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15 12:15:09

第1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光 》第 3 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在本课内容之前学生探究了光和影的关系,建立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再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我认为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巩固光和影子的科学关系,又为后续学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的研究打下基础,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一课的内容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第二部分是“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五年级学生的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周全,实验操作,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证光是直线传播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发现、探究、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及多方面的素养。

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

2、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难点:寻找假设的依据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具准备: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管和直管。

教师演示的图片和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下脚石,但又不能越过这个度,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位学生都能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本课通过让学生对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实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解释。为了能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中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讨论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光传播的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一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照的现象(出示图片及课件)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这些光是怎样到达被光照的物体上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猜测,激发学生利用实验获得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碰撞,这一锤就敲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很快使学生积极思维,进入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组织探究,得出结论。 (重点)需修改

活动二

出示有结构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法,猜测实验的结果。因为教科书上学生操作的验证实验,器材简单,操作容易,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合作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操作,但要求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在图中的卡纸上直接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在过程与方法中推测依据很重要。通过实验得出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就能到达最后的屏上,形成小斑点。否则就不会有此结果。

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先让学生自主合作、大胆猜测光的传播是否沿着直线的方式进行的问题产生认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验证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学、有效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有的到实验材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材料,有的负责记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后小组长把全组的意见整理、汇报,得出了“光是直线传播”这一结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的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

(三)扩展探究,培养热情

接着激发学生用其他的方法也来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直管和弯管的对比观察,直管眼睛就能看到另一头的光,弯管就不能,进一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同时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只对很亮的光源。还要给学生留个思考的空间,说说还有哪些方法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再利用光是直线传播的理论解释影子总是在光的背面的道理。为了更有效知识延伸,还可以用课件图片出示,光的传播速度以太阳为例,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所形成的概念得以巩固。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四)、板书设计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用简洁明了的词语进行板书,概况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让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2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进行对植物的观察活动之后,进而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还是第一次学习观察小动物、描述小动物,学生对它们的观察停留在只注意某个部分的细节,还不知道怎么样从整体到局部地去观察一个小动物。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蜗牛的过程,建构自己对蜗牛的认识。同时,培养并保持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兴趣。开好了这个头,为后面对蚂蚁、蚯蚓的观察等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颜色、身体构造等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映,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

(3、蜗牛利用腹足爬行,做波浪状的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按照科学的方法饲养蜗牛,并做好观察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伤害小动物,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初步了解其外形构造,生活习性、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放大镜,记录本和笔。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提出问题

导入:“同学们喜欢蜗牛吗?那我们就一起与它玩一会儿吧!”

预设: 对于孩子来说,喜爱小动物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设计意图:确定观察任务,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学生在和蜗牛玩的过程中,对蜗牛进行了无意的观察。

师:“同学们对蜗牛这么感兴趣,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蜗牛有牙齿吗?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有眼睛吗?长在哪?蜗牛怎么爬的?

设计意图:我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加以梳理,形成几个问题的区域:如蜗牛身体的观察、蜗牛壳的观察、蜗牛运动的观察等。

2、制定计划,自主探究

师: “你们小组打算怎样观察蜗牛呀?”

预设:这时学生运用己有知识,调动各种感官观察蜗牛,如:看看蜗牛身体的颜色、闻闻蜗牛的气味、摸摸蜗牛的壳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想出多种办法、运用各种工具进行观察。进一步设计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你们小组怎样分工合作呀?”“你们需要哪些工具呀?”“怎样做才能不伤害蜗牛”等。

师: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预设:1、蜗牛身体的观察:蜗牛头部、腹部、尾部,头部的眼睛、触角、嘴的观察。2、蜗牛运动的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3、蜗牛爬行的痕迹:教学中会有二种情况,先发现粘液,再发现粘液是蜗牛爬行过和痕迹;或者先发现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再发现痕迹原来是蜗牛分泌的粘液变成的。从观察和思维发展的水平说,前者的要求高一些。找到痕迹与粘液的联系后,很自然地会产生关于粘液的问题,蜗牛分泌的粘液对它有什么用?

设计意图:在观察方法上,包括了用放大镜观察、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内容。在教学中,重在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初步了解其外形构造,生活习性及运动方式等。在观察蜗牛运动时,引导学生“轻轻碰触”,从爱护动物的角度,这是最好的契机。

师:蜗牛这么可爱,你想和它做朋友吗?你准备怎么照顾你的朋友呢?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利用本课的学习方法继续进行观察由课内引向课外,学生掌握了本课所渗透的这种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学素养,也就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3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放映幻灯1),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放映幻灯2)经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俭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本课将指导学生认识能量最基本的特点----能量的转换。教学资料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放映幻灯3)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明白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科学探究: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经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我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教学准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经过营造趣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能量的转换。为此特做如下教学准备:录音机、火柴、缝衣针、花生、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

三、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安排5个环节组织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认识能量转换的概念。

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经过身边的生活实例帮忙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样回事,(放映幻灯4)再经过开灯、放录音、搓手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能量能够转换并经常转换,能量的转换与我们的生活十分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本课重难点突破做好铺垫。

环节二、亲手实验,感知能量转换的过程。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分为两个层次循序渐进突破。(放映幻灯5)首先采用美国杜威先生“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以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四人一组完成小实验。先在汤勺里倒入适当凉水并测好水温。然后固定花生米,点燃花生米加热水,比较加热前后水温的变化,最终组织学生描述能量的转换过程:划着一根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这个小实验简单易操作,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真正的科学教育。研究证明,仅有学习者处于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与刺激的环境中时,才能更好地建构自我有价值的知识并迅速地发展其思维本事。

第二层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经过模式图引导学生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科学课强调使学生学会科学的看问题和想问题,定量分析能使他们的头脑更精确化更科学化,仅有能用必须数据来描述事物时,才算到达对事物性质的真正了解。所以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梳理图上的一组复杂而连贯的能量转换过程。这是书上的一幅彩图,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并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换为热能和声能。”这样就浅入深出、深入浅出将一个抽象的科学知识体系——能量守恒定律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科学的概念和思维。用活教材,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必须的科学方法,相当与让学生有了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这是学生终身受益,可持续发展的本钱。

环节三、做小玩具,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体会能量转换的过程。

动手做小玩具,我认为是本课教学资料安排的一个亮点,它贴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再一次被激发到高潮。(放映幻灯6)课文详细地介绍了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并且给出了成品样式和操作情景,学生能顺利完成操作,在学生玩过之后探究讨论这个小玩具里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量,很容易就能理解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能量转换。再让学生玩玩自我熟悉的溜溜球,充分理解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变。这个教学资料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充分感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且初步感知了抽象的科学体系——机械能守恒定律。

环节四、动手画一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这个活动是在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前面学习的巩固和检验,是从探究到实践的过程。所以我采用自主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自由发挥做画,这个环节不但能使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独立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潜移默化培养了孩子的科学素养。

环节五、总结巩固,延伸运用,学会持续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课堂结束时以“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的收拢式提问结合板书对课堂学习资料做一个扫描式总结,然后观看一段DVD影象资料引发学生深层思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个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既加深学生对能量转换的认识,开拓视野,又引发学生新的思考,最终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问题:“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一种能量的增加或减少,转换的另一种能量是否会发生变化?促使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能自主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四、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能量的转换

转换

一种形式的能量——→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电灯

电能——→光能和热能

划火柴

(燃烧花生米)

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飞旋的纽扣

动能-——→重力势能

……——→……

第4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教学探究目标:

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

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

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准备:

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镜、镊子、铲子、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土壤的图片

土壤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园的角落。而陌生在于即便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过土壤。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动植物。(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土壤随然在我们身边,但大多没有仔细观察过土壤的世界,调动学生观察土壤的兴趣)

(二)观察土壤。

1.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

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观察,有针对性的做实验,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1:土壤中可能会有小生物和一些枯叶子

生2:观察要仔细认真,有顺序,细致到每一个角落

生3:放大镜是放大一些小东西的,镊子用来夹物体,铲子用来铲土,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

生4:在观察中要认真仔细,不漏掉每一个角落,要按一定的顺序,不要伤害土壤里的小生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土壤中有什么,从而激发去挖掘的欲望,并让学生能够再说的过程中,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的想法)

出示注意事项做补充。

2.观察土壤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边观察边记录让学生及时留下观察后的证据,做汇报时有据可依)

3.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第二课时

(三)研讨活动。

1.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

(设计意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组之间发现的种数可能会有所不同,认真仔细有序全面的`小组会发现的比一般小组多一些,可以形成组间竞争,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

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和土壤的“关联”的认识,即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认识,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赖土壤而生存)

(四)拓展。

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湿润。把蚯蚓或是蚂蚁放到土上,再铺一些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或蚂蚁的活动。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壤下的动物生活情况。不同地区可以考虑“蚂蚁工坊”这一材料替换,但观察蚯蚓从观察环境的真实性和观察成本来看都更为适宜。)

第5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不仅要让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还要教会他们做科学,即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并通过探究来形成他们的科学素养,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亲临的各种身边活动为载体,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中的位置:本课属于物质世界领域中运动与力之常见的力。课标中要求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过程与方法上要求,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的观察测量,并做简单记录。

教材中,本课是第五册《力与生活》单元的起始课,后面有浮力,摩擦力,找找身边的力等课,本课要求学生知道推和拉是力,力可以使物体运动发生变化,力有大小和方向,并学会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为后面对浮力,摩擦力,身边其它力的探究学习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知道推和拉物体时,物体会运动起来,是因为有人提供的动力,一半学生知道对运动着的物体施加推或者拉力时,物体运动可能会停止,或者改变运动方向。

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推或者拉,会用省力和费力描述推和拉时的感受,即力的大小。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探究式,学生在身边各种推拉活动中,感受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师通过讲授、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小车,仪器车,小木块,测力计,钩码,记录表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推车,推木块、推门等活动的体验,知道什么是推力和拉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2.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初步具有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力的作用效果的能力。

3.能主动探究力的知识,对力学知识具有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推力和拉力、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学习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推力和拉力,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T:推动仪器车,问:老师做了什么动作?仪器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引导学生说车向前(右)运动)

预测:推车,车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了老师的动力,(T:因为他受到了什么?才动起来。)

T:这个动力来自于“推”

T:谁还可以使仪器车向前运动起来?为什么会动起来?

预测:学生会向前拉动车。手上的动力。

T:这次的动力是“拉”

T:我们在做推和拉的动作时,都会施加给被推拉物体一个力,叫做推力和拉力。(板书:推力和拉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T:静止的仪器车在受到了怎样的推力和拉力时,发生了向前的运动?

S:向前的推力和拉力。

T:怎样使静止的仪器车向后运动呢?

S:向后推动或拉动车,给车向后的拉力和推力。

T:也就是说力有方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力的方向有关系。

T:板书图画,仪器车箭头

2。探究活动,认识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运动的物体静止。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T提出问题:

(1)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仪器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2)对运动的物体施加怎样的推力和拉力,物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你能用实验来说明吗?出示材料(木块,小球,小车)

S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实验中去,T针对推、拉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物体受力后怎样运动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

T谈话:请把你们小组试验的结果介绍给大家?

S预测给木块,小球,小车一个向前的推力或者拉力时,木块向前运动

给向前运动的小车一个向后的大的推力或者拉力时,小车向后运动,(小的力时,可能继续向前运动,慢了,或者静止。)

给小球一个向右的推力或者拉力时,小球向右运动。

T: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说成用力,力气小,也就是说力有大小,

T引导S小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就是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力进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猜测假设、实验证明的科学学习过程)

3、学习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T:力的方向我们能够直接分辨出来,那么力的大小是多少呢?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工具测量得出。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测力计有圆通、平板测力计,握力计、测力环、SKN系列测力计。我们要学习使用的是平板测力计,它有以下这些结构组成,出示PPT介绍提环,弹簧,指针,刻度,底板,挂钩。力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可以用字母N表示。板书

T: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检查测力计(板书)

A、右手提起测力计,让测力计自然下垂,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0N处;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如果指针没有指在0N处,要进行调谐或更换测力计。经过检查,这个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N处

B、检查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通过检查,知道这个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0。49牛。每一小格是0。098牛。

C、用重0。49牛的钩码检验测力计的准确性:左手托住钩码,右手提起测力计,用测力计的挂钩钩住钩码,左手慢慢下垂,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测力计指针读数0。49牛说明这个测力计很准确。

第二步:使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A、测力计测量的力的大小时,不可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数值。如果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可采用分割方法测量,不能分割的要换用相应的测力计。

B、首先来测量这把剪刀所受重力的大小。估测以下不会超过这个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在

测量时,由于我们不知道到底重多少,因此要手托着慢慢自然下垂。

S:测量提起物体时所用的力大小是多少,并记录。

T:巡视指导规范的操作方法。

C、我们用测力计测量拉动木块运动时所用的力。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测量时要手拿测力计的底板,避免测力计与桌面之间接触,在木块匀速运动时读取力的大小数值。

S:测量匀速拉动木块运动时所用力的大小并记录。

T:巡视指导规范的操作方法。

4、总结

T:这节课,我们通过推力和拉力的活动认识了力,力有大小和方向,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学会了怎样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那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他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在后面的课中,我们继续研究。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从课堂气氛评价:学生能够自始至终积极围绕学习内容思考、实验、探究、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问题评价:

(1)能举例说明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拔河比赛中,我要比赛赢过你,那么就要求我用的力比你的()。方向是与你的方向( )

(3)推门时,门没有变化,说明我对门没有施加力。()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从学生生活入手。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含科学。首先,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入手,利用常见的推、拉开始,自然过渡到推力和拉力,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处处蕴含着科学知识。其次,本节课使用的实验材料是玩具小车,小球,木块,对这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材料,兴趣更高。

2、培养学生初步设计科学实验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生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学生自己尝试设计实验,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讨论,能够在体验过程中,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3、精心设计课后延伸,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继续探究有关力的知识。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完成后,老师提出:“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那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他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会有更大的发现。”为今后学习浮力、摩擦力等知识进行铺垫和准备。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