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造句 >迁都造句

迁都造句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6-30 19:14:45

“迁都”造句摘选:

1、迁都洛阳时,曾经征发了大量的劳动力,一次筑成320个坊,并且坊的规格大多相同。

2、孙权定都武昌不久又迁回建业,原因便是江东大族反对迁都

3、先帝迁都,由于百姓怀恋故土,因此发布冬夏居于两地的诏令,以暂时安定百姓的情绪。

4、五代时期,后梁朱全忠首先在开封建都,数年后再迁都洛阳。

5、公元319年,汉主刘曜迁都长安,此前,在公元318年改国号为赵(前赵)。

6、因此,战国魏惠王迁都大梁的第二年,就开挖鸿沟,沟通黄河和淮河间的主要水道。

7、行都含有必要时朝廷前往暂驻之意,留都一般是在迁都之后对旧都的称呼,别都则是指首都之外的另一都城。

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自镐京迁都城于此。

9、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复迁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西北)。

10、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大建佛寺,最多时达1367所,僧侣和尼姑之多可想而知。

11、因此,他夺取皇位后,迁都北京,不仅以天子坐镇边疆,还多次率重兵深入蒙古草原纵深地带,消灭蒙古军的有生力量,使之不能威胁明朝。

12、郢: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到此。

13、自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朝迁都于此,北京开始成为元、明、清三朝首都(除明初),建都达591年。

14、此外,十六国时期前燕曾都此八年,辽代以此为陪都,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以后迁都于此,直至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开封。

15、因长江下游大族反对迁都武昌,强烈呼吁“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就建业死,不就武昌居”,迫使当年九月孙权迁都建业。

16、北魏迁都洛阳后,精力投向龙门石窟的建造。

17、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平城被称为北京,但不是正式的建制。

18、盛时据有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与立国关中的后秦东西对峙10余年,后为北魏击败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

19、隋朝定都大兴城,炀帝时迁都洛阳,称洛阳为东京,又称东都,以旧都为西京。

20、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称北京顺天府,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

21、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仍以此为陪都,称北京。

22、清朝迁都北京,称之为京师顺天府,又以旧都盛京为陪都。

23、23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之后,又把他们二陵及其同葬十陵迁到中都(今北京)。

24、因此北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本人对建都开封并不满意,他心目中的建都之地仍是自古帝王都选作都城的长安和洛阳,几次有往西迁都之意。

25、随后它又是秦、西汉、新莽、隋、唐五个统一王朝的都城,其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割据政权也在这里建都,东汉与西晋末年都曾迁都于此。

26、公元376年国灭,386年拓跋珪重新建国,改称魏(即北魏),最初定都盛乐,12年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27、但未等东京城完工,三年后又迁都沈阳。

28、朱元璋死后数年,原分封在北平的藩王朱棣率兵南下,推翻朱元璋的继承人建文帝,自己称帝(即明成祖),开始准备迁都北平。

29、咸阳:公元前350年,即迁都栎阳以后的10余年,秦孝公又将都城迁到咸阳。

30、以后,除楚昭王曾短期都都城外,在公元前278年楚国因秦军进攻被迫迁都以前,郢一直是楚的都城。

31、自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这个名义上称为陪都的南京,除了正德皇帝一度在此驻晔以此从来没有举行过全国性的大典。

32、国民政府已宣布迁都重庆,为长期抗战作准备。民族工业随之开始了大迁徙。

33、明朝自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因北方地广人稀,土地大多荒芜,宫廷所用大量物资,常依赖于江南。

34、起初,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旧臣权贵都不愿迁徙,当时想要平和诸人的抵触情绪,于是允许他们冬天在南边居住,夏天再回北边居住。

35、古埃及经历过三十个王朝,也几经迁都,法老的古迹并不集中,每看一个王朝的遗址古迹,来回少说也得坐三,四个小时的大巴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奔波。

36、在迁都后的一个多世纪中,秦国发展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咸阳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37、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迁都今北京市,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国号为大元。

38、他之所以最终没有迁都,原因在于开封可以就近得到江淮的漕粮和物资,这是定都长安和洛阳所不及的。

39、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以后,正式迁都洛阳,在东周成周的部分旧址上建设新都。

40、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政治地位下降,但经济文化仍十分繁荣。

41、就连明成祖迁都北京,也与民族斗争的背景分不开。

42、金代和明代都曾一度设开封为陪都,金末甚至迁都开封,但由于战争特别是黄河的多次泛滥,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影响了开封的经济发展,开封城再也未能重现往日的光彩。

43、从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到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担任过53年的统一王朝的都城。

44、大将李怀忠劝赵匡胤不要迁都,所说的就是这一番道理。

45、南北朝时称平城,北魏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迁都于此,以此为基地,逐步吞并后燕、夏、北燕、北凉,统一北方。

46、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迁都洛阳,长安开始衰落下来。

47、北宋初太祖之所以打算迁都洛阳或长安,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东周)、汉(西汉和东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48、北魏的迁都之路,由这两座石窟作为标志。

49、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他在世时迁都北京,是十三陵的首陵,殉葬品可能多于其他陵墓。

50、邯郸:从公元前386年赵国自中牟迁都于此,到公元前228年秦灭赵,赵国定都邯郸158年。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