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心得体会

句文网    发表于:2022-12-22 13:48:33

第1篇: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心得体会

《文学的故乡》是第一部大规模集中反映中国著名作家的纪录片。本片讲述了六位著名作家如何把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如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乡村、迟子建的冰雪北国、阿来的嘉绒藏区、刘震云的延津世界、毕飞宇的苏北水乡。

《文学的故乡》跟踪记录作家重返故乡的过程,寻找童年的秘密,寻找与文学相遇的原点,甚至文学作品孕育的过程,展示了每一位作家独特的人生轨迹,如何观察生活,如何成长,如何遭遇文学,如何开创自己的文学世界。《文学的故乡》是一部纪实与想象交织的作品,它不仅讲述了作家回故乡的故事,更呈现了作家创造文学故乡的心理图景。

六位作家的作品或许观众早已熟悉,但看了纪录片,或许大家才能明白隐藏在文学作品背后的心理机制。如今,这些文学的故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著名风景,期待《文学的故乡》可以引领观众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故乡,因为文学的故乡就是精神的故乡,美学的故乡。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心得体会3

我是一个喜欢看纪录片的人,因为比起电视剧,纪录片真实性更高。这段时间断断续续把《文学的故乡》看完了(很短),这是作家最真实的生活。看完你会发现,莫言、贾平凹是多么的平易近人,迟子建是多么的童真可爱,以至于我都原谅了我自己偶尔不稳重。

我忽而又明白了那句话:“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本源。”

回到工作中,我仍然坚守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一个会生活的人,就不会厌烦语文,因为玩味生活的过程,你也学会了审视人生。

另外我还在最近的工作中深刻体悟到读书的重要性。宽泛地说,读书可以增加生命的广度;功利一点说,如何将口头语言转化书面语言,读书必不可少;再另说病句题,多听新闻一定有效,一定是央视新闻。

关于故乡这是下学期一定要做的话题。班里的同学来自各地,他们的故乡有怎么样的特点呢,在故乡一定有最值得回忆的故事吧。还记得月亮特别明亮的那一晚,我下班回家,路上偶遇几位同学,我欣喜地问道:“今天的月亮是不是很美?”孩子们道:“没有我家乡的美。”原来“月是故乡明”是自古至今都刻在人们心里的。

第2篇: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心得体会

刘震云,这样的一个名字随着近两年的电影《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手机》等的播放似乎已经深入人心当中,不一样的表现,那么多的幽默的表达让我们对于写作者有了迥异的认知,也便跟随着他的视角、思维在他的故事里去面对不同的人物,他们不一样的命运,不一样的人性和情感就在生活和生命的历程当中体现。所以不得不惊叹于这样一位作家,如此强的创造力,如此现实而魔幻地视角看待这黄土地上的人群和人群的生活、生命、思想、情感,话语当中充满了一切,当然也在文字当中诉说着一切。

当然对于刘震云的认识还是在读他的文字。文字的排列就有了属于他自己的语气、语言、思想、情感,我感叹这样的文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属于他自己的创作的密码。虽然自己说了很多关于写作的方式,自己的理解、认识和经验,但我以为这些都是不能靠听和说学会的。真的有一定的天赋,再就是自己的经历、经验,加上更多的认知与思考。无疑他的作品和解读都能给我很多的启发,按照他的办法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多少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读他的文字,常常叫我陶醉其中,毕竟他的语言多是奇妙的,而又多是短句子,那样的明朗句子让人读起来显得十分轻松,读完了就有了一定的故事概念,多了一种思考和体悟,但没有很多的难懂和苦涩。

他的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手机》、《一句顶一万句》、《一腔废话》、《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官场》、《官人》、《一地鸡毛》等我都翻阅或者读过其中的片段,在他的文字当中很容易找到一种情景,也就是有了一种自己读后的思索和想象的画面感,然而这样的画面感完全来自于人物和人物的对话,语言让他们活灵活现,也让他们变得生动而多姿多彩。在文字当中可以感受到那种独特的冷静客观的叙事笔调,就在平常的生活和日子当中呈现出更多的思考,让读者感触良多。

其实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能够用极其简单的语言写出人性和社会生活当中的问题,从而引发人们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更多的思考。小说的主要目的在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边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呈现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从而反映一个时代的生存状态,也就把人的那种复杂表现出来。

他的家乡河南延津县,那里是他的故乡,孕育了他的纯正的河南话,也培养了他的一种沿袭着当地人的一种饮食习惯,对待世界的看法,面对生活的态度,也就是自己的人生观和方法论了,这些东西始终都是自己的一种特质,不能说好或者不好,其实就是故乡给每一个人的烙印。他自己的写作也正是在这样的因素和密码的影响下进行的。他坐在自己老家的小院子里,回忆起自己的外祖母,这是一个对他影响特别大的人。

曾经讲自己的外祖母的一个小故事,说道她个子只有一米五六,但是在他们那黄河边三里路长的麦趟子,每次割麦子时她都是头把镰。头把镰是什么?就是第一提琴手。当她把麦子从这头割到那头的时候,一米七八的大汉才割在地头中间。她晚年的时候,我跟她有个炉边谈话。我说,你为什么割得比别人快?她说,我割得不比任何人快,只是割麦子我一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因为你直一次腰你就会直十次、二十次;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的工夫我割得比别人快一点。接着她跟我语重心长地说了句话:我是个笨人啊。这是一个伟大明星的教诲。

后来又说到对自己影响更大的还有一个人便是自己的舅舅。他是个木匠,小时候得过天花,脸上有麻子,大家叫他刘麻子。刘麻子做的箱子柜在周围四十里卖得最好。渐渐周边就没有木匠了。所有木匠都说刘麻子这个人特别毒,所有顾客都说他做的箱子柜特别好。他晚年时我跟他有个炉边谈话,我说:舅舅,你的同行说你毒,你的顾客说你好,你到底是什么人?他说别人说你毒,和说你好,并不能使你成为好木匠;我能成为好木匠,是因为别人打一个箱子花三天时间,我花六天时间;你只花六天时间也不是好木匠,我与别的木匠的区别是,我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我特别喜欢做木匠活刨出的刨子花的味道;你只是喜欢做木匠活,你也当不好,我当木匠会有恍忽的时候,比如我看到一棵树,如果是松木、柏木、楠木,哪家的闺女出嫁的时候打个箱子柜该多好;如果是棵杨树,杨树是最不成材的,只能打个小板凳。

在他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写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叫聪明。”同样在多个场合里提及自己喜欢笨人。2017年在北大做了一场演讲,他说,这个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刘震云口中所谓的“笨”,指的就是把会做的事情做好来。这个标准很低,但做到很难。四十年前,北大中文系的同学人人都在写作,他也跟着写,四十年后,全班同学都不写了,就剩他一个人还在执着。他自己坚守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深,越写越能体会出写作的滋味,于是一辈子就干了这一件事,专注地把会做的事做到极致。

我知道这样的态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了故乡和故乡人的影响。他的母亲喜欢开玩笑,所以在讲的一个细节就是刘震云老师他有着很强的吸收能力,将生活中见闻都能收入自己的小说写作当中去,这其实是一个优秀作家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在外人看来是奇特的,确是自己处处留心得来的,所以每一部长篇小说都有生活的影子,但都与众不同。

面对这么多的作品和评论,他自己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名人,生活当中还是那样的朴实,在故乡的街市上行走,修拉锁、与老朋友谈话聊天一样的简单自然。谈笑之间,都有着一种不一样的神采。当然这是故乡带给人的亲近感,让人可以无拘无束地生活,可以讲着自己亲切的方言,吃着母亲的饭菜,遇见曾经的那些故人,都是美好!

故乡,对于刘震云而言这是他的思辨和认知形成的地方,培养了他面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最本真的思考和方法,于是有了他后来的成长,也就有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其实他自己在故乡的状态和他以后在世界各地的行走状态有着很多的联系,一旦形成的东西很多时候就保持着最舒服的状态,于是就有了他一样的行走、思考。让他在自己的文学视野中不断地思辨,将人性和灵魂的东西写得更加深邃,这也是他不断敏感地感知和思考的结果。

文学的故乡,正是他在故乡的热土上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故乡的滋养,才让他繁花硕果,收获颇丰。

第3篇: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心得体会

莫言、贾平凹、阿来、迟子建、刘震云、毕飞宇等一批作家,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而言无异于一场“风暴”。他们席卷了之前文学创作的陈规,尘埃落定后,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面貌形成了。

这些作家的创作丰富、驳杂,在那个年代里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主题、人物以及感受形式。因而他们的创作充满了启发性,但同时也是难解、费解的。文学研究者一直在寻找“钥匙”,试图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这些创作中蕴含的奥秘。

那把“钥匙”,可能就埋藏在“故乡”的土地之中。

这一批作家的创作有一个“共性”,即笔下的文字和故事总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高密东北乡、商州、阿坝、北极村、延津、王家庄……许多个封闭而又开放的文学空间,拼凑成了一幅当代文学的版图。这些地名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现实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在作家的想象力中翻天覆地、沧海桑田;但与此同时,这些地方不约而同地就是作家本人的故乡,故乡既孕育了作家的肉身和童年,也生长出了那些鲜明的人物和伟大的故事。

从2016年夏天开始,《文学的故乡》导演张同道率领团队,在两年的时间里,用影像的方式走进了作家的故乡和生活,诠释了当代文学发展的奥秘。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一般读者的眼中,文学创作是神秘甚至神圣的,是灵感、天赋的产物。但在《文学的故乡》呈现出的景致之中,我们却能看到文学的“另一面”。在纪录片第一集中,《高兴》的人物原型与作者贾平凹一同出镜,虚构与真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我们看到了文学坚实的现实根脉。第二集中,阿来化身为“植物学家”,这让他笔下的“万物有灵”不再是一种想象或虚构,而是现实存在之物。第五集中,刘震云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吃着家常菜,以普通人的口吻说起对于《一地鸡毛》中的小林夫妇而言,“豆腐馊了”不是小事而是严重的“世界性问题”。第六集中,观众跟随摄影机看到了莫言童年的生长环境,听到他讲述童年的饥饿经验,早早就懂得了在物质生活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人的尊严之“轻”,以及人性的“底线”。这些都与作家的创作息息相关,那些故事、人物,不是作家发动聪明才智虚构出来的,而是从现实中的生活经验、故乡的一草一木中生长出来的;故乡的现实,为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增添了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真切的层次,了解了作家的故乡和生活,读者就相当于找到了那把进入文学创作深处的“钥匙”。

在今天这个“影像时代”里,《文学的故乡》用比文字更为通行的“载体”或“语言”,让更多文学读者了解到了这一层奥秘。与此同时,我认为《文学的故乡》除了在文学的场域和范畴内阐释严肃文学,其意义更体现在告诉更多渐行渐远的人们,文学仍然在今天的生活之中,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

对于文学行业之外的人来说,严肃文学意味着什么?是难读、难懂,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无关吗?在第三集中,迟子建走过了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老道外付家甸,走过了冰封的河流和白雪皑皑的山林;像每个普通女儿那样为母亲选衣服,快乐地吃着街边的马迭尔冰棍儿。第五集中刘震云骑着电动自行车穿过田间地头,说家乡有个“著名哲学家”,就是自己的木匠舅舅;作家身边有眼神疑惑、满脸风沙的三轮车师傅,或光着屁股蛋儿的小孩。当作家从书案之前、字里行间走入茫茫人海,出现在你我曾经走过的地方时,文学与每个人、与这个时代之间的关系也就浮现了。

时间如水,人们的生活、情感像波纹一般荡开又平复,从此不再有痕迹。而文学仍然是这个时代记录、提炼这一切的最佳方式之一。《蛙》《商州》《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吃瓜时代的儿女们》《青衣》……这些作品不仅是作家个人风格外化的产物,更有无数普通人参与其中,其中就包括那些显在与潜在的读者们。读者在故事中看到的不仅是虚构的人物和情节,更是在岁月中蹉跎着、在生活里体验各种喜怒哀乐的自己。并且相比于这个时代大量的短文、照片、短视频而言,严肃文学因其长度而体现出了完整性,因作家的学养和对文本的千锤百炼获得思想性,读者不仅能从中看到众生百态和自己的经历、情绪交相呼应,更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悟。

例如第三集中,迟子建提到炊烟无声地说着北极村的女儿回来了,她对这里的每一粒雪花都是有情感的。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这样的思维模式或许是相当陌生而另类的,今天我们更习惯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得与失,计较成与败。而文学则提示我们应该用一种感性的方式,去发现这个世界以及生活中那些“美”的瞬间。文学在今天确实某种程度上与经济增长无关,甚至逐渐变成一种“小众”的艺术,但它却仍可能给今天的人们带来重要的启示。

《文学的故乡》还收录了陈思和、李敬泽、张清华、朱向前等著名文学批评家、学者的镜头,将文学界对于作家的专业阐释,放在了作家与读者的交流之间,进一步拉近了整个严肃文学界与大众的距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纪录片的创作团队非常重视“海外视野”。这不仅是说片中出现了莫言或诺贝尔文学奖、刘震云获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位的镜头,更是指片中经常出现海外汉学家对于作家的评价与解析,以及作家参加海外文学活动时座无虚席人头攒动的景象。中国严肃文学不仅仍然在中国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已经开始在世界文学的范畴内拥有了自己的位置。

文学与影像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妻妾成群》等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品,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灵感和框架。反过来,这些作品也因为改编成了影像,而受到更多人关注。《文学的故乡》走的是另一条“影像化”之路,但殊途同归,希望这部纪录片能让更多观众意识到文学的存在与意义,让更多人走进严肃文学,重拾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进而寻找到更好的面对自己、面对世界的方式,获得内心的安宁。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心得体会5

文学起源于故乡,这说法是否可以成立?教科书上正确的观点是“起源于劳动”,但一般来说,“吭唷吭唷”的音节过于简单了,只能是太原始的形式。而故乡一旦出现在文字和语句中,那便是一个抒情者,甚至是“主体”的诞生了。

这时,文学便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熟。以最早的《诗经》为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中的故乡之咏,一个离乡归来的游子近乡情怯,发出了近乎百感交集的叹息,其中关于时光、亲人,关于生命悲苦、命运离愁,复杂的情味已尽显于纸面。还有《黍离》篇中,那位行路者的无端感慨与追念,也浸淫着一个游子的旷世忧伤:“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这分明是一个“大地上的异乡人”的自我况味,他以一个他者和路人的身份,发出了这没来由的追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把那莫名的愁绪,越过了对个体处境的描摹,甚至于家国之殇的感喟,而升华为了更广远的万古愁,与大悲催。

所以,说骇人听闻亦并非夸张。故乡背景一出,文学便忽地成形,且成熟了。

新文学同样是缘起于故乡。若没有“鲁镇”和“未庄”,焉能有鲁迅,有孔乙己、祥林嫂、闰土、七斤,有狂人和阿Q,有新文学最初的典范和样本?可见故乡之在一个写作者的精神构造与创造实践中有多重要。以此类推,没有老北京便没有老舍,没有湘西便没有沈从文,没有大上海也不会有张爱玲。几乎每个重要的作家背后,都隐现着一个故乡的图形,及其无所不在的影子。

当代作家也是一样,时光过去数十年,那些波谲云诡的新潮涌动渐渐平息下去,我们才愈加看得清楚,几乎每个有成就的作家身后,都有一个故乡的背影或轮廓,都有某一片土地所赐予的独一无二的特质,如贾平凹的秦岭和商州、迟子建的雪野北国、阿来的川西北高原、刘震云的中州故土、毕飞宇的江淮水乡、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的红高粱大地……

甚至色彩——我忽然意识到,这些作家的身后,都有一片不同的色彩,这色调既是自然和地域的状貌,也是作家写作的风神。秦岭的苍茫与蓊郁,与平凹的作品之间难道没有内在的默契吗?子建的抒情与纯粹,同北国的雪野那银装素裹的世界,也是如出一辙。川西北高原那绿色中所带着的藏家的深红与杂色,那高原植物的千奇百怪与五颜六色,难道不是阿来作品中那丰富而难以言喻的色调吗?还有毕飞宇,他那耀眼的油菜花的金黄,仿佛也映照着他的小说中特有的浓郁与热烈,那强烈而主观的情味。

风格即人,也即故乡。在平原上,人似乎显得更加稠密,也更富有戏剧性的纠缠,所以在刘震云和莫言的作品中,我们就读出了那特有的戏剧性,还有那深不见底的民俗与传统的积淀。齐国故地上的浪漫与诡谲,不只诞生出了蒲松龄,也衍化着莫言式的怪诞,那奇诡而饱和、烂漫而充满酒神气息的莫言文体;那古老的中州,多灾多难的黄泛区的豫北,也孕育出了刘震云式的幽默,那羊肠之路般的故事,以及那近乎“话痨”的语言狂欢。

“文学的故乡”这说法,其实也近乎时下一个时尚的概念,即“文学地理学”的视角。这灵感得自笔者与张同道教授的交谈,因此我也得以忝列“总策划”的角色。因为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故乡”确乎有着更具体和丰富的“物性”,“物性”的概念源自海德格尔,他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与物性》一文中,详尽阐述了艺术作品所必须附丽的物质属性,这自是玄而又玄的哲学思辨,与本文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接。然而顾名思义,从故乡的背景出发,去呈现一个作家的道路:他的成长与创造、他的归来与出发、他的亲情与回忆,都会彼此映现,更深刻地传递出作品的意蕴,以及那些隐约闪烁的原型形象。总之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蕴含着丰富可能的角度,一旦用视觉影像来传达,会有许多“溢出”的效果,会激发更多人对文学的兴趣,启示他们对于文学本身的理解。

显然,这也同样使同道兄找到了创作灵感,并顺理成章地获得了他视觉表达的具体思路。

然而回想起来,过程还是略有些曲折。最初同道来找我,商量要拍一个关于莫言的文学世界的片子,之后才从这一冲动中,延伸出了拍系列片的想法。同道本是文学中人,上世纪90年代曾投身过文学批评,且有广泛影响,但后来因为专业需求的缘故,他转而从事影视研究,并渐行渐远地走在了纪录片研究与拍摄的路上。但他依然怀揣着一个梦想,就是要在某一时刻,用他的方式再度回归文学。而这次文学与纪录片的结缘之旅,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个“文学的还乡”了。

可是对许多作家来说,他们似乎并不清楚,所谓“纪录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差别,所以不愿花费时间去配合。故此协调的过程并不顺利,有时还有些“艰难”。有的作家尽管是朋友,且在我们看来,也是“有别样的故乡”的作家,若参与拍摄,定会有许多不可预期的美妙故事。然而种种原因,我们还是与他们失之交臂了。

当然还有一些遗憾,便是来源于最终的篇幅与容量。拍摄的过程是那么长,精彩的素材与镜头又是那样多,但最终能留下来的却十分有限。另外,中国当代的优秀作家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没有得以在这一系列中出现,庶几是一件令人无法接受的事情。至少我个人想到的作家还有余华、苏童、铁凝、王安忆、张炜、韩少功、格非、张承志……每个人都有一个无限蕴藏的故乡,都有不可替代的文学故事及独一无二的机缘巧合。希望同道兄还能够有精力,有经费和时间,去完成这些未竟的愿念。甚至我记得,他还曾说过要拍一个当代诗人的系列,那就更令人遐想和期待了。

拍摄的过程我未能全程参与,但直接间接地了解,同道团队工作的体量,每一位作家的拍摄,都经历了长时间的实地跟随,大江南北,国门内外,春夏秋冬,整整投入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当时想,同道看来是拼老本了,不计成本,不计得失,定要拍出精品。

今日看来,他的想法确乎变成了现实,这几日我接到大量朋友的来信,夸赞片子的质量,认为不止有故事,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关键是内在的神韵,将影像与作家的作品,与作家的精神气质,其作品的风格蕴含,诠释得淋漓尽致。

无法一一评述,我只能说几个吃惊:一个是惊讶于平凹的画面感,谁都知道他是一个低调羞涩的人,但他的一举一动,娓娓道来,都折射出拍摄者体察入微的艺术匠心,他们定然是能够使得人物完全放松下来,忘记了镜头,完全沉浸于同故乡对话的情感世界之中,方才会有这样自然的效果。还有迟子建,她当初是强烈地抗拒拍摄团队的创意的,但是从片中看,她已经完全处于忘我的境地,与她的北极世界、雪国意境,完全地融为一体了。

我还惊讶于几位作家与他们的故乡的关系,是如此地自然和真实,没有溢美,而是充满着对话与纠缠的关系,这里面除了亲情,甚至还有说不出的矛盾与恩怨。因此它是真实可信的,并且由此而获得了应有的丰富与复杂。当毕飞宇见到自己童年生活的村庄,见到那里的房舍与草木,而骤然流泪的时候,当阿来离开年迈的父母,告诉我们他并不认为自己的故乡有多美,且成长过程中也充满恩怨纠结的时候,我毫不怀疑,同道和他们一起,找到了真实的,而不是在意念和想象中的故乡。

最难忘的一组镜头,还是我在2017年冬,陪拍摄团队和莫言一起回故乡时的经历。白天我们差不多已经遍访了高密东北乡的那个小小村落,走遍了那些与他作品中的地理一一对应的角落,也见到了他年逾九旬的父亲。黄昏时分我们来到了村外的野地里,来到了一片低洼的废弃河道,那里大片的白杨林正在寒风中瑟缩。莫言走在他童年走过的草地上,走过那些坑坑洼洼的林间小径,我们跟随在其身后,也踩踏着那些他踩过的落叶与枯草。我意识到,这镜头确乎深入到了土地,深入到了岁月和故乡的腹地,它将在未来的视觉中溢出此刻的荒凉,而抵达一种别样的深邃。

巧了,第二天忽然下了一场初雪,我因事不得不先行离开,但我知道,他们又去到了那片野地,在茫茫的白雪中,他们重复了昨日的足迹。于是在最后的片子中,就出现了这高度魔幻的一幕:莫言在一片深秋景象的丛林中走着,当镜头穿越了一座林间小屋的窗户时,陡然变成了一片白雪的世界。

一片茫茫的雪地。那时,仿佛《红楼梦》中景致的重现,这部片子也终于回到了哲学意义上的故乡,回到了文学所试图要还原、追索、重现的那个古老而永恒的世界。一切超验的和实体的,幻念的和真实的,所有的意义,以及超越意义的视觉震颤与冲击,都迎面扑来。

于是我想,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文学与影像、精神与技术,在这一刻已实现了完美的结合,那是故乡无私的赐予,以及它无比神秘的召唤。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心得体会6

贾平凹的商州、阿来的嘉绒地区、迟子建的北极村和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刘震云的延津、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中国当代文学的大地上,这些作家和他们的故乡构成了著名的文学地理版图。

今年,一部“神仙”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让这些作家和他们的故乡集中地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这部7集纪录片从2016年开拍,终于在今年上线。随着镜头追随着这些顶级作家去探访他们的故乡,回顾他们的成长和写作之路时,作家的回忆,那些小说和诗歌里的话,在眼前,在耳边,于观众而言,无疑是场精神盛宴。

文学的起源很多元,内容很广泛,母题也丰富,为什么要选择“故乡”这个点?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张同道认为,“故乡这样一个物理性的存在,使作家获得了一个创作的支点,从纪录片来讲,也获得了一个进入文学的通道。”具体来看,于作家而言,故乡意味着什么?

在物理意义上,用莫言的话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

在这之上,故乡还是一个具有成长意义的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最基本的语言,到这个地方的生活方式,再到它无形中对一个人三观的塑造,故乡意味着一种血肉联系。

更高层次上,故乡是指精神上的归宿。对迟子建来说,她生命和文学的根就是冰雪根芽,有故乡的源头活水滋养,才会妙笔生花。对贾平凹来说,他找到商洛,才不再像一个流寇一样,打一枪换个地方。

其实,当我们通过纪录片的镜头在这三个层次上的故乡的交织中去寻找作家、故乡、文学之间的联系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想着在寻找中找到自己的故乡。当我们在漂泊的世界里苦闷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故乡,那个出生的、成长的、精神的家园,或许能够让我们找到根在哪里。

毕飞宇在纪录片中说,父亲是被领养的,他童年一直跟随父亲在不同地方流动,他是个没有故乡、没有乡愁、没有姓氏的人。但是在片子中,当他看到村子里某个地方会突然不顾所以地流下眼泪。他说,离开村子的时候,村子的学校里围墙上全是他写的字,“再怎么说你没有故乡,那个也没有,这个也没有。我相信,只要我在那个大地上书写过,我就有理由把它看成我的故乡。”

作家如此,我们亦如此。从更大的角度看,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寻找故乡,回望故乡,其实是不要忘了土地、忘了老乡、忘了来时路。

找到故乡,我们是否就囿于某个地方,以及过去?这部纪录片中,讲述每位作家时都会穿插着作者的书被翻译成各国文字、作家在世界各地演讲等场景,这不仅是为了凸显这些作家的声望,更重要的是这些镜头给人一种从乡土到中国到世界的穿透感。

其中一个镜头是刘震云在纽约,他说:“我走在华尔街,或者走在海边,自由女神女士的身边的时候,跟在我们村走,没有什么太大的心情的改变。随着自己的作品翻译的语种越来越多,去了很多别的地方,原来别的地方跟老庄没有任何的区别。建筑不一样,河流不一样,肤色不一样,说的语言也不一样,但人性确实是非常非常一样的。”

在一个村庄里,你就有可能看懂中国,甚至看懂全人类。

寻找故乡,不意味着田园牧歌和世外桃源,也不意味着乡愁和怀旧。今天我们谈故乡,往往陷入美好的“怀乡病”,或者把当下的村庄视为陈旧、落后、愚昧、封闭、贫穷的地方去摒弃、改造或者逃离,从而选择怀念遥远的过去。

其实,故乡一直处于变和不变中,迟子建的北极村从一个小村落变成了一个旅游村,她在讲述父辈给她讲故事的场景的时候,外面就是游客的唱跳声。但是山水是永恒的,自然是永恒的,小时候看北极村,长大看世界,后来发现世界也是北极村,北极村也是世界。

除此之外,故乡也是美和丑交织的,它承载乡愁,也有它隐秘的历史和隐藏的角落。我们不需要美化,也不需要丑化,它给予人的,就是真实。那些在那片变动的大地上世代生活的人和发生的事,可能是普通的,也可能是传奇的。作家记录它,是坐在它们中间,将其展现给更多的人看。

这是故乡的魅力,这是写作的力量。

如阿来所认为的:“我并不认为必须回到我老家,我出生的那个村子,它才是我的故乡。当我们日渐扩大的时候,我会把故乡放大。”

看清故乡,其实就是认清我们自己,也在不忘来时路的时候,找到可能的未来。

第4篇: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心得体会

仍然是把空余的时间给了《文学的故乡》纪录片,看了第三集《迟子建》篇章,还是看到她的那样的童趣、天真、纯真、自在、美好,或者还有更多的东西。她的生活当中装满了记忆,那些都是她小心翼翼珍藏的,细腻的美好。虽然有着很多的不舍,也夹杂着一些淡淡的忧伤,但总的而言遇见文学,还有曾经的那些童年的美好,让她始终对于故乡漠河北极村充满了敬畏和无限的回忆,当然这些就是她的故乡,就是她的精神家园,就是她的文学的故乡。

迟子建,她是我对中国文学理解和认识不能不读、不能不去关注的一位作家。

在大学的时候就在图书馆找文学相关的图书,我现在也是觉得图书馆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非常静谧、广阔、多彩的世界,在这里古今中外的作家和文章都可以在眼中呈现,它们就都给我一种未曾知道的新奇,带着想象和对很多美好的、悲伤的事物的巨大的品味,从而让自己了解和置身于那样的描写当中,突然觉得天地宽阔、世界广博。有一天突然看到一个名字叫做“迟子建”,对于迟有着敏感的记忆,毕竟早和迟相对,很多时候都希望不迟,也就是希望可以早一些,也就认真的读她的文字。她那样的沉静婉约的风格总是让我在脑海里呈现很多的画面,加上那些细腻生动的描写和精妙可人的语言,让我总能清晰地找到一幅画面来呈现,最终又给人一种淡淡的伤怀,再往后就是能给人很多的力量和思考。

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候鸟的勇敢》、《鬼魅丹青》、《白雪乌鸦》、《群山之巅》、《候鸟的勇敢》都有些强大的力量,让人震撼她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也同样震撼她的文学。

在生活当中她对于美的体会和悉心的感知,都变成了她生命中的一种纯粹、自然、诗意。生活中总是和花为伴,于是那么多的盛开的姿态和颜色都温润了她的眼眸,装饰了她的内心。我想这些都给她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关于爱的勇敢,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

诗意的东西,美妙的语言,其实都不是模仿的。她是一种自然的表达,每个作家都有自己迥异的语言,他们的造句用词都是别具一格的,都成为了他们独特的气势。迟子建老师在作品和生活当中保持了一份纯洁,如同孩子一样的天真美好,我知道这是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无限热爱。说到底,不能和她的童年分开,对于挑水、劈柴、种地、施肥、烧火等太多的记忆,总是让她对于生活的丰富多元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所以有烟火气,也有温暖和厚实。

对于老作家的温暖关心和对于读者粉丝的平易近人都让我看到一位平凡的样子,但是这正是一个作家能够有如此的创造力和生活的敏感的来源。她对于很多东西都表现得极其平常,也就让她感受到很多的真的东西。童年的美好记忆总是让她对于生活和世界充满了亲昵和无限的期待,她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孩子气的童真,爽朗的笑声让人感受到她的空旷、辽远。就是一阵清风吹过,让人总是忍不住去赞叹那样的清澈和美好。

北极村,中国最北边的地方,白色是这里的主打色,冰雪是这里最好的元素,于是白色的精灵就在这样的纯洁、静谧、美好的地方畅游,就有了迟子建老师的故乡,也就有了她的文学的故乡。她的记忆始终不能离开她的雪国,那么多的动物植物都在她的脑海和视野当中去不断地呈现,于是美好和诗意就在脑海里闪烁。

面对一部一部的小说,她总是几近自然地表达着,记忆着,感叹着,期冀着。

哈尔滨的城市风光突然在一瞬间让她深深地热爱,感叹着生活的城市有着如此的美好,索性有了创作的冲动和激情。其实很多美好的东西就是一瞬间,我们可以在这时候体味到不一样的情感和满足。

对于家乡的爱和对于生命的敬畏,让她对于写作有了更加纯粹和执着的追随。她的生命历程当中有的是对于过去的感叹、现在的热爱、未来的期待,索性都变成了很多的坦然,就在一种放松的毫无压力的状态里淋漓尽致地表达和思索,美的语言自然流淌着纯真烂漫的情感。生活的地方,无疑给了她更多的实在,也就提供了更多的认识世界和周围一切的方式,生命的自由。

风土人情是生活的美好,也是文学作品里细腻和动人的地方。她的文字当中对于乡土、自然、死亡、生存的诸多问题的思索都是来自于生活的体察,形成的那么多的表达都是对于生命的更多的可能的思索。她的诗意是无处不在的,就如同那样的光明,总是在灯火闪烁,如果说灯火闪烁是当代文学的烂漫风景,那么她就是最缥缈却又最真实的那一颗星星。

她感怀亲情和童年,又感叹亲情与命运,她用细心记忆更多的美好,也捕捉了更多的属于她自己的幸福。

文学的创作并不是一味地表现美好,也不是一味地表现黑暗和痛苦,但是文学总是在探索社会和生命的历程,在于历史、地理、自然、社会或者很多的纬度里面去体察人性的复杂,或者人的生存和命运的更多的可能。其实文学就是生命的印记,任何一部小说都对于生命和生活的存在进行了记录、思索、表达,从而彰显了一种可能,或者给人一种力量和感叹。

阅读她的散文的时候,我更能体悟到她的情感行走。都是那样的认真和执着,所以有了亲切和细心,在散文的笔触中感受到她的脉搏和赤诚,于是沉醉在她字里行间的柔情水波当中。

我总是喜欢把迟子建和萧红做比较,在她们的文字当中找到很多的相同和更多的不同,其实这就是她们的平凡和她们的伟大,更是故乡给予她们的无限宽厚广博的力量与美好!

雪国的风景都变成了迟子建文学中描绘的风景,故乡的美好是任何绚烂的风光都不能替代的,所以这里是她生命的力量源泉,是她的精神家园,更是她文学的故乡。

祝福迟子建老师,期待她更好的作品,空灵而温暖人心。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