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教学反思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2-27 08:35:13

第1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教学反思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一篇很简单易懂的童话故事。小燕子经过一次又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让学生明白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故事,好玩好动的特点,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老师就是燕子妈妈,大家都是可爱的小燕子,想要演好小燕子,就必须认真读好课文,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在角色的扮演中读课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当他们当“小燕子”来回答妈妈的话时,又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读文后的收获。一年级的学生该如何让他们初步体会课文中角色的情感,并用朗读来表现出来呢?如果只是在老师的指令之下被动地读书,又怎么能读出情感?我通过巧妙地引导发现,用燕子妈妈的口气引导他们感受小燕子发现了许多不同后,心情非常高兴,从而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应该怎么来读小燕子的话。

这节课,孩子们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认真地观察,积极地表达,他们的高涨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我。我觉得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语文课,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课,而有了孩子们的喜爱就意味着获得了成功的一半。

但是,我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首先是教学过程中在进度的把握上显得有些着急,学生紧张起来的时候我应该慢下来,才能更好的掌控好课堂氛围。其次是识字教学环节设计应由易到难,分好层次,才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续学习,不断改进,突出重点,做到得义得言,根据生情不断发展和变化,真正教出语文味来,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第2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教学反思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小燕子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篇童话将“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教学这篇课文,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故事,好玩好动的性格特点,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老师就是燕子妈妈,大家都是可爱的小燕子,想要演好小燕子,就必须认真读好课文。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在角色的扮演中读课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当他们当“小燕子”来回答妈妈的话时,又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读文后的收获。一年级的学生该如何让他们初步体会课文中角色的情感,并用朗读来表现出来呢?如果只是在老师的指令之下被动地读书,又怎么能读出情感?我通过巧妙地引导发现,用燕子妈妈的口气引导他们感受小燕子发现了许多不同后,心情非常高兴,从而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应该怎么来读小燕子的话。

这一节课,孩子们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高采列地读,认真地观察,积极地表达,下课铃响以后,还有很多孩子嚷嚷着:“老师,我还有发现!”他们的高涨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我,我忽然明白,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语文课,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课,而有了孩子们的喜爱就意味着获得了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生活体验,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冬瓜与茄子切开让学生观察,使他们懂得,观察事物不但可以看,还可以摸,可以闻,可以尝。提供给学生学习和发现的平台。同时注意对教材的开发、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去观察两种水果或蔬菜的不同之处,学生在课堂上学,在生活中去巩固所学的知识,去关注生活,将学生从课内引向了课外。上第二课时的时候,很多学生带来了他们对两种水果或蔬菜的不同之处的认识,个个兴高采烈地要求展示,有的画,有的说,兴趣盎然。相信通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的学习,认真观察事物的这一道理和观察事物的方法已经深深地、鲜活地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再不是老师强迫灌输,一遍又一遍地口头复述所带来的书面印象了。

但是,我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首先是教学过程中在进度的把握上显得有些着急,学生紧张起来的时候我应该慢下来,才能更好的掌控好课堂氛围。其次是识字教学环节设计应由易到难,分好层次,才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以后还要多注意语言的精准,声调的起伏,评价语也要具体、详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改进,真正教出语文味来,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第3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上完之后和学姐做了一个交流,感觉迸出了一些新的想法,赶紧记录下来。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小燕子三次观察菜园中冬瓜和茄子的区别来告诉孩子观察要认真,做事要仔细的道理。

我原本的上法是按步就班型的`。从课文的第一段一直下来,让孩子在读上感悟,在读中感受小燕子的观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样的上法,孩子进入文本比较慢,也是老师牵着孩子一步步走进文本。没有把文本的情趣充分挖掘出来。

而项老师的上法就充满情趣多了。她先让孩子自己读课文,直到读熟,然后分小组朗读课文,检查了一下朗读情况。接着,她问孩子课文的内容都记住了没有,孩子各个都表现地比较兴奋,都说会了。于是,让孩子把书背面朝上,考一考孩子。考的过程就是对课文内容理解学习的一个过程。小燕子一共去了几次菜园?每一次分别观察到了什么?第一次,观察到冬瓜大,茄子小;第二次观察到冬瓜绿,茄子紫;第三次观察到冬瓜皮上有细毛,茄子柄上有小刺。然后分别板书:

冬瓜茄子

第一次大小

第二次绿紫

第三次皮上有细毛柄上有小刺

我想,让孩子在读熟文本以后,脱离文本进行问答,给了学生内化的时间和复述课文主要内容的机会。这样的方法比从第一段学到第二段的效果要好很多。在这样的环节之后再回到文本中,让学生找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话,再进行对话朗读训练。这样课文上起来比较简单,又充满童趣。

第4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教学反思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笔者曾撰文论述中国当代小语名师那极富激励性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个性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如今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许许多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也正运用着极富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唤醒、鼓舞我们的学生。

教学一年级上册第15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由于课文篇幅一下子比前面的课文长了许多。一部分学生在读通课文时遇到了困难。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用上恰如其分、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指名读时,一位学生第一遍读成:“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有两个地方读错了。老师说:“别着急,看仔细,请再读一遍。”第二次,学生读成:“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老师说:“真棒,有一个地方改过来了,再看仔细,老师相信还有一个地方你也能改过来。”学生第三次读,一个字也没有读错。此时,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掌来。老师说:“你真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相信此时此刻,这个场景,这句与课题密切联系的鼓励语,将铭刻在这位学生的心中,也会伴随着全班同学共同成长。

第5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教学反思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一篇童话。小燕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的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篇童话将“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上完这一课,我的感悟很多,我想,对词语的理解很多时候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对文章一些内涵的把握有时也不必说的那么明确,很多时候,我就和孩子一起,在词,词组成的句子,句子组成的段落、文章中,用心去体会,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一份感动,一份无须言明的理解。这篇文章浅显易懂,我指导学生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来读懂课文,了解课文隐含的道理。同学们用了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标、圈、画,学习兴趣异常高涨。

分角色朗读更是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教学中,没有过多的讲解,运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就那样引着孩子美美地读着,读“妈妈,妈妈,冬瓜大,茄子小!”,读得很高兴,仿佛自己就是一只成功的小燕子快乐地飞到妈妈的面前;读妈妈的话时,孩子们又那么亲切,俨然就成了一个个慈祥的妈妈。就这样轻轻地读,柔柔地读,读出无限的欢乐,无限的爱意……

我相信,语文的学习,有很多东西,是不要说的那么清楚的,诗的韵味就在它的朦胧、含蓄,用欣赏诗的眼光去欣赏美文,用读诗的心情去读美文,会让孩子心中有诗,眼前有诗,生活中有诗……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