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4-17 20:29:16

红色精神读后感(一)

最难走的路是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最艰苦的岁月,是共产党抵抗国民党、日本人的岁月;最圣洁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红色精神!

最近,我有幸读了《红色精神》这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其中,最使我感动不已、难以忘怀的是《周恩来的茶缸盖》。

当文中提到“茶缸上的搪瓷早就摔得差不多了,同志们几次想给他换个新的,都没有成功。翻越五台山时茶缸盖掉在路上,人多马杂,一马蹄子就给踩扁了。警卫员假装没看到,心想这下总能给总理换个新的了。谁知周总理捡起来,拿到住处找块石头砸了砸,凑合着一直用到了西柏坡”时,心中百感交集,周恩来贵为总理,连一个茶缸都不舍得花钱再买一个,多么清高节俭!我又想起了我。我丝毫不知什么叫“节俭”,什么东西坏了就扔,毫不吝惜。别说是一个茶缸了,连一台电风扇我都扔过。读了周总理的故事,我深感惭愧。我们这些花钱大手大脚、放荡不羁的“豪爽”少年少女真是及不上周总理的万分之一啊!

人是要有精神的,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精神。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和改革时期也是这样。一位哲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技术,没有现代科学,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民族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红色精神便是其中的精华。如今,红色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启示和示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应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要成功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特别需要学习和弘扬红色精神。

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但红色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当我们举起双手庄严宣誓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想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让红色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

红色精神读后感(二)

今天,当我合上《红色精神》最后一页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共产党为使民族独立,带领全国人民革命的一些故事,在革命过程中,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井冈山精神的“红旗插上井冈山”,“朱德的扁担”,长征精神的“血染湘江水”、“四渡赤水山奇兵”;延安精神的“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党的七大”;西柏坡精神的“毛泽东导演的‘空城计’”;“周总理的茶缸盖”……这些故事有的让我热泪盈眶;有的让我手舞足蹈;有的让我感慨万千;有的又使我义愤填膺……

在众多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过草地”。它主要讲1935年红军征服了雪山,却被敌人步步紧逼,只剩下北方有众多且有草极难发现的沼泽的草原。当敌人打算北堵南追时,毛泽东下令:“偏走敌人认为不敢走的路!”红军开始筹粮,可只有少量青稞。许多战士两三天就吃完了准备的干粮,而此时路程尚未走完一半。之后他们就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而后续部队连这些都吃不上,皮带、皮鞋都成了食物。由于死亡人数太多,甚至后续部队只要顺着战士尸身,就能找到行军路线!3月下旬,有许多战士陷入泥潭,就连救他们的人也跟着陷入。最后饥饿、寒冷、疲劳、疾病还是夺走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尽管如此,红军仍坚定着革命信念,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团结友爱的精神,没有垮掉也没有散掉,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

每每读起这篇文章,我就泪眼模糊,眼前浮起一幕幕画面:红军战士们赤着脚,穿着湿漉漉的布衣艰难前进;硬吃着皮鞋、皮带的战士们;睡觉后就再也没醒来的红军;在沼泽地里不断呻吟,渐渐深入其中的人……他们那勇于吃苦的精神使我惊讶;那不畏困难的品质令我钦佩;但对其困境之中还昂首向前、坚持革命理想的精神不得不感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伟大领袖毛主席用这首诗气势磅礴的诗高度概括革命先烈们长征中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以及他们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是一种什么信仰让这些可亲可敬的人前仆后继,死而后己?他们为了什么牺牲?为了缔造我们幸福生活!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和平的环境,幸福的日子让我们远离了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联系生活实际,我不得不为之惭愧: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红军勇往直前的精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红军自力更生的精神,小失败就气馁、沮丧,没有红军迎难而上的精神,只顾着自己利益,没有红军舍己为人的精神;获一点儿小功劳就沾沾自喜,没有红军戒骄戒躁的精神……

重温历史,让我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那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肩负着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光荣使命。战争时代革命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红色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将在我们身上传承并将发扬光大!

红色精神读后感(三)

当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知识的时候,当你们来到人流如织的游乐场玩着各种玩具的时候,当你们躺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你们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暑假,我阅读了一本名叫《红色精神》的课外书,它使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先辈们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得来的。

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革命故事,这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分别体现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其中令我最为之动容的故事还是——朱德的扁担。

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朱德同志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再一次深深触动我的心灵。

1928年4月,狡猾的敌人由于对井冈山上军事力量的迅速壮大感到恐慌,便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困在井冈山,饿死、冻死。被封锁的红军面临着衣、食、药等许多方面的困难,其中最难的就是吃饭问题。红军要吃粮食,必须自己下山去挑粮。

井冈山地势险峻,红军从山下挑粮上山,()几十里无平路,翻山越岭,挑一次粮至少得奔波一天。42岁的朱德军长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每次都要求把两只箩筐装得满满的,他成了这支挑粮队伍中年龄最大、挑得最重的人,但走起路来仍然稳健利落,毫不落后于那些年轻的战士。战士们看到朱军长既要制定作战大计,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食,十分心疼他。于是,他们商量将朱军长的扁担藏起来,这样他就没办法挑粮了。哪知道朱德找不到扁担,自己重新做了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就再也没人“偷”了。第二天,朱德的身影又出现在挑粮队伍中。就这样在朱德的带领下,经过井冈山军民的共同努力,井冈山的粮食储备充足,变成了粮仓。

是啊,这一根小小的扁担,让我们看到了朱德身上那崇高的品质。作为军长的他完全可以命令战士们去挑粮食,何必亲力亲为呢?作为年龄最大的他,完全可以不挑或少挑,何必累着自己呢?而朱德却不是这样做的,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选择了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朱德身上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我顿时觉得革命前辈是多么崇高、多么伟大。他们正是凭着这种优良品质,才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个胜利。

有首歌唱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这些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哪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这些可敬的革命战士,当敌人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摇不动他们那鲜红的革命精神。他们的坚强、勇敢,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如今,在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谈起珍惜条件,我却有些自愧不如。每次吃饭时,我不是嫌菜不好吃,不入味,挑三拣四,就是吃完时碗里还剩下许多饭粒,看都不看就走了。妈妈批评我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心想:碗里剩几粒饭有什么关系,家里的米多得是呢?我从未想过,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战士们能吃上饭就算极好的待遇了,他们每天都忍着饥饿,耐着严寒,一步一步向前进。而我却嫌这嫌那,还浪费粮食,完全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条件。每次想到这些,我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幸福的日子很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只知道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不懂的什么是战争,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今天,虽然那些革命先辈们已经永世长眠了,但它们的名字会流芳百世,他们的红色精神一定会被我们这一代人发扬光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