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造句 >戏曲造句

戏曲造句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7-19 21:02:22

戏曲的通俗造句:

1、老舍是一位伟大的戏曲家,也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

2、经过努力,他开创了戏曲艺术的新局面。

3、夏老师除了不断从事戏曲表演活动外,还在教育事业上投注心力,培养啟发了不少后起之秀。

4、我对戏曲的了解比较肤浅,所以不敢贸然加以评议。

5、乡土气息很浓的戏曲小品,观众都喜闻乐见,所以教育效果也很好。

6、她写戏曲喜欢用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所以主人公一出场就以她惊人的美丽吸引了观众。

7、架子花脸金少山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上得台来,龙骧虎步,声若洪钟,是戏曲界不可多得的奇才。

8、许云对戏曲的了解比较肤浅,但对民族舞蹈却很精通。


“戏曲”造句摘选:

1、生活不要染入太多的戏曲性,我们既没有随时更换的轻粉桃装,也不一定能唱好曼袅的拖腔。

2、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在海内外文化圈、旅游圈,甚至在广大民间都享有盛名,其戏曲剧本更是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进行传播。

3、在古城的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演奏纳西古乐最为著名。

4、湖中,装扮一新的游船,载着身着戏装的妇女,手持彩扇,边舞边唱,南方风味的民间戏曲,悠扬动听。

5、长期以来,在论述到这一问题时,各种论著几乎都众口一词,称中国戏曲乃一综合,各种因素不到宋元之际不能聚集到一起。

6、平阳古城不愧为梨园之乡,是中国戏曲的发祥之地。

7、那时,每逢过年和庙会,村子里都有戏曲演出,不是山西梆子,就是太谷秧歌。

8、李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曲和小说家,也是著名的建筑学家。

9、曾经的喧闹好似过眼云烟。繁花已凋零,云烟已过尽,喧闹已寂静,戏曲已落幕。

10、明清为戏曲繁荣时期,传奇戏曲家和剧本灿若繁星。

11、音乐韵律调动表演者肢体形态,感染唱腔、唱词,使之把戏曲艺术的美、统一在欣赏者的感官中。

12、明代的苏州人,可享受的东西多得很,他们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戏曲家,他们有盛况空前的虎丘山曲会,他们还有了唐伯和仇英的绘画。

13、常德戏曲的形成就在明代是属于汉剧的一种,当初被称为武陵戏,是湖南地方大戏之一。

14、我向来不喜欢京剧里锣鼓的喧闹,也听不懂大多数戏曲的词句,唯有最纯粹的音乐才能让我感动。

15、潮剧孕育于潮汕文化,用潮州方言演唱、以潮州音乐伴奏,是极富潮汕地域特色的地方戏曲

16、宋元之时,戏曲慢慢舍弃了苍凉的北土,在明媚的南国,滋长空灵缥缈的戏剧之风。

17、隧道有七百多米长,洞壁上装着一些昏暗的小灯,洞中回响着曲调怪异的地方戏曲

18、白日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夜有锣鼓丝竹戏曲相伴,人在其中,恍如仙景。

19、感官是欣赏一切艺术的导体,欣赏戏曲艺术的感官包括,耳、眼、大脑。

20、架子花脸金少山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上得台来,龙骧虎步,声若洪钟,是戏曲界不可多得的奇才。

21、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

22、例如,说唱故事的诸宫调,便分别流传于南宋都城临安和金朝都城中都,在此基础上形成南北两大戏曲中心。

23、昆曲、京剧,谱写了中国戏曲史上绚丽的篇章。每一个角色都有一个很美的故事,而且很耐人寻味。

24、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在这里进行科学研究,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都在这里写出了传世之作。

25、渺渺红尘,悠悠千载,从皇族官僚、文人雅客之戏剧风气,蔓延到市井民间,戏曲已成风尚。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