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请假条》教学设计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6 09:02:09

第1篇:《优雅的请假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积累词语13个,积累句子1句。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节。

3、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4、了解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激发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朗读课文。

2、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分层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后)

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激发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中、优)

教学过程:

一、认知冲突:

1、播放音乐《告别交响曲》。

随机出示:舒缓美妙绝伦凄婉

2、这首曲子的作曲是谁,介绍海顿。

3、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

4、出示课题:38优雅的“请假条”

齐读课题。

理解“优雅”

“请假条”上为何加上双引号?

二、主动探究

(一)初读课文,学习其他字词。

1、快速阅读,自己解决字词。

2、学生交流。重点指导:聘

(二)精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学生交流。

1)介绍奥地利及圣诞节。

2)你知道这张请假条指的是什么?板书:《告别交响曲》

3、重点学习第五节。

1)师再播放乐曲,学生默读课文,感受当时的情景。

2)体会其中形容词的意思。

3)指导朗读。

(三)学会质疑。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

2、同学讨论。

3、解决问题。

三、实践运用

1、加部首组词

巨()()爵()()虫()()

2、听写句子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音乐家的小故事?说一个给你的伙伴听听。

第2篇:《优雅的请假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识记“雅、私、奏、熄、蜡、烛、艺、式、效”等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优雅、美妙绝伦、新颖”等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式”。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从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

4、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像,进行说话训练,感受《告别交响曲》的深刻内涵,从而进一步体会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

1、能借助一些关键词语,简单地讲述课文内容。

2、能理解为什么称《告别交响曲》为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是一张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请假条(板书)

(1)这里有个词,谁会读?(指名读)

(2)平时,你会向谁请假,为什么请假?(生病、有时不能来学校)

(3)小结:理由可以各种各样,但目的只有一个——请假。

2、再来看看这个词,:板书“优雅(yǎ)”(雅是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这个词。)

(1)一起读

(2)请你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雅”,给它找找朋友。

(3)理解“优雅”。

优雅:优就是优美的意思,雅在这里就是指高雅,所以,优雅的意思就是既——优美,又——高雅。再来读读这个词。

3、出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优雅的“请假条”(板书:的)

4、一起读(课题)

5、预习课文时,老师曾让大家读了课题之后试着提提问题,你提了哪些问题?预设:

(1)谁向谁请假?

(2)这“请假条”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请假条要打引号)

(3)为什么叫它“优雅”的请假条?

(4)为什么要写“优雅”的请假条?

6、那么通过预习,现在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随机板书:《告别交响曲》海顿公爵乐师们

(1)介绍海顿:海顿是著名的.作曲家,他被后人称为“交响乐之父”。海顿生活在奥地利,那里是音乐王国。(出示第一节,齐读)

(2)“请假条”就是《告别交响曲》,现在你知道“请假条”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了吗?(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请假条,而是一首交响曲,所以要加双引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大家解决了不少问题。接下来,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请大家试着用上这四个词把课文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大家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现在自己先用上这四个词来说说看。

3、交流。(补全板书)

预设:乐师们向公爵请假,遭到了拒绝。于是,海顿写了一首《告别交响曲》作为请假条。

海顿写了一首《告别交响曲》,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公爵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海顿为什么要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呢?自己读读课文2、3小节,找出有关句子。交流出示有关句子:

(1)有一年圣诞节前,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能回家过节,与亲人团聚,但遭到了拒绝。

介绍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这是西方的最隆重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大家都盼着能与亲人团聚。

(2)他十分同情大家,便说:“别急,我替大家请假。”海顿安慰大家,说——

(3)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海顿为什么要替大家请假。请你用上这三个词语,试着说说海顿替乐师们请假的原因。先自己轻声说一说。

2、海顿急大家所急,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A、出示:两天后,先试演一遍。

B、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后,他做了几件事?(2件事)

(师)第一件是——(师)第二件是——

C、你能用“一方面?一方面?”把这两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吗?自己先轻声说说。

D、交流:a、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一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

其实,这两件事情是同样重要的,说的时候,顺序可以前后交换一下。

b、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

小结:正因为海顿做的这两件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所以可以用“一方面?一方面”连起来说,而课文用了一个“分号”来连接,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E、一起读。

四、学习4—6节

1、师:试演那天,台下坐满了精通音乐的名流,课文的第五小节展现了当时的情景,先自己读读这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这小节中有几个生字,先来学一学。

1)奏:谁来拼?(注意平舌音)开火车直接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下面的天第一笔是横,捺改成点)

2)烛(一起拼)你们把翘舌音读准了。蜡:烛连成词语一起读。(蜡烛)熄(一起读)、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火字旁。

2、(播放音乐)演出开始了,舞台上烛光摇曳,交响曲舒缓的引子响起了,把大家带入一个的仙境。乐师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有——(2、3人交流)

是啊,那里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得上。那就是(出示:美妙绝伦)。美妙到了极点!(齐读:美妙绝伦)

3、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

(指名2-3人读、女生齐读)

4、(播放小提琴曲)但就在这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时候,乐师们却是有家难回啊!

5、听!你来读(出示: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乐师们仿佛在说——男生读读这句话。舒缓的音乐、凄婉的乐声——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女生读蓝颜色的字,男生读黑色的字)。

6、引读:(师)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生)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7、(播放媒体)让我们回到演奏现场,舞台上烛光点点正如我们所见,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第一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第二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又——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第三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也——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就这样,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随着乐曲的演奏,我们能感受到台上人(越来越少,)光线(越来越暗),乐曲声(越来越轻),而思乡之情的表达却越来越(强烈啊!)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其中的一位演奏者就是海顿,只见他俩也是——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8、你是怎么知道的?再仔细读读第5节。

(1)“每位”告诉我们每个乐师都是这样做的。还有吗?读读第6小节,找找答案。

(2)在一片黑暗中,也就是所有的蜡烛都熄灭了。(对啊,你学会了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

五、学习第6节

1、师: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一片黑暗中,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2、出示: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个别读)

3、句子中有三个生字

1)艺:一起读“艺”,给它找找好朋友(艺术、文艺、工艺)

2)式:男女生读。伸出手一起写?

3)效:我拼你读,你拼我读。说说怎么记住它?(加部首)注意:“交”的最后一笔是点。

4、师:通常音乐会结束后,乐师们就一起起立,向观众致意,然后再一起离开。

然而今天的演出形式却是与众不同,这种演出形式指的是?再读读第一节,找找有关句子。

5、多么新颖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海顿写的音乐请假条,小朋友们,如果我们用文字写这张请假条,会有些什么内容呢?我们下节课就来试着写一写。

6、当时,公爵听到了——(多么优美)看到了——(多么新颖)想到了——

7、于是公爵宣布“各位乐师,请回家过圣诞节吧!”

指导朗读:注意,这里有个“!”让我们一起大声宣布(齐读)

六、总结

1、而《告别交响曲》就成了一张——(生)优雅的“请假条”。今年是海顿

逝世XX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交响乐之父”,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后一首曲目就演奏了《告别交响曲》,让我们一起再回到那优雅的演奏现场,伴着音乐,一起读读第5小节。(所有的观众同样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位音乐大师致敬。)

2、朗读第5节。

板书:

34、(请假优雅的“请假条”——《告别交响曲》拒绝同情)海顿替乐师们公爵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