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于失去读后感(一)
喜欢“流动”这个词语,有种生命在萌动的感觉,有种色彩在蔓延的感觉,甚至有种森森然却无可奈何的感觉。时间是流动的,爱情是流动的,人事是流动的,一切都是流动的。
在流动的过程中,得失早已注定 。“ 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 ,失去反而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如此看来,一个只求得到不愿意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有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我们要渐渐熟悉并习惯失去。
想握雪花而不得,冬的精灵其实在昭示所有的人。让它绽放降落在你心中就好,何必非要紧握它不放,以至于眼睁睁地看着它在你手中融化。我想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却常常很难做到。
我们要习惯于失去亲人。人终会有生老病死,我们要心境平和的面对自然规律,虽然心会失落。但该祝福他们:他们改造这个世界并给我们爱。于是我们知道如何在世为人,如何让自己更具责任感!所以,请习惯吧!
我们要习惯于失去关爱。失去了关爱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已经从别人的关爱中学会如何去爱这个世界和身边的人。于是我们变得更感性!所以,请习惯吧!
我们要习惯于失去情感。情感的世界里没有对错,爱不会无缘无故,恨也不会是毫无道理。毕竟太阳不是为你而升,风不是为你而来,有多少无奈遗憾就有多少幸福快乐;珍惜眼前的人,忘记过去的事,世间无论任何事在你心里留下的影子,你可以决定它是个伤口或是段不值一提的往事,一切笑笑随风而去吧。失去,可以让女人对待情感时更理性,也可以磨砺男人唯一的脆弱。于是,女人变得更知性了,男人的胸膛也更宽厚了。所以,请习惯吧!
我们要习惯于失去快乐。人是感情动物,所以快乐没有永恒!我们可以让心灵更情绪化一些,可以让自己不再那么刻意的活着。这样,我们学会了对美好事物的感动,对逝去事物的感伤……人生就多了酸甜苦辣,人生的味道也就更丰富了!所以,请习惯吧!
我们要习惯于失去物质。物质为我们更好的活着提供了保障,可那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曾经我们为了活得更好一味的追求物质,甘心受它的驾驭,因此忽略了心灵也需要阳光的照射,也需要精神的滋润。物质,已让我们变得麻木。所以,请习惯吧!
总之,我们要习惯于失去拥有!“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情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 。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拥有,满足了我们的欲望。在守护和享受拥有的过程中,我们变得排他了,疑惑了,甚至变得狭隘自私了。从此 ,我们在心里给自己压上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没法呼吸新的空气。习惯于失去拥有,就如同解开枷锁 ,还会有一片更蓝的天空等待我们抬
头。所以,也请习惯吧!
失去,其实我们可以留出空间,来获取或接受更多更美好的事物。上帝是公平的,我们失去的,他都会通过其它的途径或方式来给我们补足,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心间留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所以,朋友,请习惯于失去吧!获取不一定都是幸福,失去不一定都是祸。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习惯于失去,也就学会了一种豁达和包容的胸怀;学会习惯于失去,也就拥有了一份平静和坦然的心情。
习惯于失去读后感(二)
初看《习惯于失去》一文,相信读者无不为世俗的患得患失而自愧,为哲人“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超脱精神所钦佩,笔者也不例外。文中写作者丢了辆新自行车而有感于发,认为得到与失去,也不过是人生中的过眼云烟而无需上心。然而细细品味之余,笔者觉得作者的观点似乎有点消极了。丢了辆自行车,我想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去查是谁偷的车子在哪而不是站在那说:“我已习惯于失去。”(当然这话并没有万分不敬的意思)人,如周国平先生在文中所讲,的确不能过于患得患失,而应该“失之泰然”。但假使那辆被偷的自行车,我可以用一些手段譬如报警,看监控录像,向邻居咨询等方法找到它,去找找看又未尝不可除非所以的努力都是无用功,车子确实是人间蒸发了,只能说车子与我无缘,这时候才应该用一颗泰然之心去对待。或许是因为佛家提倡“无争”,才让作者有如此的观点。我们既为世俗之人,还是应该用世俗的眼光来对待吧。
习惯于失去读后感(三)
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是习惯于失去。所以当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失去一件件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时,就不免感到难过和委屈。其实是我们太习惯于得到,于是就忘了曾经这些得到也是不属于我们的,而是认死理的将这些东西统统归属于自己,于是才会越失去越难过。
周国平的这一篇《习惯于失去》正道出了我们不愿承认或是不想去接受的一种心理。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的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做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也许是生活中的劫难让他悟出了这样的道理: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习惯于失去更深的意义或许是让我们在面对失去时有一颗从容洒脱的心,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有了生命,便拥有了基于生命之上的很多权利,虽然每个人拥有的东西都不相同,但是我们依然要感恩生命,有些东西拥有的多付出的也相应的多,如果不能承受那种付出,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接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拥有的多有时候失去的便也多,倘若你不能承受这种失去,那自然也不适合去拥有。所以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缘由,我们要学会尊重这种自然规律,珍惜和享受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而不是抱怨。()
对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或许我们更需要有一种阿Q精神。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能够接受一切的心灵,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因遭受重大失去而一蹶不振,不会计较小损失;能够接受一切的心灵,能在内心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从而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本文标题:习惯于失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