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15 08:15:15

第1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初读《万历十五年》,幸而,这显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作者运用了平和的记叙手法,这点倒是让我想起了曾十分爱看的《易中天》品三国,当然这本书更严肃一点,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我们置身于明朝之殿,以及其错综复杂的利益争斗,人情善恶,和让万历及读者都有些倍感无奈地政治体制,文官体制。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像风暴前的平静,又如同作者黄先生所说:“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万历皇帝10岁登基,在位长达48年,又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亦或是奸雄,这不禁让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样是幼年登基,在位时间冠绝该朝,同样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却为何命运迥异,一个被认为是明朝衰败的根基所在,一个却开创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对万历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学士张居正。

在万历年幼时,张居正在危难之际保全了皇室的安全,并进而成为首辅大臣,对于万历的种种事物牢记于心,他是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识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统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越发显得不合时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万历即位以后第一个欣欣向荣的十年。但我认为,也正是他毁掉了万历,张居正权倾朝野,组建利益集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颇有鳌拜功高盖主的味道,为积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隐患的种子。而万历皇帝呢?对于张居正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怀有对前辈的尊敬,还是对他庞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赖,有所依仗,还是对于这位朝中具有无可比拟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 张居正去世半年后,因为各种言论,弹劾对张居正的冲击,让这位亲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对他的信任简直就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张居正和冯宝,万历年少时最为亲近的两人,后来都不得善终,这对万历的心理上觉得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难以磨灭的创伤。

另一个让万历变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让他倍感无奈的政治体制——文官体制。身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个“活着的祖宗”。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不仅是正统思想,更是统治思想,本来这是帝王用来喝令权臣,统治天下的思想利器,个人认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飞亦或是《水浒》里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摆脱这一思想,但时至万历,已经变成了万历想励精图治的巨大障碍,没有统治,只有约束。万历无能为力,只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朝政,对待群臣所谓的道德压力,于是开始了不理朝政,不思进取的万历年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以秦国商鞅变法为先,统一全国,依法治国的效力可见一斑,但秦国又迅速地覆灭,秦王的横征暴敛,滥用劳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个朝代的后半期又不是这样?我认为当时的人文思想没有统一,没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缚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思想,更是一种统治文化,一种将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统一的利器,是一种帝王之术。古代科举制度的论题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之类为题,而一般不以时事政治,怎样具体的治理国家为题,因而这种道德至上的风气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重德轻法的弊端便是许多行政,经济,管理问题变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纲上线,难以以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来衡量好坏,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书中评注道:“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万历虽也曾有雄心壮志,但终究还是一个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虽在位长达48年,但长期不理朝政的他还是留下的骂名与非议。 当我们徘徊于王朝的兴盛与没落之间,我们是否能够回归历史,正视历史。本书留给我们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显然万历的悲剧说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谬之极,但反观当今社会,我们拥有了比那时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师这一职业,但显然道德的缺失又成为了一大问题,道德问题无法通过规章条例来硬性规定,如同小悦悦事件的冷漠路人,他们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种悲哀?是否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那怎样才能找回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这又是一个当今社会继续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行走与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们是否能以史为鉴,哀之鉴之。万历的悲剧我们不会重演,但我们应积极思考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避免成为下一个悲剧。

第2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读完此书已有一段时间,一直想分享些自己的体会,却一直不知如何下笔。

1587年,为万历十五年,从传统观点来看,并无大事可叙,但黄老却从发生在此间一件件极其微小的事件,窥见了蕴含其中明代的大历史走向,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以人物为主线,从其间我们看到了不一样,少年意气风发万历皇帝;朝堂之上与庙堂之下判若两人的时代大改革家张居正;忧患为国却性格优寡的首辅申时行;抑有脾气古怪却刚直不阿的清官海瑞。从中了解了人物的两面,历史的多面,在人物性格与其仕途沉浮之间去感受一个时代的风云动荡与发展趋向,无论哪个时期,都没有完人,但却有一个正当时可以改变历史走向之人,此人必定遭受众多议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必定会在青史之上留名,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身处其中,名留其外。

大历史观,无外乎站在一个长隧道之外以一个大的观感去看待历史,不拘小节,着重对历史趋势的研究与探索。掌握此方法,可以避免许多研究上的不必要的多余杂质,从而更加清楚的明白历史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总而观之,以大观小,读史明智,成王败寇,如是而已......

第3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自1979年首次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近日,通过拜读此书,深受启发。

黄仁宇先生选取了1587年前后发生的几件小事,简单扼要的提出了“大历史观”。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年间,大明王朝歌舞升平,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然而,一切却显得十分无序,各种潜规则盛行。张居正的改革被完全废止,本人在死后也遭受株连,整个文官集团出于自身考虑完全不顾国家、人民,绑架整个社会意志谋取集团利益,连戚继光这样的武将也为了自保而不得不接受潜规则。可以说,大明帝国精英群体身处在这种固若金汤的传统和潜规则之中,或如履薄冰,或飞蛾扑火,或大声疾呼,但无一幸免,全都败下阵来。其实,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何尝不是这样!清朝末期的中兴之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们,虽聪慧过人,纵横捭阖,却也逃脱不了一样的失败命运。

历史也向今天的我们发出了一样的拷问:如何破除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如何让身处其中的人不疲于应付?如何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我的思考是,加强制度化建设,减少人为干预,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其实质就是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不仅能够破除各种潜规则,让政府的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同时,也可以让政府在落实政策时,更有底气和自信。读后感·我认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一旦形成思维的`习惯化,这种公平和透明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进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但是另外一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书中张居正的改革就是最鲜明的例子。无论是改革,亦或是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都必须蹄疾步稳。在此过程中,遭受反复,遭到攻击,遭遇诘难,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只要坚定信心,一定可以走出《万历十五年》中的怪圈,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单的、看似毫不相干历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个明朝社会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引起人的深思。所以,必须要感谢黄仁宇先生的深刻洞察力和优秀的人文素养,为我们今天如何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铜镜,我们如何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确立制度的思想、树立规则观念,摆脱人为干扰是我们社会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制度理念贯穿于心中将带我们远行。

第4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是按阴历,若按阳历是公元1587年,但实际是1587至1588年初。

第一个要讲的自然是万历皇帝,他生于1563年,死于1620年。9岁登上皇位,是为万历,所以在位时间是1572-1620,共48年。

从年龄上来看,他刚登上皇位时,需要多方协助,于是引出第二个重要的人物——张居正。

张居正死于1582年,1587年时,他已经不在世5年了。他的继任者是张四维,但是很快因为患病,一病不起。而另两位资历深厚的马自强和吕调阳也相继病死,所以就把第三个人物——申时行推到了首辅的位置。虽然资格最浅,但得机会垂青,所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申时行1583年上任,到1587年时,他在任四年。1591年,他被迫离职。

第四个讲的是海瑞,他是1587年11月13日离世的,而第五个人物——戚继光虽然是1588年1月17日离开人间,但按阴历算,是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最后一位——李贽,如果我们非要和1587年进行关联的话,他是在一年后的1588年剃度为僧了。

简单说呢,这书就主要是写了一个皇帝——万历,两个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三个忠臣——清官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

1587年表面四海升平、无事可记,但实际已彰显了大明的终结。当时万历只有24岁,按说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但是什么导致他从励精图治变的心灰意懒,甚至于连最后30年都不上朝了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不能传位于自己最喜欢的女人生下的儿子,当然他也不能给予这个女人皇后的名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张居正有关,万历从张居正身上看到了阴阳之分,我认为就是高尚和自私吧。有时想想,这是人性,肯定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应的成分,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而已。由此,万历感到心灰意冷,从而消极怠工。

这六个人,在同一种机制下,虽然分属不同的职位,但都被机制所挟制,哪怕是贵为皇帝的万历,其中主要的利益集团就是庞大的文官系统。这一年,若万历勤于政事,那么有很多事情也许可以有所改变,但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如此的结局。在国内,1601年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为后来征服明朝做下了准备。而在国外,1587年——西班牙征英的前一年,那自然也是准备的一年……

在牛年春节的这段时间,再读一遍《万历十五年》,上一次阅读是20xx.11.05,看的是珍藏版,增订纪念本。回首之前,我经常会发现自己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尤其是对照投资上许多个股的走势,努力思考当时的想法和为什么做出那样的决定,再反思发现虽然不能全部避免,但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希望牛年正式开市后,我能更认真的思考然后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第5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技术之不及。”这是书中最后说的一段话。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看似平静的一年,却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发生。正是这些末端小节,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本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的一生,一群在历史书里熠熠生辉的名人,却有着相似的悲剧人生,具体的细节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程朱理学将儒家圣人“周孔”打造成“孔孟”,从孔子想回到过去理想状态下周公制定礼仪的社会,变成现在人们熟悉的“孔孟之道”,“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思想从汉朝独尊儒术到现在的发扬光大,成为中国20xx年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本来就是政治家们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使用的手段,程朱理学正是当时儒家的学派的顶点,而说起缘由,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用一句话说,就是考试考了。能当官才是硬道理。

而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形成了明朝最强大的集团,文官集团。

万历皇帝因为立太子的事情,被文官集团攻击的体无完肤,原本儒家思想只是统治者为了社会和谐使用的手段,却成为了文官集团手中的利器,导致皇帝三十年不上早朝,刷新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我中华泱泱大国的一把手,居然连死后和谁合葬,立谁是太子这样的事都决定不了,那么谁才是国家真正的统治者?

张居正在任期间大兴改革,整顿吏治,管理监控土地,让国家有了十年粮食储备,正所谓人走茶凉,人亡政息,查抄清算,儿子被逼自杀。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内容和固有的政治逻辑相冲突。

戚继光大败倭寇,在任期间几乎未尝一败,但是发明的新战法武器无法执行,被文官集团在后方制肘,在万历十五年默默死去。

这其实不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一种困境,儒家思想教条主义的困境。万历皇帝死后20多年满清入关,结速了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最后,中国没有西方中世纪的宗教之争,但并不代表没有宗教,实际情况是,孔孟之儒家,便是中国千百年的垄断宗教,而文官者,名位公仆,实为统治者。文官集团虽然以孔孟教条自居,但对教条从来是以工具视之,其弘扬、遵循与否,取决于与自己的利益相符。这本书深刻描写了万历十五年这一年间六位具有失败人生,且红遍历史长河的著名人物被文官集团利用孔孟之道裹挟下的无奈人生,更利用“大历史观”通过六人展现地历史的侧面,将明朝的灭亡成为了这一年“蝴蝶效应”下的必然!好书!非常值得多读、细读!

第6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黄仁宇

黄仁宇所写的《万历十五年》与以往我读过的所有历史类书籍都不大相同。“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他先以万历十五年这个“平平淡淡”的一年讲起,一开篇就给读者留了一个悬念:既然平平淡淡,那为什么还要用一本书来写呢?这问题的背后是作者想展现出来的野心。用吴晓波的话说,就是“你即便在大海的任何一个角落舀起一杯水,我都能告诉你整个大海的秘密。”

黄仁宇从僵硬的中国历史身躯中取出一小段,在现代的显微镜下细致观摩。

我读完这本书便发现,万历十五年“隐瞒”了太多太多的故事。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这些人物时间交叉往复,人物彼此之间也发生某些联系。通过人物我发现了一些秘密,这就是我开篇所引用的话的具体体现。

我还发现万历十五年虽是平淡的一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黄仁宇是以这么一段话结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不得不说,黄仁宇以一个“大历史视野”去看历史,使得他的书在同类书籍内脱颖而出。不过,虽说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占据历史类书籍销售榜首二十年,但在当时黄仁宇写出这本书后,被一些史学家说不够严谨,黄仁宇本人却有点得意地写道:“不时有人说及,黄仁宇著书缺乏历史的严肃性,他们没有想到,我经过一段时间奋斗才摒除了所谓严肃性。”

第7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本书是由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作者以其“大历史”观的视角从明朝万历年间的人物入手,从而提出了明朝最终走向衰弱的原因是依靠道德而非法治,因而不能在数目上管理国家的观点。

数目上管理国家意味着用更精细和更有组织的方法去管理。明朝的基础是广大的无法接受教育的农村阶层,可以说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因此道德可以通行于天下而取代周密的法制及先进的技术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明朝洪武皇帝用服役的方法限制大地主的产生从而欲使整个社会出现平衡而不是发达的局面。从思想观念看,如果使尊重个性自由发展的观念变成“正统”思想那么“稳定”的秩序就会被打破。而无限依赖“德治”就会产生庞大的文官集团,文官集团又会反过来增强对道德的依赖而忽略了各项制度的建设,从而导致政府的无能和军事组织上的落后。

本书立意很高,但我国的汉唐盛世不也是“以德治国”么?何以证明明朝是这种“非法治”演变到极端进而灭亡的证据?历史现象纷繁复杂而耐人寻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探讨。

第8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申时行画像,下面这幅比较合乎我眼中的他——温和谦让,宽厚待人,上下游走,调济折衷,一派和事老的气象。所以我想,他应该脸上经常带着些笑意吧!

和张居正一样,申时行也是个聪明极了的人,当年以殿试第一名的成绩得中状元,随后在翰林院任职达十五年,官至侍读,并升转兵部及礼部侍郎,七个月后,即被命为大学士。

申时行也是张居正提拔上来的官员,但他并不是继张居正之后马上就担任首辅之人,可巧的是,张居正之后,内阁排在申时行前面的几个人不是老的老,就是病的病,死的死,很快,他就以排名最末轮到了首辅之职。

申时行和张居正的作派截然不同。张居正大刀阔斧敢想敢干,申时行步步谨慎以守为攻,张居正以个人威权凌驾于百官之上,申时行用手中职权调和文官们的“阴阳”之气,以作平衡。

申时行最大的功绩,据说是平息了张居正死后文官集团无休止的追索。这件事在我看来,是官场争斗的登峰造极之作,不妨看一看此书是怎么描绘的。

张居正去世以后,不断有人翻死人账,想要清算。申时行虽然是一介忠厚长者,但他是张居正提拔入阁的,和张的关系自然非常密切,于是有人想把屠刀举到申时行的头上,攻击渐渐展开——

首先,有人质问:张居正的四个儿子,三个得中进士,其中两个入翰林院,申时行身为当时的会试主试官之一,难道没有为讨好张居正而徇私舞弊?

这一质问没有动摇申时行的地位,于是下一步。有人建议:以后大学士的儿子一律不得参加会试。(申时行的长子申用懋躺枪)

再接着弹劾:礼部尚书杨巍,用人办事都逢迎内阁旨意。(言外之意是首辅申时行专权跋扈)

这两次攻击依然无效,但他们却成功参劾礼部尚书徐学谟,徐被迫去职。(参劾者的表面理由是徐学谟在选择皇帝陵寝时没有广泛听取堪舆专家的意见,以至于没有选到一个真正的吉穴,这皇帝自然不高兴。但真正原因是,徐学谟是张居正的人,而他最近又把女儿嫁给了申时行的次子申用嘉。)

这种攻击被称为“去皮见骨”。攻击者常常从一些小事开始,使小事积累成大事,细微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为整个道德问题。在程序上讲,发展中的步伐则须前后衔接,第一步没有收到效果之前决不轻率采取第二步。而出场交锋的人物起先总是无名小卒,直到时机成熟才有大将出马。这种方式,大凡久在政治圈子里的人物均有此嗅觉,可以从青萍之末预测到大风暴的来临。

至此,看官您,有没有感觉到官场的血腥恐怖?

面对这些,申时行险些垮台,可大招还在后面哪。

接下来是所谓高启愚一案。

高启愚由于申时行的推荐,做了皇上的经筵讲官,官运亨通,来日做首辅也是极为可能之事,但此时忽然被检举,说他几年前主持应天府乡试时,出了一道题,“舜亦以命禹”,这话出自《论语》,意思是皇位应该给有德之人,大禹治水有功,舜就把位置禅让给了禹,后世也应效仿。

你高启愚那时候出这种题是什么意思呢?明显是在恭维张居正有神禹疏凿之功,是想让张取皇位而代之嘛!这一攻击正中皇帝心理要害,既阴险又毒辣。攻击者预料,高启愚是申时行提拔的,在这种严重罪状面前,申时行肯定要出面替高辩护,这样就可以顺水推舟把申时行搞垮了。

果然,申时行出而为高启愚辩护。于是攻击者按照原定部署参劾申时行,明朝有个规矩,官员被参,就得在家休息等着水落石出,于是申时行离职,二辅许国代理阁务。许国又为申时行辩护,也被参劾,同样在家听候处理。

只是攻击者绝然没想到,万历此时发挥了明君的作用。他把这种种迹象联系起来,明白了参劾者的真实用意。

为什么这帮人在高启愚当年出题时一声不吭,现在振振有辞?他们好几个组织者都是三辅王锡爵的门生,如果搞垮首辅申时行和二辅许国,就轮到三辅王锡爵上位了。可惜王锡爵明智而冷静,他不接受这样的拥戴,反而向万历上书说,首辅申时行”泊然处中,重国体,惜人才“。文官”阳“的一面发挥了作用。

于是申时行和许国都被挽留,攻击者只能作罢。

不过为了保持文官之间的平衡,继续鼓励监察官尽忠报国,对攻击首辅的人也不便过重处罚。万历过了几个月之后,把其中最激烈的几个官降三级,首先弹劾高启愚的御史被调往外省,而高启愚也被以”出题谬妄“的罪名,被褫夺文官身分和以前恩赐的祖先诰命。

至此,张居正余波全然告终。申时行保住了地位和皇帝的信任。

申时行深得万历的信任,大概有一点是,他很能替皇帝着想。因为国本之争,万历和百官有隔阂,心灰意冷,对上朝啊各种皇上该出席的礼仪活动啊都懒得去,一次不上朝,万历的理由是“脚痒”,而且颇费周折地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脚痒,为什么脚痒不能上朝:因为近日心中火气过旺(都是这帮大臣不让我省心),就服用了一些凉药,可是凉药吃下去把火气压到了脚底板,所以脚就很痒,脚痒就得挠啊,一挠两挠三挠就挠破了,挠破了就不方便行走了,不方便行走了当然就没办法临朝啦!

申时行的做法呢,是顺着皇帝来:皇上说脚痒不能上朝,那肯定就是因为脚痒才不能上朝的。更应该庆幸的是,皇上竟然这么大费周章地细诉不能上朝的原因,这就不失为可喜的现象。这么说,皇上没什么大病,早朝和经筵不至于耽搁太长时间,好在新的讲官和展书官都已经派定,只要皇上能出席,经筵可以立即继续举行。如果皇帝觉得早朝太早起不来呢,我们不妨把早朝和经筵的时间稍稍推迟一下哦!这些,都是可以通融的。

瞧瞧,这么会替皇上着想,万历怎么会不喜欢他呢?但皇上和百官不对付,讨好一端,势必会得罪另一端。

比如有一次,大臣们上疏请求册立太子,申时行刚好休假不在,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大臣们就把他的名字也写上去了,而且写在第一个,他是首辅嘛。结果当然是万历震怒,皇上生气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平时听话的申时行也来捣乱。申时行听说这件事,就偷偷的自己上了个折子,告诉皇上:这事儿跟我没关系,我在休假,根本没人告诉我他们就把我名字写上去了。皇上怒气稍减。

可文官们不答应了:这不是我们文官集团的叛徒吗?于是把申时行辩解的折子也传抄出去,广而告之:瞧瞧瞧瞧啊,我们的顶头上司就是这么和大家伙儿不一心的!

于是,申时行得了一个“首鼠两端”的名声,申时行对此只能苦笑不语,他的心里话是:你们和皇帝的关系已经这么不好了,我这边和皇上搞好关系,不是还能稍微说得上话吗?你们逼着我一定和你们统一战线,谁还能在皇上和百官之间调济折衷呢?

就这样,申时行步履艰难地腾挪于万历和百官之间,直至最后被弹劾,不得不辞官回家。他家居二十三年,还写了一部《赐闲堂集》,活到八十岁去世。

王世贞对申时行的评价是“蕴藉不立崖异”,即胸中富有积蓄,但是不近悬崖,不树异帜。但他的温和谦让,也并没有让他置身事外,最终还是被卷入事端,被迫辞职。由此可见,温文尔雅地当官也不一定能保得周全啊,官场真是险恶。

第9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所写的学术理论著作。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都是写历史,但是一个学术性比较强,一个文学性比较强。我看《明朝那些事儿》比较快,阅读也比较顺畅,就跟听人讲故事一样。但读《万历十五年》的时候感觉挺拗口,也没有《明朝那些事儿》那样强的故事性。出于对历史的喜好,我读完了它。由此有了进一步了解。

正如黄仁宇在书中所说,万历十五年(1587)在历史上实实在在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但在作者的笔下,各种弊病一一显现。书中介绍了许多有名的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蛰。

先从万历开始讲起,万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长期怠工。这是由于文官不容许他废长立幼,即以三儿子常洵代替常洛为太子。大儿子乃是恭妃王氏所生,而三儿子乃郑贵妃所生,这郑贵妃才是万历以后重要的情感支柱,他们的爱持续终身。因此当他觉得受到这种力量的限制时,他便消极起来。迫于舆论的压力,他不得不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常洵被封为福王到河南之国。这是带有屈服性的。自他消极之后,那些文官便经常上奏章抗议,而万历采取的做法即留中,即扣在宫中不加批示。因为不论激烈抑或平静地答复都让那些文官达到沽名卖直的目的而暴露他自己缺乏雍容的气度。而有良心的官员觉得不能尽到他们的责任提交辞呈时他既不援例慰留也不准离职。在他看来,虽然经典上支持推翻无道昏君,但自己毕竟没有到纣、桀那种地步,所以放任不管。我觉得做皇帝做到这份上也够可以的了!不知该用无能还是无奈来形容……

再说一说申时行,其实申时行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机缘凑巧罢了。他看到前任首辅张居正生前积极采取政策,死后却险被开坟掘墓。他也学乖了,甚至取消一些张居正在位时实行的政策。申时行作为首辅具有窥测旁人心情的能力。他办事的原则基于对本朝政治制度的深刻了解。

在首辅申时行看来,纵使国步艰难,政府的办事能否收效,仍能以常识判断。如果各部院寺的文官几个月都见不到皇帝一面,他们就很难维持信心,认为皇帝陛下对于各种事情仍能充分掌握。所以申时行既然要影响全体文官,那他就必须提供自己的诚意。他宁可被视为大和事佬,甚至是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调剂折衷的原则。他看透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而文官同时又是国家最大的问题。

而张居正作为他的前任,也称得上是聪明绝顶,却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张居正的十年新政,重点在于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加强行政效率是一种手段,张居正的目的是希望国富兵强,而且理财本来也是他的专项,但这一次他却在他的专长之中买下了失败的种子。

他在任时的一个错误是勒令各府各县把税收按照规定全部缴足,而事实上这些税收根本就不可能交足,这就必将导致地方官敲扑小民甚至鞭挞致死。并且这与政府一贯标榜的仁厚精神所不符,也与“间接管制”不符。另一个错误是他忽视了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即虽系公仆,实为主人,文官在标榜“四书”中宗旨时也追求自己的利益。申时行就注意到这一点,所以他才被人称为“和事佬”。另外,因为在文官集团中那些追求私利的文官固然多,但是也不乏邹元标那类真正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这样一来张居正为了提高效率而任用“私人”在那些人看来便是急功近利,任用私人了。

海瑞,其实说实话,这个模范官僚在历史中的实际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只不过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他极端的廉洁、极端的诚实,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能就是极端的粗线条、极端的吹毛求疵。就比如隆庆皇帝继位后任命海瑞为南直隶巡抚,驻扎苏州。他一到任就把他的“督抚条约”三十六款在各府县公布。条约规定:境内成年男子一律从速结婚成家,不愿守节的寡妇应立即改嫁,溺杀婴孩一律停止。巡抚出巡各地,府县官不得出城迎接……这些条例大多繁琐苛刻,而他干预境内农田所有权更是直接导致了他被参劾而下台。

但他的廉洁的的确确,他官至二品,死后却仅留有20两白银,不够作自己殓葬之资。并且有一次总督胡宗宪以报道新闻的口气告诉别人海瑞为了给母亲做寿,大开宴席,买了两斤猪肉。这些都足以显示出海瑞的确清廉。还有一些琐事可以从侧面映证,即在他就任南直隶巡抚的消息发出后,缙绅之家纷纷把朱漆大门改漆黑色,以期韬光养晦;驻在苏州的一个宦官则将他的轿夫由8人减至4人……这些人都是怕他们的作风与海瑞的清廉作风不符。

文臣说完了,接下来说说武将。《万历十五年》中记载的戚继光,大家应该与他比较熟悉了,中学历史教科书里就有。戚继光是当朝最有才能的将领,但是他被认为是与张居正关系过于密切而被劾罢三年后仍不能见用。戚继光的名字在他死前三月被最后一次在御前提出还使皇帝深感不悦,提议者被罚俸三月。1555年戚继光调任浙江新任时,东南沿海也迭经倭寇的蹂躏。例如一股50-70人的海寇竟然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登陆后深入腹地,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境,竟超过杭州北新关,经淳安入安徽歙县,迫近芜湖,围绕南京兜了一个大圈子,然后趋秣陵关至宜兴退回至武进,以后虽然被歼,但是据称被他们杀伤的竟然有4000人之多。而南京作为当时的陪都,也有驻军12万人,这样的军事行动,在世界军事史上亦属罕见。面对这样令人焦虑的局面,他的任务不仅仅单纯的击败倭寇。

从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中可以看到他如何有条不紊的实行建军计划,宣布招兵办法,确立铁一样的军法(连坐法)……他的确是一个有才能的将领,但他在《纪效新书》中所作的不厌其详的规定注定他所建立的军队一定带有个人色彩,所以他建立的军队被恰如其分地称为“戚家军”。可是当这支军队建立三十年之后,这支军队仍然是戚继光的个人军队,这与文官们的原则不相符,所以戚继光在文官们心中不是国家的栋梁,而是国家的威胁。又加上戚继光与张居正的关系过于密切,所以他就不可避免地被严厉劾参。

其实纵观武将的命运,戚继光不是个例。虽然他的谢世没有得到应有的荣哀,但在生前收到的重视仍然要大大超过其他将领。他的朋友,另一位名将俞大猷也具有再造明朝军事力量的宏图却屡被参劾和申斥,壮志难酬。再看其他几位高级将领,卢镗先被拘禁,后被斥革,汤克宽则是被拘释放,命他戴罪立功,最后为国捐躯。诸如他手下的将领胡守仁、王如龙、朱钰、金科等人也受到革职或戍边的处分。这些事例不一而足,这主要由文官的武将的关系导致的。在后面会作说明。

至于哲学家,举了个例子,李蛰。这个大家也比较熟悉,课本上有。李蛰,黄仁宇先生给的评价是:自相矛盾的哲学家。我觉得这个形容还是比较贴切的。比如在他姚安知府任期满后,他决定退休,后来住在好友家里靠好友接济,和好友闹翻之后,毅然去佛堂居住,与他妻子分隔两地,在他妻子死后,他悲痛不已,此后好几年他还一直规劝别人别轻易剃度,尤其是有近亲的人。这不能不说他是个自相矛盾的人。他是儒家信徒,他在1587年以前已经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责任后才剃度。但是他剃度又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遁世,因为他以后的行为代表了全国文人的良心,他剃度仅仅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个性,当时的环境已容许他追求自己的个性。他被捕后接受讯问,回答说:“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在他自裁气绝以前,他用手写了一句王维的诗以表死因:“七十老翁何所求!”此时他的悲观情绪已相当明显。具体怎样自我矛盾,还得看原作。

书所介绍的人物至此就已全部介绍完了,接着我想谈谈这个朝代最突出的问题,文官问题。其实有很多问题都与文官有关。万历的消极怠工,张居正和申时行的做法,武将的悲惨命运……都与文官有分不开的关系。文官的数量、薪俸、做法、观念都会影响这个庞大帝国的运作。

明朝历史上除了草创时期的洪武、永乐两朝,文官凌驾于武将之上,已成为绝对趋势。文官集团机构庞大,人数众多。而文官的工资又很低,这就说明文官就必须从收取的税物上获得额外收入以补贴家用。一代清官海瑞做到二品大员,死后也没有足够殓资。那些低级文官就更不用说了。申时行担任首辅时,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他把人们口头上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人的私欲称为“阴”,而他也没有发现这种私欲绝对不可能消除。文官向追求私欲这种社会风气投降的程度不同。大多是在似合法与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以补贴家用,维持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标准,李蛰可归属于这一类。少部分极度腐败,声名狼藉。还有更少一部分清高自负,坚持只拿朝廷发放的那点薪俸,海瑞是这类人的杰出代表。

再从文官的意识形态上谈。文官的做法大多是中庸之道,标榜稳健和平。那些武将在他们眼中是血气之勇。当社会和经济发展不相平衡、政治手段无效时,便会导致战争。而这对一贯标榜稳健和平的文官来说,则是失败的象征。所以概括说来,武将的领兵作战与文官的施政原则本就不能相容。这就是文官与武将的联系。还有一点,文官会有“讪君卖直”的做法。即当皇帝的作为不符合他们的意愿时,他们会冒死直谏,因为正直是一个昂贵的商品,他们熟读诗经,深知流芳百世之说。他们宁可犯御前不敬之罪,今日受刑,明日名扬史册。

其实文官们的做法大多与自己的追求有关。有人追求信仰,有人追求名利,做法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手段。文官集团在历史上的作用,得自己亲自去看看原著。这些实在是一言难尽!

第10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是以铺叙方式为主的纪传体,书中记载了发生在这一年的许多看似无关的事情,这看起来是个偶然,但是通过这些事和人,又表明明朝的衰亡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无法避免。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明朝是以道德来代替法律制度,不只是明朝,历朝各代皆是如此,只是统治思想有所差异。在这样的制度条件和统治方式下,文官武官秩序井然,等级分明,官员阴奉阳违、腐败无能,皇帝昏庸无道,以这样的统治集团来治理国家,其最后的结果必是败亡。但明朝本来有很好的机会可以改革,可以发展经济,但是都错过了。其根本原因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国之精神已经耗尽体力”。所以一个国家的衰亡跟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单纯以社会伦理常纲统治的国家,只讲求成规,只会是倒退的。

在这样的制度里,不管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是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亦或是都御使海瑞,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一些侧面提到,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人物,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是制度造成的悲哀,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一不成为其牺牲品。

学历史、读历史不仅仅要了解知识,关键是要看当初的历史对现在有什么裨益,坏的方面引以为戒,好的方面可以借鉴。从万历皇帝的统治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力量以及法律来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第11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李约瑟难题中对古代与近代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别进行了提问,公元十六世纪及以前,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而近代科学却产生在十七世纪的西方,中国古代近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深思。

这一转折点正处于16世纪中期的明朝,《万历十五年》从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等角度讲了明朝末期万历皇帝朝中朝外之事,更多的是把行政制度、财税制度与中国古代儒学修习系统对人对社会的莫大的影响力之间的统一思考和综合讨论。

贯穿全书的,用作者的观点来说是道德束缚力在中国社会特别是明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知识分子阶层和文官体系的支撑和矛盾来源,书中说明了16世纪中国社会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的侧面形态。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可以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作者关于历史观的部分意见。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才能赶超先进、重塑辉煌,才能迎来日新月异、鸟语花香的科学春天!

第12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当年《人民的*义》热播时,高育良反复提及的《万历十五年》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后来看到读书会内很多书友推荐此书,便果断下单。今时今日,终于有幸拜读。

寒冷的冬日,独坐在五楼会议室享受宁静的读书时光,恍然间仿佛回到了大学校园里的图书馆:手捧一本书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份独品书香的喜悦比书籍本身还让人沉醉。

读罢《万历十五年》,赞同作者的大历史观: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作者从万历皇帝、位极人臣的张居正、申时行以及一代名将戚继光等人着笔,以万历执政第十五年为引子,抽丝剥茧,通过这些人物命运的变化,揭露了明朝乃至几千年来中国的官僚体制。这个体制中,帝国真正的主人是庞大的文官集团,天子不过是国家机构运行所需要的产物。国家一项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如若有冲突,即便是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比如立喜爱的幼子为皇太子。这让我想到《沧浪之水》一书中的主人公,从小科员一路升为厅长,总以为地位越高受得约束越小,其实不然。

千百年来,这个体制的运行没有法制作保障,靠的是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导致弊端重重。道德至高无上,但它终究代替不了法制。像读书会的运行便是同理,有了“一月至少读一本书”的铁轨约束,大家读书的效率显然更高。对我尤为如此,虽然我有一颗疯狂热爱读书的心,却总是诸事缠身,没有读书的时间。今天“迫于群规”,足足抽出一下午一晚上的时间读完了拖延一个月的书。几十人的读书会尚且如此,庞大的国家机构呢?道德的力量显然远远不够,期待我们的法制越来越健全。

第13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一代名将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去世。

但《万历十五年》,不止这一年。

在历史书中,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是带领中国军民抗倭的民族英雄。但在这本书里,他被指巴结权贵,崇尚迷信,并且都列出了实证。

大概是我学识浅薄,刚翻看这本书时,六人的名字里竟只认得戚继光,因而率先翻看的,必然是戚继光的那一部分。

明朝军官的任命多数以“世荫”的形式而继承父业。任命的程序相当复杂,大致是高级将领的子孙需要降几级继承,低级军官则无需降级。中期开始,情况稍有改变,推行武试,任何有志于成为军官的人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取得进身之阶。但事实上由考试及格充当军官并上升为高级将领的,可谓绝无仅有。而且这种武生的考试又重在刀枪弓马是否娴熟,由文官主持的笔试,其要求不过是粗通文字而从未涉及军事科学。各处所开办的“武学”,也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的讲授内容,其教学进度,以“每日总授不过二百字”为原则。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高级将领,几乎很少有人具备运筹帷幄的谋略。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就显得弥足珍贵。

戚继光在所招募的新兵中建立铁一般的纪律,这是戚继光的军队取胜的必要保证。除了部队的素质以外,主帅戚继光卓越的指挥才能是决定胜利的唯一因素。

这些都是我们在历史书中所认识的戚继光,那个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但这本书中,还有我们不曾了解的那一面。

他巴结权臣张居正,曾花重金购买美女作为礼品奉给张居正;他崇尚迷信,亲自设计制作各营连的军旗,在军旗上绘绣天上的星星或者传说中鸟首人身的图象,以象征他们的指挥官。他重视黄道吉日和生辰八字,而在向部下训话的时候,又常常提到善恶的因果报应;这位民族英雄的结局似乎也不大配得上他的荣耀。戚继光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坠入了寂寞和凄凉。张居正死后7个月,他被调任为广东总兵,官职虽然依旧,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拱卫帝都的重要地位。

戚继光死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经遗弃了他。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后,竟至一贫如洗,甚至医药不备,令人唏嘘不已。

我也不曾想过一代民族英雄晚景竟是如此凄凉,这与我们印象中的戚继光相去甚远。但细想,却又似乎是合理的。一个人的存在,是立体的,总有一面被阳光笼罩,也因为这抹阳光,这个人的身上也必定存在处于阴影中的一面。有人可以永远站在阴影里身上没有一丝光亮,却没人可以做到无死角地被光亮笼罩。

第14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我就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通过文字记载,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样东西是贯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惊叹不已的各种手工艺,现代有叹为观止的高新技术,这都是人的智慧的结晶。而人的智慧也体现在治国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一句话就很明显地道出了历史的重要性。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我在阅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而阅读了一点明朝的历史著作。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了解的并不算多。对于明朝,总体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较荒唐,宦官比较势大。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历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是哪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并不是教科书上描写的那么不堪,或那么完美,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历史巨轮下的拼搏者。

统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采取传记体铺叙方式展开了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六位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作者之所以以他们为故事主线,大概也是因为他们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在时代面前他们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发展轨道,他们试图打破它,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因为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万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是那段历史的主宰者,因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权,然而事实上,他是最可怜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时代,所以他有“人欲”则不达,一是受文官集团势力的牵制,二是受他内心思想的羁绊。他从小所有的教育与文官集团集体认同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这些从始至终束缚着他。他试图打破这个无形的牢笼,以至于在张居正死后要那般绝情的清算他,但最后这种种在后人看来竟像个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气而已,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他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裨益。身为皇帝又怎样,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

张居正想要中兴明朝,整顿税收,大权独揽时尚能推动少量地区执行,却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所以他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复原样,自己也身败名裂。

申时行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不再强力推动,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协调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做好事情,却只是小修小补,还被文官集团骂道德不够。

海瑞选择相信德,过的一贫如洗。但受时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据德,而非法律。同时他太扎眼,为整个文官集团所不容。

戚继光非常现实,从小兵用的武器、战术,到治军方略,战略战术,都按照实际情况来。该送礼送礼,该送美女送美女。即使这样,在他的靠山张居正倒台后,他也被迅速罢官。

李贽的悲剧,不在于最后的自杀,而在于他从来没有圆融一体,自身思想前后矛盾。他希望能弥合文官集团的私欲和道德,这几乎不可能。

《万历十五年》里的每个人,就这样在激荡和反抗中走完了一声,迎来最终的大失败。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单的、看似毫不相干历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个明朝社会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引起人的深思。

第15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前些天看完了《万历十五年》一书,这本书介绍了万历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三个因素所决定的明朝走向没落的原因。政治上皇帝实质上并没有实权,因为经过近200年的发展,明朝的内阁权利非常强大,甚至到可以和皇帝抗衡的地步。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张居正。历史上对这个人褒贬不一,一方面他推出的新政很大的促进了明朝整体经济,军事,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个人是一个大,他死后从家里搜出10余万两白银,政治方面他极力推崇自己的党羽,极力的排斥异党。

首先他是皇帝的老师,他极力得皇帝和皇太后的信任。当张居正死后被查出种种劣迹,万历皇帝伤心了,自己的老师如此的虚伪,从此他由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变成一个沉迷于后宫美色的君主。因为他看清楚了一点--------无论张居正,还是后来的内阁首府申时行,都代表的是文官集团的利益。文官集团的利益于皇权一向对立。万历皇帝深知自己不能够改变这个已成的制度,索性不管不问任文官集团自己争斗。

军事上明朝的军事相对于外族还是较强的,但是建军制度上文官的权利比武官大;禁军的数目比戍边军队的数目多;军饷朝廷播下来大多数都是发不到士兵手里的。这种朝代末期亡朝的表现在万历年间得到了种种体会。但是如果文官和武官搭配良好就会有例外,明朝除了开国有著名的将军,这个朝代有且仅有的民族英雄就是戚继光。可以说他的成功,和他的上司谭纶,顶级上司张居正不无关系。如果不是张居正极力推举戚继光,可能他的抗击倭寇的事业没有这么顺利。当然他本人也是出色的将领。据《神宗实录》中谈到戚继光在战争前3天彻底研究对手,思索着每一个细节。他练兵严格,经常搞动员大会,赏罚分明。再一个,他对兵源也有限制,只招农民。

文化上基本上都是八股文,大文豪基本上和内阁的大学士关系不好,因此大多境遇不好,这里不详谈。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全部出动征伐英国的前一年,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的同一年。从中国历史上来看,是明朝走向衰败的标志时间。

我想此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历史知识,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借古人的历史启发今天。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