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04 21:20:11

第1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了共两个专题。

在 “文明素养面面观”专题的统领下,呈现的是在社区生活中一些人的言谈举止与文明社会格格不相入的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例举了一些公民随意践踏绿 地;随地吐痰、扔纸屑;说脏话;便后不冲厕的不文明现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小事去观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无这些不文明现象。同时,让学生在 实际的考察中感受不文明人与文明社会的不和谐以及给大家带来的不愉快。

“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计形象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教材第13页提供的是一份评说市民公德水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份资料,明白我们在每个公共场合的行为都在书写着社会的文明形象,我们应该用良好的规范的行为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带来和谐和温馨,同时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产生了一定的想法,教学中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或校园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观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四、教学理念:

(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 文明素养面面观

1.课前调查:

教师讲述: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提问: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学生回答: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

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

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

活动二 论谈校园中的不文明

1、播放课件

展示图片一:学生随便在校园乱扔纸屑。

图片二:洁白的墙面留下 了脚印。

图片三:校园里随地吐痰。

图片四:下课同学之间打闹骂脏话。

图片五:花池里乱折、乱踩花草。

提问:除了上述不文明的现象外,你在校园还发现了什么?班里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踊跃发言。

小结: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然而就这一点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2、阅读课文: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

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并发言:

假如你是吐口香糖的人。

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清洁工人。

假如你是一个游客。

假如你是一个外国人。

引导学生初步懂得扔口香糖的行为能折射出一个地区、国家的文明程度。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三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瞭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2、现场互相观察对方的文明形象:从衣着、红领巾佩带、头发长短、做姿、向对方请教问题、借文具等。

3、通过观察从同学中找出典型站在讲台中让大家从衣襟是否敞开、红领巾佩带是否规范、帽子佩带是否端正、鞋带是否系紧等评论其形象。

4、给这位同学几分钟的时间到教室后面整理自己的衣着、红领巾、帽子让大家重新评论。

5、现场表演:一学生迟到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到坐在座位上忘了带文具向同学借等一系列行为动作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并纠正。

6、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7.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8.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小结: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日常生活中一些细小的行为做起,使自己成为一个在学校和公共场所有教养的人,一个讲文明的人。

七、 板书设计

一、文明素养面面观。

社会调查:你的发现

校园中的不文明

二、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文明形象面面观

我的文明形象设计

主题二:社会文明大家谈

主题一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我们追求和实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作为对主题一学习内容的回应,主题二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反思和探究:我们该用怎样的文明行为和素养回应社会发展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呢?

话题一:文明素养面面观。

(1)在这个话题中,我们重在从社会视角、从人的公共行为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的文明素养。

(2)引导学生考察人们在公共场所下的行为是否文明。注意我们不要让学生简单地止于观察现象——辨析行为好坏——我们应该怎样(观念上的回答),而要重在激活学生的道德感,多角度地、深刻地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严重性。如教材第9页的“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文章后面的设问,就旨在让学生走进生活中,从不同的生活者的角度,去感受,去分析和思考。

话题二:生活中的一米线。

(1)首先我们是从人权的视角,即从对私人空间的尊重与社会文明的关系的角度,反思在公共场所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文明素养。

(2)理解生活中的“一米线”,不仅仅是人和人在空间中的距离,而是透过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体现对自己、他人隐私和权利的保护及尊重。

(3)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体会和感受。

话题三: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承接上面学习的内容,本话题引导学生回归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小做起,从生活中做起,从小事做起。

(2)注意引导学生从个人形象、行为与社会公共文明的形成和建立之间的相互关系,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而非止于个体形象在外表形式(梳妆打扮等)上的美与丑。旨在追求内在和外在美的统一协调。

第2篇:说课稿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五课时——《奇妙的指纹》。本单元是在观察了植物,寻访了小动物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验等方法,去了解自己的身体,使他们从整体上对人的构造有个大致的了解。而 “奇妙的指纹”则是对人体的局部进行较深入地观察,通过拓印指纹和对指纹的探究,让学生知道每个手指的指纹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指纹也是不相同的,并了解指纹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在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本课教学选择的是二年级学生,他们从未接触过《科学》虽然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了好奇与热情,但他们不具备科学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技能。例如:观察的方法、顺序等,一切技能仅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探究活动正如一句古话: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这股东风就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品质。基于此种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

选取一年级的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为导入。当学生看到自己所熟悉的画面,就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参与热情瞬间迸发出来。这样一来当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每一种小动物的脚掌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很自然的将注意力转移到我们手掌上的指纹,好奇心趋使学生产生了对指纹进行深入研究的需要,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以指纹卡范本展示,学习拓印指纹技巧

全课的教学围绕“指纹”展开,因此获取清晰的指纹十分关键。为了指导学生采集一套清晰的指纹,我做了如下设计:先出示一张制作精美的指纹卡,看似简单的一张卡片,上面却暗藏着许多信息,它将左右两只手的10个指纹分上下两排对应排列,方便学生进行比对,还有收藏意义。小小的指纹卡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一方面它的出现激发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孩子们眼前一亮,都迫不及待想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指纹卡;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它为学生自己制作指纹卡提供了一个雏形。

然后再通过提问“怎样才能做出这样一张指纹卡?”充分征集同学们的意见,从方法、步骤、技巧上给学生以提示,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探究实践材料是探究活动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为此前听过相关的一些研讨课,老师们往往提供给学生许多拓印指纹的器材,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拓印指纹,而拓印的指纹效果并不理想,给后面的活动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处理此环节时格外注意材料的选择。为了拓印清晰完整的指纹,我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拓印材料,如:印泥、印蓝纸、透明胶……可这些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清晰度,不是油墨过重就是杂纹太多。最终,在洗相馆找到一种最为理想的材料——冷裱膜。它像贴纸一样,明胶部分一撕就行,大大减少了反复接触的机会。

3.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途径,学会科学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固然重要,而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问题,并且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研究就更为重要。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确定的研究问题和方案,自主探究,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经历了一次“提出问题,选择问题、合作探究”的科学研究过程。

学生的思维是极其跳跃的,关于指纹,他们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每个人的指纹是一样的吗?有几种指纹?指纹是怎样形成的?指纹会发生变化吗?”为了让这有限的课堂40分钟解决一些孩子们力所能及的问题,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么多问题,有哪些是一样的?”“在这些问题当中,有哪些是既有研究价值又能在课堂上进行研究的?”,引导学生就此进行整理归类,再引导学生对整理后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本堂课上有的学生就从众多的问题中选择了“指纹是一样的吗?”进行研究并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每个手指的指纹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指纹也是不相同的结论。

学生在提出问题、整理筛选和确定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得到了培养。为了让学生的研究活动更科学更规范。我在各小组确定本组研究问题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案,接着在小组汇报时,鼓励“评议团”边听边思考“这样的研究方案可行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使学生通过讨论、评议后不断修改本组的研究方案使其更加合理、完善。比如:有的组想研究指纹的样子?起初只想到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10个指纹。此时,就有学生提出只观察一个人的10个指纹很可能漏掉某种形状的指纹没有观察到,应尽可能观察更多人的指纹。听了建议后,这组的同学就将观察的范围相应的扩大为观察小组所有成员的10个指纹。学生的探究更具科学性了,探究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4.以耐人寻味的问题,培养学生课后探究的良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教师为学生开启的第一道门。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更深层次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在本课的结尾部分还设计了课后探究的环节。回顾本课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把那些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研究方法课后继续探究,逐步养成课后探究的良好习惯。

第3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的精神、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

二、说学情

虽然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柳树也是其熟悉的事物,也学过关于咏物、表现生命力强的文章,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

鉴于以上分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会课文中7个四会字和5个二会字,重点理解“锻铸”“虐杀”“摧毁”等10个词语。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法

本课我将采用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教学方法。古今有多少名句格言都是说读的重要,比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见朗读的重要。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感情,又使其不感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阅读等。

四、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分两个板块开展教学,一是以青海高原地貌的图片、录像导入,让学生直观感知青海高原的气候和地理特点。二是通过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节检查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意、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怎样的柳树等四遍目的不同、要求不同、形式不同的读书,为第二课时进一步精读课文扫除障碍。第二课时根据课文特点,紧扣“神奇”展开教学,这是明线,以作者的情感深化为线索,这是暗线。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去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为此预设了以下四个学习活动:环节一:图文对照,感知困境中的柳树。

1、投影一幅广袤无垠的青海高原图片,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自由读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并说一说,这株柳树是极其平常的柳树,为什么它生长在青海高原上就使得它神奇。

2、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柳树的外貌体会柳树的神奇:

扣住“神奇”,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落脚点,并依据课文特点采用了比较、环境渲染、图片创境设情等方法体会“神奇”,同时巧妙地抓住每节最后一句话让学生感悟作者情感的提升,也感染了学生自己。说、读、悟融为一体。

环节二:引发想象,感叹生长中的柳树

1、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又表现出怎样的“神奇”。

2、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语句并抓住“有幸萌发”“保存生命”“继续存活”三个方面体会柳树的神奇,然后用“(什么条件下)其它的而只有”的句式灵活地说一说在这三个生长过程中柳树的神奇,接着通过朗读和体会“奇迹般”“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来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提升学生的情感。

3、在初步体会柳树长粗过程的语句的基础上想象柳树遇到高原风雪、雷轰电击以及其它灾难的情景,并扣住“多少”“一次又一次”用想象读增强体验,然后抓住“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通过说和读来感悟作者情感的进一步提升。

首先抓住关键词语引发学生与作者一起想象,情景交融,接着在作者想象的基础上,进而描述情境引发学生再展开更为具体的想象,让学生对柳树顽强的感悟更加直观和强烈。同时,学生想象的过程中在口头表达和思想认识方面的语文素养都有了展示和提升的空间。

环节三:整体回顾,深刻体味人生哲理

1、小结上文的学习,引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九十九条死亡之路”。

2、探讨柳树是靠什么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以“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揭示人生哲理。

对人生哲理的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充分利用文末的点睛之笔由物及理,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上文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在此基础上感悟到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作抗争。

根据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描写一下家乡的一棵树

(2)搜集有着柳树精神的人

第4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能够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既能够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也能够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既能够进行造型训练,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班幼儿在经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仅提高幼儿的绘画本事。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本事。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并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幼儿经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所以,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资料。由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目标

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2、鼓励幼儿按自我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本事。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活动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三、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

3、欣赏教师的作品

4、白纸,铅笔

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本次活动设计中,我经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

2、观察比较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经过观察,幼儿既构成了准确的形体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不一样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一样效果。本次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直接感受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我采用了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三幅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中,发现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幼儿不一样特点的作品进行比较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在本次活动的最终环节,我采用了欣赏评价法,在欣赏的同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点评:

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鱼宝宝?为什么?”使幼儿在审美的同时自然地习得经验,为下次经验迁移做准备。

问题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我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到达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说活动程序:

共有5个环节:

1、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的花纹,引导幼儿说出鱼儿身上花纹的特点。

(导入活动,观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欢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然后请幼儿讲讲自我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形状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及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异常是对形状怪异的鱼,启发幼儿尽可能讲详细一点。

2、欣赏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的画用了那些线条装饰的,并进行比较。

再欣赏教师的作品,让幼儿学习装饰鱼宝宝的基本方法。我同时逐个展示各种点、线、面(即根据幼儿回答展示各种线形和点形装饰),既增强了趣味性,又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的功效。

(欣赏幼儿绘画作品,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示范讲解几种鱼的画法:(欣赏教师的作品)

(1)请幼儿说说教师画的画都用了什么线条来画各种各样的鱼。

(2)教师在幼儿最喜欢的鱼身上示范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线条的疏密关系。

(3)请幼儿来装饰几条鱼宝宝。

(4)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

3、经过比较,了解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为了帮忙幼儿理解线描画抽象的形式美的构成规律。我选择了三副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图一: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图二: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图三:疏密变化恰当、有必须规律),幼儿经过观察比较,在教师的追问:“这两个鱼宝宝美吗?为什么”的过程中交流、探索、发现,从而掌握线描画的基本规律,为接下来的创作供给支撑。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用不一样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3)帮忙本事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5、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我所画的鱼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我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今日,小朋友帮忙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十分漂亮,线条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多谢你们了,此刻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既给予孩子技法上的帮忙,又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异常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根据对本次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教学程序的设计,估计活动的重难点将会得到突破。可是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我在活动中还将根据孩子的基础和本事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第5篇:说课稿

《水与生命》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资料,本课在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观察水”、“水与生命”、“榨果汁”等三项活动。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引导学生明白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水问题的兴趣。我选择的是这个资料的第二课时“水与生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仅孕育了生命,还为人类供给了物质资源和礼貌发展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还将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关注自我的生活环境等资料打下基础。

2、活动目标

经过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白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2)本事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我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一样看法。

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3)情感目标:

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养成节俭用水的生活习惯。

3、教学重点

能意识到水与动植物和人的密切关系,并能以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

二、说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水与生命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亲身经历、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并经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本事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三、说教法

根据《水与生命》这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简便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

刘默耕先生的“引导——探索”教学法有别于布鲁纳的“发现法”,也不一样于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我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我的不一样意见。

四、说学法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模式

1、结构

情景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数据显示—延伸探究

2、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此刻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到达,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六、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幅优美的山水景,屏幕上美丽如画的景色配上动听的诗歌朗诵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之后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得嫩绿,使鱼儿游得欢畅,使地球变得美丽。当学生畅谈感想后,教师归纳:水是生命之源。

2、交流反馈,体验汇报。

实践证明:探究本事最好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这固然能够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来进行,但绝不能没有科学教育——因为科学教育的实践性、基础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本事方面,具有独特的也是其它各育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在上节课“观察水”这一资料后,我让学生经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要求每人说10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讨论生命离不开水,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那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部分资料,学生已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在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对生命与水已经有了必须的了解,明白人、动物、植物“渴”了要喝水,生物维持生命需要水。最终,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

3、主体参与,动手实践。

怎样利用科学教育的优势,使它成为培养学生探究本事的摇篮,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探究”呢?我的体会是:实施开放教学,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操作、质疑、观察、想象、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诱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探究欲望,训练探究思维,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我出示课前用透明塑料袋罩上的盆栽植物。提问:“塑料袋原先是干的,此刻内壁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观察并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塑料袋内壁上的水是从植物身上“跑”出来的,说明盆栽植物体内也有水。之后我趁热打铁:“从人出汗、排泄等生理活动中能够证明人体内有水,但我们的身体里包含多少水呢?我们吃的米饭、面条、猪肉、鱼、鸡蛋这些食物中又包含多少水呢?牛奶都是水组成的吗?”学生根据自我的猜测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最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比例图,初步了解几种食物中的含水量。让学生在比例图中了解人体、各种食物中包含很多的水,了解人们在吃食物补充营养的过程中,也补充了很多的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生命活动。

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动、植物成长离不开水,我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实验证明并提前准备了“植物喝水”的活动。方法如下:剪下两朵月季花(茎长一些),将它们分别插入装有水和干土的试管里,观察哪一朵花先凋谢。同时将装水的试管里滴几滴油,在水面上做好记号,观察这朵花每一天喝多少水,同时做好记录。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几天甚至十几天内进行观察,围绕“生命离不开水”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演练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丰富了教学的素材,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恒心和毅力。

4、拓展活动,反面例证。

经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汇报并动手实验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学生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我在他们的讨论过程中经过图片的形式展示出缺水给大自然和生命世界带来的灾难。然后经过VCD观察小狗在缺水的情景下有什么反应。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离不开水,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珍惜每一滴水。使学生明白:滴水汇成河流,我们要从自我身边做起节俭用水。讨论结束后,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5、续写小诗,活力导行。

最终,出示本课开头的优美景色。“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未写完的小诗道出了生物对水的依靠,明快的诗句展现出大自然因水才有的美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诗句来赞美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完美情感。

“因为有你,鸟儿才唱得很动听。因为有你,鲜花才开得漂亮。因为有你,天空才有美丽的白云……如果没你,鱼儿会死掉。如果没你,花儿将不再盛开。如果没你,学校将不再可爱……”用编小诗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命离不开水的知识的理解,学生乐于理解;小诗形式和资料的双重要求,使学生在回忆相关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在浓浓的诗情中受到美的熏陶。学生自我提出“如果没你”的创新话题,进一步拓宽了思维,使讨论向纵深发展。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懂得在平常的生活中珍惜每一滴水。

(三)教学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改理念作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供给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本事,获取科学知识,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第6篇:说课稿

数学课的说课。一般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二、目标制定

三、学情分析

四、教法,学法预设

五、教学流程

六、板书设计。下面就以《认识线段》为例谈谈数学课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量长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部分:认识线段,认识厘米,认识米,以及实践活动"量一量"。

"认识线段"这部分内容是教学量长度的基础,因为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教材先通过学生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学好这部分内容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度量单位。

二、 目标制定:

以《新课标》为依据,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我预设了本节课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线段,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线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和线段的特征。难点:掌握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根毛线,一把尺子,一张长方形纸和长短不一的游戏棒若干。

三、学情分析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一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可以说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零,有的是朦胧的生活经验,是幼时父母说过的什么是直的,曾经在生活的玩耍中接触过的什么是弯的。在他们不完全的概念中,有弯与直之分,却没有线段、射线、直线之别。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注意力不够集中。但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强烈的表现欲,这些都是课堂上需要利用和捕捉的闪光点。

四、教法,学法预设

认识线段属概念教学,根据学生对概念认识得到一般规律: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为此我预设了如下教法学法:

预设教法有:直观演示法,谈话启发式,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预设学法有:观察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索法等。

五、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的理念,必须通过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得到体现和实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预设了七大版块:

一、曲直对比,情境导入新课;

二、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三、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四、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五、活动体验,深化线段认识;

六、全课总结,抽象线段特征;

七、当堂检测,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版块一、曲直对比,情境导入新课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有别于语文等其他学科情境。这种情境是一个一步步地纵向深入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主动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本节课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1、 出示两根小棍一根是直的,一根是弯曲的。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根小棒有什么不同之处?

3、 让学生根据这些线的特点分为两类。(曲线和直线) 这一环节的设计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探究欲,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

版块二、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点,你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学生把线分为曲线和直线后

1、 首先追问:你能想办法把这些弯线变直吗?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毛线动手试一试,再汇报演示: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捏住毛线的两头,拉紧毛线;另一种是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 端让毛线自然下垂。此时可让学生展开讨论:哪一种做法使毛线更直?

2 、然后告诉学生: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让学生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互相指一指手中的线段。

3、 教师演示并说明: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追问: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4、让学生回忆刚才的操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线段有哪些特征。

5、在数学上,线段也可以用( )的图形表示让学生指一指这条线段从哪开始到哪结束,两个端点是如何表示的。

这一版块的设计意图是: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所以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因此,我引导学生想办法将曲线变直,突出线段"直"的特点,再进一步观察线的两端,明确手捏住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获得对"线段"这一抽象概念直接而真实的体验。

版块三、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1 首先让学生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再让他们分别去摸一摸,指一指。(摸一摸是让学生感受线段的直;指一指是感受线段有两个端点。)

2 再让学生想象一下生活中的线段,并举例说明。进一步感悟线段的特征。

3、折线段比较长短

让学生拿出圆形纸先对折,再展开,然后观察折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折痕就是一条线段)再让学生折出一个比它长或比它短的线段,对比你折出的的条线段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观察得出线段是有长短之分的。)

4、比较身边线段长短,揭示线段有长有短。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这个环节中,有上一个寻找身边的线段到想象生活中的线段,由摸一摸,指一指,到抽象地说出生活中的线段,有助于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经验及事物建立联系。

版块四,根据线段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此时学生已经经历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并会描述线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作了如下设计:

1、 小组讨论:你准备用什么工具画线段,怎样画?

2、学生用不同的工具,不同方法尝试画线段?

3、 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

4、 教师示范画法,并说明: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来画线段比较方便,美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通过探索,操作,尝试等方法主动建构,而不取决于学习者机械的模仿和记忆。这一部分教学要求学生从已形成线段的表象中,抽象出线段。在前面摸一摸,指一指的,找一找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用身边的工具尝试画一画线段,先自己建构线段的模型,再通过讨论交流完善这一建构过程。

版块五,活动体验,深化线段认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内化本节课的知识,我设计了基本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和开放性练习。

基本性练习

书后"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学生说说下面哪些是线段。学生通过判断并作出解释,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数线段"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数出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然后让学生指一指线段的端点,初步感受公共点。最后再提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发现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拓展性练习

连线段

想想做做第3题,先出示两个点,问:你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吗,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三点,理解"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先猜一猜画出来会是什么图形?再独立练习,事物展示,让学生体会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四点。先猜一猜你最多能画出几条线段?再让学生画一画。让学生在画一画,议一议的过程中体会两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的规律。

版块六,全课总结,抽象线段特征

通过总结,让学生回答我们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这两个问题,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线段上升到理性认识线段,从直观认识线段上升到抽象认识线段。更加明确线段的三个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

版块七,当堂检测,反馈学习效果

这样做的目的,教师能很好的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以便进行因材施教,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六、板书设计:

把线段的特征总结为三点板书出来便于学生记忆掌握,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认识线段

1、直的

2、有两个端点

3、有长有短

在本节课整体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从朦胧到清晰,从感知到抽象。以上设计源于,以下认识:

(1)教育心理学表明:当学习与已有经验相联系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数学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所以首先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接着去摸,指,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从而抽象出线段。

(2)荷兰数学家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想办法将曲线变"直",突出线段"直"的特点,再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画一画。最后通过数线段、折线段等一系列活动巩固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第7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两小儿辩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文言文。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两小儿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品质,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二、说教案

《两小儿辩日》一课是培养学生感知文言文的好课例,因此我教授本课时训练重点确定为: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疑难字词,能根椐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两小儿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预习:

1.熟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2.搜索关于孔子的资料(生平、言论)。

3.思考课后练习题。

三、说教法

本堂课因为是孩子们初学古文,所以在本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乐读趣学,自主感悟。通过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文章,教师适当点拨,讲解。重视古文的读,要求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读懂文章的意思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四、说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以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习为教学主线,去营造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以接受变探究的演化形式,逐步深入,让学生在学习中解惑,积累。从而解决出学生学习古文的困难,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法,快乐轻松地学习古文。

五、说过程

(一)引导释题,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的方法,由“辛”字入手,加部首说“辩”字导入课题,解释“辩”字的字义,从而以“辩”字贯穿全文,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小儿辩论太阳,此时教师则引导学生再一次读课题,然后层层深入、质疑,两小儿辩论太阳的什么呢?让孩子深入思考,以此交待了学文的目的,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二)指导学法

由于学生学古文,较难理解,在此我让学生充分交流初学古文的感受,从而总结出古文不好读,不好懂,明确了学习古文的方向和目标,紧接着老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古文的美,学生通过倾听总结读法。学生自由练读,并由此解决了古文不好读这一难点,就是让我们多读,反复读,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牵出古文不好懂的这一难点,学生各抒己见,自己总结出学习古文的方法,老师再一次强调出学习古文的目的就是读懂意思,读出韵味。

(三)依照学法逐步解文

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质疑:这篇文章到底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学生概述的过程中,交流孔子这一人物,为后面学习文章,揭示人文内涵,做好铺垫,并且在学生概述故事内容的同时,又紧接着质疑:孔子在什么情况下遇见两小儿的?无形中对文章第一节内容就在老师质疑,学生解疑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并在此强调“斗”的含义,过渡到第二节的学习,明确两小儿辩论的观点,通过分析“也”字,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由此以“辩”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先独立学习,后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三四节的学习,通过抓重点字词、分析句式、课件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斗时各持的理由是那么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以理解促读,读出味道,读懂意思,老师在这则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重点把握住了文本的内容,体现了文本的工具性。

(四)研读课文,读后明理

最后,我重点抓住孔子“不能决”,让学生体会人文内涵,让学生交流孔子的言论并结合搜集孔子的资料,明白体会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习两小儿勇于探索,善于观察,勤学好问的精神,并将两小儿提出的问题设计成以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课后解决的方法,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

(五)总结拓展,延伸课外

学古文不能只学不积累,积累什么?积累的就是我们的学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让学生感受古文与现代文不同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出学习古文的方法,对学生今后学习古文打下基础,这样从开始学生讨论学法,到教师最后总结学法,无时不体现出,我们学的主动不仅在学内容,还在学方法。也正体现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念,最后布置学生回去讲故事,排课本剧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整堂课最终做到的是以理解促读,以读明理的办法,一步步扎扎实实学好古文。

六、说板书

从字数上看板书有些繁琐,但我认为板书总是为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能直观的理解,我从题眼“辩”字为主线到两小儿辩论的观点,理由最后结果,让学生观其则明文意,梳理出文本的内容。

我的这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略,根据课堂反馈定论),但是,我最终能较好地体现了我此次课堂教学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学生要学的有收获,而我教的要扎实,也希望各位老师能为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8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跳水》是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第三组课文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学习这组课文,要在读懂课文资料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感情,认真思考,读出自我的见解;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学习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跳水》一课讲述了发生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了解作者记叙一件事情经过的方法。

本篇课文情节惊险,扣人心弦,易于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形象逼真的教材插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学习字词,初步读懂课文资料的基础上,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

经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3、在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4、积累用来形容情景危急或处境危险的词语。

(三)重点、难点

在经过分析、比较孩子、水手及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不一样的表现,在了解事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

依据课标要求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认知本事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

2、语言点拨

3、抓重点词句

4、朗读感悟等等。

三、说学法

1、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比如“哭笑不得”、“气极了”、“惊呆了”、“40分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对这些词句的未尽之意进行表象理解,体会孩子、水手们的心境。这是在巩固和运用以前的读书方法。

2、阅读要有自我的见解:这是在本组课文中学习运用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本课教学中采用了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说出自我的见解。比如:“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引导学生从几个不一样的主角身上去体会。

3、自觉运用和积累词语:比如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两个主角之类间发生的事发生了什么事强调用词来概括其主要资料和感受。在学习“孩子处境危险”时,用提示句“当时的情形真是呀!”引导学生用上“千钧一发、万分危急、迫在眉睫”等词语。

4、合作与交流

四、说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知感知

为激发学习兴趣中,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资料相符的动画短片,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资料,调动其学习进取性。

(二)自主探究,感悟情理

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去把握课文中本质的东西。

讲读一、二段时,在弄懂段意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取乐、放肆、哭笑不得”这些重点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使学生明白水手取乐猴子是故事的起因。

三、四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体会文中主角特点,在汇报中重点抓住孩子情绪变化和危险情境以及寻求解救办法三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文。

①孩子情绪变化的探究

以孩子的情绪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懂得孩子情绪变化原因有三方面:猴子的放肆、水手的过分、孩子的不冷静,从中告诉学生做事要冷静要研究后果,开玩笑要注意分寸。

②抓重点语句体会险境

利用幻灯出示惊险语句,先让学生自主感悟孩子的险境。然后经过指导朗读,填读形容危急情景的词语来加深对课文资料的理解,使学生入情入境,到达讲解所不能到达的效果。

③寻求挽救办法

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依据这一理论,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探讨抢救孩子的妙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得出办法后,发现均不很得当,从而得出:船长果断命令孩子跳水是挽救儿子生命不容置疑的唯一办法。

五、六自然段集中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经过体会船长心境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然后经过分析跳水的好处,为什么用枪逼孩子跳水来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总结全文,学习表达方法

精读全文后,结合板书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表达方法,最终以“从文中主角中获得哪些有益启示”结合教学,使学生既对本课知识有及时的整理,又感到意犹未尽,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第9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有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告诉人们要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历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

指导学生自学。

三、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一)复习导入

以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导入新课,并指出与其它课文的不同,有小标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小环节,即: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桌检查生字词。

2、快速浏览课文,这两篇课文各讲了什么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出课文内容。

(三)抓住重点,合作探究。

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的意图是指导学生自学,所以我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先自主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在汇报时有说不好的地方我适当点拨、指导,在汇报感受深刻的句子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谈体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指导朗读。在学生体会了重点句后,我又让学生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整合知识,深化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假如这两篇短文的主人公——林务官和科学家们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栏目的节目录制,面对镜头,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两篇短文的主人公再认识,深化文章主题。

(五)板书设计

板书以两篇小短文的标题,概括出了主要内容,无知违背、认识利用(自然规律),违背就会受惩,利用就会受益,简单明了,也富有概括性。

第10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课的一篇精读课。课文讲述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去北海公园划船的情景。通过所见的美景表达他们轻松愉快的心情。通过学习教导学生爱父母。爱党。

选这篇课文是有两个目的:

1、是教导学生爱父母`爱党。

2、是掌握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本课教学目标

1、在轻松环境下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掌握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拓展思维培养起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

1、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轻松、易懂的掌握知识

例如:采用放歌去、分组朗读比赛、挂图……

这样不但让学生逐步熟悉课文,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2、讲解重难点,采取特殊方式

例如:以艺术美字讲解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1、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例如:学习过程中{朗读、默读课文时,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并由其他成员解决,达到互补互促,共同提高

2、举一反三,当场演练,当长掌握。

四、说教学程序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拓展知识

导入:同学们看过赛龙舟吗?知道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每年又是何是举行的而划船最重要的一件工具是什么?(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桨)导出今天的课题(: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中的事物导出课题,并由提问方式发展思维,拓展其知识面]

(二)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拓展知识面]

(三)

(1)放歌曲,初步熟悉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从中体会感情基调。

[设计意图:符合小学生心理,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达到初步熟记课文]

(2)分组朗读课文,学生自行评价。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记课文,并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都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3)默读课文,别出新裁地借助课文例子,详细讲解重难点

例如: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填图)

由此引出借景抒情的方式,老师讲解,并要求学生当场演练。

[设计意图:根据心理学中的遗忘规律遗忘随着时间成正比。所以让学生及时掌握]

(4)学生提问题,并互相解决,老师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活跃思维,合作学习]

例如:学生:鱼儿怎么会望着我们?

有学生知道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并讲解给他听,达到互相学习。

(5)老师提问,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

例:最后一段“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谁”————谁{父母、党}

[设计意图:通过这句话教导学生爱父母、爱我们的祖国,爱党,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6)总结

①回顾课文所学内容。

(2)谈谈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复习一遍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拓展其思维]

(7)作业:

①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可采取任何形式:唱歌)

②用借景抒情的方式写一段你的经历

[设计意图:及时复习,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8)重放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结束课文]

第11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乘火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这是一堂计算课。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扩展,又是学习后继知识“有关0的乘法”的重要基础。

二、说学情

在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三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已基本养成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的灵活性、策略性上能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的好奇、好胜是教学的大好契机。

三、说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目标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落实。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四、说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将以探究式教法为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并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合作)探索--鼓励多项交流(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注重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达到锻炼意志,树立信心的目的。

五、说教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做好铺垫。

因为本节课知识是上节课进位乘法的延伸,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新授之前我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与不进位的乘法,通过学生做题与讲题即对计算法则进行了回顾,又为这节课的新授做好了有利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创设了“乘火车旅游”这个情境,从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看主题图提出问题。

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培养学生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实现再创造。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新知,就是一种"再创造",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将从如下几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独立探究。在学生明确了数学问题之后,就放手叫学生自己来列式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寻找答案。这一层次的教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让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探索出计算方法与计算理由,形成探究的感性认识。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

在学生尝试计算出结果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这时,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几个问题的点拨。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