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作品读后感(一)
——《巴金文学作品》读后感
近日,我到嘉兴市图书馆去借了一本喜欢看的书——《巴金文学作品》,因为我特喜欢巴金的文章。
在《巴金文学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堤》这篇文章,其中叙述了巴金和他的两个朋友在黄昏中乘着小木船在清波荡漾的西湖上游览中与船夫的一个故事。在这篇简短的文字中蕴含着人生所经历的一个道理:自己讲过的、说过的,都要诚实、守信,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帮助。
另外还有一篇《生与死》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在这篇文章中能体会到别人送给你的关爱,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别人给予你的爱能帮助身边的人,但不能随手而丢弃和放弃!
人生的路还很漫长,巴金爷爷,你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生活的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行为的裁判官。就像曹禺说的一样:“你用你的心血,点点滴滴,一年一年地写出各种作品,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善良的人,他们—就是世界上这些数不尽的读者,由于你的勇敢、坦白、诚实、智慧和热情,改善了世界,正在为日后光明的世界铺路。”巴金爷爷,你那含有丰富知识的心灵中表现出了认真和期盼;你那些楚楚动人的文章中有着您的心血;你那颗真挚的心灵中蕴含着妙手回春的血汗!
是您写的一篇篇美文展现出了一道才华的小路,是您用自己的双手打开想像的大门,是您那妙趣横生的故事帮我们拉开了心灵的窗帘,谢谢您,巴金爷爷!
巴金的作品读后感(二)
——《寒夜》读后感
巴金的小说《寒夜》,寒夜写于1944年冬天桂林沦陷的时候。当时巴金住在重庆的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屋子里,晚上常常要借助蜡烛来照亮书桌,时写时辍,两年以后才完成这部长篇小说。
走进寒夜,一种凄凉阴郁的感觉弥漫我的身心。此后的阅读也同样走不出这个氛围。小说以“我”的家庭生活为主要线索,缓慢展开,大段大段的人物心理的描述,以自言自语的方式叙述,表达“我”即“汪文宣”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夕的生活状态。以此揭示当时大多数生活在底层的人物的命运。
贯穿于其中的其他人物并不多,母亲、妻子、儿子,以及仅有的几个邻里同事同学。
矛盾的主线来自于这个读书人家,包括母亲在内的一家三口都读过书。这种氛围下的诸多矛盾更显得不可思议,甚至无法理解。因此“宣”无论如何都弄不明白“为什么她们老是争吵?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家庭,这么单纯的关系中间都不能有着和谐的合作呢?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象仇敌似的永远互相攻击呢?……”让“我”夹在其中倍受熬煎。
我的卑微懦弱,我的无计可施,我的手足无措,我的良善悲悯,我的老好隐忍,我病魔缠身等等,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细微而逼真。不由得读者不对这个人物产生强烈的同情感,甚至会有一点点的善意的怨恨。因此我想这也正是小说的成功所在。“树生”的塑造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个爱家爱先生爱孩子的传统女人,然而,却无法与母亲和睦相处,最终只能是选择逃离这个带给她无尽痛苦和折磨的家庭,虽然她百般的不舍。对于“树生”我能够表达的是一种偏爱。这个人物值得赞赏和称道的是她的善良和勇敢。
母亲的形象是一个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轻守寡,守着孤儿寡孙度日,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他们,甚至不能允许别人分享,包括儿子的妻子以及孙子的母亲。她的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却也是独断专行,因此也是制造这个家庭悲剧的核心人物。我可以理她解作为母亲的苦心亦同情其不幸的身世,但是却无法接受她对于儿子和孙子的爱的偏执。
这三位主人公就这样在那个充满了苦难的岁月里生活着,没能够等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没能够得到他们自己向往的普通而平常的幸福生活的开始。个人悲剧的产生和时代的悲剧密不可分,和个人性格的矛盾密不可分。每个人不可能完全逃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小说反映的人物悲剧带有那个时代的普遍性。
小说借“宣”的嘴巴反复说过“我做过什么错事呢?我一个安分的老好人!为什么我该接受这惩罚?”“宣”最终以无声的呐喊“要求公平,他能够在哪里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够喊出他的悲愤,他必须沉默的死去。”小说最后这样描写宣的离世。“最后他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往上翻,口张开,好象还在向谁要求公平。这是在夜晚八点钟光景,街头锣鼓喧天,人们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然而“宣”终究没有享受到胜利带来喜悦。这样的描写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描写“宣”的性格时,用了无数的梦境来衬托他的无助矛盾的心理,还有反复的自言自语甚至害怕发出的声音都形象的把“宣”这个人物呈现再我的面前。
“宣”怀着一个模糊的渴望,想找一个使他忘记一切的地方,或者干脆毁灭自己。痛苦的担子太重了,他的肩头挑不起。他受不了零碎的宰割和没有终止的煎熬。他宁愿来一个痛痛快快的了结。“宣”最终的绝望来自于对生命苦难的无法承受,从精神到肉体都渴望摆脱。
在描写“树生”的矛盾心理的时候这样写到,树生心想,“她(母亲)都受得了,她似乎就安于这种生活,为什么我就不可以?为什么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我为什么就不能牺牲自己?”“难道我就应该这样争吵、痛苦地过完我这一辈子?。他们把寂寞留给我一个人,难道我就这样枯死了么?”可是当有一条路可以选择的时候,“树生”即兴奋又痛苦,而且还有一种惶惑的感觉,她仿佛站在十字路口,打不定主意要往什么地方去。()她反复的说,我不走,要走大家一起走。“虽然她的决定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
但是母亲的话永远是那么刺耳”只要你(宣)肯答应我,只要不再看到那个女人(树生)我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日子我都能过得去了!“”这种生活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得到什么满足么?“她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挣扎了许久,才找到一条出路”没有!无论精神上,物质上,我都没有得到一点满足“”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一点一滴地消耗。“树生”的忍耐到了最高限度了。她并没有犯罪,为什么应该接受惩罚?这里不就是使生命憔悴的监牢?她应该飞,必须飞,趁她还有翅膀的时候。她要先救出自己。“”树生“最后选择了离开。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树生写给”宣“最后的一封长信,信中完全彻底的表达了”树生“多年来没有表达的一切,以及道尽她最终的选择的理由。她的痛苦可想而知。
虽然她离开家但是她依然按月寄给”宣“生活费用,嘱咐”宣“及时看病。而且最终回来,当得知”宣“的离世,儿子的不明下落时,她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冷了,她需要温暖。而在此之前她并没有以实际行动背叛”宣“以及她的家庭。
当一切即将结束的时候,萦绕于脑海的三个主人公清晰的站在面前。我怀着一腔的悲愤看着历史中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我因此看到我生长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值得庆幸。但是我依然感到了很深的寒冷,甚至是浸骨的冷。直至周身颤抖,和文字一起。
小说的写法上并没有什么值得推崇的,是惯常的叙述风格。但是一直伴随我的却是《红楼梦》中和汪树生一样结局的林黛玉的影子,他们几乎同样都是耗尽心血才得以获得解脱。我再想巴金老人在塑造”汪树生“这个形象的时候脑海里是不是有着林黛玉的影子呢?不得而知。
我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这个家庭的矛盾,而忽略社会生活中他们的角色。因为家庭是一个港湾,可惜风雨飘摇的世界里小小的港湾同样不能躲避风浪的侵袭。这就是我对于巴金老人的长篇小说《寒夜》的理解。
巴金的作品读后感(三)
——《家》读后感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我比较喜欢巴金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的文学成就应该是最高的,影响也最大。《家》发表于1931年。作品是以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的主线索的。作品描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梅芬,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比”五四“以后许多同类题材的作品思想上显得深刻。它不再是那种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教的故事,它的批判锋芒不仅针对着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它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起来反抗封建专制主义,投入社会革命的洪流中去。
《家》中的人物众多,最主要的是高老太爷,觉慧和觉新这三个典型人物。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高老太爷是这个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家》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或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小说用许多沉痛的事实,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在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
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是封建专制的叛逆者,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于最终离家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和新一代要求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青年的觉醒和成长。巴金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对生活的信念。他是《家》的主角,是最能打动读者心扉的形象。
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觉慧痛苦的感到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他下决心不去做高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也不愿像大哥觉新那样忍受下去,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争取自己的幸福。他敢于对抗高老太爷的旨意,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革命活动,编写进步刊物,发表进步文章;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大胆向婢女鸣凤表示真挚的爱情;他不怕冒犯尊长,公然揭露他们丑陋的嘴脸;最后,他又坚决的从这罪恶的家庭出走。作品突出了觉慧热情,叛逆,追求的精神,这正是”五四“时期接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也是觉慧这个形象所以能给人巨大鼓舞的主要原因。
《家》中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觉新。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不敢行动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他也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清醒的认识到是旧家庭和旧礼教夺去了他的青春和爱情,但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孝“的毒害,长房长孙特殊地位的约束,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已经将他的生命活力消磨殆尽,造成了他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性格特征。”家“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一种精神束缚,觉新是个善良的弱者,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他那清醒而又懦弱的性格使他不能摆脱严厉的自我谴责,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巴金对觉新充满同情,同情之中又不无批判。《家》的结尾,瑞珏惨死的教训,终于使觉新有所醒悟,他痛苦地感到”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并表示支持觉慧出走。
除了高老太爷,觉慧和觉新这三个典型外,《家》还刻画了其他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像纯洁,刚烈的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丫头鸣凤,温和善良的忍受着旧礼教束缚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的女子瑞珏,勇敢的争取个性解放的青年觉民与琴等等,《家》所揭露的旧家庭的腐朽使人愤怒,激起人们反封建的决心,促使旧制度的灭亡;《家》所揭示的抗争之路又使人们看到勇气和希望,鼓舞人们去探索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