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7-08 09:13:07

第1篇:数学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 章第 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教学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将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 通过学习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探究过程,体会类比数学思想方法。

3.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及总结概括能。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本节课有两个教学难点:把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化为1这一步时,应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确定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会灵活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是觉得很枯燥,接受新知识会比较困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采用了趣事导入法、类比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又好动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合作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以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新知识化难为易,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的。

1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鲁班造锯的故事引入课题,这个故事也正体现了数学中常用的类比数学思想,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类比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再让学生通过解1道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 探究新知

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已有知识的实际现状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我设计了4道很简单的小问题题(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各式)得出4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观察其共同特点从而很顺利的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再给出5个不等式让学生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再启发学生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步骤,进一步比较知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3 巩固练习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解2个一元一次不等式,一个不含分母、不含等号,一个含有分母、含有等号。这样由浅入深的设计让学生更容易注意到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若包括分界点画实心点,若不包括分界点画实心点。

4小结

设计一个问题 (议一议):解不等式移项时应注意什么?系数化为1时应注意什么?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应注意什么?是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化。

注意:解不等式移项时要变号但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系数化为1时不等式两边同除以或乘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若包括分界点画实心点,若不包括分界点画空心点。

5 作业布置

让学生把教材第126页第1题和第2题写在课堂作业本上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时我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类比数学思想方法。由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经过茅草割手的事实类比发明了锯子导入课题,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从而让他们通过回顾和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借助类比思想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深刻体会温故知新的成就感,进而轻松愉快的获得新知识。

第2篇: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1-43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二、说教法及学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主要采用创设情景、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教学过程

1、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课始通过“文字叙述填空”和“一数分两数图示填空”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通过课件展示“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的情景,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3.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幻灯片出示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列出相应的算式,再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随后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找朋友”游戏

在音乐声中让上台的5名同学出示算式依次呼叫找朋友。数学游戏的设计,有利于“寓教于乐”,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知识与能力得到了长进。

5.反馈练习

通过计时计算课本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计算能力,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同时教师在巡查中掌握全班同学对本讲内容的掌握情况。

6.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提升了一年级小同学的注意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注重“动手实践”数学游戏的设计,有利于“寓教于乐”,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知识与能力得到了长进。充分利用了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特点,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了常规教学。

第3篇: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也强烈需要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图形的二次分类”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不能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而且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二、目标确定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在接触中发现,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启发他们在操作后进行交流和讨论,积累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图形二次分类”的规律特征。因此,根据《纲要》中数学领域的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并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说出图形两个层次的特征,体验包含关系,学习二次分类。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数学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的能力的提高,体验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的能力”,于是,在一开始,我就将问题抛出来,“如何将这么多混在一起的图形分出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从第一、第二环节的逐步加深,到最后按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分类,将重点慢慢消化吸收;接着,就是如何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验;那么,难点是“如何让幼儿理解包含关系”。我决定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幼儿自己先想办法分类;具体操作;

2、教师示范引导,帮助幼儿了解二次分类的基本特征:按某一特征分类后,接着按另一特征对已经分好的两类图形,再做一次分类。

这里,我准备用积木演示,首先,我将红、黄两种不同的三角形、圆柱形、长方形的积木混在一起,接着请小朋友帮我分成两类(那么,颜色只有两种,而图形却有三种,小朋友就会按颜色先分为两组)然后,我再请小朋友对其中的一组再分一次(很自然,小朋友就会按图形来分类了)

3、幼儿再次操作

4、经验迁移:举例请幼儿做二次分类

“请大家将小朋友进行二次分类”(小朋友一般会先分男女,接着就会按高矮、衣服、头发等来进行第二层的分类)

四、活动准备

1、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各种积木

五、教学方法

为实现本次活动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尝试操作法、语言讨论法和游戏法

1、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各种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开始时,我就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游戏法:通过“看谁举得快”的游戏,进一步使幼儿通过竞争性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水平上有所提高。我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先观察,再尝试找出最好的分类方法,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在逐个尝试后,得出二次分类的特征。

六、教学流程: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

2、启发诱导,在自由操作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先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点(颜色、形状、大小),然后鼓励幼儿自由的操作,逐步深入,在自由探索中发现分类的方法;

3、经验阐述,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注重幼儿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体验发现的快乐。然后在每一个操作环节都有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小结,注重经验的巩固和归纳。

4、幼儿再次操作;

5、游戏活动,扩展思路加深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并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说出图形两个层次的特征,体验包含关系,学习二次分类。

活动准备:

1、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按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分类。

(1)游戏:“看谁举得快”

教师:请把X色的XX形举起来;或是请将大(小)的X形举起来。

幼儿听到信号后应迅速地根据这两个特征将图形举起来,看谁举得快。

2、学习对图形作二次分类。

(1)出示红、蓝两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请幼儿上来将几何图形按颜色分为两类,然后再请两名幼儿上来将红、蓝图形按形状不同各分为三类(即红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及蓝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初步学习对图形做二次分类。

(2)发放操作材料,幼儿操作。

每人一套大、小两种规格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首先将大、小图形分开,然后将大的图形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为三类;再将小的图形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分为三类,要求有顺序地操作。

(3)教师小结,幼儿再次操作,进行二次分类。

3、经验迁移:

举例请幼儿做二次分类“请大家将小朋友进行二次分类”

4、活动小结,教师对幼儿分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帮助幼儿获得分类经验。

第4篇:数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游戏中的数学”,这是一个游戏活动,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小鸭回家”。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理念

因为我们的孩子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入我们学校,对于小学,孩子们既熟悉又陌生,在这幼小衔接期间,不仅给孩子们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游戏,还注重了一些能力的培养。“小鸭回家” 这个游戏虽然动作简单,却富有趣味性,孩子们边念儿歌边行走,手、脚、口同时进行,这不仅培养孩子们的肢体协调能力,还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精神;

3.渗透教学思想,体会数学无处不在;

4.体现成功的喜悦和竞争意识。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你们知道小鸭子吗?它们是怎么走路的,知道吗?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这一层次从提问到表演,选择孩子喜欢做的事,激起孩子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

1.介绍玩法和规则。

全班51人分成两队,比如快乐队和智慧队,各自排成纵队,每队各派四名孩子,后面的人用双手抱住前面人的腰,屈膝站在起跑线后。其他孩子原地蹲下说儿歌:“小鸭子,嘎嘎嘎,排着队伍走回家。”说第二遍时开始走。每个人都像小鸭子一样屈膝走,整个队伍要左右脚步一致,先到终点的队为获胜,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如果中途散架,要重新搭好方可继续前进。

(这一层次借助讲解,演示,培养了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观察能力。)

2.四人组合游戏

两队的孩子准备好,站在起跑线上,听老师口令,其他孩子念儿歌,游戏开始,比完一组,再组合后面的孩子继续比。哪一队获胜,就给那一队一朵小红花。

3.五人组合游戏

方法同上。

(这一层次让孩子自己经历,体验,培养了孩子团结协作的精神。)

4.自由组合

找几个你认识的小伙伴,组成一组“小鸭子”和对方比赛。

(这一层次为孩子创设选择的空间,让孩子体会选择的轻松和快乐。)

在每一组比完之后,有意地让孩子看一看各队得到的小红花。

(三)评比总结

1.评选冠军队

你知道哪一个队是冠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一层次通过数数、观察、比较等活动,对孩子渗透了数学思想。)

2.推选“最佳搭档”

你推荐哪一组为“最佳搭档”?为什么推荐他们?

(这一层次的又一次提问,既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3.发奖品

4.老师总结:

孩子们,你们真棒!这节课玩得开心吗?

其实在游戏中,也有很多数学知识,是不是?那以后我们一起去控索数学,快乐学习,好吗?

第5篇:数学说课稿

教学内容: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体积》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圆柱体积的推导公式,在教学时,先回忆前面学习过的圆面积的转化,由此推想圆柱的体积能否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求出它的体积。这部分内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弄懂可以将圆柱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体(近似),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得到圆柱的体积也应该是它的底面积乘高。

教学目标: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个扇形,然后把它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区别开)。

教学设想:利用教具演示将圆柱进行切割拼凑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再依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学生可能会答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圆柱有几个底面?有多少条高?

二、导入新课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因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

先让学生回忆,同桌的相互说说。

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的面积和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

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仔细想想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让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应怎样进行转化。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将圆柱的底面分成扇形切开,教师应该给予表扬。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三、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师出示一个圆柱,提问:这是不是一个圆柱?(是。)

教师用手捂住圆柱的侧面,只把其中的一个底面出示给学生看提问:

“大家看,这是不是一圆?”(是。)

“这是一个圆,那么要求这个圆的面积,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面积?”

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于是教师可以先把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

教师将这分成16块的底面出示给学生看,问:现在把底面切成了16份,应该怎样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

指名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操作演示,先只把底面部分拿给学生看,。大家看,圆柱的底面被拼成了什么图形?”

学生:长方形。

教师:大家再看看整个圆柱,它又被拼成了什么形状?

(有点接近长方体:)

然后教师指出:由于我们分得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教师:

把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体积发生变化没有?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求?

引导学生想到由于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求切拼后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圆柱的体积。

教师:“而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什么?”让全班学生齐答,教师接着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请大家观察教具,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2、教学例4。

出示例4。

(1)教师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2)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50×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50×210=10500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0.5×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②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三、练习:

1、做“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八的1、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积(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底面直径的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