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2-23 19:44:41

第1篇:沈阳导游词

(东路)沿着后花园主路东行。从后门进入东路。在门前有一处影壁墙,又称照壁。个位仔细看墙上的图案。大家会发现上面所雕绘的图案为仙鹤,而非我们在电视中常见的北京故宫中的龙图案。这也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区别之四。步入沈阳故宫的东路。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广场建筑群。其主要建筑有大正殿,十王亭,銮驾库,奏乐亭构成。我们先来看看广场正面的大正殿。远观大正殿形如一座亭子。他的建筑学名称是:八角重檐攒尖顶大木架结构建筑,清代俗称为“八角殿”。它既是整个宫殿群中最先完成的建筑,也是装饰艺术和使用制度方面最具特色者之一。殿顶最高处是五彩琉璃宝顶,由宝瓶、相轮、火焰宝珠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并装饰着浮雕云龙,色彩斑斓,美丽吉祥,是吸收了佛塔塔刹的艺术特色而精心设计的。同样精彩的是。紧贴宝顶下部的八条垂脊上,各立有一个彩色琉璃烧制的胡人力士,深目高鼻、紧衣小帽,虽然姿态各异,但都好像是在用力牵引绳索加固宝顶,构思巧妙,仪态生动,十分精彩。大政殿的两层殿顶都用琉璃瓦覆盖,装饰在殿顶垂脊部位的行龙脊兽、檐下的斗拱彩画,也都以其富丽和别致的风格,烘托出这座大殿的庄严神圣。大政殿外观共有内外两圈三十二根红柱,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侧殿门外两柱上的金龙,昂首探爪仿佛正欲争攫中间的火焰宝珠,形态栩栩如生,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在殿柱顶端的外侧,各有相貌威猛、非狮非牛的兽面。据说这是藏传佛教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把它装饰在建筑上,既能带来吉祥又可体现统治者的威严。大政殿内檐柱间的八面,各装有六扇隔扇门而并无砖墙,门的上半部是“斧头眼”式的棂格,下部裙板中间则各镶有木雕的金漆团龙图案,更增添了殿体周围的美感。夏天时将门卸下形如凉亭,通风效果极佳。冬天时内生火盆市内温暖如夏。大政殿建筑在须弥座台基上。四面都设有石阶踏跺,正南殿门前的一组中间是石雕云龙陛路,是皇帝出入大殿的御路。这里的石雕栏板、望柱、抱鼓、石狮等,都带有明末清初东北地区民间的风格,朴实生动,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正殿共有八面,四处台基,寓意大金国四平八稳。

我们走上大正殿参观。大政殿内是不设天棚的“彻上露明造”装修。八根十余米高的彩绘金龙大柱直插殿顶。穹顶正中是圆形的木雕金漆降龙藻井,周围的天花彩画,靠里侧的是万福万寿万禄万喜八个篆书汉字图案。外侧的一圈则分为八组,每组由一个梵文字图案和四个龙凤图案构成。这些精美别致的天花装饰,既具有富贵祥和的气氛,又带有神圣的宗教色彩。与之相呼应的,还有殿内各个方向姿态各异的云龙和兽面、莲花、如意等木雕装饰,成为融合多民族艺术风格的壮美景观。在殿内挂有康熙皇帝手书的对联“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

大正殿在建成之初叫做“大衙门”。因为早期满语中并没有与“殿”相应的词,而是用从汉文中音译的“衙门”一词来形容它,所以把“大殿”称为“大衙门”。每天的皇帝地就在大正殿内处理政务。在大正殿的两侧分别排列有十座小亭。这就是有名的“大正殿十王亭”。大政殿和十王亭不仅体现了当时满族国家的政治特色,在建筑布局和风格上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史书中记载,努尔哈赤、皇太极率领八旗军队外出驻扎时搭设的蒙古包式帷幄,有时就是皇帝用大一些的“黄幄”,而八旗贝勒大臣们则分别用排列在其前两侧的八座“青幄”,大政殿和十王亭的排布、瓦色、造型都与之十分接近。因此,人们也把这“一殿十亭”叫做“帐殿式”布局,视为带有游牧狩猎民族特点的宫殿建筑的典范。

第2篇:沈阳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天的导语,很高兴这天能和你一齐度过,下方由我来给大家讲讲沈阳故宫吧: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政殿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1636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两明柱各有金龙盘柱,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

1644年(顺治元年)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

十王亭

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此建筑布局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所仅见。

其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

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这种君臣合署在宫殿办事的现象,历史上少见。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但是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能够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大清门

大清门是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正门,俗称午门,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此门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混成一体,显得十分协调。

大清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年)之前,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大门为大清门。大清门的满文译音为“代青杜卡”(代青即大清,杜卡为门)。

崇政殿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殿内“彻上明造”绘以彩饰。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殿柱

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东巡”诸帝于此举行“展谒山陵礼成”等庆贺典礼。

凤凰楼

崇政殿北首的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有三层,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清宁宫

清宁宫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

室门开于东次间,屋内西侧构成“筒子房”格局,东梢间为帝后寝宫。宽大的支摘窗式样朴素,棂条皆以“码三箭”式相交,宫门亦不用隔扇式。正对宫门竖立祭天的“索伦竿”,此均为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风格。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缘剪边,前后皆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檀枋施彩绘等,则是吸收汉、藏民族建筑艺术。

文溯阁

文溯阁建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

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是沈阳故宫西路的主体建筑,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一样。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之后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这是乾隆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

金水桥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声能透露,沈阳故宫正门前的“金水桥”属于违规建筑,与整个风貌不相符。沈阳市文物部门已经下发了整改拆除通知限期拆除。

20xx年9月25日14时30分许,沈阳故宫东南侧,在“金水桥”施工墙外,有一大片被围挡围起的施工工地。从围挡的缝隙中能够看到,工地中一辆作业车正在施工。

最佳旅游时光

沈阳的春天和秋天时光短促,升温、降温幅度很大;夏季平均气温24度,比南方凉快3-5度;冬季寒冷干燥,务必携带羽绒服或棉大衣。雨季主要在春、夏与夏秋之交。每年4-10月是沈阳旅游的黄金季节。你们来的正是时候。

当地特产

沈阳的美食佳肴历史悠久,制作精湛,在满族菜肴基础上,借鉴和发展了传统宫廷的精良技术,又荟萃了中国名菜之精华,构成了自我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由于历史上,沈阳一向由少数民族和汉族轮流统治,因此也传入了各民族的风味小吃。比如回民小吃马家烧麦,满族小吃那家白肉血肠,朝鲜族的打糕、烤牛肉、西塔大冷面等。沈阳也有自我的.传统小吃老边饺子,老山记海城馅饼。

沈阳主要商业街区分布在中街(步行街)、太原街一带。沈阳的大部分商厦营业时光一般是上午9:00开门,晚上10:00关门。五爱市场,位于沈河区风雨坛街,是全国五大集贸市场之一,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服装轻工批发市场,品种齐全、物美价廉。公交117路、125路、132路、133路、134路、151路、207路、212路、213路、222路、223路、224路、224路区间238路246路、256路、263路、266路、270路、273路、274路、277路、293路、297路、298路、326路、333路、334路、338路、501路、523路、800路可达。南湖公园古文物市场,有几十家店铺经营着古玩、字画、印章、瓷器、玉器、木雕、珊瑚、珠宝翠钻;还有遍体绿锈的历代古钱。沈阳的名特产品,如御赐枕、羽毛画、绢花、彩石镶嵌画等,都能在那里觅得。每逢周日,那里格外热闹。

游客们游玩好沈阳的古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古建筑、烽火台、边墙和历史纪念物、革命纪念物后。能够到具有现代性的娱乐场所去娱乐放松一下。

第3篇:沈阳导游词

没去沈阳之前,只知道沈阳的故宫是与北京故宫齐名的全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廷建筑之一,似乎沈阳的名胜也仅如此而已。去了沈阳才知,沈阳还有唐慈寺、舍利塔、太清宫、清东陵、北陵及“九一八”遗址、张大帅府等众多名胜。更没料到,在沈阳朋友的热心安排下,我们一行游历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怪坡”,亲身体验了在此坡上发生的怪异之事,令人大开眼界,大感惊奇。

“怪坡”,堪称沈阳的又一名胜。

“怪坡”位于沈阳城北的新城子区,距沈阳约35公里,坡长大约98米,坡度从高处往下约在30度左右。当驾驶员载着我们踏上这“怪坡”,下坡时,明明是空档,可车不是一顺溜往下滑,反而缓缓向坡上倒退,非得挂上档,才下得了坡。而上坡时,居然不费吹灰之力,自然上行。这上坡如下坡、下坡如上坡的有悖常理之情景,不但发生在每一辆行经此地的车辆上,即使你骑上自行车,也同样如此。我们一行七人曾骑上自行车一个个下坡当上坡骑,上坡当下坡溜。

听沈阳的朋友介绍,这“怪坡”最先是由解放军通信兵部队的战士在架线的时候发现的。以后,有关部门曾组织专家进行过专题研究,分析来分析去,有说是磁场效应,有说是视觉错位,更有地球板块作用、地下异物作用等种种说法。可至今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来。据说,后来有关部门不再对此研究,干脆就让它谜底沉,让人们去体验、去猜测。这无法破解之谜,反激起了游人的兴趣,使此坡名声大噪,成为沈阳旅游新景点。望着“怪坡”对面山坡上筑就的观坡亭及其右侧大大的“怪坡”二字,使人感觉到,通过“怪坡”来吸引游客,围绕“怪坡”做足旅游文章,远比把它研究个透彻,更具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

为了体验“怪坡”是否有磁场效应,我们一行又下车步行了一个来回,奇的是这走路也有上下坡颠倒的感觉,特别是走的快的时候。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更绝的是,我们中的老戴拿了一瓶矿泉水,把它倒在坡上,只见水不是顺坡往下流,而是向上、向左右两侧漫开。我们又登上了“怪坡”对面的观坡亭,直到爬上了山坡顶,我们七个凡夫俗子也没有一个发现“怪坡”存在着视觉上“形似下坡,实则上坡”的错觉。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怪坡”的成因让你费思量,“怪坡”的趣事给你添游兴。朋友,去沈阳别忘了去“怪坡”走一遭。

第4篇:沈阳导游词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东路——为 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一六二五年开始创建,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 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是汉族的传统建筑形式;但殿顶的相轮宝珠与八个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大政殿内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在建筑布局上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中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于一六二七年至一六三五年建成,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凤凰楼于1627年—1635年建成,是当时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举行宴会的地方。清宁宫修在三点八米的高台上,是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在东次间开门,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这是满族的建筑特点。这些宫殿镶嵌的龙纹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画精致生动。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 大清门、崇政殿、 凤凰楼以及清宁宫、 关雎宫、衍庆宫、 永福 宫等。

西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于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封建统治者建筑这样规模的宫殿,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驱使成千上万的工匠和农民,日以继夜的劳动,木材要到浑河上游的丛山峻岭的原始森林去砍伐,砖瓦要从三百多华里的海州(今辽宁省海城)烧制,耗费无数人力畜力运到沈阳。故宫的每座殿宇,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修建这座宫殿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无法统计,仅用砖瓦一项就折银六十八万两,约合当时四十五万贫苦农民一年的口粮。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的剑,皇太极的 腰刀和 鹿角椅等。

第5篇:沈阳导游词

清福陵坐落在沈阳市东北郊,又称东陵,这里是清朝的奠定者太祖努尔哈赤与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福陵始建于1629年,完工于1651年,它背倚天柱山,草木繁茂,在这里既能感觉到皇家陵园的气魄,又能享受到寂静的天然情形。

福陵的正门是正红门,进入后脚下是砖铺的甬路,两旁整齐地分列着华表、驼、马、狮、虎等石雕,在登完108级石台阶(称为108蹬)后,看到的是一座大碑楼,内立"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上面雕刻着康熙帝撰写的碑文,首要是赞美清太祖创业建国的好事。

碑楼的北面是方城,是福陵的主体构筑。方城为砖筑长方形城墙,墙上有马道、垛口,墙城的四隅各有一座角楼,这座方城恰似既像一座小型宫殿又像一座小型城堡。隆恩殿是方城的正殿,内里供奉着神牌和祭奠,殿前有焚帛亭,两侧有对象配殿,殿后有石柱门、石五供和券门。

方城的北面就是月牙形的宝城,宝城前壁的正中有一座琉璃照壁。宝城的正中是宝顶,系用三合土筑成,下面的地宫安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皇后叶赫那拉氏。因为整个陵墓依山势而建,你会发明构筑物也跟着坡势升沉,显得越发犬牙交织、高峻宏伟。

第6篇:沈阳导游词

沈阳方特欢乐全国位于沈阳市沈南新区盛京大街,占地约60万仄方米,由深圳华强集团投资20亿元精口打制,是东南区域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方特欢乐全国以科幻以及互动体验为最大特色,采用国际一流的理念以及技术精口打制,可与西方最先辈的主题公园相媲美,被誉为“东方梦幻乐园”、“亚洲科幻神偶”。

沈阳方特欢乐全国由飞越极限、星际航班、恐龙危殆、影视特技摄影棚、生命之光、海螺湾、宇宙专览会、聊斋、嘟比历险、嘟比脱心秀、火流星、神秘河谷、维苏威火山、欢乐乾坤等十几个大型主题项目区组成,涵盖主题项目、游乐项目、戚闲及景观项目300多项,此中搜罗许多全国领先的超大型游乐项目,绝大多数项目老少皆宜。这里有国际一流的低空飞翔体验项目“飞越极限”、大型动感太空飞行体验项目“星际航班”、中国独创的大型火山探险项目“维苏威火山”、今朝全国最先辈的大型恐龙复活劫难体验项目“恐龙危殆”、让人琢磨没有透的中国传统神话神偶演绎项目“聊斋”、色彩斑斓、如梦似幻的项目“海螺湾”、神偶的卡通互动项目“嘟比脱心秀”

这是一场盛况空前的欢乐盛宴!这是一个充溢神偶的梦幻乐园!这是一个未去科幻的探险王国!梦幻偶妙的全国,等待您探秘。

要欢乐,往方特!欢迎加进方特梦幻之旅!

第7篇:沈阳导游词

位于沈河区沈阳路171号,与繁华的中街毗邻,是全国保存至今的清代最早的宫殿建筑群,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的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阳故宫博物馆陈列的艺术品也很丰富。在绘画陈列室里,有明、清两代一些大师的作品如清李鳟、金农、明文征明书画精品、陶瓷、雕刻、织乡、漆器等工艺品也不少。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第8篇:沈阳导游词

金银市:在今盛京饭店北侧一条狭窄胡同里,是沈城专营的金银首饰市场。每天清晨,金银商人都赶到这里来出售首饰,承接加工业务,生意兴隆。

铜市:在铜行胡同(今中央路二段铜行里),是制作和买卖铜锡器皿的场所。因它位于沈阳故宫身后,恰在老城中心,故有“铜心铁胆”之说。这里出卖的器皿很多,有衣钩、香炉、蜡台及特制的铜火锅、水壶、乐器等。

皮市:在皮行胡同(今中央路二段中和里),旧籍对其经营状况记述不详。经实地调查,这里是皮行制作和交易之处,俗称“东皮行”,买卖的商品有皮衣、皮帽、皮鞋及马具等。

书市:在鼓楼北侧西边的胡同里。这里曾是书本纸张笔墨集中销售之地。民国年间,日商为了赚钱,竞仿造孙中山画像,印刻在书本、铅笔上,欺骗市民,但有爱国心的人都买国货,使日货销量锐减。

梨市:在钟楼向北的东胡同里(今长安寺附近),每日都有一些杂货铺和串街小贩来此购货。逢年过节,市内居民也到这里来买过年的糖果糕点及梨、山核、苹果等。

鸟市:在钟楼南路东第一条小胡同里(原名月窗胡同),是当年的鸟市及秋后斗蜕蝉的场地。每天清晨,蜕婢叨卿,百鸟瞅瞅,十分热闹。

第9篇:沈阳导游词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举世仅存的满族风格宫殿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老城中心,初建时叫“盛京宫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尊为“国初圣迹”。 它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基本建成于1636年(崇德元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清世祖福临也在这里继位称帝,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全国。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10次“东巡”盛京祭祖,都到此“恭瞻”,或驻跸处理朝政和举行盛大庆典,并有所扩建。沈阳故宫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东北地区的统治中心,也是清统一全国后东北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最后完成于1783年(乾隆48年)。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100余所500多间。按其布局分为三部分,即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建筑为努尔哈赤时期所建,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路建筑主要是皇太极时期所建,曾演绎过许多历史故事;西路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储藏《四库全书》而闻名。

[东路]

沈阳故宫东路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从建筑形式上看,它们都是“亭子式”建筑,好像11座“帐殿”依次排列在广阔的广场中。这种建筑形式脱胎于女真民族戎马生涯中的帐殿,是游牧民族“帐殿”制在皇宫建筑上的反映。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又叫“大衙门”、“笃恭殿”。它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作为17世纪初的建筑杰作,融汇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的艺术风格,是沈阳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在广场两侧呈八字形排开,每边5个。从北自南,东边分别为左翼王亭,镶黄、正白、镶白、正蓝旗亭;西边为右翼王亭,正黄、正红、镶红、镶蓝旗亭。左右翼王亭是当时左右翼王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举行朝会和典礼时各旗官员集结之处。这种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体制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八旗制度是一种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政治制度??)

[中路]

中路的宫殿,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进入大清门,就进入了中路的第一进院落,东有飞龙阁,西有翔凤阁。它们都是两层,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里面陈列着乾隆东巡时带到沈阳故宫的乐器。

大清门俗称午门,也是就故宫的正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当时文武群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当年,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祖大寿等降清后,就是跪在大清门前谢罪和请降,受到皇太极接见的。

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是沈阳故宫中路最重要的建筑。是清太宗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1636年(天聪十年),皇太极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顺治元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驻跸期间都要在这里举行谒陵礼成大典。

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它最有特点的地方是殿顶的黄琉璃瓦带绿剪边,现在殿内陈设的是按照乾隆东巡时的面貌设置的。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

龙宝座,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殿外月台上东南角有“日晷”,它是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的;西南角有“嘉量亭”,它是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器,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国家的统一和强盛。月台上还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火灾。古代称它们是“门海”,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镇火灾,所以又称“吉祥缸”。

眼前这座建筑就是凤凰楼,处于“前朝后寝”的中间,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原名叫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清入关后,曾用以存放帝王的画像、行乐图及清初皇帝的玉玺。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意识是大清朝国力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的盛京来的,表达了清代皇帝对祖先创业之地的顶礼膜拜。下层的门洞是连接台上、台下的通道。凤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当时盛京最高的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并被列为盛京八景之一。 第三进院落南起凤凰楼,北至清宁宫,东西各有二宫,是一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这就是皇太极的后宫,为皇太极和后妃们的住所。

清宁宫原叫“正宫”,为五间硬山式前后廊式建筑,是沈阳故宫中最具满族住宅特色的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及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极就在南炕上“端坐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西侧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是帝后日常饮食起居及会见、宴请亲眷的厅堂。门开在东面第二间南面,形如口袋,称为“口袋房”。清宁宫的烟囱在清宁宫的后面,从地面垒砌,略低于房脊,从正面看不见,非常的有特点,一会绕过去就能看到。其“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布局,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索伦干在清宁宫正门前的庭院南端,满族人称它为“神杆”。木杆下方上圆,底部镶有石座,顶端安有锡斗,全部用红漆涂染。它是满族人用来祭天用的。祭天时,在锡斗内放上五谷杂粮或猪的杂碎,以敬乌鸦,这反映了满族萨满教的灵禽崇拜观念,据说也和乌鸦救主的观念有关。

清宁宫两侧的东西配宫,都是皇太极和妃子们的居住之所。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四宫中以永福宫最为著名,1638年(崇德三年),清世祖福临就出生在永福宫。

[西路]

沈阳故宫西路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的需要而增建的一组建筑,主要有文溯阁、戏台、嘉荫堂和仰熙斋,套院相接,多而不乱,有较浓的文化气息。

文溯阁建于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至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为西路建筑中的主体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专门用来收藏乾隆时期的编撰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也是全国存放《四库全书》的著名七阁之一。阁名是乾隆钦定的,因位于其“祖宗发祥之地”盛京,所起取“溯源求本”之意名为“文溯阁”。《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结构严谨,是我国古典文献中的珍贵遗产,对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库全书》共缮写7部,其中一部就藏在“文溯阁”。1966年10月,基于备战考虑,辽宁省将《四库全书》等秘密运至兰州,有移交到甘肃省图书馆保存。 文溯阁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外面看是重檐2层,在里面看则是3层,明显带有江南建筑的风格样式。与沈阳故宫的其它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上用的

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中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五行八卦之说,和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

文溯阁后为仰熙斋,是皇帝读书之所。阁前宫门外有嘉荫堂,左右有出廊,南面有戏台,是乾隆、嘉庆时期皇帝东巡赏戏的场所。

第10篇:沈阳导游词

沈阳方特欢乐世界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盛京大街,占地约60万平方米,由深圳华强集团投资20亿元精心打造,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以科幻和互动体验为最大特色,采用国际一流的理念和技术精心打造,可与西方最先进的主题公园相媲美,被誉为“东方梦幻乐园”、“亚洲科幻神奇”。

沈阳方特欢乐世界由飞越极限、星际航班、恐龙危机、影视特技摄影棚、生命之光、海螺湾、宇宙博览会、聊斋、嘟比历险、嘟比脱口秀、火流星、神秘河谷、维苏威火山、欢乐天地等十几个大型主题项目区组成,涵盖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300多项,其中包括许多世界领先的超大型游乐项目,绝大多数项目老少皆宜。这里有国际一流的高空飞翔体验项目“飞越极限”、大型动感太空飞行体验项目“星际航班”、中国独创的大型火山探险项目“维苏威火山”、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大型恐龙复活灾难体验项目“恐龙危机”、让人琢磨不透的中国传统神话神奇演绎项目“聊斋”、色彩斑斓、如梦似幻的项目“海螺湾”、神奇的卡通互动项目“嘟比脱口秀”......这是一场盛况空前的欢乐盛宴!这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梦幻乐园!这是一个未来科幻的探险王国!梦幻奇妙的世界,等待你探秘......

要欢乐,去方特!欢迎加入方特梦幻之旅!

第11篇:沈阳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怪坡风景区所有工作人员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本次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的导游员,我叫___,希望我今天的讲解能让大家对怪坡风景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如果在我的讲解过程中大家有没听懂或没听清楚的地方,请您向我提出,我会细致耐心的,对您所提出的问题做出最详细的解答!

好了,现在让我们转入正题,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沈阳市东部山区就有这样一个坡,各种车辆到此,下坡不开(蹬)不走,上坡不开(蹬)却自动向坡上滑行。

那它究竟是怎样发现的呢?公元1990年4月的一天,新城子区第一交警大队第二分队的两名交警到此熟悉路段,当两个人驾驶着北京牌吉普车行驶到怪坡底部时,无意间发现车内加油表失灵,于是将车停下,摘档熄火后不久,奇迹发生了,车子竟在无人驾驶地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由东向西沿坡滑行而上,十分惊愕的他们壮着胆子又试了几次,仍然如此,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迷惘就这样惶然而去了。

消息不胫而走,好奇者蜂拥而至,国产、进口、大型、小型、载重、轻便,各种汽车纷纷来坡一试,无不证实怪坡之奇妙,更有趣的是骑上自行车上坡只要扶住车把,不用蹬车就飞快地向坡上滑行,而下坡却要用力蹬,不蹬不走,真是奇哉,妙哉,众人交口称“怪”,“怪坡”之名从此传开,现在已经越出国境,蜚声中外,堪称“华夏一绝”!

第12篇:沈阳导游词

沈阳故宫(英语:Mukden Palace)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13篇:沈阳导游词

好了,现在让我们转入正题,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沈阳市东部山区就有这样一个坡,各种车辆到此,下坡不开(蹬)不走,上坡不开(蹬)却自动向坡上滑行。

那它究竟是怎样发现的呢?公元1990年4月的一天,新城子区第一交警大队第二分队的两名交警到此熟悉路段,当两个人驾驶着北京牌吉普车行驶到怪坡底部时,无意间发现车内加油表失灵,于是将车停下,摘档熄火后不久,奇迹发生了,车子竟在无人驾驶地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由东向西沿坡滑行而上,十分惊愕的他们壮着胆子又试了几次,仍然如此,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迷惘就这样惶然而去了。

消息不胫而走,好奇者蜂拥而至,国产、进口、大型、小型、载重、轻便,各种汽车纷纷来坡一试,无不证实怪坡之奇妙,更有趣的是骑上自行车上坡只要扶住车把,不用蹬车就飞快地向坡上滑行,而下坡却要用力蹬,不蹬不走,真是奇哉,妙哉,众人交口称“怪”,“怪坡”之名从此传开,现在已经越出国境,蜚声中外,堪称“华夏一绝”!怪坡是一条长80余米,宽约25米,呈西高东低走势自然形成的斜坡,它位于东经12303’,北伟420,海拔153.1米,在沈阳市新城子区清水台镇帽山西麓,面对旷野,背依群山,沈哈高速公路纵穿景区境内,西距贯穿南北的国道102线1.32公里,南达东北名城沈阳30公里,北往辽金重镇铁岭28公里,东向煤都抚顺30公里,距《刘老根》续集拍摄地清河风景区90公里。怪坡面世,神秘加身,专家、名人、学者纷至沓来探秘揭谜,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参观后留下这样的诗句:“自然探秘,人生解惑,一题多思,沈阳怪坡”。香港著名作家金庸颇有感想,他写道:“天下奇事怪象甚多,智力有时而穷,固不能概以非科学视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籍华人李政道曾亲临怪坡体验后,风趣地说:“怪坡不是魔术,弄清原因,我又可获得一次诺贝尔奖金。”总之,对怪坡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概括起来现在比较集中的说法有三个:有人认为在怪坡西侧有一磁场或引力场,足以吸引各种车辆或行人轻松西行,但至今未能探测到磁场发生地及强度。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带着大小两个球体篮球和铁球亲临怪坡测试,结果两个球体都是向坡上滚动,所以磁场这种说法被否定;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地心引力作用,物体沿坡下滑,也是由该物体受地球体引力所起的。由于怪坡上的物体不再向坡下滑而是向坡上移的现象就已经脱离了经典力学的一般情况,由于某种原因重力场上的某个或某几个点分布异常这是完全可能的。但产生这种现象它的范围不可能只限制在这条长80余米,宽约25米的坡,可是怪坡附近,目前却再也找不到这种现象了;由于怪坡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但是在坡上无论是用水平仪测量还是测海拔高度,坡度和落差都有,坡度约为1.87度,而两侧的海拔高度落差为1.2米.这足以证明不是视觉差。

各种说法都相互矛盾,都不能给怪坡以准确的科学定论。

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络绎不绝地游人无不带着“临坡不枉此来游的满足,又留着如此奥妙谁造化”的县念而欣然离去。

科学迷宫大,解谜待专家。

怪坡发现后,又有新谜面世,真可谓“一坡奇特百景生辉,山献风光水奉姿色。”在怪坡东南约百米的山坡上,有方圆二百米的地方只要用脚使劲一跺,下面就会发现“空空”的响声,其声深厚,被人称为“响山”。

顺着响山坡行至山顶,倘若用木棰砸地,便可听到“嗡嗡”的响声,其声圆润,悠悠不止,故被称为“嗡顶”。怪坡、响山、嗡顶被称为“三谜”不解之因,人们更想给它披上一层神秘袈裟!

截至2003年,风景区已累计待中外游人500万人次,国籍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连年递增,景区的投入逐年加大,现已累计投资1.5亿元,从1993年全面开发以来,年平均投入12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省、市和国外的100余家电视台记者,300多家报刊杂志均对怪坡作过报道,怪坡开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辽、沈地区旅游行业中可称得起“龙头产业”,成为外国人,外地人到沈的首选景观。因此,风景区相继被评为“辽宁省五十佳景”“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观”,“辽宁旅游八大奇观”之一。

第14篇:沈阳导游词

Shenyang est une ville historique et culturelle célèbre.C'est unemégalopole historique.Il est nommé d'après son emplacement au nord de l'anciennerivière shenshui (aujourd'hui la rivière hunhe).La région de Shenyang contientla culture primitive du bassin de la rivière Liaohe.Il y a 30 000 ans, il yavait des activités humaines dans la région de Shenyang.Il y a plus de 7 200ans, l'?ge néolithique a eu des ancêtres humains anciens qui ont prospéréici.L'histoire de la construction de la ville de Shenyang remonte à plus de 2600ans depuis la création de la ville carrée (prédécesseur de la ville de Hou) dansl'?tat de Yan au printemps et à l'automne.Shenyang est connu sous le nom de"lieu de naissance d'une dynastie, capitale des deux dynasties".1 620 _En,l'empereur Taizu de la dynastie Qing, Nur hachi, a fondé la migration post - orici, renommé Shengjing.En 1636, Huang Taiji changea son nom de pays en "Qing" etfonda l'?tat Manchu - Qing.En 1644, l'empereur shizu de la dynastie Qing, FuLin, a conduit l'armée mandchoue et Qing à entrer dans la capitale intérieure dePékin, Shengjing comme capitale auxiliaire.Le Palais impérial de Shenyang, où setrouvait le Palais impérial au début de la dynastie Qing, est l'un des deuxpalais les plus complets de Chine.

Shenyang est une ville centrale bien établie, le Département général del'équipement de la République, le c?ur du Nord - Est.Malgré la douleur de laréforme du système d'?tat, la tendance à la hausse au __Ie siècle estparticulièrement forte. Selon les prévisions de Jones Lang Link, Shenyang etChengdu représenteront plus de la moitié de la croissance totale des immeublesde bureaux urbains en Chine à l'avenir, tandis que Shenyang est devenu lepremier marché immobilier de détail.En ce qui concerne l'environnement, le plusgrand progrès de la ville industrielle lourde traditionnelle a été réalisé à 20?.Le 11 juin, le Programm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nvironnement (PNUE) aclassé Shenyang comme une ville de démonstration écologique des Nations Unies,la seule ville de Chine à être sélectionnée pour ce projet.

Shenyang est l'une des principales bases de l'industrie lourde nationale,qui se concentre sur l'industrie de la fabrication d'équipements.Après desdécennies de développement, le nombre de classes industrielles à Shenyang aatteint 142, soit 20.Jusqu'à présent, il y avait plus de 4 000 entreprisesindustrielles au - dessus de la taille désignée et la valeur totale de laproduction régionale était de 700 milliards de RMB.

第15篇:沈阳导游词

游客伴侣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去,我叫王格申,是您们的导游,大家可以或许叫我王导,年长的游客们也可以直接称呼我小王,好了,先给大家讲讲我们的行程,我们第一个要往之处等于我们的沈阳故宫。

说叙故宫,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南京故宫,启示没有用到南京也能看到故宫的,没错那等于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二大宫殿修建群之一,此外一个没有用我多说大家应该都知叙是哪一个了吧,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仄方米,宫内乱争修建物保存完好。

现在大家就在沈阳故宫的门心,大家都看到了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仄方米的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修建上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就需要有颗伴侣们自己往体会品味了,这里现在是沈阳最首要的游览点。

沈阳故宫修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合始修筑。努尔哈赤逝世后,第两代汗皇太极继续建修”"乐成”"。沈阳故宫的修建布局可以或许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修制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修的大中阙,搜罗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和清宁宫、闭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坤隆时期增修的文溯阁、嘉荫堂以及俯熙斋等。坤隆时皇宫已在南京,但他偶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现在我们去到了沈阳故宫的东路,这里是很有特色的。大政殿居中,二旁排列十个亭子,称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修建,正门有二根盘龙柱,以示庄宽。大政殿是用去入行大典,如揭晓诏书,颁布戎行出征,迎接将士班师以及皇帝即位等之处。从修建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没有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以及成八字形排合的十座亭子。其修建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十一座亭子,等于十一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或许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去了。这也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倒退。崇政殿是沈阳故宫最首要的修建,在中路,是皇太极普通临朝之处。崇政殿南有一凤凰楼,三层,是其时盛京乡内乱争最高的修建物。沈阳故宫专物馆所陈列的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去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以及鹿角椅等。沈阳故宫专物馆陈列的艺术品也很歉富。在绘画陈列室里,有亮、清二代一些大师的做品如清李鳟、金农、亮文征亮字画佳构、陶瓷、雕刻、织城、漆器等工艺品。

我的讲解就差没有多, 现在给大家一点光阴自己往观赏一下,半个小时候我们在这里集开,谢谢大家的共同。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