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位置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4-09 09:15:17

安静的位置读后感(一)

周国平先生的《安静的位置》是在写自己在社会,在人生的定位,他不喜欢热闹、喧哗,而喜欢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安静的位置,一个可以让自己读书写作的安静而自由的天地。这是我们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吗

大部分人喜欢热闹,喜欢喧哗,喜欢让自己成为一种公众人物,更喜欢别人围绕着自己,使自己扎扎实实地成为主角;而这点恰恰是周先生所反对的。我以为他说的有道理:“这就好像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生活本身是丰富多采的,人生的选择是千奇百怪,只要你自己觉得满意就行,而我从周国平的文字里读出一个超然于世的人的宁静的情怀,淡然的心境,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其实,平时我心里是想着安静,但是看到别人的热闹,总是一点禁不住撩拨,总是期望换一种生活的方式来调整自己。事实上,在热闹的时候,人往往根本不知自己在做些什么,只是跟着别人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在那种情况下,很难完全保持,甚至有时因为情况的需要,可以完全改变自己,甚至扭曲自己。这是每次自己安静下来认真而沉着地思考的时候,重新审视自己获得的体会与感受。

人想跟自己对话,绝对不是在喧嚣的都市;更不是花天酒地的场所,当然更不是什么花前月下;事实上是在一个安静的场所:书房、山上的一个角落、海边的沙滩----在这样的场所里,自己安静让自己的思想自由地流动,自己一个自我与另一个自我进行充分而自然的对话,这个时候的人,他的头脑是否清醒,他的思想是否深刻,他的理性是否明确,这是显然的。

所以,当我再次阅读周国平的这篇文章,我不由的想起自己该与自己安静地对话,寻找一个安静的天地,自由而快活地找回自己。

安静的位置读后感(二)

《安静》这本书没有读完,其原因是后面内容不合我胃口。所以在此,选部分文章谈谈感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但是,负责并不能依靠别人,尤其是对自己人生!不过我想在明白对人生负责之前,应该先弄清楚什么是责任。正如哥德所说:责任就是要求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其中爱字是关键!《成功的正谛》对于人来说成功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神上的丰富,二类是物质、地位上的成功。作者所说成功的真谛大概意思就是物质上的成功并不重要,精神上的丰富才算是真的成功。不过我并不赞成。《安静的位置》此文有这样一段话:“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一小部分,热闹的世界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如此,我便想到现代社会的人们整日处于奔忙中,一片热闹的景象。人们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已经变得不在安静。人们的思想就像一叶扁舟,随时等待这被海浪吞噬。以前听过别人说这样一句话:“现在我的个人时间大概就只有在蹲厕的那个时间段才能抽支烟思考思考”。那么,现在呢可能就连你蹲厕的那个时间段都被你手机的手机占据了(我也不例外)。《最后的滋味是无奈》这篇文章读完时让我觉得感慨最深的是:“隔墙而居的人,每天都看着同样的窗景,曾经都过同一只猫,却永远是陌生人,这情形平常又荒谬。”文中说几米常涉及到的无奈有三中,便是流逝、错过和迷途……我也觉得无奈,所以写不出什么感慨,提笔就是无奈!《可能性的魅力》人生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单选是什么就是什么,它也不像高速公路那样让司机容易觉得疲倦,它更像是一条崎岖的山路,沿途风景变换无穷,说不定等你爬到山峰你还有可能触碰云朵呢!《爱使人富有》如果有个人问你,你富有吗那你可能会说,不不,我不富有。当然你也有可能会很激动的说,congratulations!你问对人了!我很富有,我有大把大把的爱等着我去赠人呢!爱,要分享,分享给天空、大地、白云……分享给朋友、家人、爱人……分享给小猫、小狗、鱼……这样爱才会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当然,爱要经得起挫折,这样下来你的爱才会温厚!《智慧和信仰》这篇文章让我想再给《最后的滋味是无奈》添上一句话:当一个人认识到人的限制缺陷是不完美的,困境是永恒的,他已经在用某种绝对完美之境做参照了——这句话引自《智慧和信仰》用这句话对无奈做解释再适合不过了。存即是合理,既然合理为什么又不平常对待呢再用《可能性的魅力》来解决掉一些无奈,那么这个循环算不算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循环呢?

此读书笔记记于此!

安静的位置读后感(三)

这本书不仅仅阐述周国平自己哲学理论,还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就如他自己所说的人生主张那样“简朴的生活,精神的自由,闲暇的空间。”他的精神自由广阔,超越时间、地域、文化的限制,真正达到了人生自由,思想解放的境界。他在‘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一篇文章中说道“我并不主张对苏格拉底的哲学过高评价。他把哲学的注意力转向人生,诚然是一大功绩,但他进而把人生问题归结为道德伦理,视野又未免狭窄了”周

国平他并不是一味接受,全盘吸收前辈的理论,而是兼容并蓄,进而不断加以自己的想法,从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式,角度等提出自我见解的理论思想。他在赞同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同时又提出“我们应该以更加广阔的眼光去省察人生。”的确如此,人生只有经过省察才会有价值,但仅仅只是省察,又未免有失偏颇。因此,确定人生价值更应该从更广泛的方面来评价。如:自我评价,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对社会的影响等等。只是局限于一点而言,无论怎样评判,难免造成对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误区。所以,要向周国平所说“应该以更广阔的眼光省察人生。”

他讲幸福,让我明白了幸福或许只是人自身的感受,所谓“幸福只是灵魂的事”也就是这个道理,也许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我感受。但现实往往是这样的;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十分幸福,而腰缠万贯富翁总是不幸福的。其实,幸福问题也不算是一个问题。但由于人们往往想要而不可得,于是也就成为了一个问题。何不放宽心,放轻松,随意一些,那么幸福或许可以唾手可得。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常乐“的人即使达不到幸福的境界,却也乐得每日高兴、快乐。就像光脚不怕穿鞋的,因为无所顾忌,不去计较,也就没了那么多的顾虑,那么离幸福也就不远了。人往往是得到了不懂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后悔。但总是屡教不改,想要抓住幸福的尾巴,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经意松开了手。也许是人的天性,得不到才是最好的,追忆逝去

的才会有幸福的感觉吧。然而,无论幸与不幸,()自己经历过、感受过、懂得。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不是吗爱自己,不论幸与不幸,悲伤或快乐。

他在读书上倡导有自己的见解,不一味的接受他人的思想主张,不死读书,读死书。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都拥有自己的创造力,他的思想也是自我见地的。不要全部接受别人所言所说,成为一个机器。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类似“吾心即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学,即主观唯心主义。这不无道理,人是创造的主体,即使有时需要借鉴或吸收前人着作思想精髓,但也绝不能全盘接受。无论对错,前人有自我的看法,自己可以赞同亦可不接受。书籍也只是一种媒介,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因此,高尔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读好书、会读书,才是让书籍成为人类真正进步阶梯的正确方法。“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社会形态,认识方法,运行轨迹等等。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特,整个人类才会丰富多彩,绚丽万般。

《安静的位置》这本书使我学会如何在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懂得如何在这个位置上过好自己的生活,怎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让我获益匪浅。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