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名言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2-19 16:50:34

第1篇:论语的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译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译文】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译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喻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的儿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第2篇:论语的名言

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听其言而观其行。

7.(“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第3篇:论语的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6、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论语》

7、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2、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3、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1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2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3、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2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2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2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8、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2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3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3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3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3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3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3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37、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3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4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4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4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4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4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46、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4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4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4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50、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

第4篇:论语的名言

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9、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0、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2、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3、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15、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8、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9、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1、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7、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9、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30、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3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3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3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第5篇:论语的名言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未知生,焉知死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0、言必信,行必果。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第6篇:论语的名言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德不孤,必有邻.

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

7、巧言令色,鲜亦仁!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9、朝闻道,夕死可矣.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第7篇:论语的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3、未知生,焉知死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言必信,行必果。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3、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7、小不忍,则乱大谋。

1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第8篇:论语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名言就是爷爷最近教我背诵的。最近,爷爷常常为我讲论语名言,因为爷爷觉得这些名言都富含深刻的哲理,爷爷希望我可以从中学到道理,做个知礼明理的好少年。

爷爷说不仅要读背,还要懂得名言的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是:三个人同行,中间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去学习它,看出他们的缺点就改正它。正如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不同的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你就能更好的与别人相处。

我们班的轩轩特别调皮,学习成绩也不好,同学们都不怎么喜欢他。但是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帮助老师搬东西,有时搬书本,有时搬作业。有一次开班会,老师让大家说说同学的`优点,我就举例了轩轩乐于做老师小助手的事,还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轩轩开心极了,也和我成为了好朋友。我也耐心地帮助轩轩学好功课,他特别感激。

我很感激爷爷教会我许多的道理,让我的学习生活充实有趣,也让我拥有更多的朋友。

第9篇:论语的名言

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言必信,行必果。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7、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8、君子忧道不忧贫。

9、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未知生,焉知死?

15、既来之,则安之。

16、寝不尸,居不容。

1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8、有教无类。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9、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3、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3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3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2、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4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4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9、朝闻道,夕死可矣。

5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1、巧言令色,鲜亦仁!

52、君子周急不继富。

5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4、道不同,不相为谋。

55、过犹不及。

5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7、子不语:怪,力,乱,神。

58、“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5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1、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64、食不语,寝不言。

6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6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6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0、当仁,不让于师。

7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7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7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8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8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4、德不孤,必有邻。

8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8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0、小不忍,则乱大谋。

9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2、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第10篇:论语的名言

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7、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9、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不学诗,无以言。

1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8、有教无类。

1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第11篇:论语的名言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玩物丧志。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为知己者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第12篇:论语的名言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过,则匆惮改。

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8、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13篇:论语的名言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言必信,行必果。

3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第14篇:论语的名言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德不孤,必有邻。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1、寝不尸,居不容。

22、朝闻道,夕死可矣。

23、子不语:怪,力,乱,神。

2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5、食不语,寝不言。

2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0、巧言令色,鲜亦仁!

3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9、君子周急不继富。

40、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4、未知生,焉知死?

4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5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第15篇:论语的名言

1、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5、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9、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0、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8、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0、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8、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3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4、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3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6、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37、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9、孔子论语名言

4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4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4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6、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更多相关内容: