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24 17:35:14

第1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说起我们的首都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但其中最不能错过的就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清朝帝王的行宫花园——颐和园。今天,就由我带大家开启精彩的颐和园之旅。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它有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共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栏上都有五彩的画。瞧!这几千幅画里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如果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找一找。请大家看看两边,这数不清的花木竞相开放。这一种花还没枯萎,那一种花又怒放开来。

走到长廊的尽头,现在我们来到万寿山脚下。请大家抬头,是否可以望见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那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是佛香阁。下方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佛香阁。向下望,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碧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方,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几条小船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一会儿,大家也可以去划船去感受一下人在昆明湖中畅游的感觉。

我们现在处于湖中心的石桥上,这座石桥有十七个孔,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前面有个美丽的小岛,走过长长的石桥,我们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细细游赏。我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祝大家玩得开心,再见!

第2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尊敬的来宾和朋友:

现在我要当导游,去参观举世闻名的颐和园。我希望你在旅游期间不要乱扔垃圾。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山有水。山是万寿山,水是昆明湖。万寿山上,古建掩映青松翠柏。山顶有佛香阁、排云堂、智慧海、仁寿堂、德和花园等建筑,都有不同的历史故事。山脚下的长廊上有对联和匾额,上面的书法大多是甘龙、道光等皇帝写的。站在佛香阁的台阶上,美丽的'昆明湖尽收眼底,十七孔桥像一条巨龙横卧水面。湖上有许多船和小船。

亲爱的游客们,颐和园的参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美丽的颐和园将永远欢迎你的来访。

第3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白祖航,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希望你们在这里能留下美好的记忆。

让我们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等着我们去看。这是颐和园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二百七十三间,再瞧那边,每间的横栏上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这可都是画家的心血,长廊两边都是漂亮的花儿,清香四溢。接下来让我们走出长廊,去万寿山的脚下。

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玻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爬上佛香阁,就可以看见颐和园大半景色,而佛香阁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下一站就是昆明湖,它绿的像一块碧玉,静的像一面镜子,要想去湖中心的小岛,就得经过长长堤岸,走过那座桥。这座桥叫十七孔桥,它有十七个桥洞,桥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小狮姿态不一,让我们去小岛吧!请大家慢慢观赏。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可以自由观赏,明天还有更好的景色等着你们来游玩。

第4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颐和园包括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园内山水秀美,建筑宏伟。全园有各式建筑3000余间,园内布局可分为政治、生活、游览三个区域。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段为中心,是过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办理朝事、会见朝臣、使节的地方。生活居住区,以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为主体,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之地。风景游览区,以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为主, 是全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古典园林中享有盛誉的颐和园,布局和谐,浑然一体。在高60米的万寿山前山的中央,纵向自低而高排列着排 云门、排云股、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等一组建筑,依山而立, 步步高升,气派宏伟。以高大的佛香阁为主体,形成了全园的中心线。沿昆明湖北岸横向而建的长廊,长728米,共273间, 像一条彩带横跨于万寿山前,连结着东面前山建筑群。长廊中有精美柁画 14000多幅,素有“画廊”之美称。位于颐和园东北角,万寿山东麓的谐趣园,具有浓重的江南园林特色,被誉为 “园中之园”。

占全园总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绿,景色宜人。在广阔的湖面上,有三个小岛点缀,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凤凰墩等秀美建筑,其中位于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访)中西合璧,精巧华丽,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后山后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处是松林曲径,小桥流水,风格与前山迥然不同。山脚下的苏州河,曲折蜿蜒,时狭时阔,颇具江南特色。在岸边的树丛中建有多宝琉璃塔。后山还有一座仿西藏建筑——香岩宗印之阁,造型奇特。苏州街原为宫内的民间买卖街,现已修复并向游人开放。拥山抱水,绚丽多姿的颐和园,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前身是清漪园,取“颐养太和”之义。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家花园和行宫。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移用海军经费约3000余万两银子,重加修建,取“颐养冲和”之意,改清漪园为颐和园。1900年再次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年重修,即成现在的规模。辛亥革命后属溥仪私产,1914年由逊清皇室售票开放。1924年辟为公园。1949年后成为北京主要游览点之一。

现在的颐和园是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总称,总面积290公顷。全区布局可分为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和风景浏览区三个部分。政治活动区以仁寿宫为主体,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的地方;风景浏览区是以万寿山为中心,分为前山、昆明湖、后山三部分;乐寿堂是其寝宫。颐和园计有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长廊728米,彩画8000余幅,是其它苑圃所不可及的特色和长处,被列为我国十大名胜之一。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颐和园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94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颐和园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虹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造园艺术的特色在于: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但它的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游颐和园建议你最好从东宫门开始。东宫门是正门,门外的牌坊经过修缮,重展秀丽风采。门口有两只造型生动的铜狮,是清漪园时期的遗物。东宫门台阶正中,有一块龙云石,上刻二龙戏珠图案,精致、活泼。 入门西行,过仁寿门,这一部分都叫东宫门内。主要建筑有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等。 仁寿殿原名叫勤政殿。1890年重建时,为了迎合慈禧希望长寿的愿望,根据"仁者寿"的古语,改为仁寿殿,它是慈禧在园里召见群臣和处理国事的地方。您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少珍贵古物。如商代的青铜器皿,翠鸟羽毛粘贴的洞庭风景,天然树根雕刻的狮子,200年前的国产镜子…… 长廊,全长728米,是我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廊子。长廊顶部有彩画14000多幅,有“画廊”之称。

前山部分主要有排云殿、佛香阁等景区,是全园的中心建筑群,建筑形式丰富而辉煌华丽。 佛香阁是中国古建楼阁的代表作,是颐和园的标志,高2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砌台上,以8根大铁梨木为擎天柱,顶为八攒尖式。阁内二至三层有旋转式楼梯,登阁远望,西郊景物尽收眼底。 排云殿是全园的精华汇集之处。它的最前端是位于湖岸的一座牌坊,南北两面题着:“星拱瑶枢”,“云辉玉宇”。在牌坊和排云门之间,有四季常青的柏树,还有12块形状不同的太湖石。有的象虎,有的象龙……据说是按照12属的形象选择出来的。门前两侧分立着两只精美的铜狮。进门正中为排云殿,建筑居万寿山中心,是慈禧接受百官庆寿朝贺的地方。殿前丹陛平台,绕以石栏,上列铜龙、铜凤、铜鼎。台下有铜缸及露陈座。当年,石座上陈设青铜器,以示皇家之富。

后山部分的景色与前山不同:前山豪华;后山幽静。 后山山路盘旋曲折,山下流水清澈,山上松柏郁茂,灌木丛生,颇有江南情调。主要的建筑有:景福阁,苏州街,谐趣园等。 景福阁是慈禧赏月赏雨的地方。 苏州街,原称买卖街,街的南北两侧店铺依山而建,面水开业,现已重新修复,游客可兑换清朝式铜钱购货,展示了仿古旅游江南商镇的风貌。 谐趣园为“园中之园”,具有江南庭院风格,其趣有三:声趣、楼趣、桥趣。 后山还有一条长达数百米的“丁香廊”。春天来临的时候,丁香花盛开,香气袭人。 南湖部分:昆明湖上有一座南湖岛,龙王庙位于南湖岛的中央,远远望去好像一座神话中的海上仙山,连接龙王庙和东堤的那座十七孔桥,长年卧在万顷碧波中,桥柱上雕有姿态各异的狮子544只。桥全长150多米,宽8米,由十七个卷洞组成,桥的两头有4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生动。桥东的廓如亭,俗称八方亭,占地140余平方米,亭有内外三圈24根圆柱和16根方柱。亭顶采用重檐攒尖的形式,造型舒展而稳重,居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之冠。东岸有一只铜牛,卧置在刻有波浪的青石座上,牛背上篆刻有清乾隆御笔《金牛铭》,意为镇压水患。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国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9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第5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来参观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护卫生,不要伤害她。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还有这么多美丽的图画,真美!这些画有上千幅呢!并且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你们相信吗?长廊两旁载满了花草树木,是不是很漂亮?

微风吹过,使人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型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这叫佛香阁。佛香阁下面有一个大殿,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叫做排云殿。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登上了万寿山。来到了万寿山山顶,这里是观看颐和园全景的最佳地点。看见下面的湖了吗?那个湖叫做昆明湖,因为昆明离北京太远了,所以才起了个这么好听的'名字。游人们常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你们是否有同感?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看看吧!看,昆明湖多大啊!

湖中心有个小岛,可以去岛上玩耍。看到那座桥了吗,那座桥叫十七孔桥,因为有十七个孔洞,高大坚固,所以叫做十七孔桥;桥栏杆上雕刻着许多可爱的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颐和园的景色很美,说也说不尽,请大家细细游赏吧!

第6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蓝天旅行社的导游小程。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会带大家游览北京的颐和园。

颐和园座落在中国北京的西北郊,是古代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64年建成,原名清漪园。1860年慈禧太后挪用巨额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面积达290公顷,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又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古典皇家园林。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便是颐和园中最有特色,构思最巧妙,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精华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28米长,分成273件,每一间的两旁都栽满了花草树木,而且横槛上还画着五颜六色的画。看那幅,画上画着一名女子,别看这幅画这么简单,它还有个传说呢。

传说上古帝王伏羲的女儿——宓妃。便是画上的女子。她游渡洛水时,不幸坠河而死,成了洛水的女神,后来嫁与水神河伯为妻。一天,她遇到了失意的英雄后羿,两人很快就相怜相爱了。不巧此事被河伯知晓,他化作白龙前去找后羿算账,被后羿射瞎了左眼。宓妃想到自己和后羿的关系不仅造成了自己家里的不和,还引起了后羿与妻子嫦娥不休止的争吵,内疚得很。从此断绝了与后羿的来往。洛神的美丽善良为历代诗人所称颂。

长廊的.左边便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地上有六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人们叫它西堤六桥。湖中心有个小岛,被称为南湖岛。咱们走过这座桥就可以到小岛上去玩了。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狮子。

这就是颐和园,一个美丽的古典皇家园林。这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下面就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去细细参观吧。一小时后在这儿集合。不过,一定到注意安全,不要在建筑物上乱涂乱画,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乱丢垃圾哦!

第7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开场白,长廊,中轴线建筑,山前东侧之紫气东来城关,山前西侧之听鹂馆,石舫,结束语)

颐和园的万寿山和昆明湖中间有一长廊作为景区间巧妙地过渡,长廊的设计使得山边湖畔的景点建筑和谐的连接在一起,此外长廊的走向随昆明湖的北岸弯曲而变化,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从东到西依次建有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清遥亭4座观景亭,它们是长廊高低和变向的结合点,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一条游廊。漫步长廊中会步移景换,美景目不暇接。而且长廊上有苏式 彩绘1.4万余幅,彩绘题材共分为山水花鸟和人物三种,山水画一般是临摹传世名画,或者是写生江南,花鸟一般是以历代流传的吉祥图案为主,人物画多取材于历史典故或神话诗词中的人物。1990年长廊被《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

邀月门是长廊的入口也是宫廷区与风景区的过渡和衔接,4个观景亭分别代表春夏秋冬,留佳意为美景常驻,寄澜意为寄情感于波澜之间,秋水源于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清遥是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之意。石丈亭是长廊西端终点,在长廊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南面临湖的敞轩,分别是对鸥舫,和鱼藻轩,是帝后游湖时上下船之用。

顺着长廊一路往西前行,走到中间的时候就会看到云辉玉宇牌楼,牌楼向北的一组建筑就是颐和园的中轴线建筑,一次分布着,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届琉璃牌坊,智慧海等主要建筑。现在我们就一次来介绍一下这组建筑:

云辉玉宇牌楼位于前山中轴线的最南端,牌楼北面额题云辉玉宇,玉宇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寓意慈禧太后是长生不老的神仙,既为祝寿又为歌功颂德,南面额题星拱瑶枢,是群星环绕北极星的意思,突出了排云殿作为北极星的重要地位。

牌楼的北侧就是排云门,门外有一对铜狮,铜狮两侧对称安放着12快太湖石因形似十二生肖故称十二生肖石,过去官员升座后下面衙役分列两旁叫排衙,因十二生肖石布局形如其制故又称为排衙石。排云门原是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的山门,重建颐和园后改为排云门。

过了排云门看到的是二宫门,上悬“万寿无疆”匾,这里是每年十月初十,为慈禧太后祝寿的地方,祝寿时慈禧太后坐在排云殿内,排云殿原是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的大雄宝殿,重建颐和园后改为排云殿,排云二字出自晋代郭璞《游

仙》中的诗句“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寓意此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过了排云殿看到的是德辉殿,它既是以排云殿为中心的`祝寿庆典区的尾声也是以佛香阁为中心的寺庙区的序曲,德辉殿原是大报恩延寿寺的多宝殿。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核心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年间重建,是八面三层四重檐攒尖顶结构,内部有8根通顶铁梨木大柱支撑,一层石造神台上原供奉有一尊木雕观世音菩萨,后毁于英法联军之手。

众香届琉璃牌坊位于佛香阁之后,牌坊正面额题是众香,众香是佛国名,背面额题是祇树林,祇树林是古印度中最早的两座佛教寺院之一。

过了琉璃牌坊就是智慧海,是乾隆年间建造的一座仿木结构的双层“无梁殿”,实际是砖石建筑,原来外壁上镶嵌有用黄绿琉璃瓦装饰的1008尊佛像,遗憾的是后来被英法联军毁坏,残缺不整。智慧海一名源于《无量寿经》中“如来智慧海,深府无崖底。”意思是如来佛智慧如海,佛法无边。

游览完中轴线建筑群,我们再来看一下山前东侧景区。东侧景区中主要有养云轩,紫气东来城关,如意庄,景福阁,益寿堂,接下来主要介绍一下紫气东来城关,城关位于万寿山东麗,南面额题是“紫气东来”出典于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乾隆用此典故命名关名既为取其祥瑞之意又点名城关的位置。北面额题为“赤城霞起”,出典于孙绰《游天台山赋》中“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山前西侧景区中主要有邵窝殿,听郦馆,画中游,现在主要介绍一下听郦馆,听郦馆位于清遥亭北侧,内设小戏台,是乾隆皇帝专为其母看戏建造的,听郦是形容优美的戏曲和音乐,光绪年间载原址重建作为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后来1894年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后此处闲置不用了,1949年以后被辟为餐厅。

石舫位于石丈亭内西侧水中,出典于《荀子王治》,乾隆皇帝在清漪园内建石舫一方面勉励自己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一方面寓意大清江山坚如磐石,无覆舟之虑。光绪年间重建后取“河清海晏”之意将其命名为清晏舫,寓意大清朝天下太平,安宁祥和。

颐和园内的景色大都有寓意,从此也看出了古代帝王的文笔之风。颐和园虽为人工宛如天成,漫步诗情画意中,让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建筑和景色的巧妙结合也别有一番风味。我的讲解只是抛砖引玉,还得请老师多多指点,谢谢!

第8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行的导游。我姓王。你可以叫我王导。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景点之一是清代皇家园林。这是什么?是的,它是颐和园。我们的大巴距离景区十几公里,大家可以先休息一下。"

“女士们先生们!颐和园在这里!我们走进大门,绕过正厅,然后来到远近文明点的长廊。这条长廊长700多米,有23个房间。你知道吗?每个房间的横槛上都有五颜六色的画,描绘人物、花卉和风景。这些画没有两幅是一样的。”

“沿着长廊走完,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各位,请抬头!山腰上矗立着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楼,即佛香阁,是站在高处鸟瞰颐和园的最佳场所。在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下面是排云寺。现在,大家都跟着我到山上往下看!”

“现在,我们在佛香阁前。每个人都往下看,有一个大湖,对吗?它叫昆明湖。静如镜,绿如碧玉。下面,我们来仔细看看!”

“昆明湖两岸垂柳满布,昆明湖四周环岛。走过长石桥就可以去岛上玩了。那座石桥叫做十七孔桥。你信吗?十七孔桥的栏杆上有数百根石柱,都刻有小狮子。那些小狮子形状不一样,一个都不一样!可以仔细看看!由于时间关系,我不陪你了。欢迎再次光临我们的旅行社。再见!”

第9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伴侣们:

你们好。

我是本日教育你们嬉戏的导游,我叫__X。本日,我们要嬉戏的处所是颐和园。让我们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哪里有瑰丽的景致等着我们去看。这是颐和园里很著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雕栏,一眼望不到头,长廊是不是很长?你们先猜一猜长廊有多长,要是等一会儿你们猜不出来,我就汇报你们。你说是230米,你说是480米,你说是500米,哈哈,你们说的都差池。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了273间呢,让我们去看看长廊里是什么样子吧。看,那是什么,哦,原本是横槛上五彩的画。

汇报你们吧,长廊里有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画是沟通的,这可都是画家的心血。你们看长廊两旁是什么,那么多的花是不是很悦目?有玫瑰花,有牡丹花,尚有牵牛花……此刻我们走出了长廊,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让我们昂首向上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构筑矗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让我们爬上佛香阁。我们往下看看,颐和园的景致泰半收在眼底。

看那葱郁的`树丛中潜匿着什么?对了,细心看可以望见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看正前面,昆明湖是何等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它又是何等绿,绿得像一块碧玉。你们知道吗?清朝乾隆天子诗曰“那里燕山最畅怀,无双风月属昆明”来歌咏昆明湖。让我们从万寿山下来,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差异的石桥。看,湖中心有个小岛,远眺望去,岛上一片葱绿。让我们到石桥上去。这石桥有十七个孔,以是叫十七孔桥。看,桥雕栏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还镌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纷歧,模样外形各异,没有哪两只是沟通的。好了,本日我们就到这里。你们本日是不是很开心呢?好了,来日诰日尚有更好的景致等着我们,再会。

第10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免贵姓吕,大家叫我吕导就行了。欢迎大家来颐和园参观游览。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已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它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下面请大家跟我走过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呀!这条长廊还很长呢!它一眼望不到头,一共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的类型很多,这幅上画着人物,那副上画着花草,那一副上又画着风景。你们知道吗?这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请大家看一看长廊两旁,是不是栽满了花草树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大家闻闻,连空气中也飘着清香。

请游客们跟我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请大家抬头看一看,那个耸立在半山腰上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叫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下面我们要登上万寿山了,请大家小心脚下,注意安全。现在我们登上了万寿山,正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大家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都在眼下。看,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看正前面,昆明湖多静呀!多绿呀!像一面镜子,又想一块碧玉。看狐狸的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呢!大家向东远眺,隐隐约约看见的是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现在我们下山,请大家注意安全。看,那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看,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看湖中心,有个小岛,岛上一边葱绿,我们走过这条长长的石楼,就可以去小岛上玩。大家数一数,这座桥有十七个桥孔。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你们相信吗?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请大家细细游赏吧!我们下午三点桥头见。

第11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亲爱的访客:

大家好!我叫程序,你的导游。你可以叫我徐导或小许。我们打算去参观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区。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完成于1764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用海军经费和其他经费重建,1888年改为颐和园。1920年,颐和园被八国联盟严重破坏,1920年再次修复。好了,我们现在开始观光吧。

我们必须首先来到最著名的散步场所。看,绿漆柱子和红漆栏杆,多美啊!这条走廊长700多米,分为273个房间,每个房间的水平窗台上都有一幅画。你们相信吗?成千上万幅画中没有两幅是相同的

现在,在万寿山脚下,我们抬头看到八角宝塔形的建筑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宏伟的宫殿是排云寺。去万寿山!

现在我们已经爬上了万寿山,这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好的地方。正前方就是昆明湖,常被说成是一面镜子,一块碧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我们去昆明湖吧。

看,昆明湖很大,但是河岸更长。看到那个/那个岛了吗?走过长长的石桥后,我们可以去海滩玩。请仔细数一数这座桥的桥口。桥口有十七个,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柱上的石狮子姿势不一样,没有两个是一样的。

此外,还有约伯大厦、什邡等。我也说不仅如此,请慢慢享受!

第12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北京国际导游公司的导游。我叫关。今天我来到颐和园和你一起旅行。我们现在在著名的长廊上。走廊有700多米长。分为二百七十三,这二百七十三的门槛上有一张美丽的.画,没有一张是一样的。

沿着长廊走了一圈,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让我们看看山腰。它有一个八角形的屋顶,上面覆盖着琉璃瓦,这就是佛亭。佛香阁周围有一座宫殿,即排云殿。

现在大家都和我一起来到了万寿山山顶。向前看,那边的湖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游有座桥,有十七孔,也叫十七孔桥。那边是约伯楼,有人给他写了对联:一路到竹云,半帘花影月笼纱。

今天我们的旅行结束了。祝你心情愉快。

第13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大家好,我叫邓紫薇,是追梦旅行社的一名导游。

人间仙境颐和园,绿柱红栏在长廊。碧绿无瑕昆明湖,金碧辉煌排云殿。大家知道这首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吗?对,是颐和园接下来这段时间就有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吧。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皇家园林。始建于1750年。曾两次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野蛮抢掠和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好的修缮和保护。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了颐和园大门下,走进大门,再绕过大殿,就来到了长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了长廊,我们即将登上万寿山,请大家往上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我们眼前,那就是我们待会要去参观的景点,请大家跟紧我,别走丢了。

现在我们就在佛香阁前面,站在这边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可以看到。向东眺望,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游人走过一座最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去玩,这一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的姿态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这次我们只参观了颐和园的一部分,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来这儿观赏这美丽的风景。再见!

第14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首都北京,我们今天就乘坐大巴车去往我们的目的地——颐和园。我叫郝思懿,大家可以叫我“小郝”或“郝导”。在本次旅途过程中大家可以交给我两颗心,第一颗心是“放心”,我们的大巴车司机是吴师傅,他有多年的驾车经验,会保证大家在旅途过程中的安全;第二颗心是“开心”,在旅途过程中,我会让大家度过充实而愉快的每一天。在我们本次行程中,请游客朋友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乱扔垃圾;2、不要踩踏草坪;3、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4、不要跟丢队伍,独自行动。希望大家旅游愉快!

颐和园建于清代。它是清朝皇帝的一个后院,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奇花异草,风景优美。请大家看我左手边,那就是颐和园。

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我来给大家大概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的长廊有700多米长,柱子是绿色的,而栏杆是红色的,这700多米长的长廊,有273节,每节的'横栏上画着五彩的画:有人物画、花草画、风景画……这么多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刚刚说到颐和园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奇花异草,不仅如此,颐和园四季如春,在这里,都能看到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树,可想而知,这里植物的种类非常多,置身其中,走在颐和园的小路上,鸟语花香,流水潺潺,风景如画,使人心旷神怡。

走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一抬头,就会看到耸立在半山腰上的佛香阁和排云殿。排云殿,顾名思义就是一排排立在云端金碧辉煌的宫殿。站在万寿山上,向下望去,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

时间过得真快,现在也该说再见了,本次旅程我们配合得很好,如果我有做的不周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再见!

第15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宋,今日就有我来带领咱们一起旅游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期望我的解说能够令各位满足,是咱们一起度过这一夸姣的韶光。

咱们如今行将前往的即是颐和园,运用这一段时刻,我向咱们简略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前史以及如今的情况。

最早在辽金年代的时分,皇帝就现已开端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其时在今日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儿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将这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前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万历是十六年,也即是1588年,这儿现已具有必定的.园林规划,享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称赞。可是让这儿真实变成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即是1749~1764年,就在本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并且这儿还成了闻名的三山五园之一。和中国古代的大多数皇家修建相同,这儿也没能躲过侵略者的蹂躏,在1860年这儿被英法联军抢掠并且焚毁了。过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水兵经费对这儿进行了重建,并且光绪皇帝下昭将这儿改名为颐和园。可是在1900年的时分,颐和园又再次遭到了八国联军(俄英法德意日美奥)的严重损坏。从此之后对这儿所进行的重修,由于财力缺乏,所今后山有些长时间都没有修正。到了1912年,按照清史的优待条件,颐和园仍然把握在逊帝溥仪手中。过了两年,这儿曾作为他的私家产业一度敞开,可是由于交通不便票价贵重等缘由,没什么人来。在1924年溥仪被逐出颐和园后,北洋政府将这儿正式改为对外敞开的公园。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承受这儿后,经过综合治理,仍然坚持着其皇家园林的相貌。并且这儿还变成了世界上造景丰厚、修建会集、保管最完好的皇家园林。

标签:演讲稿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