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报告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13 19:03:08

第1篇:生产实习报告

由学校系主任、老师联系组织到市县小正镇的各个村进行为期十天的实习活动,此次的实习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县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尤其是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奶白菜的生产技术的状况和增加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让我们通过参加科学研究或者推广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我们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体会真正的农家生活,从农民的共同生活和工作中,体验农民的艰辛,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我们“学农、爱农、为农”的思想。

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县大概情况和地理位置: 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江的源头,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 县自然资源丰富,是山多地少的典型山区县,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良好场所, 是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并且小白菜、佛手瓜通过省级鉴定,创立了无公害蔬菜品牌并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该县根据各镇在土壤、气候方面的不同,大力推进“一镇一品”建设,涌现出小正、黄石示两个蔬菜专业镇。在小正镇,%的耕地用于种菜,%的农民从事种菜,农村人均总收入的%来源于种菜。先后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县无公害蔬菜批发一条街”,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一号上午十点半左右我们全体同学到达县小正镇,全班人每到个同学一组分组到每个村,而我就分到在禾溪村,我就住在当地村委主任的家,主人叫罗哲金,我一般都叫阿叔,在村里面算是一个种菜专业户,在当地的生活水平还算比较高,通过与阿叔的交谈知道这个村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让我对于奶白菜的基本种植和销售情况有所了解,这个村大约有人左右,青壮年一般在外打工,所以有些农户要请两到三个人来管理菜田和帮忙种菜。他们家也有七亩地左右,全部都是种植奶白菜,全村的奶白菜大部分都是供给广州和东莞两地。阿叔还向我们讲解一些种菜的要领,例如:种子要在什么时候施肥,淋水,移植。每亩产量有斤左右,而只需要三两种籽,从播种到收割至少需要斤肥料,肥料一般为复合肥料(氮、磷、硫、钾为主)。一年只有种,种植的月份从农历的四月到十一月,在八九十月是食用的最好时候。有长花的白菜一般只有在天气冷的时候才有,一亩地也只有两到三箱左右,价格一般是奶白菜的四到五倍,菜的味道也比奶白菜的要甜。但是在这个村发现一个状况就是很少有大规模的养殖牲畜,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时间料理,而且成本较高,销路少。在回校之前我们禾溪村整组同学一起到当地小学进行一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他们能够对绿色食品有初步认识,并且让老师们也能够参与其中,这次活动进行得很愉快,让我们大家通过活动放松这几天的农业劳动的疲累。

通过这十天的实践让我对小正镇的绿色食品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成功 :

1、自然环境优越。

由于气候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毫米。年均日照为小时山地广阔,度以下可开发的坡地万亩,特别是有丛多海拔—米的高山小盆地,山青水绿,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奶白菜。

2、交通便利和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临近广州、深圳、东莞等地 容易接受周边城市的辐射。 由于多年的发展奶白菜种植已经在一些地方有一定的知名度,销售已经比较固定,一般都是运往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地区。

3、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绿色食品 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其工作涉及的部门和行业很多,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开拓山区 绿色食品 工作的新局面,尤其是这些新发展的绿色食品更加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离不开山区政府对 绿色食品 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的重视。

二、不足与解决措施 :

1、 绿色食品 标准贯彻实施力度不够。

发现当地有些农民还有用一些不符合绿色食品的农药来种田。因此解决的方法,首先是当地政府对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计划,做好思想、物质、技术、宣传等方面的准备;其次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或单位进行贯彻标准试点,为全面贯彻实施创造条件;再次是把标准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指导农业生产者按标准执行,最后是根据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和反溃

2、检测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要在当地附近建立和完善农业质检中心和监测机构。其次是建立政府宏观干预下的企业化微观效益驱动管理体制。再次,应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重点加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快速检测手段的研制,以适应现场快速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最后,要加强对农业农药残留监测工作的管理。对于超标的农户要进行教育和批评,以维护奶白菜绿色食品的称号。

3、信息的对外交流不足,对外的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还不高。

通过建立农业供求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最新前沿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前获得最新的科技成果。宣传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登报纸、发传单、商电视卖广告的传统渠道。还应该上网发布一些农村最新供求和技术信息,并能够开发一些项目或者景点吸引周边城市的人们尤其是大城市的来参观游玩,知道奶白菜的生产种植情况和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最后,要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实习机会,通过与农民朋友在这十天的生活与工作的接触,使我对于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让自己在这次实习当中学到了很多书本没有的东西,提高了自己在实践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人处事的能力。当然还要感谢照顾叔叔阿姨在这十天对我在生活和工作上的照顾。

第2篇:生产实习报告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实习快结束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艰难和坚定。

在这段时间里,在老师和同学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各老师交办的工作,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煤矿井下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山西长治联盛首阳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长治县西南15km处八义镇石窝沟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八义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7′32″—112°59′12″,北纬35°55′25″—35°58′01″。

长治市位于井田北部直线距离27km处,长治县韩店距离矿井13km。井田东侧3km有207国道和长晋高速公路通过,太焦铁路线的东田良车站位于井田西北部8km处,通过207国道和长晋高速公路北上可至长治市城区、太原市,南下可达晋城市,交通比较方便。

二、地形地貌、水文

本井田位于太行山西侧山前地带长治盆地的南部,属中低山丘陵区,区内第四系较发育,形成众多的黄土陡坡,冲沟比较发育,但无大的沟谷,在井田西部多见基岩出露。井田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1314.6m,最低点处于井田东北部,海拔1065.3m,最大相对高差249.3m。

井田地表水属于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浊漳河为全区最大河流,主要由南源、西源、北源三条支流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1251km。井田属于浊漳河南源水系范围,浊漳河南源全长104km,为长年性河流,夏季洪水暴涨,平时流量较小。井田内地势比较平缓,仅有小的沟谷,无常年性地表水体,沟谷为季节性河谷,平时干枯无水,大雨或长时间降水有短暂的水流。

三、气象、地震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秋季凉爽,春秋多风,时有沙尘。昼夜温差大,为典型的大陆山区气候。

据长治市(1980-1986)气象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

9.8℃。一般七月份气温最高,日最高气温为37.2℃,十二月份气温最低,日最低气温为-19.8℃。平均年降水量558.8mm,最大年降水量634.1mm(1980),最小年降水量449.9mm(1983)。降水期多集中于6、7、8三个月,最大日降水量为88.7mm(1980年8月17日)。最大年蒸发量20xx.9mm(1986),最小年蒸发量1230.6mm(1984),平均年蒸发量1406.5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5倍。

霜冻期自10月至次年4月底,最大冻土深度0.8m,一般为0.6m。

本区多西北风,最大风速为14~16m/s。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xx“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井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当于原山西省工程抗震烈度图中基本烈度Ⅶ度。

据国家地震局对该区地震鉴定,本区处于临汾和邢台两大地震带之间,为相对稳定区,属太行山亚弱地震带。

四.矿区经济概况

本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薯类、大豆为主,农业不甚发达。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煤炭为主。工业以煤炭、炼焦、炼铁、砖瓦、粮油加工等。

矿井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砖、瓦、沙子、石子、白灰等

区内均有生产,可就地解决;木材、水泥、钢材可由太原、长治等地购进。

五、周边现有生产、在建矿井和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 井田西邻长子山只岭煤矿,南邻高平苇池沟煤矿(已关闭),东部为山西长治联盛师庄煤业有限公司。

1、山西长治联盛师庄煤业有限公司

该矿为整合矿井,整合范围内有生产矿井2座, 分别为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和长治长兴煤业有限公司

(2)长治长兴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xx年9月19日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622069),批准开采15号煤层,有效期5年,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井为立井开拓方式,短壁刀柱式采煤方法。主井担负提煤、下料、行人等任务。采用30kw轴流式主扇风机,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大巷运输方式为罐车及防爆三轮车运输,双罐笼提升。

六、现有水源、电源情况

1、水源条件

本矿目前生产、生活用水均取自师庄村水井,属第四系松散层水,水质较好,水量尚可满足矿区生活用水要求,但近年来水位有下降的趋势,不宜作为工业供水水源。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生活用水考虑打深井取奥陶系灰岩水,生产及井下消防洒水由井下排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

2、电源条件

本矿现有两回10kV电源线路,一回路引自八义110kV变电站10kV母线段,导线型号为LGJ-70mm,输电距离约6km,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架设;另一回路引自韩店110kV变电站2

10kV母线段,导线型号为LGJ-70mm,输电距离约9km,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架设。

由于韩店和八义110kV变电站已无空余出线间隔,为满足当地煤矿安全用电的需要,经电力部门组织协调,在八义附近拟建一座八义35kV变电站,专为包括本矿在内的附近九家煤矿提供10kV专用电源。八义35kV变电站暂定为单电源变电站,其35kV电源拟引自南宋110kV变电站35kV母线段。目前该站建设项目正处于筹备阶段。本设计矿井双回路电源拟引自八义110kV变电站和拟建的八义35kV变电站。

3、通信情况

该矿采用设置40门行政电话虚拟网点,与县八义镇电信分局之间建立虚拟网,信道采用光缆传输。

第三节 煤矿生产现状

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工艺,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水平、采区划分

矿井运煤系统从各采煤工作面至采区煤仓,由皮带经运输大巷运至井底煤仓,通过井底皮带机到主井箕斗,由主井提升至地面煤场。运料系统从付井至运输大巷,通过轨道下山运至各工作面;矿井目前为一普一综采煤工艺;矿井为立井开拓方式;开采方法为单一走向长壁式采煤法;采区划分为单水平上下山。

第3篇:生产实习报告

为进一步强化教学成果,锻炼学生能力,丰富阅历,拓展视野,我们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组织了07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赴济南长清为期2天的地质实习。4月16日,该实习圆满结束。

此次地质实习由学院刘教授带领,赴济南主要考察岩石和断层。先后在济南长清馒头山、灵岩寺展开断层和岩石的实习。专业老师针对岩石不同种类、性质和形成 原因及断层的形成展开详细解说,使同学们对岩石和断层有更实际性的认识。另外,专业老师还向同学们解说专业仪器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让我们就地进行自主讲 解并使用。

一、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掌握断层的类型及野外识别的特征。

5.掌握褶皱的野外识别。

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实习时间:

20xx-04-15——20xx-04-17

三、实习地点:

1.济南长清区苏庄背斜

2.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世界第三地质名山馒寿山

3.济南长清泰山西北支脉的有着明显滑坡和断层现象的灵岩山。

四、实习内容

(一)苏庄背斜

1.褶曲

地质构造中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变动中岩层的`一个弯曲。

褶曲具备如下要素:核(中心)、翼(两侧)、顶角(两翼交角)、轴面(平分顶角的假想面)、枢纽(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转折端(两翼会合的部分)。

褶曲分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式。

二者差别很多,但最正确的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斜中心(核)为老岩层,两翼为新岩层;向斜反之。

其它区别:背斜一般向上凸起,形成山岭;向斜一般向下凹陷,形成谷地。但都有例外。

如长期的风化可使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2.背斜

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 斜。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向斜”相对。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这一点是其与向 斜的根本区别)。

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

向斜与背斜的情况相反,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

背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谷,向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山,这种情况称为“地形倒置”,是外力作用的典型体现。

我们16号去的地方--苏庄背斜,它是由一坐小山,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的一个小垭口。垭口两边岩石在水平方向呈明显的对称状,如下图

3.断层

断层及其形成原因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地壳中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依据断层两盘沿断面相对移动的方向将断层分成三类。正断层,指沿倾斜断层上盘向下滑动,形成对下盘的错开。正断层一般是构造在拉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是 最常见的断层类型。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的断层绝大多数都属于此类断层。逆断层,与上述特征相反,是上盘沿倾斜断面向上滑动,形成对另一盘的掩覆。当推 覆作用大时形成逆掩断层,它们常常是因地壳构造运动的挤压应力而形成的。平移断层,又叫走滑断层,它是由断层两盘沿断层线的走向方向发生的相对位移,表现 为平面上同一岩层的相对错动,而垂直方向上一般没有大的错动。平移断层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断层。

此次在我们参观苏庄背斜之前,我们看了一个断层,使我们对断层有了直观地了解和认识,断层虽然不大,但是特征很明显,是一个正断层。

(二)馒头山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这说明这山的外形特别 像馒头。20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 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真可谓“浓缩的就是精华”。抬手之间,跨越五亿年顺着不太陡的山势拾径而上,在山腰处便可见一处岩层,这块岩层乍看起来很普通,但 它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一块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该处岩层近两米高,层次非常明显。最底部淡粉红色的一层是花岗岩石,与这一层对比非常明显的 是,上面紧挨着的青灰色古代花岗岩,两者之间的时间相隔2.5亿年,而古代花岗岩距今约2.8亿年。也就是说,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间的距离就轻松跨越了 整整5.3亿年的历史。!再往上走,就会发现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布满了碎石片。可别认为它只是个普通的小山丘,这里可是有名的三叶虫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 三叶虫见证了这里曾是海洋深处的历史。三叶虫是生活在6亿年到2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在当时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 灭。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约四千多种,我国是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有1千多种。三叶虫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

馒头 山寒武纪层型剖面,是地球形成距今5.43-4.90亿年期间历史记录,地球形成史上称为寒武纪。由于该期是地球形成后硬壳动物最早出现时期,备受世界观 注,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极大兴趣并争相研究。该剖面因其地层发育齐全,露头好,地层单位间接触关系清楚,岩石类型,层面层理构造现象极为丰富,生物(特别 是三叶虫)化石富集且保存完整,所以是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的理想剖面,是地质教学、科研的最为有利的场所,是不可多得的“地学实验 室”,也是进行地学科普教育的“天然博物馆”。

①该地区寒武奥陶系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美国学者布来克.维里士早在 1903年就来这里考察研究,并命名了馒头页岩、张夏石灰岩、崮山页岩、炒米店石灰岩。其后,华克脱(1913)、远藤隆次(1939)、小林贞一 (1941、1942)对其三叶虫化石进行研究。孙云铸(1924、1935、1948),卢衍豪、董南庭(1951)、刘怀书、刘书才(1981)对生 物地层(三叶虫生物带)和年代地层建阶进行详细研究。张增奇、张成基(1992-1996)对其进行多重划分,厘定为17个三叶虫生物带、7个阶和2个 群、5个组。成为中国北方寒武纪地层划分的标准。

②国土资源部20xx年1月批准僵地层委员会确定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中,中国的寒武系 3统10阶,其中毛庄阶、徐庄阶、张夏阶、崮山阶等4个阶就在该地命名。另外,这里的龙王庙阶、长山阶、凤山阶剖面也很典型,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而且中 国建立的10个阶在国际上是最完事的连续划分,因而张夏—崮山地区有可能成为寒武系毛庄阶、徐庄阶、张夏阶、崮山阶、长山阶、凤山阶和国际界线层型闾剖面 所在地。目前正在申报国际层型。

③该地在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划分方面是国内外标准地区,每年大批中外地质学家来此考察研究,有大批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也有大量中学生来这里举行夏令营等科普活动。具有科研、教学、科普、旅游观光等重要意义。

一些地质名词:

毛庄组属于早寒武世地层。分布于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在河北,广泛出露于尚义—平泉深断裂以南的山区。最初命名地点在山东长清县毛庄,故名。暗紫色,紫 色云母页岩为主夹灰岩、泥质灰岩,顶部夹鲕状石灰岩,常以一层含藻灰岩为标志与徐庄组分界,富含三叶虫—山东盾壳虫,以褶颊科最盛,如Shantun- gaspis,ptychepams,Psilostracus,Probowmariella等,可建立山东盾壳虫(Shantun-gaspis) 带。

馒头组原称“馒头页岩”,属于早寒武世地层,相当中国南方龙王庙组下部,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在河北,广泛出露于尚义—平泉深断裂以南 的山区。最初命名地点在山东长清县张夏镇馒头山,故名。浅海沉积,紫红、砖红色页岩为主夹薄层灰岩、泥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等,底部常见有砂砾岩层。含三 叶虫—中国莱德利基虫。厚30—70米,与下伏碱厂组呈整合接触。

徐庄组:时代属中寒武世中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命名地在山东济南市长 清区张夏镇南馒头山北麓的徐庄。为浅海相泥质、碳酸盐沉积,以紫、灰、绿等色页岩与鲕状灰岩互层为主,自下而上含三叶虫Kochaspis hsüchuangensis,Sunaspis,Poriagraulos abrota,Bailiella等,厚50~100米。与下伏毛庄组呈整合接触

张夏组:1907年创建张夏组或张夏石灰岩。命名剖面位于山东长清县张夏镇北约5km,崮山镇东1km虎头崖至黄草顶。

徐庄阶

英文:Xuzhuangian(Hsuchuangian)Stage

释文:中国中寒武统的第二个阶,位于毛庄阶之上,张夏阶之下,以毛庄阶层型剖面延伸的同一剖面为层型剖面。以三叶虫Hsuzhungia hsuzhuangensis的首次出现作为本阶的底界;内部自下而上包括四个三叶虫带:①Hsuzhungia带,②Sunaspis带, ③Poriagraulos带,④Bailiella带

张夏阶

英文:Zhangxian(Changhsian)Stage

释文:中国中寒武统最上部一个阶,位于徐庄阶之上,上寒武统崮山阶之下,以山东长清县张夏镇崮山虎头崖至黄草顶剖面为层型剖面。以Inouyella peiensis的首次出现作为本阶的底界

毛庄阶

英文:Maozhuangian(Maochuangian)Stage

释文:中国中寒武统的第一个阶,位于下寒武统龙王庙阶之上,中寒武统徐庄阶之下,以山东长清县张夏镇南2500米处的馒头山剖面为层型剖面。以三叶虫Yaojiayuella和Shantungaspis的首次

(2)馒寿山的分层 (如下图)

根据老师的介绍,现在把馒寿山的分层介绍如下:

馒寿山那一区主要分为三个组:馒头组,有一至十层的岩石分组;毛庒组,有一到六层;有徐庄组。

关于馒头组的分类:

第一层:第一层主要是页岩、沉积岩、粘土岩。石头基本呈黄绿色,厚度约为两米。

第二层:第二层主要是石灰岩,有大约四米厚,呈蓝绿色。

第三层:第三层为钙质页岩,厚度大约十三米,因成分为大量的钙,所以呈现灰白色,使页岩坚硬,分层厚度加大。

第四层:为杂色页岩,厚度约为八米。

第五层:为黄土色石灰岩,厚度约为五米。

第六层:为紫色页岩,由于风化严重,基本为土,厚度约为五米。

第七层:为灰色石灰岩,厚度八米

第八层:灰绿页岩,厚度约为四米。

第九层:厚度约为四米,主要是母岩,石灰岩,泥质石灰岩和变质岩。

第十层:厚度为十三米,主要是鲜红的页岩。

毛庄组的分层:

第一层:紫色云母页岩,厚度约为十九米,其中有云母,为裂化材料性质

第二层:灰色页岩,厚度四米,易风化,风大水少。

第三层:紫色页岩,八米。

第四层:鳞状灰岩,厚度约为0.8米

第五层:石灰岩,0.2米。

第六层:鳞状石灰岩,0.3米

徐庄组的岩石基本遍布华北。

(三)灵岩山滑坡

在研究完著名的世界第三名地质山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灵岩寺,到这里来的原因是这个地方的灵岩山,曾有过较明显的滑坡,并且现在形成的山体恰好适合我们的实习。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山体滑坡的形成之类的东西,让我们受益匪浅。

(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 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 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2)滑坡的识别方法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可粗略的判断它的稳定性。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

4目前的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四、实习总结:

短短2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 察到各种地质年代的。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工程地质学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 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 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 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 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的兴趣。同时,懂得和小组成 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这里深深的感谢刘老师,使我们拥有这次来之不易的工程地质实习,并谢谢他的认真指导,以使这次实习顺利完成。

第4篇: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要求:

本次毕业实习的目的是配合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后续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使同学们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组成建筑物的作用,获得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及相关建筑物(拦河坝﹑水力发电建筑﹑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等)的布置及结构方面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了解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方面的概况,了解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技术资料。并且通过实习,了解水利水电建设者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增强同学们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业务基础。通过专家报告会﹑现场参观实习﹑工程技术资料的阅读,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要求同学达到:

1﹑明确新世纪水利水电建设者的历史责任,了解我国水电建设的成就。

2﹑了解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开发目标﹑综合利用情况﹑主要技术参数(正常水位﹑防洪库容﹑洪水流量﹑装机容量﹑通航能力等)﹑工程投资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了解水利水电枢纽的开发方式及枢纽总体布置的特点。厂房坝段﹑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的布置特点及相互关系,并能绘出枢纽布置的示意图,在图上能指出各建筑物的名称和主要结构尺寸。

4﹑了解工程场区枢纽的总体布置(组成﹑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发电站厂房的结构特点﹑内部布置等,并能绘出厂区枢纽的平面布置图和厂房各层的平面及剖面图,能在图上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和主要尺寸。

5﹑了解大坝的设计标准结构形式;布置及主要构造(坝顶布置方式及设备﹑廊道﹑防渗﹑排水系统消能方式及消能工的布置等)。并能绘出坝体轮廓尺寸。了解工程的混凝土重力坝设计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工况的选择。

6﹑了解水力发电机组的特性,水轮机型号,额定出力,水轮机最大过流能力,最大﹑最小设计水头;发电机型号及支承方式尺寸转速电流及电压等。

7﹑了解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式,了解其相关的主要技术参数(抗剪参数﹑弹性模量﹑承载力﹑渗透特性﹑断层节理裂隙情况及地震烈度等)。

8﹑了解围堰工程的设计标准﹑结构形式﹑施工强度。了解导截流工程的导流方式﹑截流流量和落差,抛投强度等技术参数。

9﹑了解主要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及工期安排﹑土石方开挖及混凝土浇筑和金属结构安装的年﹑月平均强度和最高强度。了解工程混凝土生产和浇筑的方式以及混凝土的温控措施。了解其砂石骨料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关施工附属企业的布置。

10﹑了解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投融资方式,招投标情况,了解工程建设中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四方的关系及相互制约机制。了解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对环境的利弊影响,库区移民对水利工程的成败影响。

二、实习主要内容:

(一)川江水利枢纽实习:

1、了解川江水利枢纽枢纽布置概况,参观整体地形、地貌;

2、学习川江水电站挡水、泄水建筑物结构及特点,参观各建筑物;

3、了解川江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及地基处理方法;

4、砂石骨料生产系统和混凝土生产系统介绍,参观骨料场及混凝土拌合楼;

5、川江水电站引水式厂房系统介绍,参观厂房及机电设备安装;

6、川江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浇筑施工介绍,观看混凝土浇筑;

7、川江水利枢纽环境保护及移民安置报告

(二)小榕江水利枢纽实习:

1、小榕江电站工地全景参观,了解枢纽大体布置;

2、小榕江上下游围堰参观;

3、了解小榕江水电站重力坝和溢流坝段详细设计情况,学习其坝基地质状况及处理方法;

4、砂石骨料生产系统和混凝土生产系统介绍,参观骨料场及混凝土拌合楼;

5、小榕江水电站围岩参观,仓面清洗过程,了解岩锚情况;

6、小榕江电站泄洪建筑物,消能方式简介。

(三)斧子口水利枢纽实习:

1、斧子口水利枢纽枢纽布置概况,参观整体地形、地貌;

2、参观斧子口水电站导流隧洞建筑物结构及特点;

3、参观斧子口水电站员工住宿工地,了解场地布置情况。

三、实习总结

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别来到了川江水电站建设工地、小榕江水电站与斧子口水电站建设工地。

2月28日至3月3日,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驻扎在桂林市兴安县,进行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的参观与学习。通过报告学习与实地参观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进行了由总到分的递进式了解,使我们对实际工程有了全方位的认知。一、工程概况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是在干流及支流上修建斧子口、小榕江及川江三座水利枢纽工程,分别距桂林市58公里、40公里和57公里。工程建设开发任务是以桂林市防洪及漓江生态补水为主,辅以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斧子口、小榕江、川江水库分别为1.88亿立方米、1.52亿立方米、0.98亿立方米,总库容合计4.38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92亿立方米。枢纽工程总占地面积37024亩,淹没房屋面积44.66万平方米,搬迁人口7578人。三座水利枢纽批复总投资40.47亿元,其中川江8.96亿元,小榕江12.31亿元,斧子口19.29亿元。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于20xx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xx年3月完工,工程建成后,与已建成的青狮潭、思安江、五里峡水库和城市堤防工程联合运用,可形成较完整的控制性防洪工程体系,使桂林市的防洪标准由现在的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保护城市人口72.5万人,农村人口140万人;漓江生态环境、通航条件和自然景观得到改善;可每天向城市供水70万吨,满足桂林市发展新城区的用水要求;可谓1.86万亩耕地提供灌溉水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汛期还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漓江下游和桂江洪峰,对阳朔、平乐、梧州等城市的防洪起到了积极作用。该工程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着,为“保护漓江,发展临江,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部署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安全保障。

二、川江水利枢纽枢纽

川江水利枢纽集雨面积127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时水面面积约4.1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2.58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8.2立方米每秒。水库正常蓄水位274.0米,总库容0.98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为0.42亿立方米。川江水利枢纽工程等别为Ⅲ等。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坝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83米)、引水系统、电站厂房(装机规模为0.72万千瓦)及开关站等主要水工建筑物组成。拦河坝、泄水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电站属于小(2)型,为V等工程,建筑物按5级设计。主体工程于20xx年9月25日开工建设,于20xx年9月30日浇筑第一仓混凝土,计划于20xx年下闸蓄水。截至20xx年2月底,川江水利枢纽已完成了508米长的导流洞挖掘和衬砌,并进行了导截流验收,实施了大江截流,导流洞正式投入使用。水库大坝基础开挖已经完成,大坝已浇筑混凝土45万方,完成计划的85%;导流洞、施工交通、施工供电等临时工程已完成;进场公路、川江大桥、上坝公路、管理房屋等附属工程已完成;水库淹没公路18.3Km复建工程已基本开通。

通过实习的学习中,我们首先了解到了川江水电站的概况,对整个工程有了大体的认识。当然最令我们期待的就是第一次实地参观。实习的第一天,我们班在干净整洁,设施完备的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总部我们看到了整个工程的模型,但是毕竟是缩小了很多倍,我们尚未感受到整个工程的气势磅礴,接下来指导老师和现场的技术人员带领我们参观右岸上坝公路,在右岸的上坝公路,我的视线突然辽阔起来,整个忙碌的而有序的施工场面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坝段、仓面、缆机、泄洪洞,这些我们耳熟能详但却从未亲眼看到的物体震撼了我,在整个枢纽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我也赞叹人类的聪明才智与能力。经过工程总监的同意,我们师生可以亲临施工现场,可以到施工现场参观。从指导老师处和现场的技术人员,我们了解到此项工程的许多工程难点和技术问题。

川江水利枢纽与周边协调困难,农民阻工严重。工程开工以来常常受到当地农民干扰阻工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工程施工无法正常开展。当地政府、公安部门虽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没有良好的施工环境,川江、小榕江、斧子口水利枢纽施工工期比计划工期滞后4-5个月。

面对这么多困难,工作人员们一一解决,从我们现在眼前的一切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成功的,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心血造福着后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水电人坚忍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这对我以后更好的踏上工作岗位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接下来,又有工程师向我们详细介绍向家坝水电站的各个部分。其中我们了解到工程枢纽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洪消能建筑物、冲排沙建筑物、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及灌溉取水口等组成。其中拦河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电站厂房位于右岸布置,溢流坝位于河床中部,有两个溢流孔。这每一部分都需要仔细设计,反复研究实验,保证工程安全经济的进行。

途中,我们遇见西大一位校友,在他耐心的讲解之后,我们知道监理是每个工程必不可少的职位之一,他把握着一个工程的标准,记录着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委托,按照监理合同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制造监理、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在他们的监督管理之下,工程项目才可以安全有序的一步步进行。以前我总认为监理的工作是轻松的,管管工人,不对的罚款记录。现在,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才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名监理必须全方面的做到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这么多方面的工作。每天,他们需要奔波于施工现场,时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严防任何危及工程安全性的事件发生。

如果将监理这个工作具体到川江水利工程,我们就要看到,川江水利工程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施工地点多、专业面广、地质条件复杂,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实现质量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监理部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管理有程序,操作有标准”,并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加强工序质量控制,规范监理内业资料管理;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倡导“严格监理、热情服务、过程受控、质量合格”的理念,明确监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使监理质量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工程质量得到及时有效监控。在这样一直精英队伍的带动下,我们所得到的不单单是经济上的收益,更多的是所有工作人员的平安与幸福。

充实的日子总是飞快的从我们身边游走,每天都接受到新的知识,参观从未见过的建筑。我们度过了在向家坝实习的美好时光。从中我们受益匪浅,我告别了过去停留在书面的知识,将其转换为与实际相结合的认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得来的知识我想我会终身难忘。当然,在这期间我们还收获到了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了遵守纪律,认真刻苦的职业精神。这将为我们一生受用。

三、小榕江水利枢纽

小榕江水利枢纽工程集雨面积26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时水面面积约6.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4.9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5.7亿立方米每秒。水库正常蓄水位267.0米,总库容1.52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0.642亿立方米,小榕江水利枢纽工程等别为Ⅱ等。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坝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89.5米)、引水系统、电站厂房(装机规模为1.66万千瓦)及升压站等主要水工建筑物组成。拦河坝、泄水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按2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电站属于小(1)型,为IV等工程,建筑物按4级设计。小榕江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工程于20xx年3月31日开工建设,于20xx年11月16日实现大江截流。计划于20xx年下闸蓄水。左岸上坝公路、右岸临时上坝路、右岸进厂路正在建设,进厂公路隧洞已完成衬砌砼。左、右岸进场施工道路施工已接近尾声;导流洞、施工供电以及管理房屋已完成;水库淹没公路复建工程已完成40%。大坝基础、左右岸坝肩及消力池开挖已完成,消力池砼已完成70%,大坝坝基及砼体碾压砼已浇筑到189.5米高程小榕江水利枢纽由中国水电十五工程局承建施工。左右岸的上坝公路已经施工完毕。我们在老师和现场工程师的带领下,从右岸上坝公路沿途参观小榕江水电站,在上坝公路上俯视整个工程,很雄伟壮观。在坝顶公路上可以看到左岸坝肩护坡正在紧张有序的施工中,大坝坝基和砼体碾压砼已浇筑到两百多米,消力池大部分已成型,导墙还在施工中,工人们忙忙碌碌的施工中。接着我们从下游围堰公路沿路观望大坝主体工程,工程师在现场给我们细致的讲解各种施工工序、流程、以及遇到的问题,通过亲临现场,我们看到了止水铜片,并且知道它如何止水。看了工人正在清洗仓面过程,坝基的水管排水灌浆,如何处理坝基应力和混凝土之间的粘合问题,知道坝体的结构布置功能通过现场的认识,我们的理论认识有了更加感性的提升,对水利大坝施工有更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四、斧子口水利枢纽

斧子口水利枢纽集雨面积31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时水面面积约8.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5.9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9立方米每秒。水库正常蓄水位267.0米,总库容1.88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0.89亿立方米,斧子口水利枢纽工程为II等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最大坝高76.5米)、溢洪道、引水隧洞、坝后电站(装机规模为1.50万千瓦)及开关站等主要水工建筑物组成。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及引水建筑物级别为2级,生态补水管及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水电站厂房级别为4级,边坡为5级建筑物。

斧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于20xx年5月获国家水利部批复,6月完成大坝主体工程施工招投标工作,12月21日进行开工仪式,现正进行导流洞、左岸上坝公路、施工营地、右岸临时便桥的施工。淹没县道升高线和淹没省道202线复建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

斧子口水利枢纽工程进度比上面两个电站较慢。通过实习和现场的参观,我们队斧子口水利枢纽有了大体得了解,很多的建筑物都没有施工。前期项目还在紧张的施工中,项目施工办公食宿的营地还尚未建好,导流隧洞刚刚开挖,导流隧洞位于右岸,淹没的县道升高线和淹没省道202线复建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

五、20xx年建设计划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任务是:一是川江水利枢纽全部完成水库大坝砼浇筑并封顶,实现下闸蓄水,完成设备安装,完成淹没公路复建工程建设,确保川江水利枢纽如期交付使用。二是小榕江水利枢纽大坝砼汛前浇筑到度汛高称213米,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的70%,开展部分设备安装工作。三是斧子口水利枢纽年内完成导流洞建设,实现大江截流,完成大坝基础开挖,淹没公路和202省道复建工程全部开工并完成工程的50%。四是征地工作全面完成,川江、小榕江库区移民全部搬迁安置完成。

四、实习体会

充实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我们的实习生活很快接近了尾声。这样的体验也许我们这辈子只能有这样的一次经历,我将牢牢的将它铭记于心。通过这次实习系统化巩固了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我们对大学四年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认识;培养我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在查阅文献,听报告,实地参观的过程中,增强了我的学习能力、增长新的知识。培养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另外,经由一次规范的实习,增进了我们认真、努力、遵守纪律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样也为将来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随着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加快江河治理、优先发展水电、开发利用水能——清洁再生能源,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当务之急,这使水利水电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水利水电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协作部门多,受自然资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这对于我们水电人来说是一个有一个的挑战。我深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水利水电行业一定会继续光辉的进行,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造福,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形式。让我们共同携手展望我们美好而光明的未来,让我们为之奋斗终身!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