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籍华人陈舜臣先生的作品《曹操》,我对曹操这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每当人们想起曹操,就会想起白脸奸臣,想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可读了《曹操》后我明白了,这只是对曹操的片面评价个很有本事的人,在政绩上,有过一定的贡献。比如:经过战争的冲洗,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农业生产遭受极其严重的破坏,是曹操采用屯田方针,才使中原农业得以恢复。
还有,曹操打破了汉末以来依照门第高低用官吏的标准,宣布重用那些出生微贱、门第低下,虽有偏短但有专长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是生活有些小缺点的人,都可以量才任用。如: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他们虽然出身低微,但有一技之长,都被提拔成了大将。
曹操不仅爱惜人才,而且在战斗中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把被动改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比如:公元199年袁绍想以10万大军的优势兵力,一举消灭曹操。曹操那时才两万兵力,当他得知敌人要发动总攻时,同谋士分析形势,利用了袁绍的弱点,平定了北方。
通过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知道了怎样看一个人。我还要提醒大家,以后可千万别轻易说曹操是一个大奸臣了,在我心目中,他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最后,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凡事不能只看片面,一定得看全面。
三国曹操读后感(二)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说的正是曹操。
在文学史上,曹操是大诗人,做出了重大贡献,故有“三曹”之说,其诗也至今传诵,流芳千古。
而在军事、政治上,曹操却是失败者,故后人称之为“奸雄”。如果除了官渡之战外,都以败局收场。曹操的失败,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也正因为他心胸狭窄、疑伸疑鬼、一意孤行。
“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中曹操疑伸疑鬼、贪身怕死,使一代神医华佗冤死在狱中,《青囊书》也从此失传。
曹操骄傲自大,心胸狭窄,心理容不下别人,杀杨修、祢衡就是实例。杨修聪明过人,口才又好,但他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对于曹操也毫无顾忌。因而曹操十分讨厌杨修,心生杀念,把杨修赶尽杀绝。
而祢衡学富五车,记忆力惊人,思维敏捷,而且为人正直,有胆有识,嫉恶如仇,伶牙力齿。在曹操面前毫不客气地数落曹操手下的虾兵蟹将,令曹操恼怒不已,祢衡面不改色,尖嘴薄舌地说曹操不分贤愚,是眼睛脏;诗书不读,是嘴脏;不听劝告,是耳朵脏;不懂历史,是身体脏;不容诸侯,是独自脏;想篡权,是心脏!“奸雄”曹操也容不下祢衡,挟走了祢衡。
曹操的品质、野心、肮脏也被暴露无遗!
一读到“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曹操的文学贡献也被历史尘埃所淹没,这尘埃好比是人们对历史中曹操的评价,“奸雄”也成了曹操。千古留下的骂名也不由得令人摇头叹息,感到悲哀!
三国曹操读后感(三)
今天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有一个让我喜欢又让我讨厌的三国人物一曹操深深地吸引了我。人们提起曹操,我就会联想到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说他是奸臣,主要体现在他的疑心太重了,在刺杀董卓失败后,他结交了陈宫,躲到了他的亲戚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出去打酒招待他们。他却坏疑吕伯奢一家要打他们,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更可恶的是吕伯奢打酒回来途中遇到了曹操,曹操一下就杀了吕伯奢,还理直气壮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最终陈宫因为此事而离开曹操。这是我讨厌曹操的原因。()
但是我们只看到曹操的阴险狡诈的一面,却未看到他冶国有方的另一个方面,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经过多年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于是曹操积极召集老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管理,可以不服徭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边防将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都上交给国家。由于曹操此举,才使中原农业得以很快的恢复。
此外,曹操的善于用人也是很突出的一个优点。他宣布重用那些出身彽贱却有专长的人。如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等虽然出身寒门,但却被曹操重任,使他们的才华不被埋藏。
这就是让我喜欢又让我讨厌的三国人物一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