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造句

句文网    发表于:2020-11-28 13:40:50

家家户户的通俗造句:

1、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2、在这人寿年丰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3、在云南大理,家家户户都养茶花,花期一到,各种品种的茶花争奇斗艳,美丽极了。

4、要家家户户準备灭火器,就是要防患未然,避免火灾的发生。

5、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度春节。

6、家家户户欢天喜地迎接新年的来临。

7、中秋佳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节日。

8、过年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张灯结彩。

9、现在家庭都富裕了,家家户户有电脑以不足为奇。

10、现在,农民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十分富足。

11、喜讯犹如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家家户户

12、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很是热闹。

13、过年时,家家户户张贴的年画表达出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的企望。

14、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15、元宵晚上,家家户户灯火辉煌。

16、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挂灯笼。

17、除夕夜,家家户户送故迎新。

18、傍晚,小山村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19、如今村里人富了,家家户户盖新房。

20、今年人寿年丰,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21、我国的传统风俗中,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22、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贮备年货。

23、傍晚,家家户户炊烟缭绕。


“家家户户”造句摘选:

1、几乎家家户户都缺口粮,尤其是二三月间青黄不接的时候。

2、晚上,家家户户上灯了,给街道照明了,烘托出一片热闹、欢欣的景象。

3、正月里来挂红灯,家家户户的大红灯笼把节日的夜晚装扮的喜气又红火。

4、站在山顶看家家户户的烟囱,炊烟像丝棉,从各家的烟囱飘出来,把村子包裹得像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

5、涔天河碧波荡漾,蜿蜒而过,带着水乡的柔情,流经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唱和着人们平安祥和、平淡恬适的日子。

6、那个时代,农村家家户户在冬季里都用火盆取暖。

7、天快要黑了,家家户户都渐渐点上了灯,灯光从窗户里照出来。

8、进了腊月,更是年味十足了,家家户户都开始淘米蒸黏豆包。

9、在这个冬日的傍晚,小区的家家户户,几乎都已经亮着灯了。

10、每到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桃符用来驱邪。

11、除夕之夜,虽没有什么城市模样的灯红酒绿,但家家户户忙碌的姿态和情景不比城里差。

12、家家户户的老人都出来了,坐在阴凉而爽快的地方说说这个谈谈那个,个有个的看法,个有个的主张。

13、在家徒四壁,物质贫乏到了极限的年代,虽然家家户户几乎一贫如洗,但在一年中也一定要想法子养头猪,等到了年跟前儿,在村里找个屠夫宰掉。

14、在这儿,家家户户开发温泉资源以生聚钱财已经成为了京山近郊的一大风景。

15、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们辛苦了一个夏天,到秋天丰收了,家家户户都在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16、在乡村,每到腊月二十三左右,家家户户都要扫舍。

17、家家户户都接上了自来水,水的源头就是小河腹地。

18、街道两旁,家家户户都张贴着姓氏堂联,林林总总的堂联隽永典雅,言简义丰,寄托着客家人思根念祖的宗族情结。

19、每逢年三十下午,包饺子就成了家家户户的统一行动。

20、后来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家家户户拆迁分散造屋,那些古民居慢慢消失,过去那种感觉也就慢慢疏远了。

21、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老家,一进村子,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每个人都喜气洋洋,大街小巷到处都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22、端午节的清早,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插上了碧绿的艾草,忘了插艾草的人家,总有好心的邻居给插上,这时,悠长悠长的巷子里飘起了浓浓的粽香。

23、到了年三十儿的晚上,在炮竹声声中,新旧交替的时刻,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放鞭炮。

24、乡村的树叶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家家户户都会捡些叶子回家当作燃料,以供烧火做菜用。

25、每当中秋前夕,河湟谷地家家户户妇女喜悦而忙碌,这一天她们用当年的新小麦磨成的面粉蒸作月饼。

26、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挂出灯笼,贴上红对联,大人们忙里忙外,准备各种美味。

27、村子里狭长的小路铺满了白雪,家家户户的房顶上同样堆满了雪,树枝上整齐地镶嵌着一排排的雪花,好像是童话世界一样。

28、新年总是热闹的,喜庆的,欢快的。家家户户都倒贴上了福字,还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那火红的颜色,像着了火一样。

29、那时候我们家家户户做饭用的都是一口大铁锅,锅灶内加木柴,一会的功夫饭菜就做好了。

30、我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着姜,它虽然算不上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但它却是厨房里必然少不了的饮食配料之一。

31、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鸡窝都摆在鸡架上或者背风的墙根处,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2、除夕之夜来临,小山村家家户户院内竖起灯笼竿,高挑红灯。一刹那,小村灯火通明。

33、那个年代,家家户户人口多,大米不够吃的也不是我们一家,全队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很多都去捡拾稻穗。

34、每年的除夕傍晚,是乡村家家户户贴春联的时候。

35、腊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用五种粮食煮成粥食之,称为吃五豆。

36、九月,是丰收的季节了,金灿灿的麦田,收割机在地里欢快的奔跑,一边吐出金色的麦粒,家家户户会送饭到地头,犒劳收割的师傅们。

37、冬天树上的叶子落了,家家户户便收集来做饭或暖炕。

38、家家户户都参与艺术创作,累积成为今日巴厘岛观光文化特质,亦成为岛内最大观光资源。

39、中秋节,家家户户爆竹喧闹,鸡鸭佳肴。

40、年三十晚上一开始是很安静的,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里,忙着贴对联、粘窗花。

41、春天家家户户分别去向人们拜年,说明春天是一个吉祥的季节。

42、春节的气息扑面而来,年韵在谱写,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为春节增添活力,让快乐时光充满整个家庭,整个世界!

43、暮色中,远远近近的爆竹声不断响起,家家户户的窗口透出灯火的光晕,温暖,温馨。

44、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挂出经灯笼,人们忙里忙外,准备各种美味,孩子们也拿出准备好的烟火,对天燃放。

45、出门一看,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长出一丛丛的绿,一家家的都香起来,都活起来了。

46、小桥流水,绕过家家户户,倒影万紫千红的门前窗牖。

47、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冰箱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了。

48、改革开放之后,黄金类的首饰开始作为一种普遍流行的饰品走进家家户户

49、家家户户的烟囱上升起了一缕直烟,做起早饭来了。

50、在故乡,每年深秋渐冷飘起小清雪,家家户户便都开始忙碌着腌酸菜。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