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01 07:28:41

第1篇: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单元的训练要点是保护环境,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在心中逐渐萌生环保意识,能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篇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配有两幅精美的插图。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通过鸭先生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训练。教学本课我将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品读课文,拓展延伸。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

二、说学情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能力,懂得借助课文注音初读课文。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方面逐渐产生了兴趣,并且求知欲强,思维较活跃,乐于表达交流,乐于表演。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对形式单调的课堂教学比较不感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我制定了如下几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动作、实物,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反馈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有参加卫生扫除的愿望,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语文应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体会第8自然段。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准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情境是激发兴趣的好途径。在教学时,我准备运用形象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学生便能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展开想象,从而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优美的情境中。

2.朗读感悟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结合课文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促学,让学生用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竞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在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语感。

3.想象表演法

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较丰富,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在学习课文的第五~八自然段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再评选出最佳学习小组。这样以表演这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再加上比赛的渲染,呈现出来的是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学生很容易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根据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情绪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我注重了课题的导入,首先我用课件出示这幅画面,(智力火车出发的情景。)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坐上智力火车,到郊外去游玩游玩。接着出示美丽的小路图片,学生欣赏完图片后,问:现在智力火车把我们带到了哪儿?学生回答“美丽的小路”,我就板书课题,再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这是一条美丽的小路,清洁的小路。这样的`导入,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情境当中,情绪饱满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课题后,我紧接着问:小朋友们,你们想把小路打扮得更美吗?只要你能准确地叫出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它呀就会变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开在小路的旁边了。通过课件让学生在与生字反复见面的复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牢记了生字,扫清了阅读障碍。

2.朗读感悟,品析词句。

这篇课文按“美——不美——美”的顺序,围绕美丽的小路,向我们展现了“赞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几个情境。于是我按照课文的情感脉络,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春色满园,蜂飞蝶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使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路的美丽。我通过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小路图,结合学生的理解、想象,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感受课文语言的美,积累句式,并用笔划出文中的“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这几个关键词,为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打下基础,丰富语言。然后我用课件将美丽的小路再现出来,让学生尝试与乐曲相融合,亲身参与争当小导游,介绍小路的美,真正感受小路的美。

在学习第2、3自然段时,我重点指导“轻轻地、慢慢地”这两个词的读法,理解小路给人们带来了愉快的心情。再让女生扮演兔姑娘,男生扮演鹿先生,进行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竞赛。当学生的情感之门悄然打开时,我相机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是你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时,我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学生自然地融入其中,成为文中的角色,用自己鲜活的语言来表述,体验小路的美。就这样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后,学生对2、3自然段的阅读和感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步:风云骤起,痛心疾首。

第 4自然段的第一句讲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让学生感受到朋友们对小路的喜爱之情。第二句讲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板书:不见了)这里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堆满垃圾的小路的丑、臭、脏。为了激发学生读出失去美丽的小路时惋惜、伤心的感情,(点课件)我又播放了苍蝇围着臭哄哄的垃圾嗡嗡叫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和小路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着力渲染“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我再指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

第2篇: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一) 教材分析

《小海星快回家》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诗歌,描写了一只可爱的小海星傍晚还在沙滩上玩耍,海风提醒他快回家的事。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动感色彩的想象,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使他们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

(二) 学情分析

海星是一种可爱的海洋生物,孩子们十分喜爱,因此会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低年级学生能记、愿读、肯说、会想、敢问,因此,本课的设计依然以自主识字、合作学习为主,由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并辅以游戏设计使学生有深刻的体会。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互相合作的意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1个生字,正确书写“风”、“沙”;重点理解、积累5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读正确课文,小组合作派小组代表读正确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习生字,群策群力。在老师引导的基础上,体会感悟儿歌中角色的不同情感,使学生读懂、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母爱。

(四) 教法

在识字教学上,本课我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去识字,通过分组教学这一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促进组员间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更浓厚。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根据生字的音、形、义等特点,找好办法识记生字,老师则重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从而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并在学习中体会识字的乐趣。

本课的阅读教学,我主要通过学生在听懂、读对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自身的棉部表情、肢体语言、语言感染的方法来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进入到儿歌中去,使更多的学生能真正地读懂课文、读好课文,即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朗读的愉悦,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写字教学是,我主要也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反客为主,更好的教会孩子写字时的笔顺和写在田字格中时的位置,并时刻注意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分组教学的学法与实施计划

在分组学习时,旨在形成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提倡在合作中竞争,即变个人竞争为小组合作竞争。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动脑,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既给了学生机会和权利,同时也赋予了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在3个地方重点凸显了小班分组教学,第一处是整体感知部分,小组自由读,组长派学生代表朗读,一方面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读儿歌,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表现欲充分地得以张扬,并使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第二处是学习绳子部分。这一处也是小组学习氛围达到高潮的部分,此处,老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而是一个指挥者,相反,每个组的组长却成了“小老师”,由他们来控制、组织小组进行学习,此时,他们的学习就好比是一个“智慧集中营”每个成员都在组长的带领下拼读词语,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积极讨论、群策群力,通过对生字的音、形、义的分析,每组分别得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加一加”的识字办法,对生字“风”拼度时的注意点等,他们每个人都化个人的智慧为集体的智慧,为自己小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第三处的设计在“拓展延伸”部分。这一部分由组长组织自己的小组分角色表演小海星回家后,它和妈妈间的对话,目的在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快乐的教学气氛。学习是艰苦的,但是教学过程未必就是那么严肃,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完全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追求新知、抒发情感,在活泼愉悦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而通过角色扮演这一方式可使教室成为孩子的乐园,并进一步使孩子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浓浓的爱,充分体现小班化教学所营造的“生动”、“活泼”、“快乐”。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上,我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老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第3篇: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一、复习

小朋友们这些四字词语你们会读吗?开火车每人读一个词。

这些词语写的都和谁有关?

二、导入

南极最多的动物就是企鹅了,他被称作“南极的主人” 板书 南极的主人

三、解读课文

看,有三只企鹅一摇一摆地向我们走来了,打个招呼吧!在喊它名字的时候,你有想过它们为什么叫企鹅呢?(屏显:企鹅?)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名字吧!

(一)活动一:了解名字

1、在第2段中找出为什么叫企鹅的句子。

2、自己读一读,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

打开课本,开始吧

说说找到的句子。

屏显句子:它们经常昂首挺胸,眺望远方,好像在企望什么,因此人们叫它们企鹅。

对了,就是这句话,一起读一遍。(齐读)

出示图片:企鹅昂首挺胸,眺望远方

企鹅站在哪里往远处看?(山上)

像这样,站在高处往远处看,就是——(图片 词)

因为很远,所以是茫茫一片,你能读出那种感觉吗?

再看看它的姿态,头—— 胸——

我们似乎感到一股力量

读(图片词) 昂首挺胸

连起来读

此时此刻,企鹅昂首挺胸,眺望远方,我相信它一定在盼望着什么,企望着什么,它在企望什么呢!

但愿它的企望都能实现。

现在,让我们回归到课文,

师:看到这3个红色的词了吗?企鹅的名字跟这三个词关系非常密切,读这句话时一定要注意读好这三个词哦!谁来试一试

指名读。如果总分是5分,你给他打几分?用手势告诉老师。

知道了名字的来历,让我们近距离地去看看企鹅的样子吧!

(二)活动二:认识外形

1、用“~~~”画出第3段中写企鹅外形的句子。

2、想想你最喜欢句子中的哪个词。

出示句子:胖胖的企鹅披着黑黑的羽毛,挺着白白的肚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派头十足。

你最喜欢哪个词?为什么喜欢?派头十足 为什么喜欢?有困难是吗?别急,等会儿给你看一幅图就知道了。

你们注意到这个词了吗?理解:披着 派头十足

披着(显红)

羽毛本来就是长呗,为什么要用披着呢?

看看这幅对比图,再告诉我

这样披着你觉得帅不帅?很帅,很有气势,派头十足

(派头十足)

你们喜欢这样的企鹅吗?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好可爱的企鹅,你很聪明,知道这些红色的词语是在提示你。

听了你的朗读我更喜欢它们了。

有的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你来读

齐读。

三、企鹅的各种动作神态

这些派头十足的企鹅在南极是很少看到人的,因为南极没有人居住,当有人靠近的时候,它们又是另一种样子。

小朋友看它们有的

从哪里看出羞羞答答,不好意思了?(头侧过去,低头)恩,一副很老实很憨厚的样子。

有的,东看看西看看,左看看,右看看,东张西望 感觉傻乎乎的

有的在说话,交头接耳

正如课文中所写。

(出示句子)

齐读

还有有趣的呢,(看视频)

解说走起来笨笨的憨厚老实的样子, 傻傻的

小朋友们笑得那么开心,怪不得课文里有这么一句。

出示句子,那憨厚又带着几分傻劲儿的样子,真惹人发笑。

大组轮读

用或或说一句话

四、感受企鹅给南极带来的生机

小朋友们表现这么棒,老师也想露一手,怎么样?听好了。

成群结队的企鹅给寂寞的南极带来了生机,他们被看作是南极的主人。

老师你读错了。

哪里读错了?哦少了这两个词

(成群结队 寂寞 显红)

差不多,没事儿没事儿,啊有事儿啊,那你说说成群结队在这儿又什么作用?成群结队的企鹅是不是这样的?

寂寞又能告诉我们什么?

哦,我知道了,有了成群结队的企鹅,给南极带来了生机,南极就不寂寞了,所以被看作是南极的主人。(贴板书,画箭头)

小朋友们,你们是我的老师啊,

老师跟大家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五、写字

两个生字娃娃听说我们今天的课堂特别热闹,也想来凑凑热闹,它们就是

胖 羽

读这两个字

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半个月亮

老师就是用这个方法记住这个字的,你有什么办法吗?

写胖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羽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说说写羽字的注意点。

范写。

每个字写两遍,写好第一个字看一看好不好看,找出不足,第二个字把它写好。不但是写的好,还很漂亮,说说哪里写得好

再找一个不太好的,说说不好在哪里。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