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2-23 20:52:16

第1篇: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陆导。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美丽的西湖,希望大家在周末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相传,很久以前,玉龙和金凤得到了一颗明珠,那颗明珠照到哪,哪里的树木就常青,鲜花就盛开。皇母娘娘得知后,派大将去抢明珠,在抢明珠时,明珠掉在了人间,就是现在的西湖。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景点——断桥残雪。的时候,太阳映照在断桥残雪的一边,那一边很快就融化了。而另一边,积雪还没有融化。从远处看,好像桥断了,这就是断桥残雪的由来。站在断桥上往远处看,保俶塔挺立在山上,好像一把剑倒插在山上。向岸边看,可以看见一棵棵粗壮的法国。的时候,从远望去,叶红得像一团团正在燃烧的火球,壮观极了!往湖面上看,里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水中有许多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

游客们,往前方走,就是白堤。白堤最有特色的是一棵一棵桃。是白堤的观赏季节。碧绿的窄叶挂满柔软的柳枝在湖风中婆娑起舞,柳枝垂进湖面,美丽极了!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就指的是这条堤,后人为纪念诗人白居易,把它称为白堤。

游客们,我们这次的旅行到此结束。我相信,你们通过这次旅行,能对西湖有一个美好的印象!

第2篇:西湖导游词

Hiさん、こんにちは、今日のガイドです。曽と申します。皆さんは曾と呼んでもいいです。今日は杭州西湖を観光しに来ましたが、観光する前に、果物の皮の紙くずを捨てたり、世界遺産を保護したりしないでください。文明的な観光客になりたいです。皆さんも楽しい時間を過ごしてください。

今はもう西湖の門に来ました。みんなは今の杭州市がおしゃれでにぎやかなところだと知っていますが、西湖は杭州の絶世の顔を表しています。まず雷峰塔を見に行きます。この角度から見ましょう。その山の中腹にそびえる八角形の宝塔が雷峰塔です。この塔は昔、呉王が寵愛妃の黄氏子を祝うために建てられたものです。ここにはもう一つの千古伝説がありますよ。ところで宋の杭州蘇州などには千年蛇の妖怪がいます。彼女は書生の許仙の前世の恩に報いるため、人の形になりました。その後、青蛇精青に出会い、二人は連れ合います。その後、白素貞施法は許仙と出会い、二人は結婚し、幸せで円満です。この時、法海という法師がいて、許仙の白素貞の正体を教え、証明の方法を教えてくれました。許仙は半信半疑で、法海のやり方でやりました。結局白素貞は正体を見せざるを得なかったが、許仙を驚かせた。許仙を救うために、白素貞は天庭で仙草霊芝を盗む。その後、法海は許仙を金山寺軟禁に騙しました。白素貞、青と一緒に法海と闘っていますが、金山寺に水があふれていて、生霊を傷つけました。子供を産んだ後、天条を犯したため、法海によって雷峰塔の下に鎮圧されました。最後に、白素貞の息子は中状元に成長し、母を救い出し、一家団欒しました。この物語は西湖を深い感動のラブストーリーに変えた。

はい、雷峰塔の千古伝奇を聞きました。断橋を見に行きましょう。皆は列について行って,ごみを捨ててはいけない。断橋の名前には、孤山の道がここで切れるという人がいますが、段家橋の間では断橋という人がいます。この橋は西湖の白堤の東端にあります。西湖十景の一つです。断橋の一番有名なところは雪景色です。大雪が降った後、赤い日が初めて照らすので、遠くで橋がきらきらと光って玉のように見えます。生き生きとした感じがします。雪見の名所です。ですから、冬に杭州の西湖に来て、この美しい絵を見てください。

最後に、三潭印月を見に行きましょう。西湖三島の中の観光スポットです。まず私が三潭印月島を紹介します。この島々の島陰は凝縮してショーを作って、庭園の精雅、西湖の十景の中に位置して、多くの観光客は中秋節に空中で月を鑑賞して、水の中で月を鑑賞して、塔の中で月を鑑賞して家族に対する恋しい思いを托します。今日、私たちは三潭印月に来ました。ここには何の閃光もないと思われ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が、実はその閃光点は「深く隠れても露がない」です。みんなは私とこの三つのあずまやを渡って右に行きます。見てください。この四つの桃の花が窓から漏れている低い壁は三潭印月です。その中には壁の外の景色を一ヶ月間遮っていますが、遮っても遮っても切れません。窓から漏れる壁の外の千竿のカワセミの竹を通して、自分で画意があります。この美しい景色を見て、皆さんは佳境に入りましたか?そのため、月の門の上には「竹の道は幽に通じる」と書いてあります。

今日は3つの観光スポットしか旅行しませんでした。また機会があれば、三潭印月の「私の心相印亭」「九石獅子」などの観光スポットを見に行ってもいいです。今日は私の紹介が印象に残ってほしいです。今日はここで解散します。またお会いする機会があればいいです。

第3篇: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畅游并领略一下西湖动人的景色吧!

看,前面的不远处就是传说中的"断桥",传说中的许仙和白娘子就是在这座断桥上定下终身的哟!大家从这座桥上往前望去,可以看见雷峰塔。据说这是法海关压白娘子的地方。最后还是由村民将雷峰塔的砖拿走,才使白娘子逃脱法海的魔爪。

我们的下一站,是林彪武装起义的地方。它有两个名字,一个是704,建成时间是1970年4月份。另一个名字是579,和武装起义是谐音。人们一般都叫它704。大家现在可以进去看看他们的工程。当然,这个所谓的起义是失败的。

现在,我们站在一座山脚下。山上有一口井。据说是乾隆皇帝来到这座山上后,非常疲惫,就用这里的井水洗脸洗脚后,顿觉神清气爽,对这井水念念不忘。从此后,这个井水就多了份神秘色彩。据说用这井水洗手后会财源滚滚、喜事多多、好事连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保证您以后的日子能越过越火!不过,水可不能随意擦掉哟,最好让它自然风干。否则,您的财运也会随之擦掉哟!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请大家随意看看走走哦!除了您的欢声、笑语还有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呀!谢谢您到西湖来,西湖永远欢迎您!

第4篇: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

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少妇,那么扬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因为杭州西湖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扬州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来,她那独具的魅力,不仅使扬州人民喜往乐游,也使不少海内外的文人名士为之倾倒,单单一个“瘦”字,就引出许许多多诗人的佳句。早些年,邓拓游湖时,就对湖山风光赞赏不已,欣然成诗:“板桥歌吹古扬州,我作扬州三日游;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胜收。

当年北宋皇帝宋微宗非常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际,准备在京城造一座万寿山,这块来自广西的钟乳石在运输的途中正好碰上方腊农民起义,所以遗失在扬州

【名称来历—大虹桥—南门】

各位游客:我国以“西湖”命名的景区有三四十处之多,而“瘦西湖”仅扬州一个。那么她为什么要定名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人运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顷的游览面积,6公里多的游程,一条曲水如锦带,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五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后来改称“瘦西湖”,是因为乾隆年间诗人汪沆将扬州保障河与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较,写了一首咏赞保障河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作为正式名称,名闻中外。“扬州好,第一是虹桥”,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名闻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大虹桥。这座桥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清代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桥。十五年后,巡盐御史吉庆、普福、高恒相继重建,并在桥上建桥亭,改“红”为“虹”,意思是桥如彩虹。现已改建为7.6米宽的3孔低坡青石桥。虹桥在历史上曾经名噪一时,乾隆皇帝游扬州时也作诗赞赏虹桥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桥,见一乞丐手执长竿,长竿端头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词,便门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纪晓岚(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专在河边吟诗乞讨为生。乾隆闻听下旨命令乞丐当面吟诗,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烟花风流在,一代天君过红桥。锦帆徐牵碧镜里,落霞贫贱照天烧。”乾隆不得不感叹:“扬州乞儿尚能作此诗,果然不愧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动诗兴,出诗应和:“绿浓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镜中;真在横披画里过,平山迎面送春风。”今日大虹桥已成为进人

瘦西湖的咽喉,登桥远望,不仅可见湖水如带,桃红柳绿,画航签歌,更可见远处小金山上的山亭,隐隐约约,似在招引我们,步入佳境。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组恢宏建筑,就是今日瘦西湖的南大门,她正敞开怀抱,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瘦西湖南大门像一道屏障,使瘦西湖诸景半藏半露,恰似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门厅檐口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扬州已故书法家孙龙父的手笔。门厅廊柱上一副槛联这样写道:“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间平泉草木;湖山倍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閟画图。”是晚清扬州诗人李逸休撰题,并由其女儿扬州著名书法家李圣和书写的。有了这副祖联,瘦西湖风光也更添了几分滋力。几年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那场重头戏就是在这地拍摄的,让我们像当年的元妃那样登上挂揖兰桡,透过珠帘绣幕,去纵情领略瘦西湖的风光吧

【长堤春柳—小方亭—桃花坞】

各位游客:步入大门,脚下一道长堤,逶迤北去。从虹桥直至徐园门前,是一条600米的长堤。东侧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西侧为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有五景,皆为清初盐商黄为蒲所筑。此景即称“长堤春柳”。每当和煦春风吹到这里时,那细细的柳丝就被染成嫩黄色,继而吐出粒粒绿珠。春意盎然时,柳叶舒展了,桃花盛开了,湖上微风吹来,那柳丝们娜起舞,树影婆婆,似青烟绿秀,漫步其间,怎不会令人人迷呢!这正如诗人陈其工所描写的:“长堤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人迷。”

春日踏访柳堤是最有意趣的,漫步在这“问株杨柳间株桃”的长堤上,不知游客们是否有心旷神怕的感受。堤虽长但并不显得单调,请看前面堤畔的这座攒尖翘角式的四柱方亭,显然是让我们在此驻足,静静地揣摩欣赏这里的景色。亭内面西的“长堤春柳”匾是清代进士扬州书法家陈重庆的手笔。联题:“佳气溢芳甸(赵孟頫句),宿云檐野川(元好问句)。”为扬州书画家王板哉所书,登亭小想,使我们在领悟中又进入了新的意境。

堤边的柳与别处是不同的,为什么呢?据说,当年隋场帝开挖运河时,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堤两岸大量插柳,既可护堤,又可遮荫。隋扬帝大喜,并亲手先栽一株,又赐垂柳姓杨,所以外地的柳树到了扬州就称杨柳,“多情最是扬州柳”,所以杨柳成了扬州的市树。

如果说“长堤春柳”似东风二月,以桃红柳绿间植取胜,那么挑花坞则以成片桃林,云霞散彩的气派见长,的确是:“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之处就叫桃花坞,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拍摄时。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在此处以锦囊收桃花艳骨,埋于一环净土之中,当她边舞边歌“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时,连桃花鸡的花瓣也籁籁飘落,似乎同情黛玉的不幸。

据野史记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曾在平山堂赴宴,席间以古人“飞红”为题,行令赋诗。到了某盐商时,因才思枯竭,无以为对,竟然说出“柳絮飞来片片红”之句。金农为之解围,说是古人确有该诗,并为之补全,诗说:“廿四桥边廿四风,凭闹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明知是金农即席杜撰,但不得不佩服金农的才思敏捷。

【四桥烟雨—徐园】

各位游客:扬州素以桥乡闻名,它与江南绍兴一样桥多、桥美,不同的是,绍兴以梁桥为多,而扬州却以拱桥见长。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点叫“四桥烟雨”。此景建于康熙年间,以前为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曾经也是大盐商的私家园林,登上这四桥烟雨楼,南面的虹桥,北面的长春桥,近处的春浓桥和西边的五亭桥,都历历在目。每当风雨萧萧时,四桥就忽隐忽视,故称“四桥烟雨”。可贵的是诸桥近在咫尺,桥桥不同,但这四座桥却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衔接起来,又以各桥不同的落点和构架将全彻景点划分为各具特色的若干区间,使每一风景区都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韵味。难怪乾隆每次来扬州都要登临四桥烟雨楼,凭窗眺望。“趣园”二字便是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时的御笔。

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前面一道高墙将大片湖水挡住,仅以一圆形的洞门引我们入内。清初这里是韩园桃花坞故址。民国4年(191年)改为徐宝山洞堂,故名徐园。徐宝山曾任辛亥革命时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统管两淮及八百里长江的缉私。他曾追随孙中山,与清军对阵作战,其后又提出撤销扬州军政府,从而统一江苏的主张。由于他轻视袁世凯,并赶走袁派来监视他的参谋长,袁世凯下毒手派人将他炸死。此时,曾与徐宝山共事过的著名书法家吉亮工不待请求,主动写了“徐园”两字。刚挥毫时,他心情还比较沉重,所以“徐”字为行楷,而后越写越激动,以至写“园”时,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愤写成了行草。字径虽逾尺,但两字配合和谐,笔力遭劲。

这一小小园林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此园是瘦西湖正门进入的第一个园,游客一入其中顿感江南园林的精巧。未到过瘦西湖的人,就以为这就是瘦西湖的风貌,其实这正是构园者的苦心,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小金山—风亭—本樨书屋】

我们穿过徐国的后门,越过小虹桥,来到了小金山。小金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清朝时,为了使乾隆皇帝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便新开一段莲花埂新河,小金山就是用开挖出来的河泥人工堆积而成的。那时满岭遍植梅花,香气四溢,故称“梅岭春深”。据说当初在堆土成山时,屡堆屡塌,三年不成,督工也急得头晕眼花,一次在睡梦中,看见关羽带领士兵正在打梅花桩,将木桩几个一组打在河心,然后堆土成山。他猛然惊醒,立即仿效此法,十天后,果然堆成一座“小金山”。其后乾隆游览至此,闻听此事大悦,左右乘机连媚说:“皇上南巡,感动天地神灵,连关帝也主动为皇上效力。”乾隆更加高兴,即命重赏。

对了,刚才有位游客问,扬州为什么老是引用人家的名称?杭州有个西湖,这里就叫瘦西湖;镇江有个金山,这里就叫小金山。原来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借”,而借又借得巧,真是“借来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借乎小”。

下面我们沿着碗蜒山路,拾级而上,岭上便是风亭,匾额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阮元所题。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深,贵在曲折。此时俯瞰小金山,上有风亭,中有观音阁,下有各种形式的厅堂,很有层次,四周碧水时宽时窄,时直时曲,使人感到变化无穷而又富有自然之势。

古城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瘦西湖一直有“翰墨园林”之称,到处都显示出文学艺术的特征。现在我们来到了临水而建的琴室,门前古柏两株,树龄都在200年以上,树高过檐数丈,葱笼叠翠。请大家随我走进琴室的庭院,请看东面花瓶门的石额上刻着“静观”两字,这是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的手笔。琴室后是木标书屋。游客们:大家请保持安静。为什么?因为这里是读书所在,自然要安静了。园内种有老桂树15株,花开时节浓香醉人,又名“桂园”,木挥是桂花的别称。

【吹台—五亭桥—白塔】

各位游客:在小金山西麓有一条岸柳成行的长堤,伸向湖心,长堤的顶端就是吹台,也叫“钓鱼台”。提起钓鱼台,我们会想起北京国宾馆的钓鱼台,另外还有陕西宝鸡姜太公的钓鱼台。扬州的钓鱼台自有其高妙之处,伸出水面的小岛,岸柳成行,宽丈许,长有百余步,直插湖心。整个吹台既无繁杂的斗拱挑出,又无雕梁画栋的富丽堂皇,而是素油涂抹梁檐,显得朴实无华。钓鱼台建于清乾隆年间,最初设计者的本意是:乾隆游湖时,乐队在其中弹奏江南丝竹,以助游兴,所以亭内有沙孟海题“吹台”匾。谁知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到此地,觉得此处更宜钓鱼,于是勃发钓鱼之兴。这下忙坏了手下人,管事的盐商火速暗中挑选水手,潜入水下,以荷叶盖顶,以荷茎换气。每当乾隆落竿垂钓,水手就将活鱼一条条挂上构去,乾隆举竿鱼跃,大家都喝彩欢腾,以为水神也从太君心意,盐商也自然得到奖赏。现今檐口的“钓鱼台”三字匾,是书法家刘海粟所题。两边槛联,上联为“浩歌向兰渚”,是唐代徐彦的佳句;下联为“把钓待秋风”,是唐代杜甫的名言。吹台三面各开圆洞门,以门借景,有“三星拱照”之称,为我国造园技艺中运用借景的杰出范例。

游客们:前面横跨瘦西湖南北两岸,巍峨屹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环拱石桥就是五亭桥。五亭桥不仅是扬州瘦西湖的象征,而且是全国风景名胜中独一天二的景观,因桥上建有五亭,大家便都称它为“五亭桥”。此桥是由巡盐御史高恒为迎奉乾隆第二次南巡(1757年)而建,又因为其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又叫“莲花桥”。全长55.5米,桥基平面分成12个大小不同的桥墩,最为独特的是桥基,虽然用大块青石砌成,但十分纤巧,桥亭比例适当,配置和谐,造桥者把桥基建成“艹”形,主桥为单曲拱桥,旁构4翼,每翼各有3个半拱的桥洞,连同引桥两个扇形桥洞,共有15孔。孔孔相连,正面望去,连同倒影,形成5孔,大小各异,形状各殊;泛舟桥下,孔孔相通,犹如城堡。莲花出水似的五亭桥,结构巧妙,造型独特,桥亭结合,气势宏伟,举世无双,被著名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评价为“中国古城交通桥与观赏桥结合的典范”。

五亭桥南面为莲性寺,原称“法海寺”,初建于元代,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改为“莲性寺”。里面有名的建筑是白塔,巍峨矗立,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塔身为砖结构,分三层,上层叫刹,中层是龛,均呈圆形,下层是塔基,为正方形。整个造型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据说这座白塔是一夜之间造成的。一天,乾隆的游船到了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开窗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

第5篇:西湖导游词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来游玩这美丽的杭州西湖。

我先说几个注意事项:1、不许抽烟;2、不惜乱扔垃圾。现在,我先带领你们去那断桥残雪。这里有一则美丽的故事,我相信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那就是许仙和白娘子:“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

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你们看!那断桥上还有一丝丝痕迹呢!接下来我们要去游览曲院风荷:那曲院风荷的几棵高大的垂柳,那柳枝随风飘动,柳叶犹如一位仙女在翩翩起舞!接着,你会看到那一池的荷花(虽然是冬天雪白一片嘿嘿)但还是那么美丽!

最后,我们要去游览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三个香炉似的塔。现在是傍晚,晚霞的霞光映在水面上,更加称托出了三潭印月的美丽景象……转眼间就到了我们该离别的时刻,希望你们大家下次还来找我做导游,谢谢,再见!

第6篇:西湖导游词

1、我给大家先介绍到此,接下来是自由游玩时间,单身的朋友们说不定就可以遇到自己的白娘子与许仙呢,已有伴侣的朋友们可以在这座情桥回味属于你们的美好时光啊,祝你们好运哦!不过,大家要注意安全,切勿攀爬桥栏!半个小时后我们在此集合。

2、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心醉神驰。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独有,夏日接天连碧的荷花,秋月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西湖的传说让西湖更美了,更神秘了!

游客们,至此,今天的杭州西湖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都满意今天的旅程,谢谢大家。

3、走过了这么多景点再让我们回到出发点西湖吧。西湖在此时此刻水面静得就好比是一块果冻,滑滑的。船在果冻上滑来滑去。大家一定要注意爱护卫生,在看西湖的时候别掉进水里去哦。

4、西湖是一首诗,一副画,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忆江南,最美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自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

各位朋友,我们即将结束这次西湖之行,希望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在你美好的回忆里!

5、“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第7篇:西湖导游词

大家好,我叫郝强,大家可以叫我“郝导”。在今天的旅行中,都有我带领大家来游玩这美丽的杭州。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就去游玩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西湖。杭州西湖以它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说起西湖,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相传在很久,天上的玉龙和金凤找到了一块玉,他们一直磨了许多年,使白玉变成了一颗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道哪里,那里就百花齐放。。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就派天兵天将去把宝珠抢走,于是就发生了争抢。一不小心将宝珠掉在人间,变成波光粼粼的西湖,而玉龙和金凤也就飞到了玉皇山、凤凰山,永远守护西湖。

讲完了传说,我在给大家介绍湖岸。湖岸周长约15公里,水平均深度2.27米,最深处5米左右,最浅不过1米。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为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在1982年,西湖还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接下来的时间你可以仔细游赏西湖,相信美丽的西湖一定会给您的旅行带去美好的感受。

第8篇:西湖导游词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今回の西湖一日観光のガイドです。李と申します。李ガイドと呼んでもいいです。歴史が古く、世界的に有名な観光名所、杭州西湖へようこそ。

各位の友達、あなたは選んで西湖に来て旅行して、きっと“上に天国があって、下に蘇杭があります”のこの名言に突き進んでいるのでしょうか?西湖の美しさは千年以上も伝わっているだけでなく、世界的にも有名です。20xx年6月24日に開催された第35回世界遺産委員会の会議で、西湖は「世界遺産」のリストに登録され、中国第41回世界遺産になりました。

許仙と白女はどこで出会ったのか教えてくれますか?はい今私たちが立っているところです。断橋です。西湖の湖面は鏡のように水が穏やかです。道理で中国の四大恋愛伝説の中の二つは西湖で発生します。断橋、橋、これらの平凡な橋は、美しい伝説の中で色とりどりになります。

西湖の橋を見終わったら、李監督が西湖の堤を見に連れて行きます。今はちょうど陽春三月です。みんなが見ているこの春らしい堤は私達の杭州の有名な蘇堤です。蘇堤の特徴は桃と柳の間に岸があり、柳の木と桃の木があります。あなた達は更に見て、この蘇堤の両側は水の波があふれています。遠くは山色の空が立ち込めています。各位の観光客、この時蘇堤の上で歩いて、あなた達は1種の心が晴々として神仙のような感じがありますか?

西湖は1首の詩で、1組の天然の絵、1つの美しい感動させるストーリ!今日のツアーは終わりました。また来てくださ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第9篇:西湖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这次带领大家游览的导游。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朋友们都听说过福州西湖吧,她可是福州的一颗明珠,十分有名,相信不少朋友也是慕名而来的吧?!既然这样,希望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乱扔垃圾,保护好西湖的环境。好了,话不多说,我们出发吧!

旅客朋友们,前面就是西湖公园了。福州西湖公园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据历史记载,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筑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当时由于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后又经过历代扩建,才有今日的规模。1914年被开辟为西湖公园,人称福建园林明珠,名列全国36个西湖前茅。现西湖公园占地面积为42.5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2.21公顷,水面面积30.3公顷。大家请看正门上方有西湖公园四个大字。哪位朋友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呢?对了,这就是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先生的作品,这四个字遒劲有力,俊美典雅,如同福州西湖公园,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也看不到竞相啼鸣的柳浪闻莺,但福州西湖公园以她旖旎的自然风光,尽显其恬静而秀丽。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大门去领略西湖迷人的风光吧!

大家请看,前面就是著名的长堤卧波、垂柳夹岸,此堤就是柳堤,柳堤中段为桥,即仙桥。大家发现没有,在我们现在要通往宽10米,长36米的拱桥两侧栽满了数不清的垂柳,条条细丝从柳树上低垂下来,微风拂过,柳条翩翩起舞。迎着湖面吹来的阵阵清风,您一定会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就是著名的西湖景色之一仙桥柳色。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柳堤外侧还有一条长长的花径,对了,那就是面临西湖而生的桃树。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那盛开的桃花远观气势磅礴,如海潮,近观俏丽妩媚,像害羞的姑娘。虽然现在已经入冬,桃花已经凋谢,但再过四个月旅客朋友们如果你们再来这里,就又可以看到美丽的桃花了。不过西湖四季都有美丽的花朵,现在西湖有什么花呢?大家过桥往前看,西湖正在办菊花展,菊花品种非常多,大家可以好好看看。请大家在观赏时一定注意不要随意采摘哦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湖公园的中心,大家请看,前面就是猴山喷泉了。朋友们一定会发现山上调皮可爱的猴子吧?!这些猴子虽然有的低着头,像在聆听我们的交谈,有的蹲在水边像在喝水;有的穿梭腾跃于洞中,像在嬉戏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大家看看,这些可爱的猴子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呢?对了,它们都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石猴,但经过能工巧匠的制作,似乎自然天成了!

游客朋友们,请随我过步云桥,过桥就是西湖著名景点之一的桂斋,这是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占地2000平方米。桂斋最初为南宋名相李纲晚年的书斋,内有李纲亲手种植的桂花。晚清时左海伟人林则徐在福州西湖荷亭边重修桂斋,以表继承李纲爱国遗志。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的林则徐是福州人的骄傲,他有两个对联非常著名,我想考考大家!一副对联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另一副对联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抒发了他励志自强,忧国忧民的拳拳报国之心。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桂斋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后又在斋旁建室一间和禁烟亭一座,篆书石刻林则徐读书处嵌于墙上。1985年,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00周年,重建桂斋,种上桂花,移读书处于斋后。199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又一次修葺桂斋,还将桂斋、荷亭一带辟为则徐园

西湖的著名景点很多,剩下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继续游览,也可以泛舟湖上,湖心春雨也是古西湖八景之一,每当春雨如织,或泛舟游湖,或在湖心小亭赏雨,同样别有情趣。总之,西湖的特点就是集福州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利用自然山水形胜,并以乡土树种配置为主,讲究诗情画意,小中见大。大家可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细细体会。最后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大力配合,很荣幸能为你们服务,谢谢!

第10篇:西湖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游客们,大家早上好!我叫杨子仪,大家可以叫我杨导。我想你们来杭州之前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吧!好了,废话不多说,就让我们去一饱西湖的美丽风光吧!

游客们,说起西湖的来历,它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风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好久好久,白玉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珠宝的光照到哪里,那里就会草翠花开。谁知,这颗珠宝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这颗珠宝夺走。玉龙和金风去索珠,王母娘娘不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一松手,这颗珠宝就掉落在了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一起到了人间,变成了玉龙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让我们继续向前行,现在来到的就是断桥了。白娘子和许仙就是在断桥上相遇的。“杨导,为什么这座桥没断,还要把它叫做断桥呢?”这就和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有关了。冬天下完大雪,桥上白雪皑皑。桥的一面朝阳,雪融化得很快,远远看去,桥就好像断了一样。游客朋友们可以在这拍照留念哦!千万注意安全!

游客朋友们,今天的西湖之行即将结束,愿我们再次相聚,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在您美好的记忆中。

第11篇: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西湖,我是导游李子。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的面积约6.39平方千米,真是一望无际啊。

当阳光灿烂的日子你来游西湖,你就可以看到水面上有一层太阳的光,这可能是太阳觉得自己太炫了想照镜子,把西湖当成了一面大镜子吧。怪不得有一位诗人送给西湖一首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着这太阳镜”,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么美妙的湖水,难怪杭州的妹子这么水灵。

西湖的水,非常清澈,能看到水?的石子。看到这么清澈的水,谁会忍心往水里扔垃圾呢?所以西湖的水,一致被保护得很好。

西湖里的小鱼儿都喜欢去水底游玩。看啊,它们好像在说:这么好的水,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吗?”据说,有些金鱼在这儿居然能活到了22岁。

当有一条小船划过,你就会看见一圈一圈水的波纹从船桨下荡漾开,直到几米的地方,才会慢慢地消失。

再听听这美妙的水声,这应该是为你准备的护耳神器”吧。

你若认真地用鼻子闻一闻,你会闻出一丝丝香味来,这应该是西湖为你准备的养生空气”。

这就是著名的景点西湖,祝你们杭州旅行愉快!

第12篇: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

非常欢迎到瘦西湖参观游览。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长春河。有文献可翔实稽考为《宋书》记载:“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起风亭、吹台、琴室、月观,果竹繁茂,’花药成行。”这是瘦西湖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其规模最盛时期为清乾隆年间。由于康熙、乾隆两朝皇帝的屡次南巡,扬州盐商在沿河两岸争地构园,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湖上园林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最盛时期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桥为大虹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是一座红栏木构桥梁,故名红桥。后在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为石桥,如卧虹于波,故改名为“虹桥”。康熙年间王渔洋任扬州司理,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其中一首“虹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最为出名。

“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现在我们正在漫步的这段长堤叫做长堤春柳,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是瘦西湖的春景。堤长一里多,东西两侧,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相间成行。每当烟花三月之时,桃花盛开艳丽缤纷,柳丝婀娜起舞,似青烟绿雾,雨丝烟雾之中,漫步其间,确是游人销魂之处。这段长堤在园林艺术手法上,合理地运用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在进入较大的景区前,以长堤作为过渡,渐渐拉开全园的“序幕”。

现在我们走到长堤的尽头。首先看到的这座园叫做徐园。它是1915年于清桃花坞旧址改建的,为祠祀原驻扬州的第二军军长徐宝山而建。园门形如满月,门额上草书“徐园”二字是晚清著名书法家吉亮工题写的。园中听鹂馆过去是徐宝山的享堂,现为游人休息场所,取诗人杜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楠木罩隔,精刻松竹梅图案,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体现了晚清扬州的木雕工艺。听鹂馆门口的两口铁镬,是扬州的出土文物,据《铁镬碑》记载是南北朝萧梁时代的镇水之物。每只铁镬重约3吨,由此可见当时扬州冶铁—业的发达。徐园虽名为祠堂,实质是一座非常精巧的湖上园林,其中“春草池塘吟榭”为客座,宜于客人小憩;“疏峰馆”为客厅,宜于宴请宾客;“冶春后社”为诗社,宜于吟咏诗句。绕过徐园,我们现在站在小虹桥上,大家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前面各位看到的就是瘦西湖比较开阔的景区,回过头来再看徐园,就知道它是整个瘦西湖的屏障,这就像看戏一样由序幕而进入高潮。

现在请大家转过来往东看,前面这一景叫做“四桥烟雨”,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每当“山色空潆雨亦奇”之际,领略的景致是“四桥飞跨烟雾里”。站在这座楼上大家可以看到南面有春波桥、大虹桥,北面有长春桥,西面有莲花桥。可贵的是四座桥的形状和色彩各不相同。这座楼通过对景手法把咫尺之内的不同桥景展现在游客面前,同时又将湖上风光衔接起来,时放时收,有分有合,使每一个景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韵。这里得到乾隆皇帝特别赏识,咏诗作赋多篇,御笔亲赠“趣园”。

过了小虹桥,我们就到了小筐山了。有人说:杭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镇江有金山,扬州有小筐山。一个是“瘦”,一个是“小”,怎么扬州人这么谦虚,从等级上来说,似乎总是比别人差了一等呢?为此,我们扬州国画院的老院长李亚如撰写了这样一副对子:“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瘦为苗条,小得精巧。”扬州人的特点就是在摹仿他人的东西时能不落因袭,有自2独到之处。实际上“小筐山”是湖心最大的岛屿,俗称小筐山,实为二十四景之一的“梅岭春深”。现在的小筐山是瘦西湖上建筑最紧密的地方,瘦西湖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建

筑“风亭、吹台、琴室、月观”,现在全部都集中在这个岛上。小筐山顶上的建筑风亭是瘦西湖的至高点。它就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说的“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风亭上面有一幅楹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似;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风亭这个名字就是取自于上下联。第一个字而得名的。由此可见,站在小筐山顶上所领略的景致是非常美的,“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宽,曲折则妙。”这就是瘦西湖和小筐山的妙处。

梅岭春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左右利用开挖莲花埂新河的土人工堆成的。据说当初推土成山时,犀堆屡塌,三年不成,督工也非常着急。一次睡梦中看见关帝带领士兵打梅花桩,即将木桩几个一组打入河心,然后堆土即可不塌。他猛然惊醒,立即按关帝所示去做,十天后果然堆成。为感谢关帝托梦,督工特在此建造了关帝庙。光绪年间重修时改关帝庙为湖心律寺。后来有人将湖心律寺的山门拆除,题名小筐山。关于“小筐山”这个名字,有这样一段传说。当年扬州和镇江的两个和尚闲聊时,镇江和尚赋诗说:“青水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而扬州和尚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两人就下棋打赌,结果扬州和尚棋高一着,让扬州盐商将此景改名为“小筐山”,并在庭院中挂了这样一幅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只用了一个“小”字,就把“金山”引渡过来,变“扬州俗”为“扬州雅”了。

现在庭院中大家看到的这块石头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古代运输都是用船,编号计数十船为一纲,这是用船运送花和石头,所以称之为“花石纲”。北宋皇帝赵佶特别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时,命人在京城开封建造万寿山,这块钟乳石是广西岩洞滴水形成的。在自南而北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方腊起义,被遗落扬州。

转到小筐山的东面,我们来到的这一组庭院,它由“桂花厅”“棋室”“月观”三组建筑组成。这个庭院的名字叫静观。“静观”二字是清代金石名家邓石如所题。游览中国的园林很有讲究,不能是一般的走马观花。总的说来,赏园讲究大园动观,比如大家可以边走边看,也可以坐船游览;而小园宜静观,最好坐下来静静观赏。现在各位来到的这个小园名字就叫做“静观”,我们一进门的地方是整个院子最大最开阔的地方,而前面的拐角处则最窄,它采用了时放时收的手法,似乎是无限深远。从名字上看园子不大,但是站在拐角的地方却还没看到它的尽头,这就令人产生悬念,转过去到底有多深多远呢?从而吸引游人想要走进去观赏。从造园艺术来说,这个小院造得最成功的当属是它的围墙。这座花墙随势弯环,很自然地被处理成一座折叠的屏风形状,像一把扇子一样渐渐拉开,使人产生无限深远的感觉。花墙上设置了不同几何图案的花窗,透过花窗可借到窗外不同的景致,给游人的感觉是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同时小院还设置了四时不谢之花:春有牡丹、芍药;夏有结果的枇杷;秋天大家可以看到的都是一百年以上的桂花;冬天有腊梅和天竺。总的来说,如果人不多而能坐在庭院中细细观赏的话,就会有诗一般的联想。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厅叫做“木樨书屋”,因周围遍植桂花而得名。“木樨书屋”四字匾是由著名园林与古建专家陈从周教授所题。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个厅叫做棋室,是古人下棋的地方。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两只棋盘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苏州监造的。棋室早面最值得看的是两边陈

设的一套清花瓷屏风,烧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全国仅存此一套,所以非常珍贵。这一套瓷屏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画面图案非常清晰;二是立体感相当强;三是瓷的颜色烧出了深浅,使画面显得有层次有生气。

转过来我们就到了瘦西湖最好的厅馆——月观了。扬州号称“中国的月亮城”,扬州的月色美,观月的地方也多,“月观”是其中之一。“月观”三楹坐西朝东,前面临着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打开门凭栏而看,天上水中各有一月,双月交辉。不禁叫人感叹“今月古月,皓魄一轮,把酒问青天,好悟沧桑小抠;长桥短桥,画栏六曲,移舟泊烟渚,可堪风柳多情!”现在月观里面挂的这一幅对联是郑板桥撰写的“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我们都说月色如水,这里假水和真的湖水连成一片,于是瘦西湖也就不再瘦了,而“云起一天山”就是说小筐山虽然微不足道,但天上的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座座的山峰,很自然地和前面的湖水连成一片,就满天是山了。通过把实景虚化,小景变大,把有限的园林空间化为无限的意境。月观观月不仅景致好,它的陈设也可称得上是湖上园林之最。这里面陈苎的一套海梅家俱,工艺精致,式样古朴,真切地体现了乾隆年间扬州的木雕工艺,同时家俱上雕刻之内容也和观月有所联系。

扬州的市树有两种,一种是柳树,因为杨州白古右“绿杨城郭是扬州”的美誉;第二种是银杏,因为它的树龄一般都比较长,能够体现扬州的历史,前面这棵大树请大家仔细看一下,到底是死树还是活树呢?这棵树是唐代的时候种在扬州古木兰寺的银杏树,到现在有一千多年,建国以后,下雨打雷把这棵树劈开,这一半小的死了,以后被放在这里作为木桩景观供游人观赏。后来有心之人在它的后面种了一棵凌霄,凌霄是藤本植物,必须要有所攀附才能生长,到夏天凌霄长出叶子,开出黄花,让人以为这棵树又活了,所以起名叫“枯木逢春”。

提到木兰寺,在扬州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扬州曾出过一个状元叫王播。王播自小父母双亡,他的父亲在世时和木兰寺院的主持和尚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样他就寄住在寺院里。和尚吃饭之前都要敲钟,王播听到钟声就去吃饭,其他时间用来读书。后来住持和尚嫌王播坐吃寺院,就叫小和尚饭后再敲钟,每到王播听到钟声时别人已经吃完,只能常常饿肚子。王播非常生气,于是在墙上题了两句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阁黎饭后钟。”以后就离开了木兰寺,发愤读书,二十年以后出任“淮南节度使”。在他赴官上任路过木兰寺时,王播发现自己临走时题的两句诗还在,并且已被和尚用碧纱把它罩起来了。于是就感慨今昔,续题两句:“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这就是扬州的“饭后钟”的故事。后来宋代苏东坡路过扬州,听了这个故事也有一番感慨,他说王播读书读昏了头,殊知饭非钟,应当感激这位老和尚,要不然王播至今会像凌霄一样攀附在银杏树上不能成材。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厅叫绿荫馆。过去有“三分水,二分竹”之说,是盛夏避暑之地。“四面绿荫少红日,三更画船穿藕花”描绘了旧时的景色。漫台,传说是乾隆皇帝在此钓过鱼而得名的。相传乾隆皇帝坐船游览瘦西湖,看到水里有鱼跳出来,于是就有了钓鱼的兴致。扬州的盐商知道皇帝的心理以后,就选了吹台请乾隆垂钓,但又派了渔夫带着活的鱼潜至水下,通过荷叶的柄呼吸,每当皇帝落竿垂钓,活的鱼就被挂上钩去,所以乾隆在此很容易就钓起了很多的鱼,于是改名“”。两旁对联“浩歌向南渚,把钓待秋风”是启功题写的。中国以“”命名的景点非常多,比如北京有,但那是国宾馆,我们这个建筑是不能和它相比的;陕西宝鸡也有,但那是传说中姜太公钓鱼的地方,知名度比扬州大。但是请大家无论如何不要小看扬州的,因为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华园林艺术“借景”达到顶峰的代表作品。请各位站在斜角60度的地方看一下,你可以通过正西面这个洞借下五亭桥,五亭桥横卧波光,洞成正圆形;南面这个洞借过来白塔,如破地竹笋冲天而出把洞拉长呈椭圆形,这一幅景致可称是绝妙图画。如果是上午九点钟至十一点,站在这里拍照,洞中借景,可称是外地人到扬州摄影最有代表性的景点。

好了,整个小筐山我们基本都看过了,这一带风景的特色在于水光山色,所有的建筑都突出了水之宽阔和山之深远。清人在《望江南百调》中这样吟道:“扬州好,画入小筐山。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此地即仙寰。”瘦西湖是扬州湖上园林的代表,所以最好的游览方式就是坐船游览,这样能使大家在游览的同时产生诗的联想“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现在就请大家上船游览。行到这里,瘦西湖可以说已游览子一半了。为什么叫“瘦西湖”呢?刚才跟大家讲了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是蜀冈山水流向运河的排洪渠道。为迎接康熙,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盐商官僚在沿河两岸争地构园,十华里的河道两岸呈现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乾隆年间,钱塘诗人汪沆将“保障湖”与杭州西湖相比,作诗一首:“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得名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在此期间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文人雅士拿瘦西湖和杭州西湖相比作了这样的比喻: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是中国唐代的美女杨贵妃的话,那么瘦西湖就是汉代能够作“掌上舞”的赵飞燕。有人说:“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各个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西湖。那么你为什么不称它为“长西湖”、“细西湖”、“小西湖”,而独自称为“瘦”呢?当代草圣林散之这样回答:“漫说西湖天下瘦,环肥燕瘦更知名。”但是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以美人而论,大家可能喜欢的是比较苗条的,那自然是“环肥不如燕瘦”了。所以李鸿章的孙子李孔昕先生在参观了瘦西湖以后就有了这样的感慨:“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扬州”。

前面大家看到的这座桥是扬州的标志建筑五亭桥,又名莲花桥,因其形状从空间鸟瞰,像是一朵大而美丽的莲花浮在瘦西湖上而得名。这座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扬州巡盐御史高恒出资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北海大桥而建的,别出新裁地将亭和桥结合成一体。“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看过这座桥以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苎是赵州桥,中国最壮美的桥梁为卢沟桥,中国最秀气最具艺术代表性的桥梁就是扬州的这座五亭桥了。”它构造的最精妙之处在于下面桥墩的设计。关于这座桥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月满之时,每洞各衔—月。金色混漾,众月交辉,莫可名状。”这是我们扬州人深感自豪的一景。观此,才知西湖之三潭印月不能专美于前。由此可见,大家不仅是烟花三月该下扬州,也可以在中秋之夜到我们扬州瘦西湖五亭桥感受“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站在五亭桥上往东看去,远处的景色是“小桥流水,风亭直立山巅;明轩石栏,钓渚直插水际”俨然是一幅连绵不绝的江南山水国画长卷,充分体现了南方之秀。俯看桥东面的这组四面环水的建筑,它叫凫庄,建于1921年,因其形状似浮于湖面的野鸭子而得名。它的建筑非常矮小,布局造型也十分得体,既烘托了五亭桥的雄姿,也陪衬了桥南的白塔。五亭桥面南这座白塔是莲性寺著名的建筑,喇嘛宗教的象征。关于这座塔在扬州流传着“一夜造塔”之说。传说1784年乾隆第六次坐船游览瘦西湖,忽然对扬州盐商说:“整座莲花桥一带的景色很象北海的琼岛春阴一景,可惜少了一座白塔。”皇帝是说者无心。盐商却听者有意,当即花了数十力银子买来北海白塔的图,然后在十夜之间派人用盐包为基础,纸扎为表堆成一座白塔,第—:二天乾隆再次游览时远处朦胧中果见矗立着一座白塔,十分惊叹“扬州盐商之富,令我所叹不及。”这仅仅是传说,但这座白塔确是仿北海的塔而建的,早在康熙年间就有,我们看到的白塔是乾隆年间重建的,全部为砖结构,形状虽没有北海的塔雄伟壮丽,然而虽瘦而不觉寒酸,反窈窕多姿。北京的景物到了扬州也增添了几分瘦西湖的秀气。整个五亭桥、白塔一带景物可称得是瘦西湖湖上风景的高潮。极目往东,“梅岭春深”飘渺于水,往西“春台明月”飞甍丹楹,往南白塔对峙,再加上莲花桥本身及水中倒影的渲染,这一幅景致不是“琼楼玉宇”,而胜似“琼楼玉宇”了。

现在我们请沿着五亭桥北岸往西走。前面大家看到的这一景叫“白塔睛云”,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主要是因为与对岸莲性寺白塔成对景而得名。这一景是1984年由旅日侨胞陈伸先生捐资重建的。主要由花南水北之堂、积翠轩、林香榭三组建筑组成,“白塔睛云”园额是安徽书法家赖少其题写的。

坑下来我们要到的就是著名的二十四桥景区了。“二十四桥”这个名称是出自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凯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关于“二十四桥”的解释,在扬州说法也非常多,比较正统的有三种:一种是特指一座桥叫二十四桥;另一种说法为实指扬州在宋代确实有二十四座桥,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里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二十四座桥的桥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泛指唐代扬州桥多。民间的传说是因为“古时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名。现在我们看到的二十四桥景区是1986年根据《乾隆南巡盛典》中的二十四桥景区原图在原来的位置上恢复的。基本保持了乾隆年间钓原貌。二十四桥景区包括熙春台、玲珑花界、小李将军画本、望春楼和二十四桥。熙春台为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熙春”一词出自于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表现了这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的景象,表现了扬州唐代和清代经济的繁荣,这里曾是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鹰他被中国著名散文家郁达夫誉为中国四大秋色之一,所以秋天到扬州来赏月是必不可少的。相传扬州盐商曾在此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名“春台祝寿”。门前的平台横可跃马,纵可放轨,规模非常大。整个熙春台一带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与五亭桥遥遥相对,具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华贵气派。对岸的这组建筑叫玲珑花界,它以栽种芍药牡丹为特色。宋朝有“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之说。欧阳修有过这样的诗句:“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且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二十四桥又名芍药桥。大家可以在春末夏初之时到扬州观赏早在宋代就有“甲天下”之美誉的广陵芍药。

与玲珑花界隔湖相对的建筑是望春楼、小李将军画本。他们完全是江南园林的风格,建筑布局从属于熙春台,色调显得清新淡雅,完全体现了南方之秀。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楼上门窗卸去就可变成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小李将军指的是唐代大画家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这一对父子不仅擅长带兵,而且开创了金碧山水画派。所谓“花为画本,月是诗源”。取名小李将军画本是指此地的美景是小李将军作画灵感的源泉。

救然命名为二十四桥景区,游人到此都来寻觅哪一座桥为二十四桥呢?前面这座桥就被游人当作是二十四桥了,它由山涧栈道、单孔拱桥、平板曲桥以及吹箫亭组成,中间呈玉带状的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

好了,有关瘦西湖的主要景点就给大家解释到这里。瘦西湖的风格是自然和人工的巧妙结合,运用自然的地理条件,加以人工的点缀。通过一条狭长的水道将很多小园串联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宾,互为“因借”,虽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在清代的许多小说,如《红楼梦》、《儒林外史》、《浮生六记》中都有关于瘦西湖景致的描述。尤其是清代著名旅游家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给予瘦西湖这样的评价:“平山堂离城三四里,行其途则八九华里,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如此。其妙处在于十余家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这个评价可以说是很高的了。现代的园林专家评价说:“瘦西湖在空间的组合和划分上有一定成就。通过桥、亭、堤、岸的划分,使狭长的水面成为有宽、有狭、有方、有圆的许多空间,增加了景观的层次。他是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旅游结合得非常好的一个例子。视野之开阔是苏州园林所不及的,而相互呼应又较杭州西湖紧凑。”现在有人做了更为直观的比喻,如果将杭州西湖比作是大型故事片,它以场面浩大而著称,那么扬州瘦西湖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它一幅一幅地在您面前展现出不同风格的山水国画长卷。如果您沿着乾隆水上游览线游览瘦西湖,您就会常有忽明忽暗、豁然开朗的感觉,体会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明又一村”的意境,真切地感受到瘦西湖水的曲折多变和幽雅宁静。

所谓“良时莫需掷,好句须频读。”意思是说,好的游览季节您不能错过,比如烟花三月一定要来扬州,同样好的文章要常读,好园林也需要大家来观赏,希望各位能经常到扬州来,我们还有新景叠出的瘦西湖北区欢迎您。

第13篇:西湖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杭州西湖。我是你们本次旅行的导游,姓罗,大家可以叫我罗导。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方,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西湖还有“天下第一湖”的美称,南宋时期就形成了闻名遐迩的“西湖十景”。下面,我重点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三景。

往前走,就是“曲院风荷”。这里夏天的时候最引人注目。瞧,荷花!有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各种荷花,分外妖娆。大家仔细欣赏这些荷花,等风吹过,一朵朵荷花翩翩起舞时就更美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苏堤,“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为什么叫它苏堤呢?因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而建成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就将它命名为苏堤。春天到来的时候,苏堤像一位报春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柔情无限。所以,大家有机会的话,春天一定要来这苏堤看一看!

朋友们,“断桥残雪”景点到了。这桥为何叫断桥呢?它的名字来自于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传说,白娘子原本是一条在山野中修炼的小白蛇,有一天,小白蛇被一个捕蛇老人抓住了,差一点遭遇杀身之祸,幸亏被一个小牧童所救。经过一千七百年的修炼,白娘子终于化作人形,经观音的指点,来到杭州西湖,在断桥上,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许仙,并嫁给了他。传说中的许仙和白娘子动人的爱情故事,让断桥成为西湖上众多桥中最著名的桥。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断桥的石拱桥面无遮无拦。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见的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熠熠生光,与灰褐色的桥面形成反差,远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

各位游客,现在你们可以自由地去观赏西湖的其他美景了,游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下午三点,我们按时在这里集合。预祝大家玩得愉快!

第14篇:西湖导游词

开头:各位朋友(先生们、女士们)现在我来给各位当导游,参观杭州西湖。(你们好,很荣幸陪同大家游览杭州西湖)。

结尾: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行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美丽的杭州西湖永远恭候您的光临!

中间的穿针引线:1、景点风光。(这里、这里就是、看这、瞧、这是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即将步入)

2、传说、故事(杭州西湖如:白娘子的故事、断桥的传说各位游客关于xx还有一个传说或故事呢)

3、注意事项(请各位游客注意:一、不要走散;二、不要乱扔垃圾;三、不要单独行动;四、要注意安全;五、不要乱买东西,以免上当。)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xx导游公司的xx,今天很荣幸由我陪同大家来游览杭州西湖,大家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等。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

其实关于西湖有这样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大家看!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各位游客各位知道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游客们,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这条白堤。

当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这里就是西湖中最大岛“三潭印月”,也叫小瀛州。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供人们参观。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那么,在游览的时候,请各位游客注意:一、不要走散;二、不要乱扔垃圾;三、不要单独行动;四、要注意安全;五、不要乱买东西,以免上当。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美丽的杭州西湖和导游xx永远恭候您的光临!

第15篇: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即将要带你们去西湖游玩了。哦,对了,我姓朱,大家可以叫我朱导。我们的大巴车现在行驶在北山路上。今天,我会带你们去两个地方,分别是断桥和三潭印月。

第一站,断桥到了,你们现在看到的断桥是1921年重建过的,它原本建于唐朝。这座桥长8。8米,宽6。6米,单孔净跨6。1米,是一座拱形独孔环洞石桥,在西湖诸多大小桥中,它名气最大。要是遇到雪后初晴的时候,登上宝石山远眺,白堤像一根玉带,在日出的映照下,断桥向阳的一面,积雪溶化露出了褐色的桥面,仿佛这条玉带被中断了,所以就有了“断桥残雪”这美景。游客们,如果你们想一睹这美景,请一定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再来一次西湖哦!

接下来,我们将乘坐画舫去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西湖最大的岛屿。大家现在远远望去,三只小石塔矗立在湖面上,像不像倒置的香炉露出了三只炉脚啊?传说是观音娘娘用大香炉扣住了黑鱼精。这顶立的石塔,每个塔上都有五个清晰可见的圆洞,要是遇到中秋节,人们会在塔里面放一个蜡烛,把洞用纸封住,每个塔上都会出现五个“月亮”,三个石塔共十五个“月亮”,加上水中的倒影和游人的心中月共三十三个“月亮”。这一湖的“月亮”,会让你感觉身处仙境,三潭印月也是由此得名。我们就要上岸了,大家会看到九曲桥、大荷塘和还有几个亭台,所谓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真的是一步一景。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希望各位游客好好欣赏这人间天堂的美景。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