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6-25 14:34:48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一)

文/邓元誉

经过我东挤西挤的时间,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这本散文中大部分都是先叙后议的结构,先完整的讲完一个故事后再在文章的结尾抒情,好似一篇生活故事的读后感。并且语言张晓风通俗,好似正在与读者对话。

这里面有吸引人的故事,也有深含哲理的议论。有一篇文章最适合现代的人去品读――《最单纯的生活必须品》,这是篇作者在看了《森林王子》中的一句经典语言:“让我们得到最单纯的生活必须品”的感悟。我可以设想一下问一个城里的孩子或乡下的孩子,人生存最基本的三要素是什么?城里的孩子一定会不屑一顾地回答:“不就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吗?”乡下孩子听了一定会茫然地说:“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啥?不就是猪油、鸡蛋和糖吗?人不吃那些照样能活。俺只知人生存只要柴火、水和粮食。”你更认同那一个?若你不明白什么是最单纯的生活必须品。就想想,五千年前人们走遍天下要带什么?不就和乡下孩子回答的差不多吗?而现在人们出游,就要带上一大堆——什么防晒的,防蚊的,防野兽的,防……当然还有衣服、碗,筷……也许你会认为是现代人想得周到,把什么都考虑到了。其实是古人认为一些意外都是可以抵抗的,重要的是人要活下去。

回想当今,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物质生活的厌倦了。都开上车去找个青山绿水的地方去放松,殊不知自己把城市的污染带进了青山绿水。现在城市的发展都在想着人定胜天,要用人的力量去改变世界,其实这也是把自己发展的快乐建立在大地的痛苦之上。除了城市建设方面,一些城市的水和空气都在受到污染。我们想要吃的纯净水都含有乱七八糟的杂质。为博人们欢心的“水”,美其名叫成各种好听的饮料让人们痴迷得不能自拔。在人们生活的周围是饱含悬浮颗粒与杂质的“风”。看看周围多少人受着现在生活带来的疾病的煎熬。

在小学六年级的一次科技发展的有利有弊的辨论上,我果断的站在反方的立场上。我列举了世上许多发明所带来的副作用。如电脑让人失去思考能力、汽车让人们的行走能力退化,电视让人失去沟通能力……生活上虽然带来了方便却以丧失我们的基本能力为代价。

毕淑敏的这篇文章颇有道家的反璞归真思想,让许多现代人开始深思:“这是我们要的生活吗?”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二)

乐,一个人人都盼望的情感,而我就在读《毕淑敏散文》当中感受到了乐!

毕淑敏是一个能将生活中的情感点滴带入写作中的淳朴作家。她的文章有滋有味,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构成,再将她的体会,她所了解到的背景加入其中,便成为篇篇打动人心的散文。

她的散文有沉思篇,有人生感悟篇,有心灵处分篇等多个篇幅。一缕弥漫着的香烟,一丝绿植芬芳,一点生机的鸟鸣,便描画出一篇文章,一幅图画。

我很喜欢读《每天都冒一点险》这篇散文,很有意境。文章讲述的是毕淑敏的三个“险”事,教导我们人生因“险”而精彩。所以每天都冒一点险,不仅可以抗衰老,还可以活跃生活。我读了之后感到冒险原来在人生中有这么重要,也不禁发出感慨,多冒冒险必定会让我增大胆量,受益匪浅。

我喜欢的另一篇文章叫《精神的三间小屋》。如果让我推荐作品的话,我定会推选这篇文章为演讲主题。它贴近生活,教育我们要在心间树立三间小屋。第一间是:盛着我们的爱与恨,第二间是:盛放着我们的事业,第三间是:安放着我们的自身。

她在文中这样阐述道:“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是啊!安放着我们喜怒哀乐的三间小屋,代表着希望,代表着生灵万物的平和,所以,人一定心中都要有这三间精神小屋,它们是你心的核心,是你情感发泄的控制总部,是接受打击、接受喜悦的基地。

读久了毕淑敏老师的散文,真会不自觉地称她为师。散文情感浓厚,内容朴实,令我看了就脱不了身,总想多看几篇。()其实我的许多经历都和毕淑敏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她说的“到底我重不重要?”,我曾经也有这样的疑惑,并问过我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在她的散文中找到了答案——我很重要!

毕淑敏那平实却激情的散文使我久久难忘,我仍不时翻翻这篇,看看那篇。那种被毕老师渲染得瑰丽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相信一定会让我难以忘怀,而那种被毕老师描述得具有感悟、具有哲理的道理也将广为流传。

感谢毕老师为我带来的乐,虽说乐自由我,但这是“乐自由书”,相信这种阅读的喜悦,将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三)

阅毕毕淑敏的散文,越发觉得她正如一本厚实、却蕴含了人生哲理的智慧之书。她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双眸是那精美的封面;她那有影响力而优美的文笔则为书的内容;她的人生经历便是书中的美景图片。

散文集中,我最为欣赏,也最为感动的是一篇长散文《大雁落脚的地方》。

本文讲述了作者出生于新疆巴岩岱。而自己小时候懵懵懂懂地认为:巴岩岱—一个有旷野,有八柱十分气派的“大烟袋”码成一排,袅袅的白气上升的地方,而自己便出生在这些“大烟袋”下面;长大后才知晓,自己出生在巴岩岱的俄式木屋里,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门口有条清冽的小溪,屋旁有棵郁郁葱葱的树,远处有座小山。母亲怀自己时,吃什么都无味,后来有个老兵,让母亲吃了一千多只鸽子才生下作者。

作者与母亲来到这幢木屋前。母亲安宁了,作者却思索道:当我有朝一日,一切归于永恒,背负黄土,仰望星空检点一生:你啊你,可对得起三千银翅,一蓬清凉的绿荫,木屋上古旧的木纹与那位老兵?

当我看到这时,感慨万千,掩卷沉思,发现封面是一只橙黄色的蝴蝶在一片翠绿色的海洋中翩翩飞舞着。这只蝴蝶不就是作者面对出生之地的一颗赤诚之心吗?这片绿海不就是作者梦寐以求的出生之地吗?心飞进了出生之处,飞进了那生命起源的神圣之处。

追寻生命的起源,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感恩于我们生命的创造者—父母。那并不单单只是简单的重回生命的始发站,而是在与之相逢的那一刹那、一瞬间,体悟生命的美好,生命的精致。它美好,是因为它是爱的承载;它精致,是源于它的珍贵之处。由此我感悟到:我们应当珍惜好生命,走好每一步,这就是对父母最大、最好的回报。

还有一篇《佑护灾难中的孩子》让我的感触极深。一个3岁的小女孩,在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失去了母亲。在悲怆之中,小孩只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在仔细看了看自己的母亲之后说的:我妈妈流了那么多血,她死了;第二句话是小孩默默注视人权翻动妈妈的尸体之后说的:我妈妈死了之后,我不要后妈;第三句话是人们问她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之后说的:我妈流了好多血……一下子就死了……我听见头顶上轰的一声……我不要后妈。

这是多么普通却又令人潸然泪下的话语啊!一个小女孩是最需要保护的人啊!也许她身上没有血痕,但我知道,她的心已经被洞穿;也许她的神经没有被折断,但我知道她的大脑激烈震荡;也许她的视力依然完整,但我们知道她的眼前有挥之不去的阴暗……

我衷心的希望她能从此站立,享有一个安宁、明媚的人生!我衷心的希望她能从此擦干泪水,享有一个快乐、健康的人生!我衷心的希望她能从此忘记悲怆,享有一个无畏、安全的完美人生!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