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2-23 18:08:12

第1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我是你们的黎导游,我负责你们今天的行程安排。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

耸立在我们面前的乐山大佛是世界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请大家抬头仰望,它身高71米,相当于20多层三米高的楼房那么高。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

现在大可以自由活动,注意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要乱吐痰,要保护世界遗产。

第2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乐山大佛设计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九曲栈道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o。6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位的小佛头像。

宗教内涵

顺便,我再给大家讲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宗教内涵。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弥勒佛。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定了。

有的游客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乐山大佛这尊弥勒佛跟寺庙里的弥勒佛造像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寺庙里的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他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其实在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现在寺庙里的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承前启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但是他的面相却具有汉族人的共同特点。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信心和决心。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中辉煌灿烂的阶段,造像着力表现了佛的神情。

乐山大佛温文尔雅的神情,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慈祥的面容,都让人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的感觉。我想大家在惊叹乐山大佛高大与壮观的同时,还不能不赞叹它的造像工艺的精美。好了,现在我请大家自由活动,十分钟后我们沿着1983年新修的凌云栈道往上走,去参观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

各位游客,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乐山古代的一种墓葬习俗。

说起墓葬习俗,大家也许比较熟悉川东长江两岸的悬棺吧。而在川西,特别是乐山地区则流行一种凿山为墓的安葬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挖凿一个方形的洞穴,然后将尸体和棺材、陪葬品等放人洞中。墓制的结构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而从外部看上去,则是一个个深邃神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故而称为东汉崖墓。在乐山范围内约有上万座这样的'崖墓,而在这些崖墓群中,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墓群则是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麻浩崖墓,它长约200米,宽约25米,共有544座墓。大家知道,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无论你是乐观的面对还是悲观的面对,生死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就只好衍生出一种祈求、一种愿望,希望死去以后,能过着比生存时好的生活。再加上当时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认为西王母、女蜗这些神仙所居的地方都是石屋,便说凿山为室可成神仙,故而这种墓制形式逐渐流行开来。东汉时期,乐山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地处交通要道,人口不断增加,社会阶级关系、政治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地方大族的形成和思想文化上受儒家的影响,忠、孝、仁、信、节、义观念最为突出。而在仁孝的思想下,生时孝养,死后厚葬,自然是不可免的了。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耗费巨资来修建崖墓便应运而生,前后流行了400年之久。

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先抬头看看这个门匾麻浩崖墓。麻浩是我们身后边的这条河,是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所开凿的溢洪道。墓地因此而叫麻浩崖墓。这块匾是咱们的文坛巨匠郭沫若老先生1965年所题写的。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认为乐山最值得一看的是什么?也许游客朋友都会不加思索的说乐山大佛,对吧?是的。而咱们郭老却说了,能与乐山大佛媲美的只有乐山崖墓。用他当时的话来说:有搞头(四川话,也就说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意思)。所以说,来到乐山除了观大佛,还应看崖墓。麻浩崖墓曾在1956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看我右手边这块碑文的记载就知道了。我左手边的这块石碑所记载的是因1988年麻浩崖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而建博物馆。前面这块门匾上写的麻浩崖墓博物馆,是现代学者杨超所写的。

现在我们一块来参观一下这个墓群的内部结构。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巨型的挽马图仿制品,是根据墓里边的挽马图仿制的,它所表现的意义到了里面我再给大家详细介绍。现在到了麻浩1号崖墓。我们眼前的这块空地,是仿造现实生活修建的阴间生活庭院和花园。门上面有很多的画像石刻,雕刻技艺精湛绝伦,其功能是引导死者的魂魄,魂气升天,形魄归地,而以形魄归地为主要目的。同时,每幅图还表现出墓主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我们从左至右看一下,这里边最出名、最有特色的是这幅荆轲刺秦王图。它反映的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观念,也反映了墓主反秦的思想。接下来是西王母赐药图。

西王母是我们神化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是汉代人们心目中保佑长生不死、人丁兴旺的崇拜对象。图上西王母端坐中间,向许多祈跪地上的人施药。能获得不死之药是梦寐以求的事,故而在许多墓葬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造像。洞穴旁边的这幅图就是刚才大家进门时所看到的挽马图的蓝本。大家一定发现该图与一般的车马行列迥然不同,图里是一烈马被马夫用力拉缰,作者以非常简练的手法,刻画了马夫全神贯注控制烈马的神态和烈马桀骜不驯的雄姿,这种力量和速度相结合的气势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因此画气势非凡,故而仿刻在院内。这幅图也许体现墓主人生前有喜爱猎骑名马的爱好吧。大家请抬头看,这座佛的雕像是整个墓室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它通高28厘米,身着通肩天衣、右手作施无畏印,表现的是安乐一切的意思。这座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刻雕像之一。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而最早的佛像却出土在乐山崖墓中,证明了佛教在乐山的传播并不比其它地方晚,这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和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等问题不可忽视的资料。右边所刻的是铺首,铺首一般刻在门梁、门框、门楣正中,它的作用是降魔驱邪,保护主人,门右手边有一手持扫把的妇人,这是告诉大家,如果要进门一定要先扫扫灰尘,干干净净,这也表现了主人好客的一面。现在进了内室,这里一切都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阳宅而布置的阴宅。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对遗体的认识是: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体归于土,所以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主人的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虽死犹生的生活。根据家族的大小和墓制的形式,专家们把墓制分为单式制、双式制。就好比我们现在所说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墓地的尽头放着棺木。棺木中一般埋葬一对夫妻,象征一个小家庭,死者们就象继续着生前共居一院,不同辈份或兄弟各成一小家,分房而居的生就有可能是一个家族,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不能把墓洞延伸、扩展。如果要容纳整个家族,那么很有可能需要把整座山开辟成一个巨大的墓群。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个子稍高的客人朋友进来时总弯着腰,那是因为墓顶太低了。而进来之后,就宽畅多了,那是因为他们为了排水,故意把崖墓地面做成内高外低,还在地面凿出排水沟道。

请大家再跟我到墓外两边的陈列馆参观墓葬时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都是陶制品,唯一的复制品是这个读书佣。在崖墓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陪葬品的种类、组合形式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大体上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柜里陈列的陶鸡、陶猪等也有不同的意思,比如陶猪、陶鸭表示墓主人的家景。陶狗在墓中比较多,因为汉代养狗之风很盛行,生时做为宠物,死后放在墓中用以预防盗贼。这里面最有观赏价值的是1978年出土的陶楼房,从楼房的富丽堂皇、重楼重檐完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富有。好,请大家在这里自由参观,参观完请在门口集中!

第3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导游李xx,欢迎大家来到乐山大佛观光游览。我先说一下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二、要跟随队伍,不要乱跑。听明白了吗?我们出发吧!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古名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七十一米,肩膀的宽度是二十四米,头的直径是十米,耳朵有七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三点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五点六米,颈高三米,指长八点三米,从膝盖到脚背二十八米,脚的宽度是八点五米,头上发髻有一千零二十一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边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这样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的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的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我这个小导游怎么样啊?同学们,你们也可以当一个小导游,为同学们介绍一处景点。

第4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您好,欢迎来到乐山大佛游玩。今天有幸陪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雕刻在四川省乐山市城东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江汇处。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真不愧是“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尊山。

传说乐山大佛的修建人的海通和尚,当年水里有个水怪,把来往船只吞没。于是,海通请了许多石匠,一些刻千佛,一些刻大佛,用了整整90年时间,终于把大佛刻完了,海通也死去了。

1996年,乐山大佛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成为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不少人千里迢迢赶来看大佛,对大佛下拜。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遗产,请各位游客朋友注意,不要乱丢垃圾,不要在文物上乱涂乱画;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想到不要想。

祝各位游客玩得开心愉快。

第5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

你们好!

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古佛——乐山大佛观光旅游。好了,游客们,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

接下来,我讲一下注意事项,请大家自觉遵守:

1不要在大佛上乱涂乱画。

2不要乱丢垃圾

3不要一边吃零食,一边走。

4不要乱跑,要跟紧队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大佛。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它雄伟壮观,有人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屹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现在我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乐山大佛怎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这个问题,我来讲解一下,首先我们看看大佛所在的位置。大佛处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

乐山大佛温文尔雅的神情,和蔼可亲的神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知不觉中,我们一天的游览结束了,走吧!游客们,快上车吧!

第6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先生们、女士们:

大家好!我叫张梁影,现在由我带领大家到乐山大佛去看一看。

你知道乐山大佛在什么地方吗?现在有我来告诉你吧!在四川省西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从那时起,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终于凿出了一座大石佛。这就是我国最大的一尊石佛——乐山大佛。

他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3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斜披垂挂的衣服下,脚宽8.5米。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他都能擎得起。

有时间自己亲自去看看吧!

第7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邵导游,这次我们去的是世界遗产之一——乐山大佛,大家很想去吧?ok,我们出发吧!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在大佛面前。请大家抬头仰望。让我来介绍一下这尊大佛吧!它高71米,肩膀宽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头上有1021个发根,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现在大家亲眼目睹了,名不虚传吧?

乐山的大佛建于在7年,完工于8年,好了,游客们,你们可以算一下,它已经耸立在此12年了,它还是用易风化的红砂岩雕成的。难怪它能在1996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了。

好了,游客们,你们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但是要注意安全,危险的事情不要做,更不要在大佛身上刻字,破坏世界遗产是违法的,大家不要以身示法。

第8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乐山,参观文明天下的乐山大佛。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希望大家能在乐山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在巴蜀大地上,有一桩风景绮丽、景色秀美、历史悠久的城市,那就是素有“蜀文山水在嘉州”的乐山城。乐山,它古迹重多,其中,雄伟的乐山大佛是它的代表作。乐山大佛赫赫有名,是世界遗产。现在,大家就跟着我去细细游赏吧!

你瞧,眼前一片葱郁,绿色的树枝伸向岩壁,一簇堆在另一簇上,几乎不留一点缝隙。你们有没有感到一丝凉爽呀?有没有闻到大自然的芳香呀?我现在可是已经被它们陶醉了!

只要你仔细去看,你一定会发现一尊佛像凌空在岩壁上,没错,那就是远近闻名的乐山大佛。它端坐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的汇合处,双眼微睁,庄严、严肃地坐着。脚下,滚滚三江水猛烈地拍击着岩石,只见浪花四溅,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好似一曲动听的交响曲。它无声无息,但有一股很强大的气势,好像在说:“看你们还敢在这儿兴风作浪?”

想必大家一定去过乌龙山,看那各具情趣的五百罗汉;去千佛岩看那千姿百态的崖石刻,但从未看见过类似于乐山大佛的雕像吧?大佛多么高呀!大家看它那高大的身材,与山并肩,难怪人们称它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多么大呀!脚趾如大方桌,脚掌如一条豪华形轮船,可围上百个人呢!若在大佛耳朵中叠罗汉,可以叠五六层高呢!它西望蛾眉,屏息凝神。它栩栩如生,即高大,又生气勃勃。

太阳西下,太阳把最后一缕阳光送给乐山大佛。让我们记住乐山大佛,记住这雕刻史上的奇迹吧!

第9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大家好!我叫蔡钰淳,大家可以叫我蔡导。欢迎大家来到我国世界遗产——乐山大佛。今天就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乐山大佛,请多多关照。

你们看,前面就是乐山大佛了。

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大佛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这1021个发髻是用磨光的大石头镶嵌上去的。大佛双耳垂肩,耳长7米,鼻长5。6米,眉毛也长5。6米,嘴和眼睛都是3。3米,颈长3米,肩宽24米,脚面可坐一百人以上。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除了耳朵和鼻梁骨是木头做的以外,其它则由红沙岩雕刻而成。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造型庄严。乐山大佛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开工。

佛经中提到,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因此唐朝人特别信奉弥勒佛。当时,汇聚于凌云山麓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每到夏讯时,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时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悲剧。凌云寺僧人释海通看到这种情形,心中不忍,便决定募款修造弥勒佛大像,想以佛力镇水,保护来往船只的安全。

关于乐山大佛的介绍讲完了,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观赏,要做到文明游客,不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还有要注意安全哟。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第10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

我们今天的旅游景点是乐山大佛,请大家做到:第一、不要乱丢垃圾;第二、不要在山上乱涂乱画;第三、不要在名胜古迹上刻字。好了,我们上山吧!跟上队伍不要掉队,并且看好你的孩子和随身物品。

大家看,前面就是乐山大佛了。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它高71米,肩宽24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头上有1021个发髻,耳朵有7米长,可以并站两人,嘴巴和鼻子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是28米,脚背的宽度是8.5米,可以座一百余人,所以大家都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有1200多年了。

大家看到的乐山大佛的两侧岩石是用红砂岩雕刻出来的,很容易风化,因为周围有很多的树木,没有破坏它们,它们挡住了风,所以乐山大佛风化得很慢。乐山大佛的4层、9层、18层有排水管,所以防止了侵蚀和水的冲刷。

据说,曾经因为发洪水,淹死了很多人,死了的人都聚集在乐山大佛前面的江里,乐山大佛就闭上眼睛,好像在施法,不知为什么洪水突然停止了,活着的人得救了。是不是很神奇呢?

好了,接下来的两个小时让大家自己游玩,再次提醒大家不要乱丢垃圾、不要乱涂乱画、不要在古迹上刻字,两个小时候后,我在这等着大家,祝大家玩得愉快!

第11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姓何,大家可以叫我何导或者小何。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世界每一大佛——乐山大佛。希望我的服务能让您满意。

现在,我们进入了乐山大佛景区。大家看,大佛双手抚膝危坐的姿态,造型计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佛像开凿于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了乞求神灵保佑,让洪水减退而发起的。海通死后,他的徒弟接手修筑。直至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多少劳动人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成这高高在上的乐山大佛。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我们登上乐山大佛的头顶,就可以和乐山亲密接触了。大佛的现个鼻孔就像现两个宽大的车库。可以停进去两辆小轿车。脚面上坐上百人还有余地。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了多少人间春色,经历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现在可以自由活动,大家可以拍照留念。注新安全,一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请认清我们的导游旗。

第12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是成都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参观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在四川省乐山市,坐落在岷江、乌衣江、大渡河的三江交汇处。

乐山大佛高71米,肩膀宽24米;大佛头上有一圈圈头发,那是石头雕凿成的,好像一个个漩涡。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约有两个大人接起来那么大;耳朵眼儿比碗口还要大,小孩子都能钻进去;他那大鼻梁犹如高高隆起了一座桥梁;圆圆的脸蛋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宽;再看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大佛的脚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脚趾甲上能停两辆汽车。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是一个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因为当时江水常常淹死坐船路过的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于是他筹集巨款来修筑乐山大佛。这座大佛是用无数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非常不容易。

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一个小时后咱们在这里会合。

第13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保心旅游社的小佳导游,很荣幸当上大家的导游。今天,大家在我的导游下,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外闻名的乐山大佛。

请大家这几座山像什么?不知道吧!这就是世界巨型女睡佛。共有400多米长,而且乐山大佛正好在睡佛的心胸处,这真是天设地造的巧合!我们过了这座山就可以看到大佛了。请大家随我来,这就是举世无双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从公元713开始动工,经过了三代的工匠精心雕刻,至公元803年时才完工,一共用了90年才雕刻完毕,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乐山大佛通高71米,我们看大佛的脚,比家里的床大几倍;在抬头看一看大佛的头,长14.7米,宽有10米。在头顶的一个个螺鬓,一个就有你们家的方桌那么大,在想想有1021个呢?在脸的两旁有一双长长的耳朵,耳眼里可以进两个人呢?

游客们,如果你们早上5点起床还可以看到大佛发出的佛光呢!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请大家慢慢游玩。

第14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嵋山、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四姑娘山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所以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龙(HuanglongScenicArea)位于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的岷山山脉南段,属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巨型的地表钙华坡谷,婉蜒于天然林海和石山冰峰之间,宛若金色“巨龙”腾游天地。自然景观犷中有精,静中有动,雄中有秀,野中有文,构成奇、峻、雄、野的景观特点,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之誊。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都江堰(Dujiangyàn),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面积20万公顷,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保护区之一,是国家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区现有人口5343人,其中,农业人口4550人。

四姑娘山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由四座长年被冰雪覆盖的山峰组成。如同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其中幺妹身材苗条、体态婀娜,常说的“四姑娘”就是指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

第15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在一起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之一的乐山大佛,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俞,大家可以叫我小鱼儿。希望能和你们一起旅途愉快。

现在,我们坐在车上,我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乐山大佛的来历故事。在唐朝,有一个和尚,叫海通。在乐山大佛没有修建之前,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凶猛,常常在这里造成船毁人亡悲剧。海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去凑集金钱,造乐山大佛,在路上时,遇见一个贪财的人,向海通索要钱财。

海通告诉他:“我不可能给你金钱,我宁愿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你!”那个人不信,海通真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了那个人。后来人们知道海通死了,悲痛万分,十几万人一起造了乐山大佛。好了,故事讲完了,也该下车了。

现在,我们正走向乐山大佛,他原本高108米,现在被雨水大自然风化后,只有71米了。以前,发生过三年自然灾害,许多饿死的人尸体留在了三江汇流之处,满江都是尸体,大佛不忍心看,闭上了眼睛,流下了眼泪。

看,这就是乐山大佛。有兴趣大家可以沿着栈道下去看一看,下去的时候要小心,这栈道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人能通过,带小孩的游客请看管好您的孩子,有高血压的老人最好不要下去。还有,游客们下去的时候千万别摸大佛的脚,否则,工作人员就会罚款300元,并让你抓到下一个摸脚的人,才能离开。

下面的时间请你们大家自由观赏,希望下次有机会碰面,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