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功夫,从一个十八岁的青葱少年变成了白发时现的准老头,在这过葱的几十年里,我的生活轨迹也同大多数人一样,娶妻生子,为人夫,为人父,其中也不乏有人生失败的沮丧,也有人生成功的放喉高歌,有为柴米油盐而折腰的汹酒摔罐,也有柳暗花明前景看好的挥拳庆祝。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有结伴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伴随人生不同时期的一次次远航,互相加油助力,促成了人生的阳光,为生活的彩虹添加了养份。但真正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我的人生第一次旅行。
那是在我17岁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应征入伍,由一个蒙蒙少知知识青年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土,经过部队几年的综合锻炼,政治,身体,文化,军事等诸条件登上了更高的台阶。此时的我按照部队规定,申请探家获批。心情激动的我,归心似箭,从新疆南疆喀什,经阿克苏,库尔勒,绕过乌鲁木齐,直取东疆吐鲁番火车站,准备由此购票乘座去往郑州的火车。约晚10点时,我正在侯车厅座等侯车时,迎面过来一个约20岁,个头适中,身材微胖,头,脸蒙红色纱巾的.姑娘,她径直走到我跟前,怯怯的问了句,”我可以座这吗?”,她的问话恰象一股清流立刻注入心田,倒不是因为其它的,而是她说的是我久违的河南家乡话,在那遥远的地方亲近感油然而生。我点头同意并用转了腔的河南话告诉她,”可以,我也是河南老乡呀”。一句话,打消了姑娘的顾虑,也由此拉近了我们的距离。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也知道了她的身份由来。
原来她也是在河南周口某县高中毕业后,恰逢新疆库尔勒市予剧团在内地招生,爱好戏曲的她报名并被录取,成为了一名库尔勒市予剧团的演员,随着生活,工作的稳定,想念亲人的心情与日俱增,尤特别是近段实在难以控制思乡之情。请假获批,一个姑娘家心情激动的同时又缺乏安全感,所以才径直朝着身穿军装的我走来。按照她的说法是奔着安全,信赖来的,没成想遇到了军人的老乡。
漫长而又短暂的旅途随着列车播音员的播报也要马上结束了,一路上姑娘的待人礼貌,对事物轻言慢语的客观分析,生活上对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个车厢临时大家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也不知何故,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我和她互相竟产生了莫名的依赖和好感,尤特别是她那一口标准的河南话,真让当时的我如痴如醉。由于目的地的缘故,我们只能在郑州告别。为了便于联糸,我们互留了地址。后来因为我的疏忽,竟把她给我的联系地址给弄丢了,也不知道她因为什么迟迟没在联系我。不过,临别时她抓我手的手,迟迟不愿松开,她那句,”哥,给我写信”。到现在我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