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日记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1-25 15:17:13

第1篇:中秋节的日记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做饼,我家也不例外。我和奶奶学做饼啦!

因为我还不会做,所以奶奶先示范一遍给我看,先拿出一点面粉,然后放一点水,就变成了黏黏的饼皮疙瘩,先把它放一边。接着,把青菜搅碎 ,再放一些 肉末,再把它们一起放入锅里炒熟,馅就做好了 。奶奶做了两种馅,还有一种是南瓜馅的。

终于可以做饼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奶奶不急不忙的把一块面皮撕下来,再用两手上下转,满满的面皮就听话的变成了圆形,然后把面皮左右一抛,抛得过程中轻轻一捏,再把饼的外边捏薄,但里面一定要厚,因为中间是要包馅的`,如果太薄的话里面的馅会漏出来的。把饼皮摊在手掌上,再放上青菜或南瓜馅,再把饼皮合起来变成一个包子状,接着把它放在桌上,桌子上要先洒上面粉和芝麻,再用擀面杖把它拉圆,但是要把饼四周转一转,不然会黏在桌子上,最后把饼放进油锅煎一下就好了!

可是轮到我自己做的时候我总会把饼皮的中间捏薄,捏馅的时候馅都掉出来了,经过几次的摸索,我做得越来越好了。这次做饼真让我受益匪浅啊!

通过这次做饼让我知道了大人的辛苦,也让我吃到了世界上最好吃的饼,那就是我自己做的饼!

第2篇:中秋节的日记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温暖,而又幸福的日子。应该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吃月饼,看看中秋晚会。但是我过的是一个不团圆的`团圆日。

事情是这样的:妈妈陪哥哥去天津上高中,平常只剩我和爸爸在家中。这次中秋节是考虑到我和哥哥都只休息两天,而且离国庆只有两天,所以不回来了。我心中虽然理解,但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沮丧,因为中秋就是要团圆嘛!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我灵机一动,可以用微信视频啊!于是我打电话告诉妈妈,妈妈直夸我聪明!虽然团圆饼不能一起吃,但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妈妈和哥哥更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许我们想在了一起,双方都沉默不语。我为了打破这凝重的气氛,便说:“妈妈,哥哥,你们不能吃团圆饼,那么我帮你们吃吧!”“不!”哥哥大叫,你已经将团圆饼放在嘴边的我停了下来。先是我笑起来,最后我们都笑了起来。

通过这次中秋节,我更能体会到海外游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虽然没能团圆,但,心已团圆。

第3篇:中秋节的日记

周末的晚上,全家在阳台上赏月,喝龙井,吃月饼,说闲话,其乐融融。

孙女忽然问奶奶,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奶奶想了一下,说,中国有四大传统节日,就是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些节日,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形成的。中秋和古代帝王有秋天祭月的礼制有关,直到唐代,中秋才慢慢形成固定节日,而盛行于宋朝。中秋赏月,寄托情怀,这与文人学士分不开。关于月饼,一种说法是隋代唐军裴寂发明,当时作为军粮之用;一种说法是明朝朱元璋首创,制作月饼,作为向攻克元大都徐达的'奖赏。民俗学家认为,中秋祭月源于庆祝秋季丰收,同时也拜祭土地神,中秋也是个感恩的节日。

奶奶的话,她们似懂非懂,还是鼓掌表示肯定。我说,你们在中文学校学了几年,老师讲没讲过有关中秋赏月的诗句?他们三个都说讲过。"能不能朗诵一下呢?"我问。小孙子威廉抢着举手:"我来朗诵。"我点点头。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孙女艾丽森接着说:

"海上生明月,天涯若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大孙女凯若兰接上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冷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一轮圆月晶莹剔透,直到夜深,令人不忍离去。

第4篇:中秋节的日记

很小的时候,就背过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显然明月和思乡便是中秋节的主题,而我却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浓浓的乡愁,因为我每天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这不,今晚就更热闹了,我随爸爸妈妈来到外婆家,和舅舅们一起过中秋。

吃过晚饭后,大人们提议去心湖公园散步,赏月。我们这些孩子们自然就欢天喜地了。到了心湖公园,这里热闹极了,有放风筝的,有跳舞的,有滑冰的,还有骑自行车的,各种各样的运动,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气。我和哥哥妹妹一边随大人毫无目的地散步,一边兴高采烈地玩游戏,全然忘了赏月这回事。突然间,听见大舅舅喊道:“孩子们,月亮出来了。”我们忙停下游戏,抬头看那一轮明月从树梢升起来,羞答答地披着一层金黄色的`面纱,幽幽地照在树叶上,显得格外柔美。我不停地揉眼睛,想看个仔细,可是始终看不清。我想伸手去掀开她的面纱,月亮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就躲到云妈妈的身后去了。不一会儿,她又像和我们躲猫猫似的探出了脑袋,我仔细端详着,企图想找到居住在月亮上的嫦娥仙子和她可爱的小白兔,可是她又躲起来了。一回二回,我们就失去赏月的兴致了,继续玩起了比赏月更有吸引力的游戏。月亮大概也感觉到我们冷落了她,再也没出来了。

不知不觉,诗情画意的中秋节在大人们谈谈笑笑、小孩们吵吵闹闹中流过了,而我依然还沉浸在和亲人们相聚的喜悦中……

第5篇:中秋节的日记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的《嫦娥》,这是一首和中期有关的古诗。在中秋节不尽有优美的古诗,而且还有月饼来历的小故事呢!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吃月饼,由于我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月饼的由来,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结果发现关于月饼来历的故事多种多样,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在我国历史悠久。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不同的说法。普遍的说法是:唐朝时期,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和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上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潢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的圆饼,指着悬挂在空中的月亮,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聚的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遗憾的是,今年的中秋节下着倾盆大雨,下着这么大的雨,一看就知道是赏不到月亮了。虽然赏不到月亮,但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中秋那天,天气很冷,虽然下着大雨,但是心里却是温暖的,因为家人们团聚在一起了……

第6篇:中秋节的日记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今天令我特别开心的是姐姐她们一家回来了,和我们一起过节。

晚上,我们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等着月亮出来。那月饼可真香,有橙子味、荔枝味、蛋黄味,还有苹果味。姐姐最爱吃蛋黄味,我最爱吃荔枝味,爸爸、妈妈最爱吃的'是苹果味。奶奶正忙碌着敬月亮,我和姐姐帮忙搬来了一张桌子,奶奶在桌上放满了水果和月饼,我还帮忙点起了蜡烛。爸爸在门外放起了鞭炮。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月亮出来了。于是我立刻抬起头来,只见天上的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半边脸躲在云层后面,探着脑袋张望着,渐渐地整个月亮从云层里钻了出来,挂在天空,像个晶莹剔透的大圆盘。皎洁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洒满了整个大地,照亮了整个世界。

我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敬月亮啊?”爸爸说:“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每年这时都要敬月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哦,我知道了,我学的古诗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说道。爸爸笑着说:“说得好!敬月亮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听到这里,我觉得我真是太幸福了,祝愿家家户户都像我们家一样幸福!祝愿所有的小朋友们像我一样快乐!

第7篇:中秋节的日记

中秋节又要来了,每年的中秋我们一家人都是去奶奶家过的,因为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每到中秋总是要和家人们一起吃一顿团圆饭的。

今年的.中秋到了,爸爸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去奶奶家过节。叔叔和爸爸、奶奶在厨房里准备丰盛的晚餐,他们煮的菜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真叫人嘴馋。

吃完了晚饭,快七点半了,许多人给我们送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有草莓味、菠萝味、香蕉味等。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可是要等到月亮出来才可以赏月哦!

我和妹妹站在门外放烟火。烟火有的像波浪,有的像太阳花,有的像满天星,还有的像降落伞。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升上了天空,照得大地亮堂堂的。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远处的星星像一颗颗珍珠。我们坐在大榕树下,边赏月边吃月饼,不由得想起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古诗。

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我该回家睡觉了。临走时,奶奶送给我一盒我最爱吃的草莓月饼,我高兴地和奶奶告别。爸爸骑着摩托车回家了。

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第8篇:中秋节的日记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彩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欢度这独一无二的中秋节。

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大家一起在酒店里有说有笑,共度佳节。来到酒店门口,一打开门,哗!那里人山人海,再一看门外,连停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提前预约了10人的一张桌子,看见整个酒店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便吃起了各式各样的海鲜和名菜,首先先上了冷菜,有甜丝丝的红枣,美味的鸭舌和好吃的海带。。。。。。嘻嘻都是我爱吃的`!又上了主菜,看着我狼吞虎咽的表情,大家情不自禁的笑了。吃完饭,我们去我家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月亮现身,我抬头一看,只见滚滚乌云把月亮给遮住了,我就大声叫道:“月亮被遮住了,月亮被遮住了!”大家都抬起头,看见乌云密布,月亮在天空中被乌云笼罩着。于是我们就只能吃月饼了,我先吃了一小口觉的没什么味道,我又吃了一口,只见一个个红枣在向我招手,好像在说:“快来吃我呀!”我就啊呜一大口,啊!枣泥涌了出来,于是我为了惩罚它对我的藐视,再张大了嘴一口下去,把一大半月饼全吃下了肚子,啊!好香,好甜,好吃,这三个词立刻出现在我脑子里。

下楼睡觉时,我回头望了月亮一眼就想起了一首苏轼的古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9篇:中秋节的日记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同学们充分体会节日的氛围和传统,班主任蔡老师,安排了手工制作月饼的活动,跟去年的中秋节一样,大家都非常高兴。

这一次笑笑妈妈、林骁赫爸爸、露佳妈妈还有许多家长来帮忙。第二节下课,我们就开始准备,老师让我们四个人一组,把桌子拼起来,然后家长把一次性塑料桌布铺在桌面上,再给我们每组发四包馅料,四包皮。我们先把不同颜色的皮各分成四份,每人一份馅料,我把馅料也分成四份,这样材料就准备好了。

在做之前把面粉撒在塑料桌布上,防止面团粘在上面,把面团一个个搓圆,馅也一样,然后把面团按扁,馅料放中间,包好,用模具压出花纹。

压花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月饼会粘模具,不过我很快就解决了,在模具上撒点面粉,就不会粘了。我用不同的材料分别做了四个不同口味的月饼,想着中秋节的'美好含义,我挑了四个模具分别是花好月圆,四个印有“花”“好”“月”“圆”的冰皮月饼就做好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它们用包装纸包好。最后的成品,淡黄色的饼皮,包的馅料若隐若现的,好看极了,我都舍不得吃。

第10篇:中秋节的日记

20xx年X月XX日 星期二 天气:晴天

中秋节

农历8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日子。每当中秋节来到时,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边吃着月饼、赏着月亮,诉说着明天的美好!我还知道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成为仲秋。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晚上,爸爸妈妈带我们来到了公司,我非常感动兴奋,因为可以见到爷爷奶奶了。刚到公司,二伯一看到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走过来,让我们一起尝尝这天天的.月饼。二伯告诉我们月饼是在香港买的,要提前预定半个月呀!

“今晚的月亮真没啊!”我情不自禁的叫道。可这月亮就是躲在云里不肯出来,不一会她才露出半个脸,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又过了一会,月亮终于出来了。她给大家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使这个夜晚变得更加浪漫了。

我们普宁人有一种习俗,那就就是祭拜祖先。每当节日来到的时候,我们都会祭拜祖先,祈求保佑家庭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夜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抬头看看月亮,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漂亮。路边的灯光也非常亮,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在这愉快的中秋之夜,我们在一起团圆、一起快乐,让人流连忘返啊!

第11篇:中秋节的日记

中秋佳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

今年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回爷爷家过节。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一派热闹的景象。原来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因为塞车,我们走了三个小时!

快到爷爷家了,我远远的看见爷爷在家门口张望、焦急地等着我们,看到我们,他的'脸上笑开了花。进了爷爷家,一股饭香扑鼻而来,原来,奶奶已经为我们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有大螃蟹、有虾、有炖排骨、有焖兔肉。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于是我们一家人坐下来一起吃饭,边吃边喝边说边笑,真开心!

吃完饭,我和爷爷俩下象棋。爷爷一边下棋一边给我讲棋术,教给我下棋的知识,我们可开心了!

晚饭后,我们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望着圆圆的月亮,我仿佛看到了玉兔和嫦娥。古代诗人写了很多关于中秋节和月亮的诗,表达了他们的乡思乡愁,我可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因为我们是团圆幸福的。

第二天早上,我恋恋不舍地登上了回家的车。汽车飞奔在公路上,窗外的景色十分美丽,虽然已是中秋,但是柳树姑娘碧绿的大辫子仍然羞答答得快垂到了地面,松柏依然青翠挺拔,累累的大苹果压弯了枝头。远远望去,青山、绿树、白墙、红瓦。真是一幅美丽的自然图画!我明白了,诗人们思念的不只是浓浓的亲情,还有家乡的美丽景色!忽然,我想起诗人苏轼在中写道:“明月明年何处看。”

我啊,明年的中秋节还和爸爸妈妈回爷爷奶奶家!

第12篇:中秋节的日记

XX年9月10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中秋节终于到来了,想到全家都能围在一张小桌子旁,品尝美味的月饼,欣赏月亮那迷人的风采。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自己的亲人。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月亮,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才最幸福的。

第13篇:中秋节的日记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购物准备过中秋。一下子买了三~~六个大袋子左右吧!啊呀这真累啊!大约是走了1000十1000米=20xx米哎呀腿酸的像被针刺了一样疼。

啊中秋来临啦!我们把灯笼带了出来满天都是烟花地面上是灯笼得亮光啊哦!原来有这么美丽嫦娥姐姐一定也很开心得看着我们中秋节我十分开心这个中秋太快乐了。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奶奶一起去婆婆家吃团圆饭。晚上8:00钟到了我们吃完饭了婆婆就去洗碗。洗完碗后我们就在阳台上开了一张小桌子桌子上放着哈密瓜、苹果、葡萄、还有月饼公公泡了一壶奶茶大家一起在阳台上赏月。月亮慢慢升起来了又圆又大就像一个大碧玉盘。小区里面一群小孩在比谁得灯笼好看一只一只的小灯笼在孩子们的手上发着亮光像一条条火龙在街上流窜。

中秋节到了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今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去外公外婆那过节我们出发了到了外公外婆家外公让我喝了橙汁我就喝了一杯外公对我真好呀!到了晚上外婆让我们吃月饼吃完了月饼妈妈说:“我们要回去了。”最后妈妈带我和爸爸去烧烤烧出来的肉真好吃我还是第一次烧烤中秋节真快乐啊!

第14篇:中秋节的日记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以月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企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被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过中秋节怎能没有月饼呢?为了使今年的中秋过得更加有意义,蔡老师和家委们为我们班准备了冰皮月饼的材料,老师亲自给我们示范了一遍,让我们自己动手做月饼,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先把冰皮拿出来撒上面粉,和它打好“关系”,不然会粘在你手上,然后把它搓成条,用刮片把它一分为四。拿一块将它压扁,接着把冰皮的'“好朋友”——馅“请”出来,让冰皮把它牢牢裹住,搓成圆,放进模具里。模具有四个图案,分别是花、好、月、圆,我用这个方法一口气做了四个,打算回家送一个给妈妈,一个给爸爸,一个给奶奶,最后一个送给我最亲爱的弟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所有人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样团团圆圆,幸福平安。

第15篇:中秋节的日记

中秋节来了,我想做月饼或者南瓜饼来纪念这个节日,因为做月饼过程过于繁琐,所以我决定做香甜的南瓜饼。

首先,我把”我家的大师“奶奶请来,让奶奶在旁边进行指导与协助。

在准备做南瓜饼之前,我们先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把南瓜洗干净去皮和去囊,用菜刀把南瓜切成丝,剁成碎末状,放在旁边备用。

第二步,我们把糯米粉一勺一勺地从袋子里舀出放入盆中,注意要控制好量哦,把切好的南瓜末也倒在一起,再浇上一定量的热水,大约等上5——8分钟左右即可。注意哦,热水也一定要注意量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然做的`饼可能太硬或者太软哟。

一切准备就绪,奶奶教我先把米粉洒在上面,然后把它用手掌心偏后的部位将它揉到软中带硬的样子就可以了。新手上路,我可是第一次做哟,带着一股兴奋劲开始揉起来,可是我的力气太小,揉了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的,只好由奶奶帮助完成后面的工作了。等奶奶揉好后,我拿起小刀,手把着糯米团,把它们切成一个个小糯米球,再把它们一个个压扁,正反两面都撒上油光鲜亮的黑芝麻。一切就绪,把做好的南瓜饼放入锅中蒸熟,大功告成。

中秋的夜晚,我和奶奶还有爸爸妈妈一起吃着个个金光灿灿的南瓜饼,生活感觉多么美好啊!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