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日记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1-26 15:47:07

第1篇:春节的日记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近了,我的心儿沸腾了。

除夕前一天,我和爸爸去集市上制办年货。集上可热闹了,空气中充斥着叫卖声,讲价声和欢笑声。到处人来人往,挤来挤去。我和爸爸在喧腾的人群中穿行。年集上的货物样样俱全,猪肉、羊肉、春联、日历、水果、鸡、鱼无所不有。我和爸爸跑着跑那,忙了一上午,才把年货买齐。我边吃边逛,边卖边吃。脸上满是兴奋与喜悦。

除夕那天,我刚起来耳边就有鞭炮声响起。因为饺子下锅时要放一盘鞭炮,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耳边响着鞭炮声,饺子越吃越香,鞭炮越听越响。中午,家家户户还会忙着贴春联,看着红色的春联,整个院子显得越来越精神,人们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晚上,天刚蒙蒙的披上了一层乌纱,天空中就绽放着烟花,我先找几块砖头夹起来,然后我点燃引线,看到火星就离开现场,一会,烟花弹喷了出来,在天空中绽放起来,真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十分美丽。看着美丽的烟花,我笑了。接着我们一起吃年夜饭,一家人围在以前下火锅,吃饺子。锅里有豆芽、粉丝、肉丸、白菜、青菜。春节联欢晚会到了,我们打开电视看春晚,一家人互相祝贺新年。爸爸、妈妈都掏出了压岁钱,我连忙道谢。我们沉浸在欢声笑语中,等待着新年到来。

今年春节我过的很快了,希望下一个春节快点到了。

第2篇:春节的日记

新年好!新年好!来来来,快坐!快坐!瞧,爷爷奶奶满面春风地站在门口迎接前来拜年的亲戚朋友。我带着一群跟屁虫,欢欣鼓舞地从楼下跑到楼上,又从楼上跑到楼下。这样反反复复地重演十几遍,终于玩够了,我这个主演这才肯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爸爸妈妈呢,则不停地在忙碌着:端茶、倒水、递水果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我家今天请年酒饭。

早在前几天,家里就开始准备了:厨师开来了丰富的菜单,爸爸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饮料,妈妈购买了新鲜美味的水果,爷爷奶奶准备好了小朋友们最爱的红包,而我也拿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万事俱备,就等大年初二的来临了。

这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穿上新衣新鞋,还臭美地让妈妈帮我编了美美的小辫儿。打扮一新,走!迎接客人去。站在门口的我对妈妈说:姑姑一定是第一个来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姑姑带着一家人早早地就从无锡赶来了。不一会儿,表姑、表姨、大伯、外公都来了。我一边跟各位长辈拜年,一边开始招待我的小客人:安排大一点的玩电脑,小一点的玩积木。

忙碌中,吃饭时间到了,大家欢聚一堂开开心心地边吃边聊。聊一聊过去一年的成绩,聊一聊对新一年的展望。席间,长辈们对我们小辈也提出了期望,约定明年再欢聚时要汇报更好的成绩。

快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一个下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吃过晚饭,姑父扛出了一个烟花,点燃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一朵朵花里饱含着对大家新年的祝愿。

晚上躺在床上,我觉得又累又开心。那一声声新年好不停地在我耳边徘徊,伴随我进入甜甜的梦乡。

第3篇:春节的日记

在整整一年的盼望下,热闹非凡的春节终于到来了,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每个人都穿着新衣服到亲戚家拜年,互道一声:“过年好!”声声“过年好”在空气中弥漫。

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就要来了,人们又可以播种等待着丰收,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日子,所以才如此隆重。

在除夕夜,我们一大家子人团坐在床餐桌前一起吃饭,哇,饭菜可真丰盛啊!有清蒸鱼、小龙虾、扇贝、粉丝、还有年糕,餐桌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诱人,那么的吸引。在爷爷的动筷子之后,我们所有人都开始吃饭,但桌子上那么多美食,竟让我无从下手,手里的筷子总是“恍惚不定”姑姑问我怎么了,我说出了原因让一家人捧腹大笑。

在吃完饭后,我们坐在沙发上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可真精彩,有动听的歌曲,有优美的舞蹈,有神奇的魔术,有搞笑的小品,帅气的武术,哪一个都让人情不自禁地鼓掌,给予赞赏。、

到了晚上九点,我让爸爸和哥哥陪我去放炮。爸爸拿了许多好玩的泡,有的在地上旋转的,有的喷射火花的,还有飞上高空的,真是太好玩了。到了12点,爸爸下去放了最大的烟花,整整108发。看见小小的火球,一个个冲上庞大的天空,转瞬即逝,变成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烟花,我仿佛也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火球“砰”的一声,飞快地冲上诺大的天空,然后在上面绽放,展现美丽的自己,过了一会儿,看到天空上早已没有它们的身影,美真是昙花一现吗?

这个春节真是太有趣了,我在祝福声与热闹里安稳睡去,期待来年的美好!

第4篇:春节的日记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春节都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

春节的前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张罗这张罗那,但是,却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爸爸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而我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 。

除夕那一天晚上,当然也是我家最开心的时候,全家三口人一齐静静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偶尔外面传来几声鞭炮声,也会觉得特别有趣。电视里优美的舞蹈,搞笑的小品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这笑 声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显得气氛愈加欢乐。

终于要正式过年了,拜年就是我们一家首要的任务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说上一句吉祥话,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等,而爸爸妈妈则送上一份拜年时必备的礼品,主人则会拿出一个红包 递给我,这是我兴的事了,于是心里盘算着这钱该怎么用,买些零食?或是文具?买点玩的也不错,谁知一回到家就被“无情”的妈妈给收了去,我只好无奈地把这些个幻想的泡泡给吹灭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到处做客,丰盛的饭菜,炫丽的灯光,大人们喝酒时的祝福包围住了我,而我呢?则和哥哥一人拿来一大瓶饮料,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哪晓得一会儿我的肚子便疼的厉害,难受 极了,后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已经上学了,新学年的开始,将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但在这一天,我们家还是要吃元宵的,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照旧的笑声,照旧的喜庆,照旧的开心。

就这样,快乐的春节过去了,每当细细回想是,总会不禁笑出声来……

第5篇:春节的日记

在寒冷的冬天,一个节日悄然来到,它就是——春节。严寒中,一个个红红的灯笼点亮了我们的心;一箱箱年货给了我们热情;一句句问候给了我们温暖。

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节,它是我们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当然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人们那时就在这一天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关于年还有一个小传说。民间有一只名叫“年”的野兽,它在村子里屠杀,人们就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吓年兽,贴春联驱赶年兽。为了防止年兽再度发起攻击,放爆竹,贴春联成了节日习俗。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大年初一,一阵阵香味从桌上飘出,一盘盘菜中包裹着爱意,缕缕香气满含着乡情……每个人围坐在桌旁,那笑容中也有几丝期待。每一次碰杯都充满了祝福。每吃一口菜,都心满意足……你一言,我一语,大家聊得热火朝天。吃完饭后,我们开启了微信抢红包大战。每一个红包都承载着祝福语,它只是一个形式,但它更多的是传递了美好。你每发一个红包,代表你发出了问候,你每抢一个红包,代表你收到了温情。

宁静的街道,只留下树的影子,每一个人都在家里与家人团聚,欢声笑语传到了大街小巷,无数的灯照到了窗外,窗户上辉映出了窗花的痕迹,从那里我嗅到年的味道。

第6篇:春节的日记

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父亲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父亲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父亲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父亲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晚上,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鱼,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父亲父亲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吃完饭,外婆来分红包喽!我们家有一个小约定,小辈们拿到了奖状,不仅有红包,还会有其他奖励。今年,我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外婆就分给我一份红包,还送给我一只精美的文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十分有意义。我希望明年春节,我会过得更好。

第7篇:春节的日记

我在寒假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佳节。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起得比较晚,什么也没干,中午直接在外婆家吃午饭。下午回到家,奶奶和妈妈都在厨房里忙着为过春节佳节准备丰盛的晚餐,爸爸在外面贴春联,而我则在一旁上网。

吃晚饭了,哇!好丰盛的菜啊!有鱼、有螃蟹、还有甲鱼,爸爸说,烧鱼是为了图个吉利,因为“年年有鱼(余)”,之后,我又看见鱼中还有一些白白的东西,问:“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年糕,年糕搭配鱼就是“年年有余””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还看看电视。

不一会儿,吃完了饭,我们就一起坐在沙发上,看春节佳节联会晚会,晚会的节目有很多种类,有相声、小品、唱歌、舞蹈、魔术,最精彩的就是魔术了。

去年春晚,捧红了一位魔术大师:刘谦。今年春晚,刘谦又上台来为大家表演魔术了!这一次他表演3个魔术,他是先以一个将一杯果汁变没的魔术开头,之后他拿出了一副扑克,让主持人董卿洗过牌后在十秒中之内将扑克分成了十份,并且第一份有一张牌,第二份有两张牌,第三份有三张牌……第十份有十张牌!全场都沸腾了。不过最精彩的是最后一个魔术,刘谦先让旁边的一个人拿了几枚硬币,平举在一张有机玻璃桌下面,之后,刘谦说出了他的经典台词:“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然后他就在全中国人民的眼前,把手穿过了这张透明的有机玻璃,还把下面的硬币给拿了上来!

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十二点了,在倒计时时,爸爸也打响了一挂鞭炮,说是开财门。

在大年初一到初七的期间,我过得很快乐,每天都去亲戚家玩。

今年的春节佳节我过的真快乐啊!

第8篇:春节的日记

今天是大年初一,妈妈说要包饺子,我一蹦三尺高,告诉妈妈我想学包饺子,妈妈欣然接受了。

下面,我们便开始了第一道工序:和面。妈妈把一些面粉放在一个铁盆里,加入适量的水,开始搅拌,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空中模仿。妈妈见了,说:“眼羡了吧,来,让你试试!”我把手往盆里一放,嘿,粘我一手面,妈妈笑着说:“和面呀,要讲究方法,不能瞎用劲。来,我教你。”哈,用妈妈教我的方法果然不粘手了。

面和好了,我们便开始了第二道工序,剁馅。我把肉和菜剁碎,放在一个较小的盆子里,加入适量的调料,均匀搅拌,饺子馅就做好了。

接着,我们便开始了第三道工序,擀皮。我本以为擀皮很简单,但当我拿起擀面杖时才知道什么叫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我把面团拿到跟前用手一压,经过擀制,终于,我擀出的皮诞生了。虽然不方不圆,但毕竟是第一次吗!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越擀越熟练,并且达到了妈妈的要求。

皮都擀完了,我们便开始了第四道工序,包饺子。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用勺子把馅放在饺子里,捏好,一个饺子就做好了。可妈妈包的饺子胖胖的,看着就叫人流口水,而我包的饺子总是趴在桌子上抬不起头,叫人一点食欲都没有。我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我:“包饺子要把馅多放一点,把皮往中间捏,这样,饺子就胖胖的了。”

我按照妈妈的方法,终于把饺子包好了。

饺子是包好了,还差最后一道工序,下饺子。饺子像白鹅一样在妈妈的“驱赶”下一个一个跳到了锅里。

饺子终于煮好了。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通过这次包饺子,我感受到了做妈妈的辛苦,以后,我要多帮妈妈做家务,让妈妈不再那么辛苦!

第9篇:春节的日记

今年的除夕夜,是我十一年来过得最快乐的一次。

在我们江宁,除夕当天,人们有贴对联、挂年画、守岁、炸炮竹等习俗。但由于今年春节,全城禁放鞭炮,早晨起床,没有鞭炮声、没有浓浓的硝烟味,让我觉得世界真的很安静,天空瓦蓝瓦蓝的,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深吸一口气,感觉真是舒服啊!

可吃完早饭后,我又觉得不对劲了,感觉没有鞭炮声的春节,一点气氛也没有,于是我便缠着妈妈,让她带我去外婆家感受年味去。于是,我们一家驱车来到了江宁镇,满大街上红灯高挂,炮竹声声,似乎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人们都在购买年货,有的在买鱼虾蔬菜、有的在买红钱对联、有的在买拜年物品,到处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我也被这样的气氛感染了,情绪也不禁高涨起来,买了些红钱和对联,来到外婆家,帮她贴起了对联,贴完对联后,我又赶紧跑到亲戚家去给长辈们拜年了,等我再回到外婆家时,我的口袋已经被红包给塞得满满的了,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是希望我来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晚上,我们一大家子人围坐在圆桌边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耳边还不时的响起阵阵鞭炮声,感觉年就应该是这样过的。23:59分,我和哥哥来外婆家的院子里,点燃了新年的炮竹,希望新的一年家人身体都能健健康康,我和哥哥还有妹妹能够学业有成。

第10篇:春节的日记

“过春节啦!过春节啦!”我们兴奋地叫着。我们穿着新的衣服,有的穿着很多小花的衣服,有的穿着多彩的裙子,还有的穿着美丽的红衣,快乐地像一只小鸟。

过新年可以放鞭炮,看舞狮子,我最喜欢的就是吃团圆饭。每当过春节,我们一家就高高兴兴地去饭店吃团圆饭。

开始点菜了,爸爸先看了看菜谱,觉得每一道菜都很好吃,最后爸爸选了一道菜最喜欢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妈妈也看了看菜谱,选了一道茄子。奶奶选了一道排骨,我和妹妹不会选,就看着爸爸妈妈和奶奶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点完菜,我们就说着笑着,很快就上来了。我们开心地吃着。我先夹了一个茄子给奶奶吃,对奶奶说:“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奶奶听了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谢谢你,我的乖孙子,你学业进步,天天向上。”我们都高兴地笑了。爸爸妈妈看了,竖起大拇指,夸我:“你真棒!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笑呵呵地说:“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顿饭,我们其乐融融。

吃完饭,我们一家一起去放鞭炮,我们先把鞭炮放在地上,然后爸爸拿着点火机,点燃鞭炮,不过一会,鞭炮就飞上天空,“嘭”了一声,开出了美丽的花,我们都高兴的蹦了起来。

这个春节过得真愉快呀!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第11篇:春节的日记

春节,我们一家去了武汉玩耍。

武汉分三个“镇”,辨别是武昌、汉口和汉阳,他们并称武汉三镇。

到武汉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一家就直奔一个中央——户部巷。户部巷是什么呢?置信一说出来就会让“吃货”们口水流下三千尺!如今大家一定猜出来了吧!好了,发布答案——武汉最有名的小吃街,也称“武汉早餐第一巷”。车一到,我就刻不容缓地跳了下去……哇!这里清楚就是吃货的地狱!糖糍粑软糯苦涩;现烤武昌鱼外焦里嫩;武汉豆皮金黄发亮,酥松嫩香;武汉热干面可谓享誉全国乃至世界,走进老字号“蔡林记”人头攒动、面香怡人,选用的面条根根纤细有筋力,拌以香油、芝麻酱、五香酱菜等配料,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吃完“早餐”已是半夜了,我们将进发下一个景点,动身!

黄鹤楼被称为中国江山第一楼,建于三国时期,被现代许多文人墨客称誉。楼的外形有五层,共有60个棱角。相传天上常有黄鹤飞过而得名,甚是美丽。

经过一早晨的休整,起床后我们就直奔武汉大学,第一觉得:武汉大学真大呀!里边有许多古色古香的修建,比方图书馆。最有意思的还是“地不平天平”的修建物,这些修建依山势而建,由空中上有数台阶托起的修建,最初构成了修建物顶部的大平台。

高兴总是长久的,但是,在这个不一样的春节,我品尝到了不一样的年味,那就是团聚,只需全家在一同,什么都是高兴的。

第12篇:春节的日记

一转眼,又一个新年。记得去年的除夕,当秒针“滴答”一下指向12,我激动得跳了起来:“噢——我又长了一岁!”现在,又迎来了一个除夕新年。去年的那个时候,我激动得跳起来,高兴我长了一岁。现在,我度过了那个岁数,将要失掉初长成时候的喜悦。安拉。在上网查阅资料,突然弹跳出一个方框:怎么度过情人节。

我眯起了眼睛——关掉了方框———情人节,2.14,不是小孩子可以过的。但是我转念又一想?什么?2.14?!大年初一?突然发现我好笨,别人也许早就知道了,或许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巧合,我呢?呵呵,至今。情人节、大年初一、情人节、大年初一……初一的喜庆,就是父母与儿女的情人节吧。

每一年都是这样。拜年、不是在给亲人朋友送上一份关爱的、友谊的亲情么?这就是情。友情、亲情、爱情、不都是么?安谧的笑了。大年初一,请允许我,把它当做孩子们的情人节、给亲友长辈,送上一份真挚的感情,永远、美好的祝福。

忧伤与快乐同在,幸福与美好肩并肩。

我们年少而真挚的情感,在亲友和长辈之间,送上一份无暇的翡翠般的祝福又是一个崭新的年华,逆转的世界,让我们更早成熟,来吧,不必使用你可爱的储蓄罐只需要你的`喉咙轻轻发出声音:“大年初一、情人节快乐!

我送你们一份最真挚最纯洁的情谊祝福。”

第13篇:春节的日记

我喜欢粽香飘飘的端午节,我喜欢圆月挂天的中秋节,我最喜欢张灯结彩的春节。

“过年了,过年了。”大街小巷处处挂满了五光十色的彩灯,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在门上贴上了我写的一幅对联,每个字都被两条龙包围着。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幅”字,希望福气的到来。

晚上,外公外婆开始做起了团圆饭,忙得不亦乐乎。饭菜的香味飘啊飘啊,不一会儿,便飘到了客厅里。我口水直流,就偷偷地溜进厨房,一眼就看见了我最爱吃的那道菜,我轻轻地抓起一点点,快速的把好不容易“偷”来的美味塞进嘴里。哇。好吃,好吃,真好吃。我差点儿叫出来。

“吃饭啦。”外婆大声喊道。我以最快的“风速”向餐桌奔去。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大小不一的肉,有绿油油的青菜,有金灿灿的笋,还有鲜美的海鲜。瞧,桌子中央摆着一条红鲤鱼,红红的鳞片好像它穿了一件火红的新衣。绿油油的葱点缀着它,漂亮极了。鱼肉软软的,可好吃啦。

吃完了饭,我们看起浙江少儿春晚,其中有两个舞蹈节目还是我和别的同学一起参演的呢。春晚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让人笑的前仰后合的小品。终于开始放烟花爆竹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而我们也放起了烟花,把烟花点燃,突然一道金光从地面向天上射去,只听一声巨响,那金光炸开来,闪出一个个小“星星”组成的图案,像一朵朵在天上盛开的花儿。

春节,给我带来了幸福和快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一年。我爱春节。

第14篇:春节的日记

春节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早晨,我和家人一起乘车去外公家拜年。我们将一箱箱礼物搬到外婆家,外公从衣袋里掏出红包,递给我们,我们便马上点头答谢。

我坐在椅子上嗑瓜子,这时,姐姐抱着一个小女孩坐到我身边。这个小女孩留着一头乌黑的短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在粉嫩的脸颊上显得格外有神,还有白胖胖的小手,实在可爱极了!可我没理会她,继续嗑瓜子。之后,姐姐提议去表姐家里玩,我同意了。

我比她们快一步到,她们来的时候,那个小女孩摔了一跤,整个身体铺在地上,那样子,令人捧腹大笑。我赶忙上前扶起小女孩,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似乎在对我说:“谢谢姐姐!”下午,我一直在看《奔跑吧!兄弟》,剧情的内容丰富、充实,使我有一种想再看一遍的念头。因此,我的脑海里时不时都在回想每一个奔跑的剧情。

吃晚饭时,妈妈在厨房里不小心摔了一跤,嘴里嘀咕着:“新年穿的鞋子在和我开玩笑勒,穿着这双鞋子一定要小心滑倒,否则就糗大了。”没想到当我准备洗脚的时候,母亲又摔了一跤,滑稽极了。

晚上我一直在纠结要睡哪一个房间,在“艰难的抉择”之下我选择和表姐一起休息。躺在表姐房间里的大床上,柔软的被褥,蓬松的枕头,真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过年了,这次春节拜年的经历令我难忘,不仅仅是因为吃到了好吃的,看到了好玩的,而是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地享受彼此在一起的幸福!

第15篇:春节的日记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尽时日,人们杀猪祭祀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唱唱跳跳。至于“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