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爱 孟郊

句文网    发表于:2020-11-17 15:18:33

结爱 孟郊,是诗人孟郊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抒写了男女之情,下面是此诗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结爱

作者:孟郊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结爱注音:

xīn xīn fù xīn xīn ,jié ài wù zài shēn 。

yī dù yù lí bié ,qiān huí jié yī jīn 。

jié qiè dú shǒu zhì ,jié jun1 zǎo guī yì 。

shǐ zhī jié yī shang ,bú rú jié xīn cháng 。

zuò jié háng yì jié ,jié jìn bǎi nián yuè 。

结爱翻译:

两个人之间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结成了深刻的爱意。一旦要离开,但总是想留下,犹豫不决。把彼此衣服结在一起。希望这衣服结扣能把气节守住,使夫君早日回来。曾经以为,把自己和爱人的衣裳结在一起,牵牵挂挂的,就能不离不弃等到离别之时才发现,结打得再巧妙,也不如将两人的心意密密结在一处。所以不停的结,希望能恩爱百年。这体现了爱情海枯石烂,誓不变心的决心。

结爱赏析:

这首小诗总共只有十句,却一连用了九个“结”字,用词不避重复,句式近于复沓,是这首诗遣词造句的突出特点,颇具民歌风味。诗人始终紧紧围绕“结爱”的主题,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倾吐自己的无限情怀,也点燃了读者的心灵火焰,是一首发人深思的爱情颂歌。

开篇两句,诗人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两人相爱,自然务求爱得深挚,爱到深处,那就是要心心相连,心心相印,在各自的心灵深处相亲相爱。这样的爱植根于感情的土壤,割断了物欲的牵累,摆脱了世俗的羁绊,才算是纯洁的爱,高尚的爱。这是诗人所持的爱情观,也是全诗的魂魄所在。接下来,诗人举男女离别时“结衣襟”的习俗为例,从中探究爱的真谛:“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这两句对仗工整,“一度”与“千回”恰相映衬,说明相爱的人在离别之际是何等依恋。你看,哪怕只是一度的分离,也要百回千回地把两人的衣襟连到一起,以示彼此恋恋不已,难舍难分。诗人再把我们引向深处,去窥探那女子“结衣襟”时的心理活动:“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原来,这对女子来说,就是表示在离别后的独居岁月里要守志不移;对男子而言,就是企盼他在它乡异地能早生归意。这女子的“志”,男子的“意”,都是两个相爱者的心中之情,不仅仅是“结衣襟”,所以诗人进而就此得出结论:“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这两句明白如话,却包含着爱的哲理。既然“结爱”之深深在心灵之中,那么相聚也好,离别也罢,年年月月,时时刻刻,都是应该而且可以“结心肠”的,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心肠相连的人分开。“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坐”与“行”,是生活中人们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代表着生活的每个时刻。只要两人经常地不间断地培植爱情,那么,爱的阳光就能温暖生活的每时每刻,照亮人生的全部旅程。

从古代诗歌,尤其是乐府诗中,我们读到了许许多多的爱情诗篇,有的火热,有的缠绵,有的欢快,有的悲怨,真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孟郊的这首《结爱》,则似乎与众不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把爱情这一青春的牧歌,唱到了人生的殿堂,使整个人生都响彻爱的旋律。在他的笔下,男女之间的爱已脱尽了铅华脂粉,蒸发了笑声泪水,避开了体态容貌,甚至忽略了年龄,也超脱了性别。爱情,在孟郊的眼里,乃是情感的契合,心灵的共鸣,是足以超越时间与空间阻隔的两颗心的相互吸引与彼此融合。他从世上各色各样的爱情中提取精华,抽出内核,使之上升为人生最纯洁高尚最神圣庄严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既可以洋溢于相爱的男女之间,也可以生发于相亲的朋友之间。能把爱的内容开掘得如此之深,把爱的疆域拓展到如此之广,没有一双异乎常人的慧眼和一支独具光彩的诗笔是办不到的。由此可见,孟郊的确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诗人,这首《结爱》也算得上一篇不同凡响的爱情诗。

孟郊文学作品

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没有律诗。艺术上不蹈袭陈言,或擅长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词藻,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钩章棘句,掐擢胃肾”(《墓志》),精思苦炼,雕刻其险;如韩愈所说“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答孟郊》),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中有的诗篇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

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句,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狭窄的心情。

孟郊专写古诗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

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 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

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有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夏敬观、华忱之均著有其年谱。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孟郊个人资料

孟郊,(751~814),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据《旧唐书》及线装本《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说他”少隐嵩山,称处士。“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其欣喜之情,可於《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二语中见之。越四年,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暴疾而卒

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如《择交》的”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胆里生荆棘“,《伤时》的”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即路人“;《上达奚舍人》的”万俗皆走圆,以身犹学方“等,语意虽浅拙,却也是伤心而悟道之言他年长于韩愈十五岁,有”忘形交“之称,韩诗有”我愿化为云,东野化为龙“语。韩的诡奇艰险处,也可能受孟的横空硬语的影响。他作诗的态度极为严谨,往往苦思力锤,入深履险,甚至含着涩味,但如《游子吟》等,却又自然亲切。

结爱 孟郊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

>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