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讲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7-16 09:15:12

第1篇:文明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的演讲主题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文明,是我们从小就接触到的一个词,它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必备的美好品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标准。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也许你现在读了只会觉得恶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些人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边便溺。以至于路上到处是痰,吐掉的口香糖都结成了硬块儿……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注意并改善这些严峻的不文明现象,我们全家也在积极参与这项行动。

一次,爸爸和我在街上走,突然,他擤擤鼻子,“呸”一口痰落在了草丛里。我连忙阻止说:“爸爸,不可以随地吐痰,您想,如果别人踩到了,那多不好!有毁市容哦!”爸爸被我说得羞愧难当,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对,我下次再也不这样了。”从此,爸爸不仅自己做到这一点,还劝身边的同事不随地吐痰,带动大家一起为建设文明社会而努力!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作到文明呢?首先,培养自己美好的内心,虽然文明行动是外在的,可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内心对文明的态度,文明是一种美德,不是做作的约束,要做一个文明人,就要重视文明,文明礼仪伴我行,有所表现,让它形成一种习惯。

第2篇:文明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也许这个话题很老,但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却是永恒的。那么,文明是什么呢?

每天早上我们总会迎来一张张的笑脸,她写着真诚、善良与聪慧;每天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早!”“老师好!”等一句句悦耳的问候。一声“你好!”会给别人带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谢谢!”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声“对不起!”能化解矛盾的冲突。同学们懂得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所以文明是思想的科学。

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绝大多数同学们爱护公物就同爱护自已家中的财产一样。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去折,不会踩踏草坪,不会乱涂乱画,不会浪费水电……。所以文明是行为的端正,是习惯的改善。

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学生,他会尊敬师长和关爱同学,会懂得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会感谢老师的教导…… 。所以文明是修养的提高,更是一个人品质的提升。

但是,我们大家也清楚地看到:在我们学校里,在不少同学的言行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室环境不整洁,垃圾不及时清理,饮料瓶、废纸随处丢弃。有的同学甚至将垃圾放在公共楼道上,或将垃圾 “高空抛下”,个别同学还有故意损坏教室的门框,课桌椅,楼梯上的栏杆等。少数同学过度消费,总在不应该的时间进小店。所有这些现象与学校文明发生了严重冲突,这就要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一一去修炼,去改正。

做文明学生,就要常说文明语,常做文明事,你才是一个真正的文明人。最后,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点点头――看见老师同学问声好;

弯弯腰――捡起地上一张纸;

管住自己的嘴――粗话脏话不出口;

管住自己的手――废物废纸不乱丢。

做学习的主人——保证上课纪律,尊重老师的劳动,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我们一行动起来,亲近文明,表现文明,实践文明,做文明的学生,创文明的校园,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第3篇:文明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1602班的孟老师,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让文明懂礼成为一种习惯》。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有一种素质叫“知书达理”;有一种涵养叫“彬彬有礼”;有一种习惯叫“文明守礼”。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呢?

《弟子规》有言:“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文明懂礼存在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每个人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习惯都是它最细致的表现。文明懂礼就是当老师和同学们从你身边经过时,真诚点头致以微笑与问候;文明懂礼就是就是当你排队时,做到的有序和礼让;文明懂礼就是当你看见校园内发生违纪行为时,一声礼貌友善的劝阻。

步入校园,就犹如走进了一片文明懂礼的海洋。你瞧,师生见面,形同陌路的没有了,亲切的问候多了;两人相撞,怒目相向的没有了,诚恳的道歉多了;操场上、教室里,随手乱扔的没有了,俯身捡纸的孩子也多了;花坛之中,踩踏折损的没有了,浇水、除草的多了……

来到教室里,孩子们穿戴整洁,正聚精会神地读着《三字经》《古诗七十五首》等国学经典。那琅琅的书声在传递着同一个信息:“我们要传承文明,我们要坚守礼仪。”

课间,“红领巾”广播站准时播放,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文明气息。“文明礼仪之星”“美德小达人”们胸前佩戴的徽章格外引人注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如何讲文明、守礼仪,已然把文明礼仪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六一前夕,学校的雏鹰争章栏上又会张贴上新一批的校级雏鹰争章小明星的照片。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来争当这只锐意进取、展翅翱翔的小雏鹰吧!

文明懂礼就像一颗种子,在校园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孕育出色彩斑斓的文明之花,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去浇灌这朵朵芬芳。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文明之风,山高水长。让文明懂礼成为一种习惯,用它去引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

第4篇:文明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敲开历史的大门!

在那神秘的远古时代,有着纯朴的中华先民。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褪色的历史。

先说古代文字,最早人们使用的是甲骨文、金文,西周时期有大篆(籀文),战国时期有蝌蚪文(古文)。此外一些诸侯国还有各自不同的文字。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统一字体,通行全国,后来,秦朝出现了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篆书,这种字体从汉朝在官方和民间通用,至今仍广泛使用。

再来说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纸发明于西汉前朝。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于人民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隋唐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品。此,宋毕节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事,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战国时我国制成了能指示方向的“司南”。后来有制成指南针,北宋时开始用于航海。它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旅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的使用,改变了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和弓箭作战的局面,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继续说一下古代闻名建筑物吧!——长城,是不同时期的古代中国的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使无数人民付出鲜血而取得的伟大成绩,犹为后人赞叹!

最后说一下兵马俑吧!兵马俑,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下河村。秦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普遍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的先辈还有好多光荣历史,如今,那些鲜血染成的五星红旗被中国人一点一点,不用语言,而是行动的侮辱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把老辈的好行为传承下去吧!

第5篇:文明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同学们在你们的耳边是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想起文明这两个字呢?可是你们记住它们了吗?答案是没有。因为你们早已经把他从你的“计算机”大脑里删去了!

同学们我想你们应该都出国旅过游吧!可是你们知道那些外国人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吗?他们说中国人不讲文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还在景区的墙壁上写上五个醒目的大字,“到此一游”。你们可能很气愤,认为他们在说瞎话,但是这是事实啊同学们!在外国人眼里我们就是像野人一样,没有礼貌,没有教养。

在学校里我们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心情肯定很浮躁想发泄心中的怒火。没问题,去操场在外面痛痛快快的疯玩一场,抛去心中所有的烦恼。但是有些同学们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不文明的方式,在教室和楼道里大声喧哗,仿佛要让全世界的人明白,你心中的那团火可以燃烧整个地球。然后,在教室内安静读书的同学们走出来笑眯眯得对你说:“你声音太洪亮了,请安静下来好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不要让他从你的耳边溜走,让他在你的耳边徘徊,作为你的指路明灯时时刻刻提醒着你。

谢谢大家!

围绕文明的演讲稿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其实文明在身边,只是你们没有发现,文明是要用文明的眼睛才看得见,普通的眼睛是看不到的。文明的眼睛就是: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人物所做的事情。这就是可以发现文明的文明眼睛。

“呯,呯!包头,黄金爆头!”这些声音是从哪来的?听声音,原来是阳光一小四(2)班里的同学在玩枪战。他们玩得可激烈了,突然有个人在我背后说了一声“爆头!”我说:“吓死我了!”玩枪战的同学全都笑我:“这都会被别人吓到,还有没有胆量啊。”我说:“你站在别人后面,就突然对我说‘爆头!’这当然会吓着我啦!”接着,他们就继续玩枪战。接下来他们玩得更疯狂了。拿着尺子当小刀,就突然在别人的后面砍别人一刀,整的别人又痛又怕然后,我就学着他们拿尺子在他们后面砍一刀,他也尝试到他被别人吓到的滋味。他问我:“为什么要砍我。”我说:“那你又为什么这样砍我呢?”他说:“我只知道这样很好玩,那你又为什么砍我?”我说:“这样是教育你,不要这样砍人,你也是过被别人砍是什么滋味,所以以后别再这样了。”他说:“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以牙还牙只是迫不得已的方法 ,如果他们可以早点做个文明人,我就不用以牙还牙的方法了。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