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现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我们五(7)班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中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学生,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数学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强,加之对学习马马虎虎的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再加上由于校安的原因,学校实行二部制,老师留的作业他们在家不认真完成,导致成绩不尽人意,还需要加倍的努力。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我将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五、教学措施及学困生帮扶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采用“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理解知识重点,提出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 4课时左右
(5)通分…………………………………………………………… 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第2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55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前任数学老师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1)分数乘法;
(2)长方体(一);
(3)分数除法;
(4)长方体(二);
(5)分数混合运算;
(6)百分数;
(7)统计;
(8)总复习。
2、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使学生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8课时
(2)长方体(一); 7课时
(3)分数除法; 10课时
(4)长方体(二); 9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8课时
(6)百分数; 11课时
(7)统计; 5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研修计划
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继续开展“提问反思”的小课题研究。每天上课前三分钟仍然坚持:提问三分钟。每周坚持完成一次“提问反思集”的作业,装订成册,在班级传阅,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相学习、相互提升的目的。
2、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
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每月上课之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潜能生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第3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五年级4、5两个班的数学老师,两个班目前来看,优生少,学困生偏多整体水平不高。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能力。但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敏捷、接受能力有明显障碍的学生,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通过创设愉快的情境,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逐步引导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有:简易方程、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有: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有:折线统计图。还有就是找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上述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4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板块。例题教学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试一试”安排在各道例题之后,在简单的情境中再现或应用例题中的知识,起消化知识的作用。“整理与练习”在回忆中突出基础知识,在整理中建立认知结构,在练习中灵活应用知识,在探索与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学习过程与收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关系,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分数与分数、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和大小比较。
4、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约分和通分的含义,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探索和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一些规律。
6、认识圆及其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考方法。
8、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4、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2)激发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4)切实做好“培优补偿”教育工作,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优秀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5)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6)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7)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加以弥补知识缺陷。
(8)培养学生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9)加强验算检查,养成习惯的培养。
第4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3)班本学期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 25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和平时实际观察看,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不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和家长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
二、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而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在前面学习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形状图通过操作还原该物体,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让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到当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多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教材除了结合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等知识,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掌握归纳法、符号思想、分类思想、演绎推理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等思想方法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优化、推理、模型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基础知识: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小数之间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多利用多媒体小平台,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教学情境。
(2)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
(4)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5)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6)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7)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8)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五、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一、观察物体(三)3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3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4、约分 5课时
5、通分 6课时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 5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6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6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第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教材解读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四则运算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学习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还学习了平均数和中位数,这是学习众数的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
六、教学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等。
第6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是“方程”;第四部分是“找规律”。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圆”。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是“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
2、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方程、数对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掌握圆的特征及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将问题抽象成方程,会用数对表示位置,掌握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教学措施
(一)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学习方法: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六、各单元课时安排
全册教科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5课时。全学期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各单元的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分单元教学进度及具体教学要求
周次起讫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重难点备注1-3 2.17-3.3一、方程(一)8课时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3课时机动难点:将问题抽象成方程3- 3.4-3.6二、确定位置3课时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
难点:用数对表示位置3-6 3.7-3.26三、公倍数和公因数6课时重点:熟练掌握求两个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课时机动清明节放假1天6-9 3.27-4.15四、认识分数10课时重点:掌握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3课时机动9- 4.16-4.17五、找规律2课时重点:解决实际问题xKb 1.C o m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体会有序思考9-12 4.18-5.7六、分数的基本性质9课时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发现、归纳和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五一节放假1天12- 5.8-5.9七、统计2课时重点:培养统计意识能力
难点:体会统计的应用13-14 5.12-5.20八、分数加法和减法4课时重点:探索掌握计算方法3课时机动14-16 5.21-6.4九、方程(二)7课时重点:理解数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决问题3课时机动端午节放假1天重点:理解数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决问题16-18 6.5-6.22十、圆10课时重点:掌握圆的特征3课时机动难点: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圆的特征19- 6.23-6.27十一、 整理与复习5课时重、难点:灵活解决问题
第7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501班有学生79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前任数学老师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班的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习中懒惰思想严重。
2、不太会抓重点,学习方法不当,不懂得灵活运用,学习成效不高。
3、学习习惯有待改进。
4、老师采用上课提问、下课辅导、指导监督等方法提高其学习成绩。
因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显著的着意教给其学习方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大多数同学需要家长配合。同时用“一帮一”促使其尽快把学习赶上来。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分数除法、长方体(二)、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统计、总复习。
2、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使学生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8课时
(2)长方体(一)7课时
(3)分数除法 10课时
(4)长方体(二)9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8课时
(6)百分数 11课时
(7)统计 5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6.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研修计划 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继续开展“提问反思”的小课题研究。每天上课前三分钟仍然坚持:提问三分钟。每周坚持完成一次“提问反思集”的作业,装订成册,在班级传阅,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相学习、相互提升的目的。
2、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每月上课之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潜能生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第8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主题
折线统计图
二、基本问题
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有哪些应用?它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三、单元问题
1、你了解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吗?它有哪些特征
2、如何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
3、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吗?
4、你了解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应用吗?它有哪些作用?"
四、内容问题
1、什么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征?
3、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
4、你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吗?"
五、单元概述
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掌握了其特征。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掌握它的绘制方法,同时能够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对我启发最大的活动
1、课前导入(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金牌的发展历程)
2、自主分析数据,探究事物发展的增减变化规律。
七、我的困惑
1、如何有效地将课程标准量化的要求具体实施到课堂教学中?
2、如何提高学生对实际生活中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
第9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20名。学生对基础知识特别是计算方面学生掌握得较好,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应用题方面不甚理想。班级中差生多,成绩也很不匀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积极上进,自制力强,学习成绩优秀。但总有8、9个学生作业书写潦草,甚至不完成作业。这部分同学上课也不会听讲,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自制力差,比较懒散,严重影响班级的总体成绩。所以,本学期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努力提高本班后进生成绩将作为工作重点。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方向与位置,可能性,以及统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方向与位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将是教学的重点分数的意义与加减法将是教学中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比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建立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约分、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约分、通分。
4、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并掌握分数加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其进一步提高简算意识与能力。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能力。
6、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结合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体验统计知识的作用,形成统计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7、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8、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9、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10、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形式多样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具体教学措施:
1、积极学习大纲,钻研教材,学习教育理论,参加教改实验,探讨教学方法,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积极参加教改实验,探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
2、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根据差生的实际难易适中,发动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尽量提高差生成绩。对待优生要严格要求他们,要在他吃饱吃好的情况下拓宽知识面,多掌握知识同时要教育和启发优等生去帮助差生,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3、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六、课时安排:
一、中国的热极
——认识正、负数……………………………4课时
二、校园科技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三、剪纸中的数学
——分数加减法(一)……………………12课时
四、走进军营
——方向与位置………………………………7课时
五、关于污染
——分数加减法(二)………………………9课时
六、爱护眼睛
——统计………………………………………6课时
七、包装盒
——长方体和正方体………………………16课时
八、下跳棋
——可能性……………………………………2课时
数学与生活……………………………………2课时
回顾整理
——总复习……………………………………5课时
第10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从去年的学习看,绝大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深厚的兴趣,学习刻苦认真,且有一部分数学特长生冒出来,同时也有个别的后进生存在,成绩不够理想。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保持学生习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和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其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及其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吧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第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旋转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第11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基础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及重视。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2、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13课时
(2)长方体(一): 15课时
(3)分数除法: 18课时
(4)长方体(二): 15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15课时
(6)百分数: 17课时
(7)统计:7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
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3、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第12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 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后进生转化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四、课时安排
一、分数加减法6课时
二、长方体(一)7课时
三、分数乘法8课时
四、长方体(二)8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分数除法6课时
六、确定位置3课时
七、用方程解决问题5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八、数据的表示和分析6课时
总复习5课时
第13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四、教材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强化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一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依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七、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
八、教学进度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 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 4课时左右
5、通分…………………………………………………………… 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第14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之后,进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是它的综合应用,紧贴于生活,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二、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与价值: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难点:
设计测量方案
教具准备:
透明容器、不规形状的石头、大豆、乒乓球等。
三、学情分析
五(1)班学生他们学习认真、踏实、自觉,基础一般,好学上进,而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基础差、底子薄、生源杂,学习比较被动。对数学毫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年龄小,在他们身上还明显地存在着儿童的天性,好动、好奇、容易分散注意力、自控能力差等。所以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比较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法分析
我先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创设情境,开启他们的智慧。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不同方法和途径,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即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趣和测量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两个着眼点。让学生从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一下子过渡到不规则的图形中,思维跨度大,具有挑战性。怎样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我采取以下四个环节结束本课的教学任务:
1、创设情境,开启智慧。
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跟语文老师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但瓶里的水不够高,乌鸦一颗一颗的往瓶子里装石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教师提问:a、乌鸦喝到水了吗? b、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解析这一现象? c、乌鸦往瓶子里装的小石子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帮助乌鸦算一算好吗?把学生带入了动物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乌鸦叼来的小石子即不像长方体,又不像正方体。不能直接用公式求出体积怎么办呢? 产生智慧的火花。
2、交流探究,分享智慧。
首先,是让学生去猜猜石块的体积?开发学生的思维,但,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求出石块的体积呢?小组合作,制定出一种可行的测量方案。 其次,分组汇报 (请同学们对各小组的汇报(试验步骤)充分发表意见,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的建议。),其他组员有没有补充。
3、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有可能提到的方案:
方案一: A、找一个长方体容器,里面放有一定的水,请学生观察并记录此时水的高度。 B、放入石块,再次请学生量出水面的高度。升高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可以怎样算? a、计算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乘以高计算出升高的水的体积。 b、分别计算放入石块前后总体之差。 质疑:为什么升高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呢?(石块占有一定的体积,所以水面会升高)。 教师板书:上升的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方案二: 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到入长方体的容器中算出体积。质疑:为什么会有水溢出来?(石块占有一定的体积,所以水会溢出来)
教师板书:溢出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方案三:(1)将石块放入没水的容器中。(2)往容器中加水,淹没整块石头。(3)将石块取出。教师板书:下降的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方案四:(1)将石块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2)容器中的水位在升高的同时又溢出。
教师板书:上升的水的体积+溢出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4、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并计算石子的体积。
三、巩固拓展,展示智慧
a、拳王争霸。
b、说说如何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一个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呢?
c、课后阅读 如阿基米德、曹冲称象、捞铁牛等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提升智慧。
在实践与操索过程中,偿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验问题。
本节课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理解了,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1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数学,共有学生36人,学生都来自农村,他们的课外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
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
4.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六、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 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 2课时
3.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5.约分………………………………………………… 4课时
6.通分………………………………………………… 4课时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
(九)总复习(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