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8-19 22:29:47

第1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丽江古城。我代表我们“神游”旅行社诚挚地欢迎你们家到来。我是今天的导游员,我的名字非常好记,徐悲鸿的“徐”,大家叫我小徐就行了。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对小徐讲,小徐时刻待命为大家服务。

大家是不是第一次到丽江来啊?(是!)好,我们现在就去揭开丽江神秘的面纱。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

第2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我们不常见难有相识。我是你们的美少女导游——小起,能和大家相见是我的福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进入丽江古城的大门口了,相信大家都很激动吧!但大家一定要跟上我的步伐,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也不要乱丢垃圾,把美丽的丽江留给更多的人欣赏,废话不多说,我们出发吧!

前面是两个大水车,水车是用木头制作而成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转动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犹如一首婉转动听的歌曲,让人心旷神怡。水车旁有一对铜像,看起来很逼真吧!其实根本不是铜像,是有人侨装打扮而成的,大家可以和他们拍照留念,十分钟后我们继续游览魅力丽江。

好了,人全部到齐了,我们继续前行。眼前是丽江最著名的景点——小桥流水,大家一定想到了“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吧。涓涓长流的小河上是一座石板小桥,桥洞的子倒映在河面上,给人无比惬意的感觉。岸边的柳树绿得出水,旁边的花草也在向我们频频点头,真是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

让我们继续前行,看!前面就是四方街了,四方街是一个小巷,小巷里有很多商店,商店里卖着很多特产,供大家品尝选购。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丽江之行也暂告一个段落了,祝愿大家在这里吃好喝好玩好,我们下期再见!

第3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肖蒲睿。今天我要带你们去美丽的丽江古城游玩,进入古城后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乱涂乱画,做一位文明的游客。祝大家这趟路程玩的开心,住的安心,喝好吃好!

走进古城大门,大家先看到的是两个大水车,它们可是丽江古城的标志物,是古代百姓用来种庄稼的工具。大水车下有清清的小河,河水里有美丽的鹅卵石。大家不能下去捡鹅卵石哦,不过那边有楼梯,大家可以下去尽情拍照哦!

穿过青石板铺成的小巷,我们来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城最热闹的地方,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卖着充满了民族特色的商品,有布料、围巾、象脚鼓等等。象脚鼓外表是木头做的,上面有美丽的花纹,因为长得和象脚很像而得名。它的鼓皮是用老山羊皮做的,过节时,象脚鼓店的人可多了,老板经常会坐在门口为人们免费演奏,动听的鼓声传遍了整条街道。

我们的旅途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希望丽江古城的大水车、四方街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欢迎下次再来,再见!

第4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姜,是你们游览丽江古城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姜,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度这快乐的时光。

请大家跟我来,这里是丽江古城,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它地处云贵高原,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自古就是远近文明的集市和重镇。

好了,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去古城看看。你可能会惊奇地问:“咦?怎么没有城墙呢?”告诉你吧,丽江古城是没有城墙的,这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因为古城的纳西族首领姓木,建造城墙就变成了“困”字。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房屋、小桥流水、垂柳等无处不在。

前面就是古城的中心四方街了。四方街如同蛛网般交错着,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出路,四通八达。四方街的道路是由五彩石铺成的,勤劳智慧的云南人用这些石头铺成了一幅幅形状各异的图案,欣赏的同时,还会减轻你们旅途的疲劳。四方街的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应有尽有,特别是滇南特色小吃,十分美味,大家可以一饱口福。

丽江古城还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就是放河灯。据说每天晚上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河水巡游古城,放一盏河灯给龙王指路,不仅能保古城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护,在以后的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最后,大家切记一件事:假如你在古城内迷了路,有一个最捷径的方法--那就是找水源,顺着河水逆流而上,就找到了出发点。

丽江古城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丽江古城游玩。祝大家玩得开心,再见!

第5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号称“世界遗产”的丽江古城。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丽江古城。也许游客们会问我,城门在什么地方。其实,丽江古城是没有城门的,这是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在丽江古城里面住着的人大部分都是纳西族的,所以头领的本人也是纳西族的。)姓“木”,如果加上城门和城墙的意思就是“困”字了,所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建筑城门和城墙。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丽江古城中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这条四方街如蛛网般交错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出路,这样说明这条四方街很繁华。地面是由五彩石铺成的,所以非常坚固,如果你用脚踏上去,就会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四方街上的客栈(酒店)都是没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栈(酒店)上转几圈,你绝对会知道这些客栈的不同之处。

游客们,丽江古城还有一个特别习俗,那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河水巡游古城,放一盏河灯不仅能保护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护,而在今后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听了这一个传说赶快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吧。

游客们,丽江古城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些景色。欢迎下次再来。

第6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1.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古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价值是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

2.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3.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在长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部分遗产价值为人类己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着独特的历史见证。

4.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提供了杰出范例,为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处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研究参考。

5.丽江古城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第7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嘉宾,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美丽的七彩云南,很荣幸能认识大家,我是本次的导游小普,旁边的是我的小伙伴小李,我们很荣幸能为大家导游。我们今日要去的地方呢是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也许各位朋友可能会想,小普怎样会口出狂言这样夸赞丽江呢?其实呢我一点都没有夸大,丽江古城就是因为玉泉水贯穿全城,又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过屋。街道自由布局,不求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句是这个城市的真实写照,所以那里虽然是云贵高原的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大研镇

下头我就先给大家说说丽江的历史吧,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四周青山环抱,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古时“砚”和“研”相通,于是明代土司将古城改名“大研”,寓意文脉昌盛,人杰地灵之意。

也许未来之丽江之前大家都听说过丽江古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那为什么会没有城墙呢,据说丽江世袭统治者都是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设城墙。

古城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和纳西、汗、藏等个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写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同时也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全城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纳西族16900人。

丽江古城在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到丽江我们游览什么呢?

一、登高揽胜,可看古城形式。古城巧妙的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被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为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洁净而充满灵气。

三、走街入院,可观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为古朴院落居民,房屋建造简洁、粗矿,而院落布置和房屋内部建筑丰富而细腻,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入市过桥,可一览全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石桥、木桥、花鸟鱼虫、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无穷乐趣。

古城入口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古城入口了,我们面前的水车,有人说他是母子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侣水车。怎样就没有看到城门呢?其实各位嘉宾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大家请看,这是__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照壁,端庄秀美。“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民居的建筑特色。往右是水龙柱。反映了当时古城土木结构建筑对防火的重视,这也算纳西先民的智慧。这个是世界遗产纪念碑,标志是由圆圈与方框相连,表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下头我们就去古城游览吧!

古城布局

各位嘉宾心目中必须有这样一个问题,象这样的古城在中国有的是,为什么这个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评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宾请随小黎一同去游览一翻。一条小巷、一户人家,一不细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历史上了,这种感觉,在路上、在各个庭院中,您随处都能感受到。所以这座古城不是因为拍戏或是故弄玄虚而建的,是一座真实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脚下,您就会觉得比刚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块块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许多碎石沾在一齐,但它是一种丽江特有的乐角岩,采自周围的山上,因为五颜六色,所以当地人称五花石,人行马踏,经过几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诗意就在你脚下了,这条街就叫新华街。在街道两旁,偶尔会看到一些人家门上贴有不一样颜色的对联,纳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纪念三年,第一年白联黑字,第二年绿联黑字,第三年贴对联,这是纳西人对死去亲人的怀念,经过一些林立的铺面,清澈的河水,小桥垂柳便印入大家眼帘,而在各位都没有见过的这么清澈的河边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阵阵的音乐传入耳中,这便是客人所谓的“洋人街”,但这条街上的铺面并非洋人所开,那里的酒吧又书生气的,有叛逆性的,有纯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里的人到丽江“充电”的方便之处就是在

酒吧找感觉,尤其以外国人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桥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遥的。在经过酒吧街之后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桥,因为早先在那里卖豌豆,所以称为豌豆桥,桥西的小门楼便是科贡坊,科贡坊的名于坊后小巷,清朝嘉庆年间,巷内杨家有两兄弟同时中举,到道光年间,弟弟又中举,此事是丽江人得意之事,官府为了表彰杨家,激励来者,特立此坊。

站在那里向东望去,眼前一片开阔,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阿场,占地约五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那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么四方街为什么这样有名呢?如果说我国北方又一条世界闻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话,我国南方也有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它是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皮毛、藏药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通道,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从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这个集市从开始至今有三百年的历史,要体会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奥妙,清晨,早起的人们开始买早点,是朦朦胧胧正在伸赖腰的四方街;午,买铜、买山货、买小吃的商贩组成繁荣的市面,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刚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经过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还剩着人和阳光的余温,在桥头晒太阳的老人换成了孩童嬉戏,两侧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这是化了妆的四方街;凌晨两点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测,仅有流水之声高低起伏,这是素面朝天的丽江。接

下来让我的小伙伴小李,继续带大家讲解浏览!

古城民居

下头我们前往“纳西四合院”参观!古城民间在广泛吸收汉、白、藏等民族的建筑文化的同时,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融于其中,构成许多具有纳西特色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样式。前后院一进数院的建筑形式,在门楼、前楼的设置,天井铺地、六合门及其装饰灯方面构成了浓郁的地方的色和民族特色。说到这我们走进去看看吧,那里的“四合五天井”就是东南西北四坊房屋,每相邻两坊之间有一个小天井,再加上中间的大天井共五个天井,所以叫“四合五天井”。着四坊房屋的楼上楼下都是想通的,所以也叫“走马转角楼”。

朋友们可能会问,纳西民居哪一部分最具纳西特色呢?那就是六合门和六合门上的窗芯-“四季博古”了。“四季博古”是纳西语,翻译过来意思是“福包四季”。体现纳西民族对生活的厚望,这六合门,可装可卸,方便灵活,开则为门,关则为窗,平时只开中间的两扇,遇有红白两事、客人较多时,六扇门均可卸下来。窗芯在构图上用名花异卉、吉鸟异兽和完美的典故,寄托纳西人四季吉祥、福禄寿喜、耕读传家的完美意愿。

木府

各位朋友,大家有看过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的吧?《木府风云》就是在木府内取景、拍摄的,想必大家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沉醉于丽江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里了。此刻就让我们真真切切的去木府一览究竟吧!

大家游了古城,游了四方街,如果说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那么,木府就是古城的心脏,也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了。纳西族姓木的土司曾统治丽江470年,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共沿续了二十三代,建造了这被人称为“丽江紫禁城”的木府。木氏土司对朝廷忠义不贰,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奖,这忠义坊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批准建造的,人称“大理有名三塔寺,丽江有名石牌坊”。

大家请看,那里就是木府了。木府的整体构造,由东往西,就是我们刚刚看到的忠义坊,然后依次是眼前的大门,照壁,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过街楼,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一字排开。

我们此刻看到的木府,是在1996年的七级地震后修建的。这是议事厅,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弘,是土司召见贵客的地方。看,议事厅的门梁上头,高挂着三块牌匾,都写着“诚心报国”四个字,分别是明朝的洪武、永乐、嘉靖三位皇帝的褒奖。那么朝廷为什么如此倚重木氏呢这是因为,纳西族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湾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诏大理。这两大地方势力常常成为中央王朝西南边疆的不安定因素,所以纳西族的向背举足轻重。

这是万卷楼,万卷楼有三层,看,第二层没有窗户,从楼底看不出第二层,所以里面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简单地说,这万卷楼,一楼读书,二楼藏书,三楼写书,是一个书藏万卷、书香满屋的地方。此刻你们能够进去自我参观,请遵守馆内秩序,书籍能看不能摸哦!万卷楼后面便是护法殿。它是土司议家事之殿,那里除了摆放有木氏祖先的牌位外,还有长凳、棍棒等体罚的工具,一看就明白那里是木老爷动用家规家法、管教子女的地方了。看来很像平时我们所说的祠堂了。

过了护法殿,走过一条古代的过街天桥,这过街天桥可算是木氏土司因地制宜,以民为本的一个创造。这样的设计,官民相安,互不干涉。让我们登上木府的光碧楼。这是1:300的古城模型,在那里能够清楚地看到古城和木府的全貌。这是玉龙桥,是古城的北入口,这是西河、中河、东河。有谁在古城中迷了路,那么,溯流而上就必须能走到玉龙桥。这些图片表现了丽江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壮美的自然风光,请大家浏览。

大家再往前走,这便是玉音楼,一楼和楼前是土司歌舞宴乐的地方,二楼是供奉凤诏鹤书的地方。大厅内有白沙壁画的复制品。白沙壁画是国家重点文物,它把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融合在一个画面上,让三种宗教同居一室。这种三教合一的做法,在别的地方是少见的。而在丽江,由于以木氏土司为代表的纳西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他们在文化上兼容并蓄,广纳博采。

过了玉音楼,就来到了木府中轴线上的最终一个建筑——三清殿。在那里能够鸟瞰古城和木府,我们能够看到徐霞客笔下的古城“居庐骈集,萦坡带谷”,木府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了。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园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的古朴粗犷。

游览丽江古城,不应错过还有纳西古乐。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称为“在中国各地已经失传的音乐”,它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纳西古乐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构成了汉族和纳西族音乐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色彩。住在丽江古城,夜晚最完美的安排莫过于去聆听纳西古乐了。

好的,游到那里,各位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了,我们的旅途也要结束了。在这段欢乐的时光里,咱们浏览了享誉海内外,具有“中国的威尼斯”、“高原姑苏”美称的——丽江古城,多谢大家一路上对我和小普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大家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期望我们的服务能给大家留下一些完美的回忆。最终,我把祝福送给大家,我也衷心祝愿咱们能够再次重逢,多谢大家!

第8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第一,登高览胜,可看古城形势。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面有狮子山,北面有象山、金虹山,背靠西北面向东南,巧妙的避开了雪山寒气,迎接东南暖风,占尽天时地利。

第二,走街入院,可欣赏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都是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洁、粗犷,但是庭院布置和房屋内部装饰丰富而细腻,主人喜欢种植四季的花花草草,形成人和自然的美好和谐。

第三,入市过桥,可一览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发生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

第四,临河就城,可观古城水景。古城充分利用泉水的便利,使玉水河这条河在城中分为三叉,每一叉又分为三叉,再分为无数条支流,使主街沿主河道分布,小巷沿支流分布,让整个古城柔美清静而充满灵气。

丽江古城就是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网络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这里虽是云贵高原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第9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刚才××在古城给大家讲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古城了,怎么就没有看到城门呢?其实各位嘉宾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各位嘉宾心目中一定有这样一个问题,象这样的古城在中国有的是,为什么这个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评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宾请随小×一同去游览一翻。一条小巷、一户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历史上了,这种感觉,在路上、在各个庭院中,您随处都能感受到。所以这座古城不是因为拍戏或是故弄玄虚而建的,是一座真实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脚下,您就会觉得比刚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块块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许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种丽江特有的乐角岩,采自周围的山上,因为五颜六色,所以当地人称五花石,人行马踏,经过几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诗意就在你脚下了,这条街就叫新华街。

在街道两旁,偶尔会看到一些人家门上贴有不同颜色的对联,纳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纪念三年,第一年白联黑字,第二年绿联黑字,第三年贴对联,这是纳西人对死去亲人的怀念,经过一些林立的铺面,清澈的河水,小桥垂柳便印入大家眼帘,而在各位都没有见过的这么清澈的`河边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阵阵的音乐传入耳中,这便是客人所谓的“洋人街”,但这条街上的铺面并非洋人所开,这里的酒吧又书生气的,有叛逆性的,有纯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里的人到丽江“充电”的方便之处就是在酒吧找感觉,尤其以外国人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桥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遥的。

在经过酒吧街之后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桥,因为早先在这里卖豌豆,所以称为豌豆桥,桥西的小门楼便是科贡坊,科贡坊的名于坊后小巷,清朝嘉庆年间,巷内杨家有两兄弟同时中举,到道光年间,弟弟又中举,此事是丽江人得意之事,官府为了表彰杨家,激励来者,特立此坊。站在这里向东望去,眼前一片开阔,这便是中心四方街。好了,到四方街,各位游客可以在四方街自由活动15分钟,随后我们继续游览木王府。

第10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中国的威尼斯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为周围青山环绕,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取名为大研镇。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个的高山为天然屏障。据说这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墙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设城墙。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依西芝,意思为金沙江江湾中的集镇,又叫巩本芝,意思为仓库集镇,由此可以知道它是以从事经济贸易发展起来的。导游带团软件

古城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了。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江进入丽江,曾在古城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相关的纳西语地名。明初,古城街道建设和集市贸易已初具规模,明末时已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zhi)比,这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由于古城处于滇川藏交通要冲,是历史茶马古道的重镇。自清代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说到这里,各位也许会问,游览丽江古城主要观赏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登高览胜、临河就水,可以走街入院、还可以入市过桥,一览古城布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城的入口处。古城的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玉河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屋。如果哪位朋友仔古城中迷失了方向,请记住:顺水而入,逆水而出。

下面就请各位跟我沿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吧!

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各位朋友,四方街到了。

四方街的位置在古城的中心,是由整齐繁华的铺面围成的一块大约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广场。据说是木氏土司让人仿照他的印章,用五花石铺就的,取权镇四方之意当年在广场周围,聚集了数十家商号和店铺。形形色色的货物通过茶马古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流到四面八方。是茶马古道造就了四方街的辉煌,使丽江古城成为滇西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是用红色角砾石块铺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经历无数人年年月月的步履磨蚀,光滑洁净,大雨过后,呈现出五彩斑纹,当地人们称之为五花石。

四方街上,仍保留着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装置,可以定期清洗街道,保持古城洁净,十分省力。在四方街西侧的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与东河的高差放水冲洗集市和街面,居民也喜欢用水桶汲水冲洗门前的五花石街道。导游带团软件

四方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是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一门三举而建的。从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的历史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7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这个科贡坊。

丽江古城建筑最奇的是城市建设个规划师们巧妙的调用了清澈的玉泉水。当汩汩的泉水流至城头的双石桥下时。人们将泉水分作三叉,分别穿街过巷,就像人体的经脉一样。泉水流遍全城千家万户,造就了家家门前流泉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特有风采。水,不仅使大研古镇不断注入新生的朝气,也成为了大研古镇的佳妙美景。

城中有水必有桥。一石跨渠,即成一家,水绕民家,自然处处桥通道路。丽江古城既是一座古城,又是一座桥城。丽江古城有石拱桥、石板桥等各类桥梁三百多座。古道,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丽江古城恬静的居住环境。这些都为中国的威尼斯增添了一份古朴的壮丽。

各位朋友,我们下面要去游览的地方是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

纳西族木氏土司历经元明清3代22世470年,历史上称其为知诗书,好礼守仪。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徐霞客曾叹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木府历经战乱动荡的损毁,于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

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天雨流芳木牌坊,忠义坊、仪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15幢,大大小小共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等。木府分前后两院,从仪门进去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这里是前院,也就是正院;而玉花园及碧光楼、语音楼、三清殿等则是后院。

木牌坊上大书的天雨流芳四字,是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热情。

忠义牌坊又叫石牌坊,这座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

议事厅端庄宏伟,是土司议政的地方。

光碧楼是后花园门楼,历史上称它为称甲滇西

玉音楼是土司们接圣旨和歌舞宴会的地方。

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的产物。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园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的古朴粗犷。

游览丽江古城,不应错过的是取聆听下纳西古乐。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称为在中国各地已经失传的音乐,它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奇迹般的保留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唐宋以来词曲音乐。纳西古乐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汉族和纳西族音乐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色彩。住在丽江古城,夜晚最美好的安排莫过于去聆听下纳西古乐。

游到这里,各位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了,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各位自由活动。希望大家能够玩的开心,吃的舒心,睡得安心。谢谢大家!

第11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丽江的世界文化遗产由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和大研古镇三部分组成,但对于各位嘉宾来说,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镇,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随着我从右边的入口进入,看见了显眼的水车后,紧之后右边是写有题词的照壁,古城里有富有纳西族建筑特色的三房一照壁民居。

再往右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这个水龙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千百年来,古城人民象爱护自我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也请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样爱护古城,不乱扔烟头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圆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类创造的礼貌,圆圈和方框相连,代表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右边的这些石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我们脚下是“巴格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祭司常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等。

小张在古城给大家讲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可是立刻就要进入古城了,怎样就没有看到城门呢?其实各位嘉宾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第12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古城名称来源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蒙古军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驻军于此。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同年,改丽江路通安州。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清雍正二年(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馝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20xx年1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丽江撤地设市,丽江古城的行政区划归丽江市古城区。

20xx年6月24日至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了丽江古城微小边界调整和缓冲区的提议,将丽江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调整到7.279平方公里。

第13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丽江古城的导游,这里是美丽的文明古城——丽江。这儿是古老文化“东巴文”的发源地,也是古老朴实的民族——纳西族的居住地。

这里有古老的文明,到处居住着热情好客的纳西族人民。当年太平军在这儿打过胜仗,红军长征时,这里播下革命的种子。因此,这儿有着古老、悠久、灿烂的文化。为这,丽江老城没有修公路,也没有建筑高楼大厦。

丽江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数不胜数。在丽江的南边有个古鼓镇,古鼓镇有个古鼓亭,放着一面巨大的古鼓,它的直径,要比我双手侧平举还要长的多,厚度足一尺。传说是天上两大力士在夜里运石头时,不小心落到这儿的!

告别了古鼓亭,我们现在来到小有名气的长江第一湾,云母在金色的沙滩中闪闪发亮,那绿缎清澈的金沙江水,衬托着多姿多彩、美丽宁静的村庄,缓缓流淌,发出哗哗轻快的响声,这响声,在旷野中显得十分悦耳动听。然后,注入长江的另一条支流,两江相撞,顿时,波涛汹涌,白浪滔天,轰隆隆、轰隆隆……像百万匹马奔腾,呼啸啸着流向远方。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我介绍完了,希望你下次可以再来丽江参观!谢谢!

第14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你们好!

今天我们来到风景秀丽的云南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玉龙雪山脚下,丽江古城的一大特点是没有城墙。请问各位游客,您见过那座古城没有城墙呢?恐怕没有吧。这就是丽江古城的特点。原来,因为丽江古城的首领姓木,他想,木围上就围墙不就是困了。他觉得这个字不吉利。就不要围墙了。可能有的人要问了,如果没有围墙,可能就会受到异族的侵略了。到那时没有防范措施怎么办?这个不用担心,丽江古城是四面环山,山又很高。可以将山当作的围墙。所以不用担心异族的攻击。

现在,我们看到丽江古城的两座大风车,他们叫母子轮。大的是妈妈,小的是儿子,怎么样,形象吧?

我们在向前走,这个广场就是四方街了。四方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它可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在这我们顺便讲讲茶马古道的故事。茶马古道是一条运盐巴,茶叶的道路,它从香格里拉一直到西藏。因为路上很危险,运输的队伍又经常遇险或被异族的人抢了货物杀害。所以,至今还有很多人记得他们。

再往前走,这座八角宝塔型的建筑就是丽江古城的木府。它是丽江首领居住的地方,所以人们现在一直还保留着。丽江古城的景点很多,一定要细细游览。

各位嘉宾,现在我要带着大家去游览下一个景点,也是丽江最的景点——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这样就不怕迷路了,为什么不怕迷路呢?

因为你要是迷路了,你可以顺着丽江古城里的河流走就能走出丽江古城。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水龙柱是古城人民的出火灾的愿望。这里的人们会很守“规矩”会爱护古城,很少扔烟头之类的易燃物品。再看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圆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类创造的文明,圆圈和方框相连,代表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

右边的这些石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我们脚下是“巴格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祭司常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等。

大家看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第15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大家好!

我是青旅社的邹其芳,大家可以叫我小芳,但不是村里的那个小芳。欢迎各位来到号称世界遗产的“丽江古城”。

亲爱的游客们,我们已经到了美丽的古城了,在古城前面,大家会看见两架大风车在水里欢快地转动,里面的水珠也会测出来,所以,请大家小心。这两架风车代表着古城的标志。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1997年被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的中心是四方街,地面上是五彩石铺成的,踏上去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四方街上没有哪两座客栈里央的设计是一样的,大家也可以进去参观一下。说了那么多,我还是带大家去一条小溪吧,大家看!这条小溪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一条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龙王会来巡游古城,放一盏河灯吧!不过,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

游客们,丽江古城到处都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大家下次再来。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