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8-24 11:48:13

第1篇: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我执教的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在教学中我力图是自己的教学目标更简明,内容更简约,环节更明晰,方法更朴实。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味关键词语,体会人物心理。

课文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但平实的语言耐人寻味。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了课文开头部分的“天天唱”“天天听”“一定”等词语,体会鸟儿与树之间的深情厚谊,抓住文中鸟儿四处寻找的四个问句,体会朋友之间的真诚牵挂,抓住结束部分鸟儿的两次看,体会鸟儿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二、创设情境,感悟真情。

童话讲究意境美,如果在教学的时候能够再现童话的意境美,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内容,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为此我创设了三个情景,一是鸟儿与树朝夕相处的情景,二是鸟儿四处寻找树的情景,三是鸟儿为灯火唱歌的情景。在这三个情境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以多元朗读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努力做到以读促悟,悟后再读,读悟结合,从而达到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三、充分想象,激活创造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童话,就没有创造。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想象,激活创造思维,我主要抓住文中的三个空白点,鼓励学生去想象,一是鸟儿与树在一起早夕相处的情景,二是鸟儿寻找树的心路历程,三是鸟儿给灯火唱歌是的心理。学生走进鸟儿的世界,便能感同身受,从而完成文本的补充和再创造。

四、多元理解,彰显个性。

一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我注重个人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差别所产生的个性化的理解,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归属。本节课,我着重于让学生体会诚信与友谊。

这四点只是我设计本课的一个理想,然而达成的效果却不怎么理想,比如学生的想象思维还没能打开,朗读的质量还相当不好,理解的多元化没有呈现等。

第2篇: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地读写本课的1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教学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个性特点。难点是: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二、解读文本,说理念

细细品读课文,发现作者笔下的巨人,当阴冷的自私盘踞在心头之时,孩子们远离,他的花园雪花飞舞;当温暖的阳光照彻巨人心房的时候,孩子们亲近他,他的花园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王尔德以艺术的形象告诉我们,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更不可能拥有人生的春天,甚至会扼杀一切的美与希望。所以我打算“以”墙为中心,辐射全文,从引出“围墙展”——感受“砌墙”——感悟“拆墙”展开教学。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三、联系实际,说策略

1、策略特点: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2、教学法: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通过想象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渎自悟、合作讨论,关注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循序渐进,说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就投你所好,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

2、揭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认读:

(2)、指导书写“覆盖”

(三)、品读感悟

(1)寻找描写花园的句子,进行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引出“围墙”,是“围墙”让花园发生了变化。

(2)、点拨,梳理:谁砌起了这道墙,是怎样砌成的?让孩子寻找巨人斥责孩子的句子?感受“砌墙”。

在找、读、品、悟中,感受巨人的自私、冷酷、狭隘。

(3)“砌墙”后巨人得到怎样的结果?再次找、读品悟,通过与巨人斥责孩子语句的对比朗读中,让学生明白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

(四)带着疑问走出课堂。

这无情的墙拆了吗?是什么让巨人转变了态度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五、回眸课堂,说反思

1、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本设计,我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人物态度的对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草翠花开”是怎样的美好景象?巨人训斥孩子时态度、神情怎样?巨人内心的想法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自己反复的朗读、品味,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

2、努力抓住教学的生长点,在读悟中领会寓意

在设计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读”。这里的“读”,我有意识地进行引领,写了不少朗读指导的过度语言。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自己的急功近利,没有有效地和学生的读相融合。学生能认真的地读,但不能完全沉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另外,自己对于“读”和“悟”的比重把握不够理想。

第3篇: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成吉思汗和鹰》是“面对错误”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文章,文章主要写伟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口渴难忍,四处找水解渴,当他艰难地找到水后,鹰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射死了鹰,当他发现鹰是他的救命恩人时懊悔莫及,顿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的句话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了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充分自渎,抓住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读中感悟课文的内涵。

二、教法、学法

采用自主、合作、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自我感悟,让学生体会到“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

1、(被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大多认为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可是,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成吉思汗却犯了一个错误。)请同学们看课件

2、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这篇课文是按着什么顺序来写的?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二部分,叙述了成吉思汗狩猎时,口渴得厉害,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滴水的泉眼。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部分,请同学们从这部分内容中找出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段落。自由读课文,思考:这部分内容中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最深?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在旁边做上批注。 (板书:无可奈何)

2、在成吉思汗渴得厉害的情况下,鹰却一次次地打翻了他辛辛苦苦接到的水,请从第三部分中再找出第二、三、四次接水和打翻水的段落。

3、自由读课文,思考: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了,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再读一读。

4、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一下你们划出来的词句,体会成吉思汗心情的变化过程。

5、生答,(师板书:有点生气、真的生气、气急败坏、)

A:为什么成吉思汗“有点生气了”?B: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真的生气了”?C:气急败坏的成吉思汗做了什么事?(板书:杀死)分页标题#e#

(三)升华认识,汲取文本精华

过渡:渴极了的成吉思汗虽然气急败坏,但他仍然要继续寻找水源,却意外地发现了事情的真相,让我们一起来读第四部分。 [小学教学设 J.cn--更多语文反思]

1、找出描写成吉思汗神态的语句。

(抓住“愣住了”“呆呆地”体会成吉思汗的心情,这时候他在想什么?如果成吉思汗当时冷静思考问题,结果会怎么样?他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板书:懊悔不已)

2、懊悔不已的成吉思汗这时候情不自禁地大声喊了起来,同学们,你们就是成吉思汗,一起喊出来,师读描写动作的部分,生再读启示。导入最后一段的学习。

3、齐读启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四)课堂延伸,加深明理

1、同学们,这个教训还让我们明白了另一个道理:人人都会犯错误,伟人也一样。可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犯错误之后懂得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吸取教训。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一时愤怒而做了令自己懊悔不已的事呢?

2、交流伟人面对错误的资料。

3、同学们,让我们回头再想想那只可怜的死去的鹰,它死得多么冤枉啊,假如你像课文中的鹰那样面对别人的误解,你会怎么做?

(师小结: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误解和伤害时,要懂得如何为自己辩解,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才能让我们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五、快乐作业

学习《成吉思汗》一课,有什么认识、感想和体会,认真组织语言写一篇读书心得。

第4篇: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白鹅》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保护动物,跟动物交朋友。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我通过引导学生读句子,划句子、朗读重点语句,并自制直观形象的课件,搜索各类教育资源提供的材料,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和感悟,以达到解决这一重点的目的。

本课的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解决这一难点我利用课文优美的语句,及制作非常生动直观的课件,并搜索能利用的教育资源,向学生提供展示作者写这鹅是为了表达自己喜爱的思想感情。

三、说媒体和远程教育资源利用

上这节课之前,我精心地备课,查阅了许多教育资源网站,找了许多的有利于本课教学的远程教育视频资源,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设备。通过多媒体的声,形、影像的播放,给学生最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对未见过,未体验过的事物有直接感观。如:在教学鹅的叫声这段,为了让学生对鹅有直接认识,我四处搜索网站,终于找到了视频资源优酷网的鹅的叫声,鹅追咬人的网页。我把这些网页链接到课件中,并播放视频资源,让学生从屏幕上直接感受到鹅的高傲,鹅的凶猛尽职,从而理解了课文内容。再如:为了区别鹅和鸭的步态,我也在网络上搜索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找到了经济网有关鸭和鹅的步态视频资源。特别是"净角"这一词语是学生平时根本了解不到和想象不到的名称,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词语,我在网络上下载了一些净角的图片和京剧《打龙袍》,播放给学生看,不仅让学生耳闻目睹了京剧的风采,还很直观地把鹅和净角联系起来,解决了这段教学的难点,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总之,在这堂课中,我合理地运用了多媒体和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使整个教学达到了直观、形象、便捷、科学、高效的课堂效果。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节课我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尽量启发学生、跟学生谈话,鼓励学生大胆表演和利用课件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2、学法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词语丰富、精彩。在整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合作表演等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教给学生归纳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我按四步来进行。

1、谈话揭题,引入本课

在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对鹅的认识,再从旧知识入手,背诵古诗《咏鹅》,引出新课,让学生有个知识的迁移过程。

2、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这一环节我布置学生自由读书,在读书前,出示读书要求,使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反馈中我设计了字、词、句的检查,由易到难,逐步上升。重视对学生字、词、句的掌握,同时检查学生自学预习情况,并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对课文有个感知。

3、品读课文1~4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在这环节中,我让学生多读课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让学生自己发现文章所写的白鹅的特点。能在自读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同时让学生懂得过渡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学习3、4两自然段时,我先指导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让学生想像说话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理解净角出场进一步理解鹅的步调傲慢,我给学生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不仅让学生耳闻目睹了京剧的风采,还很直观地把鹅和净角联系起来,解决了这段教学的难点,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大胆表演,模仿鸭和鹅的步态,让学生从表演中感受鹅的高傲,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注重朗读指导,借助朗读,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感受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说作业设计

我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培养学生随时积累,多背、多抄、多积累的习惯。并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为后面的习作作准备。

七、说板书设计

13 白 鹅

姿态:伸长头颈 左顾右盼

高傲 叫声: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步态: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吃相: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根据课文的结构及内容,我设计简洁性概括性的板书,既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让人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