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观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4-04 07:36:42

幼童观后感(一)

所谓英雄造势时,时势造英雄。容闳无疑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很显然,容闳的努力给了120位中国的孩子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一个复兴的机会。这也为中国的自强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但是,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整个历史的最终进程的,这也注定了整个留学事业的悲剧,就算是这四批幼童一直在美国学成回国,最终在这样的制度下,也是无所用处的。容闳也算是一个悲剧的英雄吧,同样是时势毁了这个英雄。

我不知道当时李鸿章是怎么样期待这些留美幼童的,期望他们给这个庞大但是危机重重的帝国带来什么?古人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在现代,毛泽东也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们平时也说“当生存都成为问题的时候,精神有什么用?”。送去美国的幼童多学习的铁路,电报之类的工程技术类的专业。我很郁闷,就像在纪录片中所说的,在李鸿章的信中所说的,我们需要的是军事类的人才。诚然,科学技术、经商之类的可以富国,但是不可以强国。军事的强大才是一个国家生存的基本保障。李鸿章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就在所学专业没有一点的要求呢?

还有一个问题我很想说,在幼童留学的期间,清政府一直在担忧这些孩子的思想问题,害怕这些留学生只学习到西方的自由思想,不思报国。清政府派留美幼童的如意算盘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不可思议的是,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但是事实是,虽然饱受祖国的猜忌,受到了来自家乡人民的嘲讽歧视,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变。“当我们乘坐日本号轮船溯江而上时,我们又一次见到了上海,曾想象会有人在码头热烈的欢迎我们,能见到我们的亲人,能感受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拥抱我们,但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我们坐在独轮车中,暴露在人们惊异、嘲笑的目光中……我们的神情举止在他们眼中一定像一群怪物。”这是黄开甲回到上海后的日记。很难想象,一群在中国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群始终热爱着祖国的年轻人,就是这样被对待。在被提前召回的过程中逃跑的荣奎,声誉自然不必多说,但毕业之后,仍然坚守当年签署的约定,来到了中国驻美公馆工作。然而,如今,我们现在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减当年,我们必须承认,在现在我们社会的制度不甚完善,但祖国需要你们,留学生们,又有多少人滞美不归,滞欧不归的。

还有我就是觉得清王朝的运气也是不佳,当李鸿章和曾国藩策划选送幼童出洋这一千古未有之奇事时,他们满怀期望这些出洋学生在掌握喜人擅长之技后,可以帮助中国渐图自强,可是,当留美幼童回到他身边时,在变革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的国家,却接二连三遭受致命的重创,濒临亡国的边缘。这也就是清王朝的自掘坟墓吧,把自己的重生之路给废掉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也是他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幼童的历史真真切切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除了感叹他们的优秀之外,也深深的为他们感到惋惜,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可他们的命运却充满了遗憾与惋惜。如果不是政府的肤浅与无知,以他们的能力必将获得更大的成就。中国现在都缺乏这样的人才。

幼童观后感(二)

留美幼童的故事在一曲悠扬的美国民谣《long long ago》下拉开了序幕。100多个十几岁的孩子,远离家乡,到地球的另一边求学。不知道是哪些家长,那么的富有勇气,具有远见,冒着与孩子诀别的风险,愿将骨肉送去毫无所知的一片大陆。不知道曾国藩、容闳那些率先睁眼看世界的人花了多少心血,不知道那个当时极端闭关锁国的中国吃了多少洋兵洋炮的亏,才使得愚钝的清政府肯公费派遣这些孩子去学洋人的技艺。当这些孩子踏上异国求学之旅时,我感觉到,那个沉睡的中国,开始微微睁开他那惺忪的睡眼。

幼童们在新大陆的学习生活表现,是让我非常欣喜的。不同于那些有点迂腐的朝廷命官,孩子的接受、适应能力永远是最快的。他们飞速的接受异地的语言,生活方式;他们很快的适应美国式的教育,拼命汲取那些新鲜知识的营养,很快在学校中出出类拔萃;他们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尽情呼吸,生活、学习、运动样样做的精彩。同时,他们依旧接受着传统教育。清政府这一安排,我十分的赞同,这让孩子们心中的祖国情结得以巩固、延续。事实也证明,最后绝大多数孩子仍旧富有一颗爱国之心。拿现在的出国留学生与当时的幼童相比,我以为幼童出色不少:且不说现许多留学生的融入能力差,很大比例的留学生滞留不回的事实让人心伤。留学生的爱国心减少了,我以为这与现在传统教育的淡化分不开的。

他们在这个年轻的美国,一天一天成长着。令我记忆比较深的事是幼童们参观费城世博会。幼童们用好奇的眼光观赏着一切新奇的设备,在心中立下志向:努力学习以便今后能使用这些设备。但是同时,我国展出的依旧是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展品,与整个展馆的创造性基调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想,这清晰的反应了在全世界工业化进程迅速时,中国停滞不前的状况。

同样是派遣出国学习,日本的效果却与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出国计划”半途夭折,而日本却通过学习各国优势之处,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腾飞。是因为我们派遣的儿童学的有问题么?显然不是。幼童中有很多与日本人同班,而且我们中国人在美国学校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出国效果是与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的。日本政府重用、看重留学生。而中国,总是难以接受不同,最后还召回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将他们随意分配。尽管作出了派遣留学生出国的一步,他们还是潜意识里抵触西方思想的,这就决定了这次公派出国的效果必定不如日本。学是一回事,施行又是另一回事。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大多数的资料都是在美国获得的。在中国,幼童的故乡,居然没有留下多少他们的资料。这很值得深思。对于资料的保管、珍视,我国是应该好好的向美国学习的。

这是一个百年的传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人,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当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慢慢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又仿佛重新审视那一段历史,思考背后的故事。

幼童观后感(三)

当前,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出国学习是一个学习外国精华的机会,学习以后回来报答祖国。我看到了《幼童》这一纪录片,它让我看清了我,作为正在培养的一名中国大学生,该有怎样的目标与选择。

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一百多年前,那些一出门就是15岁的一群小孩子,他们承载着多少人寄予的希望?这个希望不是一般的期许,它是实现中华自强的夙愿,这其中又夹杂着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探索。

他们,就这样上路了。莫问这样的路途,这样的重量是否该交付一个小孩子去承担。

虽然这些留美幼童中不乏嬉玩人生的堕落者,但他们中的多数终究是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更让我们有所触动,甚至是震惊的是,他们之中居然有人是因为学习过于刻苦而夭折的,我们现在有多少大学生,玩手机睡觉,都没有当时这些学生的皮毛。

对比今天的年轻人,刻苦努力者有之,志向宏大者有之,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为了自己的祖国?那些一去而不复返的所谓“人才”真的值得我们钦佩、向往吗?

派留学生出国,本来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专制制度根深蒂固的中国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演进过程。()中国幼童留美,首开中美教育交流的先河,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中弥足珍贵的一页。

虽然容闳远去了,他那120个幼童也早已远去,但这个百年前的传奇演绎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跌宕命运,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他们是荒原中的探路人,是惊涛里的远航者,引领落后愚昧的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步履维艰。他们欢笑、哭泣、成功、失败,他们亲历百年的激荡,被遗忘又被重新拾起。

幼童的故事让人着迷。他们深入西方文化中并受到真正的尊敬,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回国后作出杰出的贡献。时至今日,这样的传奇已是鲜有所闻了,留学生们总找不到归属感,我想两代留学生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年龄吧。

幼童的历史真切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是民族的骄傲,让人赞叹也让人扼腕。如果不是政府的肤浅和无知,以他们的能力获得更大的成就,中国现在都缺乏詹天佑、唐绍仪这样能独当一面的人物。

他们后来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有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中国史上最早的一批外交官,他们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但这部记录片深深烙在我心里的名字却不是他们,而是另一个人——容闳。

其中容闳有这么一段话,给我的感触最深:越是刻苦学习,成绩越好他越是感到痛苦,他说,因为只是增加了,人的道德,考虑的范围也就广泛了,我自己想到中国的老百姓,这样的痛苦,受那么大的压制,我没有受教育以前一切都不知道,我就是自己过日子,我接受了教育以后,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能忍受的,我自己现在是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我就应该使我的同胞早一点摆脱这种处境,我要为他们服务。

正如记录片里所说,如果没有容闳,虽说中国迟早也会派遣学生出洋,但既不可能这样早,更不可想像会有幼童出洋这样的奇想。容闳个人的传奇经历,造成了大清国历史上出现的留美幼童这样一个破天荒的事件。

最后引用片中的一句话来结尾。是一个百年的传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人,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他们欢乐、哭泣、成功、失败,他们亲历激荡的百年,被遗忘,又被重新发现。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