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2-23 19:42:40

第1篇:华清池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是你们的导游员王传芳,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者是王导,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为大家介绍举世闻名的华清池。大家可曾听说“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吗?举世闻名的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骊山北麓华清宫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华清池作为历代帝王的离宫别苑和游览胜地,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建造骊宫;秦始皇砌石起宇,改名为“骊山汤”;盛唐时期的唐玄宗李隆基又对宫殿大加扩建,起名为“冬宫”。每年冬天李隆基都带杨玉环来华清宫避寒。后华清池成为历代帝王及皇亲国戚避寒休闲的福地。它既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大型温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览的文物保护场所,下面大家请随我一起游览一番吧!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大门。这里就是正门,名叫津阳门,俗称东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所书。作为皇室别宫的唐华清宫,是和骊山秀岭合为一体的,其规模远比眼前的华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华清池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以唐华清宫为蓝本并根据华清池所处地域的具体条件设计修建的,但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华清池诗中写道:“华清池水色青苍,此目规模越盛唐。”指的就是这新建的核心部分。现在大家随我进入门内,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湖中央的一尊雕塑。大家猜猜她是谁?哦,对了,她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华清池标志性的建筑,游客朋友们可以在此留影纪念。

现在我们来到九龙宫景区,这里属华清池西区。大家看到的这个湖叫做九龙湖。为什么叫它九龙湖呢?请大家随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长堤下有八条小龙,再往上看,还有一条老龙共九只,因而以九龙命名。

据说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华清宫里整整呆了13个冬天,他们居住的地方就是围绕九龙湖而建的这座非常雄伟的仿唐建筑飞霜殿。为什么叫飞霜殿呢?因为每年冬天的时候,雪花漫天飞舞,银装素裹,唯有飞霜殿前落的是白霜,这是因为殿前的九龙湖整日热气腾腾,气温较高;又因为天子的寝室里有御寒设施,使室内的温度较高,不积雪,只化为白霜。现在飞霜殿已经作为接待外国元首和重要领导的接待室了。

看完飞霜殿后,请大家转过身来看我们对面这座苍翠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骊山”。从远处看这座山像一匹青黑色的骏马,古代的黑马称为“骊”,因此它取名叫“骊山”。骊山主要由三个峰组成,第一峰就是骊山西绣岭,岭上绿树成荫,是国家森林公园,岭西有索道可直达山顶,山顶有烽火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历史上把这一段概括为“千金买一笑,一笑失天下”。

骊山岭上还有老母殿和老君殿,分别是崇奉女娲娘娘和太上老君的庙宇。其中老君殿曾出土一尊石制老君坐像,相传为西域艺术家元伽儿所刻,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由九龙湖东南角前行,可到唐华清宫御汤博物馆,这一组唐代汤池遗址发现于1982年,经过考古发掘,史料记载,基本可以认定是历史上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星辰汤”为唐太宗专用的浴池,因无顶盖,晚间沐浴时能看见星辰而得名。“太子汤”顾名思义为太子沐浴场所,“尚食汤”为御厨的官员们所用,而唐玄宗李隆基为自己所建的“莲花汤”和为贵妃杨玉环所建的“海棠汤”则包含了两人传诵千年的爱情故事。莲花汤”用墨玉石砌成,为圆角长方形,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池底有两个喷水口。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皇帝是非常会享受的,他就相当于是在一条流动的小河里面沐浴。他送给他的爱妃的是“海棠汤”,池的形状仿佛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据说杨贵妃每次在沐浴的时候会将汤池内洒满花瓣,贵妃沐浴一次,整个华清宫弥漫着迷人的香气。

说到这里给就要给大家讲讲杨玉环了。杨玉环祖籍弘农(今华阴),原为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不光姿色出众,又精通歌舞,性格活波开朗,深受李隆基喜爱。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怂恿下,诏其在骊山温泉宫见驾,赐为女道士,号太真,将其纳入后宫,一时间,“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封为贵妃。每到冬季,李隆基都携贵妃前来华清宫避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他们当时的生活写照。杨玉环的亲属们也纷纷取得朝中要职,她的堂兄杨国忠更是身居相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权相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次年攻陷长安,李隆基率众西逃,逃至今兴平县马嵬坡,六军不发,护卫部队杀死杨国忠,并逼迫李隆基将杨玉环缢死于马嵬驿中。《长恨歌》结尾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为他们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加了最好的注解。

华清池内与李隆基、杨玉环有关的重要遗址还有梨园遗址,位于华清池东大.门内右侧,是他们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地方。今天的戏剧演员们称梨园弟子,起源于此。

从御汤博物馆向东有一组封闭的园林,称环园。环园南部高台之上有一字排开坐南朝北的五间房屋,人称“五间厅”。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

这五间厅可谓来历不浅。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4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闲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门厅。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起了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今天,当我们来到这里,自然会重温60多年前的一幕。你们看,这一号厅房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二号厅房是蒋介石的卧室,三号厅房是他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会议室,五号厅房是蒋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门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游客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俪山上的痕迹。

事变解决后,国民党政府为纪念这一事件,在虎斑石旁修建了一个草木结构的亭子,称“民族复兴亭”。1946年,胡宗南将亭子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更名为“正气亭”。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个亭子改名为“捉蒋亭”,1986年,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正式易名为“兵谏亭”。好了,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到关系,华清池的讲解就介绍到这里了,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两山不能相逢,两人总能相见,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和大家再次相聚在古城西安,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大家!

第2篇:华清池导游词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骊山北麓,距历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就是游览沐浴胜地,是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骊山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天子。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他们的行宫别苑。

围绕朝代的兴亡更替,华清池的盛衰变迁,文人墨客寻古觅幽,感叹咏怀,创作了>等无数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会,这里就有原始先民活动的足迹,他们是骊山温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华清池所在地修建“骊宫”;“千古一帝”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名曰“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进行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饰,为美化环境而“列松柏数千株”,以点缀温汤风景。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营建“汤泉宫”,竣工以后太宗率文武百官临幸新宫,亲笔御书《温泉铭》,兵名石匠乐石制碑拓印以示群臣。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及经扩建,公元747年10月新宫落成,易名“华清宫”。“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宫城倚山面渭,依骊山山势而筑,以朝元阁所在的西绣岭第三峰和温泉总源为轴线,以总源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展开,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体现了皇宫严谨的布局。宫周筑罗城,修登山辇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内置白官衙署和宫清腹地、卿府第。“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至此,华清池达到了它的历史鼎盛时期。华清池是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而著称的。“帝辇恒从十月来,羽骑云游应山绿”,据记载,从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和亲信大臣来华清宫“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

其间处理朝政、商议国事、接见外使都要在这里进行,华清宫逐渐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渔阳辇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玄宗弃京师急携杨贵妃姐妹西逃,至此,华清宫由盛转衰。五代残唐以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华清池失去了他的特殊地位。

华清池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此,华清池内至今仍完的保留着当年蒋介石行辕旧址枣五间厅。建国以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葺、扩建,古老的华清池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虽不及唐时规模宏大,但也不亚昔日之富丽典雅。1959年,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此参观时就欣然提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庶民尽天王”。

第3篇:华清池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讲解员,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内,南依骄山,北临渭水,内有天然温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适于原始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更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胜地。

根据历史资料证明,华清池已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早在6000多年以前,原始先民便在这里创造出了灿烂的史前文明。3000年前的西周时,周幽王就在此修有“骊宫”,周以后经历了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骊宫”、唐太宗的“汤泉宫”、唐高宗的“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在以前宫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理上的优势,依骊山的山势而筑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并修有登山的夹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把这里同长安的“大明宫”、“兴庆宫”连为一体。公元747年,新宫落成,李隆基赐名华清宫,后因宫内多温泉浴池,又名“华清池”。唐华清宫,从山顶至山下,宫殿林立,楼阁相属。出现了“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的壮观景象。至此,华清池也达到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历史见证。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唐玄宗通音律,杨玉环善歌舞,两人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玉环宠爱有加,更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说法。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前跪地对天发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是对此情此景的详细描写。但由于唐玄宗在执政后期,整日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思朝”的奢靡生活,最终导致了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士兵们杀死宰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了杨贵妃。从此华清池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宋元明清还有多位皇帝游幸至此,但都未达到唐华清宫的盛大规模。

我们眼前的就是九龙湖,大型历史舞剧《长恨歌》的舞台就设在这里。舞剧的特点是“真山真水真历史”——它以骊山山体为背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主线,以各类实景为元素,将这段传奇的爱情故事真实地再现在人们眼前,欢迎大家傍晚有时间来观看。旁边的大殿叫”飞霜殿”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骊山时使用的寝殿。相传此殿落成之时,正适冬季,雪花漫天飞舞,还没落及地面就被大殿四周温泉的热气蒸腾到空中,落雪为霜,故称"飞霜殿"。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首先来看“海棠汤”又名“芙蓉汤”,俗称“贵妃汤”。因汤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它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艳丽来衬托贵妃的娇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杨贵妃丰腆的形体。汤池的池壁由四块墨玉拼砌而成,汤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踏步,便于上下,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中对称协调的美学观念。不仅如此,汤池的供水系统也设计得非常科学,池底正中有一直径为10厘米的进水口,进水口上接莲花喷头,寓意为海棠花的花蕊,下接陶制水管道,与温泉总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压力从花蕊中自动喷洒而出,喷出的形式与喷泉相似,而洒下来的形质,不正是今天生活中的淋浴么?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熏无颜色”的杨贵妃曾在海棠汤中淋浴了近八个春秋。《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诗句形象的描写除了杨贵妃沐浴时宛如海棠初醒的娇媚姿态。

下面我们游览莲花汤。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大家有没有为它的气势所震撼呢?它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也称“御汤九龙殿”。宫殿建筑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有内外殿之分。御汤可储水近l00立方米,,俨然一座庞大的游泳池,充分显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气的社会风尚及皇权的至高无上。莲花汤造型奇特,上下两层台阶造型不同,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呈写实的莲花状;下平面为规则的八边形,“八边”代表着大地的八个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而莲花设计在大地八极之上,完全合乎于莲花根植于大地土壤之中而花浮于水的特殊生长规律;水、土、花三者紧密关联,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汤,叫做星辰汤,是唐太宗李世民“汤泉宫”的遗存。整个汤池的设计是阎立德根据唐代礼制规定,再结合天空星象、二十四节气、即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理念设计的。星辰汤离温泉水源最近,水质最好,地理位置最优越。泉水因自然的漫溢涌入汤池,形成了现代的自然水及冲浪浴的沐浴方式。在修复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又考证了在星辰汤的底部,叠压着秦始皇的“骊山汤”和汉武帝的“汉骊宫”文化遗存,并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室配套浴具,为研究秦汉沐浴文化提供了材料。

下来是尚食汤,它形制小,工艺简单,相对于前面的御用汤池,显然沐浴者的地位不及前者。从汤池的整体结构分析,池中间设有石隔墙,东,南,北三面修砌有入池石台阶,池中并无固定的坐向位置。充分证明尚食汤面积虽小,但在此沐浴的人较多,使用率较高,身份较复杂。所以推断出,尚食汤是皇帝赏赐给等级较高的随行内侍官员的沐浴场所。

这个是太子汤,顾名思义,它的沐浴者就是东宫的皇太子,在此沐浴过的皇太子有李承乾,李治,李忠、李弘,李贤、李旦,李隆基等共10人。太子汤采用“星辰汤”的排水道供水,即摆正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尊卑关系,又寓意着来皇太子能常沐父皇恩泽。由于太子汤的四壁及池底遭受到较严重的破坏,所以太子汤以露天的形式陈设。

好,现在我们来参观温泉总源。我国有温泉2700多处,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华清池的骊山温泉,因开发利用早,水质纯净,医疗价值高,享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环园,她是1878年临潼县令沈家祯主持修建并提名的,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环园既有北方园林的恢弘气势又兼具江南园林的优雅别致,199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曾驻于此,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大家看到的半山腰的亭子叫做“兵谏亭”,也叫“捉蒋亭”,顾名思义,就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逃到山上,被张学良、杨虎城捉住的地方。

昔日的皇宫禁苑、天下御汤,今日成了民众的游览胜地。正如郭沫若先生所咏“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民庶尽天王”

各位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华清池就只能简单讲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再来参观,谢谢!

第4篇:华清池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了的皇家园林——华清池。这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历史悠久。华清池作为历代帝王的离宫别苑和游览胜地,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建造骊宫;秦始皇时砌石起宇,改名为“骊山汤”;盛唐时期的唐玄宗李隆基又加宫殿大加扩建,起名为“冬宫”。每年冬天十月李隆基带杨玉环来华清宫避寒,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到都城长安。目前,华清宫占地面积130亩,仅相当于唐代的核心部分。按它的区域划分,大致可分为三个区:东边是沐浴区,西边的风景名胜区,南边是文物保护区。

大家现在所处的就是华清宫的风景名胜区。眼前的湖叫做“九龙湖”,为什么叫它九龙湖呢?大家看远处的长堤下有八条小龙,再往上看,还有一条老龙,关于这九条龙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大禹治水时期,关中发生了大旱,玉帝便派八条小龙为人间普降甘露。当旱情刚刚缓解后,众小龙贪玩,导致旱情再度加剧。玉帝一怒之下将八条小龙压在长堤之下,长堤两边各压晨旭亭和晚霞亭;将老龙压在龙吟榭下,让他监视着八条小龙终日口吐清泉,为民灌田。我们都知道“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每当夕阳西下,晚霞亭上的琉璃瓦在落日的余晖下闪闪发光,异常美丽。由于九龙湖的面积比较小,所以皇帝不可能在上面划船,因此他修建了一个石船停靠在岸边,叫做“石龙舫”,在上面举行歌舞表演和宴饮活动。

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华清宫里整整呆了13个冬天,他们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身后这座非常雄伟的仿唐建筑飞霜殿。为什么叫飞霜殿呢?因为每年冬天的时候,雪花漫天飞舞,银装素裹,唯有飞霜殿前落的是白霜,这是因为殿前的九龙湖整日热气腾腾,气温较高;又因为天子的寝室里有御寒设施,使室内的温度较高,不积雪,只化为白霜。现在飞霜殿里唐代的遗物已荡然无存,已经改为接待外国元首和重要领导的接待室了。

看完飞霜殿后,请大家转过身来看我们对面这座苍翠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骊山”。骊山的得名有两个原因:第一,从远处看这座山像一匹青黑色的骏马。古代的黑马称为“骊”,因此它取名叫“骊山”;第二个原因是,当时在这座山脚下是骊戎国的所在地,所以它得名“骊山”。骊山主要由三个峰组成:第一峰,也就是峰,它是烽火台的所在地。在那里,曾发生过“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故事;第二座峰,也就是骊山索道通往的地方,那是骊山老母殿所在地。骊山老母就是捏黄土造人,炼五彩石补苍天的神话人物——女娲。人们为了纪念她,专门修了老母殿,把她工蜂在里面;第三峰,是朝元阁遗址,也就是老君殿。当年就是在老君殿中出土了珍贵的道教雕塑老子像。唐代的时候道教非常兴盛,原因是道教的始祖是老子,俗姓李,唐代的皇帝都姓李,他们认为老子是他们的远祖,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因此在第三峰修建了老子庙,便于供奉和祭祀。

“悠悠弯汤六千年,周秦汉唐多骊宫,李堂天宝称鼎盛,五代宋元紧替更。”御汤遗址是于1982年在温泉水源北侧施工的时候而发觉的一处大型遗址。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仿唐建筑是为了保护御汤池遗址专门修建的。它的主要设计者是梁思成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主施单位是西安市第三建筑公司。它的建筑工期只用了116天,因此也是建筑速度的一个典型。

现在我们就去看一下当年杨贵妃沐浴的海棠汤。大家看它的样子就像是一多盛开的海棠花,所以得名“海棠汤”。它是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也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所描绘的“春寒赐予华清宫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好地方。贵妃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深1.2米,小巧别致。池身用24块青石砌筑,精雕细刻。池底正中有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原形进水孔,大家仔细观察进水孔的周围残留与直径0.3毫米的圆砌凿线,它是安装莲花喷头的位置。池的边缘是弯曲弧形,池面恰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池正中的莲花喷头恰海棠花蕊。可以想象得出,当时池中的水花四溅,飞珠走鱼,蒸汽袅袅,人仿佛置身于半云半雾之中,确有飘飘欲仙之快。大家从海棠汤的断墙遗址可以看出,唐代的海棠池是砖和土垒起来的,并不是用柱子支撑起来的大殿,而且规模也不是很大。

我们现在要去看的另一个汤池要比这个大的多,这就是供应唐玄宗基李隆基沐浴的汤池——莲花汤。这个汤池是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皇帝而专门为他修建的。这个池子是由38块青石砌成,两层台式,东西长10.2米,容水量达100立方米,是海棠汤的六倍。这个汤池当时雕刻好后非常的漂亮和豪华,它是用北京运来的汉白玉雕刻而成,主要是一些花鸟虫鱼的形象。池子修好后,皇帝急于下池沐浴,当脚刚刚伸入池中,由于水波的荡漾,池中的动物就像活了一般,张开大嘴要把皇帝吞掉。唐玄宗李隆基一怒之下,下令工匠把它们全部打磨掉了,只留了两个圆形的并蒂莲花。为什么要留这两朵并蒂莲花呢?因为据说杂器七敲节时,有就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内山盟海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所以只留了两朵并蒂莲花,以表示李隆基对杨玉环爱情的忠贞。莲花汤中的水为骊山温泉水,岁为骊山温泉却不冒热气。我们现在就去看一下温泉水源。

骊山是一个死火山,地下水自然形成了温泉。这里是2号水源口,我们可以看一下温泉水的清澈度,再感受一下它的温度,刚好适合我们大家洗澡用。华清池共有这样的温泉泉眼4处,平均每小时流量达112吨,现在主要供于临潼的宾馆与疗养院沐浴洗澡用。温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如:碳酸钙,石灰,硫酸钠等元素,适用于沐浴疗养,能治风湿病,关节炎,肌肉痛,消化不良等症及其它皮肤病,而且养颜美容。这里是骊山温泉最古老的一处水源口,也就是母系氏族时期姜寨先民所开发和使用的。2200多年前这里流下了“始皇温泉戏神女”的传说;到了盛唐,李世民将这口泉利用起来以后,在这里建造了一所御汤供他们洗澡,沐浴。我们现在去看一下当年李世民沐浴的汤池——星辰汤。

星辰汤建于唐贞观十八年,是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地方。当年这个汤池是一个天然的汤池,皇帝晚上在这里沐浴时可看到日月星辰,因此叫做“星辰汤”。星辰汤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是所有汤池中面积的一个,进水孔也特别大,直径为1米左右,所以当时水就像小溪一样流进来。星辰汤的旁边还有一个便殿遗址,是供皇帝休息和更衣的小房间,在那里发现了我们国家最古老的暖气遗址。在这个遗址处,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正方形的柱石基础,而且周围有几个环行的凹道把便殿砸横整包围了一圈。通过这个凹道把星辰汤那边的温泉水引过来,绕着这个凹道循环不停的流动,水蒸汽就隔着轻轻的薄纱把房间烘热了。因此可以说它就是我们国家最早的取暖设施。

最后一个有建筑保护的汤池叫做“尚食汤”。“尚食”是古代官员的一种称谓。这个汤池也是等级最明显的一个汤池,因为它分为大间和小间,中间有石墙相隔。小间的地势比较高,是供等级高的官员沐浴的地方;大间就是等级低一些的官员沐浴的地方。在右边台阶下面有6个十分规整的小石坑,这些小石坑是做什么用的呢?书上没有记载。根据考古学家推测,这6个小石坑是古代官员的一种按摩工具。尚食汤的官员就是我们现在俗话所说的给皇帝做饭的御厨们,他们成天跑来跑去侍侯皇上用膳,脚上已经磨了一层厚厚的茧子。但是皇帝明文规定:“他们的手是用来给我做饭的,因此不能用手去动其它的地方,更不能用手去搓脚后跟的厚茧了”。脚上长了厚茧,非常难受,怎么办呢?他们就在洗澡的时候坐在台阶下面,自己挖了6个小石坑,把脚后跟与脚前掌放入石坑里面进行按摩,洗澡的时候就舒服多了。

在挖掘这些汤池的同时,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都陈列在这里的文物陈列厅中,并分期、分室展出。史前时期主要出土了一些劳动工具和生活器皿。主要有石斧,骨针,石锉和骨簇。他们都是6000多年以前姜寨先民所使用过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皿。特色的要数这个尖底瓶,它属于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文物。这两个石质管道是秦时的两个管道,距今已有20xx多年,它们都是用完整的石头凿刻而成的。当时的温泉水就是用这种管道输送的。我们经常说到“秦砖汉瓦”,这里就陈列着寒带的两个大瓦当。瓦当有两个作用:一个保护椽头,防止雨水侵蚀和腐朽;第二个是起装饰作用。从这片瓦当,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皇家建筑的宏伟高大。隋唐时期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因此这个展室的文物就有所不同了。

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件文物是从莲花汤池出土的唐三彩龙头。唐三彩是唐代文物的一大代表,“三彩”一词并不专指三种颜色,而是指带有多种色釉的陶器。这个龙头是从御汤九龙殿中挖掘出土的,也代表皇帝就是真龙天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就是龙生九子的三儿子——蛮吻。因为喜欢站在高处眺望,所以人们把它建在屋脊上,这里有一组特色的浴具,大的叫陶翁,小的叫陶涧。陶翁是用来盛水的,陶涧是用来洗澡的,是专供太子洗澡的浴盆。这里还有一块石头,上面写了许多文字,但是有一个字最明显,写的是“杨”字,这块石头是从海棠汤中挖掘出土的,进一步证明了海棠汤就是杨贵妃当年沐浴的长堤。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壁画是唐代的《打马球图》,它形象地再现了唐代马球比赛时紧张拼搏的场面。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唐时传入,风行于宫廷。上至皇帝,小至文物百官,甚至连妇女都喜爱此项运动。唐代的宫廷禁苑都建有马球场,有些贵族官僚还有自己的马球场。唐代以后马球运动遍流行全国,直到明朝末年才衰败失传。

石刻碑室部分陈列的都是文人墨客和大师描写一些赞美华清池和温泉水源的颂词。最的一块碑石就是温州刺史元苌书写的温泉颂碑。元苌当时来华清池向皇帝启奏一些政事,有一个大臣赐他在温泉中沐浴,当时那时的等级不是很高。但是当他洗过以后,感觉非常好,马上写下一篇《温泉颂》刻在碑石上便于保存。此碑距今已有1370年的历史,被列为我国132块禁拓碑之一。御汤博物馆的参观我们到这里就结束了,转瞬之间我们就走过了史前时期,秦,汉,隋,唐的鼎盛时期。我们用感官感觉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

好了,今天我们华清池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5篇:华清池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现在我们进入的就是著名的5A级景点唐华清宫。唐华清宫位于美丽的骊山北麓,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宫殿。周、秦、汉、隋、唐的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建立过温泉宫。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中均提到过这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说的就是唐代兴盛时期的华清宫。

朋友们,我们面前的是九龙湖,九龙湖的对面就是《长恨歌》里的长生殿,“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描写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顺着路往东走,这里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创作出《霓裳羽衣曲》的梨园,梨园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圣地,也是和西域诸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五间厅的西面,是著名的唐代御汤,也就是杨贵妃洗澡的温泉,“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写的就是当时的沐浴场景。华清池后面的骊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流经这里的地下水被加热成43度,这里的温泉富含各种矿物质,是与古罗马卡瑞卡拉、英国巴斯温泉齐名的世界三大温泉之一。大家可以在两个喷泉处感受一下骊山温泉,是不是觉得这里水质纯净,洗过之后细腻柔滑?

现在我们已经游览了华清池主要景点,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相信你们已经对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欢迎你们再来临潼、再来西安、再来美丽的陕西,谢谢你们的参观!再见!

第6篇:华清池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华清池参观,我是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华清池是我省仅有的三处五A级景区之一,曾是皇家园林,这里山美、水美,美女杨玉环与唐玄宗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更美。

游览之前我先给大家简介一下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骊山北麓华清宫的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大家请看前方山峦,由于从远处看,尤如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因此得名骊山。周幽王峰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这里。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是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休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后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时再次扩建,并正式定名华清宫。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遗址后形成的,占地85560平方米,但也仅为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大门。这里就是正门,名叫津阳门,俗称东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所书。作为皇室别宫的唐华清宫,是和骊山秀岭合为一体的,其规模远比眼前的华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华清池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以唐华清宫为蓝本并根据华清池所处地域的具体条件设计修建的,但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华清池诗中写道:“华清池水色青苍,此目规模越盛唐。”指的就是这新建的核心部分。现在大家随我进入门内,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湖中央的一尊雕塑。大家猜猜她是谁?哦,对了,她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华清池标志性的建筑,游客朋友们可以在此留影纪念。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一边一向前走一欣赏。我们面前的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叫做九龙湖,有5300平方米。何以九龙为名呢?其实这个湖分成上下两池,中有九龙长堤东西横贯。堤壁间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体现了皇帝的九五之尊。长堤西边有座龙石舫,用小石拱桥相连,形似渡口。两只龙头高高扬起,犹如一座华丽的龙舟,正欲破浪前行。与其相连的是九曲回廊,好像龙身。九龙池的北岸,是九龙宫的主体建筑飞霜殿。殿前各有一对石狮和石牛。登上飞霜殿的回廊,东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更觉飞霜殿的回廊富丽堂皇,端庄大度。此殿因相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而建。当冬天雪花飞舞时,独此殿前雪为霜,故名飞霜殿。现在呢,这里已经成为了贵宾接待厅和休息室。在飞霜殿的背面墙上还有一副壁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公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玄宗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场面。

说到这里呢,大家就会想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将杨玉环为贵妃,当时玄宗已经61岁,而贵妃才27岁,册封后的第二年,在扩建温泉宫时,专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才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当时,贵妃年仅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秋冬来到华清池,是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宫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这里保存着5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海棠汤。此汤因平面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称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该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汤池分上下两层,为台式结构,上层可扶可坐。整个汤池既体现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美学思想,又符合人体行为科学。在池子的中间,是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这莲花底座,上面接有莲花喷头,下面接通陶水管,与温泉水相通,因自然压力使泉水从喷头中喷出,这与今天的沐浴可谓是大径相同。贵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白居易《长恨歌》中这样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就形象的描绘了贵妃出浴时的柔媚风姿。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用汤池。汤池下面为八边形,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安有双莲花底座,它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的威势。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命人用范阳上等白玉雕刻成鱼、龙、飞雁以及双莲底座放于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刚下水,随着水波的浮动,觉得池中的雕像仿佛活了一般,着实把玄宗吓了一跳,于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独留下了这双莲花底座。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星辰汤,这个汤池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据考证,该池下面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原来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在这里修池沐浴了,只是没有修建殿宇,晚上人们在这里沐浴,可以仰望天上的星辰,所以取名星辰汤。当然,这只是名字由来的其中一个说法,还有其他的说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而在南北两排殿宇间的空旷处,还夹有一个用石栏围住的用青砖石铺砌的长方形浴池,它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西安事变的旧址环园。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现在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行,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五间厅,它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大家请看,这一字排开的八间房,西边的这五间叫做五间厅,而东边的拿三间叫做三间厅,这些都是清代建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住在这里。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先后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间厅,并在五间厅内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要求张、杨二人消灭陕北红军,以实施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计划。然而,张、杨两位将军在全国一致要求抗日的呼声下,默契合作,与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当日凌晨6时,一声嘹亮的枪响划破了沉寂的夜空,蒋介石急忙从窗后翻出,逃至了骊山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也就是今天的兵谏亭那里,后被张杨二人的士兵抓获,为了避免内战,联合抗日,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两位将军电请,派周恩来率中央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使蒋介石接受了张杨的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当时名曰民族复兴亭、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第7篇:华清池导游词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以及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而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周、秦、汉、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温泉水早在6000年前临潼姜寨先民就开始利用,3000多年前周幽王开始在此处大兴汤院,因此有6000多年的温泉利用史,3000多年的皇家园林史。1982年,华清池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华清池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景区主要有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

这里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冬天利用温泉水在墙内循环制成暖气,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离宫。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朝第七个皇帝唐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飞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杨贵妃的寝殿。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代战争,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

第8篇:华清池导游词

各位游客:

您可知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吗?举世闻名的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县)骊山北麓华清宫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并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汉、隋、唐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视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后几个皇帝沐浴的汤池,比贵妃池要早100多年。星辰汤离水源最近,水质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没有管道,水直接涌进汤池。在西南角有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皇帝近臣及为嫔妃服务的尚食局官员沐浴用的池子,面积约30平方米,南北有对称的两个台阶。这个池子在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还曾维修过,供老百姓使用,是使用时间最久的一个池子。在南北两排殿宇的空旷处,夹有一个石栏围成的浴池遗址,是用青石铺砌的长方形喷池,规格虽小,但结构精雅,是专供太子沐浴的场所。

【晾发台】

各位游客,参观完5座珍贵的古汤池后,请大家跟我走出御汤遗址博物馆。先得介绍一下,我们所处的是华清池的东区一南北部,叫作环园,为解放前的华清池,包括御汤遗址博物馆。我们站在小楼上可以瞧见九龙湖,无论是龙吟榭,还是八龙吐水,都尽揽眼底。在穿过门洞还未到五门厅之前,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庭院式建筑,依山势而建,林木茂盛,亭台楼阁高低错落,给人以精巧、典雅、玲球的感觉。此时,你们大概注意到了西边有座主建筑,被满塘荷花簇拥着,像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没有谁。于是有人给花中之楼取了个雅名,叫作荷花阁。一座荷花阁自然显示不出古代刻意追求的平衡或对称美,于是设计者又在它的西边建起一座方形的飞霞阁。顾名思义,只要你来得正当时,譬如说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之际,便能看到阁周围一派飞霞流彩的景色。其实它还有个真名称晾发台,因为建阁的实际目的是给一代美人贵妃娘娘沐浴后晾发。大家或许要问,为什么杨贵妃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晾发呢?其实不远,因为在御汤遗址博物馆建成之前,晾发台的下边就是原先设置的贵妃池,池形也像海棠花一样。

【骊山温泉的成因天下第一温泉】

各位游客,你们进景区后,一定急着想提一个问题:这骊山温泉既然如此出名,那么其果水从何而来呢?大家跟我来。这里已是华清池著名五汤之一星辰汤的南面。我们先看到的是一块碑石,上面写着骊山温泉4个字,其旁用木栏挡着一个洞,这里就是骊山温泉的源头了。也就是说无论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沐浴,还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享用的温泉就来源于此。大家走近看,这洞像个潜井,里面洞洞冒着水花,井面腾着热气。如果在9.10月间,温泉水便会从潜井里溢流出来。找到了源头,大家也想知道骊山温泉的成因吧?地质学家是这样向人们解释的:天上雨下到地面,雨水沿构造破碎带渗入地下,在不同深度的不透水岩层中储存起来,由地热增温效应,形成热水,再向上运动,由断裂通道涌出地面,于是形成了温泉。中国有许多温泉,尤其近年随旅游业的发展,温泉景区开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人欢迎。如浙江宁海、武义,吉林的长白山,云南的腾冲等等,但华清温泉至今被称为天下第一温泉。其水质优良,颇具医疗功效。华清温泉水温为42.5度至43度,总流量每小时113.65立方米,极适宜沐浴,一旦完浴后可谓冬走十里不凉,夏走十里不热。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到陈列室内去看《第一温泉》的诗碑。上面写道:洗心千古快重游,月白水香谁与传。洗尽人间无垢体,不得清冷混常流。诗人无非是在向大家证明一个论断,那就是华清温泉冠以天下第一四字当之无愧,完全可以列为全国二百六十泉之首。

【五间厅】

好了,游客们,现在我们步上了荷花池南边的高台。大家已经看到了一字排开的8问清代建筑的厅房。再分一下,东边有3间,叫桐荫轩,也叫三门厅。而西边那5间就是蒋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这五间厅可谓来历不浅。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4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想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以华清池为行辕,就住在五门厅。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而引起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门月12日凌晨6时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今天,当游客们来到这里,自然会重温60多年前的一幕。你们看,这一号厅房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二号厅房是蒋介石的卧室,三号厅房是他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会议室,五号厅房是蒋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门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游客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俪山上的痕迹。

看完了五门厅,华清池景区的游览就将结束了。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半小时后集中,我们去下个景点。谢谢!

第9篇:华清池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XX,欢迎大家跟随我一同走进被誉为“天下第一汤”的华清池参观游览。“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大家都熟悉吧!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李杨爱情的见证地---华清池。华清池呢,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处的骊山脚下,坐落在唐华清宫遗址之上,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内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景色优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5A级景区。

华清池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圣地,并且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誉。据史料记载,华清池已经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西周曾在这个地方建立“骊宫”,秦时改名为“骊山汤”,汉代扩建为“汉骊宫”,唐太宗李世民的汤泉宫,唐高宗李治的温泉宫,那么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他大兴土木,再次扩建,新宫落成,命名“华清宫”,又因其以宫内的温泉而著名,故名“华清池”。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华清池是坐落于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海拔1300米左右,满山的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有如一匹黑色的骏马。古代又称黑马为骊,故此得名。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华清池的西区。西区是一个以九龙湖为主的游览区域湖的面积为53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池因湖堤上有9个龙头而得名体现了帝王的九五之尊。处于九龙湖北面的这座主体建筑,就是飞霜殿了。飞霜殿在唐代时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寝殿也是他们爱情罗曼史的见证地。

当时在殿前的汤池之中,整日是雾气升腾。每当冬季,大雪降临,宫内到处玉龙飞舞,银装素裹,但唯独飞霜殿前落雪为霜,故此得名飞霜殿。杨贵妃原名杨玉环,生于公元718年,陕西华阴人。她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17岁时便长的如花似玉,美若天仙,被唐玄宗册封给他的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作为妃子,自唐玄宗的爱妃武惠病逝后,玄宗整日闷闷不乐,洞悉了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安排当时22岁的杨玉环晋见玄宗,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一看,可不得了,唐玄宗对杨玉环那是一见钟情,从此就拉开了他们二人的爱情罗曼史序幕。

为了避人耳目,唐玄宗西安让杨玉环做了女道,赐其名为“太真”,杨玉环就以太真的身份伴随在玄宗左右,直到公元745年,玄宗才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当时玄宗61岁,杨贵妃27岁。因唐玄宗通音律,杨贵妃善歌舞,两人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贵妃宠爱有加,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两人曾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前,对天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山盟海誓。直到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中,在将士的相逼下,唐玄宗不得不赐缢杨贵妃于马嵬坡,就这样,年仅38岁的杨玉环就香消玉殒了。我们眼前的这个九龙湖,自2007年以来,每年的4月到10月晚上八点半,这里都会上演大型的梦幻歌舞剧。

以真山真水的骊山为背景,以李扬爱情为主线,用高科技手段营造出星光闪耀的梦幻天堂。大家要是有时间,可以在这里尽情欣赏。

接下来,我们去御汤遗址博物馆参观。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能年过百岁仍然风流倜傥,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都与他们经常沐浴的温泉有关,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时,共发现了5个汤池,它们分别是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汤,太子汤。并于1990年10月建成了我国唯一的汤池博物馆——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莲花汤”。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使用的沐浴汤池,是御汤遗址中最有气魄、最具代表性的汤池。它分为上下两个平面,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呈写实的莲花状,下平面为规则的八边形,“八边”代表着大地的八个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细心的游客朋友还会发现,在莲花汤的池底有双莲护座,它隐喻了玄宗对贵妃忠贞的爱情,有“共浴莲花水,永作并蒂莲”的美好愿望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海棠汤。海棠汤,又名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因汤池平面酷似盛开的海棠花,故而命名海棠汤。汤池分上下两层,由24块青石砌成,东西长3.6米,宽2.9米,在汤池的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踏步,便于上下。我们可以看到,在池底的中央处,有一直径约10厘米的进水口,上接莲花喷头,下接陶水管道,并与温泉总源相通。

泉水因自然压力从喷头中喷出,随之洒落而下,飞珠走玉,水花四溅,香岚袅袅,极为绝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在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而杨贵妃在沐浴时,宛如海棠花出水的娇美姿态,不仅仅赢得了玄宗皇帝的喜爱,更成为了历代文人默客吟诗作画的素材。例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对此时此景的绝妙写照了。

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汤叫“星辰汤”。它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使用的,是目前我国发现最大的汤池,也是华清池历史上沐浴皇帝最多的一个汤池。因其建造的时候,上无屋顶,下无环墙,沐浴时仰天而观,可见日月星辰,故而得名“星辰汤”。星辰汤距离温泉水源最近,地理位置优越,水质最佳,因此众多帝王将汤池建于此地。例如,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骊宫”。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专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和官员沐浴的尚食汤。因其形制各异。设计科学,虽经历了千年沧桑,仍显一派恢宏的皇家气势。

看完了御汤遗址,我们就来到了环园。它是1878年临潼县令沈家祯主持营建并提名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园内风貌既有江南园林优雅别致的风格,又有北方园林殿宇宏伟的特色。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曾下榻于此,1936年,蒋介石两次来陕督战,均入住于此。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从卧室的后窗逃走,藏在半山腰的虎斑石后,后被搜山的士兵发现。在他曾住过的五间厅,墙壁上、玻璃上那累累的弹痕,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而华清池也因承载了这段历史而名载史册。

昔日的皇宫禁苑、天资御汤今日成了民众的游览胜地。至此,华清池已成了游名山、浴温泉、览名胜、探古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熏陶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正如郭沫若先生所咏,“华清池水色清芒,次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民庶尽天已。”

第10篇:华清池导游词

华清池具有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建筑史。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它的得名说法甚多:一说其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匹青苍色的骏马,故名骊山。一说这里曾是古丽戎国所在地,所以叫骊山。骊山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入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因此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之上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时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到了唐代,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把骊山宫殿正式定名为“华清宫”。又因,此处以温泉为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1956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恰如其分的道出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

津阳门

华清池的正门,叫津阳门,俗称东门。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

杨玉环奉诏华清宫壁画

飞霜殿北面,这一副由90块汉白玉组成的大型壁画,就是《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一座华丽的殿宇里,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生动场面。整个画面由53个不同人物组合而成,不仅反映了李、杨宫廷生活的一面,而且从中可以看到我国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景象。

杨贵妃雕塑

进入门内,只见湖中央有一尊雕塑。不用问,这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1991年9月,华清池向西安临潼首届石榴节献礼的项目,可以说她和《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壁画一样,在突出华清宫文化内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为大家观赏留影的热点。

杨贵妃原名杨玉环,生于公元718年,唐代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从小随叔父在河南长大。她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与西施、昭君、貂婵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公元73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妃。公元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去世,玄宗悼惜不已,整日闷闷不乐,后宫美女数千,却无一人中意,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暗搜外宫,于公元740年发现寿王妃,并被玄宗看中,为避人耳目,将寿王妃召入道观,赐道号太真,这样一来就解除了李瑁与杨贵妃的夫妻关系。公元745年八月初六唐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因唐玄宗通音律,而杨玉环善歌舞,两人在感情志趣上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玉环宠爱有加,宫中呼为“娘子”,礼仪皆如皇后,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册封第二年,扩建温泉宫时,唐玄宗专为杨贵妃建筑了海棠宫。杨贵妃36岁生日时,唐玄宗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进行祝寿,仅乐工就有120名,满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岁万福。大家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其时杨贵妃才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九龙宫景区

九龙宫景区,这里属华清池西区。走进后大家便看到面积为530平方米的九龙湖。许多游客一定想问:此处湖、宫为何都以九龙为名?其实原因十分简单。此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堤上东为晨旭亭,西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一亭谢相映成趣。谢下伸一大龙头,龙日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树。堤壁间已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

飞霜殿

背后的这座大殿叫“飞霜殿”。每到深秋季节,降霜之时,由于九龙汤内水汽蒸扬,从而使寒霜飘浮在空中,飞来飞去,迟迟不落,所以取名飞霜殿。东西为两个配殿,分别为沉香殿和宜春殿。

2006年7月31日(农历七月七日),中国首部大型山水情景舞剧《长恨歌》在华清池九龙湖上隆重推出,舞剧改编自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长恨歌》,通过歌舞艺术,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李杨爱情誓言为主线,再现一千多年前唐玄宗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该舞剧斥资5000万元,演出环境堪称国内一流。纵面四望,神秘的夜景置于观众面前。骊山、九龙湖山光水色,水乳交融。龙吟榭、晨旭亭、晚霞亭、拱桥、宜春殿、沉香殿、飞霜殿等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由远及近,分为多层次的艺术自然空间。九龙湖水面宽阔,景色宜人,宛若一面明镜。一架九龙桥将湖面分为上、下两湖。舞台包括上湖的长方形辅舞台,下湖的隐蔽式三维百变主舞台。湖面上为梦幻变色水幕,在每场演出前喷出水幕,并从中间向两侧徐徐散开,拉出演出帷幕。近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在水面上自由升降,湖周的飞霜殿、沉香殿、九曲回廊等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华灯怒放,树影婆娑,3000张电子伸缩椅将观众拉回唐代。演出全长60分钟,包括奉诏温泉宫、贵妃出浴、七夕盟誓、贵妃醉酒、千里单骑送荔枝等十余个场景。演出引领大家梦回大唐华清宫。今晚8:30分,我们就可在此观看演出。

骊山

我们对面这座苍翠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骊山”。骊山的得名一说从远处看像一座黑色的骏马,古代称黑色的马为“骊”,故名骊山;另一说这里古代曾是骊戎国所在地,所以得名骊山。骊山主要由三座山峰所构成:第一峰也就是最高峰是烽火台所在地。在这里曾发生“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故事;第二座峰是骊山老母殿所在地,就是为纪念炼五彩石补苍天的女娲人们修建供奉之所;第三座峰是朝元阁遗址,即唐王朝在此朝拜祭祀大圣祖玄元皇帝之所,故称朝元阁,亦称老君殿。当年在此出土了珍贵的道教老子像。唐代道教非常盛行,原因是道教始祖老子俗姓李,唐代皇帝也姓李,他们认为老子是他们的远祖,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因此在此修建老子庙,便于供奉和祭祀。老君殿东侧有长生殿遗址,唐玄宗与杨贵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一幕就发生在这里。

龙石舫

沿着西部南行便是龙石舫。“舫”的形象与舟相似,筑于水滨,是中国古代园林最富情趣的建筑,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顺着九曲回廊前行,我们便看到九龙湖。为什么叫它九龙湖?大家看远处长堤下有八条小龙,在往上看还有一条老龙。传说大禹治水时期,关中大旱,玉帝派一条老龙率八条小龙为人间普降甘露,当旱情刚刚缓解后,众小龙贪玩,导致旱情加剧;玉帝一怒之下将八条小龙压在长堤之下,长堤东西两侧各压晨旭亭和晚霞亭;将老龙压在龙吟榭下,让他监视八条小龙终日口吐清泉,为民灌田。

唐御汤遗址博物馆

御汤遗址博物馆。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能年过半百仍然风流倜傥,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都与他们经常沐浴温泉有着密切的关系。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时,发现了五座汤池遗址,1990年在遗址上建成了我们眼前的这组御汤遗址博物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

海棠汤

海棠汤,因为其平面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为它专供杨贵妃沐浴,又得了贵妃池这个美称。我们看池中间,有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成的莲花底座,这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也是考证时的重要依据。这莲花底座上边接莲花喷头,下边接陶水管,与温泉水源相通。当时温泉水量足,出水压力大,温泉水从莲花喷头喷出时,水花向四周喷散,飞珠走玉税务满期,相当现在的淋浴。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不正是其景的写照吗?

莲花汤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莲花汤,又叫御汤或九龙殿。是专门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这个汤池下面是八边形,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装有双莲花底座,比贵妃池多了一个,因为这里毕竟是供皇帝用的。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玄宗,从范阳取上等汉白玉雕成鱼、龙、飞燕,还有双莲花座置放于池中,供玄发财

星辰汤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比贵妃池要早100多年,而且延续时间最悠久。考古专家发现这个汤池遗址下边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星辰汤右边这个小规模的殿宇,是沐浴者更衣休息的地方。再看基部四周有条浅浅的不宽的环渠,这叫散水。那时渠中有温泉水自然流动,水气蒸腾不断散发热量,因为这里离温泉水源最近,水流到这里有40度。这道散水沟是中国最早的暖气设施。

尚食汤

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南北对称的两个台阶。大家看,在北边台阶下有6个小石窝,他们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个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是根据有关人士分析,这可能是用来蹭脚的。

太子汤

太子汤的沐浴者,顾名思义就是东宫的皇太子。始建于公元644年,先后共经历80余年。沐浴的皇太子有李承乾、李治、李忠、李弘、李贤、李宪、李旦、李崇君、李隆基、李瑛共10人,其中仅有4位君临天下,其他的几位都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由此可见,唐宫廷内部争夺皇位是何等的激烈和残酷。太子汤采用“星辰汤”排水道供水,既摆正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尊卑关系,又解决了礼制犯忌的问题,寓意着来自“星辰汤”的温泉能使皇太子常沐父皇恩泽。由于

第11篇:华清池导游词

大家好!这是西安的著名的景点——华清池。这里是杨贵妃与李隆基的浴池。下面,我带大家去看一看,对了,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

(进了门)大家看,这便是那俩人住的房子,周边有四个大缸,都是用来灭火的。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泉眼那儿看一看。(到了泉眼)大家请看一下,这便是泉眼,这里长年是43℃的温度。华清池共有五处洗浴点,分别是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星辰汤是专供唐太宗沐浴的,海棠汤是唐玄宗送给杨贵妃的礼物,莲花汤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共同洗浴的场所,下面我们去太子汤、尚食汤。

(在半路上)这里有一棵老石榴树,大家可以摸一摸。一摸是好运、两摸是财运、三摸是桃花运哟!(到了太子汤)大家来看,这便是太子李世民洗浴的地方,(到了尚食汤)大家看,这是厨师们洗浴的地方,大家注意到旁边有一排小孔了吗?知道那是起什么作用的'吗?因为脚在温水池中浸泡时间长了,容易脚麻麻的,那时用手抠一抠脚才好受,但是唐太宗对御师们下命令说:你们的手是用来给我做饭的,脚麻的时候往那一排小孔里蹭一蹭就行了!

下面大家自我游览看一看,16时50分回到车上,OK?

第12篇:华清池导游词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东距西安23公里。紧依京畿的地理位置,旖旎秀美的山水风光,自然造化的山地温泉,让周、秦、汉、隋、唐历代帝王皆在此营建离宫别苑,享受天然的旖旎风情。

华清池景区最为著名的是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和上世纪三十代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公元745年至755年,每年农历十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姊妹和大臣来华清官“避寒”,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摹了玄宗与贵妃在此的恩爱欢娱之情。此时的华清宫达到鼎盛,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被称为“第二长安”。

1936年12月12日,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爆发于此,华清池又一次成为改写中国历史的地方,受到世人瞩日。

景区内现有以唐代文化为核心的宫廷文化区、御汤文化区、爱情文化区、梨园文化区、环园文化区等五大文化区。主要景观有飞霜殿、九龙湖、长生殿、芙蓉湖、得宝楼等几十处著名山水园林建筑以及“莲花汤”(御汤)、“海棠汤”(贵妃池)等中国唯一出土的皇家御用汤池遗址和中国最早的皇家艺术学院——唐梨园。

华清池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国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

华清池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明景区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名园。

伟大诗人白居易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成了千古流传的《长恨歌》。这曲哀婉动人、缠绵悱恻的爱情神话,就发生在盛唐时期骊山脚下的华清宫……

当年,唐明皇李隆基思慕天生丽质、倾围倾城的杨玉环,召其入宫,赐为贵妃。花容月貌、能歌善舞的杨贵妃沐浴海棠汤、慵睡芙蓉帐、醉酒玉楼宴、曼舞长生殿,与明皇情深意长。安禄山叛乱后,明皇携贵妃逃至马嵬坡,被众将士所逼而赐死杨贵妃。贵妃香消玉殒,明皇肝肠寸断。“安史之乱”平息后,明皇回到长安城。在无限的惆怅与悲怜中梦回蓬莱,与爱妃在月宫相会。二人泪眼执手,互诉相思,恩恩爱爱,再续姻缘。

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以“两情相悦”、“恃宠而娇”、“生离死别”、“仙境重逢”等四个层次十幕情景,在故事发生地重现了这段动人的爱情诗篇。

“躺着的历史”在华清池的九龙湖畔“站了起来”,它创造了国内旅游文化演出若干个“第一”,被冠以“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堪称中国旅游文化演出的惊世之作——

第一个把一个完整的历史爱情故事在发生地复活起来,让人们亲身感受爱情的恒久魅力;

第一个把舞剧从艺术殿堂搬到露天舞台,让高雅的艺术为大众所欣赏和享受;

第一个在唐代歌舞演出领域打破了一般性的片断节目表演,演绎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

第一个调动真山真水和古典建筑物为背景和舞台,营造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场景艺术境界,在实景当中上演舞剧艺术;

第一个运用水中升降舞台、美国拉斯维加斯火海技术、瑞士超高亮度大型影像投影机、意大利香气广散效果系统、亚洲最大的700平方米LED可折叠软屏,舞台效果堪称世界一流,国内独创。

第13篇:华清池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今天陪大家一同走进被誉为“天下第一汤”的华清池参观游览导游员张咪。“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大家都熟悉吧!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李杨爱情的见证地——华清池。华清池呢,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处的骊山脚下,坐落在唐华清宫遗址之上,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内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景色优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5A级景区。

华清池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圣地,并且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誉。据史料记载,华清池已经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西周曾在这个地方建立“骊宫”,秦时改名为“骊山汤”,汉代扩建为“汉骊宫”,唐太宗李世民的汤泉宫,唐高宗李治的温泉宫,那么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他大兴土木,再次扩建,新宫落成,命名“华清宫”,又因其以宫内的温泉而著名,故名“华清池”。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华清池是坐落于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海拔1300米左右,满山的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有如一匹黑色的骏马。古代又称黑马为骊,故此得名。

好了,各位游客,今天华清池的讲解就到这里,愿华清池给您留下美好的记忆。祝您下站旅途愉快,谢谢!

第14篇:华清池导游词

各位旅客:

后改为“捉蒋亭”,现在又改称“兵谏亭”。时至今日,近70年的漫漫岁月正在一天天的消除人们的记忆,但华清池五间厅却时时刻刻地向游人诉说着事变的原委和历史意义。

从五间厅出来,我们现在看到的仿唐建筑是梨园。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的地方,唐代梨园本部在西安城北边,而这里是随驾梨园。我们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能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他们有着对音乐舞蹈共同的爱好,据说杨贵妃擅长霓裳羽衣舞,如白居易所写“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现在,这里每天定时举办“贵妃伴驾游”“明皇选妃”等仿唐舞蹈,大家可以在此观看。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15篇:华清池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华清池参观,我是今天的地陪导游员,我姓齐,大家可以叫我小齐。俗话说的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估计需要50年才可以修得我们同游华清池。说到这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华清池。华清池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临潼区,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它建在唐华清宫的故址之上,是我国古老的皇家园林,可以说华清池是一本记载着中华文明历史的教科书,那么请大家跟着我的步伐一起走进华清池,去一页页的翻开它,品味历史的深邃。

那么咱们现在到达的呢就是它的正门,名叫津阳门,俗称东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那么接下来我们边走边说。

华清池内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它以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不仅吸引了姜寨先后到此繁衍生息,更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帝王自此修建离宫别苑,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圣地,因此有“天下第一温泉”得美誉。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多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多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三千年前西周的周幽王在此修有骊宫,周以后经历了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离宫、唐太宗的汤泉宫、唐高宗的温泉宫,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在之前供电的基础上大兴土木,修有登山的夹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把这里同长安的大明宫、兴庆宫连为一体。天宝六年,新宫落成,赐名为“华清宫”后因宫内有很多温泉浴池,又名“华清池”。到这时,华清池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出现了“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的壮观景象。

那么说话间,咱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九龙宫景区,眼前的湖叫做“九龙湖”,为什么叫它九龙湖呢?大家看远处的长堤下有八条小龙,再往上看,还有一条老龙,关于这九条龙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大禹治水时期,关中发生了大旱,玉帝便派八条小龙为人间普降甘露。当旱情刚刚缓解后,众小龙贪玩,导致旱情再度加剧。玉帝一怒之下将八条小龙压在长堤之下,长堤两边各压晨旭亭和晚霞亭;将老龙压在龙吟榭下,让他监视着八条小龙终日口吐清泉,为民灌田。我们都知道“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每当夕阳西下,晚霞亭上的琉璃瓦在落日的余晖下闪闪发光,异常美丽。由于九龙湖的面积比较小,所以皇帝不可能在上面划船,因此他修建了就是我们现在眼前看到的这个石船,取名“石龙舫”,在上面举行歌舞表演和宴饮活动。

背后的这座大殿呢叫做“飞霜殿”,每到深秋季节,降霜之时,由于九龙汤内水汽蒸扬,从而使寒霜漂浮在空中,飞来飞去,迟迟不落,所以取名飞霜殿。东西为两个配殿,分别为沉香殿和宜春殿。

“门外千宫罢早朝,三郎沉醉不知晓”有人说唐玄宗能年过半百仍风流倜傥,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都与他们经常沐浴温泉有着密切的关系。1982年,在清理唐华清宫建筑遗址上发现了五座汤池遗址,199年在遗址上建成了我们现在眼前的这组御汤遗址博物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

在参观浴池遗址之前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塑雕像,贵妃杨玉环。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杨贵妃原名杨玉环,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羞花之美誉。公元737745年八月初六正式册封为贵妃。唐玄宗对贵妃38岁。这就是贵妃杨玉环短暂而绚丽传奇的一生。

参考史料记载,基本可以认定是历史上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星辰汤为唐太宗专用的浴池,因无顶盖,晚间沐浴时能看见星辰二得名,太子汤呢,顾名思义为太子沐浴场所,尚食汤为尚食局的官员们所用,而唐玄宗李隆基为自己所建的莲花汤和贵妃杨玉环的海棠汤则包含了两个人传诵千年的爱情故事。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绘的“春寒赐予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对此情景的绝妙写照。

那么参观完御汤遗址博物馆,咱们现在来到的是五间厅。熟知历史的朋友大概都不陌生,五间厅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1936年12月12日五间厅的枪声划破了夜空,蒋介石闻讯急忙从后窗翻出,逃到骊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后被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士兵捉获。为了避免内战,联合抗日,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电请,派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迫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蒋介石获释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号厅房为侍从室,二号厅房为会议室,三号厅房为蒋介石的办公室,四号厅房是他的卧室,五号厅房是蒋介石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间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无线电通讯地。大家现在看的墙壁和玻璃上的留下的子弹孔呢就是当时激战是留下的。时至今日,近70年的漫漫岁月正一天天的消除人们的记忆,但华清池五间厅却时时刻刻地向游人们诉说着事变的原委和历史意义。

从五间厅出来,那么咱们现在来到的这座仿唐建筑是梨园。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的地方,唐代梨园本部在西安城北部,而这里是随驾梨园。我们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能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他们有着对音乐舞蹈的共同爱好,据说杨贵妃擅长霓裳羽衣舞,如白居易所写的“此曲只应天上与,人间能得几回闻。”

芳流天竭的天然温泉如1959希望我的讲解能让您满意,谢谢大家!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