是官人则合做官人,信口喷,不本分。你道是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她勇敢地与这个仗势欺人的花花公子斗争,维护了崔、张的感情,读来令人为之一振。红娘突破了等级名分的界线,在主子面前,对崔、张的感情和婚姻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同情,同时也体现了她的价值观和善恶确定力。
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机灵的小丫鬟,喜欢她的活泼,喜欢她的机智聪慧,喜欢她的冷静,喜欢她的善解人意……
真不明白,这算不算是抢镜头啊!哈哈哈……
第14篇:西厢记读后感
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杂剧《西厢记》至到现地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杂剧之一。
《西厢记》重点刻划了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形象,围绕“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了对封建礼节的不满。
近日,又重读《西厢记》,发现里面有三个问题应会值得重视一下。
首先,是关于戏剧透露出来的对“佛门“的看法。全剧发生的地点是围绕在普救寺及其周围。张生与莺莺正是在普救寺相遇并相爱的。普救寺是个寺院,是个佛门境地,佛讲究清心寡欲,而作者却把这个感情故事发生地点设在普救寺,这实在是大有意味。另外,这个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众生,帮忙人生摆脱苦海。可是,当孙飞虎围寺扮亲时,不知是谁在救谁。为何在王实甫笔下,僧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据考证,元代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的斗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特权,所以,僧俗成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王实甫经过这些来讽刺当时的“佛门”,也间接嘲笑当时的统治者,由此可见,王实甫的笔力,在讲述浪漫动人的感情故事,还不断嘲讽当时的政治。
第二,有关于老夫人的形象。许多评论者都认为老夫人是个反面人物,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尔反尔,是张崔感情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都是从反封建礼教来讲的。那有没有谁真正试着为老夫人想一想我认为,老夫人是十分疼爱自我的孤女的,她是一个十分具有母爱的人。一开头,老夫人就道出自我丈夫先亡,又只剩下这么一个女儿,她肯定是把自我所有的爱倾注在莺莺身上。来到寺中,怕莺莺闷,异常叫红娘陪小姐去殿上走走,散散心,十分关心女儿。在对待张生的态度的问题,也是建立在自我对女儿莺莺爱的基础上。莺莺本是相国千金,从小就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虽说张生的父亲以前做过官,但50多岁就早逝了,家里积蓄肯定不多了。莺莺嫁过去后能象之前在家里过得一样吗老夫人肯定会从客观物质方面为莺莺着想。逼张生上京也是为莺莺着想。在当时,张生作为一名读书人,却不上京赶考,在当时能够说是“不务正业”的人。试想想,哪一位母亲愿意把自我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呢归根到底,老夫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莺莺,如果不是因为爱她,她何必这么操心呢可能读者会觉得奇怪,老夫人最终不是赖婚吗,她把莺莺嫁给自我的侄子郑恒,这难道也是爱女儿的表现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
老夫人。郑恒为了娶莺莺,谎称张生娶尚书之女,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还声称自我是目击见证人。老夫人一方面是气张生,一方面也没想到自我的侄子会吭她。所以,这件事也不能算在老夫人的身子了。
第三,是关于这部戏剧的喜剧因素问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杂剧是喜剧,因为最终是大团圆结局。可是这部喜剧又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喜剧。通常喜剧除了大团圆结局外,善的得到好报,恶的受到惩罚,善的战胜恶的。《西厢记》中的冲突主要是张崔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老夫人是恶的一面。故事到最终,张崔向老夫人妥协,张生上京赶考,高中后回来娶莺莺,而老夫人也没有受到惩罚,她的愿意“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反而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在这部戏剧中,是善恶两方都得到满足,不一样于一般喜剧的结尾。
第15篇:西厢记读后感
在《西厢记》这本杂剧里,王实甫的功绩绝不止是将讲唱文学改变成了代言体的戏剧,使崔莺莺与张生的感情故事在崭新的艺术形式里获得了新的生存基地。王实甫充满创新精神地使崔张故事各方面都趋于完美,贴合大众的审美观点,从而具有了从《莺莺传》到《董西厢》、一系列歌咏崔张故事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生命力。
“永老无离别,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是《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不仅仅张君瑞与崔莺莺应当成为夫妇,也不限于《董西厢》里所说的“从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而是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毫无例外地应当成为眷属。莺莺与张生从佛殿初遇时起,就开始了感情的交流,经过月夜联吟、斋堂互视,就更加深了这种感情,由最初的互有好感,发展到倾心爱悦。张生对莺莺从一开始就爱慕的神魂颠倒,用他自我的话说就是:“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而莺莺说:“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从一开始的一见倾心,到了普救兵乱、白马解围时,这种感情就已经发展到难解难分的程度,莺莺在白马解围后满以为婚事将成,不禁吐露真情:“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可如果不能成合,岂不就明明白白地成了:“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难较可”吗?然而,老夫人当下就反对二人的感情:“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并提出要张生进京赶考,如果他不去或者落第就甭想得到莺莺。封建家长制鄙弃的是感情,可男女主人公所重的是感情,剧作家所肯定的、支持的也是感情。
那么感情是抽象的吗?当然不是。感情作为男女之间互相爱慕、互相吸引的感情,从来都是具体的资料。张生眼里的莺莺是:“比着那月殿里嫦娥也恁般撑”,“佳人才思,俺莺莺世间无二”,“那语句轻,音律轻,小名儿不枉了唤莺莺”。而莺莺说张生:“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和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他们俩敢于追求幸福完美的生活,敢于逾越封建礼教的清规戒律,如此惺惺相惜,也是感情的思想基础。感情是完美的,既然有情人应当终成眷属,那么当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的时候,当这种感情收到阻挠的时候,对男女双方来说都是不幸。这种痛苦是如此缠绵,难以排遣,甚至能够为之而生,因之而死。当老夫人赖婚的时候,张生眼看姻缘无望,竟一病不起,在这个视感情为妖物的年代,这种情景是可耻的。莺莺虽不像张生表现的那么严重,但渴望感情的青春之愁与百花凋零的暮春之愁,交织在一齐向她袭来,只消“针线无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懒去添,春恨压眉尖······”。
美丽的感情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合法的,要想得到它,就要男女经过自我的努力,进行坚韧执着的抗争,而不能坐待封建家长的“恩赐”。张生和崔莺莺不仅仅要同以老夫人为代表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并且要同自身所受的封建教养和封建习性进行斗争,仅有冲破重重的束缚他们的封建罗网,才能自由的享受感情的甜蜜。莺莺和张生是这样做了的。佛殿初遇,目惹心招,是他们的第一次反叛行为;墙角联吟,以诗传情,是他们的第二次反叛行动;斋堂互视是以目送情,月夜听琴是以声传情,诗简往来则是情不可遏,在孕育着更大的反抗、叛逆行动。果然,他们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幽会偷欢,把这种反抗行动推上了顶峰——他们最终摆脱了封建罗网的束缚和支配,要在婚姻这个具体问题上,按照自我的意愿,自我支配自我了。结局当然是动人心魄的感情战胜了无理可言的礼教,张生取第之后跟莺莺永远地在一齐。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世间任何一种感情都要对感情颔首低眉,顶礼膜拜。但得一个并头莲,你情我愿;且留君瑞在闺边,影儿般不离身。此谓莺莺之声,愿天下所有莺莺者,能够与君盟。
第16篇:西厢记读后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
一个是闭月羞花貌,一个是恭俭温良相。为何要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明明是郎有情来妾有意,为何,总有隔天的银河,不做美的蓝桥水呢?
那一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唱出来容易,做出来又会怎样呢?长亭外,古道边,情绵绵,意切切。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那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息。
你我不再受那相思苦,只愿真爱无绝期。是月下暗表情意的古琴音,更是那隔墙对吟的动情意:月色溶溶液,花音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我不惧世俗之言,不喜那蝇头微利,只盼心中的意中人,别把我的真心丢弃在那荒野中…我岂无意,怎奈久居深闺的莺儿振不开那腾云的翅膀…也许该去歆羡那空中的比翼鸟,水里的双鸳鸯。爱自可相爱,莫问,有谁可阻挡。
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不要负了这番真情意,待到相逢话别离。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进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留不住的黄昏,赶不去的思念。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相思,抵过往日…暖融融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化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哀柳长堤。
不是天公不做美,美总是要人去勇敢追逐,不管眼前是什么在阻挡,也要坚信你爱的人还在等待着你。因为有你,所以我坚持,为爱坚持,只是愿天下有情的终成了眷属,就是是非纷扰也无法拆散的鸳鸯,永沐爱的湖中…
第17篇: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说的是“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一个又俗又滥的故事:张生与崔莺莺一见钟情,而崔母出于家族利益和封建礼法的研究百般阻挠,最终,在红娘的帮忙下,经过一系列斗争,崔张终成眷属。作品表达了男女青年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愿望,显示出一种所谓反封建的主题。
《西厢记》写出了张生的钟情之美、莺莺的深情之美、红娘的热情之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活着不只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而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精神的美在于率性纵情,而任何破坏这种美的势力必然是丑恶的。《西厢记》写出了这种美与丑的较量,写出了人性的被束缚和被压抑,更写出了人性最终冲破束缚如惊雷如春笋自由伸张的勃勃生机。
我们来看看《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场。
“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的崔莺莺内心十分痛苦,历经苦心刚刚获得的感情又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这是一种什么“恨”呢?在莺莺看来,有情人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举案齐眉,卿卿我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总之,“但得一个并蒂莲”,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她反复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即便回来”,休要说什么“金榜无名誓不归”!这是对感情和幸福的热烈渴望和执著追求,这种追求突破了封建陈腐观念和传统道德的束缚,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信条的颠覆,表现出一种叛逆精神。
崔莺莺还有一层忧虑:张生一旦高中,会不会另攀高枝?“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所以郑重嘱咐张生:“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莺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在那个时代,富易交,贵易妻不可是常事,甚至“始乱终弃”的流氓行为还被认为是“善补过”。在莺莺看来,自我对张生的深情不应当被辜负和背弃,而要得到对等的回报,这实际上是一种捍卫人格尊严和要求平等的思想,这也是对传统的不满和抗争,代表了当时广大妇女的心声。
王实甫笔下的张生和崔莺莺冲破封建礼法的束缚,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鄙弃名教纲常和利禄功名,听从自我内心的召唤,纵任性情自由奔放,勇敢地爱起来了。他们从佛殿相遇、一见钟情,到月下吟诗、互通款曲,发展到传书递简、跳墙赴约,直至西厢幽会、两情缱绻,最终长亭送别、海誓山盟,这一系列情真意切、大胆热烈的行为,不知使多少卫道士咬牙切齿、胆战心惊,也不知使多少在封建婚姻制度压迫下的青年男女为之击节,为之陶醉,为之神魂飞越。即使在今日,《西厢记》仍然让人心领神会、激动不已,让人认识到人性的完美和自由的可贵,认识到束缚心灵、摧残人性的势力是多么的可鄙和可憎,认识到幸福能够,应当和必须去争取——丢弃各种陈腐的观念,摆脱各种心灵的枷锁,为人性的解放和生命的尊严而斗争!
第18篇:西厢记读后感
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直到之后的王实甫《西厢记》,最大的改变应当是故事结局的变化,那就是故事里面的男主角从一开始的“薄情年少如飞絮”,被世人唾弃变为之后的张生在考取状元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里面的诗词异常的精彩,每次看它的时候都能想起《红楼梦》里面的镜头,贾宝玉和林黛玉一齐看这本书。以前看的那个是金圣叹点评的本子,看过去发现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金圣叹评《西厢记》为第六大才子书,我觉得这个评价也没什么不好。古人为了追求真挚的感情尚且不顾那些世俗的看法,仅有彼此相互深爱对方就好,所以我们更应当为了真爱去努力。
关于这本书里面的诗词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期望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再看看吧。
第19篇: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感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研究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如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更是十分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完美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剧情上关目的布置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并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感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美丽的感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并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一样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经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供给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包含同情的嘲笑。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感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贴合于浪漫的感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西厢记》中,催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感情,并且一向对张生抱有好感。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感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可是,她最终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感情的主动追求。
红娘在《西厢记》中成为全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角。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感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所以而充满自信。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梦想化的成分,却又有必须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研究的。
我觉得,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梦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和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此刻,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能够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第20篇:西厢记读后感
因为饱读诗书,我们才看到有今日如《西厢记》一般的美文,因为功名难就,贤人们踌躇满志,才有了今日我们所见的这许多的史诗。就如书中的儒生一样,虽是饱读了诗书,却不图功名利禄,只想逍遥乐世,奈何放浪间,遇见美人,为得人心,寄情西厢,以读书为名,最终终为美人远赴求名,只为这状元身份能配得上相国之婿之称,好为写族谱的时候不至太寒碜。古人有古人的无奈,岂是此刻的我们能轻易了解到的。
不止是作者流畅的文笔,书中出现的更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冲破思想与时代的束缚所表现出的勇敢。相国之女莺莺虽对书生有倾慕之心,但传统的礼教却让她望而却步,即便是再有了口头的婚约之后,依旧碍于父母之命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心早已有了归属,又见书生害得相思病,百般不是滋味,在经过了漫长而纠结的内心挣扎后,莺莺最终冲出礼教、父母之命的束缚,投得心上人的怀抱,慰藉相思。幸而文章的结尾是大团圆的结局,为这对在夹缝中生长起来的感情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时代就那样毫无情面的横亘在那里,要么随波逐流,被时代左右,要么打破它,然后得到自我想要的。西厢房门,月满西楼,料得肠断处,唯有相思泪。
本文标题:西厢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