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应用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8-01 22:32:12

第1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6、7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景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求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材用有层次的三句话,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数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度的桥梁。

二、说教学、学法

1.教法

情景创设法: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展开思维。

点拨指导法

2.学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3.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这些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参透相互交融的。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针对一年级学生纯真幼,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特征,教师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带入”课堂,意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放手学习,探究新知

让学生对着情境图进行观察和交流。出示“小兔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利用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帮助学生舍弃图中不相干的因素,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把目光指向左边和右边兔子的只数,培养他们初步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在与学生一起观察、感悟的过程中,有选择的解答一些问题,最终将重点巧妙地引到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明确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再引导他们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并能根据情境图叙述完整的图意,互相反复交流,直至明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针对提出的问题,引出算式进行计算。在学生理解了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之后,能够明确这幅图要求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小兔,也就是把原来的只数和后来的只数合起来。根据加法的意义,应该说不难解决。这时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怎样列式计算呢?板书:4+2=6(只)。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对不对呢?还需要检查检查,怎样检查,要检查哪些地方呢?

这些都是深化学生対加法含义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习惯,然后完成书上填空,并订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有序、完整地叙述图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选择用减法计算后,适时地对学生加以追问,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减法,引导学生明白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3.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有了刚才的分析验证,对于“做一做”中的两道题目,放手让学生自己辨析,完成之后进行对比。通过比较突出问号的位置不同,要求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4.静心设练,巩固提高

练习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根据课堂内容安排了两个练习。这个练习选自书中的练习十第六题,题中有两道题,其中“跳棋图”这道题,由于表述题意时没有像“摘下、跳走”等明显可以与减法相联系的词语可用,学生在解决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道题是练习十中的第六题结合“金色的秋天”情境图,呈现了多个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尝试独立看懂图意,说出要解决的问题并能解答。

六、说板书:

一节课的板书很重要,它展现了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留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

第2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今天我要讲的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结构和组分,以及它作为生命系统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生命系统开放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它是本学段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铺垫。本节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其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是本小节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重点掌握两个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部位和条件,并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高度去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2、能力目标:通过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说教学的重、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2、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四、说教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五、说学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叶绿体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分布着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那么,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将会转移到何处?这些酶催化了哪些生化反应?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些内容。

2、讲授新课: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经了300多年,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和生活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同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幻灯片显示问题: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为什么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实验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功?他是否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更新的是什么?为什么?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到哪里去了呢?萨克斯实验证明了什么?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实质让学生读课本103页的光合作用图解,播放光合作用的flash,师生共同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CO2+H2O——光——→(CH2O)+O2叶绿体A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发挥了两方面的用途。物质变化:H2O变成了﹝H﹞和O2ADP和Pi变成了ATP能量变化: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场所:类囊体的薄膜。光反应生成了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H﹞和ATP,这两种物质被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去,继续参与暗反应。B暗反应阶段:物质变化:CO2的固定C3的还原能量变化:ATP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糖类中化学能场所:叶绿体基质。

(3)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生自学课本104页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完成预测探究的实验结果,教师给与指导。

(4)化能合成作用通过学生自学课本105页化能合成作用,给出化能合成作用的定义。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做课本109页习题4、板书设计(一)探究历程光CO2+H2O————→(CH2O)+O2叶绿体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

⑴物质变化:H2O变成了﹝H﹞和O2ADP和Pi变成了ATP⑵能量变化: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⑶场所:类囊体薄膜

2.暗反应阶段:⑴物质变化:CO2的固定C3的还原⑵能量变化:ATP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糖类中化学能⑶场所:叶绿体基质

结束: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自学,教师从旁给予一定的引导,来完成教学任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3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编写意图、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也作为学生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熟练掌握运用Authorware制作数学课件;

b.积累制作课件的经验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a.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探究,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b.培养学生根据所给任务,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能力;

c.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d.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启发学生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分析多媒体制作过程、制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创新制作数学课件。

二、 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掌握的已知知识:包括制作一般多媒体作品的知识、数学知识等,同时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老师讲解分析、操作演示、提问引导、任务驱动;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操作实践、成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层次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品的要求可以不一样。

三、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体现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学习当中来,同时激发了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热情。本课首先从信息技术在我们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及应用各领域的现状引入本课主题,介绍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我们数学学习的几个方面:多媒体课件、程序解决数学问题等。指出了我们能用已学的Authorware知识来制作多媒体数学课件,并引导大家一起回忆总结Authorware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思想、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讨论几个优秀数学课件,并总结这个课件设计成功之处,也能找到制作不足的地方,这样学生能从一个高起点出发,吸取优秀制作经验和技巧,结合自己作品要求加以创新,制作出比较好的数学课件。接下来,老师分不同层次给出任务。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任务,反复思考,确立出自己作品的主题。且能主动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素材,然后对素材加工处理,最后制作作品。在此间,老师巡视指导。学生遇到困难能及时同学间讨论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能主动向老师求助,老师要特别留意能力稍差学生的制作情况。本节课后半部分主要是学生作品制作、完善作品。最后提交作品,老师选取几个作品展示交流,分析出作品的可取之处,给出不足之处的改进建议。

本课主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引导,学生实践的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更轻松有效地自主学习。

第4篇:比应用说课稿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学生在探究中合作,交流中反思,实现自主学习扎实练习的教学理念,从而提升科学素养,领悟科学方法。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校九年级化学教学进度为综合复习阶段,学生通过中考模拟试题的训练,暴露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从而达成巩固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标。分析历届中考试卷可知,酸碱盐的知识内容在试题中占40%左右,也就是50分试卷中酸碱盐知识占近20分。而学生解这类题的难点便是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基于此我确定了本节专题复习课《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力求通过这一专题的复习攻克酸碱盐知识的难关。从而提高中考酸碱盐知识的得分。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熟练应用复分解反应解决酸碱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体会成功喜悦。

3、重点难点。

(1)重点:巩固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熟练应用复分解反应。

(2)难点:熟练、灵活地应用复分解反应。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利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根据学

生已有的经验,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能力。具体方法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四、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知道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识记了一些常见的沉淀,后1/3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简单物质分类程度,甚至有的化学式也不会写;

(2)学生的能力状况:应用复分解反应去解题的能力欠缺,灵活运用能力差;

(3)学生的心理状况:无论学生的基础程度如何,学生都会为自己学习上的小成功而欣喜,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认可和鼓励。

2、学法指导。

为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力求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主动形成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复习内容——展示学习目标——知识回顾 ——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习小结——当堂检测、反馈。

1、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采用生活中实际问题导入法,以实际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导入复习内容。

2、展示学习目标。

通过学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性。

3、知识回顾。

此处占用时间稍长,使学生明确解决复分解反应应用问题需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复习旧知,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对以下的探究作了较好的铺垫。

4、自主合作、合作探究。

此处为学生设置了层层递进的探究题,学生由易到难体会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先由学生独立探究,后由同组学生讨论、分析,实现兵帮兵、兵教兵。最后确定哪些知识由师生共同探究。

5、交流展示。

由小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成果,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6、学习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7、当堂检测、反馈。

通过两道习题检测,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体味成功的喜悦。

第5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数学③(必修)》之后,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包括画散点图,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直线方程等内容.在人教A版选修1-2第一章第一节“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这一节中进一步介绍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这部分内容《教师用书》共计4课时,第一课时:介绍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表达式,解释随机误差项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回归方程的预报结果,并能从残差分析角度讨论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第二课时:从相关系数、相关指数角度探讨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以及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第三课时:介绍两个变量非线性相关关系;第四课时:回归分析的应用.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认识随机误差,认识残差以及相关指数

根据散点分布特点,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了解模型拟合效果的分析工具——残差分析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处理全过程,培养对数据的直观感觉,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

通过一次函数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函数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回归分析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中适当地利用学生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回归模型与函数模型的区别

2、了解任何模型只能近似描述实际问题

3、了解模型拟合效果的分析工具——残差分析和相关指数r方

难点:理解相关指数r方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篮球明星的身高体重表格,引出两个问题。身高和体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来研究他们之间这种关系?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自然而然的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回顾必修三学过的相关知识上,然后师生一起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必修3是高二上学期学的,而选修1-2是高二下学期学的,之间相隔时间太久,所以先由师生共同进行篮球明星的身高预测体重的回归分析的操作。

2、问题呈现

提出问题,能否用篮球明星身高预测体重的回归方程来预测一名高三女生的身高体重?目的是让学生讨论得出回归方程只适用于我们所研究的样本的总体的结论,同时也为后面给出例1做出铺垫。

教材上的例1是给出七名女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在这里对这道例题改为现场让学生代表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统计10名女生的身高体重数据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这样做,数据来源于学生自己,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对必修3学过的抽样调查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学习,学生在采集的时候,教师做必要的引导。数据采集完成以后,由学生自己画出散点图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然后让学生计算一名身高为168cm的高三女生的预测体重。

提出探究1,身高为168cm的高三女生,体重一定是预测体重吗?如果不是,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对于探究1,先让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讨论得到正确答案,实际上61.65是身高为175cm的高三男生的平均体重的估计值,而不一定是某位身高为175cm的男生的真实体重。也就是说,用这个回归方程不能给出每个身高175cm的高三男生的体重的预测值,只能给出他们平均体重的预测值。这也是教学重点之一。

在探究1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的提出身高体重散点图并不是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在一条直线附近,从而给出线性回归模型以及随机误差项e的概念。并提出探究2,有学生讨论随机误差项e产生的原因。

在学生理解随机误差项e以后,教师提出探究3.,在线性回归模型中,e是bx+a预报真实值y的随机误差,它是一个不可观测量,那么应该怎样研究随机误差呢?这个问题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由教师用动态图像演示并讲解残差概念。事实上,e不可观测的原因是因为,e=y-(bx+a),而我们不知道身高对体重的影响到底怎样,也就是bx+a的真实值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能用y估来近似的估计它,从而e我们也可以用e估来估计它,这就是残差。

掌握了残差概念以后,教师提出探究4,:如何发现数据中的错误?如何衡量模型的拟合效果?这个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师生共同来完成。事实上,残差的绝对值特别大的点,很可能是错误数据。同时,如果模型选用合适,残差点应该比较均匀的分布在一条水平带状区域内。但由于我们采集的数据只有10组,所以水平带状区域不明显,正因为这样,我后面提出了例2来帮助学生理解。

掌握了以上知识以后,我设计了例2,选用我校期中考试426名理科学生的语数外成绩为背景,创设了这个情景。这个设计的好处是,第一、数据来自于我们身边,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能更深刻的体现本章的题目统计案例。第二、我们说残差点如果比较均匀的分布在一条水平带状区域内,那么模型选取较为合适,数据量太少,6、7个点,显然不明显。第三、大数据量的处理,更能体现计算机的优越性。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教材的新增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介绍一些统计方法,让学生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因此本节更看重的是回归的统计思想,考虑到是新增内容,在高考中可能有所体现,但所涉及的数据计算应该不会很繁琐,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题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在此处设计了4道选择、填空的练习题。

最后小结部分由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通过对一次函数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教师点出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就是对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现象,是可以通过具有确定性的函数模型来近似的刻画的。然后由学生来回顾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的一般步骤。最后布置作业。本节课结束。

三、教法学法分析

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已有知识——发现新问题——启发引导——合作交流——得到新知识。整个活动过程,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四、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两个例题中的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这样的案例真实可靠,更具有说服力。

2、教学中没有以练习为主,而是定位在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中的理性精神。

第6篇:比应用说课稿

高中一年级物理新教材按知识的逻辑性重新把高三年的一些内容放到起始年段来讲述,当然在难度、深度方面有所不同,讲述的方式方法也有巧妙的安排,如该回避的尽量不予提及、该简化的毫不保留、大胆下放一些内容作为选修教材等等,故把握好高一物理教材的度至关重要,下以一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的教学法为例,加以阐述,以食读者。

一、教材地位:

1、本课是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七章第四节;主要内容是讲授“动量守恒律”在碰撞、爆炸等内力?>外力这类题型中的应用。

2、地位:“动量守恒律”是大自然界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普适基本规律之一。它反映了系统相互作用对时间的累积(F?t)总和为零的这么一个定律,近代研究表明守恒律来源于对称性;考虑教材编排的系统性,书上从牛顿运动定律中导出动量守恒,然而其适用范围却比牛顿运动定律广泛得多----不论是变力还是恒力、不论是哪个参照系、不论是高速或低速,宏观或微观系统等都可以使用;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无需虑及中间细节,只需注意始、末态,具有简捷方便的独特优势,为处理力学(含后续学习的电力、磁力)问题辟开了一新的思维方法。本课是“教纲”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故应教好本课。

3、编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继学生学习了“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之后,通过应用守恒定律解决碰撞等实际问题达到掌握该定律的一节习题课-----旨在加深对动量及守恒条件的理解、进而熟练地应用守恒定律列式求解相关定量问题。

4、依据教纲对本节的“B”级要求、教材的编排,本节教学目标可定为:〈1〉知识目标:学生要会用动量守恒律处理一维碰撞、爆炸等两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即

会确定系统、分析相互作用过程(初、中、末态)物体的受力,从而判定系统动量为什么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律的矢量性、同时性(“一边一时”),正确写出已知条件、守恒方程、求得未知量;知道守恒律解题优点所在。书P127

好学教育-专业,权威,高效,分享-打造国内领先的终身教育平台!

好学教育:

〈2〉能力目标:提高解题能力即读题、析题、图景想象等能力,掌握解题步骤、解题表述等科学思维习惯及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实践观。5、教学重点:正确列出动量守恒方程及应用守恒律解题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

<1>如何使学生深刻领悟一维矢量的运算方法--------化为标量(代数)运算。<2>初动量、末动量的理解及确定二、教法说明:

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阅读指导、练习、实验及多媒体放映等教学方法。教法选择的依据:<1>应用讨论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渗透合作、共赢的思想,调动积极性:作为知识应用课,正是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求得共识,本课应让学生读题并讨论----分析系统动量是否守恒?加深对知识应用的领悟。有些老师处理问题时也是在讨论、自学中完成的。

<3>通过观看实况录象(打台球、挂车等)、观察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碰撞等实验引起同学们对碰后物体速度求解的兴趣,让同学们认识到本课学习的意义;通过直观模拟碰撞现象给学生以更多的感性认识,变抽象为具体,多维度化解教学难度,加深对规律应用(知识)的记忆。

好学教育-专业,权威,高效,分享-打造国内领先的终身教育平台!

好学教育:

<5>人类对经历过的挫折总是记忆犹新,本节可以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求解,通过学生动脑、动手演算,比较、讲解不同学生的答题错误,特别是对动量矢量性的疏忽和运算错误,进行有目的的强化,以期突破本节的难点。如对书上【例2】设具体数字而让学生解答,待出现答题错误时加以纠正;也可做这样的理想实验:站在悬崖边的人,给他一个动量,他将如何运动?引出对方向性的思考,如此种种让学生牢固烙上动量是矢量动量守恒律是矢量式的印象。

本节内容在高三教学中还须深化,考虑高一学生各方面能力限制(如数学、语文能力等),教学所涉及的习题尽可能过程清晰、系统(对象)容易确定;

只要求到一维两物体的题型,系统只有某方向动量守恒的问题尽量回避;守恒定律中速度相对性及变质量问题高一年不予提及;

知识的综合只牵涉到平抛或竖直上抛即可,且作为较高要求,应放在另一节练习课上。

三、学法设计:

本课的教学要培养科学的读书及解题方法,力求养成规范答题习惯,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定律导出的简单复习,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即从本质上明确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原理上真正理解定律的适用条件(比牛顿运动定律更广);

通过解答实际题目的训练,培养审题能力、养成注重过程分析注意整体思维和严谨解题步骤的习惯,克服边审题边列方程的缺陷,形成按时间并列型思路列已知量的方法;

引导题后小结------“题后思”,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即守恒律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确定对象确定过程并分析确定正方向并写出已知列方程求未知量。

高一学生喜好表现,可以通过对不同层次教学对象课堂作业的投影、讲评,可激发学者“愿学”的情感,让大家学有所获有所得,多层面提高学力。

注意由浅入深、按步解答、适当降低、抓好反馈落实的环节,注意归纳,给予机会提高自信心以激发差生学习情绪,解题时易出现的混乱问题有二:一是符号问题,强调设正方向,若未知量方向已明确则未知量字母只代表大小即可,若未知量方向不明,则未知量字母含有大小和方向,依得出的结果再行分析;二是守恒方程“一边一态”的问题,解决办法是严格列出已知,作图辅助思维。

把例题及课堂练习发到学生手上,适当选择1-2题综合型题目(两个以上知识点),鼓励好生上台讲述,多完成难一点作业,籍以调动优等生的积极性。

好学教育-专业,权威,高效,分享-打造国内领先的终身教育平台!

好学教育:

在上述关于教材、教法、学法等分析的基础上,我实施了这一节课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

四、新教材教学的心得:

新教材把高三年级某些重要的章节都下放到了高一年来(如动量、曲线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这些内容都是要求较高且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高考重点知识,放在高一年的目的之一是保证力学知识在高中阶段的连贯性、完整性、系统性。

考虑高一学生能力的发展水平,教材把这些知识编排得深理浅出,通俗易懂,既照顾科学性又兼及可读性,因而有降低知识难度的意图,特别是不涉及繁难的隐含条件较多的物理问题,着重于知识形成过程的介绍及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学时切勿想一步到位,盲目拔高,应遵从直观简洁的理论实质及准确叙述有实际意义的应用练习巩固,把握好度(特别是梯度),重在激发学习兴致。

粗看起来教材似乎又回到了80年代全日制十年制高级中学的教材编排顺序,细细品味,却是螺旋式上升了一大台阶:屏弃了过于枯燥的理论论述;吸取了近几年各方面最新最好的教育教学精华;溶入了颇具时代气息的生产生活实例及最新科技成果;体现了教育教学革新的趋势,是对以往教材的大洗礼。

教科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大众性,特别是“阅读材料”和“做一做”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抓住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好学教育-专业,权威,高效,分享-打造国内领先的终身教育平台!

第7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直角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的延续,渗透着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本章还是在整个初中数学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说面对的是初三学生,从人的认知规律看,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型较多,他们对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上可能会有困难。针对上述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会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

2.经历解直角三角形中作高的过程,懂得解直角三角形的三种基本模型,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运用有关三角函数知识.

2.难点:如何添作辅助线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这其实是“学程导航”模式下的一种教法,主要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自己主动探索知识并发现规律。

2.学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作业,课堂上则要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和迁移。

三、教学程序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做好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

1. 如图,Rt⊿ABC中,你知道∠A的哪几种锐角三角函数?能给出定义吗?

2. 填表:锐角α 三角函数

3. 已知:从热气球A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α为30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β为600,若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 m,求这栋高楼有多高?

4. 如图:AB=200m,在A处测得点C在北偏西300的方向上,在 B处测得点C在北偏西600的方向上,你能求出C到AB的距离吗?

5. 如图:梯形ABCD中,BC∥AD,AB=13,且tan∠BAE= ,求BE的长。

(二)课堂教学过程

1.预习作业的交流

小组交流预习作业并由学生代表展示。

2.新知探究

(1)教师出示问题1、

如图:要在木里县某林场东西方向的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MN。已知点C周围200米范围内为原始森林保护区,在MN上的点A处测得C在A的北偏东450方向上,从A向东走600米到达B处,测得C在点B的北偏西600方向上。问:MN是否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为什么?

追问:你还能求出其他问题吗?若提不出问题,可给出问题:若修路工程顺利进行,要使修路工程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需将原定的工作效率提高25%,则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2)出示问题2、

如图,一艘轮船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沿正北方向航行,在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300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B处,在B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600方向。当轮船到达灯塔C的正东方向D处时,求此时轮船与灯塔C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追问:如果改变若干条件,你能设计出其他问题吗?

(3)出示问题3、

气象台发布的卫星云图显示,代号为W的台风在某海岛(设为点O)的南偏东450方向的B点生成,测得OB= km,台风中心从B点以40km/h的速度向正北方向移动。经5h后到达海面上的点C处,因受气旋影响,台风中心从点C开始以30km/h的速度向北偏西600方向继续移动。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如:(1)台风中心生成点B的坐标为 ,台风中心转折点C的坐标为 (结果保留根号)。

(2)已知距台风中心20km的范围内均会受到台风的侵袭。如果某城市(设为点A)位于O的正北方向且处于台风中心的移动路线上,那么台风从生成到最初侵袭该城要经过多长时间?

3.巩固练习

飞机在高空中的A处测得地面C的俯角为450,水平飞行2km,再测其俯角为300,求飞机飞行的高度。(精确到0.1km,参考数据: 1.73)

4.课堂小结

请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反思总结:

(1)解直角三角形有哪些基本模型?

(2)本节课涉及到哪些数学思想?

(3)你觉得如何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

5、布置作业

复习第29章《投影与视图》具体见试卷

6、课堂检测

1.如图,直升飞机在高为200米的大楼AB左侧P点处,测得大楼的顶部仰角为45°,测得大楼底部俯角为30°,求飞机与大楼之间的水平距离.

2. 如图,直升飞机在高为200米的大楼AB上方P点处,从大楼的顶部和底部测得飞机的仰角为30°和45°,求飞机的高度PO .

3.如图所示,某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AD=2.5m,坝高4m,背水坡AB的坡度是1︰1,迎水坡CD的坡度1︰1.5,求坝底宽BC.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预习作业中3、4、5三个问题,引出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种基本模型,说明了解直角三角形应用的广泛性,从而体现了学习直角三角形应用知识的必要性。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交流等探索过程。并通过追问与设计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解直角三角形的任务中发现了新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索、交流,在思考中产生新认识,获得新的提高。在突破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8篇:比应用说课稿

1,厘清有关微课定义的几个问题

1,微课是不是就等于录像课

我的观点:不是,微课和录像课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有学生,微课可以理解为没有学生、甚至不出现老师影像的微型录像课

2,微课是不是等于微课程

专家的观点:微课程属于课程序列,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微课是微型课,是微课程的配套资源,包含于微课程体系之中。

3,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区别与联系

我的观点:翻转课堂的精髓是教学过程的前置(课堂学习由在家视频学习取代),课堂教学成为巩固答疑环节;微课是翻转课堂的组成要素,不一定是课前学,也可以课中学、课后学;不一定是在家学,也可以在学校学

4,微课是教学片断还是片断的教学

我的观点:片断的教学,更侧重于知识点的分解,而非教学流程的分解

5,微课的时长控制

我的观点:不要过多的强调时长,只要是就一个问题而非一整节课的讲授,都应该视为微课(30分钟以下)

2,微课如何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

我的观点:只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至少目前如此)

1,微课在必修课堂上的应用

(1)借助网络平台的授课:微课可以作为课前或课中自主学习的单元,可以实现自主化、重复化、分层化和互动化

(2)借助非网络平台的授课:类似教学视频的作用,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稳定性、教学过程的可控性

2,微课在选修课堂上的应用

(1)选修IB模块教学:连播形式、分段录制,通过班级QQ群、移动存储设备由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案例:毛泽东与蒋介石)

(2)各类选修课:知识拓展、职业技能、社会实践、兴趣特长,在新高考背景下(既要必修课程全科开课,又要选修课程开足开齐)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不受开课时间、地点的限制

3,微课在学校个性化辅导中的应用

(1)作业点评(案例:二战的线索)

(2)习题讲解

3,微课录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须注重实用高效,少追求过度的技术包装

录微课不是拍微电影,不需要华美的画面、跌宕的剧情和深情的旁白,只需要实实在在的把教学目标达成

总的原则:录制一段微课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限制在微课时长的3倍左右

2,须注意“虚拟互动”运用,做到“不是在上课却胜似在上课”

要求录制现场虽无学生,却时刻把学生“放在心头”,“挂在嘴边”

——可以是多一些自问自答式的碎碎念、假肯定。例:这个问题同学们怎么看?(停顿几秒)说得太对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揭晓答案)

——可以是黄婆卖瓜式的自我营销。例:重要问题说三遍,下面是我独门研制的解题宝典

—可以是虚实结合的课堂批评例如:小明,你不要走神,认真听课!

3,须有足够吸引学生长时间关注的地方

话题选择的趣味性、逻辑分析的严密性、历史学科的深刻性与广博性、语言或者画面的幽默等

第9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明确目标

《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数学课程标准》、四个关注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牐1、知识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牐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牐3、情感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灵活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

根据上述观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新时代的课堂,是信息技术的课堂,本课我设计了一个多媒体课件予辅助教学。

二、教中孕法、学中得法

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采用合理的教法,教给学法,掌握学法,学会用法。因此本课的教学法我总体归纳为两点:

1、创设情境,为自主探究形成氛围

牐牎妒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本课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教材中例2所讲事例较枯燥乏味,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有一定难度。为了创设好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本课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孙悟空、猪八戒的故事引入教学。根据劳动付出比为5:3,总收入为160元,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在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学生既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而在拓展延伸时,诱导学生迁移运用探索发现的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并分析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路。从而也就解决了课本例3的问题。这整个环节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这样的探索学习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

2、自主探究,为合作学习创设平台

牐牎妒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中,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识的愉悦。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发展。

三、情境铺垫、设计教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新课标提出:通过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去年中秋节前,孙悟空和猪八戒突发奇想,一起合作制做“唐氏月饼”,他们做的月饼的个数比是5:3,结果卖出后赚得160元。猪八戒一看到赚了钱,就急着要分钱。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如果要分钱,那应该怎么分呢?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答.之后再让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里就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时间,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得出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那也许在小朋友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1:1平均分配的形式,这里也可借此引发讨论,进而进行多劳多得的思想教育。)

通过这个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那接下来就可以顺水推舟,指导自学例2、感悟新知.

(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同时自然的过渡到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上。)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发展提高

这里我将前面的小故事做了个小变化。今年中秋节前,孙悟空和猪八戒又想做“唐氏月饼”,这时沙僧也要加入,猪八戒为了能赚更多钱,做月饼比去年勤快多了。结果他们做的月饼的个数比是5:4:6,卖出后一共赚得300元。那请问同学们,今年和去年相比,有了什么变化呀?现在他们该怎么分这笔钱呢?这样一来,就在学生中击起了波澜,学习的气氛也达到高潮。

(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发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同时也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我还设计这么一道题用以拓展延伸。据老师调查,建造楼房的混凝土中,水泥与黄沙、石子的比是2:3:5时最牢固。学校要建造一栋教学楼,但现在水泥只有4吨,黄沙有12吨,石子却有24吨,总重40吨。如果由你负责质量的监理,你将如何处理?

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对此进行优化,如果出现比例不当,还可以趋机进行道德教育。建一栋楼房,一定要把握质量,那就要按比例去进行搭配。也告诉了学生:学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第四个环节:质疑总结、反思提高

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惑吗?

还可以各抒已见,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怎么样,同桌的表现又怎么样,你认为本节课谁的表现最好。

(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从而促进自己的再发展。)

第10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数。

2、写数量关系。

3、列方程。

4、解方程。

5、验算。

二、解决问题。

1、出示信息: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两倍。

2、学生提出问题: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各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3、学生读题。

4、找出关键条件。

5、如何设未知数?你的根据是什么?

6、你为什么这样设?

7、是以谁为标准?海洋面积是多少?

8、学生读“解”“设”

9、接着要干什么?题目中的哪个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写关系式?

学生:陆地面积╳2.4=海洋面积

能帮助我们算出X是多少吗?

10、那应该根据哪句话来写?(纠结了太长时间)

11、可以写出怎样的关系式?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的表面积

12、学生列出方程,解方程。

2.4X+X=5.1

(2.4+1)X=5.1

X=5.1÷3.4

X=1.5

13、如何计算海洋面积?你是根据哪个条件算出来的?

14、可以怎样验算?

3.6+1.5=5.1

5.1-1.5=3.6

15、学生自己写答语。

三、比较异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与以前的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同?

1、验算的方法。

2、两个未知数。

3、利用哪个条件写关系式。

四、练习。

小明:妈妈今年的年龄是我的3倍。

妈妈:我和你共48岁。

1、以谁为标准?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设未知数。

2、根据哪个条件写关系式?让学生读出这一条件。

3、评讲练习。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严谨。教师每一个环节的严谨,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的严谨,教师对学生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的严谨。很显然,由于过于严谨导致严格,显得老师对学生不够信任,故而放手不够,一直都在牵着学生缓慢前行。课后,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提出如下建议:

1、搭好脚手架,增设使能目标。这节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这个问题中有两个未知量,其二是必须根据两组数量间的关系来选择、建立等量关系。对于一个问题中含有两个未知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也感到未曾有过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困难,建议新课教学前增加如下的用字母表达未知量的铺垫。

舞蹈队有A名男同学,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3倍。女同学的人数为()人。

一本故事书Y元,一本科技书的价钱是它的2倍,买这两本书一共需要()元。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选择和使用信息,认识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设哪个量为未知数X,理由是什么,从而建构含有两个未知量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模式,从容地解决问题。

3、适当更换教学内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鉴于学生对例题情境的理解对学生解决问题造成的障碍,可以将例题替换为学生熟知的情境。譬如:一班和三班一共植树60棵,其中三班植树的棵树是一班的2倍。一班和三班各植树多少棵?

书中的例题可以在这之后让学生阅读、完成,并通过以上两例的比较来概括此类应用题的特征,思考路径和解题方法。

4、练习形式过于单一。由于例题的时间纠结得太长,后面练习的时间就明显不够,勉强做完了一道题。这样,对于学生掌握的情况,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建议增加一些判断或选择题,不需要完整地解答,只对本节课的生长点:设未知数和找等量关系进行巩固和辨析。譬如:

数学兴趣小组一共有68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各是多少人?下面哪个方程是正确的?()

解:设女生人数是X人,则男生人数是3X人。

(1)68-X=3X

(2)X+3X=68

(3)X╳3=68

学校为了营造节日气氛,插了80面彩旗,三角形彩旗是长方形的4倍。两种彩旗各插了多少面?列方程根据的等量关系式是()

(1)长方形彩旗面数╳4=三角形彩旗面数

(2)长方形彩旗+三角形彩旗=彩旗总面数

(3)长方形彩旗-三角形彩旗=彩旗总面数

这些只是课后的设想,也不知真正到了课堂有效如何?

第11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密度知识的应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苏教版8年级下册第六章的第四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密度的测定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会用量筒和量杯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会用转化替代法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从整体上看,本节是本章的总结,也可以说是本章内容的理解应用,本节是本章的重点,本章与第十章内容的有密贴联系,为学习“物体的沉浮”做好了铺垫,是初中阶段难理解的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实际及本课内容确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和技能:

(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

(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

(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测金属螺母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2、难点:测密度时,如何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

课前准备:

托盘天平、量筒、螺母、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

二、说教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本节课利用故事导课,分组实验探究,讲授、自主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物理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结论。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通过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学习的。

1、通过故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2、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及积极思考,对问题有独立判断能力。

3、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良好的开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针对初二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我以阿基米德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知识的学习

1.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学“物质密度的测量”,设计测量固体(小石块)密度的步骤及测量液体(盐水)密度的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学会优化实验方案,以减小误差。

活动1:测量石块的密度

(1)实验讨论设计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依据什么原理?

3、需要测哪些物理量?测各物理量的仪器?

4、怎样测小石块质量和体积?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引入量筒的使用:

出示量筒、量杯,讨论下列问题:

①观察量筒、量杯,它们的刻度有何不同之处?

②量筒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它与立方厘米是什么关系?

③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

④使用量筒应注意什么问题?

5、如何使用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想一想:是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为什么?若步骤不合理,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归纳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③用细线悬吊着石块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

④石块的密度

设计记录用的表格

进行实验并且处理数据

交流与评价

活动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

(4).盐水密度

想一想:如果先测空杯子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2、鉴别物质

例1. 一枚第25届奥运会的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试求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并从密度表中找出它是那种金属。

3、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1)求质量

让学生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

由密度公式 ,可以得出 ,,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

(2)求体积

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 ,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估测人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

(三).归纳小结

1、鉴别物质

根据ρ=m/V,测出质量,量出体积,算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2 、计算一些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根据m=ρV,知道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量出物体体积,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

3、计算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V=m/ ρ ,测出质量,查出密度,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巩固密度知识的应用。

课后作业:

思考:阿基米德是如何鉴别出皇冠是否是纯金的?

补充习题:密度的应用

五、说板书

本板书共分三块。第一块:测量密度。包括固体和液体,学生讨论实验得出优化步骤。

第二块:鉴别物质。通过例题的讨论、讲授得出如何鉴别物质。

第三块: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通过身边的常见事物说明密度公式的灵活使用。

第12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关于地位与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因式分解》第四节课的内容。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恒等变形、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三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在简单的多项式除法的应用;二是利用因式分解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三是因式分解在数学应用问题中的综合运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巩固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代数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因式分解的应用在整个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②会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及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目标:

①初步会综合运用因式分解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应用问题;

②培养分工协作及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③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比、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验快乐。

3、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利用因式分解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的关键,因此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确定为:

学习的重点:

①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②会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及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的难点:

①因式分解过程中出现的符号问题,整体思想和换元思想的应用。

②综合运用因式分解知识解决数学应用问题。

4、关于教法与学法。

学情分析:

①七年级学生对于代数式的运算较之有理数运算有较大的困难,由于因式分解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有部分学生对于此概念容易混淆

②对于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有部分学生容易在应用时混淆。

③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问题,学生是初次接触,对于方程的根的情况较难理解。

④因式分解的综合应用上学生困难较大。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和统一的,正如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就本节课而言,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本节课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亲身体验为主线,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点拨和组织作用。利用尝试教学,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

注:不管用什么教法,一节课应该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对学生充满情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最重要的。

教学思想:整体思想和换元思想的体现。

二、教学过程:

本节课,一共设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设置问题,复习回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情感,唤起某种动机,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地、主动地去探讨问题,这是学习成功地一个保障。

小小考场: 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

(1)a2+a (2)a2–4; (3)a2+2a+1

说明:① 巩固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解法;

②复习巩固两个基本公式。

第二环节, 尝试练一练:(预设题)

① a2÷(-a ) ② (a2+a)÷a

③ (xy2—2xy)÷(y—2) ④ (9a2—4)÷(2—3a)

说明:1、本题前两小题可请学生口答,后两题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自己先做,然后纠正黑板上的错误。

2、通过预设题,层层递进,为例题的理解作了个铺垫,降低了本节课的难点,可以让学生自己理解书本例1。

3、请同学及时归纳用因式分解解决代数式的除法的方法和步骤:

①对每一个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②约去相同的部分;

③注意符号问题,整体思想的应用 。

4、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通过尝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造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势态,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知觉水平上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第三环节,开动小火车(填空)

1、(a2—4)÷(a+2)= 2、(x2+2xy+y2)÷(x+y)=

3、 (ab2+a2b)÷(a+b)= 4、(x2—49)÷(7—x)=

说明:本题先给学生3~5钟思考,采用开动小火车形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又是对例1的及时巩固。

第四环节,合作探索,共同发现:

以四人一组分小组讨论书本的合作学习内容,并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对于学生的发言应尽量鼓励。

分析:由AB=0可知A=0或B=0,利用此结论解方程(2x+3)(2x—3)=0可得2x+3=0或2x—3=0。

第五环节,例题精析:

例、(2x-1)2=(x+2)2

分析:本例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首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思对于本题的求解教师可板书过程,并强调利用因式分解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和注意点:

①求解原理是:由AB=0可知A=0或B=0。

②先移项,注意移项后要变号,等号右边为0。

③利用整体思想和换元思想因式分解。

④注意方程根的表示方法。

第六环节,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最棒:

1、(4mn3-6m3n)÷(2n2+3m2) 2、[(2a-1)2-(3a-1)2]÷(5a-2)

3、49x2-25=0 4、(3x-2)2=(1-5x)2

突破重点,巩固提高.

第七环节,探索提高,提升自我:

1、 已知:| x + y + 1| +| xy - 3 | = 0 求代数式xy3 + x3y 的值。

2、把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相邻的两个偶数的平方差(较大的减去较小的)一定是4的倍数吗?是否可能有比4大的偶数因数?

说明:教师安排这一过程意图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第八环节, 知识整理,归纳小结。

这一部分可由学生自行小结,尽可能说明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适当补充。教师安排这一过程意图是:由学生自行小结,点燃学生主题意识的再度爆发。同时,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了自我评价和巩固,成为本节课的最后一个亮点。

第九环节,作业布置:

1、书本作业题,作业本。

2、兴趣题:手工课上,老师又给同学们发了3张正方形纸片,3张长方形纸片,请你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运用面积之间的关系,将多项式2a2+3ab+b2 因式分解

教师意图: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检测与评价,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性,作业进行分层次要求。兴趣题可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因式分解的技能和技巧。

三、板书设计:板书主要分课题、投影区和注意要点区。

四、关于教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重要性,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强调“双基”,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所提高,整堂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体现自我,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快乐。

第13篇:比应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送给好友的电子礼物——PowerPoint的应用》,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三章《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前三节学完后的综合运用,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步骤,掌握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的插入以及幻灯片的播放,能够发送电子邮件。但不能完整地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独立地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系统地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主题是《送给好友的电子礼物》。既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教学目标指出:“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电子礼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信息搜集、分析、整理、处理的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任务驱动、分层教学和评价的影响,使学生熟练掌握制作幻灯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他人作品正确地评价,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

熟练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制作出主题鲜明、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幻灯片。

二、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主导教学,同时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⑴ 直观演示法

⑵ 兴趣激励法

⑶ 分层教学法

⑷ 协作学习法

⑸ 赏识教学法

三、说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采用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实践操作法

2.寻求帮助法

3.合作交流法

4.问题解决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展示实例,激发兴趣

2.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3.欣赏作品,网上评价

4.自主改进,送给好友

5.归纳总结,知识整合

在上课之前,我先了解最近这段时间,班上哪位同学要过生日。

教学环节一:展示实例,激发兴趣

“咱们班某某同学快要过生日了,老师想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学们观看后,我问问大家:“同学之间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你想送给好友一份电子礼物吗?”回答是肯定的,我顺势导入课题:《送给好友的电子礼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导入新课,更具有亲和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求知。

“电子礼物可以是什么形式呢?”同学们讨论后,我提示大家,前面我们学过一个软件,我们可以用它来制作电子礼物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可以,于是我导入课题的副标题——PowerPoint的应用。

接着,我就直接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入手,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教学环节二: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我设计的任务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制作电子礼物,而是提示学生送一份好友喜欢的礼物。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不同基础的学生赋予不同的任务。任务规定了至少有四张幻灯片,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我给他们设计的任务是四张幻灯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制作几张幻灯片,更加丰富地展示送给好友礼物的内容。

任务驱动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启发与帮助,使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制作礼物,我提供给学生五步操作法。

第一步:明确主题。主题就是送给好友一份电子礼物。

第二步:确定内容。

第三步:写出脚本。脚本包含作品的流程、每一个界面包含的对象,每一个对象的呈现形式。

第四步:组织素材。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完成任务,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素材提供给同学们使用。同学们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作品需要的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分析和整理,使之符合我们的设计。

第五步:制作礼物。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问题,有以下几种求助方式:

(1) 在教材中寻求帮助

(2) 在PowerPoint的帮助菜单中寻求帮助

(3) 在同学中寻求帮助

(4) 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我始终活动在同学们当中,及时地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地完成任务。学生搜集、分析、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提高。这一教学环节,强化了知识点的落实和技能的应用。

结合本节课发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和突破难点,接下来,进入到第三个教学环节:欣赏作品,网上评价。

教学环节三:欣赏作品,网上评价

学生基本完成作品后,我将优秀的作品上传到我们学校的网站上,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欣赏,同时借此了解其他同学的制作方法与技巧,达到互学互进的效果。

我在学校的网站上公布了一份评价标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进行网上评价,并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建立评价标准。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对网上评价标准进行创新,也可以制定各自的评价方案。这样的评价,尊从了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第二步,互评。对照第一步的评价标准,小组同学对网站上的作品进行评价,我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既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他人作品正确地评价,又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第三步,自评。这一步我采用了赏识教学法。并不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反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和网站上的优秀作品进行对比,找到自己的优势。这样的评价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

接下来,为了促进教学和落实评价的影响,进入到第四个教学环节:自主改进,送给好友。

教学环节四:自主改进,送给好友

首先我让学生制定作品改进方案,然后自主地修改作品。特别注意让学生保持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风格。

接下来,同学们将电子礼物以不同的方式送给好友,有的同学的好友就在本班,邀请好友来欣赏;有的发E—mail,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好友;有的用mp3保存下来,准备亲自送给好友。同学之间的友谊之花在课堂绽放开来。看到同学们高兴的样子,我也感受到了教书给我带来的快乐,学生给我带来的快乐。

教学环节五:归纳总结,知识整合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归纳总结,知识整合。学生通过制作礼物的过程,已经知道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让他们用语言总结出来,更加牢固地记住了制作方法。然后,我对制作多媒体的基本方法进行小结。

最后,我展示学生中一个比较优秀的作品供大家欣赏,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这节课。

以上就是我为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设计的五个教学环节。

五、说教学反思——给学生的创新意识架建平台

上完这节课后,经过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应该给学生的创新意识架建平台。

在学生制作电子礼物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曾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也就是“手把手”地教学。结果,学生制作出来的电子礼物和我讲解时的范例有许多相似之处,我明白了我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一个模仿的领域。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发挥,违背了现代教学的理念。

因此,后来我再上这一课时,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创造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主地创造,虽然制作所花的时间长一些,但是内容却丰富了许多,形式也多样化。

这告诉我,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应该从学习中得到锻炼。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14篇:比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6、7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景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求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2、地位: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数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度的桥梁。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3.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图画所表达的意思,理解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知道所求问题的所在。突破方法:适时点拨、找学生反复说

教学难点:使学生切实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突破方法:自主学习、探究法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针对重点、难点,我采用情境创设、小组交流、适时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加以突破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学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习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具的准备:

课件、直尺

设计意图:课件是尊重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的呈现,易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直尺是因为《课标》基本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么,低年级老师的板演很重要,像画等号,老师的规范操作会直接影响学生,他们会效仿。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

安排:6、7的分成形式和加减算式形式(共12道题),采用直接说得数、追问算理的形式。

【设计意图:复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为后面的学习应用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他们玩得可欢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纯真幼稚,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特征,意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展开思维。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学习加法应用题

(1)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引导学生对“整体图”进行观察和思考。 “图里有什么?”“关于小兔子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目的是帮助学生舍弃图中不相干的因素,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把目光指向左边和右边兔子的只数,培养他们初步自主学习的意识。

(2)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①师:图中还有哪些你以前没见过的数学符号?你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吗?

【设计意图:有选择的解决实际问题。】

②找几名同学结合图画内容试着说说看。

(适时鼓励,如:鼓掌、你真会动脑筋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猜想,尝试解决问题,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③师借助课件演示“两边小兔子向中间合的过程”,解释并验证学生的猜想: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接着出示几种开口方向不同的大括号,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

(3)结合情境图,再引导他们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能叙述完整的图意,互相反复交流,直至明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a、谁能把图里告诉的信息和要求的问题连起来用三句话说一说呀?b、谁还能再用三句话说说。

C、谁能一边做动作一边说一说呢?

d、同桌再说说。

【设计意图:在相互交流中,给每位学生提供锻炼“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做到知识共享,这观察、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感悟体验的过程。】

(4)板书: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多少只?

(5)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怎样列式?

板书:4+2

(6)追问:

a、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怎样计算呢?

b、4在图里表示什么?2呢?6呢?

设计意图:追问目的对于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深化学生対加法含义的理解;

(7)“对不对呢?谁来当小老师,检查检查”?

设计意图:逐步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习惯。

(8)小结:同学们,你们运用两个数学信息就解决了问题,孩子们,真是好样的(竖起大拇指)

设计意图: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会增强孩子们思考、回答的自信心.

(二)学习减法应用题

(9)在此基础上(上面扶,此放),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比一比,这幅图和上面的小兔采蘑菇图的大括号、问号有什么不一样”;然后,让学生有序、完整地叙述图意,说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学生选择用减法计算后,适时地对学生加以追问,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减法,引导学生明白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板书:一共有7只,跳走2只,还剩几只?7-2=5(只)

(三)归纳:

小结:小兔图和青蛙图,这两道题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图画应用题。这种图中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解决问题的时候经过了哪几个步骤呢?第一步要弄清图里告诉我们什么了,要求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要会用这样的三句话说清楚。第二步:列式计算。第三步:检查、口答。

(四)巩固练习

1、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有了刚才的分析验证,对于“做一做”中的两道题目,放手让学生自己辨析,完成之后进行对比。

对比讨论:同样都是企鹅,为什么一道用加法计算,另一道用减法计算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突出问号的位置不同,要求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2、静心设练,巩固提高

这道题是练习十中的第六题结合“金色的秋天”情境图,呈现了多个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尝试独立看懂图意,说出要解决的问题并能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能力。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生:我认识了“大括号”,并且知道了它的意义,还学会了根据问号的位置来确定列式方法,同时还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你平时要留心观察,看周围还有哪些地方也隐藏着数学问题,比一比,看一看,做一个爱数学的小博士!

六、说板书:

6、7加减法的应用

4+2=6(只)?? 7-2=5(只)

大括号下边表示总共的量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板书很重要,它展现了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留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也是由形象的情景抽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特别对于处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同学尤为重要。

第15篇:比应用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进一步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类考虑、讨论问题的能力,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3、情感目标: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在解决问题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培养互相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量关系。

关键:突出建模思想,刻画出数量关系,从实际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注意问题中隐含的不等量关系,列代数式得到不等式,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求解。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研究新知

这个周末我们要去四明山旅游渡假村,为此我们要做两个准备:先选择一家旅行社,然后购买一些必需的旅游用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一些问题,看同学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问题1:中国旅行社的原价是每人100元,可以给我们打7、7折;蓝天旅行社的原价和他们相同,但可以三人免费,并且其他人费用打8折;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要选择哪一家比较省钱?

(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是一个最优方案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解决这类问题,一般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分别计算结果,再比较、择优。本题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分析题中相关条件,找到不等关系。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求差值比较大小”这一方式,使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新的比较两个量之间大小的方式;同时体会到分类考虑问题的思考方式)

观察探讨,实际操作

选定了旅行社以后,咱们要去购物了,正好商店为了吸引顾客在举行优惠打折活动

问题2:

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我们怎样选择商店购物才能获得更大优惠?

分析:这个问题较复杂,从何处入手呢?

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___元后;

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过___元后、

启发提问:我们是否应分情况考虑?可以怎样分情况呢?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店购物花费有区别吗?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则在哪家商店购物花费小?为什么?

关键是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分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研究的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探索、合作与交流,涌现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建模,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实际作用。

小结: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实际问题从关键语句中找条件

符号表达1、根据题意设置恰当的未知数

2、用代数式表示各过程量

3、寻找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解不等式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

(本环节我设置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由学生代表发言,互相补充,最后总结。学生会体会到本节课我们不仅仅是解了如何分析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也尝试了利用分类的方法考虑问题,同时还学到了一种新的比较两个量大小的方法:求差比较法。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的总结方式。)

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内容,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结合在一起,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为下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求差比较两个量的大小”的方法,和分类考虑问题的探究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

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呈现出来,给学生以亲切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合作、努力解决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2、组织形式:本节课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操作与探索、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由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无须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有意识的让学生主动去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积极思考,并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这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的讲解本领,而在于调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以及激起学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的艺术高低。

3、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改变了过去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4、 评价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关注的是学生思考了没有,参与了没有,关注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教师的鼓励与欣赏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