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20 21:08:43

第1篇:小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指导的是五年级图书阅读指导课。主题是“快乐阅读,品味亲情”。我选的图书是《感动小学生的父爱(母爱)故事》系列丛书。书中一个个故事发人深省,令人感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技能目标: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旨在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情感目标:学生通过阅读《感动小学生的父爱(母爱)故事》,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五、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

利朗读课文,还有个别学生朗读时缺少情感。

情感方面:学生喜欢阅读。对新课充满热情。

个性心理:本班学生活泼大胆,善于表达。对学习充满信心,学习积极性强。

方法和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一读二品三悟,复述主要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

六、教法

以情感诱发为主,通过筛选文中具体的信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配合多媒体教学,直观有效。

七、学法

自主学习法。教师少说,多让学生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这节阅读指导课,充分体现了自主阅读的思想理念。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首先通过名人名言导入新课。“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

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

(和学生讨论读书的好处,以此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接着我引导学生回顾上册学过的亲情故事。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如:

《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从这些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深深的父爱和母爱)这节课我们再读一本描写父母情深的书——《感动小学生的父爱(母爱)故事》

(板书主题:快乐阅读,品味亲情)

然后师生共同回忆以前学过的阅读方法:一读二品三悟。

(二 )导读

导读《一口让人流泪的水缸》,使学生感受深深的父母之爱,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师: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读一篇感人的文章《一口让人流泪的水缸》。请同学们认真听。(课件展示,学生边看边听)

师:谁来告诉大家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师:一个好的故事总能打动人的心弦,文中使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是哪里?(学生小组讨论,指派代表发言。)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第2篇:小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说教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说教法、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作什么?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们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们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第3篇:小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会赞美》,将从主题选定、活动目标、方案设计和活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选定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我意识,十分关心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更希望得到同学的赞赏。依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我确定设计了《学会赞美》一课。

二、活动目标

基于该阶段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2、学会恰当地赞美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

3、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都是幸福、快乐的 。

三、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我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活动过程: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在设计活动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2、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3、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4、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下面,我具体说说是怎样准备这一课的。

首先是课前活动

上课前,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赞美,例如:“孩子们真精神!”“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你的声音真好听!”??提高学生的课堂情绪,自然的引出“学会赞美”这一话题。

一、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激发兴趣,感受赞美。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动画,听《称赞》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而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听完故事后请孩子们说说:“你喜欢这两个小动物吗?为什么?”孩子们触景生情,畅所欲言。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初步感受到赞美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也能使交往的双方彼此喜欢。

二、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赞美是一门学问,也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如何去赞美别人呢?第二个环节小品引路,学会赞美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录像短片《谁最会夸》,看后让孩子讨论交流:你认为谁最会夸?为什么?以小品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到赞美别人最重要的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美。接下来播放两个生活情景,引导孩子发现其中人物的闪光点进行赞美,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学会了赞美。

三、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有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赞美是儿童精神世界地阳光!”。所以我设计地第三个环节是参与体验,分享赞美。通过一个活动“我来点亮那颗星”来调动孩子地积极性,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地幸福和快乐 。活动是这样地:在一个盒子里放着一些纸条,每张纸条上写着一位同学地名字,我先从中抽出一张纸条,然后请全班同学帮忙找一找被抽到同学地优点,(此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发现别人地优点,不光学习,还有劳动、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最后请被赞美地同学谈谈受到赞美后地心理感受。此时,老师点亮一颗星。接下来请一个孩子抽出一张纸条,大家一起来找找被抽到同学地优点,点亮第二颗星。最后是小组间同学互相赞美。教师相机点亮所有星星。

这样,参与地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地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地愉悦,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地闪光点,从而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四、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为了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赞美的魅力。在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延伸,升华赞美中,我配乐朗诵《赞美》:同学们,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乐,

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它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赞美也是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便不能生长。愿赞美的力量激励每个人进步,愿赞美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最后总结延伸: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去赞美,(相机出示图片):辛勤的园丁、勤劳的清洁工、尽职的警察、还有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慷慨地送出我们的赞美吧,这样我们的生活将充满和煦的阳光,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通过准备这节课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赞美的巨大力量。做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持之以恒的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赞美我们的学生。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甜蜜的微笑,一道赞许的目光,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和反思,可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4篇:小学说课稿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十分可贵的个人品质。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经济社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诚信的道德原则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社会各个领域里的欺诈、不守信用等现象比比皆是,导致了诚信教育相对缺失。学生中说谎、缺乏责任感、不守承诺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孩子们心灵的成长。可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我选择了诚信教育这一主题。

下面,我就我所执教的《诚信就在身边》这一课,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设计。这是科技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是诚信,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体会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讲信用的可贵。

2、鼓励学生勇敢面对自己的行为,建立诚信档案,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展开社会调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水平,我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情感主题为线索,一明理实践为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合作交流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心育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诚信。

在活动的开始,我为学生播放故事《曾子杀猪》,让学生讨论交流:你觉得曾子的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一石激起千层浪,耳熟能详的故事、形象直观的感受,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到:曾子宁可杀猪也要实现对孩子的承诺是难能可贵的。

于是,我进一步引导:你认为什么是诚信?让学生懂得:诚信就是为人处世,诚实守信。这样的设计直奔主题,是学生对于诚信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的体验诚信、实践诚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情感,体验诚信。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

活动一:诚信故事会

我让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社会生活中的诚信事例和大家分享。这些小故事从正面为学生树立了讲诚信的榜样,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诚信的可贵。

活动二:诚信的镜子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位的,而离开了“真实”的生活,那课堂也只能变成学生“高呼口号”的场所。确实,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矛盾的社会,不诚信的事例在我们周围也是比比皆是,作为老师,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倡导诚信,让诚信之根深深扎根于学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绝不能回避这个社会阴暗的一面,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下,而我们所能做到的是在不违背真实的情况下努力向学生展示一个积极阳光的社会,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安徽阜阳nai粉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让真空的生活生成教材,让学生真正“回到生活”,更深刻地认识诚信的重要,呼唤诚信,从而自觉做到诚实守信。

然后再回到课堂开始例举的图片,骇人听闻的事例,义正词严的言语,此时,学生心中的道德星火已被点燃,他们的道德情感空前高涨。我想这令人震惊的事例会让学生刻苦铭心的,从而也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这一环节的活动从反面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不讲诚信的危害,让学生理解只有诚守信,才能获得相互的尊重和信任,诚信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开始!

(三)勇敢面对,实践诚信。

品德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明理践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关于诚信的问卷调查,让学生看看自己的诚信度。接着让他们写出自己以前不诚信的经历,旨在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敞开心扉,勇于面对自己不诚信的行为,从而激发学生对诚信的渴望。健全学生人格的形成,为今后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奠定基础。

教学反思:

当我在试教时问到学生诚信和不诚信的事例的事,学生说到诚信的事是潦潦无几,而一说到不诚信的事却能滔滔不绝,于是我一直在思考,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还是我们学生看不到生活的阳光之处呢?我陷入了深思。我想:尽管我一个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会以我的微薄之力去努力改变学生这种观念,改变这个社会。

第5篇:小学说课稿

  说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说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说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说学法

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中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

(2)集体讨论: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

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

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

填空:

原来( )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说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第6篇:小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新路径》英语一年级起第一册Lesson J Numbers第一课时,其内容包括数字one、two、three、 four、five和围绕本课新授单词新加入的句型How many?,同时插入课文中的歌谣“Clap,You and I”,让学生对它有简单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小的特征及认知水平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one、two、three、 four、five,理解理解并运用句型How many?能跟节奏吟唱“Clap,You and I”。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做、说,读的能力,提高他们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能正确熟练的认读数字one、two、three、 four、five,理解句型How many?并能根据创设的情景运用语言How many?和相应的数字做简短的对话。

2、难点

(1)听音并迅速反应出相应的数字;

(2)单词three和five的发音。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粘贴画、简笔画贴图布置教室

五、说教法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情景法、直观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加入互动的元素,让英语课动起来。通过活动、游戏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用耳听、开口说、动手做的过程中去,将词汇教学融入到对话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课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由词到句,循序渐进地达到学习目标,整个教学体现全员参与,体现合作探究,体现生活实践,在活动中开始,在情景中操练,在运用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整堂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在本课教学中,分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

1、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2、多向互动,探究新知

3、趣味操练

4、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拓展性活动

5、课堂总结

六、说过程

1、知识目标教学过程。通过板书简笔画,学生猜所学过的单词进行奖励粘贴画并着重强调one sticker的方式引出数字one,再由one引出句型How many?并板书后(注重英文单词的呈现,增强学生对新单词的认知)进行多种形式的操练,使学生熟悉并理解新知识,之后借助多媒体,用猜,数学加法算式的方式相继引入新知two、three、 four、five,在此过程中强调three和five的发音。

2、新单词、句型练习过程。在引入新知识后采取多种练习方式:组与组,男孩与女孩,师生,小火车,两人对话等。

3、巩固单词的过程。在完成五个单词和一个句型的教学后,我用一首歌谣“Clap,You and I”和三个游戏((1)看教师嘴型说单词,(2)Listen say and do,(3)Guessing game)对单词进行整体的巩固。

4、语言运用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语言运用的模式,并结合教室内的贴画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做对话,让学生体验语言的整体运用后再由学生自行创编对话,亲身体验并运用语言。

5、课堂总结的过程。学生通过看板书回顾本课教学,总结知识。

第7篇:小学说课稿

一、教学目的

1、能听懂、会说和会读akite,apuzzle,apuppet,adoll

2、能听懂、会说和会读日常交际用语Ilikepuzzles.Me,too.

Ilovedolls.Thankyouverymuch.

3、能听懂、会说和会读句型What’sthis/thatinEnglish?

It’sa…Doyoulike…?Yes,Ido./No,Idon’t.

4、初步了解名词的单复数。

5、能运用所学的句型了解对方对某物是否喜欢。

二、教学重点

1、能准确的运用What’sthis/thatinEnglish?

2、运用Doyoulike…?来询问对方的喜好

三、教学难点

1、能在运用Doyoulike…?句型的时候能准确运用名词的单复数。

四、教学策略

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玩具谈起,把孩子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起来,同时也把孩子们带进我们所要学习的新内容。通过做拼图游戏,出示新单词,学习新单词,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避免枯燥无味的单词教学。让孩子们用所学的新句型,自编儿歌,既能帮助孩子记忆掌握新知识,又能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

1、所学过的相关玩具

2、风筝、木偶、布娃娃的拼图

3、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Step1Freetalk

1、Greetings

2、T:Boysandgirls!Look,wehavemanytoyshere.

Doyouliketoys?

Ss:Yes,Ido.

T:Me,too.

Look,what’sthisinEnglish?

S:It’sacat/…

T:Look,what’sthatinEnglish?

S:It’sa…(apuppet,puppets)

板书以上句型并带读

What’sthis/thatinEnglish?

It’s…

(用这样的句型带学生拿着实物玩具或者课件齐说两组)

【设计目的:通过谈论玩具,既复习帮助学生复习3B所学的句型,又导入了新课,自然过渡到单词的学习。而且这样也能对新课中的日常用语Me,too.进行渗透。】

Step2Presentation

1.T:Youdidagoodjob.Nowlet’splayagame,OK?

Ss:OK.

T:Look,what’sinthebox?

Ss:Apuzzle.

T:Good.It’sapuzzle.(猜对的发一个小奖品以资鼓励。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puzzlepuzzles)

T:Doyoulikepuzzles?

Ss:Yes,Ido.

T:What’sthisinthebox?

S:It’sakite.

(教学kite,kites并且不断复现like句型。)

T:Doyoulikethiskite?

Ss:No,Idon’t.(Learn‘No,Idon’t.’)

板书以下句子并带读

A:Doyoulike…?

B:Yes,Ido.Ilike…

NO,Idon’t.

2.T:Ilikepuppets,puzzles,kitesandIalsolikedolls.Ilovedolls.Doyoulikedolls?

Ss:Yes,Ido.

T:Look!Thisdollislovely.Iloveitverymuch.Doyoulovedolls?

Ss:Yes,Ilove.

T:Here’sa/an…foryou.

Ss:Thankyouverymuch.

Ss:Notatall.

板书并带读

Here’sa/an…foryou.

Thankyouverymuch.

Notatall.Step3Readandsay

1.T:(课件展示人物图片)Great!Weallliketoys.Look,whoarethey?Dotheyliketoys?Let’slistenandanswer.Andwherearethey?

Ss:YangLingandNancy.Theyareathome.

T:Yes.Listen.Whatdotheylike?

Ss:Listen.(出示表格,边听边做)

Name

YangLing

Nancy

T:Let’sask.YangLing,YangLing,doyoulikepuppets/…?

Ss:…

T:Nancy,Nancy,doyoulikekites/…?

Ss:…

【通过先让学生听课文,然后对课件中的人物提问,让电脑进行回答的形式呈现课文。学生感到好奇,而且对所问的问题和得到的回答都记忆深刻。】

2.老师带读,学生齐读,分角色齐读,分角色个别请几组读

【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读课文,加深对所学习课文的印象,同时巩固记忆课文,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对于读的好的同学给于适当的鼓励,促进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也使学生从学说到会说句型,并且给表演好的同学发“笑脸”作为奖励。】

Step4Consolidation

1、Sayachant.

1、)T:I’mtired.Let’shavechant.OK?

Doyoulikepuzzles?

Yes,Ido.Yes,Ido.

Ilikepuzzles。

Oh,metoo.Oh,metoo.

2、)出示几个新词(puppets,kites,ms,让学生改唱。)

2.请你担任班级小记者,调查你的同学喜欢什么样的东西?请用上以下句型

A:Doyoulike…?【提示:可以询问1、水果(apples,pears等)2、玩具(dogs,puppets,kites等)3、文具(pens,rulers等)】

B:Yes,Ido.No,Idon’t.Ilike…

A:Oh,Isee.Thankyou.

3、Let’sdosomeexercise。(打开评价手册,做P11页)

【每节课我都尽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能够训练到,让听说领先,读写也要跟上,逐渐向高年级的要求靠近。】

Step5Homework

1.ListenandreadPartA.

2.请你担任小记者,调查你的家人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并把调查的内容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

Unit4Ilike…

A:What’sthis/thatinEnglish?B:It’sa…

>A:Doyoulike…?B:Yes,Ido.Ilike…NO,Idon’t.

A:A:Here’sa…foryou.B:Thankyouverymuch.

八、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谈论喜好”。Doyoulike…这个句型学生在3B中已经接触过,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和运用直观教具展开话题,进行教学,受到了教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还设计相应的游戏,玩拼图,猜物,编儿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活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玩中用知识。整节课孩子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度过,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轻松自在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